2017版中考生物 考点梳理 第五单元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练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三章_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测试题

第三章_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测试题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测试题一、请你选一选1.下列不能用做药材的是A.燕窝B.蚯蚓C.蟑螂D.蚂蚁2.我国西北黄土高原,数百年前还是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后来都变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A.寒流侵袭B.掠夺式开发C.地壳运动D.蝗灾频繁3.动物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A.动物是食物的唯一来源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动物能固定二氧化碳D.动物能释放氧气4.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上升后又下降5.我们必须保护青蛙,其意义在于A.青蛙体表有颜色,适于观赏B.青蛙的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C.青蛙预测天气变化D.青蛙能捕食大量害虫6.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寄生虫的是A.蛔虫B.蛲虫C.草履虫D.血吸虫7.雷达研制所依据的仿生学原理是A.蜘蛛的结网B.昆虫的复眼视觉C.海豚的大脑活动D.蝙蝠的回声定位8.我国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④有利于保持环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A.相互制约的B.多种多样的C.不断进化的D.谁也离不开谁10.科学家利用动物作生物反应器,必须改造动物的A.脾B.心脏C.肝脏D.遗传基因11.下列有关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生产的错误叙述是A.可以节省费用B.可以减少生产程序C.只能是药品D.可以减少环境污染12.下列哪种疾病的产生与蚊子有关A血吸虫病B.痢疾C.蛔虫病D.疟疾13.下列做法对采访记录的结果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是A借助录音机记录B准确、详细地记录C凭自己的认识记录D真实、详细地记录14.调查时,要使别人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必须做到①态度认真、诚恳、谦虚②尊重对方、相信对方③善于创造轻松活泼的氛围④与被访人心灵沟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A数量不改变B比例不改变C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相对平衡D数量暂时平衡二、请你来判断1.研究和开发生物反应器可以在减少费用的前提下获得含钙量高的牛乳。

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乳房生物反应器”是指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A、乳房B、遗传基因C、大脑D、细胞2、下列关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D、维持生态平衡3、如图中的牛没有“吹牛”,它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下列有关此牛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是仿生技术的产物B、它的这一特异性状能够遗传C、它具有乳房生物反应器D、它是转基因牛4、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A、去除多余的蜜B、传粉C、传播种子D、保存花粉5、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仿生()A、萤火虫与冷光B、太阳与白炽灯C、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D、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6、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进行改造,使这种动物的乳房可以生产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A、外部形态B、内部结构C、遗传基因D、乳房7、下列不属于科技仿生学内容的是()A、飞行员身上的“抗荷服”B、冷光灯C、悉尼歌剧院的薄壳建筑D、天文馆的球形建筑8、荷兰一家公司培育出了一批转基因牛,这些牛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消化道细菌感染。

在此项工程中,转基因牛的角色是A、人工创造的新物种B、生物反应器C、提供基因D、提供人乳的代用品9、目前人们认为比较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颌分泌出我们所需的某些物质。

()A、乳房B、遗传基因C、个体大小D、食物10、下列属于生物反应器实例的是A、模拟人的大脑制造“人工智能”计算机B、利用转基因牛的乳房分泌含有人乳铁蛋白的乳汁C、利用萤火虫的冷光原理发明冷光灯D、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雷达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判断题: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主要与分解者有关,而与动物没有多大关系。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动物摄取的有机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

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限制植物的过度生长C.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D.维持生态平衡2.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A.蜣螂分解动物的粪便 B.蚯蚓取食枯枝落叶C.亲鸽育雏 D.蛙类可作为农业生物防治的重要动物3.以下哪项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与动植物共生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D.维持生态平衡4.关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B.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C.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5.动物之间,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B.相互依赖,相互制约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D.相互独立,互无关系6.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能吸引动物前来取食,动物吃下果实后,种子随着粪便排出而传播;蜜蜂采蜜的同时,身上能够粘上花粉,这些事实说明()①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②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③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粉和传播种子④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下面是某同学为果农提供的四项栽培建议,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A B.B C.C D.D8.下列各种科技成果中,属于模仿动物而发明的是()①雷达②宇航服③日光灯(冷光)④薄壳建筑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9.苍耳的果实能够钩挂在小动物的皮毛上,这有利于()A.为小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B.种子的萌发C.苍耳安全过冬D.扩大苍耳的分布范围10.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B.动物能够适应环境C.动物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动物不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11.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软体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B.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也有的贝壳退化C.软体动物对人类都是有利的D.软体动物不一定都能产生珍珠12.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B.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C.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散播种子D.用于观赏13.在自然界中,动物为植物提供了()A.有机物和能量B.水分和无机盐C.氧气和无机盐D.二氧化碳和无机盐14.从下列动物的行为中找出对农作物有害的()A.瓢虫捕食蚜虫B.蜜蜂给植物传播花粉C.蚯蚓在土里活动D.菜青虫啃食青菜15.宇航服的发明创意来自于 ( )A.蜘蛛的结网B.乌龟的背甲C.萤火虫的荧光D.长颈鹿的血液循环系统16.美国海军使用的红外空战导弹是仿照下列哪一种生物功能制作的()A.萤火虫发冷光B.蛇类感知热源C.长颈鹿的血液循环D.蝙蝠的回声定位17.环保学家和生物学家提倡保护农田蜘蛛,是因为农田蜘蛛可以()A.吃掉农田中的害虫B.防治农田中的杂草C.给农作物传粉D.给农作物施肥18.有些动物的毛上会挂着表面长有钩刺的苍耳果实,人们发现正是这些动物帮助苍耳()A.传粉B.生长C.传播种子D.A、B、C都不对19.人们仿照蝇的复眼制造的蝇眼照相机,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研制雷达。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复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态平衡 定 义: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__类__、各种生物的 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 相对稳定 的状态。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的关系。 【注 意】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动态平衡强调 的是总体上平衡,而从内部上来看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 程。
7.松鼠将松子埋藏在地下,在适宜的条件下, 埋藏的松子就会萌发,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 作用是( D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8.“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诗人杜 甫的笔下,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 作用主要包括( A )
分布范围 。
【注 意】动物对物质循环只是起到促进作用, 不是起到决定作用。没有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 环仍可进行,但是没有腐生的微生物,自然界中的动 植物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环境。
危 害:当某些动物数量⑫过__多__时,也会对植 物造成危害,如⑬ 蝗灾、蚜虫害 等。
【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反映了动 物间的捕食关系,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A )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 、传播种子 ④为人类提供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 机物,利用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在桃园里养蜜蜂,分别 体现了动物的哪种作用?( B )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 粉 ④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意义 作 用:(1)维持① 生态平衡 ; (2)促进生态系统的② 物质循环 ; (3)帮助植物③传__粉__、传播④种__子__。

最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同步知识点复习第五单元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同步知识点复习第五单元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的运动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肌肉组成。

(1)骨——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2)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3)肌肉——骨骼肌由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组成。

2.关节的结构及功能:(1)关节的组成:(2)结构与功能:名称结构功能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的白色的光滑的软骨组织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还具有弹性,可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和冲击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围绕整个关节,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结缔组织的韧带可以把关节面两骨牢固连接,囊壁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由关节面和关节囊共同围成的空隙,内含少量滑液滑液有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的作用,使关节灵活自如3.骨骼肌:(1)结构:如图所示,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肌腱附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2)特性: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只能牵拉骨,不能推开骨,所以骨连接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4.躯体运动形成的过程:刺激——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骨骼肌受到刺激收缩↓运动——相应的骨受到牵拉,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1)屈肘运动是由肱二头肌收缩和肱三头肌舒张而产生的,如图所示。

伸肘运动是由肱三头肌收缩和肱二头肌舒张而产生的。

(2)躯体运动形成的关键:①一个调节: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三个结构。

骨:杠杆作用;关节:支点作用;肌肉:提供动力。

③能量供应: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参与配合。

5.运动的意义: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觅食、避敌和迁移到适宜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后代。

动物的行为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2.动物行为的分类:(1)按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认同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自主学习1. 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相互的关系。

2.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各种生物的和所占的总是维持在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3. 动物作为,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动物的粪便或遗体经过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CO2、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被利用。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4. 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相互的关系。

5.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帮助植物。

6. 通过对动物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和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就是。

◆合作探究1.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有重要作用,因为动物A.是食物的唯一来源 B能固定二氧化碳 C.能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D.能释放氧气2.在生态系统中,动物的主要作用是()A.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ABC三项都是3.某牧场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子,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食物链被破坏B.缺水干旱C.草被网罩,见不着阳光D.环境污染4.下列哪项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粉D.以上三项都是5.下列对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物B.绝大部分动物能自由运动C.动物体内的有机物直接来自绿色植物D.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动物可以占据多个环节6.关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才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不能让其生存。

D、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7.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关系:A.吃与被吃的关系B.传粉关系C.依赖关系D.相互适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8.使用杀虫剂防治农林害虫时,不能实现的是:A.环境保护B.杀死害虫的天敌C.杀灭害虫D.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9.对于重庆古城因蝗灾急需5000条蛇、2万只麻雀和20万只青蛙的做法,你认为()A 多此一举B 引进这些动物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C 既有可能解决蝗灾,又能保护环境D 我们可以用过大量农药来消灭蝗虫10.人类开发利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最好方式应当是()A 禁止捕鱼B 及时适时捕捞成鱼C 及时捕捞小鱼D 大量投入鱼苗11.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会()A 缓慢上升B 迅速上升C 仍保持相对稳定D 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课堂延伸1.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动物,而动物则在维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课)

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课)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课)【教材分析】【教学流程】【知识网络】(自主学习)::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动物在自和维持在的状态。

动然界中的:在生态系统中扮演角物作用色。

在生:意义物圈其他:如蝗灾中的日常生作活中用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目前最理想的是。

科技方【同步训练】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A.生态平衡B.动态平衡C.生物平衡D.相对稳定2.大多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A.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3.在珠江三角洲某产粮区,近几年人们大量捕杀青蛙赚钱,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

造成减产的原因是()A.造成了环境污染B.食物链遭到破坏C.植被受到了破坏D.造成了自然灾害4.苍耳果实表面长有钩刺,其意义主要是()A.有利于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利于果实和种子的传播B.可以使果实和种子长得更大C.减少果实和种子内水分的散失D.吸引动物5.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不包括()A.促进物质循环B.维持生态平衡C.破坏食物链D.提高植物的结实率6.在一片没有鸟的茂密树林中,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A.杂草丛生B.容易发生虫害C.生长良好D.植物不能开花结果7.在“草→昆虫→食虫鸟”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食虫鸟的数量大增,则草的数量变化将()A.不断上升B.先急剧下降,后又逐渐上升C.不断下降D.先急剧上升,后又逐渐下降8.以下不属于仿生的实例是()A.薄壳建筑B.宇宙员的“抗荷服”C.荧光灯D.车轮9.资料分析:20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也是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法:喷射DDT。

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

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

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

与此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 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来。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练习题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选择题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表此刻()A .消灭害虫B .保持生态均衡C.作运输工具 D .供人们赏析2.以下的哪一项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A.促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汲取氧、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C.帮助植物传粉、流传种子D.在保持生态均衡中起侧重要的作用3.1935 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此刻已成为新的生物灾害||。

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一样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目||。

以下相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蔗蟾之因此能大批生殖||,是因为食品丰富、天敌较少B.蔗蟾泛滥成灾表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理能力是有限的C.从生态系统角度剖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D.蔗蟾泛滥成灾警告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做事4.马尾松纯林简单遇到松毛虫的迸发性危害||,而在混交林(两种以上乔木树种构成的丛林)中||,这种单调性的虫害就不简单大发生||。

这是因为()A .松毛虫只好在马尾松纯林中生活B .混交林中 ||,食品链食品网复杂||,可能有多种松毛虫的天敌控制松毛虫的增添||。

C.马尾松纯林中营养许多D.马尾松纯林中的环境更合适松毛虫的生长和生殖5.有人从外国旅行回来||,带回一些旅行地的特产水果||。

当他经过我国海关检查时||,这些水果被海关拘留 ||,被见告海关相关从境外携带水果的规定||。

依据相关生物学知识||,剖析这位旅行者带入境的水果被海关拘留的原由()A.使我国的水果口胃不纯B.超出同意携带的重量C.可能与我国水果杂交||,使水果的品种退化D .携带有外来生物||,可能会损坏生态均衡||,给我国果业带来破坏性的打击6.我国在修筑的青藏铁路时||,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纳了绕避、设置通道等举措||,这样做()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②表现了人类在自然界眼前是力所不及的③有益于保护生态均衡④有益于保护环境A .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假设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构成的相对关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目()A .快速上涨B.迟缓上涨C.保持相对稳固 D .上涨后又降落8.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A .破坏了鬼针草B .帮助鬼针草流传种子、果实C.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二.判断题( 1)生态均衡意味着生态系统中各样生物的数目是恒定不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练
1.〈2015,岳阳模拟〉野生动物对自然界的重要作用主要是( )
A.皮革的来源 B.药材的来源
C.美食的来源 D.维持生态平衡
2.〈2015,益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B.蜜蜂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C.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D.松鼠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3.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现已开发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接近人脑的微处理器“脑芯片”,科学家称之为“电子版神经元”。

这种开发“脑芯片”的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仿生技术
4.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人类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赶尽杀绝
B.顺其自然,不要干预
C.大力保护
D.控制数量,减少危害
5.有一种叫“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沾上一些鬼针草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
B.有利于鬼针草生长
C.人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有利于植物的变异
6.〈2015,长沙〉害虫感染白僵菌后很快会僵化而死,利用白僵菌制剂喷洒作物以灭虫的方法属于( ) A.组织培养 B.化学防治
C.生物防治 D.仿生
7.关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
C.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
8.(易错题)观察图5­3­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图5­3­4
A.该生态系统达到了生态平衡
B.草、鼠、蛇都参与了维持生态平衡
C.蛇和鼠是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D.杠杆不平衡,因此该生态系统不能维持生态平衡
9.人们在非洲附近发现了一个大岛,岛上有森林,森林中生活着鹿、狼等动物,过去人们没有生态意识,认为杀死狼,鹿就能长得更好。

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5年人们开始大量捕杀以鹿为食的狼,结果鹿的数量变化如图5­3­5所示。

据图回答:
图5­3­5
(1)题中所描述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在这条食物链中,_____数量最多,_____数量最少。

(2)在1905年前,这个岛上的森林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森林中,各种生物的____和所占的_____维持在相
对稳定的状态;从1905年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的数量因狼的数量大量减少而____,然后因为_______和鹿患病而减少。

(3)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
能力。

人们要尊重生态规律,不能人为地随意增加或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及点拨
1.D
2.C 点拨: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3.D 点拨:本题采用定义法解答。

仿生是指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仪器设备。

接近人脑的微处理器“脑芯片”,是模仿人脑而发明创造的仪器设备,因此属于仿生技术。

4.D 点拨: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应控制其数量,将危害尽量减少。

不能将它们赶尽杀绝,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

5.C 6.C 7.A
8.D 点拨:解答本题时,很多同学只看到表面现象,杠杆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误认为生态系统也不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图中杠杆显示鼠的数量比蛇的数量多,这样才能保证蛇有足够的食物,使生态系统达到平衡。

如果鼠和蛇的数量一样多,则蛇的食物就会不足,反而达不到生态平衡。

所以选项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9.(1)草→鹿→狼;草;狼(2)数量;比例;增加;食物缺乏
(3)自动调节;生态平衡
点拨:在食物链中,草的数量多于草食性动物的数量,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多于肉食性动物的数量。

1905年,狼被捕杀后,通过分析图中曲线可知:随着年份的增加,鹿群的数量先逐渐增加,当增加到一定值后,鹿群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

由此可以看出任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当人为干预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破坏生态平衡,本题也体现了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