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课件 (共38张PPT)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ppt课件2

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
白发渔樵江渚上
浪花淘尽英雄
惯看秋月春风
是非成败转头空
一壶浊酒喜相逢
青山依旧在
古今多少事
几度夕阳红
都付笑谈中
吕曹刘孙张袁貂周黄关赵汉郭司许徐杨甄华诸马布蒙操备权角绍术蝉坚策瑜盖羽云忠献丕植嘉马攸庶修宓佗禅葛谡超、帝懿亮张飞
夫将兵者为,不人苍 凡 献仿战美天 此 生髴则姿已 诸 不兮守颜死 将 辰若,司 欲 堪 佗轻好不徒 诛 笑 方吕黄 皆 身云守笑天 江 播妙 董 南 术布有之则语士 百当 表 国算 卓 阳 实有才蔽走,别立 之 屯关 本余托 安 一 工虓而月云,大 舜红 天 许性三虎 。羽 是步不昔不裙下攸人阔丈 、老惟才食鞠言之日岁臣终同箭能飘从达走,命勇在我夫禹骥贤策之躬过代用张根不飖先则听甲孙四不为欲所,终之伏惟谋无尽其汉虚亲既身此飞生兮帝逃受更子氏百用首凭悬发而闻皆不事,枥德略味瘁实者射生在间若,,待之称与相干长胸无善虎瑜曹乐流功不老吾戈沙次宜善刮天所永万煎志能世弃死英而当应,营风积逃不太傲加于兵知在服之而可奇目下厚作人何涂弦看心既用则守王全之大待虞同千於奇可后高相能太孙生在思落回著死人吉也宾兵来侯宥略待纳列矣里士惜已用郎亮汉蜀敌急水雪。。 ————罗—司诸刘吕曹刘苏张陈袁关范杨荀贯马葛禅蒙操备轼角寿术羽晔丕植修彧禅中懿亮
第二回合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形势图
刘备 221年
成都
蜀
曹丕 220年
魏
洛阳 建业
吴
孙权 222年
第三回合 西晋统一
西晋统一示意图
268360年
魏
晋 洛阳
成都
建业
蜀吴
主公:汉献帝
280年,西晋,统一全国。
忠臣:刘备 反贼1:曹操\曹丕 反贼2:孙权 内奸:司马炎
2016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共27张PPT)

官渡 之战
时 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果 影 响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
东汉末年社会背景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混
战百姓流离失所
假设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希望 出现什么局面呢? 谁能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 这种战乱局面统一全国呢?
1、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骄傲轻敌;战术失误 3、正确的战略战术;(火攻)
曹操在两次战争中不同结局,给我们的启示 是:
谦虚谨慎,骄兵必败!只有 团结才可以战胜强大敌人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比较
战争名称 官渡之战 时间 200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特点 曹操、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三)结果:
二、三国鼎立
二: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的背景、时 间、交战 双方、战争特点、结 果、影 响 曹 操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2:三国鼎立
国名 魏 蜀 吴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一)背景:
1、曹操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2、孙权占据了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实力不断发展。 3、刘备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力量 有所增强。
4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 B ) A.宋 B.北魏 C.齐 D.梁
557 589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管是分裂时期还是大一统的 时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有何特点?
•政权分立、民族汇聚
课堂练习
1、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寿》 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结合史实你认 为他的壮志是( C) A.消灭袁绍的势力 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C.南下统一全国 D.废掉汉献帝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B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3、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 B ) A.宋 B.北魏 C.齐 D.梁
(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课件北师大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起止时间: 公元(gōngyuán)220—— 阶段(jiēduàn)特征政:权分5立89与年民族汇聚
(在大分裂中,西晋是唯一实现统一的王朝)
第一页,共21页。
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并立(bìnglì)
第二页,共21页。
第十七页,共21页。
北 朝 北魏
东魏
北齐
(Dōng
隋 (BěiWèi)(W西 (Xè魏īi) 北周
黄河) Wèi)
南 朝朝
(宋齐梁陈)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十八页,共21页。
• 列举原来(yuánlái)学过的历代王朝:
夏
商
西周(Xī
东周(DōngZZhhōōuu))(春
秦秋战国汉)(西汉、东汉)
第十一页,共21页。
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jìnbù)还是倒退,分裂是不是历史的常
判断(p态àn?duàn是) 否有利于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
标准:
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 一安定(āndìng)、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 的安定与发展,而且三国都注重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而统一是历史的必 然趋势。
三国
南北朝
两晋(西晋、东晋)
北朝:十六国
北魏 东魏
西魏
南朝: 宋、齐、梁、陈
第十九页,共21页。
北齐 北周
东
袁绍
汉
末
年 (m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统一北方)
òni
án)
军 阀
曹操
初中历史优质课件精选----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曹军人 箭一样向前飞驶至把曹军战船 ……
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伤亡惨重。
12/13/2016
袁绍、曹操势大兵败的史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骄兵必败!
12/1备、孙权乘机扩充 势力。最后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
粮
官渡之战
时间:公元200年
地点:官渡
交战双方:袁绍军11万 对 曹操军1万 战情:曹操偷袭袁绍军粮仓,火烧粮草,
袁绍军心动摇,大败。
战果:曹操军胜(以少胜多)
12/13/2016
官渡之战后,曹操乘胜追击,扩充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
曹操
12/13/2016
动脑筋: 为何曹操能以少胜多? 你能说说袁绍失败和曹操胜利的原因吗?
十万袁军度过黄 河,包围白马。
黄河
曹军立刻东调, 解白马之围后, 前往白马解围, 曹操向西撤退。 此地袁军几乎 全军覆没。 曹军故意将辎重丢弃道 鉴于敌强我弱, 曹操得知袁军粮草在 旁。袁军纷纷争抢财物。 曹操巨顶诱敌深 乌巢,率五千轻骑, 曹操趁机发起攻击,终 入,撤退至官渡 伪装成袁军,直达乌 于击败袁军。 一线设防。 巢,烧毁袁军粮草。
第 17 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图说历史,漫画三国
一、曹操统一北方 二、三国鼎立
三、西晋的兴亡与南北朝对峙
12/13/2016
为镇压起义,汉灵帝允许各州郡自行招募兵马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天灾频发,各地起义不断 …… …… 其中,“黄巾起义”规模最大
12/13/2016
平定黃巾起义後,地方長官不交回权力,形成 地方割據,群雄并起的局面。
1、双方实力对比,袁军11万,曹 军3、4万。袁绍易… 袁绍自恃兵多,产生骄傲 轻敌的情绪,拒绝采纳谋士许 攸的正确建议。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北师大)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本课包括“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和西晋的兴亡与南北朝对峙”三个子目。
本节课上承东汉末年的分裂局面,下启两晋南北朝,由分裂走向统一过程是起承上启下作用,在本册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内容多,时间跨度达,涉及了众多人名,地名,政权,重点理清三国鼎立局面如何形成,而南北朝的对峙略讲。
【知识与能力目标】1. 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
2.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对峙的政权更迭、发展促进了边疆开发和民族融合,为新的更大规模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1. 收集有关三国的历史小故事,从多方面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正确评价曹操。
2. 阅读课文内容,找出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提高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认识从三国和南北朝的局部统一,为新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一、新课导入: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曹操统一北方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说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汉政权名存实亡,为了地盘、人口等军阀进行混战,其中曹操和袁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盘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
教师再引导:那么同是北方的两大军阀会怎么样呢?(打仗)从而引入官渡之战。
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这也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
让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屯田”,这些举措为曹操带来了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完,教师可以加以总结。
2、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同时展开讨论:为什么势力大的袁绍会输给势力弱的曹操。
最后让学生明白:曹操之所以会胜利主要因为他礼贤下士会用人,人才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ppt课件

曹操
2.曹操自恃兵多,骄傲轻敌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官渡之战
时间
200年
交战 双方
曹操—袁 绍 曹操—孙、 刘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为统一北 方奠定了 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为三国鼎立 曹操失败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诸葛亮: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唐太宗: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 之才不足。
(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
足,逐渐超过了南方。
(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 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 (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 人民愿望。
西晋的兴亡与南北朝对峙
西晋的兴亡
时间:266年司马炎--316年司马衷 统治腐朽、皇帝弱智 八王之乱 五胡内迁 西晋灭亡
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
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当然,曹操的性格也
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
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
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吴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蜀
时
间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 成奠定了基础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果
影 响
合作探究 历史情景剧2
假如你是诸葛亮,赤壁之战
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谈谈
双方胜败的原因及赤壁之战 之后的局势。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初中历史优质课件精选----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袁绍
胜
以少胜多
败
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 心理素质,找出曹操胜利和 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为什么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 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诸葛亮 曹: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招贤纳士,“唯才是举”,采用许 攸的计策。 3、经济上:实行屯田制,奖励农 耕,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 袁: 骄傲轻敌。
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1)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完成对 北方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诸葛亮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但他不是神,应去除他身上神的光环。
(2)从他们身上学习胸怀大志,鞠躬尽瘁的精神。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 2.曹操骄傲轻敌。 3.孙、刘联军出奇制胜。
历 史 使 人 智 慧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 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 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 什么经验教训呢?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曹
败
回 北 方
200年官渡之战
袁
败
胜,统一北方
南下
刘 十 孙
胜, 巩固
208年赤壁之战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指点迷津
我们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应该从全面来看问题,应该从 他的大节上来权其轻重,特别 要看他对于当时的人民有无贡 献,对于我们整个民族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有无贡献。 ------郭沫若
在我国民间戏剧里,曹操被演成白脸奸臣,而对诸葛 亮几乎是近乎神的传扬,学习了这一课,你同意这种传统 的看法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评价这两个历史人物?我们
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课程标准: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 面的形成。
〔北师大版〕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教学PPT课件4

官渡之战
笔记一
时间 地点
公元200年 官渡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结果
曹操胜利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影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一:毛玠(jiè)语太祖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亮?周瑜是被诸葛亮气 后又把他放走。
华佗又被曹操处死。
死的。
你能补全下列歇后语吗?
1.三个臭皮匠—— 2.周瑜打黄盖—— 3.刘备借荆州—— 4.关公面前耍大刀—— 5.关羽降曹操—— 6.徐庶进曹营—— 7.周郎妙计安天下—— 8.张飞吃豆芽——
顶个诸葛亮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相情愿)
有借无还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的原因?
主观上: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唯才是举,招贤纳士 经济上: 实行屯田
军事上: 有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事 力量 客观上: 袁绍骄傲轻敌;人民渴望统一
看图说史
三国鼎立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三国鼎立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第17课
新课导入
图1
图2
图1是戏剧舞台上的白脸曹操,被刻画为一个阴险狡诈、凶暴多疑的奸臣。
图2是史书上的曹操,是一个多谋善断、有眼光、有帝王之才的人物。 同一个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你心目中的曹 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1
曹操统一北方 三国鼎立
2
3
西晋的兴亡与南北朝对峙
北朝
东 汉 魏 蜀 吴 西 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东晋
宋齐梁陈
隋 朝
南朝
当堂达标
【1】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 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
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C)
A.消灭袁绍的势力
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C.南下统一全国
学习目标
1.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背景、原因;知道官渡之战。 2.知道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及其历史 作用。 3.掌握三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了解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4.知道西晋建立、统一、灭亡的过程,了解西晋灭亡的
原因。
5.了解从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对峙的政权更迭情况。
D.废掉汉献帝
当堂达标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B
)
当堂达标
【3】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
是(
B
)
A.魏国
B.西晋
C.东晋
D.蜀国
当堂达标
【4】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 B )
A.宋
B.北魏
C.齐
D.梁
退 出
3.孙吴开发江南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 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合作探究
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分裂是不是历史的
常态?
是否有利于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 判断标准: 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 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1.曹魏重视农耕
魏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 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 翻 车 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
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
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的景象。
2.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蜀
3.孙吴开发江南
吴
吴国船只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而且三国 都注重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 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而 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常态。
西晋的兴亡与南北朝对峙 263年,魏国灭蜀。 266年,司马炎改魏为晋,
西晋建立,定都洛阳。
280年,西晋灭吴。
(三国结束)
合作探究
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
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
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当然,曹操的性格也
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
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
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吴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蜀
(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
足,逐渐超过了南方。
(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 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 (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 人民愿望。
西晋的兴亡与南北朝对峙
西晋的兴亡
时间:266年司马炎--316年司马衷 统治腐朽、皇帝弱智 八王之乱 五胡内迁 西晋灭亡
袁绍
马腾
曹操
刘表
袁术
孙策
粮
曹操统一北方
时
间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影 果
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 历史情景剧1
假如你是曹操,官渡之战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如 下:
( 1 )记者甲:首先恭喜您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请您简
单介绍一下官渡之战的基本情况。(时间、交战双方、战争 特点、结果以及影响) ( 2 )记者乙:恭喜您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绍,请您分 析一下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毛泽东: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
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 ……这个案要翻……;天下英雄,惟史君与操耳。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你:……
思考:如何正确评价曹操?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
曹操
2.曹操自恃兵多,骄傲轻敌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官渡之战
时间
200年
交战 双方
曹操—袁 绍 曹操—孙、 刘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为统一北 方奠定了 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为三国鼎立 曹操失败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诸葛亮: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唐太宗: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 之才不足。
西晋的兴亡与南北朝对峙
东晋建立时间:317年
人物: 司马睿 都城: 建康 司马睿
建康
宋
420 年
齐
பைடு நூலகம்南北朝政权的变化
西
建康
魏
建康
东 魏
建康
陈
梁
课堂小结
东 汉 末 年 军 阀 混 战
袁绍
官渡之战 (200年 )
曹操
曹操(统一北方 ) 三 魏 赤壁之战 国 (208年) 鼎 蜀 吴 立 孙刘联军
课堂小结
合作探究
西晋为什么是短命的王朝?
(1)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 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
(2)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
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 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 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时
间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 成奠定了基础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果
影 响
合作探究 历史情景剧2
假如你是诸葛亮,赤壁之战
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谈谈
双方胜败的原因及赤壁之战 之后的局势。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1.曹军不习水战,采取了错误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