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在线再监测解决方案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02省道(211国道)旬阳至小河公路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部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文件编号 SRBG-XXLJ-03-2016安 拟制安保科 审核人 批准人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生效日期 2016年6月25日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目的 (3) 第二章适用范围 (3) 第三章应急救援体系 (3) 一、组织体系 (3) 二、运行机制 (5) 三、应急响应 (7) 四、应急部门职责 (7) 第四章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10) 第五章应急结束 (10) 第六章后置处理 (11) 第七章培训 (12) 一、培训 (12) 二、演习 (12) 三、奖惩 (12)

第八章预案管理 (13) 一、审查复审 (13) 二、预案管理 (13)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专项、现场应急预案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避免或尽可能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旬阳至小河公路XXLJ-03项目部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预案。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应急[2007]88号文件》、《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 二、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适用范围

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适用范围 (2) 第三章工程概况 (2) 一、高边坡地理位置 (2)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 三、气象及气候 (3) 第四章监测目的 (3) 第五章监测工作的内容及项目 (4) 一、监测工作的内容 (4) 二、监测工作的项目及作用 (4) 第六章监控量测仪器 (5) 第七章具体监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5) 一、地面位移量测 (5) 1、量测点及断面布置 (5) 2、量测频率 (7) 3、量测方法 (7) 4、量测注意事项 (7) 5、量测数据的整理 (8) 二、深层位移(测斜)量测、锚杆锚索应力监测、人工巡回监测 (9) 1、深层位移(测斜)量测、 (9) 2、锚杆锚索应力监测 (9) 3、人工巡回监测 (10) 4、量测数据记录整理、分析与反馈 (10) 三、地质和防护描述 (11) 四、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 (12) 五、位移管理标准 (13) 1、控制标准 (13) 2、监测管理基准 (13) 3、监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14) 4、信息反馈与成果提交形式 (14) 第八章监控量测管理系统 (14) 一、组织机构 (14) 二、管理流程 (15) 三、量测要求 (17)

四、保证体系 (18)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叙古高速公路古蔺段段第A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076-95)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监控量测方案适用于叙古高速公路古蔺段A标段A4高边坡监控量测作业。 第三章工程概况 一、高边坡地理位置 本合同段内高边坡防护共有2处,其里程桩号分别是K9+849~K9+920右侧,K11+409~K11+480右侧,最大边坡高度25.6m,长度合计142m。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一)工程地质情况 1、K9+849~K9+920右侧,长度71m,挖方最大边坡高度25.6m,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地貌。路堑位于山坡中下部,边坡岩层,粉质粘土,褐红色,可塑性,粘土厚度1.20米,下伏为强分化砾岩。 2、K11+409~K11+480右侧,长度71m,挖方最大边坡高度25.1m,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地貌。路堑位于山体中部,粉质粘土,褐红色,可塑性,粘土厚度1.29米,下伏为强分化砾岩。 (二)水文地质情况: 工程区构造单元上属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坳的川东南陷褶束大娄山褶皱构造带。根据测区的地质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主要区分为两个工程地质区1:碎屑沉降工程地质区2:松散岩组工程地质区。工程区内地下水主要分为第四空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溶水三类。

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分析

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分析 ?简介:边坡的开挖、加固和防护,是矿山、水利、交通等领域中常涉及的工程项目,而边坡的稳定性,是工程技术人员经常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对于边坡施 工中的监测工作还不够重视,往往是在工程出现险情时,或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才 开始考虑监测问题,导致工作被动,应该在项目开展的初期就着手边坡变形监测工 作。 ?关键字: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分析,边坡监测技术 边坡的开挖、加固和防护,是矿山、水利、交通等领域中常涉及的工程项目,而边坡的稳定性,是工程技术人员经常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对于边坡施工中的监测工作还不够重视,往往是在工程出现险情时,或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才开始考虑监测问题,导致工作被动,应该在项目开展的初期就着手边坡变形监测工作。 1 边坡变形监侧的作用 在土木工程各个建设领域中,通过边坡工程的监测,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 1 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并作出有关预测预报,为业主、施工单位及监理提供预报数据,跟踪和控制施工过程,合理采用和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1.2 为防止滑坡及可能的滑动和蠕变提供及时支持。预测和预报滑坡的边界条件、规模滑动方向、发生时间及危害程度,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尽量避免和减轻灾害损失。 1. 3 监测已发生滑动破坏和加固处理后的滑坡,监测结果是评价滑坡处理效果的尺度。 1.4 为进行有关位移反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提供参数。 2 边坡工程监测的方法 目前,我国边坡变形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简易观测法、设站观测法、仪表观测法和远程监测法等。 2.1 简易观测法 简易观测法是通过人工观测边坡中地表裂缝、鼓胀、沉降、坍塌、建筑物变形及地下水位变化、地温变化等现象。

大坝在线监测解决方案纸质板

大坝在线监测 解决方案 北京中科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系统概述 大坝作为特殊的建筑,其安全性质与房屋等建筑物完全不同,大坝安全出现问题,将会引发大坝下游一定范围的人员和财产、环境损失。在加强水利建设的大环境下,提高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特别是提高大坝安全监测水平,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 本系统是一种综合性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可对大坝内部变形、渗流压力、渗流量、土体压力、混凝土应力以及水位等进行连续监测,及时捕捉大坝性状变化的特征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采集数据及时发送到监控中心。结合地表监测的雨量、位移等信息,由专用的计算机数据分析软件处理,对大坝的整体稳定性做出判断,快速做出预警预报,更加准确、有效地监测灾情发生,为大坝安全和工程设计提供信息参考。 2系统功能 2.1 实时监测 使用传感器全天候不间断的对大坝、周边环境等进行自动监测,可实时的掌握大坝的安全状态。 2.2 报表推送 监测结果实时显示发布,按照设定的时间定期将监测报表推送给用户。

2.3 多重分级预警 当大坝监测数据异常时,系统核实后触发相应报警机制,第一时间以短信等形式通知用户,实现预警功能。 2.4 应急预案处理 系统中存有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从专家系统中直接提取相应处理方法,及时采取人员介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减少损失。 2.5 结构趋势分析 结合监测数据,通过对大坝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安全评价,实现结构稳定性趋势分析。 2.6 提供参考依据 监测数据的存储,为今后数据查询和3D建模提供数据依据。 3监测内容

边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与工程对策

边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与工程对策 吴仁平 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4 摘要:如何对边坡地质灾害进行应急抢险,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是业界日益关注的一个课题。目前的研究尚处于“一对一”的阶段,即针对具体的病害提出具体的整治措施,无法满足高速公路应急抢险的需要,基于这一不足,本文从如何建立边坡应急抢险体系、碰到险情如何进行应急抢险组织、必要的抢险设备储备以及有效的应急工程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应急抢险;工程对策; The emergency and Engineering Slope Geological Disaster Countermeasures RenPing Wu Zhejiang Jinliwen Expressway Company Limited Abstract: Emergency handling for slope geologic disaster to ensure safe operation of expressway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focusing subject for relativ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Current research is concentrating on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for slope diseases,which can’t meet the needs of emergency repair, based on this issue, detailed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establishing emergency repair system, rescue organization, repair equipment and effective emergency countermeasures are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expressway, slope engineering, emergency repair, engineering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边坡工程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不仅受场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施工技术、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些内外因素的影响,必然使高速公路边坡工程成为高风险的工程建设项目。为了保障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提高边坡灾害的应急抢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边坡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要求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完善高速公路边坡灾害应急抢险机制,落实边坡灾害应急抢险预案,组建边坡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保证一旦遇有边坡灾害发生,抢险队伍应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开展应急抢险作业,科学、有序、安全、快速地组织实施边坡灾害应急抢险工程,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高速公路通行顺畅。 1 边坡应急抢险 目前、对于运营期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灾害应急抢险的研究与总结仍相对滞后,汪滨[1]等介绍了螺旋锚加固滑坡抢险工程车的研制;易朋莹[2]等以某具体边坡为例阐述了反压法在边坡滑塌抢险中的应用;徐贵娃等[3]总结了锚拉式挡土墙在高边坡抢险加固中的应用,对不同抢险地段提出不同的恢复补救方法;周玲、谢忠胜[4-5]等针对滑坡抢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讨;杨春林[6]介绍了综合整治措施在高边坡抢险加固中的应用;王辉[7]等介绍注浆钢花管在高速公路边坡抢险工程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上述研究基本上是针对具体的病害进行的抢险研究,对于如何形成一套抢险体系、应急对策机制的研究尚待深入和完善。 1.1 应急抢险体系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实施及数据处理分析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实施及数据处理分析 【摘要】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填挖面大,引起周边环境变形的可能性就高,需要对边坡进行有效的变形监测,针对变化及时采取一些方法处理,以保证设施的安全。这种项目就需要正确地采用一个合理的监测方案,对数据处理、分析。本文结合已完成项目的实例,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采用监测方法为精密二等水准、极坐标法,并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形监测;基准网;变形点;边角网;极坐标法;闭合水准路线 1 工程概况 某变电站东南侧边坡于2011年发生滑坡,后采用42根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根据施工单位的反映,抗滑桩施工2012年3月施工完毕后至2012年5月初,抗滑桩发生位移,附近水泥地面发现裂缝,呈放大趋势。为了准确了解抗滑桩变形情况,要求对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进行变形监测。 2 监测方案的实施 2.1 基准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2.1.1 基准网的建立 选择通视良好、无扰动、稳固可靠、远离形变护坡高度3倍即45m外比较稳定的地方埋设四个工作基点,其中三个工作基点A1、A2、A3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A2、A3为观测墩,地面高度约1.2m,埋深至基岩位置,A4为主要检核点,埋设在加固坎上,地质较为稳定。 A3、D12、SZ1为沉降基准点,D12在是4×4m的高压电塔加固水泥墩上,建成已超过一年,SZ1在另一电塔水泥墩上,墩台3.5×3.5m,建成时间超过三年,非常稳固。 2.1.2 变形点的建立 变形点应布置在边坡变形较大并能严格控制变形的边坡边沿位置。在边坡顶上布置27个变形监测点,编号分别为东侧为1-27。用膨胀螺栓垂直植入护坡混凝土中,螺栓孔深不小于100mm,露出地面30-80mm,用红色油漆在螺栓上做标记,并将螺栓顶部磨半圆。 基准点与各点位埋设完毕等候5天后,水泥凝固稳定后方可开始进行观测。 2.2 监测精度及频率要求

边坡监测

第六章边坡工程监测边坡工程包括: ●水库库区边坡; ●大坝的坝基边坡; ●公路、铁路边坡; ●隧道边仰坡; ●基坑边坡; ●河道护岸边坡; ●自然边坡。 上图为云南楚大高速公路高边坡处治工程

§ 6-1边坡监测的目的和特点 边坡监测的主要目的: ●实现老边坡整治或新边坡施工的信息化设计与施 工; ●判断边坡的滑动性、滑动范围及发展趋势; ●检验边坡整治的效果; ●为滑坡理论和边坡设计方法的研究结累数据。 边坡工程监测的特点: ●监测区域大,涉及的岩土性质复杂; ●边坡逐渐形成,部分监测点的位置要随之变动; ●监测的期限较长,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 § 6-2 边坡工程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表6-1 边坡监测方法一览表

一、简易观测法 人工观测:地表裂缝、地面鼓胀、沉降、坍塌; 建筑物变形特征; 地下水位变化、地温变化等现象。 简易测量:在边坡关键裂缝处埋设骑缝式简易观测桩; 在建(构)筑物裂缝上设简易裂缝测量标记; 用途:用于已有滑动迹象的病害边坡的监测; 从宏观上掌握崩塌、滑坡的变形动态及发展趋势; 初步判定崩滑体所处的变形阶段及中短期滑动趋势; 仪表观测的补充。 图6-1 简易观测装置 图6-2 水准站点布置图 二、设站观测法 要点: ●在边坡体上设立变形观测点(成线状、格网状等); ●在变形区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地点设置固定观测站; ●用测量仪器定期监测变形区内网点的三维位移变化。

1.大地测量法 测二维水平位移:前方交会法(两方向或三方向); 双边距离交会法。 测某个方向的水平位移:视准线法; 小角度法; 测距法。 测垂直位移:几何水准测量法;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 优点:监控面广,能确定边坡地表变形范围; 量程不受限制; 能观测到边坡体的绝对位移量。 缺点:受到地形通视条件限制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十; 连续观测能力较差。 2.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 GPS的特点: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 优点: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选点方便; 观测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可全天候观测;

边坡塌方处理方案

四川省建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Array设计处理方案(受控) 发至本单序号: T-01

填方边坡塌方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现象 2.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造成坡脚处土方堆积,坡顶上部土体裂缝。 3.2.原因分析 4.(1)边坡坡度过陡,坡体因自重或地表滞水作用使边坡土体失稳而导致塌陷或滑塌。 5.(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填方土料而采用了淤泥质土等不合要求的土料。 6.(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密实度差,粘聚力低,自身稳定性不够。 7.(4)坡顶、坡脚未做好排水措施,由于水的渗入,土的粘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掏空造成塌方。 8.3.预防措施 9.(1)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 10.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填方边坡坡度,当填方高度在10m 以内,可采用1:1.5平地保沉度超过 11.10m,可做成折线形,上部为1:1.5,下部采用1:1.75。 12.(3) 填方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避免采用腐殖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土作边坡填料。边坡施 13.工应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水平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当采用机械碾压时,应注意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对不要求边坡修整的填方,边坡宜宽填0.5m,对要求边坡整拍实的填方,宽填可为o.2m。机械压实不到的部位,配以小型机具和人工夯实。填方场起伏之处,应修筑1:2 阶梯形边坡。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1:1.5 斜坡形,以证结合质量。 14.(4) 在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对粘土、粉砂、细砂、易风化岩石边坡以及黄土 15.类缓边坡,应于施工完毕后,随即进行防护。填方铺砌表面应预先整平,充分夯压密实,陷处填平捣实。边坡防护法根据边坡土的种类和使用要求选用浆砌或干砌片(卵)石及铺草皮、喷浆、抹面等措施。其中以铺砌草皮较为经济易行,不受边坡高度限制,边坡坡度亦可稍陡。 16.(5)在边披上、下部作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17.4.治理方法 18.1437灰土分层回填夯实修复,并做好坡顶、坡脚排水措施。大面积塌方,应考虑将边坡修成缓坡,作好排水和表面罩覆措施。 控方边坡塌方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高边坡雨季滑坡、坍塌应急预案范文

xx水电站右岸缆机平台开挖及支护工程 高边坡雨季滑坡、坍塌等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水利水电xx工程局xx项目部 xx年xx月xx日

高边坡雨季滑坡、坍塌等应急预案 1.编制依据 1.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 2.《施工组织设计》; 3.局管理体系和作业文件中重大危险源的相关要求; 4. xx建设管理局相关安全文件; 5. 相关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2.主要情况概述和预案适用范围 在2007.3.3~2007.3.5施工局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的重大危险源排查。xx水电站右岸缆机平台开挖及支护工程边坡开挖高度大,覆盖层厚,多为泥夹石,表层岩石风化严重,得不到及时支护等处理,极易发生滑坡、坍塌,同时如在雨季受雨水的冲刷,更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等事故的发生。根据危险源的排查,高边坡施工为重大危险源(二级),因此制定了高边坡雨季滑坡、坍塌等应急预案,希望和2007年度汛预案一起执行。 预案适用范围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边坡滑坡、坍塌事件,包括雨季雨水冲刷造成的滑坡、坍塌。 3.应急组织机构 ⑴组织机构:

⑵施工局成立安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指挥长: 座机: 副组长: 组员: 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职责: 1.迅速将事故情况向有关上级进行如实报告,并迅速落实上级有关事故抢险的指示要求。 2.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组织协调治安、交通、医疗救助、物资等保障;,迅速开展事故救援工作。 3.根据事故发生情况,迅速了解突发事故相关情况及已采取的先期处理情况,及时掌握事件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处置方案并组织指挥实施;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4.配合上级和地方行政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⑶指挥部下设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 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电话 办公室主任:电话: 值班:电话: 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职责: 1.应急处理办公室做好日常值班,24小时接听所有来电,保证应急救援时的通讯联络畅通,确保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各种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递到各有关人员,并做好记录。 2.当接到事故电话时,在第一时间将事故简明经过通知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 3.接到事故电话后,立即与相关医院和工地医务室取得联系,随时联系救护车动向,并组织所有能动用车辆运送伤员。 ⑷成立应急抢险突击队 队长: 电话: 电话: 副队长: 成立抢险突击队三支,队员各50名。抢险突击一队,副队长:xx 电话:xx;抢险突击二队,副队长:xx,电话:xx。抢险突击三队,副队长:xx 电话:xx 抢险突击队职责: 1、在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的领导下,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携带抢险有关工具赶赴现场,按照本预案(现场预案)分工和事件处置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分析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分析 谭捍华,罗 强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贵阳550001) 摘 要:基于高速公路特点和边坡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边坡监测系统的要求,提出了建立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合理程序,为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系统 中图分类号:TU4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3152(2005)0420084202 1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方法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边坡问题的严重性才刚刚暴露出来,虽然国外的公路边坡监测已做到了实时监测,如美国50号公路的Mill Creek滑坡,但国内的公路边坡监测预报进行得较少。公路边坡,特别是高速公路边坡,有其自身的特点:(1)类型多样,背景复杂;(2)带状分布,位置明确;(3)工程破坏,降雨诱发;(4)破坏较大,时间长久;(5)先后有序,资料充分;(6)层次管理,责任到人。 对应不同的监测内容,宜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见表1[1]。 表1 边坡监测方法 监测内容监测方法 地表位移监测大地测量法、全球定位系统法(GPS)、遥感 (RS)法、近景摄影法、激光全息摄影法、激光 散斑法、测缝法(包括位移计、位错计、伸缩计、 收敛计等)、垂锤法、沉降法 地下变形监测钻孔倾斜法、测缝法(竖井法) 影响因素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间隙水压监测、地声监测、地应 力监测、地温监测、气象监测、地震监测、降雨 量监测 宏观地质监测常规地质调查法 2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建立 2.1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建立的要求 (1)监测方案设计和实施应按阶段进行 公路建设是分阶段进行的,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建立应与这些阶段相适应,可分为基础资料收集阶段、监测方案设计阶段和监测实施与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任务。 (2)监测系统的建立应有统一性 为方便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系统的建立应该有统一的数据格式、技术要求和程序。 (3)监测系统的建立应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边坡监测系统的建立应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个层次是面,称为边坡监测母系统。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建立框架应考虑到一个省(区)内的所有高速公路,包括已建成的、在建的和规划要建的公路,系统要具有开放性,这个层次主要体现在数据管理和信息发布方面。 第二个层次是线,称为边坡监测系统。主要体现在监测数据汇集站、传输站、分析站的设置位置要有统一规划。 第三个层次是点,称为边坡监测子系统。即某一边坡的监测系统,具体的边坡监测工作是最基本的工作单元,是具体监测方案实施的对象。 2.2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建立的程序 (1)进行省(区)范围内边坡稳定性区划 在省(区)范围内,调查目前已建和在建公路的地质灾害种类、危害程度、范围、发生频率、造成的影响,了解各种公路地质灾害的控制因素、发生时间、背景、过程及应用的灾害缓解方法等。根据该省(区)范围内的自然气候、地形条件、地质背景和公路  收稿日期:2005204215  基金项目:2003年度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331880201)  作者简介:谭捍华,男,1972年6月生,199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硕士,主要从事公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以及科研工作, 现任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探讨边坡变形监测技术与发展

探讨边坡变形监测技术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7-09-08T14:45:42.9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作者:李远华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技术的迅猛发展,矿山、地质灾害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处理方法上有了新的发展。 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 51008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技术的迅猛发展,矿山、地质灾害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处理方法上有了新的发展。文章针对边坡工程变形监测的作用与基本原则展开了讨论,同时从边坡监测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边坡变形监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边坡变形;监测方法;技术分析 前言 近年来,矿山、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和生产与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害损失,避免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就要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则是科学治理边坡和正确处理潜在问题的依据,合理的边坡监测可以提供相关边坡恶性发展的报警,以保证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反之在变形趋稳时解除警报,以利组织生产。通过对边坡动态的观测,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资料,切实掌握边坡岩体的变形规律,了解滑坡体的形态、范围及规模,以制定防灾、减灾措施,从而采取防治措施,使边坡处于安全的、稳定的良好状态。 一、边坡工程监测的作用 在水利建设、矿山开采、地质灾害治理、高层建筑基坑和深开挖施工等各个建设领域中,通过边坡工程的监测,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1边坡的稳定性 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并作出有关预报,为业主、施工方及监理提供预报数据,跟踪和控制施工进程,对原有的设计和施工组织的改进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提供报警值,合理采用和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做到信息化施工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1.2防治滑坡,蠕动变形 为防治滑坡及可能的滑动和蠕动变形提供技术依据,预测和预报今后边坡的位移、变形的发展趋势,通过监测可对岩土体的时效特性进行相关的研究。 1.3监测结果 对已经发生滑动破坏和加固处理后的滑坡,监测结果也是检验崩塌、滑坡分析评价及滑坡处理工程效果的尺度。 1.4提供参数 为进行有关位移反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提供参数。对于岩土体的特征参数,由于直接通过试验无法直接取得,通过监测工作对实际监测的数据建立相关的计算模型,进行有关反分析计算。 二、边坡变形监测原则 边坡变形是一个自微观变形向宏观变形的转化过程,通常自变形开始至失稳要经历4个阶段。然而在边坡发生变形的过程中,采取适当方法对其变形进行监测,确保其变形在安全范围内,这样就确保了边坡的稳定。因此,通过变形监测,掌握边坡变形的发展和变化规律,进而对其进行预报,防止边坡的失稳或减小边坡失稳时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是非常必要的。 2.1重点监测、优先布置 (1)在监测项目上,由于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因此所要进行的监测项目也很多,如大地位移测量、裂缝伸长测量、爆破震动测量和压力测量等,我们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但工程实际中也不可能对这些项目进行全面监测,故需要找出主要反映指标和主要影响因素,对其进行重点监测,这样既符合工程需要又达到监测目的; (2)在监测点的布置上,既要保证监测系统对整个边坡的覆盖,又要确保关键部位和敏感部位的监测需要,在这些重点部位应优先布置监测点。 2.2及时有效、安全可靠 (1)监测系统应及时埋设、及时观测、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和及时反馈监测信息,反应工程的需要和进度,有效地反馈边坡的变形情况,及时指导生产; (2)仪器安装和测量过程应当安全,测量方法和监测仪器应当可靠,整个监测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2.3简单易行、经济合理 (1)监测系统现场使用应当便于操作和分析,力求简单易行,仪器不易损坏,适用于长期观测; (2)应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仪器在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造价的合理,建立监测系统费用应比较低,力争经济适用。 三、边坡工程监测的方法 现阶段,我国边坡变形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简易观测法、设站观测法、仪表观测法和远程监测法等。 3.1简易观测法 简易观测法是通过人工观测边坡中地表裂缝、鼓胀、沉降、坍塌、建筑物变形及地下水位变化、地温变化等现象。简易观测法对于发生病害的边坡进行观测较为合适,也可结合仪器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初步判定滑坡体所处的变形阶段及中短期滑动趋势。即使采用先进的仪表观测,该法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观测方法。 3.2设站观测法 设站观测法是指在充分了解了现场的工程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在边坡上设立变形观测点(成线状、网络状),在变形区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地点设置固定观测站,用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摄影仪及全站型电子速测仪、GPS接收机等)定期监测变形区内网点的三维(X,Y,Z)位移变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 (1)大地观测法 常用的大地测量法主要有两方向(或二方向)前方交汇法、双边距离交汇法、视准线法,小角法、测距法及几何水准测量法,以及精密

高边坡监控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 二、监测内容: 本隧道高边坡监测主要是路堑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为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化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控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图表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边坡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边坡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图表 f、报警联系函 四、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一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驻地监理。 六、监测技术要求 1、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情况。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方案安全保证措施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方案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以措施保障施工安全。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重点进行四个方面的教育,即:主人翁责任感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教育;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遵守规程制度和岗位标准化作业的教育。 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开工前,安保部应组织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操作规程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的安全技术交底应实行文字交底和签认制。 4、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技术措施 1)抓好现场管理,严格按制定的安全规则和要求进行施工,保证现场施工有序、安全文明。 2)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统一的安全标志。泥浆池应设置护栏,挂安全网,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3)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4)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 5)、出现紧急情况,应按照安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呼救、急救和保护工作。 6)多工种作业时,必须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相互配合。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凡不符合安

全规定者,严禁上岗。 7)严禁班前饮酒,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嘻戏打闹,禁止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8)施工机械施工时,必须专人指挥、专人监管。路堤边施工作业时要留有安全距离,机械作业范围内严禁站人。 9)在边坡、沟槽及预留洞口要有警示标志及进行防护,防止人员、机械出现安全事故。 5、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均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输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电线(缆)均按要求架设,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接地”制,照明线路、灯具等安装高度要符合规定要求。 2)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夜间施工有1名电工值班,配置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工作完毕后要切断电源。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XXXX标 边坡变形监测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公司 2016年12月01日 XXX标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建的XXX标段,桩号范围3+400~6+95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XXXXX.。本工程等级为II等;河道堤防级别为3级,施工临时工程为5级。防洪标准: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供水标准:农业灌溉供水设计保证率为95%。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堤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职安全员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对图纸较差处、渗水严重处、边坡较陡处进行重点巡视、检查。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安全员立即采取措施和报告监测组。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2、坡面观测: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GPS进行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二、监测方案的实施 1、基准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1.1基准网的建立 选择通视良好、无扰动、稳固可靠、远离形变护坡高度3倍比较稳定的地方埋设工作基点,其中工作基点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埋设在加固坎上,地质较为稳定,本标段工作基点选择桩号点。 变形点布置在边坡变形较大并能严格控制变形的边坡边沿位置。在边坡顶上每100m布置变形监测点,编号分别为左1-32,右1-32。以及对南岸6+581,南岸4+390、北岸5+160、4+000-4+100段附件的建筑物等进行加密监测。 1、顶部用沉降钉垂直植入混凝土中,孔深不小于50mm,基准点与各点位埋设完毕等候5天后,水泥凝固稳定后方可开始进行观测。 2、监测精度及频率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及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边坡的变形观测如下: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为:2.1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边坡无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5-7854(2003)03-0005-04 边坡无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张会林1,李军才1,刘贤信2 (11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21山东黄金公司计划部,济南250000) 摘 要:介绍边坡无线监测系统在国外的应用及国内边坡监测的现状。结合鞍钢眼前山铁矿加陡最 终边坡角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该矿北帮的不稳定部位,并首次建立了边坡无线监测系统。概述了该系统的原理、功能和安装,同时讨论了测点的布置和探头的选取。根据监测结果,对该系统进行了评价。现场工业试验表明,该系统在眼前山铁矿的应用是成功的。 关键词:露天矿;边坡稳定;无线监测系统;矿山安全中图分类号:TD85416;TD82417+3 文献标识码:A APPL ICA TION OF SLOPE WIREL ESS MON ITORIN G SYSTEM ZHA N G Hui 2li n 1 ,L I J un 2cai 1 ,L IU Xian 2xi n 2 (11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 ng ,Beiji ng 100083,Chi na ; 21Project Division ,S handong Gol d Com pany ,Ji nan 250000,Chi na )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slope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abroa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lope moni 2toring research at hom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1In light of actual condition of steepening ultimate slope in Yanqianshan Iron Openpit ,Anshan Iron &Steel Co 1,the unstable zones in northern slope wall are determined and a slope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is set up for the first time 1The principle ,fun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system are outlined 1At the same time ,the arrangement of measuring points and the selection of sensors are dis 2cussed 1On the basis of monitoring results ,the system is evaluated 1The commercial scale tests show that applica 2tion of the slope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is successful in Yanqianshan Iron Openpit 1KE Y WOR DS :Openpit ;Slope stability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Mine safety 收稿日期:2003-03-21 作者简介:张会林,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1 引 言 我国露天矿边坡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几年来,某些大型深凹露天矿山采用三并段或多并段靠帮工艺来提高矿山的最终边坡角,如大冶铁矿、大孤山铁矿和眼前山铁矿等,导致矿山边坡稳定性的控制和维护难度加大。若不及时采取监测和加固措施,将严重地威胁矿山的生存和发展。眼前山铁矿自1964年从山坡露天转入深凹露天开采,现已形成高达228m 的高陡边坡,是我国典型的深凹露天开采矿山之一。虽然对该矿做过稳定性评价,边坡地质 灾害基本清楚,但是矿山边坡不稳定区依然存在。特别是该矿正在实施固定帮三并段靠帮工艺,实现115亿元的经济效益,要做到矿山安全生产,必须通过监测来控制局部不稳定边坡。 2 边坡无线监测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 211 边坡无线监测系统在国外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球各矿业大国都以很 大的精力研究边坡变形的监测方法和手段,例如原苏联有色科学研究所对大爆破作用下岩体状态和边坡变形的监测方法、手段等进行系统研究;与莫斯科矿业学院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矿业学院合作,研究边坡变形的全自动监测系统;与中亚有色金属科 第12卷 第3期2003年9月 矿 冶MININ G &METALLURGY Vol.12,No.3 September 2003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方案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方案施工方案及工艺 一、施工准备 开工前,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做好施工阶段水、电、原材料等及配套设施的保障工作,方便施工顺利的进行。 二、施工方法及步骤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因第二级边坡的桩基、托梁已施工完成,以及托梁上部挡墙第一层混凝土已基本施工完毕,且雨季即将来临,为防止坡顶土体受雨水浸泡后,增大对支护结构的侧向推力,加大下滑趋势,经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几方代表现场勘察后决定,按如下步骤和方案进行处理: 第一步:先对二级边坡坡顶进行抢险施工,以确保二级平台以上土体的安全。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第一道截水沟开挖→滑坡体堵缝和夯实→第二道截水沟开挖→第三道截水沟开挖→挂网喷浆。 因第二级边坡挡墙至开挖线以外山体出现大量大小不一的裂缝,其中最大裂缝宽度达0.5米,深度达5米左右,为避免坡顶地表水对下面边坡的影响,本方案共设置三道断面尺寸为600*800mm的截水沟,第一道截水沟位于坡面最外侧裂缝与坡顶之间的正中处,主要作用是截住坡顶与本截水沟之间坡面的地表水,减少坡顶地表水对下侧边坡的浸泡。第二道截水沟位于边坡开挖线外侧2米处,主要作用是截住

第一道截水沟与本截水沟之间坡面的地表水。进一步减少两水沟间坡面地表水对下侧边坡的浸泡。第三道截水沟设置在距挡墙墙背2米处,主要作用是对墙背回填坡面上的地表水进行排除,减少雨水对墙背土体的浸泡和土体因自重的增加而产生对挡墙的水平推力。3条截水沟基本与路线呈平行状布置。为更有效的将坡面积水排除,水沟迎水面一侧不能高于原坡面,截水沟沟底应设置不小于2%纵坡,将坡面的地表水通过截水沟引入两侧山谷或自然沟渠中。截水沟槽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开挖,断面尺寸为600*800mm。为进一步缩短截水沟的施工时间,在截水沟槽开挖成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对水沟两侧壁和沟底采取挂网+喷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强度为M20,厚度为5cm。 为避免雨水对山体裂缝区域的冲刷和浸蚀,造成裂缝进一步的扩大。本方案采用小型挖掘机先将有裂缝处山体表层的杂草、树根以及表层土清除,然后用粘土将裂缝分层填入,用夯实机将其与裂缝土体分层夯打密实。最后用挖机将整个坡面修整平顺和夯实,做到坡面无松散土方或石块。且在墙背处回填土体的表面形成一定的纵坡,使墙背坡面积水能及时流入截水沟排出,以减少地表水对墙后土压力的影响。最后采用锚杆挂钢丝网+喷射水泥砂浆对整个坡面进行防护施工。喷射水泥砂浆厚度为5cm。Φ16mm锚杆长度为1米,布置间距为2000mm*2000mm,钢丝网网格尺寸为:20*20mm。为确保喷射砂浆的厚度,在砂浆喷射施工前应做好厚度标记,确保厚度均匀,无露筋现像。在施工时因天气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施工中断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未施工完毕裸露的坡面用防水彩条布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施工完

高速公路边坡安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高速公路边坡安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吴仁平 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4 摘要:结合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特点与安全管理要求,开展基于TDR技术的边坡安全自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同轴电缆变形、破坏模拟试验,揭示同轴电缆的变形破坏特性及相应的TDR检测曲线变化规律;研究同轴电缆布设原则和埋设方式,TDR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和远程数据传输技术,以及同轴电缆变形报警阀值,开发了一套集边坡安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安全;TDR技术;实时监测;自动报警 S lope’s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Warning Based on TDR Technology RenPing Wu Zhejiang Jinliwen Expressway Company Limited Abstract: Based on TDR technology,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research centering on slope’s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warning alarm. Upon TDR’s fundamental theory and carrying out coaxial cable de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simulating experi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xial cable de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and their respective reflection laws are understood; Moreover, both of coaxial cable arrangement and grout, as well as automatic collection of monitoring data and remote data transmission, are studied; On top of that, threshold values of coaxial cable deformation are investigated, finally, a complete set of software, includes data processing and monitoring and warning alarm, is developed. Slope’s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warning alarm are realized at last. Keywords: expressway; slope safety; TDR technology; real-time monitoring; automatic warning 0 引言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因素多、管养难度大,一旦发生边坡变形破坏通常会对公路运营安全及司乘人员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后果。以往主要依靠管养人员现场巡查判断来进行边坡安全监测,对重点复杂或高度较高的高边坡进行各种专业仪器试验与监测,存在成本高,费时费力,无法及时把握边坡坡体与防护结构潜在安全风险等问题,尤其是在养护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造成某些边坡得不到及时的科学管控。 时间域反射(TDR)测试技术是一种电子测量技术,其应用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期,应用领域较为广泛,最早应用于电力和通讯工业上,用于确定通信电缆和输电线路的故障与断裂;在国防和电讯等领域也已应用多年,主要用于确定飞行器飞行的空间位置、电话电缆的缺陷位置和各种材料的特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时间域反射测试技术开始用于地质勘查工作,到九十年代中期,TDR 技术开始用于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1~5] 基于TDR技术的边坡监测预警方法改变传统的分散式监测为分布式监测,具有布设灵活、成本相对低廉、操作简单、直观可靠和便于实时远程自动监测预警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对大量边坡进行全面安全管控。 1 TDR技术的基本原理 TDR技术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具有一定能量瞬时脉冲的传播介质,电脉冲信号沿着同轴电缆向前传播,当脉冲信号遇到同轴电缆的特征阻抗发生变化的地方,便会在同轴电缆中产生一个反射信号,这个反射信号称之为TDR信号。通过对同轴电缆的发射信号与反射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