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2016.1.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将具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3 B.5,12,13 C.4,5,7 D.9,10,112.在实数722-、0、3-、506、π、..101.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3.4的平方根是( )A . 4B .-4C . 2D . ±2 4.下列平方根中, 已经化简的是( )A. 31B. 20C. 22D. 1215.在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圆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图形个数为 ( )A.1B.2C.3D.46. 点P (-1,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1,-2) B.(-1,-2) C.(1,2) D.(2,1)7. 矩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 C. 四条边都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C.图形可以向某个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距离D. 经过旋转,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一定相等且平行9. 鞋厂生产不同号码的鞋,其中,生产数量最多的鞋号是调查不同年龄的人的鞋号所构成的数据的 (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众数或中位数10. 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在Rt △ABC 中,∠C=90°a=3,b=4,则c= 。
12.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菱形的面积等于 13.在ABCD 中,若AB=3cm ,BC=4cm ,则ABCD 的周长为。
吉林省长市农安县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64的算术平方根是()A.±8 B.8 C.﹣8 D.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2=a6B.(x3)3=x6C.x5+x5=x10D.(﹣ab)5÷(﹣ab)2=﹣a3b33.计算(x﹣1)(x﹣2)的结果为()A.x2+3x﹣2 B.x2﹣3x﹣2 C.x2+3x+2 D.x2﹣3x+24.如图,已知∠1=∠2,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OC≌△BOC的是()A.∠3=∠4 B.∠A=∠B C.AO=BO D.AC=BC5.如图,△ABD≌△ACE,∠AEC=110°,则∠DAE的度数为()A.30° B.40° C.50° D.60°6.以下列各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 B.4,6,5 C.14,13,12 D.7,25,247.如图,△ABC中,AB=AC,BD=CE,BE=CF,若∠A=50°,则∠DEF的度数是()A.75° B.70° C.65° D.60°8.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1和9,则b的面积为()A.8 B.9 C.10 D.11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9.计算:(﹣2)2+= .10.计算:(﹣8)11×(﹣0.125)10= .11.已知x2﹣2ax+9是一个整式的平方,则a= .12.已知数据:,,,π,﹣2,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1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b,且满足,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4.如图,已知:∠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AB=6,AC=3,则BE= .三、解答题(共78分)15.计算:①(﹣2x)(4x2﹣2x+1)②(6a3﹣4a2+2a)÷2a16.(1)因式分解:①3x3﹣12xy2②a2﹣6ab+9b2(2)先化简,再求值:(2a+b)(2a﹣b)+b(2a+b)﹣4a2b÷b,其中a=﹣,b=2.17.(1)如图1,AC=AE,∠1=∠2,∠C=∠E.求证:BC=DE.(2)如图2,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0°,求∠C的度数.18.如图,为了测量池塘的宽度DE,在池塘周围的平地上选择了A、B、C三点,且A、D、E、C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C=90°,已测得AB=100m,BC=60m,AD=20m,EC=10m,求池塘的宽度DE.19.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1)求证:△ABP≌△CAQ;(2)请判断△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20.某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欲增购一些课外书,为此对该校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你最喜欢的书籍”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项).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一共抽查了名学生;(2)请将上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如果全校共有学生1500名,请估计该校最喜欢“科普”书籍的学生约有多少人?21.设正方形网格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1)请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格点△ABC;(2)这个三角形ABC的面积为.22.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两点,DM与EN相交于点F.(1)若△CMN的周长为15cm,求AB的长;(2)若∠MFN=70°,求∠MCN的度数.23.如图,已知△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BCE=90°,点M为DE的中点,过点E与AD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于点N.(1)当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求证:M为AN的中点;(2)将图1中的△BCE绕点B旋转,当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2),求证:△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将图1中△BCE绕点B旋转到图3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4.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cm,BC=6cm,现有一动点P从A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矩形的边A﹣B﹣C﹣D回到点A,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3秒时,求△ABP的面积;(2)当t为何值时,点P与点A的距离为5cm?(3)当t为何值时(2<t<5),以线段AD、CP、AP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AP是斜边.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64的算术平方根是()A.±8 B.8 C.﹣8 D.【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依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64的算术平方根是8.故选:B.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2=a6B.(x3)3=x6C.x5+x5=x10D.(﹣ab)5÷(﹣ab)2=﹣a3b3【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与乘法等知识点进行作答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a3•a2=a5,故A错误;B、(x3)3=x9,故B错误;C、x5+x5=2x5,故C错误;D、(﹣ab)5÷(﹣ab)2=﹣a5b5÷a2b2=﹣a3b3,故D正确.故选:D.3.计算(x﹣1)(x﹣2)的结果为()A.x2+3x﹣2 B.x2﹣3x﹣2 C.x2+3x+2 D.x2﹣3x+2【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分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x2﹣2x﹣x+2=x2﹣3x+2,故选D4.如图,已知∠1=∠2,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OC≌△BOC的是()A.∠3=∠4 B.∠A=∠B C.AO=BO D.AC=B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四种:SSS,SAS,ASA,AAS,要得到△AOC≌△BOC中已有∠1=∠2,还有CO为公共边,若加A选项的条件,就可根据“ASA”来判定;若加B选项条件,可根据“AAS”来判定;若加C选项条件,可根据“SAS”来判定;若加上D选项,不满足上述全等的方法,从而得到正确的选项.【解答】解:若加上∠3=∠4,在△AOC和△BOC中,∠1=∠2,OC=OC,∠3=∠4,∴△AOC≌△BOC,故选项A能判定;若加上∠A=∠B,在△AOC和△BOC中,∠1=∠2,∠A=∠B,OC=OC∴△AOC≌△BOC,故选项B能判定;若加上AO=BO,在△AOC和△BOC中,AO=BO,∠1=∠2,OC=OC,∴△AOC≌△BOC,故选项C能判定;若加上AC=BC,则已有的条件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满足全等的判定方法,所以不能判定出△AOC和△BOC全等,故选项D不能判定.故选D5.如图,△ABD≌△ACE,∠AEC=110°,则∠DAE的度数为()A.30° B.40° C.50° D.6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AE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D=AE,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EC=110°,∴∠AED=180°﹣∠AEC=180°﹣110°=70°,∵△ABD≌△ACE,∴AD=AE,∴∠AED=∠ADE,∴∠DAE=180°﹣2×70°=180°﹣140°=40°.故选B.6.以下列各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 B.4,6,5 C.14,13,12 D.7,25,24【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中的各组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符合a2+b2=c2,则可判断是直角三角形,否则就不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72+242=49+576=625=252.∴如果这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D.7.如图,△ABC中,AB=AC,BD=CE,BE=CF,若∠A=50°,则∠DEF的度数是()A.75° B.70° C.65° D.6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首先证明△DBE≌△ECF,进而得到∠EFC=∠DEB,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CFE+∠FEC的度数,进而得到∠DEB+∠FEC的度数,然后可算出∠DEF的度数.【解答】解:∵AB=AC,∴∠B=∠C,在△DBE和△ECF中,,∴△DBE≌△ECF(SAS),∴∠EFC=∠DEB,∵∠A=50°,∴∠C=÷2=65°,∴∠CFE+∠FEC=180°﹣65°=115°,∴∠DEB+∠FEC=115°,∴∠DEF=180°﹣115°=65°,故选:C.8.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1和9,则b的面积为()A.8 B.9 C.10 D.11【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分析】运用正方形边长相等,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AC=∠DCE,然后证明△ACB≌△DCE,再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来求解即可.【解答】解:由于a、b、c都是正方形,所以AC=CD,∠ACD=90°;∵∠ACB+∠DCE=∠ACB+∠BAC=90°,即∠BAC=∠DCE,在△ABC和△CED中,,∴△ACB≌△DCE(AAS),∴AB=CE,BC=DE;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AB2+DE2,即S b=S a+S c=1+9=10,∴b的面积为10,故选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9.计算:(﹣2)2+= 1 .【考点】实数的运算;立方根.【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第二项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4﹣3=1,故答案为:1.10.计算:(﹣8)11×(﹣0.125)10= ﹣8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将原式变形,进而求出即可.【解答】解:(﹣8)11×(﹣0.125)10=[(﹣8)×(﹣0.125)]10×(﹣8)=1×(﹣8)=﹣8.故答案为:﹣8.11.已知x2﹣2ax+9是一个整式的平方,则a= ±3 .【考点】完全平方式.【分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a 的值.【解答】解:∵x2﹣2ax+9=x2+2ax+32,∴2ax=±2•x•3,解得a=±3.故答案为:±3.12.已知数据:,,,π,﹣2,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0.6 .【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直接利用无理数的定义结合频率的求法得出答案.【解答】解:∵数据:,,,π,﹣2,其中无理数有:,,π,∴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0.6.故答案为:0.6.1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b,且满足,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5 .【考点】勾股定理;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b的值,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解答】解:∵,∴a2﹣6a+9=0,b﹣4=0,解得a=3,b=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b,∴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5.故答案是:5.14.如图,已知:∠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AB=6,AC=3,则BE= 1.5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首先连接CD,BD,由∠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D,DE⊥AB,DF ⊥A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易得CD=BD,DF=DE,继而可得AF=AE,易证得Rt△CDF≌Rt△BDE,则可得BE=CF,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连接CD,BD,∵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F⊥AC,∴DF=DE,∠F=∠DEB=90°,∠ADF=∠ADE,∴AE=AF,∵DG是BC的垂直平分线,∴CD=BD,在Rt△CDF和Rt△BDE中,,∴Rt△CDF≌Rt△BDE(HL),∴BE=CF,∴AB=AE+BE=AF+BE=AC+CF+BE=AC+2BE,∵AB=6,AC=3,∴BE=1.5.故答案为:1.5.三、解答题(共78分)15.计算:①(﹣2x)(4x2﹣2x+1)②(6a3﹣4a2+2a)÷2a【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①按照多项式的乘法进行计算;②按照多项式的除法进行计算.【解答】解:①(﹣2x)(4x2﹣2x+1),=﹣8x3+4x2﹣2x;(注:每化简一项得2分)②(6a3﹣4a2+2a)÷2a,=3a2﹣2a+1.(注:每化简一项得2分)16.(1)因式分解:①3x3﹣12xy2②a2﹣6ab+9b2(2)先化简,再求值:(2a+b)(2a﹣b)+b(2a+b)﹣4a2b÷b,其中a=﹣,b=2.【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1)①根据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可以分解因式;②先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a、b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①3x3﹣12xy2=3x(x2﹣4y2)=3x(x+2y)(x﹣2y);②a2﹣6ab+9b2=(a﹣3b)2;(2)(2a+b)(2a﹣b)+b(2a+b)﹣4a2b÷b=4a2﹣b2+2ab+b2﹣4a2=2ab,当a=﹣,b=2时,原式=2×(﹣)×2=﹣2.17.(1)如图1,AC=AE,∠1=∠2,∠C=∠E.求证:BC=DE.(2)如图2,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0°,求∠C的度数.【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利用“ASA”证明△ABC≌△ADE,从而得到BC=DE;(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AD平分∠BAC,则∠BAD=∠CAD=30°,于是可判定△ABC 为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C=60°.【解答】(1)证明:∵∠1=∠2,∴∠BAC=∠DAE,在△ABC和△ADE中,∴△ABC≌△ADE,∴BC=DE;(2)解:∵D为BC中点,∴BD=CD,∵AB=AC,∴AD平分∠BAC,∴∠BAD=∠CAD=30°,∴∠BAC=60°,∴△ABC为等边三角形,∴∠C=60°.18.如图,为了测量池塘的宽度DE,在池塘周围的平地上选择了A、B、C三点,且A、D、E、C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C=90°,已测得AB=100m,BC=60m,AD=20m,EC=10m,求池塘的宽度DE.【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在直角三角形AC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用AC减去AD、CE求得DE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80m所以DE=AC﹣AD﹣EC=80﹣20﹣10=50m∴池塘的宽度DE为50米.19.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1)求证:△ABP≌△CAQ;(2)请判断△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再根据SAS证明△ABP≌△ACQ;(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P=AQ,再证∠PAQ=60°,从而得出△APQ是等边三角形.【解答】证明:(1)∵△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BAC=60°,在△ABP和△ACQ中,,∴△ABP≌△ACQ(SAS),(2)∵△ABP≌△ACQ,∴∠BAP=∠CAQ,AP=AQ,∵∠BAP+∠CAP=60°,∴∠PAQ=∠CAQ+∠CAP=60°,∴△APQ是等边三角形.20.某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欲增购一些课外书,为此对该校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你最喜欢的书籍”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项).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一共抽查了200 名学生;(2)请将上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如果全校共有学生1500名,请估计该校最喜欢“科普”书籍的学生约有多少人?【考点】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分析】(1)从扇形图可知文艺占40%,从条形统计图可知文艺有80人,可求出总人数.(2)求出科普的人数,画出条形统计图.(3)全校共有人数×科普所占的百分比,就是要求的人数.【解答】解:(1)80÷40%=200(人)总人数为200人.(2)200×(1﹣40%﹣15%﹣20%)=50(人).(3)1500×25%=375(人)全校喜欢科普的有375人.21.设正方形网格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1)请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格点△ABC;(2)这个三角形ABC的面积为.【考点】作图—复杂作图;二次根式的应用.【分析】(1)由于=, =, =,然后利用网格特征可写出AB、BC、AC,从而得到△ABC;(2)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分别减取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计算出△ABC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ABC为所作;(2)△ABC的面积=3×3﹣×3×1﹣×3×2﹣×2×1=.故答案为.22.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两点,DM与EN相交于点F.(1)若△CMN的周长为15cm,求AB的长;(2)若∠MFN=70°,求∠MCN的度数.【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M=CM,BN=CN,然后求出△CMN的周长=AB;(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求出∠MNF+∠NMF,再求出∠A+∠B,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CM,∠B=∠BCN,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AM=CM,BN=CN,∴△CMN的周长=CM+MN+CN=AM+MN+BN=AB,∵△CMN的周长为15cm,∴AB=15cm;(2)∵∠MFN=70°,∴∠MNF+∠NMF=180°﹣70°=110°,∵∠AMD=∠NMF,∠BNE=∠MNF,∴∠AMD+∠BNE=∠MNF+∠NMF=110°,∴∠A+∠B=90°﹣∠AMD+90°﹣∠BNE=180°﹣110°=70°,∵AM=CM,BN=CN,∴∠A=∠ACM,∠B=∠BCN,∴∠MCN=180°﹣2(∠A+∠B)=180°﹣2×70°=40°.23.如图,已知△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BCE=90°,点M为DE的中点,过点E与AD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于点N.(1)当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求证:M为AN的中点;(2)将图1中的△BCE绕点B旋转,当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2),求证:△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将图1中△BCE绕点B旋转到图3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1)由EN∥AD和点M为DE的中点可以证到△ADM≌△NEM,从而证到M为AN的中点.(2)易证AB=DA=NE,∠ABC=∠NEC=135°,从而可以证到△ABC≌△NEC,进而可以证到AC=NC,∠ACN=∠BCE=90°,则有△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延长AB交NE于点F,易得△ADM≌△NEM,根据四边形BCEF内角和,可得∠ABC=∠FEC,从而可以证到△ABC≌△NEC,进而可以证到AC=NC,∠ACN=∠BCE=90°,则有△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1)证明:如图1,∵EN∥AD,∴∠MAD=∠MNE,∠ADM=∠NEM.∵点M为DE的中点,∴DM=EM.在△ADM和△NEM中,∴.∴△ADM≌△NEM.∴AM=MN.∴M为AN的中点.(2)证明:如图2,∵△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D,CB=CE,∠CBE=∠CEB=45°.∵AD∥NE,∴∠DAE+∠NEA=180°.∵∠DAE=90°,∴∠NEA=90°.∴∠NEC=135°.∵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C=180°﹣∠CBE=135°.∴∠ABC=∠NEC.∵△ADM≌△NEM(已证),∴AD=NE.∵AD=AB,∴AB=NE.在△ABC和△NEC中,∴△ABC≌△NEC.∴AC=NC,∠ACB=∠NCE.∴∠ACN=∠BCE=90°.∴△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ACN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如图3,延长AB交NE于点F,∵AD∥NE,M为中点,∴易得△ADM≌△NEM,∴AD=NE.∵AD=AB,∴AB=NE.∵AD∥NE,∴AF⊥NE,在四边形BCEF中,∵∠BCE=∠BFE=90°∴∠FBC+∠FEC=360°﹣180°=180°∵∠FBC+∠ABC=180°∴∠ABC=∠FEC在△ABC和△NEC中,∴△ABC≌△NEC.∴AC=NC,∠ACB=∠NCE.∴∠ACN=∠BCE=90°.∴△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4.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cm,BC=6cm,现有一动点P从A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矩形的边A﹣B﹣C﹣D回到点A,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3秒时,求△ABP的面积;(2)当t为何值时,点P与点A的距离为5cm?(3)当t为何值时(2<t<5),以线段AD、CP、AP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AP是斜边.【考点】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1)求出P运动的距离,得出O在BC上,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2)分为三种情况:P在BC上,P在DC上,P在AD上,根据勾股定理得出关于t的方程,求出即可;(3)求出BP=2t﹣4,CP=10﹣2t,根据AP2=AB2+BP2=42+(2t﹣4)2和AD2+CP2=AP2得出方程62+(10﹣2t)2=42+(2t﹣4)2,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1)当t=3时,点P的路程为2×3=6cm,∵AB=4cm,BC=6cm∴点P在BC上,∴(cm2).(2)(Ⅰ)若点P在BC上,∵在Rt△ABP中,AP=5,AB=4∴BP=2t﹣4=3,∴;(Ⅱ)若点P在DC上,则在Rt△ADP中,AP是斜边,∵AD=6,∴AP>6,∴AP≠5;(Ⅲ)若点P在AD上,AP=5,则点P的路程为20﹣5=15,∴,综上,当秒或时,AP=5cm.(3)当2<t<5时,点P在BC边上,∵BP=2t﹣4,CP=10﹣2t,∴AP2=AB2+BP2=42+(2t﹣4)2由题意,有AD2+CP2=AP2∴62+(10﹣2t)2=42+(2t﹣4)2∴t=<5,即t=.。
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15~2016 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40 分。
1.16 的平方根是()A.4 B.±4 C.8 D.±82.﹣8 的立方根是()A.﹣2 B.±2 C.2 D.﹣3.下列运算中,结果是a5 的是()A.a2•a3 B.a10÷a2 C.(a2)3 D.(﹣a)5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3a+2a=5a2 B.=4a2﹣b2C.2a2•a3=2a6 D.2=4a2+b2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2=a6 B.(x3)3=x6C.x5+x5=x10 D.(﹣ab)5÷(﹣ab)2=﹣a3b36.如图,△ABC 和△DEF 中,AB=DE、∠B=∠DEF,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法证明△ABC≌△DEF ()A.AC∥DF B.∠A=∠D C.AC=DF D.∠ACB=∠F7.如图,在△ABC 中,AB=AC,且D 为BC 上一点,CD=AD,AB=BD,则∠B 的度数为()A.30°B.36°C.40°D.45°8.如图,点C 在∠AOB 的OB 边上,用尺规作出了CN∥OA,作图痕迹中,是()A.以点C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B.以点C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C.以点E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D.以点E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9.在Rt△ABC 中,∠C=90°,AC=9,BC=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A. B. C. D.10.如图,等腰△ABC 中,AB=AC,∠A=20°.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交AC 于E,连接BE,则∠CBE 等于()A.80°B.70°C.60°D.50°二、填空题:每小题4 分,共40 分。
11.的算术平方根为.12.如图,矩形ABCD 的面积为(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13.因式分解:x2y﹣y= .14.计算:9x3÷(﹣3x2)= .15.如图,已知△ABC 中,AB=AC,点D、E 在BC 上,要使△ABD≌ACE,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只填一个即可)16.如图,在△ABC 中,AB=AC,AD⊥BC 于点D,若AB=6,CD=4,则△ABC 的周长是.17.如图,在Rt△ABC 中,∠ACB=90°,AD 平分∠BAC 与BC 相交于点D,若AD=4,CD=2,则AB 的长是.18.如图,l∥m,等边△ABC 的顶点A 在直线m 上,则∠α= .19.期末考试后,小红将本班50 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则优生人数为.20.如图,AD⊥BC 于点D,D 为BC 的中点,连接AB,∠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O,连结OC,若∠AOC=125°,则∠ABC= .三、解答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
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2 D.162.(3分)下列是无理数的是()A. B.C.D.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2=4B.(a﹣1)2=a2﹣1 C.a2•a3=a5 D.3+2y=5y4.(3分)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度为()A.5 B.6 C.7 D.255.(3分)如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矩形,用剪刀沿矩形的两条对角轴剪开,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矩形,然后按图(2)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则中间空白部分的面积是()A.ab B.(a+b)2C.(a﹣b)2D.a2﹣b26.(3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A.50° B.50°或65°C.80°D.65°7.(3分)如图,直线l1∥l2,点A在直线l1上,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B、C两点,连接AC、BC.若∠ABC=54°,则∠1的大小为()A.36° B.54°C.72°D.73°8.(3分)已知△ABC的三边分别是6,8,10,则△ABC的面积是()A.24 B.30 C.40 D.48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3分)计算:3a•(﹣2a)2=.10.(3分)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11.(3分)某校对八年级160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身高(单位:m)在1.58~1.6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人数为人.12.(3分)若计算(﹣2)(3+m)的结果中不含关于字母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13.(3分)如图,以Rt△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5,S2=12,则S3=.14.(3分)如图,在△ABC中,∠C=90°,AB=10,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若CD=3,则△ABD的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78分)15.(5分)计算:﹣.16.(5分)因式分解:ab2﹣2ab+a.17.(5分)在正方形网格图①、图②中各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要求:每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格点A,其余顶点为格点B、C、D、E、F、G、H中选取,并且所画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18.(5分)先化简,再求值:(+1)2﹣(+2)(﹣2),其中=﹣.19.(5分)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B=∠C.求证:∠A=∠D.20.(5分)如图,一木杆原垂直于地面,在离地某处断裂,木杆顶部落在离木杆底部5米(即AC=5)处,已知木杆原长为25米.(1)求木杆断裂处离地面(即AB的长)多少米?(2)求△ABC的面积.21.(6分)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P,连接AP,交CD于点M,若∠ACD=110°,求∠CMA的度数.22.(6分)如图,已知AB比AC长2cm,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ACD的周长是14cm,求AB和AC的长.23.(8分)某市中小学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校在大课间中开设了A:跳绳,B:跑操,C:舞蹈,D:健美操共四项活动,为了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活动,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出扇形统计图中A项目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24.(8分)探究: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点C,且点A、B 在直线l的同侧,过点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DE=AD+BE.应用:如图②,在Rt△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点C,且点A、B在直线l的异侧,过点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直接写出线段AD、BE、DE之间的相等关系.25.(10分)在△ABC中,AD平分∠BAC,BD⊥AD,垂足为D,过D作DE∥AC,交AB于E,若AB=5,求线段DE的长.26.(10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B=60°,边AB=BC=8cm,动点P、Q同时从A、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运动,其中点P运动的速度是每秒1cm,点Q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cm,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1)AP=,BP=,BQ=.(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4)(2)当点Q到达点C时,PQ与AB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3)在点P与点Q的运动过程中,△BPQ是否能成为等边三角形?若能,请求出t,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2 D.16【解答】解:∵22=4,∴4算术平方根为2,故选:C.2.(3分)下列是无理数的是()A. B.C.D.【解答】解:,,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选:B.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2=4B.(a﹣1)2=a2﹣1 C.a2•a3=a5 D.3+2y=5y【解答】解:A、错误,应为2+2=22;B、错误,应为(a﹣1)2=a2﹣2a+1;C、正确;D、错误,3与2y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C.4.(3分)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度为()A.5 B.6 C.7 D.25【解答】解:如图所示:AB==5.故选:A.5.(3分)如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矩形,用剪刀沿矩形的两条对角轴剪开,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矩形,然后按图(2)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则中间空白部分的面积是()A.ab B.(a+b)2C.(a﹣b)2D.a2﹣b2【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正方形的边长为(a+b),故正方形的面积为(a+b)2,又∵原矩形的面积为4ab,∴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a+b)2﹣4ab=(a﹣b)2.故选:C.6.(3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A.50° B.50°或65°C.80°D.65°【解答】解:当底角为50°时,则底角为50°,当顶角为50°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底角为:65°,所以底角为50°或65°,故选:B.7.(3分)如图,直线l1∥l2,点A在直线l1上,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B、C两点,连接AC、BC.若∠ABC=54°,则∠1的大小为()A.36° B.54°C.72°D.73°【解答】解:∵l1∥l2,∠ABC=54°,∴∠2=∠ABC=54°,∵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B、C两点,∴AC=AB,∴∠ACB=∠ABC=54°,∵∠1+∠ACB+∠2=180°,∴∠1=72°.故选:C.8.(3分)已知△ABC的三边分别是6,8,10,则△ABC的面积是()A.24 B.30 C.40 D.48【解答】解:∵62+82=102,∴△ABC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6×8=24.故选:A.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3分)计算:3a•(﹣2a)2=12a3.【解答】解:3a•(﹣2a)2=3a×4a2=12a3.故答案为:12a3.10.(3分)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解答】解:“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题设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是:面积相等,因而逆命题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故答案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11.(3分)某校对八年级160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身高(单位:m)在1.58~1.6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人数为640人.【解答】解:根据题意知该组的人数为1600×0.4=640(人),故答案为:640.12.(3分)若计算(﹣2)(3+m)的结果中不含关于字母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6.【解答】解:原式=32+(m﹣6)﹣2m,由结果不含的一次项,得到m﹣6=0,解得:m=6,故答案为:613.(3分)如图,以Rt△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5,S2=12,则S3=17.【解答】解:∵S1=5,∴BC2=5,∵S2=12,∴AC2=12,∴在Rt△ABC中,BC2+AC2=AB2=5+12=17,∴S3=AB2=17.故答案为:17.14.(3分)如图,在△ABC中,∠C=90°,AB=10,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若CD=3,则△ABD的面积为15.【解答】解:作DE⊥AB于E.∵AD平分∠BAC,DE⊥AB,DC⊥AC,∴DE=CD=3.∴△ABD的面积为×3×10=15.故答案是:1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78分)15.(5分)计算:﹣.【解答】解:﹣=2﹣=1.16.(5分)因式分解:ab2﹣2ab+a.【解答】解:ab2﹣2ab+a=a(b2﹣2b+1)=a(b﹣1)2.17.(5分)在正方形网格图①、图②中各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要求:每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格点A,其余顶点为格点B、C、D、E、F、G、H中选取,并且所画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解答】解:如图△ACE,△ADE即可等腰三角形.18.(5分)先化简,再求值:(+1)2﹣(+2)(﹣2),其中=﹣.【解答】解:当=时,原式=2+2+1﹣2+4=2+5=﹣1+5=419.(5分)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B=∠C.求证:∠A=∠D.【解答】证明:∵BE=FC,∴BE+EF=FC+EF,即BF=EC,在△ABF和△DCE中,,∴△ABF≌△DCE(SAS),∴∠A=∠D.20.(5分)如图,一木杆原垂直于地面,在离地某处断裂,木杆顶部落在离木杆底部5米(即AC=5)处,已知木杆原长为25米.(1)求木杆断裂处离地面(即AB的长)多少米?(2)求△ABC的面积.【解答】解:(1)设木杆断裂处离地面米,由题意得2+52=(25﹣)2,解得=12.答:木杆断裂处离地面12米;(2)△ABC的面积=AC•AB=30平方米.21.(6分)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P,连接AP,交CD于点M,若∠ACD=110°,求∠CMA的度数.【解答】解:∵AB∥CD,∴∠ACD+∠CAB=180°,又∵∠ACD=110°,∴∠CAB=70°,由作法知,AM是∠CAB的平分线,∴∠MAB=∠CAB=35°,又∵AB∥CD,∴∠CMA=∠BAM=35°.22.(6分)如图,已知AB比AC长2cm,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ACD的周长是14cm,求AB和AC的长.【解答】解: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DB=DC,∵△ACD的周长是14,∴AD+AC+CD=14,即AC+AB=14,则,解得,AB=8cm,AC=6cm.23.(8分)某市中小学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校在大课间中开设了A:跳绳,B:跑操,C:舞蹈,D:健美操共四项活动,为了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活动,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500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出扇形统计图中A项目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解答】解:(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140÷28%=500人,故答案为:500;(2)A项目的人数为500﹣(75+140+245)=40(人),补全条形图如下:(3)扇形统计图中A项目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28.8°.24.(8分)探究: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点C,且点A、B 在直线l的同侧,过点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DE=AD+BE.应用:如图②,在Rt△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点C,且点A、B在直线l的异侧,过点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直接写出线段AD、BE、DE之间的相等关系.【解答】证明:①∵AD⊥DE,BE⊥DE,∠ACB=90°,∴∠ADC=∠ACB=∠BEC=90°,∴∠DAC+∠DCA=90°,∠DCA+∠ECB=180°﹣90°=90°,∴∠DAC=∠ECB,在△ADC和△CEB中,∴△ADC≌△CEB,∴AD=CE,DC=BE,∴DE=DC+CE=BE+AD,即DE=AD+BE.②AD=BE﹣DE,理由如下:∵AD⊥CE,BE⊥CE,∴∠ADC=∠CEB=90°,又∵∠ACB=90°,∴∠ACD=∠CBE=90°﹣∠ECB.在△ACD与△CBE中,,∴△ACD≌△CBE(AAS),∴CD=BE,AD=CE,又∵CE=CD﹣DE,∴AD=BE﹣DE.25.(10分)在△ABC中,AD平分∠BAC,BD⊥AD,垂足为D,过D作DE∥AC,交AB于E,若AB=5,求线段DE的长.【解答】解:∵AD平分∠BAC,∴∠BAD=∠CAD,∵DE∥AC,∴∠CAD=∠ADE,∴∠BAD=∠ADE,∴AE=DE,∵AD⊥DB,∴∠ADB=90°,∴∠EAD+∠ABD=90°,∠ADE+∠BDE=∠ADB=90°,∴∠ABD=∠BDE,∴DE=BE,∵AB=5,∴DE=BE=AE=AB=2.5.26.(10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B=60°,边AB=BC=8cm,动点P、Q同时从A、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运动,其中点P运动的速度是每秒1cm,点Q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cm,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1)AP=t,BP=8﹣t,BQ=2t.(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4)(2)当点Q到达点C时,PQ与AB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3)在点P与点Q的运动过程中,△BPQ是否能成为等边三角形?若能,请求出t,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由题意得,AP=t,BP=8﹣t,BQ=2t,故答案为:t;8﹣t;2t;(2)PQ⊥AB,理由如下:连接AC,∵∠B=60°,AB=BC,∴△ABC为等边三角形,∵点Q到达点C时,BQ=BC=8cm,AP=4,∴P为AB的中点,∴PQ⊥AB;(3)△BPQ能称为等边三角形,∵∠B=60°,∴当BP=BQ时,△BPQ能称为等边三角形,此时,8﹣t=2t,解得,t=.。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附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2016.1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共三道大题,30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9的算术平方根是 A .3B .-3C .±3D .±312. 若2x -表示二次根式,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2 B. x ≥ 2 C. x <2 D.x >2 3.若分式2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A .-2 B .-1 C . 0 D .14.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被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剪纸作品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5.在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12B.4C. 3D. 86.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 .235+=B .43331-=C .233363⨯=D .2733÷=7.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装有3个黄球、5个白球、2个黑球,它们除了颜色之外没有其他区别. 从箱子里随意摸出1个球,则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为A.0.2B.0.5C. 0.6D. 0.88.如图,一块三角形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所示的残片,对图中的哪些A B C D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AO B.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AO B.数据测量后就可到建材部门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 A .∠A ,∠B ,∠C B .∠A ,线段AB ,∠BC .∠A ,∠C ,线段ABD .∠B ,∠C ,线段AD9.右图是由线段AB ,CD ,DF ,BF ,CA 组成的平面图形,∠D=28°,则∠A+∠B+∠C+∠F 的度数为 A .62°B .152°C .208°D .236°10.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1和9,则b 的面积为A .8B .9 C.10 D.11二、填空题(本题共21分,每小题3分) 11.如果分式23x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2.若实数x y ,满足2-2(3)0x y +-=,则代数式+x y 的值是 .13.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3cm 和10cm ,第三边与其中一边的长相等,那么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 14.若a <1,化简2(1)1a --等于____________.15.已知112x y -=,则分式3232x xy yx xy y+---的值等于____________. 16.如图,在△ABC 中,AB =4,AC =3,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ABD 与△ACD 的面积之比是 .17.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G FEDCB Acb aLDCBA ODCBA(1)作射线O ′A ′;(2)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C ,交OB 于D ; (3)以O ′为圆心,OC 为半径作弧C ′E ′,交O ′A ′于C ′; (4)以C ′为圆心,CD 为半径作弧,交弧C ′E ′于D ′; (5)过点D ′作射线O ′B ′.所以∠A ′O ′B ′就是所求作的角.小强的作法如下:老师说:“小强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强用直尺和圆规作图'''A O B AOB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_______,得出△'''D O C ≌△DOC ,才能证明'''A O B AOB ∠=∠.三、解答题(本题共69分,第18-27题,每小题5分,第28题6分,第29题7分,第30题6分)18.计算:03982-3-2-+-().19.计算:18312-2⨯÷.20.计算:(21)(63)+⨯-.21.计算: 11(1)1a a a a+-+⋅+.22.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点D 在BC 边上,且△ABD 是等边三角形.若AB =2,求BC 的长.E'O'D'C'B'A'23.解方程:12211x x x +=-+.24.如图,点C ,D 在线段BF 上,AB DE ∥,AB DF =,A F ∠=∠.求证:BC DE =.25. 先化简:22211a a a a a a --⎛⎫-÷ ⎪+⎝⎭,然后从-1,0,1,2中选一个你认为合适的a 值,代入求值.26.小红家最近新盖了房子,室内装修时,木工师傅让小红爸爸去建材市场买一块长3m ,宽2.2m 的薄木板用来做家居面,到了市场爸爸看到满足这个尺寸的木板有点大,买还是不买爸爸犹豫了,因为他知道他家门框高只有2m,宽只有1m ,他不知道这块木板买回家后能不能完整的通过自家门框.请你替小红爸爸解决一下难题,帮他算一算要买的木板能否通过自家门框进入室内.(备用图可供做题参考,薄木板厚度可以忽略不计)27.列方程解应用题李明和王军相约周末去怀柔图书馆看书,请根据他们的微信聊天内容求李明乘公交、王军骑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公里?FED CBA 备用图HGF EDCBA门框薄木板28.已知:如图,ABC△中,45ABC∠=°,CD AB⊥于D,BE平分ABC∠,且BE AC⊥于E,与CD相交于点F H,是BC边的中点,连结DH与BE相交于点G.(1)判断AC与图中的那条线段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CE 的长为3,求BG的长.29.已知: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B,C两点到直线AD的距离相等.(1)如图1,若△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则点D的位置在;(2)如图2,若△ABC是任意一个锐角三角形,猜想点D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请补全图形并加以证明;(3)如图3,当△ABC是直角三角形,∠A=90°,并且点D满足(2)的位置条件,用等式表示线段AB,AC,A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CBA图1AB C图2AB C图3HG F EDCBA图3lC ABP A 'D30.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得AP BP +的值最小.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所示,先做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使点',A B 分别位于直线l 的两侧,再连接A B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 B '与直线l 的交点P 即为所求.A 'P BAll图2图1AB请你参考小明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3,在图2的基础上,设AA '与直线l 的交点为C ,过点B 作BD ⊥l ,垂足为D . 若1CP =,1AC =,2PD =,直接写出AP BP +的值; (2)将(1)中的条件“1AC =”去掉,换成“4BD AC =-”,其它条件不变,直接写出此时AP BP +的值;(3)请结合图形,求()()223194m m -++-+的最小值.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2016.1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ABDBCDBBCC二、填空题(本题共21分,每小题3分) 题 号11121314151617答 案3x ≠-2+323cm -a 143SSS三、解答题(本题共69分,第18-27题,每小题5分,第28题6分,第29题7分,第30题6分) 18.解:原式=3-22-1+………………4分 =2………………………………5分19.解:原式=22412-2÷………………3分 =12-22………………………………4分 =122………………………………5分 20.解:原式=12663-+-………………3分=123-……………………………4分 =233-=3………………………………5分21.解:原式=211a a a-+…………………………3分=2a a…………………………4分a =…………………………5分22.解:∵△ABD 是等边三角形,∴∠B =∠BAD =∠AD B =60°, ∵AB =2,∴BD=AD=2.………………………2分∵∠BAC =90°,∴∠DA C =90°﹣60°=30°.………………………3分∵∠AD B =60°,∴∠C =30°.………………………4分 ∴AD =DC=2,∴B C=BD+DC=2+2=4. ∴BC 的长为4.………………………5分23.解:(1)2(1)2(1)(1)x x x x x ++-=+-. ················································· 2分 2212222x x x x ++-=-. ·························································· 3分 3x =. ································································ 4分 经检验3x =是原方程的解.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3x =. ····························································· 5分24.证明:∵AB ∥DE ∴∠B = ∠EDF ;在△ABC 和△F DE 中A F AB DFB EDF ∠=∠⎧⎪=⎨⎪∠=∠⎩…………………………3分 ∴△ABC ≌△FDE (ASA),…………………4分∴BC=DE. …………………………………5分25.解:原式=a 2-2a +1a ÷ 1-a 2a 2+a………………………………1分=(a -1)2a ·a (a +1)(1-a ) (a +1) …………………………3分=1-a …………………………………………………4分 当a=2时,原式=1-a=1-2=-1………………………5分26.解:连结HF ,…………..…………………1分 依题意∵FG=1,GH=2,∴在Rt △FGH 中,根据勾股定理:FH=2222=1+2=5FG HG +…………..…………………2分又∵BC=2.2= 4.84,…………..…………………3分 ∴FH >BC ,…………..…………………4分∴小红爸爸要买的木板能通过自家门框进入室内 …………..…………………5分 27.列方程解应用题解:设王军骑自行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 千米,则李明乘车的速度为每小时3x 千米. ………..…………………1分 根据题意,得3012032x x+=………..…………………3分解方程,得20x =………..…………………4分经检验,20x =是所列方程的解,并且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当20x =时,332060.x =⨯=答:王军骑自行车的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李明乘车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 ………..…5分28.(1)证明:CD AB ⊥∵,∴90BDC ∠=°, ∵45ABC ∠=°,B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 CD =∴.………..…………………2分 ∵BE AC ⊥于E ,∴90BEC ∠=°,FED CBA 薄木板门框ABCDEF GH备用图ABCDEFGH∵BFD EFC ∠=∠,DBF DCA ∠=∠∴. Rt Rt DFB DAC ∴△≌△.BF AC =∴.………..…………………3分(2)解:BE ∵平分ABC ∠,22.5ABE CBE ∠=∠=︒∴. ∵BE AC ⊥于E ,∴90BEA BEC ∠=∠=°, 又∵BE=BE,Rt Rt BEA BEC ∴△≌△. CE AE =∴.………..…………………4分连结CG .B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 CD =∴. 又H 是BC 边的中点,C ⊥∴DH B DH ∴垂直平分BC ,BG CG =∴. 22.5EBC ∠=︒ ,22.5GCB ∴∠=︒∴45EGC ∠=°,∴Rt CE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E 的长为3,∴EG=3,利用勾股定理得:222CE GE GC +=,∴222(3)(3)GC +=, ∴6GC =,∴BG 的长为6.………..…………………6分 29.解:(1)BC 边的中点. ………..…………………1分 (2)点D 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2分 证明:如图,∵BE AD ⊥于点E ,CF AD ⊥于点F , ∴∠3=∠4=90°.又∵∠1=∠2,BE=CF,BED CFD ∴△≌△.∴BD=DC.即点D 是BC 边的中点 ………..…………………4分.(3)AB ,AC ,A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224AC AB AD +=..………..…………………5分 证明:延长AD 到点H 使DH=AD ,连接HC. ∵点D 是BC 边的中点,∴BD=DC. 又∵DH=AD ,∠4=∠5,ABD HCD ∴△≌△.∴∠1=∠3,AB=CH.∵∠A=90°,∴∠1+∠2=90°.∴∠2+∠3=90°.∴∠ACH=90°.∴222AC CH AH +=. 又∵DH=AD ,∴222(2)AC AB AD +=.∴2224AC AB AD +=.………..…………………7分4321FED CBA54321HA BCD30.(1)32;(2)5;(3)解:设1AC =,CP=m-3, ∵A A ′⊥L 于点C ,∴AP=()231m -+,设2BD =,DP=9-m, ∵BD ⊥L 于点D ,∴BP=2(9)4m -+,∴()()223194m m -++-+的最小值即为A ′B 的长.即:A ′B=()()223194m m -++-+的最小值.如图,过A ′作A ′E ⊥BD 的延长线于点E. ∵A ′E=CD=CP+PD= m-3+9-m=6, BE=BD+DE=2+1=3, ∴A ′B=()()223194m m -++-+的最小值=22BE A E '+ =936+ =35 ∴()()223194m m -++-+的最小值为35.EA'LPD C BA。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八年级数学试卷附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A )﹣1 (B )3.1415 (C )12(D 2. 若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是相等的,则这个有理数一定是 ( ) (A) 0 (B) 1 (C) 0或1 (D) 0和±1 3.下列命题中,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B )对顶角相等. (C )若两直线垂直,则两直线有交点. (D )若21,1x x ==则.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A )40°. (B )100°. (C )50°或70°. (D )40°或100°. 5.如图,图中的尺规作图是作( )(A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B )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C )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D )角平分线.6.如图,将△ABC 沿直线DE 折叠后,使得点B 与点A 重合,已知AC=5cm, △ADC 的周长为17cm,则BC 的长为( )(A )7cm (B )10cm (C )12cm (D )22cm5题图 6题图 7题图7.如图是某手机店今年1—5月份音乐手机销售额统计图。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相邻两个月音乐手机销售额变化最大的是( )(A )1月至2月 (B )2月至3月 (C )3月至4月 (D )4月至5月8. 若b 为常数,要使16x 2+bx+1成为完全平方式,那么b 的值是 ( )(A) 4 (B) 8 (C) ±4 (D) ±89题图 10题图9.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有△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 10.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48. (B )60. (C )76. (D )80.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1.计算:25a a ⋅= .12.因式分解:24x y y -=__________________.13. 如图将4个长、宽分别均为a 、b 的长方形,摆成了一个大的正方形.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13题图 14题图14.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方式折叠,使C 点落在/C 处,/BC 交AD 于点E ,则△EBD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15.某校对1200名女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身高在 1.58m ~1.63m 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25,则该组共有_________人16. 如图,用圆规以直角顶点O为圆心,以适当半径画一条弧交两直角边于A、B两点,若再以A为圆心,以OA长为半径画弧,与弧AB交于点C,则∠AOC=_________度16题图 17题图17.如图,将一根长为20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_________cm18.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完整word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末测试一、选择题:1.如下书写的四个汉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1 B2 C 。
3 D 。
42。
与3-2相等的是( )A.91B.91-C 。
9D.-9 3.当分式21-x 有意义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
x <2B 。
x >2C 。
x ≠2 D.x ≥2 4。
下列长度的各种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A 。
1,2,3B 。
1,5,5 C.3,3,6 D 。
4,5,6 5。
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A.3232a a a =+ B 。
632a a a =• C 。
()623a a = D.326a a a =÷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6 B.7 C.8 D.97.空气质量检测数据pm2.5是值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已知1微米=0。
000001米,2。
5微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米。
A.2.5×106 B 。
2。
5×105 C 。
2.5×10-5 D.2。
5×10—68。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
50° B 。
80° C 。
50°或80° D.40°或65° 9。
把多项式x x x +-232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 。
2)1(-x xB 。
2)1(+x xC 。
)2(2x x x - D.)1)(1(+-x x x 10.多项式x x x +--2)2(2中,一定含下列哪个因式( )。
A 。
2x+1 B.x(x+1)2C.x (x 2-2x ) D 。
x (x-1)11。
如图,在△ABC 中,∠BAC=110°,MP 和NQ 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 ,则∠PAQ 的度数是( ) A.20° B.40° C 。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数学附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数学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30分)1、要使分式1x 有意义,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x ≠1B .x ≠﹣1C .x ≠0D .x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6a 3•6a 4=6a 7B .(2+a )2=4+2a + a 2C .(3a 3)2=6a 6D .(π﹣3.14)0=13、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 、B 两点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 ,测得OA=15米,OB =10米,A 、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5米B .10米C .15米D .20米4、一张长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若∠AEB ′=30°,则∠B ′EF=( ) A .60°B .65°C .75°D .95°5、如图,已知△ABC 中,AB=AC ,∠BAC =90°,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当∠EPF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点E 不与A 、B 重合),第3题EADCBFC ’B ’第4题AB C EF P第5题第9题第10题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 ;②△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2S 四边形AEPF =S △ABC ;④BE +CF =EF .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 ) A .4个 B .3个C .2个D .1个6、如果2925x k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的值是 ( ) A 、30B 、±30C 、15D 、±157、计算:()20162014133⎛⎫-⨯-= ⎪⎝⎭( )A .13B .13- C .﹣3D .198、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1,2)B.(-1,-2)C.(1,-2)D.(2,-1)9、如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 和b ,如果10a b +=,20ab =,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20B .30C.40D .1010、如图,已知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线,BE 平分∠ABC ,交CD 于点E ,BC =5,DE =2,则△BCE 的面积等于( ) A .10 B .7 C .5 D .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 共18分)11、有四条线段,长分别是为3cm 、5cm 、7cm 、9cm,如果用这些线段组成三角形,可以组成 个三角形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15~2016 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40 分。
1.16 的平方根是()A.4 B.±4 C.8 D.±82.﹣8 的立方根是()A.﹣2 B.±2 C.2 D.﹣3.下列运算中,结果是a5 的是()A.a2•a3 B.a10÷a2 C.(a2)3 D.(﹣a)5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3a+2a=5a2 B.=4a2﹣b2C.2a2•a3=2a6 D.2=4a2+b2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2=a6 B.(x3)3=x6C.x5+x5=x10 D.(﹣ab)5÷(﹣ab)2=﹣a3b36.如图,△ABC 和△DEF 中,AB=DE、∠B=∠DEF,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法证明△ABC≌△DEF ()A.AC∥DF B.∠A=∠D C.AC=DF D.∠ACB=∠F7.如图,在△ABC 中,AB=AC,且D 为BC 上一点,CD=AD,AB=BD,则∠B 的度数为()A.30°B.36°C.40°D.45°8.如图,点C 在∠AOB 的OB 边上,用尺规作出了CN∥OA,作图痕迹中,是()A.以点C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B.以点C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C.以点E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D.以点E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9.在Rt△ABC 中,∠C=90°,AC=9,BC=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A. B. C. D.10.如图,等腰△ABC 中,AB=AC,∠A=20°.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交AC 于E,连接BE,则∠CBE 等于()A.80°B.70°C.60°D.50°二、填空题:每小题4 分,共40 分。
11.的算术平方根为.12.如图,矩形ABCD 的面积为(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13.因式分解:x2y﹣y= .14.计算:9x3÷(﹣3x2)= .15.如图,已知△ABC 中,AB=AC,点D、E 在BC 上,要使△ABD≌ACE,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只填一个即可)16.如图,在△ABC 中,AB=AC,AD⊥BC 于点D,若AB=6,CD=4,则△ABC 的周长是.17.如图,在Rt△ABC 中,∠ACB=90°,AD 平分∠BAC 与BC 相交于点D,若AD=4,CD=2,则AB 的长是.18.如图,l∥m,等边△ABC 的顶点A 在直线m 上,则∠α= .19.期末考试后,小红将本班50 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则优生人数为.20.如图,AD⊥BC 于点D,D 为BC 的中点,连接AB,∠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O,连结OC,若∠AOC=125°,则∠ABC= .三、解答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
21.先化简,再求值:x(x+3)﹣(x+1)2,其中x=+1.22.某校组织了主题为“让勤俭节约成为时尚”的电子小组作品征集活动,现从中随机抽取部分作品,按A,B,C,D 四个等级进行评价,并根据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求抽取了多少份作品;此次抽取的作品中等级为B 的作品有,并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共征集到800 份作品,请估计等级为A 的作品约有多少份.四、解答题:每小题7 分,共14 分。
23.已知:如图,点B、F、C、E 在一条直线上,∠A=∠D,AC=DF 且AC∥DF求证:△ABC≌△DEF.24.如图,修公路遇到一座山,于是要修一条隧道.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想在小山的另一侧同时施工.为了使山的另一侧的开挖点C 在AB 的延长线上,设想过C 点作直线AB 的垂线L,过点B 作一直线(在山的旁边经过),与L 相交于D 点,经测量∠ABD=135°,BD=800 米,求直线L 上距离D 点多远的C 处开挖?(≈1.414,精确到1 米)五、解答题:每小题8 分,共16 分。
25.如图,已知:△ABC 中,AB=AC,M 是BC 的中点,D、E分别是AB、AC 边上的点,且BD=CE.求证:MD=ME.26.如图,点E,F 在BC 上,BE=CF,∠A=∠D,∠B=∠C,AF 与DE 交于点O.(1)求证:AB=DC;试判断△O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15~2016 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40 分。
1.16 的平方根是()A.4 B.±4 C.8 D.±8【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 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 就是a 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4)2=16,∴16 的平方根是±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 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8 的立方根是()A.﹣2 B.±2 C.2 D.﹣【考点】立方根.【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那么x 是a 的立方根,根据此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2 的立方等于﹣8,∴﹣8 的立方根等于﹣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应先找出所要求的这个数是哪一个数的立方.由开立方和立方是互逆运算,用立方的方法求这个数的立方根.注意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原数的性质符号相同.3.下列运算中,结果是a5 的是()A.a2•a3 B.a10÷a2 C.(a2)3 D.(﹣a)5【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以及幂的乘方的知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a2•a3=a5,故A 选项正确;B、a10÷a2=a8,故B 选项错误;C、(a2)3=a6,故C 选项错误;D、(﹣a)5=﹣a5,故D 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以及幂的乘方等知识,解题要注意细心.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3a+2a=5a2 B.=4a2﹣b2C.2a2•a3=2a6 D.2=4a2+b2【考点】平方差公式;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分析】分别根据合并同类项、平方差公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及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逐一计算即可.【解答】解:A、错误,应该为3a+2a=5a;B、=4a2﹣b2,正确;C、错误,应该为2a2•a3=2a5;D、错误,应该为2=4a2+4ab+b2.故选B.【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以下概念:(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所含字母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3)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4)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 倍,叫做完全平方公式.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2=a6 B.(x3)3=x6C.x5+x5=x10 D.(﹣ab)5÷(﹣ab)2=﹣a3b3【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与乘法等知识点进行作答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a3•a2=a5,故A 错误;B、(x3)3=x9,故B 错误;C、x5+x5=2x5,故C 错误;D、(﹣ab)5÷(﹣ab)2=﹣a5b5÷a2b2=﹣a3b3,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的幂的除法与乘法,积的乘方等多个运算性质,需同学们熟练掌握.6.如图,△ABC 和△DEF 中,AB=DE、∠B=∠DEF,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法证明△ABC≌△DEF ()A.AC∥DF B.∠A=∠D C.AC=DF D.∠ACB=∠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答.【解答】解:∵AB=DE,∠B=∠DEF,∴添加AC∥DF,得出∠ACB=∠F,即可证明△ABC≌△DEF,故A、D 都正确;当添加∠A=∠D 时,根据ASA,也可证明△ABC≌△DEF,故B 正确;但添加AC=DF 时,没有SSA 定理,不能证明△ABC≌△DEF,故C 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还有直角三角形的HL 定理.7.如图,在△ABC 中,AB=AC,且D 为BC 上一点,CD=AD,AB=BD,则∠B 的度数为()A.30°B.36°C.40°D.4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求出∠BAD=2∠CAD=2∠B=2∠C 的关系,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B,【解答】解:∵AB=AC,∴∠B=∠C,∵AB=BD,∴∠BAD=∠BDA,∵CD=AD,∴∠C=∠CAD,∵∠BAD+∠CAD+∠B+∠C=180°,∴5∠B=180°,∴∠B=36°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D=2∠CAD=2∠B=2∠C 关系.8.如图,点C 在∠AOB 的OB 边上,用尺规作出了CN∥OA,作图痕迹中,是()A.以点C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B.以点C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C.以点E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D.以点E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考点】作图—基本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要想得到CN∥OA,只要作出∠BCN=∠AOB 即可,然后再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所作出的是∠BCN=∠AOB,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是以点E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根据题意,判断出题目实质是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解题的关键.9.在Rt△ABC 中,∠C=90°,AC=9,BC=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A. B. C. D.【考点】勾股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由AC 及BC 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然后过C 作CD 垂直于AB,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由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来求,也可以由斜边AB 乘以斜边上的高CD 除以2 来求,两者相等,将AC,AB 及BC 的长代入求出CD 的长,即为C 到AB 的距离.【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在Rt△ABC 中,AC=9,BC=12,根据勾股定理得:AB= =15,过C作CD⊥AB,交AB 于点D,又S△ABC=AC•BC= AB•CD,∴CD= = = ,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三角形面积的求法,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0.如图,等腰△ABC 中,AB=AC,∠A=20°.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交AC 于E,连接BE,则∠CBE 等于()A.80°B.70°C.60°D.5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ABC 中,AB=AC,∠A=20°求出∠ABC 的度数,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AE=BE,即∠A=∠ABE=20°即可解答.【解答】解:∵等腰△ABC 中,AB=AC,∠A=20°,∴∠ABC==80°,∵DE 是线段AB 垂直平分线的交点,∴AE=BE,∠A=∠ABE=20°,∴∠CBE=∠ABC﹣∠ABE=80°﹣20°=6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二、填空题:每小题4 分,共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