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6张PPT (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知识深化】
从“文革”的教训看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1)从发动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在高 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 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 (2)从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文革”期间民主与 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和安全 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 及党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民主法制遭破坏带来的后果说 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也使民主 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巨。 (3)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封建的专制传统, 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法制意识淡 薄。 (4)世界各国推进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的民主法制 建设显得更加必要。
第二次工业重心转移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国 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从城市到乡村,并 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会议指出在 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 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 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一、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
外国人眼中的“文革”,我们怎么看
(一)“文革”发生的原因
国内:
1、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根本) 2、民主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严重。 3、毛泽东对形势估计严重失误,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 命”。(直接) 4、林彪、江青等人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5、受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历史原因)。 国际: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同志的 全面否定和批判,引起思想上的混乱。随之,中苏关系趋 向紧张,助长了国内形势紧张的气氛。西方国家掀起了新 的反社会主义的高潮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课件

应用示例 1999年3月,“依法治国”在中国被正式写入宪法,这 说明( ) A.国家开始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 点
B.推动了中国进入法治化的社会主义新时期
C.1982年宪法被全面改动 D .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 解析: 政治体制改革实际要建立民主政治和实现法制化。 而1982年宪法只是进行部分修改,使民告官有法律保证的是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 答案:B
(3)根本大法成为一纸空文,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________都失去了保障。 (4)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________,陷于瘫痪。社会 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5)__________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______________制度遭到破坏。
(2)刘少奇 (3)人身自由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4)夺权 (5)人民代表大会
(3)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________工作。 (4)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________》。
3.成就
(1)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
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________奠 定了重要基础。 (3)全面立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宪法 (2)依法治国
基础达标 1.“文革”期间,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 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突出表明了( ) A.国家的民主法制被破坏 B.党的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文革”结束后,党和人民认识到加强 __________的必要性。 2.举措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________,________,执法 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中共中央为________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 ________。 1.社会主义法制 2.(1)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2)刘少奇 冤假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6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课件(共25张PPT)

上述材料中全国人大有哪些职权?
5.一个合唱团
在谈到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 关系时,成思危说: ‚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 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 轮流执政、相互攻击 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 团结合作,有序政治参与 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 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 执政党、领导地位 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 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 胜任。‛
1950年12月11日 标题是: 红色中国的毛。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构建新国新路
• 1.一个前提
2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4
3
开国大典
通过《共同纲领》
阅读材料:
1949年新政协代表 人数统计图(共 662人)
250 200 150 100 50 0 党派 区域 军队 165 116 71
【探究一】
中西民主政治制度之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同 :形式: 间接民主 选举制
异
比较点 经济基础 权力的主体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公有制
广大人民 民主集中制
私有制
资产阶级
行使权力的原则
民主的本质
分权与制衡
资产阶级民主
人民民主
政党关系: 中共领导下,政治协商 —— 西方轮流执政、相互攻击
【探究二】
中国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民主道路?
职能改变
3、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新的阶段
6. 一个大家庭
民族区域自治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 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 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人教版必修一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22张PPT)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哪年哪次大会上通过?
3、我们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是什么?
新课导入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起来,人们沉浸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 热情之中,开始做“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的冲刺。然而此时,初步形成的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却面临着危机,一场浩劫使 之中断,这段挫折的真实历史就是----“文化大革命”
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和人民政协会议
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 辱与共”的方针
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为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村委会干部由上级政府任命
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晴天霹雳
“十大元帅”之一彭德怀被批斗
国歌作词者田汉被批斗
刘少奇拿着宪法愤怒的 说:“……我个人也是公 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 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 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 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 制裁的。”
张志新是辽宁省委宣传部干 事,因“指出国家领导人的错误” 而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酷刑折 磨,始终坚持自己立场,不承认 自己有罪。1975年4月3日,张志 新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令人 惊怖的是,在行刑之前,为防止 张志新在刑场上发表“反动”声 音,行刑者用手术刀野蛮地切断 了她的喉管。
1954年宪法规定: 公民有言论自由 权
1967年1月,上海一批“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了上海党政各级领 导权,接着许多地方因为政权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小结: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
(1)民主法制被破坏殆尽,出现严重倒退。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教学课件

〔典例试做1〕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 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 A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 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要坚持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 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进行 了践踏,所以要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就
方针
平反冤 为__________平反昭雪,并在全
假错案 国范围展开
3.成就 宪法 (1)形成了以________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 制度化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 (2)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__________、法律 化。 (3)为____________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基本政治制度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 会议。 (2)1982年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1984年颁布施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层民主建设 …………④ (1)依据: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 民委员会组织法》。 (2)表现 村民自治 ①改变村干部任命制度,推进农村的民主 海选 制度建设。 ②普遍推行____________、民主选举。 ③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如 “________”制度。
2.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② (1)法制 刘少奇 ①大批干部群众遭受人身迫害,国家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__________被迫害致死。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一纸 空文,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 障。 ③“造反派”全面夺权,社会秩序遭到严 政治协商 重破坏。 (2)民主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课件

提示:(3)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进行各 方面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从制度上解决 问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治国的基本方略。
课
栏基
目
链 接
互
课
课堂 总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治的践踏认识民主 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
(1)从“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 全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2)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 民主法制不健全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
(3)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存在封建 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 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另外,世界上民主化建 设的潮流也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显得更加必要。
课
栏基
目
链 接
互
课
二、新时期我国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原因
(1)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 件下建立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的曲折。
(2)旧中国留下的封建专制影响深远,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课
(3)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加强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栏基
目
链 接
互
(4)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就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主和
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
提示:(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践踏了人权, 人身权利得不到法律保障;材料二表明“文化大革命” 破坏了民主法制。
课
栏基
目
链 接
互
课
问题:(2)根据材料三分析“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提示:(2)教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必 要性。
课
栏基
目
链 接
互
课
课堂 总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治的践踏认识民主 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
(1)从“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 全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2)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 民主法制不健全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
(3)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存在封建 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 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另外,世界上民主化建 设的潮流也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显得更加必要。
课
栏基
目
链 接
互
课
二、新时期我国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原因
(1)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 件下建立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的曲折。
(2)旧中国留下的封建专制影响深远,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课
(3)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加强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栏基
目
链 接
互
(4)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就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主和
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
提示:(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践踏了人权, 人身权利得不到法律保障;材料二表明“文化大革命” 破坏了民主法制。
课
栏基
目
链 接
互
课
问题:(2)根据材料三分析“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提示:(2)教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必 要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课件

③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如“海选”制度。
1.据不完全统计,从1966年6月至10月初,全国红卫兵收缴 的现金、存款和公债券达428亿元,黄金118.8万余两、古董1 000多万件,挖出所谓“阶级敌人”1.66万余人,破获“反革命” 案1 700余宗,从城区赶走“牛鬼蛇神”3 900多万人。红卫兵抄 家时,还私自批斗、抓人,甚至私设公堂、滥施酷刑、打人致 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主题二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从建国以来,还没有很好地健全起来。林 彪、“四人帮”钻了这个空子,在所谓“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幌子下, 想抓谁就抓谁,对广大干部和人民实行法西斯专政。这一教训使我们懂 得,一个国家非健全法律和制度不可。 ——叶剑英《尽快完善我国的法制》 材料二 由吉林省梨树县创造的“海选”办法,各地竞相效尤。所谓 “海选”,就是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每人一张空 白选票,自主填写村委会各类职务候选人的姓名,然后采取投票方式计 算每一个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的提名方式。由于这种提名方式透明度高、 每个选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从一产生就受到农民广泛拥 护。 ——白钢《1998-1999年中国村民自治步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1)据材料一分析“文革”的历史教训。 (2)“海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提示:(1)必须健全我国的法制建设。 (2)“海选”反映的是基层民主制度。
(2)平反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平反。 (3)加紧立法工作: ①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制定民法、 刑法 、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 3.成就 (1)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法律化。 (3)为依法治国 奠定了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据不完全统计,从1966年6月至10月初,全国红卫兵收缴 的现金、存款和公债券达428亿元,黄金118.8万余两、古董1 000多万件,挖出所谓“阶级敌人”1.66万余人,破获“反革命” 案1 700余宗,从城区赶走“牛鬼蛇神”3 900多万人。红卫兵抄 家时,还私自批斗、抓人,甚至私设公堂、滥施酷刑、打人致 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主题二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从建国以来,还没有很好地健全起来。林 彪、“四人帮”钻了这个空子,在所谓“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幌子下, 想抓谁就抓谁,对广大干部和人民实行法西斯专政。这一教训使我们懂 得,一个国家非健全法律和制度不可。 ——叶剑英《尽快完善我国的法制》 材料二 由吉林省梨树县创造的“海选”办法,各地竞相效尤。所谓 “海选”,就是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每人一张空 白选票,自主填写村委会各类职务候选人的姓名,然后采取投票方式计 算每一个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的提名方式。由于这种提名方式透明度高、 每个选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从一产生就受到农民广泛拥 护。 ——白钢《1998-1999年中国村民自治步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1)据材料一分析“文革”的历史教训。 (2)“海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提示:(1)必须健全我国的法制建设。 (2)“海选”反映的是基层民主制度。
(2)平反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平反。 (3)加紧立法工作: ①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制定民法、 刑法 、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 3.成就 (1)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法律化。 (3)为依法治国 奠定了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课件PPT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大批领导人、学者、名流惨遭迫害
彭德怀
刘少奇
老舍
文革的罪行罄 竹难书,其中 刘少奇被迫害 致死是新中国 历史上最大的 冤案。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造反派发动武斗,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人大十年未开,政治制度中断
1965
1966
中断
1976
民主政治
1966
的
曲折发展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皮皮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文化大革命开始
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现 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 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于是 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林彪、江青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亟待撺掇权力,最后在“ 九一三事件”中折戟沉沙。 江青与张、姚、王结成四人 帮,给国家造成巨大危害。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政协会议重新召开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政协方针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荣源自与共《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 区域自治法》,明确规 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 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谢谢欣赏
皮皮课件
1977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有 法 可 依
有 法 必 依
执 法 必 严
违 法 必 究
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提出了新的法制 建设方针,不久为刘 少奇平反昭雪,幵在 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 错案。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民主政治建设趋 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 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大批领导人、学者、名流惨遭迫害
彭德怀
刘少奇
老舍
文革的罪行罄 竹难书,其中 刘少奇被迫害 致死是新中国 历史上最大的 冤案。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造反派发动武斗,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人大十年未开,政治制度中断
1965
1966
中断
1976
民主政治
1966
的
曲折发展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皮皮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文化大革命开始
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现 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 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于是 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林彪、江青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亟待撺掇权力,最后在“ 九一三事件”中折戟沉沙。 江青与张、姚、王结成四人 帮,给国家造成巨大危害。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政协会议重新召开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政协方针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荣源自与共《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 区域自治法》,明确规 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 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谢谢欣赏
皮皮课件
1977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有 法 可 依
有 法 必 依
执 法 必 严
违 法 必 究
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提出了新的法制 建设方针,不久为刘 少奇平反昭雪,幵在 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 错案。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民主政治建设趋 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 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措施:
(1)平反冤假错案(怎么做的?)
首先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 各种冤假错案。
(2)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怎么做的?)
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4、下列法律文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核心
作用的是
A《选举法》 B《宪法》
C《刑法》
D《民事诉讼法》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 政治建设,主要措施有( )
D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
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④进行法
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文革”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深刻教训是( ) A、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 B、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D、要正确处理敌我矛盾,以利于现代化建设
3、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了解“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
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
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的原因
(1966—1976)
(1)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2)毛泽东的错误认识;
3、意义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 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 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 了重要基础。
1979《刑法》 1982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义务教育法》 《民法通则》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到1995年 底,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了280多部 法律;国务院制定了700部行政性法规;地方权力机关 制定了4000多部地方性法规。
(3)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4)1967年1月,以王洪文为首在上海夺权,社会秩序遭 到严重破坏。 (5) “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 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老舍,著名作家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中
(3)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
(4)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助长了 毛泽东的错误; (5)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 争环境中,习惯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 内意见分歧。
“把毛泽东的讲话谱成曲,使之成为广为传唱的语录歌”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现代史基本线索(1949——)
1949——1956 1956——1966 1966——1976 1976——
76——78 78——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文革十年
徘徊中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学思之窗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密不可分。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 现和保障。
形式多样的毛主席像章在当时应算是最普及的了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毛选)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书籍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毛泽东接见红卫兵
2、“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
(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 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
(2)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 大的冤案
课堂练习
1、“文革”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
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
()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采用
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
④权力过于集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制定政策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 发,理论联系实际。
(5)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都 要防止急躁冒进。
(6)既要防右也要防左,更重要是防左。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978——)
1、历史条件: (1)文革的深刻教训(是什么?) 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 会主义法制。 (2)法制建设的方针的提出(是什么?)
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 十年 ......
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 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3、“文革”的教训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 斗争问题。
(2)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 搞个人崇拜。
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基本上可做到有法可依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进一步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年,政府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 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建设。 1998年,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6、除人民政协外,1949年至今中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 主制度还包括 (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村民选举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1966.8.24 跳北京 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பைடு நூலகம்
太平湖溺死。
傅雷,著名翻译 家 1966.9.3 与 妻子朱梅馥上吊 自杀。
翦伯赞 著名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 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红 彭卫 德兵 怀批
斗
红卫兵喊出打倒 刘少奇、邓小平 的口号
这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让人 不堪回首的十年。
2、措施:
(1)平反冤假错案(怎么做的?)
首先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 各种冤假错案。
(2)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怎么做的?)
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4、下列法律文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核心
作用的是
A《选举法》 B《宪法》
C《刑法》
D《民事诉讼法》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 政治建设,主要措施有( )
D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
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④进行法
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文革”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深刻教训是( ) A、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 B、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D、要正确处理敌我矛盾,以利于现代化建设
3、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了解“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
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
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的原因
(1966—1976)
(1)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2)毛泽东的错误认识;
3、意义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 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 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 了重要基础。
1979《刑法》 1982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义务教育法》 《民法通则》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到1995年 底,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了280多部 法律;国务院制定了700部行政性法规;地方权力机关 制定了4000多部地方性法规。
(3)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4)1967年1月,以王洪文为首在上海夺权,社会秩序遭 到严重破坏。 (5) “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 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老舍,著名作家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中
(3)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
(4)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助长了 毛泽东的错误; (5)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 争环境中,习惯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 内意见分歧。
“把毛泽东的讲话谱成曲,使之成为广为传唱的语录歌”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现代史基本线索(1949——)
1949——1956 1956——1966 1966——1976 1976——
76——78 78——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文革十年
徘徊中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学思之窗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密不可分。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 现和保障。
形式多样的毛主席像章在当时应算是最普及的了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毛选)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书籍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毛泽东接见红卫兵
2、“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
(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 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
(2)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 大的冤案
课堂练习
1、“文革”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
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
()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采用
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
④权力过于集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制定政策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 发,理论联系实际。
(5)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都 要防止急躁冒进。
(6)既要防右也要防左,更重要是防左。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978——)
1、历史条件: (1)文革的深刻教训(是什么?) 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 会主义法制。 (2)法制建设的方针的提出(是什么?)
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 十年 ......
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 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3、“文革”的教训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 斗争问题。
(2)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 搞个人崇拜。
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基本上可做到有法可依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进一步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年,政府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 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建设。 1998年,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6、除人民政协外,1949年至今中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 主制度还包括 (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村民选举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1966.8.24 跳北京 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பைடு நூலகம்
太平湖溺死。
傅雷,著名翻译 家 1966.9.3 与 妻子朱梅馥上吊 自杀。
翦伯赞 著名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 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红 彭卫 德兵 怀批
斗
红卫兵喊出打倒 刘少奇、邓小平 的口号
这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让人 不堪回首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