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1课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574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574人教PPT课件

【合作探究】
1.列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 及其特征。
过渡时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民主政治的 民主政治遭
__初__步__建__立__
__到__破__坏_____ ______________
政治协商和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1998年确立村民选举制度。
“中国基层民主选举是中国民主政治最大的火花”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合作探究】
1.列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 及其特征。
过渡时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民主政治的 民主政治遭 民主政治的
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的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荣耀的公职”有哪些? 如何
理解“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的才
能”.
公职:
公民大会成员、 五百人议事会成员、
陪审法庭成员
理解: 雅典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的素质, 公民能够发挥个人的才能;
理解:继承了英国的议会传统,国会 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妥协: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州与小州、 参众两院 南方与北方、 保留奴隶制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妥协 联邦制
材料三:政治制度,必须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 移来,也必须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 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特点:①民主政治不断健全、完善
②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

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对点演练】 2.(2019·安康高一期末)下图是 1960-2000 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 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 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 )
A.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C.依法治国的正式确立
B.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 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作用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通过 选举来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 科学决策。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4)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 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哪些历 史教训? 提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民主集中制 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正确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文化大革命”的角度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1)从发生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文化大革命”发生、民主 法制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 崇拜和个人专断逐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 弱和破坏。
2.“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史料 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文化大革命”), ①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现在我们要②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邓小平(1980 年)
①说明即将进行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 ②指出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文化大革命”悲剧的根本途径,强调 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1)法制 ①大批干部群众遭受人身迫害,国家主席_刘__少__奇___被迫害致死。 ②《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宪__法___》成为一纸空文,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人身自由失去保障。 ③“造反派”全面夺权,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2)民主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②多党合作和_政__治__协__商___制度也不能实行。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件PPT(18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件PPT(18张)

前六届全国人大召开时间 前六届政协召开时间
第一届 1954——1958年 第二届 1959——1963年
第一届 1949——19554年 第二届 1954——1959年
第三届 1964——1965年
第三届 1959——1965年
第四届 1975年
第四届 1965年
第五届 1978——1982年
第五届 1978——1983年
年代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民 主 政 治 建 设
曲折
1、曲折原因: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2、曲折表现:
结论1:公民的基本人权肆意被践踏,法律尊严荡然无存 结论2:非法夺权造成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构陷于瘫痪, 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结论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
——邓小平
2、表现: 21)逐步健全法制① 法制建设方针的确立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2、表现: 21)逐步健全法制② 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四: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第六届 1983——1987年
第六届 1983——1987年
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
3、教训
1980年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问邓小平:今后中国 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 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 问题。”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岳麓版必修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自主思考有学者指出1954年宪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正义与 理性的精神和过程”,这体现了1954年宪法有何特点? 提示: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社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开国大典
1.背景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自主思考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提示:政治上,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已基本结 束,国民党军队已基本被消灭;理论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组 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2.新中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升起第一 面五星红旗。 3.意义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法律依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 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更明确的规定。 2.主要内容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 治权。 3.具体实施 (1)先后建立了五大省级自治区,还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自治 县。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 面发展。
1.建立与发展 (1)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决定周恩来 为国务院总理。 2.意义 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 权力属于人民。

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851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851人教PPT课件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政党制度)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9·9 地点:北平
成果:《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性质:人民民主主义
领导:工人阶级 基础:工农联盟 制度:人民民主专政
产生:中央人民委员会 首都,国旗,国歌,纪年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政党制度) 11..第第一一届届中中国国人人民民政政治治协协商商会会议议的的召召开开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政党制度)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2.第、一政届治中协国商人制民度政的治发协展商会议的召开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含义: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提出: 《共同纲领》 确立: 1954年宪法 地位: 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实施: 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发展: 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
2、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2、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主要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主要方针: 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82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P99) 主要影响: ——成为最广发的爱国统一战线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政党制度)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1、.第政一治届协中商国制人度民的政发治展协商会议的召开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人民选举
民主集中制 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中央统一领导地方
一届人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定《宪法》:最高权力机关、两大原则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1
-16-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法可依、有 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举措:
平反冤假错案
加强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修订宪法)Leabharlann -17-•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 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 治国奠定基础。
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7-
-8-
红卫兵抄家 被红卫兵查封的民宅
-9-
-10-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1935年10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
德高望重的元帅被批斗
-11-
共和国主席惨死于开封
-12-
“文革”时期的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2、对法律 制度的严重
破坏
工人造反派全面夺权,致使党政机关 陷于瘫痪,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全国 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
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 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3、对民主 制度的破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14-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 发动的,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体利 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21-
(4)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 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20-
民主制度重建与完善
完善人大制度
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82十六字方针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答案
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
1.“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践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下列后果
中危害最大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
B.公检法机关无法正常工作
C.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引发社会动乱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迫中止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大兴县先后杀害“四类分子”及其家属325人,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 38天,有22户被杀绝。1969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因遭受政 治迫害和人身摧残在河南开封病逝,成为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组口号:“砸烂公检法”“打倒旧政府”“踢开 党委闹革命”“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思考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
踏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对人的生命财产的侵犯;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陷于瘫痪;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2)“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受严重挫折,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 有哪些? 答案 ①必须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制度,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③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
①依据: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②表现:改变村委会干部任命制度;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创造性地发展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如“海选”制度。
轻巧识记
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

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81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81人教PPT课件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欧美代议制有什么本质区别? 提示:经济基础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由全国人民行使权力;欧美 代议制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由资产阶级行使权力, 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如何认识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之间的关系? 提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使少数民族获得了当家 作主的权利,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这有助于消除各民族 之间的隔阂,真正实现民族团结。
(2)为实现材料一中图二的目标,新 中国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 怎样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提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则: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为实现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大团结,在一 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材料二体现了西方和我国的 政党制度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 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 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 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 两院制。
——邓小平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图一说明我国实行怎样的 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性质是什么? 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 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 地方权力机关。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 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 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 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 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 “海选”。 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群众称之
为( C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一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指南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注意把握两条线索: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 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法制建设的成就、 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国两制”、特别行政区。认识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法制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保证和重要组成部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 分。 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注意联系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理解经济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充分认识我国政治建设的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 必要性和艰巨性。 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3.注意采用比较的方法,如比较 1954 年宪法 和共同纲领的异同,加深认识。比较新中国的 民主与西方国家的民主有何不同,从而加深对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3.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 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 史意义。
重难点探究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民主与法制之间有何关系?
民主与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 的两个方面,民主是核心,法制是保障,要加 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 记: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民主是核心, 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民 主 政 治 建 设 的 曲 折 发 展
名存实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各项法律 的 基本权利 ①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保障。 (2)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 社会秩序 ②遭到破坏。 来,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无法召开 ,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③。 不能实行 度 ,公民
I
知识整合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新时期民主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1)法律制度 十六字 ①1978年“ ”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平反冤假错案,刘少奇案。 措施: ③全面立法,1982年,修订《宪法》。 成就: 形成以 宪法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制度化 、 法律化 。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 (2)民主制度: ①重新召开各级人代表和政协会。 十六字 ”方针 ②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 ③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④加强 基层民主 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基层 民主。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十一课
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 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 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 重要意义。
分析背景
反思影响
识记过程
概括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 些内容?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形式多样的毛主席像章在当时应算是最普及的 了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毛选)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书 籍
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 京太平湖溺死。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 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邓拓,人民日报 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 致死。
傅雷,著名翻 译家 1966.9.3 与妻子朱梅馥 上吊自杀。
翦伯赞 历史学 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 安眠药致死。
I
知识整合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思维引导】依据教材及教辅材料,归纳“文革”期间 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
1966-----197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知识结构
民 主 政 治 新 发 展
1978-----------今天
新中国
谢谢大家!
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某村东边有10亩闲田,有一私营业主盯上了,他找 到村长想用5万把这10亩田包下来,办一个小型石 料加工厂。村长在得到私营业主一点好处后就同意 了,但全村的老百姓却不同意。他们认为这是全村 的大事,不能由村长一人决定。况且石料加工厂噪 音大,有粉尘污染,对全村男女老少的生活有影响。 于是 ,村民要求村长召开村民大会来决定这事。在 村民大会上,大家否决了村长的提议,而建议把那 10亩田改为鱼塘来养鱼。
1978年12月24日 彭德怀、陶铸追悼会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诉讼法》(1989年)
我们身边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