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合成与应用小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联合制碱法制纯碱的原理为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来制备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纯碱,则设备为吸氨塔、碳酸塔,原料为食盐、二氧化碳、氨,反应条件为30℃-35℃的氨化饱和食盐水吸收CO2,故A正确;
B.接触法制硫酸的原理为硫铁矿在沸腾炉中被氧化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接触室中被氧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进入吸收塔被吸收,则设备为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原料为硫铁矿和空气,反应条件为V2O5做催化剂、400-500℃,故B错误;
3.反应2SO2+ O2 2SO3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实际生产中,此反应在接触室进行
B.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C.使用催化剂能提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D.2molSO2与1molO2混合一定能生成2molSO3
4.下列化学工业有关设备、原料、反应条件配套的是
A.联合制碱法制纯碱:吸氨塔、碳酸塔,食盐、二氧化碳、氨,30℃-35℃的氨化饱和食盐水吸收CO2
故选A。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3体积H2和足量N2反应,氢气不能完全转化,生成氨气一定小于2体积,故A错误;
B.采用氮氢循环操作,可以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故B正确;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室温比500℃左右更有利于向合成氨的方向进行,故C错误;
【解析】
【分析】
(1)合成氨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
C.钠比氯化钠价格高,不经济,海水晒盐获得NaCl,故C错误;
D.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故D正确;
氨合成考试试题及答案

氨合成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试题:1. 氨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请写出反应方程式和平衡方程式。
2. 请解释氨合成反应的原理和机理。
3. 氨合成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是什么?请解释其作用和选择条件。
4. 氨氧化反应与氨合成反应有何不同?请作简要比较。
5. 氨合成反应的工业应用主要是什么?请列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并解释其用途。
6. 氨合成反应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请提出两个,并给出解决的方法。
7. 请简要介绍氨合成反应的历史发展和重要里程碑。
考试答案:1. 氨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方程式:N2 + 3H2 → 2NH3平衡方程式:N2 + 3H2 ⇌ 2NH32. 氨合成反应的原理和机理:氨合成反应是一种半反应,通过将氮气和氢气在合适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其原理基于 Haber-Bosch 过程,根据 Le Chatelier 原理,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同时通过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加反应速率和产率。
氨合成反应的机理包括氮气吸附、氢气吸附、氨生成和氨解离等步骤。
3. 氨合成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是铁-铁铝合金催化剂。
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活性位点,促进氮气和氢气的吸附和反应。
选择条件包括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物理结构稳定性、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等。
4. 氨氧化反应与氨合成反应的区别:氨氧化反应是将氨气氧化成氮气和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 → 4NO + 6H2O。
而氨合成反应是将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反应物和产物不同,氨氧化反应产生氮气,而氨合成反应产生氨气。
5. 氨合成反应的工业应用主要包括:- 制取氨肥:氨气是制造尿素等氨基肥料的重要原料;- 合成合成氨树脂:氨气可用于合成聚合物和树脂;- 制取硝酸:氨合成反应中得到的氮气可用于制取硝酸等化学品。
6. 氨合成反应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包括:- 反应速率和产率低:由于氮气和氢气的吸附和反应步骤复杂,催化剂选择和反应条件的优化是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的关键。
合成氨工业高中知识点

合成氨工业高中知识点合成氨工业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氨的过程。
合成氨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和能源等领域。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合成氨的制备原理、工业应用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等知识点。
一、合成氨的制备原理 1.1 雅斯洛夫方程合成氨的制备是通过哈柏法进行的。
该方法基于雅斯洛夫方程,该方程描述了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的化学反应。
方程式如下:N2(g) + 3H2(g) ⇌ 2NH3(g) + ΔH1.2 反应条件合成氨的制备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
通常情况下,反应温度约为350-550摄氏度,压力约为100-250大气压。
此外,反应需要配合催化剂的使用,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铁、铑等。
二、合成氨的工业应用 2.1 农业领域合成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
它可以用作肥料的原料,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
合成氨肥料主要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2 化工领域合成氨是许多化学产品的重要原料。
例如,合成氨可以用于合成尿素、硝酸和甲醇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化工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制造塑料、油漆、药品等。
2.3 能源领域合成氨也被用作氢能源的储存和运输介质。
由于氨气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氢气容量,可以将氢气吸附在氨气中,从而方便地储存和运输氢能源。
三、合成氨的化学反应 3.1 合成氨的制备反应合成氨的制备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根据雅斯洛夫方程,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生成氨气。
该反应需要通过催化剂的作用才能有效进行。
3.2 合成氨的氧化反应合成氨可以进行氧化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该反应在高温下进行,通常用于合成氨的废气处理或氨气的燃烧过程中。
3.3 合成氨的还原反应合成氨可以进行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氮气。
该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进行,用于氨气的回收或再利用过程中。
综上所述,合成氨工业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涉及到制备原理、工业应用和化学反应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了解合成氨的制备原理和工业应用,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高三化学复习-氨的结构、制法、性质和用途

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1是减小 上部
烧瓶内气体压强;图2是 增大下部
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图2
归纳反思
喷泉实验
1.关键: 形成压强差
2.途径: ① 减少 “上瓶”的压强 ② 增加“下瓶”的压强
例1.(2009年上海高考化学题)下 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
思考1:将试管中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将发生怎 样的变化?为什么?另有一种无色溶液,加热后会 变红色,这是什么溶液?
(2010年全国高考题)某学生
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
做如下实验:
⑴ 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
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
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稀氨水和酚酞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
瓶已装满干燥氨气,
引发水上喷的操作
是
。
该实验的原理
是
。
连线高考
(2) (09全国)如果只提供
如左图的装置,请说明
引发喷泉的法
。
提示:气体的体积受外界 因素(压强、温度)影响
(3)在右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 打开弹簧夹f,然后将滴管b中的液体挤入烧 瓶内,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 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可能是(BD )
a 干燥气体
b液体
a
A
O2
水溶液
b
B CO2 NaOH溶液
f
C
Cl2
饱和NaCl水溶液
D HCl
水溶液
b
(4)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
办法,并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在锥形
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
合成氨相关知识点

合成氨相关知识点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作为氮肥、制冷剂、合成其他化学品的原料等。
本文将从合成氨的历史、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合成氨的相关知识点。
一、合成氨的历史合成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发现了一种将氮气与氢气反应得到氨的方法,这被认为是合成氨的首次成功制备。
随后,格哈特·诺贝尔等科学家在维勒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发展出了工业化生产合成氨的方法。
二、合成氨的制备方法合成氨的主要制备方法有哈柏-博斯曼法和奥斯特瓦尔德法。
哈柏-博斯曼法是最早使用的工业化合成氨方法,它是通过高温高压下将氮气和氢气催化反应得到氨。
奥斯特瓦尔德法则是一种更为高效的制备合成氨的方法,它是在铁铑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氮气和氢气在适当温度和压力下反应生成氨。
三、合成氨的应用领域1. 农业领域: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原料。
它可以与其他元素结合,制成氮肥产品,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氮源,促进植物生长。
合成氨还可以直接用于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
2. 化工领域:合成氨是合成其他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例如,合成氨可以与甲醇反应生成甲醇胺,用于制造涂料、纤维、塑料等产品。
此外,合成氨还可以用于制造硝酸、尿素等化学品。
3. 医药领域:合成氨可以作为一种药物原料,用于制造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
合成氨还可以用于制造化妆品、洗涤剂等日用品。
4. 制冷领域:合成氨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可以用作制冷剂。
它被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中。
四、合成氨的环境影响合成氨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
首先,合成氨的制备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
其次,合成氨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和储存,可能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合成氨的生产和应用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以减少环境影响。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
高二化学合成氨知识点归纳

高二化学合成氨知识点归纳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医药等领域。
在高二化学学习中,合成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二化学合成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合成氨的概述合成氨是指人工合成的氨气体,它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原料。
合成氨通常以硫酸铵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
合成氨反应一般采用哈伯-博士过程,该过程以高温、高压环境下,通过气相中的氢气和氮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氨气。
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合成氨反应中的高温高压条件是保证反应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一般反应温度在400-500摄氏度之间,压力约为150-250atm。
在这种条件下,氮气和氢气经过催化剂的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氨气。
三、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在合成氨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催化剂是铁-铝催化剂,通过它能够加快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催化剂能够提供活性位点,使得氮气和氢气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并发生反应。
四、反应机理合成氨反应具有复杂的反应机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氮气和氢气的活化。
氮气的活化主要通过氮气在催化剂表面分子键的断裂实现,而氢气的活化则是通过氢气和催化剂表面的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
五、反应平衡与原理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反应达到平衡后会停止。
提高产氨率的关键是要改变平衡的位置。
增加反应压力可以提高产氨率,因为通过勃氏定律可以得知,在高压下氨的产量会增加。
同时,降低反应温度也可以提高产氨率。
六、合成氨的应用合成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农业、工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合成氨可以用于制备尿素、硝酸铵等农业肥料,用于合成塑料、炸药等工业产品,还可以用于药物合成和医学治疗。
综上所述,高二化学的合成氨知识点归纳了合成氨的概述、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催化剂的作用、反应机理、反应平衡与原理以及合成氨的应用。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合成氨的合成原理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5 氨和铵盐(讲)(含解析)

专题4.5 氨和铵盐1、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及用途、2、掌握NH 4+的检验。
2、掌握氨的实验室制法。
3、初步了解常见化肥。
一、氨 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可作制冷剂,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液氨与氨水的区别液氨 氨水 形成 氨气液化 氨气溶于水 物质分类 纯净物混合物微粒种类 NH 3NH 3、NH 3·H 2O 、H +、H 2O 、NH 4+、OH -存在条件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常温常压下可存在2、分子结构 电子式: 空间结构: 三角锥形 。
3、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NH 3+H 2ONH 3·H 2ONH +4+OH - 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 NH 3·H 2O 、NH 3、H 2O 、NH +4 、OH -、H +。
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 3·H 2O=====△NH 3↑+H 2O 。
。
(2)氨气与酸反应①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有白烟生成,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NH3+HNO3===NH4NO3。
②与CO2等酸性氧化物反应:NH3+CO2+H2O=NH4HCO3或2NH3+CO2+H2O=(NH4)2CO3(3)NH3的还原性①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②与其他氧化剂反应4NH3+3O2(纯氧)=2N2+6H2O4x NH3+6NO x =(2x+3)N2+6xH2O2NH3+3CuO=3Cu+N2+3H2O8NH3+3Cl2 = N2+6NH4Cl(白烟)(4)与盐溶液反应将氨水加入下列溶液被滴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Fe3++3NH3·H2O =Fe(OH)3↓+3NH4+AlCl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l3++3NH3·H2O =Al(OH)3↓+3NH4+AgNO3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消失Ag++NH3·H2O=AgOH↓+ 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一般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5氨和铵盐(讲)(含解析)

专题4.5 氨和铵盐1、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及用途、2、掌握NH 4+的检验。
2、掌握氨的实验室制法。
3、初步了解常见化肥。
一、氨 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可作制冷剂,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液氨与氨水的区别液氨 氨水 形成 氨气液化 氨气溶于水 物质分类 纯净物混合物微粒种类 NH 3NH 3、NH 3·H 2O 、H +、H 2O 、NH 4+、OH -存在条件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常温常压下可存在2、分子结构电子式: 空间结构: 三角锥形 。
3、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NH 3+H 2ONH 3·H 2ONH +4+OH - 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 NH 3·H 2O 、NH 3、H 2O 、NH +4 、OH -、H +。
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 3·H 2O=====△NH 3↑+H 2O 。
。
(2)氨气与酸反应①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 有白烟生成,将浓盐酸改为 浓硝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NH3+HNO3===NH4NO3。
②与CO2等酸性氧化物反应:NH3+CO2+H2O=NH4HCO3或2NH3+CO2+H2O=(NH4)2CO3(3)NH3的还原性①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4NH3+5O2 4NO+6H2O②与其他氧化剂反应4NH3+3O2(纯氧)=2N2+6H2O4x NH3+6NO x =(2x+3)N2+6xH2O2NH3+3CuO=3Cu+N2+3H2O8NH3+3Cl2 = N2+6NH4Cl(白烟)(4)与盐溶液反应将氨水加入下列溶液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一般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的合成与应用小专题复习 任务一:工业合成氨(原子结构,热化学,化学平衡,氧化还原) (1)写出N2的电子式 结构式 。NH3结构式 化学键类型 。 (2)已知:1 mol N2(g)与适量H2(g)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始终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 及固体催化剂。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有2molNH3,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氮气的转化率为 。若想提高氮气的转化率,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任意写一条)。 (4)氨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任务二:氨的应用(物质类别、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元素周期) (1)设计合成氮肥NH4NO3的流程简图
N2 NH4NO3
课下请写出转化间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有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2)化工厂经常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其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请写出相应反应方程式 。其中还原剂是 ,氧化性 〉 写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任务三:电解法合成氨(电化学原理) (石景山期末)28.(1)钯电极A是电解池的 极(填“阳”或“阴”), 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2)阴极pH变 (填变大或变小),H+向 极移动 (填阴极、阳极)。 (3)若生成1mol NH3则需转移 mol电子。 (4)若电解时用氢氧燃料电池(电解液为KOH)做电源,则氧气在 极发生反应,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H变 (填变大或变小),若有22.4L氧气(标准状况下)参加反应,则转移 mol电子。 任务四:新方法(热化学,化学平衡,物质的量) (08广东)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
应生成NH3:2N2+ 6H2O4NH3+3O2.,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3 h,体积为1L): T/K 303 313 323 生成NH3量/(10mo1) 4.8 5.9 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3K时从开始到3 h内以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h-1。 (2)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完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A.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N2、H2O、NH3、O2分子数之比为1:3:2:1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N2的同时,就有1 mol O2生成 (4)达到平衡后下列能提高N2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5)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 。 (6)已知:N2(g)十3H2(g) 2NH3(g)△H=-92.4 kJ•mol-1 2H2(g)+ O2(g)2H2O(l)△H=-571.6 kJ•mol-1
求反应2N2+ 6H2O4NH3+3O2.的△H= kJ•mol-1
知识梳理 化学平衡
H2 N2 N2 NH3 H2
H+ SCY 固体介质
钯电极A 钯电极B
氨的合成与应用 化学能与热能电化学 氧化还原物质的量周期类别原子结构离子反应课堂检测 (丰二)28.(10分)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氮氧化物。治理尾气的方法是在排气管上安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CO N2 + 2CO2。 (1)2 NO(g)+2 CO(g) N2(g) + 2 CO2(g)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 (2)已知: CO(g)+1/2 O2(g) = 2CO2(g) △H = -283 kJ/mol N2(g)+ O2(g) = 2 NO(g) △H = +180 kJ/mol 则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 △H = kJ/mol。 (3)对于可逆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结合(2)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②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降低 ③ 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④ 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向生成N2 和CO2的方向移动 课堂检测 (丰二)28.(10分)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氮氧化物。治理尾气的方法是在排气管上安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CO N2 + 2CO2。 (1)2 NO(g)+2 CO(g) N2(g) + 2 CO2(g)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 (2)已知: CO(g)+1/2 O2(g) = 2CO2(g) △H = -283 kJ/mol N2(g)+ O2(g) = 2 NO(g) △H = +180 kJ/mol 则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 △H = kJ/mol。 (3)对于可逆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结合(2)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②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降低 ③ 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④ 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向生成N2 和CO2的方向移动 课堂检测 (丰二)28.(10分)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氮氧化物。治理尾气的方法是在排气管上安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CO N2 + 2CO2。 (1)2 NO(g)+2 CO(g) N2(g) + 2 CO2(g)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 (2)已知: CO(g)+1/2 O2(g) = 2CO2(g) △H = -283 kJ/mol N2(g)+ O2(g) = 2 NO(g) △H = +180 kJ/mol 则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 △H = kJ/mol。 (3)对于可逆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结合(2)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②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降低 ③ 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④ 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向生成N2 和CO2的方向移动 课堂检测 (丰二)28.(10分)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氮氧化物。治理尾气的方法是在排气管上安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CO N2 + 2CO2。 (1)2 NO(g)+2 CO(g) N2(g) + 2 CO2(g)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 (2)已知: CO(g)+1/2 O2(g) = 2CO2(g) △H = -283 kJ/mol N2(g)+ O2(g) = 2 NO(g) △H = +180 kJ/mol 则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 △H = kJ/mol。 (3)对于可逆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结合(2)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②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降低 ③ 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④ 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向生成N2 和CO2的方向移动
课堂检测 (丰二)28.(10分)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氮氧化物。治理尾气的方法是在排气管上安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CO N2 + 2CO2。 (1)2 NO(g)+2 CO(g) N2(g) + 2 CO2(g)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 (2)已知: CO(g)+1/2 O2(g) = 2CO2(g) △H = -283 kJ/mol N2(g)+ O2(g) = 2 NO(g) △H = +180 kJ/mol 则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 △H = kJ/mol。 (3)对于可逆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结合(2)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②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降低 ③ 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④ 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向生成N2 和CO2的方向移动
课堂检测 (丰二)28.(10分)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氮氧化物。治理尾气的方法是在排气管上安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CO N2 + 2CO2。 (1)2 NO(g)+2 CO(g) N2(g) + 2 CO2(g)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 (2)已知: CO(g)+1/2 O2(g) = 2CO2(g) △H = -283 kJ/mol N2(g)+ O2(g) = 2 NO(g) △H = +180 kJ/mol 则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 △H = kJ/mol。 (3)对于可逆反应2 NO(g)+2 CO(g) N2(g) + 2 CO2(g),结合(2)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②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降低 ③ 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④ 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向生成N2 和CO2的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