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御直击雷、感应雷

合集下载

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防雷电感应的措施防雷电感应的措施一、防雷电感应的措施防止由于雷电感应在建筑物上聚集电荷的方法,在建筑物上设置收集并泄放电荷的避雷带或避雷网,防止建筑物内金属物上雷电感应的方法是将金属设备、管道等金属物,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作牢靠的连接,以便将雷电感应电荷快速引人大地,避开雷害。

二、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和防直击雷的措施?防雷电感应的措施(what)和防直击雷的措施(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1、直击防雷:重要是安避雷带,避雷针,避雷网等设备防止雷电直接作用于被保护物。

2、感应防雷:重要是等电位接地处理,屏蔽处理,安装浪涌保护器。

重要是防止雷电产生的瞬间脉冲电压对用电设备造成影响。

区分:直击防雷侧重于,人和建筑物的保护。

感应电流防雷侧重于用电设备的保护。

三、感应雷防护措施大全感应雷的防护措施是对雷云发生自闪、云际闪、云地闪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所产生雷电脉冲起限制作用,从而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

实行的措施应依据各种设备的实在情况,除要有良好的接地和布线系统,安全距离外,还要按供电线路,电源线、信号线、通信线、馈线的情况安装相应避雷器以及实行屏蔽措施。

在防雷系统中,需要设置感应防雷,请问在电厂,感应雷的危害重要有哪些,是否能与电厂的接地系统相连接:业内人士都知道雷电具有很强的破坏性,重要有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和地电压反击四种形式。

其中又以感应雷和电压反击对弱电设备破坏本领最强。

当天空的雷雨产生雷击时,其将携带高负荷雷电脉冲、电压及电流,以电磁波形式无规定释放,从而导致雷区域1~5公里范围内(视雷电波强度而定)全部带金属的导线(如高空架设天线、有线电视电缆、通信电缆、供电系统电缆等),在瞬间内感应到相应强度的脉冲电压及电流,这些电流沿着电器设备上的各种电源电线或信号电缆进入电器设备内部,在雷击电压超过电器设备额定抗电压的瞬间击坏内部器件;重要原因是由于连接在电器上全部电线电缆所带的电压高处与低处不等,高电压就会往低压冲去,形成电流,从而将电器设备局部击坏,造成整个设备系统瘫痪,严重时甚至把整机击毁,甚至触及到人身安全。

如何防御雷电灾害

如何防御雷电灾害

如何防御雷电灾害如何防御雷电灾害雷电分为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最常见的是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就是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感应雷即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球形雷则像火球一样,会飘进室内。

雷雨季节来临,你知道如何防御雷害吗?总的原则: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 “跨步电压”。

(1)如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

以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

(2)没有掩蔽所时,要远离高压输电线。

高压输电线均为裸线且电压均在万伏以上,如果离高压线的距离小于18米时,容易造成极严重的触电事故。

(3)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近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

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电袭击。

(4)雷电期间,如正在驾车,应留在车内。

车壳是金属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因此,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

但是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和开敞篷拖拉机;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手机;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5)如果你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时,遇上雷雨则要赶快上岸离开。

因为水面易遭雷击,况且在水中若受到雷击伤害,还增加溺水的危险。

另外,尽可能不要呆在没有避雷设备的船只上,特别是高桅杆的木帆船。

(6)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 (如土坑)藏身,或者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立即下蹲,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

在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也可躲在较大的山洞里。

(安全生产)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

由于夏天雷雨天较多,学生在路上若预防不当就容易遭受雷击。

前段日子,我市白石一场雷击迅疾带走了5 人的生命。

这一惨重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为了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

主要内容:1、打雷闪电时不要站在孤立的烟囱、高塔或者大树底下避雨;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桠保持2 米以上的距离,并且尽可能下蹲和把双脚先靠拢,这样既可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又可预防跨步电压的危害。

2、雷雨天,远离电器设备、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物体、水龙头、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将随身金属物放在5 米之外,找一干燥房子逃避。

3 、雷雨天不要在旷野中打伞或者进行户外球类运动,如足球等;不要在水源边停留。

4、雷雨天不要触摸或者挨近防雷引下线、自来水管等管线。

遭雷击之前,普通头发会竖起,身上有微麻感,此时应双脚并起即将蹲下。

5、室内遇雷时,离开电线、灯头、插座、电视1 米以上。

6 、雷雨天晾晒衣物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或者门口,保持室内干燥。

7、打雷时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和听音响,应将家用电器的插头全部拔掉。

最好在家的电源线、电话线上安装避雷器二十六防之预防雷击安全教育歌霹雷闪电雷雨天,安全第一莫等闲。

现首歌谣大家唱,劝您牢记在心间。

身在屋内关门窗,电器设备关电源。

最好不要打电话,切莫出屋站檐下。

空阔地域全身缩,尽量减少暴露面。

双脚并拢快蹲下,躲在树下最危(wei)险。

人群多时要疏散,跑步磨擦引雷电。

金属物体不接触,电线杆下不安全。

正在船上要上岸,闪电遇水水带电。

躲进汽车锁好门,换件干衣身上穿。

球形闪电虽少见,不要只顾看稀罕。

它的能量十分大,慢慢躲闪莫擦边。

1. 学校不要建在山顶上,大树(特殊是古树)旁。

2. 按照国家和市区(县)建造物防雷设计规范设置防雷设施。

3. 防雷设施与校舍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4. 按期向气象防雷部门申报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和定期风险评估,确保防雷设施安全有效。

感应雷四种防护措施是什么

感应雷四种防护措施是什么

感应雷四种防护措施是什么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

有些时候,明明雷云只是接近但没有直接击中建筑物,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也产生了电火花。

人们把这种没有直接击中,只是感应到雷击能量的现象称为感应雷。

那么感应雷四种防护措施是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感应雷四种防护措施:
1、引入线屏蔽。

通信线路、电力输电线等各种引入线要进行屏蔽,即将各种引入线穿入金属管,并把金属管良好接地。

2、安装三级避雷器。

对输电线一般都进行三级防雷。

首先在高压变压器的低压端安装三相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一级。

其次配电室与电子设备房间要有一定的防护距离,并在电子设备的配电柜再安装一个三相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二级。

最后在设备前端安装单相电源避雷器。

而通信线路经屏蔽后一般安装一级避雷即可。

避雷器线间及对地绝缘电阻要≥2000MΩ。

如何避免暴雨时的雷击

如何避免暴雨时的雷击

如何避免暴雨时的雷击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暴雨时的雷击暴雨天气常常伴随着闪电和雷电,而雷击可能对人体和物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雷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1. 室内避雷:在暴雨来临时,尽量待在室内避雨。

室内是相对安全的避雷区域,特别是在有雷雨预警时,千万不要贸然外出。

2. 远离高处:暴雨天通常伴随着闪电,而高处易被雷击。

因此,我们要尽量远离高耸物体,避免在室外的树下、建筑物边缘等危险区域逗留。

3.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雷击时,金属物体是最容易吸引闪电的物质,包括伞、钥匙、手机、铁质物品等。

因此,暴雨天最好避免使用这些金属物品。

4. 避免接触水源:雷电很容易通过水传导,所以我们要远离水源,避免在暴雨天游泳、洗澡或接触湖泊、河流等容易积水的地方。

5. 固定好室外物品:在暴雨来临前,应确保固定好户外的物品,尤其是遮阳伞、户外桌椅等易被风吹倒的物体。

这样可以避免突然起风引发危险。

6. 关掉电气设备:在雷电密集时,最好将电器设备关闭,避免雷击造成过电流损坏设备或导致火灾事故。

7. 不要站在孤立的地方:当身处户外时,应尽量避免站在孤立无援的地方,如露天广场、高耸的建筑物旁等。

选择靠近建筑物或其他遮蔽物的地方。

8. 积极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在暴雨天气到来之前,应及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了解雷雨预警情况,为自己做好预防工作。

总之,暴雨天气可能带来雷击等危险,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室内避雨,远离高处和金属物品,避免接触水源,关掉电器设备,固定好室外物品,及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等,都是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暴雨时的雷击风险。

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暴雨时的雷击暴雨天气常常伴随着闪电和雷电,而雷击可能对人体和物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雷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9. 室内避雷:在暴雨来临时,尽量待在室内避雨。

室内是相对安全的避雷区域,特别是在有雷雨预警时,千万不要贸然外出。

防直击雷的措施

防直击雷的措施

防直击雷的措施引言直击雷是一种具有破坏力和危险性的自然现象,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直击雷带来的风险,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防护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几种防直击雷的常见措施。

措施一:安装适当的避雷设备避雷设备是防止雷电直击建筑物或其他设备的一种重要措施。

常见的避雷设备包括接闪器、避雷针等。

1. 接闪器接闪器是一种能够引导雷电放电流到地下的装置,以减小雷击的危害。

它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安装在建筑物或其他高大物体的顶部。

当雷电靠近时,接闪器会自动引导电流到地下,避免直接击中建筑物。

2. 避雷针避雷针是另一种常见的避雷设备,它通过尖锐的导体材料吸引雷电,然后将电流引导到地下。

避雷针的形状和位置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建筑物结构来确定。

措施二:建筑物的防雷设计除了安装避雷设备,合理的建筑物防雷设计也是防直击雷的重要措施。

1. 导电材料的使用在建筑物的结构中使用导电材料可以有效地分散雷电的能量,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破坏。

例如,使用金属材料作为屋顶或建筑物外表面的覆盖物,可以将雷电的电荷引导到地下。

2. 接地系统的设计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对于防直击雷非常重要。

一个良好设计的接地系统可以将引入建筑物的雷电电荷迅速分散到地下。

接地系统由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网组成,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安装。

3. 防雷避雷带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关键区域,如天线塔、天线尖端等,可以安装防雷避雷带。

这种避雷带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并通过连接到接地系统将雷击引导到地下。

措施三:加强室外人员的防护室外的人员在雷电天气中更容易受到雷击的威胁,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 避开高大物体当雷电天气临近时,避开高大物体是非常重要的。

高大物体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站在它们附近会增加雷击的危险性。

建议人们迅速离开并寻找较低且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难。

2. 避免暴雨地区在雷电天气中,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降雨。

暴雨地区容易出现洪水和其他危险情况,增加了人们受伤的风险。

打雷应该怎么办

打雷应该怎么办

打雷应该怎么办很多人在打雷时不知道怎么样保护自己,今天就带大家去普及一些打雷的措施。

个人防雷十大秘诀一、雷打出头物雷雨天气不宜停留在建筑物的楼顶天面上。

有的居民看见打雷下雨就跑到楼房天面上收捡晾晒的衣服等物品或是拍摄雨景等,而雷电有好打出头物的规律和特点。

因此,站在楼顶极易招惹雷击。

二、注意关门窗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形雷的侵入。

如果不能阻止球形雷入室,引起的后果将是很严重的。

多数球形雷都是发生在人们先看到闪电之后才看到球形雷,也就是说直击雷发生之后才产生球形雷的概率比较高。

球形雷的直径一般为公分至几十公分。

发出红色、*或蓝色的光,像一团火球,具有巨大的能量,故被称作球形雷。

球形雷一般以每秒几米的速度离地面数米高作水平运动,也有呈跑跃运动,大多数球形雷沿建筑物的烟、窗户、门进入室内,在室内运动数秒钟便逸出。

也有从普通民房的瓦线出时引起的现象。

防雷专家认为,球形运动与空气运动方向有关,故关闭门、窗、阻隔空气运动途径,从而可以阻止球形雷入室的作用。

三、不宜使用花洒冲凉这主要是因为万一建筑物发生直击雷现象时,巨大的雷电流有可能沿着水流导致淋浴者遭雷击伤亡。

同时也不要去触摸水管、管道煤气的煤气管等金属管道。

因为当这些金属体接地不良时,雷电流有时会以这些导体通过空气向人体放电。

四、不宜靠近建筑物的外墙及电气设备打雷时,应停留在离电力线以及跟它们相连接的电气设备1米远的地方。

这种建议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雷击间接致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设施,其保护的目的主要是建筑物本身不受雷击的损坏,减轻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内部的影响,却不能防止沿室外引入建筑物内的金属导体入侵的其它形式的雷害。

五、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建(构)物每年因躲雨躲进低矮的草棚、小屋、岗亭而遭雷击的身亡者,大约占雷击伤亡总数的30%,由于这些低矮的建筑物没有防雷装置且大都处在旷野中,是开地面上较高的突出物,容易成为尖端放电的对象而吸引闪电先导,遭受雷击的概率也就特别高这与雷打出头物的道理类似。

防雷避险科普

防雷避险科普

防雷避险科普
防雷避险科普包括以下要点:
1. 雷电的产生:雷电是由云层中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电场,使得空气发生电离,产生放电现象。

雷电通常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

2. 防雷避险知识:遇到雷电天气时,要关好门窗,避免使用电器,尤其是金属电器。

不要靠近门窗、暖气、炉灶等有潜在危险的物体。

切勿接触天线、铁丝网、架线路等室外设备。

不要在大树下避雨,尽量避免在旷野行走。

如果此时正在游泳或在水边,要赶快上岸离开水面。

3. 雷击的危害:雷击对人体和设备都有危害,可以导致人体触电、烧伤、致盲等严重后果,也可能造成电器设备的损坏和火灾。

4. 预防措施:在雷电天气下,应尽量减少外出,不要使用室外天线和接打手机。

关好门窗,拔掉电源插头,不接触煤气管道、水管等金属管道。

避免使用淋浴、热水器等有潜在危险的设备。

如果遇到雷击,应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地点躲避,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再次受到雷击。

5. 求助和救助:如果遇到雷电天气或雷击事故,应迅速报警求助,同时采取适当的救助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通过以上科普知识的学习,可以增强公众对雷电的认识和防雷避险的能力,减少因雷电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防御直击雷、感应雷
雷电是大气中自然放电现象,云层的放电可对飞行器发生危害,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和人畜危害极大。

现代防雷的技术原则是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多层设防,把防雷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

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由以下几种方面引起:
直击雷: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

由于雷击时,雷电压高达几百万-几千万伏,雷电流高达几万到几十万安,强大的雷电流所经物体上的水分受热汽化膨胀,而产生强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从而使建筑物遭受到破坏,同时可能会引起火灾。

感应雷:感应雷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这种过电压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体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

另一种情况是,在雷电闪击时,由于雷电流的变化率大而在雷电流的通道附近就形成一个很强的感应电磁场,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又或者使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火灾。

另外,当架空线遭受直击雷或产生感应雷,高电位便会沿着导线电源线以及信号侵入变电站或建筑物内,这种雷电波侵入也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危害或使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放电,引起破坏作用。

要使建筑物内部设备不受雷电损害的根本方法,就是使建筑物具有一套完善的防雷设施,为了实现其对不同雷害的防护目的,必须采用接闪、分流、屏蔽、均压、接地等技术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应包括接地体、引下线、避雷网络、避雷带、避雷针、均压环、等电位、避雷器共八个技术环节。

有效利用建筑物架构相互焊接成网,做好笼式屏蔽和等电位处理。

这种设计不仅经济实惠而且符合现代防雷的思路,为电气和电子设备防止雷电电磁脉冲(LEMP)破坏提供了基础条件,利用建筑物的基础桩、梁柱等结构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具有经济、美观和利用雷电流散流以及不必维护和寿命长的优点。

将建筑物的桩筋、地梁内的主筋和桩内的主筋焊接起来,并把地梁外圈梁中间(网格)钢筋焊接成一个闭合环路,组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系统。

这种接地系统与大地接触面广,接地电阻低,而且钢筋得到混凝土的保护,受侵蚀作用减少,接地电阻比较稳定。

现代雷电的综合防护,不但要解决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还有对进入建筑物内的各种金属管道、电源线、信口线的LEMP防护,以确保建筑物屋顶的避雷带、网和四周墙面内的柱钢筋作为引下线,以及梁钢筋下互焊接,把进入建筑物的水管、金属管道等金属构件作良好电气连接。

这样,整座建筑物就形成了一个理想的“法拉第笼”屏蔽网,不但能使雷电流有良好的散流途径,均压分流、接地电阻小、而且整座建筑物形成统一的等电位系统,保持均压作用。

利用地下建筑物基础接地体,由于接地体面积大,大大降低了接地电阻,利用柱筋作为引下线,由于引下线多,分流效果好,可大大减少了各引下线的电流值。

在高层的建筑物防雷中,考虑到雷电流的散流途径长。

从接闪器到引下线到接地装置的电位梯度
大,为了均衡电位,降低电位梯度,对高层外圈梁的钢筋焊接成闭合回路,构成水平避雷带,可有效地防范侧击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