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试 生物试题 (IV)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择题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用黑色水笔将非选择题答案填在对应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作答,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门B.纲C.科D.种2.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 " ,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d B.p C.q D.b3.某人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上A.糖尿病B.甲亢C.呆小症D.低血糖4.女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A.卵巢B.子宫C.输卵管D.阴道5.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输导组织的植物类群是A.蕨类植物B.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D.被子植物6.气温低于24 ℃时很少听到蝉的鸣叫。

影响蝉鸣叫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7.目前正是西瓜上市的季节,我们吃的红色瓜瓤,是属于西瓜的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C.分生组织D.输导组织8.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趋势的表述是A.由水生到陆生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C.由低等到高等D.由简单到复杂9.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是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C.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D.适当增加光照强度10.荔枝的果肉香甜多汁。

图1中,发育成荔枝“果肉”的是A.①B.②C.③D.④11.下列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可以使吸入的空气温暖C.可以使吸入的空气湿润D.能清除空气中全部有害物质12.德保矮马是世界上稀有的优良马种,其体细胞与玉米细胞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液泡⑥叶绿体⑦线粒体A.① ② ③ ④ B.② ③ ④ ⑤ C.② ③ ④ ⑥D.② ③ ④ ⑦13.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草←兔←狐B.草→兔→狐C.草←兔→狐D.阳光→草→兔→狐14.下面哪一组选项是鸟类特有的特征①体表覆羽②用肺呼吸③体温恒定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⑤前肢变成翼⑥有喙无齿A.①②③ B.④⑤⑥ C. ①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15.蛔虫、鼠妇、水蛭分别属于A.线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B.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C.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D.线形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16.针对以下①~④ 的结构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不是动物细胞B.②有细胞核C.③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④没有细胞结构,但能独立生活17.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18.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作用,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19.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蝴蝶”与“毛毛虫”所处的发育阶段分别是A.幼虫、成虫B.成虫、幼虫C.若虫、成虫D.成虫、若虫20.图2是肾单位模式图,图中的①②③代表肾单位的三个结构,依次是A.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B.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C.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D.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21.下列生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椒草用叶子繁殖新植株B.马铃薯用块茎繁殖新个体C.水稻用种子繁殖新植株D.红薯用块根繁殖新个体22.酸奶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其常用的保存方法是A.腌制法B.晒干法C.冷藏法D.巴氏消毒法23.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A.消化B.吸收C.排泄D.消化和吸收24.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游轮因突遇龙卷风,在湖北监利水域沉没。

2019-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30分)1.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但是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位同学对生物特征的总结,正确的是()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都能自由运动C.都能形成条件反射D.都能繁殖后代【答案】D【考点定位】生物的特征。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七大特征,要求学生熟记。

2.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答案】C【解析】A、黄鹂、白鹭属于动物,柳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B、早莺、新燕属于动物,树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C、诗中没有生物,诗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D、小荷属于植物,蜻蜓属于动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故选:C【考点定位】生物的特征。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七大特征,要求学生熟记。

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叙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蚁穴溃堤B.大树底下好乘凉C.蚯蚓松土D.青蛙冬眠【答案】D【考点定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及植物的蒸腾作用等相关知识。

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这样的材料()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B.不易污染物镜C.易于被染色D.能让光线透过【答案】D【解析】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光线必须通过观察材料反射到物镜、目镜、眼内才能形成物像.因此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观察材料不透明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故选:D【考点定位】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和对观察材料的要求,据此作答。

5.下列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D.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答案】C【解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故选:C【考点定位】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2019-2020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9-2020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9-2020中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传染病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呆小症和贫血病是传染病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染源2.下面是芳芳同学对部分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B.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面有贝壳且具花纹C.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D.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3.下列生物的生殖过程中,能发生可遗传变异的是A.利用组织培养计数培育蝴蝶兰新个体B.利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后代C.将葡萄的枝条插入土壤后生根成活D.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4.下面是阳阳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昆虫的生殖行为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遗传现象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食物关系5.右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图中番号①、②、④所示结构B.结构①分泌的滑液进入②内可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C.图中结构①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D.结构⑥表面覆盖有光滑的结构③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6.为了延长蔬菜和水果的保存时间,使其不容易腐烂变质,李婶将刚才菜市场买回的蔬菜水果用保鲜膜封好后放在冰箱内贮存,请你想一想,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A.酵母菌在低温环境下被冻死了B.细菌在低温环境中繁殖速度慢C.细菌在无空气环境中无法呼吸D.乳酸菌在无空气环境中无法繁殖7.有关人类反射知识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B.看小说激动得热泪盈眶是人类特有的反射C.当人从暗处到明处时瞳孔会缩小D.听觉形成过程中鼓膜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8.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心脏、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B.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的都是静脉血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者相比,管壁最薄、管腔最小且血流速度最慢的是静脉9.对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B.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临时切片时,需要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C.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时,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D.在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杯中插入温度计,温度计读数上升,证明种子呼吸释放了热量10.下面是欣欣同学对四幅图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甲乙丙丁A.甲生物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乙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C.丙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胎生哺乳的特点D.丁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孵卵育雏行为11.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A.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B.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C.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D.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12.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甲乙丙丁A.甲图中结构1、2、3、4共同组成种子的胚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D.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13.下列与人体免疫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这是一种特异免疫B.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人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D.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休克,这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14. 下面是洋洋同学在学习《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后所作的笔记,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上升或下降B.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D.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到物像被放大400倍15右面是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上图可看出,该图所示的花既是完全花又是两性花B.只有[4]、[5]、[6]组成的雄蕊才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C.图中结构[1]中的花粉落到[4]上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D.受精后,图中结构[3]将发育成果实,[6]将发育成种子16.下面是小宇同学学习《生物学》后,用下面左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请你想一想,下表中内容与左图相符的一组是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简答题17.(12分)下面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小组调查学校周边环境后绘制的食物网图解,请据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5分)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的环境就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C.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企鹅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2.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象是“b”,请问玻片上应为()A.q B.b C.p D.d3.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决定这种遗传现象的物质存在于()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膜4.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表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B.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只有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C.在花的结构中雌蕊比雄蕊重要,因为雌蕊才和果实的形成有关D.蒸腾作用散失了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5.人体的废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A.水B.无机盐C.尿素 D.葡萄糖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的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无机盐C.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7.“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讲的是魏武率部行军途中,三军皆渴,于是传令前面有梅林,士兵听后口中生津,士气大振.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A.由反射弧完成 B.只有大脑皮层参与C.属于简单反射 D.没有大脑皮层参与8.细菌和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A.真菌既有单细胞的又有多细胞的B.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C.细菌和真菌可以从菌落上区分D.细菌通过形成芽孢抵抗不良环境9.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再生有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更大B.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AaC.有耳垂和无耳垂都受基因控制D.无耳垂为显性性状10.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B、C都是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1.草原上生活的蛇、鼠、鹰形成的食物链是.如果草原被某些有毒物质污染,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12.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同时还释放,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农业生产上的适时松土、排涝,目的是有利于作物根的作用.13.近来有报道,一些地区发现了人感染禽流感的个例,导致人患此病的病原体是.该类生物种类多,其实质是的多样性.14.遗传学之父孟德尔进行过大量的杂交实验,豌豆杂交实验尤为经典: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全为豌豆,子二代有高茎也有矮茎的,高茎和矮茎的大致比例为.15.某同学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医嘱接种疫苗获得了免疫,此免疫类型是.疫苗一般是用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三.实验与探究题(共5分,每空1分)16.鼠妇俗称潮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当你翻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头时常常会看到它们.拟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假设:湿度是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作出此假设的依据是.(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如何保证鼠妇的分布只是由实验探究的变量引起的?(3)实验开始后,每隔1分钟观察、记录一次鼠妇分布的情况,预计实验结果是.(4)某班共有学生50人,每人都只用1只鼠妇进行实验,将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汇总,以此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是否客观、正确?.2017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5分)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的环境就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C.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企鹅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考点】6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4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答】解: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正确;B、环境不仅指生物生存的地点,还包括其它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B错误;C、蚯蚓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正确;D、企鹅有很厚的皮下脂肪,适应寒冷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故选:B.2.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象是“b”,请问玻片上应为()A.q B.b C.p D.d【考点】18: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实物的倒像.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q”.故选:A.3.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决定这种遗传现象的物质存在于()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膜【考点】14: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动力车间;据此解答.【解答】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错误;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B正确;C、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C错误;D、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D错误.故选:B.4.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表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B.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只有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C.在花的结构中雌蕊比雄蕊重要,因为雌蕊才和果实的形成有关D.蒸腾作用散失了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考点】72: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分析】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3、花的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4、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解答】解:A、“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表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更进一步表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A正确;B、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B错误;.C、在花的结构中雌蕊和雄蕊都很重要,因为雌蕊和雌蕊都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C错误;D、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D错误.故选:A.5.人体的废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A.水B.无机盐C.尿素 D.葡萄糖【考点】D4:尿液的形成.【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葡萄糖.故选:D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的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无机盐C.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考点】9C: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解答】解:A、只有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是植物的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而不是水和无机盐,错误;C、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正确;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不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错误.故选:C7.“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讲的是魏武率部行军途中,三军皆渴,于是传令前面有梅林,士兵听后口中生津,士气大振.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A.由反射弧完成 B.只有大脑皮层参与C.属于简单反射 D.没有大脑皮层参与【考点】E6: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分析】“望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复杂反射.【解答】解:A、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就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A正确.B、D望梅止渴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运动中枢等参与下完成的.BD错误.C、望梅止渴,体现了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属于复杂反射.C错误.故选:A8.细菌和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A.真菌既有单细胞的又有多细胞的B.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C.细菌和真菌可以从菌落上区分D.细菌通过形成芽孢抵抗不良环境【考点】LK: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2)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真菌和细菌.(3)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可看清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的细菌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的,抗生素可以抑制会杀死细菌.【解答】解:A、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霉菌,A正确;B、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真菌如霉菌使食品发霉,黄曲霉有致癌作用对人有害,有的真菌如酵母菌可以酿酒,对人有益;故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利也有害,B错误;C、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C正确;D、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的生长时,细菌的细胞壁增厚形成一个椭圆形或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用来抵抗寒冷、干旱、高温等恶劣的环境,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芽孢和孢子比较轻,可以随风飘动,孢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萌发长出新的个体,D正确.故选:B.9.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再生有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更大B.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AaC.有耳垂和无耳垂都受基因控制D.无耳垂为显性性状【考点】K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解答】解:“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表明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父母遗传给无耳垂(aa)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母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A、从遗传图解看出,再生有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更大,正确;B、从遗传图解看出,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Aa,正确;C、从遗传图解看出,有耳垂和无耳垂都受基因控制,正确;D、从遗传图解看出,无耳垂为隐性性状而不是显性性状,错误.故选:D10.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B、C都是【考点】R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解答】解: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1.草原上生活的蛇、鼠、鹰形成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如果草原被某些有毒物质污染,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考点】5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57: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解答】解:草原上生活的蛇、鼠、鹰形成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因此如果草原被某些有毒物质污染,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故答案为:草→鼠→蛇→鹰;鹰12.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同时还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农业生产上的适时松土、排涝,目的是有利于作物根的呼吸作用.【考点】93:光合作用的概念;9A:呼吸作用的概念.【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经常通过抑制呼吸作用的原理来保存种子和保鲜水果、蔬菜,通过中耕松土和排涝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故答案为:氧气;呼吸13.近来有报道,一些地区发现了人感染禽流感的个例,导致人患此病的病原体是禽流感病毒.该类生物种类多,其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考点】R3: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L1: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分析】病毒只能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的寄主细胞,就不再有任何生命活动.【解答】解:近来有报道,一些地区发现了人感染禽流感的个例,导致人患此病的病原体是禽流感病毒.该类生物种类多,其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故答案为:禽流感病毒(病毒);基因14.遗传学之父孟德尔进行过大量的杂交实验,豌豆杂交实验尤为经典: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全为高茎豌豆,子二代有高茎也有矮茎的,高茎和矮茎的大致比例为3:1 .【考点】K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解答】解:如果用“D”表示控制高茎的基因,“d”表示控制矮茎的基因,则高茎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矮茎的基因组成是dd.“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子一代全为高茎豌豆.子二代的遗传图解如图2:.从图2看出,子二代有高茎也有矮茎的,高茎和矮茎的大致比例为3:1.故答案为:高茎; 3:115.某同学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医嘱接种疫苗获得了免疫,此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疫苗一般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考点】RB:计划免疫及其意义.【分析】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解答】解:接种乙肝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它属于抗原.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抵抗结核杆菌,像这种用人工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菌苗,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式叫人工免疫.乙肝疫苗只针对乙肝的病原体起作用,注射乙肝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故答案为: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失活的或减毒.三.实验与探究题(共5分,每空1分)16.鼠妇俗称潮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当你翻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头时常常会看到它们.拟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假设:湿度是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作出此假设的依据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湿度,如何保证鼠妇的分布只是由实验探究的变量引起的?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3)实验开始后,每隔1分钟观察、记录一次鼠妇分布的情况,预计实验结果是更多分布在潮湿环境.(4)某班共有学生50人,每人都只用1只鼠妇进行实验,将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汇总,以此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是否客观、正确?是.【考点】W2: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还要注意多统计次数,计算平均值,减少误差.(2)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解答】解:(1)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所以提出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吗?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肯定或否定回答,此题的假设可以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题目中提出的是“湿度是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那么设计对照实验中除了湿度以外,其他条件如营养、湿度、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湿度是不同的,湿度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惟一变量.(3)实验开始后,每隔1分钟观察、记录一次鼠妇分布的情况,预计实验结果是更多分布在潮湿环境.(4)1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但是将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汇总,取平均值,可以避免偶然性.故答案为:((1)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2)湿度;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答出“其他环境条件相同”即可)(3)更多分布在潮湿环境(意思相同即可)(4)是。

2019-2020中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2019-2020中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2019-2020中考生物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空气C.温带D.水分【分析】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植物的分布.沙漠干旱缺水,不适宜植物生长,因此植物稀少,据此解答.【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因此影响这些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2.下列关于生物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C.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答】解: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正确;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正确;C、大多数动物是消费者,少量的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而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错误;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贮存的主要场所是()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液泡【分析】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N上有遗传信息,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解答】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贮存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4.如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B.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两核之间产生新的细胞膜C.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识图作答.【解答】解: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都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平均分成两部分,所以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A正确;B、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原来细胞中间向内凹陷形成新的细胞膜,B错误;C、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C正确;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自我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5.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肾单位中属于系统的结构是4B.1中流的液体与2相比,氧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C.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D.A、B过程分别表示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4]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5]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尿液流入[3]收集管.(3)图中,1入球小动脉、2肾静脉、3收集管、4肾小球、5肾小囊、A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解答】解:A、肾单位中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是4(肾小球),正确;B、1(入球小动脉)中流的液体与2(肾静脉)相比,氧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多,而2中的液体中氧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错误;C、5(肾小囊)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收集管)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正确;D、A、B过程分别表示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辨认图中的结构名称.6.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肺B.肺泡C.器官D.鼻【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如图:.【解答】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7.某人因患比较严重的胆囊结石,医生将其胆囊切除,那么你建议他手术后应该少吃富含()食物.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维生素【分析】根据胆囊的作用分析解答,肝脏分泌胆汁,胆汁暂时储存在胆囊内.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解答】解:胆囊的主要功能是贮存胆汁,胆汁是由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参与脂肪的消化.胆汁中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扩大脂肪微粒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肥肉中都含有丰富的脂肪,因此患胆囊炎的病人,其储存的胆汁减少,影响了脂肪的消化.所以切除胆囊的人,建议他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故选:B.【点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8.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B.①表示的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C.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只有在晚上进行D.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白天晚上都能进行【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含有线粒体、液泡和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可见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A正确;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可见①表示的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B正确;CD、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有光无光都可以.C错误.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结合图形灵活答题.9.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只含X和Y染色体,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只含X染色体B.正常情况下,体细胞内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C.一条染色体上虽然含有多个基因,但不是每个基因都要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解答】解:A、男性的染色体是22对+XY,女性的染色体是22对+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A错误;B、正常情况下,体细胞内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B正确;C、一条染色体上虽然含有多个基因,但不是每个基因都要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因为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C正确;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正确.故选:A.【点评】熟记染色体、基因、DNA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人的性别遗传.1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将该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实现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甲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B.乙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甲乙两组装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D.若甲装置中盆栽植物为银边天竺葵,则该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银边天竺葵边缘部分不含叶绿体.(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区别联系场所原料条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有机物、氧气储存能量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细胞有机物、氧气有无光皆可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解:A、甲装置透明塑料袋内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正确;B、乙装置不透明塑料袋内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正确;C、甲乙两组装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光,正确;D、“若甲装置中盆栽植物为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唯一的变量是叶绿素,但是实验前没有经过暗处理,银边部分可能有原来储存的淀粉,滴加碘液后有可能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都变蓝.因此则该装置不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二、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共10分)11.如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购是1(填番号)(2)若某人腰部神经(如H处)受阻,则他能完成膝跳反射,不能形成感觉.婴幼儿出现尿床现象,主要是因为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及时排出,这种排尿发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而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尿过程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这种排尿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分析】图中1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2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3是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H上行传导束,G下行传导束.【解答】解:(1)图中1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2)若某人腰部神经(如H处)受阻,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还完整,能完成膝跳反射,但上行传导束中断不能形成感觉(3)婴幼儿出现尿床现象,主要是因为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及时排出,这种排尿发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而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尿过程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这种排尿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故答案为:(1)1;(2)能;不能;(3)非条件;条件【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12.已知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小王及其家人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惯用右手为显性.(2)若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请写出该同学的母亲和姑姑的基因型:母亲:Rr,姑姑:RR或Rr.(3)若小王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是惯用左手的几率是50%.(4)若小王经过矫正后依然用右手吃饭、写字,那么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吗?答: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3)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答】解:(1)祖父、祖母都惯用右手,而父亲惯用左手,表明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惯用左手是隐性性状,因此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惯用右手为显性.(2)”若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则惯用右手的交易中心是RR或Rr,惯用左手的基因型是rr.外祖母(rr)遗传给母亲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母惯用右手的基因型是Rr,遗传图解如图1:祖父、祖母遗传给父亲(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祖父、祖母的基因型是Rr,遗传图解如图2:.从图2看出,该同学的姑姑的基因型是RR或Rr.(3)从图1看出,”若小王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是惯用左手的几率是50%.(4)”若小王经过矫正后依然用右手吃饭、写字“,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选填“能”或“不能”)故答案为:(1)惯用右手(2)Rr;RR或R。

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4)

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4)

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

每小题1分,共6分。

) 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被子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B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C .被子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主要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D .心脏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B.成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C.侏儒症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D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3、生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生物体各个结构也是非常严密的。

下列有关各结构的关系的图示,表述正确的是4、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甲、乙视野。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图中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B .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视野清晰C .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大D .口腔上皮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素食为主的人,没有患夜盲症,是因为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B .人体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抵抗HIV 的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 .细菌能够用来保护环境,城市利用细菌进行污水处理,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D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形成“芽孢”是有些细菌的生殖方式B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C .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D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二、简答题。

(每空1分,共12分)7、我市中小学积极践行“阳光体育”活动,朝气蓬勃的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阳光体育”活动促进了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的发育。

图中ABC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2020年生物中考试卷及答案 (4)

2020年生物中考试卷及答案 (4)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生物试题和参考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2017年初,南平寒潮来袭,造成茶树刚长的嫩芽“枯死”,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非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D.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2.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把盆栽植物先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A.储存淀粉,准备进行光合作用B. 增加呼吸作用,使淀粉分解更快C.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D. 分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3.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都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B.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有机物C.细菌和病毒都有真正的细胞核D.细菌、真菌分别通过产生芽孢和孢子繁殖后代4.要验证黄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A.将种子淹没在水中B.在黑暗中进行实验C.保持种子的生命力D.严格控制无氧条件5.某同学欲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实验装置及处理应是()6.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田里杂草丛生影响豆的产量。

草与豆苗之间的关系属于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7.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鲤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属于鱼类B.蜗牛的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属于爬行动物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属于鸟类D.蜜蜂身体分节,具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8.右图甲和乙是两类不同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细胞分裂方式完全相同B.甲能够形成结缔组织,乙能够形成营养组织C.由各种系统组合成的生物体是由乙构成的D.由甲参与组成的生物体中,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9. 根据行为的发生,下列与其它动物行为不同..的是A .猴子骑车B .老马识途C .蜘蛛结网D .鹦鹉学舌 10.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A .动脉B .静脉C .毛细血管D .心脏11.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得病毒性感冒时,自行服用抗生素B .碘酒属于内服药C .非处方药的标志是OTCD .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12.大蒜素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下列关于大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蒜良好的品质既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有关B .大蒜有紫皮、白皮、红皮等不同品种,这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C .不同品种的大蒜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D .大蒜含有的人体所需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3. 下图符合卵巢的发育趋势的是⑷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小莹想要个小弟弟。

2019-2020年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A.糖脂、糖蛋白
B.蛋白质和核酸
C.糖类和核酸
D.磷脂、蛋白质
5.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颤藻
B.放线菌
C.细菌
D.水绵
6.下列叙述中哪条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
………………………………) (
A.原核细胞小,真核细胞较大
B.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
A.水光解产生的 H+ 数量不足
B.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的 ATP数量不够
C.气孔关闭, CO2不足
D.光反应过程中 NADPH形成太少
17.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磷
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 … (
C.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
D.原核细胞的结构较真核细胞简单
7. 病毒的化学组成特点是 …………………………………………………(…………)…
A.由核酸构成外壳
B.含有蛋白质、 DNA和 RNA
C.含有蛋白质、 DNA或 RNA
D.含有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8. 一分子 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的数目分别是 …………………………… ) (
2019-2020 年中考试 生物试题(含答案)
考生注意:选择题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10 每小题 1 分, 11-25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被誉为生命科学 “阿波罗登月计划 ”的是 ……………………………………(………)
10.下面① ~ ⑤ 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 (共60分)1、下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精子形成过程的顺序排列为A →B →C →DB .B 图中染色体与DNA 分子之比为1:2C .D 图为次级精母细胞D .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C 图 2、下列分别表示同一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最能体现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质的( )3、设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内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为Aa 、Bb 、Cc ,该雄性动物两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8个精子中,已知其中的两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C 、ABC ,则另外6个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都不可能有的是 ( )①ABC ②aBC ③abc ④Abc ⑤abC ⑥AbCA .①②⑥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②④⑤4、.细胞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的精量之比为2∶1∶2的细胞分裂及时期是( )A.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无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中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5、如图坐标中横坐标A 、B 、C 、D 分别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2n )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 表示细胞数目。

请判断b 、c 、d 依次代表的结构或物质( )A .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B .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C . 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 .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6、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C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7、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译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 A B CC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 .“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8、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 、绵羊的白毛和黒毛C 、家鸡的长腿和毛腿D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9、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 .甲型H 1N 1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C .T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有DNA 和RNA 。

D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10、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①四分体 ②姐妹染色单体 ③一个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④非同源染色体A .②③B .①C .②④D .①③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纯合体特点的是( )A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 .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C .基因在组成上无等位基因D .只能产生一种类型配子的生物体12、豌豆圆粒(R )对皱缩(r )为显性,孟德尔将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皱缩豌豆,说明( )A.R,r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用于自交的圆粒豌豆为纯合子C. 等位基因出现了性状分离D.自交后代出现的皱缩豌豆为杂合子1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个体中重组类型(不同于亲本)所占比例为( )A.9/16B.6/16C.3/8或5/8D.3/16或1/1614、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 与白色甜玉米yyss 杂交,在F 2中得到的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 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杂合植株约为( )A. 320株B.240株C. 160株D.480株15、狗的黑毛(B )对白毛(b )呈显性,短毛(D )对长毛(d )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

现有两只白色短毛狗相交配,共生出28只白色短毛狗和9只白色长毛狗。

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 .BbDd 和BbDdB .bbDD 和bbDdC .bbDD 和bbDD D .bbDd 和bbDd16、AaBbCC ×aaBbCc 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aaB C 中纯合子占( )A.12. 1/2 B 6. 1/4 C.4. 1/2 D 4. 1/617、一个动物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形成4个四分体,则精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数分别是( )A . 4、8、8B .2、4、8C .2、4、4D .4、0、418、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为携带者。

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 Ⅲ Ⅱ 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患病男性B.Ⅱ4是携带者C.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2D.Ⅲ8是正常的纯合子的概率是1/219、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C.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D.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20、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 3∶2∶1B. 1∶2∶1C. 3∶5∶1D. 4∶4∶121、如图表示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含有的标记元素是()A. 31P、32P;32SB. 31P、32P;35SC. 31P、32P;35S 、32SD. 32P;32S、35S22、DNA分子共有a对碱基, 一条链中G+C占该链的0.6.则该DNA分子第3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A 1.4aB 2.8aC 1.6aD 2.4a23、DNA)B. C. D.4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常,2个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可能是()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生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C.三女一男或两男两女D.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25、在DNA分子的一个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A.0.4和1.0 B.2.5和1.0 C.0.4和0.4 D.0.6和1.026、对一个动物个体来说,几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功能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A.DNA B.转运RNA C.氨基酸D.信使RNA 27、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人群中有若干种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谢缺陷所导致,例如,苯丙氨酸的代谢产物之一苯丙酮酸在脑中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氨基酸A A U G CA .缺乏酶⑤可导致病人又“白”(白化病)又“痴”B .缺乏酶①可导致病人只“白”不“痴”C .缺乏酶③时,婴儿使用过的尿布留有黑色污迹(黑尿酸)D .以上说明遗传物质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28、对于下图,正确的说法是 ( )2019-2020年中考试 生物试题(IV)①表示DNA 复制过程 ②表示转录过程 ③需要解旋酶 ④共有8种核苷酸 ⑤共有5种核糖 ⑥C 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③④D .①③⑤29、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 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3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 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 个数、氨基酸的种类最多依次为( )A. 93 31. 31B. 96. 32. 20C. 96. 61. 31D. 93. 31. 123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B .酶和基因都是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的D .只要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有相应的酶———————————————————————生物试题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31、(10分)如图表示处于分裂过程某阶段的一个雌性动物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处于______期。

(2)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条,分别是______。

(3)细胞中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 ,有_____个四分体。

(4)细胞中有_______条染色单体,它们是_______。

(5)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最终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个数为 个。

32、(10分)下面两个图表示两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号(1)甲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其中的②表示 ,该过程需要 和 的催化。

(2)甲图中,若②中A 占26%,U 占28%,那么,在相应的DNA 片段中,A 占 ,(3)根据题中的信息写出乙图中③的氨基酸序列 (2分) 。

(4)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写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

(2分)33、(10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 ,a )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治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1)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X,Y, 常)染色体上。

(2)II-2的基因型为 ____,III-3的基因型为___(3) 乙病的遗传特点: 。

(4)若IV-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5)若III-3和III-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6)IV-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

34、(10分)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如果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号(1)针对上述实验现象,结合基因与酶的关系及酶的特性作出合理的解释。

(2)果蝇长翅是显性(B),残翅是隐性(b)。

一试管内有一些残翅果蝇(基因型相同),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

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

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果蝇的基因型。

设计思路:结果及基因型:①②;③。

生物参考答案2012-11选择题:评分标准:每题2分1-5、BBDAC 6-10 、CABDA 11-15、BCCAD 16-20、DDBCA21-25、A C DCB 2 6-30、DCCBC简答:31、(10分,每空1分,答全方可得分)(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2)4 1、2、3、4(3)两1和2、3和4 两(4)8 a、a1、b、b1、c、c1、d、d1(5)初级卵母细胞 132、(10分,每空1分,答全方可得分)(1)细胞核mRNA 解旋酶RNA聚合酶(2)27%23%(3)缬氨酸—精氨酸—谷氨酰胺—苏氨酸—甲硫氨酸(2分)(4)(2分,没有文字得1分)33、(10分, 每空1分,第5题2分)(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 (2)AaX B X b AAX B X b_或AaX B X b(3)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交叉遗传(4)1/8 (5)1/24 (6)3/1034、(10分,每空2分)(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性状(1分),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