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
侯德榜对化学的贡献

侯德榜对化学的贡献侯德榜(Hou Debang)是中国杰出的化学家,对化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研究涵盖了有机化学和材料化学等多个领域,为推动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事化学研究多年的侯德榜在有机化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
他致力于寻找新的有机合成方法,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例如,他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可用于高效合成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
这项研究不仅为合成有机材料和药物提供了新的方法,还为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侯德榜的研究还涉及到材料化学领域。
他利用纳米技术和材料设计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这些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能源转换和储存领域,如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侯德榜的研究为解决能源难题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向。
侯德榜还在超分子化学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他探索了分子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并设计了具有特殊功能的超分子材料。
这些材料在药物传递、光电器件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侯德榜的研究为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除了科学研究,侯德榜还致力于培养青年科学家和推动科学教育。
他担任过多个科学组织的领导职务,组织和参与了多个科学交流和合作项目。
他还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化学知识,增强科学素养。
侯德榜的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他获得了多个国内外科学奖项和荣誉,成为中国化学界的杰出代表。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广泛引用。
侯德榜的研究对于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工作不仅为解决科学难题和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培养人才和推动科学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侯德榜的成就鼓舞着广大年轻科学家,激励他们在化学领域继续追求卓越。
相信在侯德榜的领导下,中国化学界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211067552_从福州走出来的化学泰斗——侯德榜

P13宋·曾巩《福州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水溢横塘雨过时,一番红影朵花飞。
送春无限水惘怅,身在天涯未得归。
”清·王允晰《好事近·台江晚渡》:“帆影人桃花,花外青山斜日。
报与黄昏潮信,有过江残笛。
舟行同在画中看,清景倩谁惜。
准备一襟幽思,付夜蟾澄碧。
”福州台江是一座有名商埠,史上许多名人与台江有关,闽越王无诸、武状元黄培松、东南茶王欧阳康,还有化学泰斗侯德榜……过目不忘惊动姑妈侯德榜祖上笃清,明朝嘉靖年间由漳浦迁居永泰葛岭镇九老村;清朝中后期,笃清有支子孙迁到坡尾(埕尾),今为福瑞社区。
出生于1890年8月9日的侯德榜,名字是他爷爷倡霖起的,寓意是“厚德载物,榜上留名”。
启,是侯氏辈分,“荣”也是好字;启荣,就是开始繁荣意思,侯昌霖还要倡导以德致本,寄望孙子有出息。
坡尾乡位于义洲西南角,紧邻闽江,北向南台,西北怡山,境内新透河,河水长久不息地流入白马河。
上世纪九十年代,坡尾得到快速开发,现已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但几十年前,那是一座非常美丽田园水乡,有绿树,有耕田,有溪水,有鱼虾,小桥静幽,水车辘辘,整个村庄,林茂树绿,鸟语花香。
侯氏子孙以务农为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活。
清末,天下动乱,英、德、法、美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侯家生活每况愈下。
由于家庭贫困,德榜只学了两年私塾,在家帮忙父母做农活,有天父亲叫他到地里打水车。
德榜用脚踩着水车,而手却拿着书本在攻读,连他爷爷喊叫都没听见,“挂车攻读”故事便在乡里传播。
1902年冬天,德榜到姑妈家办事,姑妈叫他到阁楼去取件物品,时间过了很久,还没下楼,姑妈上楼一看,只见德榜靠在柱子上聚精会神看书。
原来,德榜在阁楼一个角落,发现了几本旧书籍,越看越入迷,竟然把姑妈交办的事情给忘了。
姑妈指着书里一段话叫侄子朗读,没有想到侯德榜只看了两遍,居然能够背诵起来,这让姑妈吃惊不小,认为侄儿是位奇才,于是就下决心加以培养,决定出资让侄儿去书院读书,她要让侄儿走出台江,走出福建,走出国门……十门满分惊动清华1903年初春,城里城外,百花盛开,万象更新。
《侯德榜》阅读答案

《侯德榜》阅读答案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侯德榜》阅读答案(共含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侯德榜》阅读答案(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侯德榜应范旭东的邀请回国,共同的爱国热情以及振兴民族工业的强烈愿望是他们攻坚克难生产中国纯碱的精神动力。
B.苏尔维法是一种制碱工艺,这种工艺原理简单,但是生产运用却十分复杂,这是侯德榜不能顺利制出纯碱的根本原因。
C.四川当地深井中盐卤质量差,苏尔维法制碱食盐利用率仅70%,造成成本过高,这使侯德榜不得不选择采用新法制碱。
D.侯氏制碱法的成功研制,打破了洋货在华的垄断,打破了西方对制碱技术的封锁,从此中华民族工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E.本文记述了侯德榜成功掌握“苏尔维法”和成功研制“侯氏制碱法”的过程,展现了一个伟大科学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
(2)侯德榜情不自禁流下泪水时,为什么会感到辛酸、幸福、感激?请分别回答。
(6分)(3)为了研制“侯氏制碱法”,侯德榜都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
(6分)(4)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多方面的素质。
结合侯德榜的成功,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8分)篇2:《侯德榜》阅读答案1910月,获得哥伦亚大学博士学位的侯德榜,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登上海轮,驶向阔别8年的祖国,他是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的邀请,回国出任永利碱业公司的总工程师的。
永利碱业公司由范旭东于19在天津塘沽创办。
创办目的是生产中国的纯碱,打破洋人的垄断。
若要成功,全在技术。
但公司无法得到先进的制碱技术,当时的制碱工艺氨碱法(又称苏尔维法),完全被欧美的苏尔维公会垄断,19,赴美物色人才的陈调甫先生在纽约遇到了侯德榜,振兴民族工业的强烈愿望让两人一拍即合。
苏尔维法原理简单,但永利用此法制碱,却困难重重,要靠自己摸索。
侯德榜深知创业艰难,创业需要实干。
回国后,他脱下西装,穿起蓝色工作服和胶鞋,出没在现场和车间。
永利碱厂的试车过程,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轻舟,随时都会遇到风暴和暗礁。
中国化工先驱”侯德榜

简介侯德榜雕塑侯德榜,字致本,名启荣,在化学工业([1])史上,一位杰出的,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侯德榜以10科1000分的好成绩被录取!著作侯德榜一生勤奋好学,虽工作繁忙却还著书立说。
《纯碱制造》一书于1933年在列入美国化学会丛书出版。
这部化工巨著第一次彻底公开了索尔侯德榜等三人雕塑维法制碱的秘密,被世界各国化工界公认为制碱工业的权威专著,同时被相继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教授称这本书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
《制碱工学》是侯德榜晚年的著作,也是他从事制碱工业40年经验的总结。
全书在科学水平上较《纯碱制造》一书有较大提高。
该书将“侯氏碱法”系统地奉献给读者,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生平1890年8月9日出生于福建省自幼半耕半读,勤奋好学,有“挂车攻读”美名。
侯德榜1903—1906年得姑妈资助在英华书院学习。
他目睹外国工头蛮横欺凌我码头工人,耳闻美国的种族主义者大规模迫害华侨、驱逐华工等令人发指的消息,使之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
他曾积极参加反帝爱国的罢课示威1907—1910年就读于上海闽皖铁路学院。
毕业后,在英资当实习生。
这期间,侯德榜进一步感受到帝国主义者凭技术经济优势对贫穷落后的中国和人民进行残酷剥削与压迫,立志要掌握科学技术,用科学和工业来拯救苦难的中国。
1910年毕业于上海闽皖铁路学堂1913年毕业于北京留美预备学堂,以十门功课1000分的成绩被保送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1916年毕业于化工科,获学士学位1918年毕业于美国纽约专科学院,获制革化学师证书。
1918—1921年在美国大学研究院研究制革1919年获硕士学位1921年获博士学位。
并以《铁盐鞣革》的获该校博士学位1921年起回国,应聘在我国化学工业开拓者和奠基人开办的塘沽碱厂任总工程师;期间兼任北洋大学教授1922年起先后当选为理事,常务理事;理事,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筹委会主任,理事长。
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制碱的故事

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制碱的故事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制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1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
那时候,他在清华学堂,是他刚入清华学堂的第一年(也是最后一年,因为入学成绩特优,他只需要在清华学一年就可以去美国留学)。
入学之前,他在符离集(出烧鸡的地方)铁路上工作了三年,1910年考上的清华,1911年去的。
没办法,他家穷,侯家世代务农,他爷爷出于为未来的期望,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大家都知道“富清华、穷北大”那时候清华学堂的人还是比较看不起这个比较穷而且大一点的插班生的,别人可是在这个英文授课的学校里学了好多年了(清华学堂学制十年,第十年正常毕业就可以直接留学美国)。
在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之后,再没有看不起他了。
就在这次考试上,他拿了十个满分。
1913年,他去了MIT学化学。
河里在讨论皮革,其实最早的化学家颇有学制革出身的。
刘楚青便是,侯德榜也学过制革,原因很简单,看到中国的原料就这么白白溜走,别人拿走钱就这么简单,心有不甘。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就是制革,而不是制碱。
侯德榜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寒,对那段日子他从未忘过。
幼年家贫不能上学,就在私塾外面听。
他天资甚高,学堂里面还没记住,他在外面过耳不忘,被教书先生视为奇才,原意免费收他这个学生。
同样的故事还有一个人,是邢其毅的父亲刑端。
我是在查邢其毅这个贵阳人和蔡智诚这个老乡的关是红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基本失败了。
不过学化学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从一闪而过的现象去探求本质。
他意识到红色必定来源于设备中的铁,而中国人的原料纯度太高了,不像英国人用的那么差。
于是他就在原料里面添加了一点点杂质(大家猜猜是什么?),雪白的纯碱便出来了。
后来,他把这个秘密给了印度阿三,就是那个非常NB的塔塔集团。
这个故事后面讲。
他还去过南非,大家逼问一下橡树村,看看有没有故事。
苏尔维法对食盐的用量很大,产生的氯化钙又很多,氯化钙还没什么用处。
开始的时候永利在南京,靠着长江和浙江的盐场,而且盐场用的多是范旭东(永利老板)的技术,这个缺点不明显。
化学国宝 侯德榜

①生平简介 ②成长故事 ③重大贡献
④制碱过程
⑤名言著作
生平简介
侯德榜, 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农村。少年时他学 习1分刻苦,就是伏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时,仍能捧 着书本认真读书。后来在姑母的资助下,他单身来到福州 英华书院和闽皖路矿学堂读书。毕业后曾在津浦铁路符离 集车站做过工程练习生。在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 1911年考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经过3年的努力,他以10 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8年中,他 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柏拉图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 学工程,1921年取得博士学位。 新中国即将成立的1949年初,侯德榜还在印度指导工作, 当他得到友人转来的周恩来给他的信后,他立即克服了种 种阻挠,开始投入恢复、发展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崭新工作。 1960年前后,为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侯德榜不顾 自己已是70高龄,和技术人员一道共同设计了碳化法制 造碳酸氢铵的新工艺,为我国的化肥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 贡献。 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4岁
重大贡献
• 1957年,为发展小化肥工业,侯德榜倡议用碳化法制取碳 酸氢铵,他亲自带队到上海化工研究院,与技术人员一道 ,使碳化法氮肥生产新流程获得成功,侯德榜是首席发明 人。当时的这种小氮肥厂,对我国农业生产曾做出不可磨 灭的贡献。 • 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索尔 维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 氏制碱法;第三,便是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出的贡献 。
成长故事
侯德榜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寒,对那段日子他从未忘过。 幼年家贫不能上学,就在私塾外面听。他天资甚高, 学堂里面还没记住,他在外面过耳不忘,被教书先生 视为奇才,愿意免费收他这个学生。同样的故事还有 一个人,是邢其毅的父亲刑端。我是在查邢其毅这个 贵阳人和蔡智诚这个老乡的关系中了解到这段轶事的。 邢其毅和蔡智诚没什么关系。因为刑端家贫且务农出 身、属于寒门士子,二十一岁即中进士离开了贵州入 翰林院(最后一批)并再没有回去过,这时候邢其毅 最多刚出生。回到侯德榜上来,他彻底突破了苏尔维 法的秘密之后,用英文写了《制碱工业》这本书,书 的封面上,就是一个在南方稻田里,留着长辫子,脚 蹬水车,手捧书本的英俊少年。这本书把苏尔维法从 原理到工艺再到设备以及参数的设置写了个底掉,从 此中国人,把原来一盎司黄金一磅的纯碱做成了白菜价。
侯德榜

侯德榜,字致本,1890年8月9日(清光绪十六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生于福建闽侯县凤尾坡村。
侯家世代务农,祖父侯昌霖是个读书人,希望他苦读诗书求取功名,故为他取名“德榜”。
幼年随祖父受启蒙教育,平时还要参加田间劳动,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侯德榜勤奋好学。
为了学习、劳动两不误,他在学堂认真听、读、背、写,课后就参加劳动,以减轻体弱多病的父亲的重负,劳动之余再抓紧时间读书,这使侯德榜从小就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他在放牛时带着书,车水时也诵读不已,甚至在帮妈妈做饭烧火时也口中念念有词。
有一次,祖父找德榜问事,走出村外,远远看到他伏在水车上车水。
祖父一边走一边高声喊他,可德榜始终置若罔闻。
祖父生气了,正要申斥,却听见德榜的读书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祖父大为惊愕:“这不是五柳先生的文章吗?我没教过,他怎么已能朗朗成诵?”原来德榜一边在车水,一边在自学从姑妈家借来的《古文观止》呢!这“挂车攻读”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
1903年,13岁的侯德榜在姑妈资助下,进入一所美国办的教会中学—福州英华书院就读,他目睹外国工头蛮横欺凌我码头工人,耳闻美国的旧金山种族主义者大规模迫害华侨、驱逐华工等令人发指的消息,使之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通过与老师的交谈后决心以用科学和工业拯救苦难的祖国1906年,侯德榜因参加反美示威罢课,被校方开除,转入另一所中学就读。
1907年,他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上海闽皖铁路学堂,1911年,侯德榜弃职考入北平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13年,清华学校公布第一批高等毕业生名单,侯德榜等16人赴美留学20世纪初期化工在世界上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
侯德榜看到化学能将物质转化之理,综宏析微,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钥匙。
发展化学工业,福国利民,是振兴中华的基础,他对化工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放弃铁路工程,改学化工,到美国东海岸波士顿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化工科。
大学毕业后,侯德榜鉴于祖国盛产皮毛,但皮毛工艺落后,亟待改进,于是又进入普拉特专科学院专修制革化学,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研究制革,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侯德榜制碱的故事

《侯德榜制碱的故事》
嘿,朋友!今天咱来唠唠侯德榜制碱的故事。
这侯德榜啊,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你知道不,以前咱国家可缺纯碱呢。
这纯碱用处可大了,做玻璃啦、造纸啦、洗衣服啦,都离不了它。
可那时候,咱都得从外国进口,花好多钱不说,还得看人家脸色。
侯德榜就不服气了,他说:“咱中国人就不能自己制碱吗?”于是,他就开始研究咋制碱。
这一研究啊,可就费了老劲了。
他整天待在实验室里,摆弄那些瓶瓶罐罐。
一会儿加点这个,一会儿加点那个,看看会发生啥反应。
有时候失败了,弄得一身脏,他也不放弃。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侯德榜终于找到了一种好办法。
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制碱工艺,叫“侯氏制碱法”。
这可不得了啦,一下子就解决了咱国家纯碱短缺的问题。
你想想,那时候侯德榜得多高兴啊!他就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
他的发明让咱国家在制碱领域扬眉吐气了。
而且啊,侯德榜这个人还特别无私。
他把自己的发明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国家。
他说:“这是为了咱国家好,为了让大家都能用上便宜的纯碱。
”
有了侯德榜的发明,咱国家的工业发展得更快了。
那些工厂都能用上自己生产的纯碱,成本降低了,质量还更好了。
侯德榜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咱中国人啥事儿都能办成。
咱不能总是依赖别人,得自己努力,才能过上好日子。
以后咱再看到纯碱,可别忘了侯德榜这个大功臣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 有三大贡献:
• (1)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苏尔维
法是十九世纪后期西方制碱工艺,是侯德榜制 碱法发明之前的世界主流制碱法。)
• (2)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 侯氏制碱法; • (3)就是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 献。
意义
侯德邦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抗战时期 日军的工业封锁,对民族工业的进步有着 显著的作用,民族工业的进步无疑对抗战 是有促进作用的。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 年8月26日),又名侯启荣,字 致本,福建省侯官县风尾坡村人, 1921年获博士学位。中国化工学 家,科学家。“侯氏联合制碱法” 的发明者,与永利碱业创始人范 旭东同为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 的先驱,是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 拓者。他于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 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 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 我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 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四五 十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 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 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 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 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他还积 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 多科技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和 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