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教师_2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二)(三)(四)(一)(二)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东临碣石,□□□□。

(曹操《观沧海》)2.□□□□□□□,□□□□□□□。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描写暮春景色,烘托出哀伤气氛,又点明迁谪之远的句子是:□□□□□□□,□□□□□□□。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阔大景象的诗句是:□□□□□,□□□□□。

6.《天净沙》中揭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7.《十二章》中孔子认为用不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是微不足道的句子是:□□□□□□,□□□□□。

8.诸葛亮《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本文选自《》,是(人名)组织编写的。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俄而雪骤()(2)公欣然曰()(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11.本文言简意赅,文中并没有直接评价两个孩子咏雪诗句的优劣,但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更欣赏谢道韫?请用原文回答。

(2分)12.本文写出了谢道韫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2分)13.请你结合原文具体词句说说谢太傅家的家庭氛围如何?(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①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教师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教师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说明: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其中包括卷面分3分)一、基础知识考查(共14分)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伫.立_________ 雏.形__________ 盘虬.卧龙__________ 酝酿.__________2、根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2分)清liè( ) 蹂lìn()小qì( ) gū负( )3、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2分)○1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中静默着。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6分)○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2、日月之行,若出其里;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听取蛙声一片。

○5、其恕乎!。

5、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2分)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

这时正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 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字,做文后的题:(共43分)(一) [11分]桃树、杏数、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6、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文中春花和春雨的特点(2分)春花:春雨:7、写出上面第一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4分)1.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4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

春天,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hóu 咙。

夏雨一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dānɡ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 ①与轻风流水应和.(A.hé B.hè)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

( )②把一年到头贮蓄.(A.xù B.chù)的绿色全拿出来。

(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 ①hóu ___咙 ②铃___dānɡ2.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5)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____________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7)按时温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就像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8)“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35分)1.(11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秋不像夏那样热烈而又粗犷.。

蓝天和水一样澄.清,天上是淡淡的白云,水中有微微的波皱。

云xiāo 间吹过温暖的气息,送来了zhàn 放的菊花的清香与桂花的甜香。

享受着这美好的秋天,愉悦的心情( )。

(1)(2分)给加点字注音。

①粗犷. ②澄. 清 (2)(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云xiāo ②zhàn 放(3)(3分)请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 A .油然而生 B .喜出望外 C .咄咄逼人 D .美不胜收 (4)(4分)请你写几句话为语段结尾。

要求:①用上“热闹”和“静谧”这组反义词,②与语段开头照应。

2.(8分)自然带给人遐思。

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他的发现。

无论是朝暮,还是四季,都别具特色——(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

”(朱自清《春》);(2)江上早春又别有一番昼夜冬春更替的气象“ , ”。

(王湾《次北固山下》);(3)山水有情,似乎陪伴诗人旅行“ ,影入平羌江水流”。

自然风景予人以高邈情怀——(4)曹操山水于胸,“日月之行, ”以浪漫的笔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5)心有山水的颜回“ , ,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6)孔子望着流水,咏叹“逝者如斯夫, ”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

3.(13分)班级正在开展“走进《朝花夕拾》”读书汇报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活动前:(1)(4分)班级准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蓝本,把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部分内容编排成一个课本剧,请你完善编排流程。

第一步:认真研读《阿长与〈山海经〉》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演员认真排练第五步:准备服装、道具和布景,进行彩排(2)(2分)老师要求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强调了倾听的意义。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2)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2)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2)内容预览:期中测试题(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宿儒(s&ugrave;)白颊(ji&aacute;)不妨(f&aacute;ng)战栗(l&igrave;)B.鉴赏(ji&agrave;n)秕谷(bǐ)襟怀(jīn)絮说(x&ugrave;)C.觅食(m&igrave;)和蔼(ǎi)颏下(kē)掳去(l ǔ)D.蝉蜕(tu&igrave;)嫉妒(d&ugrave;)着急(zh&aacute;o)模样(m&oacute;)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古道西风秋高气爽老气横秋春花秋月B.万里悲秋相间而生晴空一鹤老树寒鸦C.流水潺潺落燕平沙战地黄花风急天高D.小桥流水长烟落日孤鹜残霞气候宜人3.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2分)A.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坐着,坐在。

B.一点飞鸿影下。

鸿:大雁。

C.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有冲破的意思。

D.苔藓斑驳的树枝压得弯弯。

斑驳:指一种颜色与别种颜色错杂在一起。

4.下列作者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2分)A.刘禹锡--唐代--《秋词(其一)》B.马致远--元代--《〔越调〕天净沙秋思》C.杜牧--宋代--《山行》D.杜甫--唐代--《登高》5.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3分)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愚昧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最后一事无成□智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怎么会不谱写出人生的美乐章?①“□”内应加的标点是②将划线句改成陈述句。

6.(2010&middot;浙江绍兴)下面是某同学习作中的一个片段,有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

(4分)初中时,我对《社戏》是了解不深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yōu rán)隽永(juàn yǒng)拮据(jié jū)B. 妩媚(wǔ mèi)纷繁(fēn fán)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C. 潺潺(chán chán)拂袖而去(fú xiù ér qù)欢快(huān kuài)D. 赋予(fù yǔ)惊愕(jīng è)悠闲(yōu xi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工作认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C. 老师耐心地解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使我们受益匪浅。

D. 由于天气原因,这次活动被迫取消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方案漏洞百出,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C.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大家公认的“活雷锋”。

D. 看到这个消息,他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希望。

4. 下列各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贤惠翩翩起舞悠然自得B. 热忱惊心动魄胸无城府C. 沮丧毕恭毕敬悠然自得D. 指点江山翩翩起舞悠然自得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行万里路”(走遍天下路)表示经历丰富。

B. “高屋建瓴”(从高处往低处倒水)表示居高临下。

C. “含英咀华”(嘴里含着花朵)表示品味其中的精华。

D. “胸有成竹”(心里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表示有把握。

6.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写了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

改为:他写了一篇论述环保的文章。

B. 原句:这个孩子很聪明。

改为:这个孩子很聪明,是不是?C. 原句:他已经完成了作业。

期中测试卷02-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部编版)(解析版)

期中测试卷02-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部编版)(解析版)

期中测试卷02(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注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攲(qī)斜伫(zhù)蓄静谧(mì) 小心冀冀(yì)B.徘徊(huái) 憔悴(cuì) 鉴(jiàn)赏人迹罕(hǎn)至C.感慨(kǎi) 侍(cì)弄脑髓(suí) 美不胜(shèng)收D.企(qǐ)盼祈(dǎo)告和蔼(ǎi) 混(hún)为一谈答案:B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一点点黄晕的光,哄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C.他在辩论会上为学校争了光,伶牙俐齿,咄咄逼人。

D.国庆节期间,槐荫广场的花坛里摆满了一串红,红得鲜亮,红得耀眼,真是花团锦簇。

答案:B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B.我们问美术老师:"是不常见的东西难画呢?还是常见的东西难画?"C.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D.我们再会面的时候,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皱纹。

答案:B解析:选择疑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

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5.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有错的一项( )A.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说明: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其中包括卷面分3分)一、基础知识考查(共14分)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伫.立_________ 雏.形__________ 盘虬.卧龙__________ 酝酿.__________2、根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2分)清liè( ) 蹂lìn()小qì( ) gū负( )3、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2分)○1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中静默着。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6分)○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2、日月之行,若出其里;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听取蛙声一片。

○5、其恕乎!。

5、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2分)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

这时正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 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字,做文后的题:(共43分)(一) [11分]桃树、杏数、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6、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文中春花和春雨的特点(2分)春花:春雨:7、写出上面第一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两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2分)9、文章第二段中,哪一个词语能说明在下雨的同时,还有微风在吹拂着?(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你在第二段中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句话,说一说你喜爱这句话的理由。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子的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漂亮,很招星子和同学们的喜欢。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像——小——船儿——”年轻的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后,高兴地说:“好,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

”这时,坐在前排的星子举起了手,可是老师没有发现,星子就仍举着手,还喊了一句:“老师!”老师听见后,说:“星子同学,有什么问题请讲。

”星子站起来,眨动着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说:“老师,我看弯弯的月亮像豆角。

”老师听完星子的话,一脸的不高兴,她对星子说:“你的回答是错误的。

全班同学都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你为什么偏偏要说像豆角呢?难道就你特别有见解吗?”班上的同学一阵哄笑,星子的眼窝里满是泪水。

回到家后,星子把这件事告诉了曾做过小学教师的奶奶,奶奶说:“星子,老师的批评是正确的,弯弯的月亮是像小船,我从前教过的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也都是这样回答的。

”星子听完奶奶的话,眼窝里又一次含满了泪水。

这件事以后,星子开始变得少言寡语,她很不喜欢这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在课堂上再也不敢向老师提出“特别”的问题……很快,几年过去,星子考入一所师范学校;又很快地,星子从这所学校毕业,她回到故乡的小镇做了老师。

走上讲台的第一课,星子老师穿着朴素、整洁的衣服,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首先提一个问题——你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静默了一会儿后,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像——小——船儿——”星子老师没有说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充满期待的注视着大家,接着,她又问:“同学们,有没有和这个答案不一样的?”一个叫田菲的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的答案和他们不一样,我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星子老师听后很高兴,说:“田菲同学的回答正确,当然,其他同学的回答也正确。

我只是想启发同学们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应该大胆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多想出几个答案。

比如弯弯的月亮除了像小船儿、像镰刀之外,还像不像弓?像不像豆角?”学生们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

星子老师的脸颊上,浮现出一种从心窝里涌出来的笑容。

……几十年过后,已退休闲居在家的星子,接到女作家田菲寄来的她自己创作、刚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弯弯的月亮》。

星子急忙翻开书,见书的扉页上这样写道送给我最敬爱的启蒙老师:感谢您给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您的学生:田菲星子看后,脸上又浮现出当年那种很愉快的笑容……11、第5段画线句子中的“仍”和“喊”这两个词,表现了星子当时怎样的心情?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星子当了老师后,又提出“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的问题,其目的是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隔了若干年后,同学们对“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的回答却惊人的一致,反映出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面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星子的老师与星子老师的态度不同,你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星子老师说弯弯的月亮像“弓”,像“豆角”。

你认为弯弯的月亮还像什么?请写出两个。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忆读书[13分]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来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的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

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

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囚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I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

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

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