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12大众传播的效果
传播学概论第十二章传播效果

信息的重复出现可以提高受众的 记忆和理解,进而影响传播效果。
媒介因素
媒介类型
不同类型的媒介(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具有不同的传播特 点和受众群体,影响传播效果。
媒介规模
媒介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越大,其传播效果越强。
媒介信誉度
媒介的信誉度越高,其传播的信息越容易被受众接受和信任。
受众因素
需求和兴趣
详细描述
双向对称模型,也被称为传播的互动过程模型,强调传播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性。该模型认为传播不仅 是发送者向接收者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传受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双向对称模型突出了 受众的主动性和反馈机制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
PART 03
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传播者因素
信誉度
01
传播者的信誉度越高,其传播的信息越容易被受众接受和信任。
公共形象塑造
通过公关活动和信息传递,塑造和维护组织的良好公共形象。
新媒体传播效果
新媒体平台选择
根据传播目标和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新媒 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
数据驱动的营销
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数据分析工具,实现精准 营销和个性化推荐。
互动性和参与性
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提高受众的参 与度和粘性。
国际传播效果
国际媒体合作
与国际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信息传 播活动。
跨文化传播
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实现有效 的跨文化信息传递。
国家形象塑造
在国际舞台上,塑造和维护本国的良好形象 和声誉。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大众传播的效果》课件

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 技术,实现自动化内容生成、个 性化推荐和智能客服等功能,提 高传播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大众传播与社交媒体的发展
社交媒体成为主流传播渠道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社交平台获取和分享信息,社交媒 体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平台。
实时互动与参与
社交媒体具有实时互动的特点,用户可以随时发表观点、评论和反馈,促进传 播者与受众的互动和参与。
媒体社会责任缺失
媒体在传播信息时缺乏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导致信息传播的偏颇和 片面。
媒体商业化倾向
媒体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忽视社会价值和公共利益,导致传播内容 的低俗化和功利化。
大众传播的法规问题
媒体侵权行为
01
媒体在报道中存在侵权行为,如侵犯隐私、名誉侵权等,给被
侵权人造成损害。
媒体不正当竞争
02
媒体之间存在不正当竞争,如虚假宣传、恶意诽谤等,扰乱市
远的宏观效果。
创新-扩散理论
要点一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新事物、新观念等的传播是一个创新扩散的过 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创新-扩散理论认为新事物、新观念等的传播是一个创新扩 散的过程,受到个体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该理论强调了受 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认为创新是否被接受和扩散取决于 其吸引力、可理解性、优越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等因 素。创新-扩散理论为大众传播效果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 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指导。
03
大众传播的效果影响因素
媒介因素
媒介类型
不同媒介类型对传播效果有不同 影响,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
。
媒介权威性
媒介的权威性越高,其传播效果越 强。
大众传播的效果

题目: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对传播学理论的重要意义学院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摘要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佩恩基金会,火星人入侵,二战宣传,人民的选择,暴力与媒体等传播学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对传播效果的历史和发展进行研究,发现了魔弹论和有限效果论两者之间的演变和关系,并研究以上两个理论研究的过程对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播,魔弹论,有限效果论,佩恩基金会,火星人入侵,二战宣传,人民的选择,暴力与媒体大众传播的效果包括环境认知效应、价值形成与维持效应、社会行为示范效应。
[1]环境认知效果是指在当今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在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了解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大众媒体通过传递信息来报道事实,告诉观众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件,但它不一定将所有事情记录下来。
媒体在选择和报道事件时的偏见以及报道事件的角度都影响着我们对周围人和事件以及对社会的理解和印象。
这意味着大众传播限制着我们观察外界的视角;二是价值的形成与维护,大众传媒在信息的内容与传播上,往往包含着是非、善恶美丑、先进与落后的价值取向。
大众传媒倡导什么,反感厌恶什么,客观上都对社会规则和价值体系的形成与维护有着非凡的影响。
这种效应是由于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导致了新规则和新价值观的形成,并通过控制舆论维护了现有的规则和价值观。
三是社会行为示范效应。
[2]大众传媒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认知领域和价值取向上,而且通过提供具体案例或建立模型和范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3]而且在不同意识形态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传媒都具有上述三个方面的社会影响,不过由于它们发源基础的不同,向人们揭示的倡导的价值和行为模式是有本质区别的。
从大众传播效果的分类来看,时间方面可以分为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从与大众传播主体意图的关系来看,时间方面可以分为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从效果可以分为正面效果、负面效果、反面效果和某种中间形式效果。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认知层面:关注、记忆、知识、认识
态度层面:观念、爱憎、立场 行为层面:支持、反对、行动
这三个层面是一个逐步深化、层层累积的社会过程,
它既适用于具体的微观层面,也适用于宏观的社会 层面。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和研究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类型
1、短期预期效果
包括“个人的反应”、“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 反应”。前者是信息在个人身上引起的认知、态度、和行 动变化。后者是媒介为特定目的进行的宣传活动,如政治 动员、社会募捐等。
2、短期非预期效果
包括个人反应和集合反应。
前者是个人接触信息后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 关
系的模仿和学习行为。后者指许多人在同一信息的刺激
和 影响下发生的集合行为。如物价上涨引起的抢购风、重
大
事件报道引起的社会恐慌。
3、长期预期效果
指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
与传播者意图相符合的累积效果。 4、长期非预期效果
一、大众传播效果的概念
•
传播效果:指传播出去的信息受到了关注、留下了记 忆、改变了态度、导致了个人的或社会的某种行为的变化, 这就意味着产生了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研究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迄今为止,传播理论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围绕效果问题展开。
•
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 从微观角度来解释,是指信息传播行为在受传者 身上引起了(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通常以传播者的目的是否达到为判断是否产生效果的标准。 2、 从宏观角度来解释,是指信息传播活动对受众和整 个社会产生的所有效果的总和,这种传播效果可能表现为一 种长期、潜在的综合效果。
•
“我们可以肯定这种效果一直在发生,但我们不能看
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

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导语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大众传播在当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能够迅速传递各类信息,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将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为读者们深入理解这一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传递信息大众传播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通过大众传媒,如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人们可以获知国内外各类新闻事件、政治动态、科技进展等内容。
新闻媒体的报道可以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而广告的宣传可以为某种产品或服务传递信息。
2. 形塑公共舆论大众传播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社会上的重要问题得以广泛讨论,公众可以借此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另媒体对于舆论的引导也具有影响力,它能够帮助塑造公众的态度和观点。
大众传播既是舆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够引导和影响公共意见。
3. 促进社交互动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大众传播推动了社交互动的发展。
人们通过社交平台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和体验,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互联网时代的社交方式扩大了人们的社交圈子,同时也加强了社会交流与沟通。
4. 增强文化交流大众传播为不同的文化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通过媒体的传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可以相互了解、学习和借鉴。
世界各地的电影、音乐、艺术和文学作品得以跨越时空限制,让人们在文化上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5. 增强教育意义大众传播在教育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出版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教育资源。
在线教育平台和学术资源的共享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大众传播的发展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全民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总结回顾大众传播具有传递信息、形塑公共舆论、促进社交互动、增强文化交流和增强教育意义等功能和效果。
它构建了一个信息繁荣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能够高效地获取各类信息、参与社会讨论、拓宽视野和学习知识。
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

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多重功能和影响力,不仅塑造了个体和社会的认知、行为和价值观,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效果。
本文将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重点关注信息传递、社会控制、文化传播、社会变革等方面。
首先,大众传播是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它以极快的速度将信息传播给广大受众,确保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通过大众传播,人们能够了解国内外时事、掌握市场动态、获取科技进展等重要信息。
此外,大众传播还承担着预警和科普的作用,及时向公众传递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威胁的信息,提高社会的应急能力和公众的防范意识。
其次,大众传播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它通过传递社会规范、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的行为和态度。
大众传播通过表扬和批评、正面和负面报道等方式,塑造社会舆论和价值取向,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同时,它也监督着政府和企业,促进公共事务的透明度和责任担当。
再者,大众传播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渠道。
它通过电影、电视、音乐、书籍等媒介将各种文化元素传递给受众,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大众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大众传播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历史上,许多关键的社会变革都是由大众传播所推动的。
例如,媒体报道揭露了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激发了公众的抗议和反抗;媒体的宣传和动员,推动了环保运动和公益事业的兴起。
第一部分:大众传播的功能1. 信息传递和沟通大众传播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它将新闻、事件、观点等信息传递给大众。
这有助于人们了解世界,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并做出知情决策。
2. 社会控制大众传播可以传播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有助于社会控制。
它通过媒体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塑造了道德标准和社会行为规范。
3. 文化传播大众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我们的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第12讲 大众传播· 效果

• 媒介的强大效果论并不是魔弹论的恢复, 它是从受众出发探讨媒介间接、潜在、长 期的影响,同时将传播臵于整个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环境中进行宏观分析。 • 媒介时代的到来与软实力的竞争;媒介的 垄断,谁在传播,为什么传播。
• 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研究指研究大众传播 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方面的作用,它包 括了议程设臵理论与社会认知、沉默的螺 旋理论与社会舆论、培养理论与社会象征、 知沟假说与社会分层以及媒介环境理论与 真实社会建构等方面。
一、什么是议程设置? • 议程设置是英文(agenda-setting)的对译, 它指的是媒介的一项包罗广泛、作用突出 的功能,即为公众安排议论的话题,决定 人们谈什么和想什么。 • 议程设置理论由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 1972年提出,出自《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 功能》这篇论文。
• 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 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 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 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 • 美国学者沃纳•塞佛林和小詹姆斯•坦卡德在 其《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 中,对“议程设置”理论提出了较为理性 的认识,认为:“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 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 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 的重要程度。”
主要理论: 信息寻求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议程设臵理论; 文化规范论; 第三者效果; 美国学者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认为人们倾向于 夸大大众传播信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认为大众传播信息对你我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 般读者很可能受到很大影响。这一理论的直接后 果就是导致检查制度和信息控制。
•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 美国学者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一般应用 于分析电视暴力可能产生的效果方面,包 括强化理论和净化作用假说、模仿假说等 等。该理论认为,人们从观看电影和电视 娱乐节目中学习新的侵犯行为与方法,其 中一个主要担忧就是电视暴力可能带来的 负面影响。
12 大众传播的效果

由松散的个人组成的社会。在这 个意义上,“大众”一词的含义
反应。大众可以被拥有
更接近于一个聚合体,而不是一 个组织严密的社会团体。
媒介的人所影响和左右
第二阶段:有限效果论(1940s-1960s)
两级传播
媒介讯息不是直接传向所有个人,人与 人之间也不是相互隔绝,而是相互影响 的。讯息和观念常常是从广播与报刊流 向意见领袖,然后由意见领袖流向人群 中不太活跃的其他部分,这一过程被称 为两级传播。
魔弹论的理论基础
大众社会理论:
本能心理学:
现代社会由大众组成,其意义是 “出现了大量心理上隔绝孤立的
人们的体内生理机制大
个人,他们以各种各样的专业方 致相同,效力强大的刺
式相互依赖,但缺少中心统一的 价值观和目的。”传统联系的削
激会得到大众个体成员
弱,理性的增长以及分工创造了 一致的注意力和相似的
电视媒体的“使用与满 足”201
布卢默和麦奎尔对电视的 实证研究(1969) 心绪转换
人际关系 自我确认 环境监视
打破了早期关于媒介主要 强化态度的效果观
美国卡兹在以色列的受众调查: ▲非媒介来源或与媒介共同组成的来源,
大众传播媒介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与满足所指向的对象“距离”(社会的、
生理的或心理的)越远,媒介的角 色就越重要。 ▲媒介使人们在某种比较的过程中获得满 足。比如成就感,满足“逃避”需 求,但在自我成长甚至获得娱乐上, 朋友都比大众媒介更重要。 ▲媒介能满足他们了解国家大事的需要。 ▲个人的需要是根据各种媒介特殊的功能 与不同种类的媒介相关的。
媒介效果:
“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 和“改变”
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领袖,往往是普通人,只是在传播活动中 扮演了领袖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