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御直击雷、感应雷

合集下载

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防雷电感应的措施防雷电感应的措施一、防雷电感应的措施防止由于雷电感应在建筑物上聚集电荷的方法,在建筑物上设置收集并泄放电荷的避雷带或避雷网,防止建筑物内金属物上雷电感应的方法是将金属设备、管道等金属物,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作牢靠的连接,以便将雷电感应电荷快速引人大地,避开雷害。

二、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和防直击雷的措施?防雷电感应的措施(what)和防直击雷的措施(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1、直击防雷:重要是安避雷带,避雷针,避雷网等设备防止雷电直接作用于被保护物。

2、感应防雷:重要是等电位接地处理,屏蔽处理,安装浪涌保护器。

重要是防止雷电产生的瞬间脉冲电压对用电设备造成影响。

区分:直击防雷侧重于,人和建筑物的保护。

感应电流防雷侧重于用电设备的保护。

三、感应雷防护措施大全感应雷的防护措施是对雷云发生自闪、云际闪、云地闪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所产生雷电脉冲起限制作用,从而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

实行的措施应依据各种设备的实在情况,除要有良好的接地和布线系统,安全距离外,还要按供电线路,电源线、信号线、通信线、馈线的情况安装相应避雷器以及实行屏蔽措施。

在防雷系统中,需要设置感应防雷,请问在电厂,感应雷的危害重要有哪些,是否能与电厂的接地系统相连接:业内人士都知道雷电具有很强的破坏性,重要有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和地电压反击四种形式。

其中又以感应雷和电压反击对弱电设备破坏本领最强。

当天空的雷雨产生雷击时,其将携带高负荷雷电脉冲、电压及电流,以电磁波形式无规定释放,从而导致雷区域1~5公里范围内(视雷电波强度而定)全部带金属的导线(如高空架设天线、有线电视电缆、通信电缆、供电系统电缆等),在瞬间内感应到相应强度的脉冲电压及电流,这些电流沿着电器设备上的各种电源电线或信号电缆进入电器设备内部,在雷击电压超过电器设备额定抗电压的瞬间击坏内部器件;重要原因是由于连接在电器上全部电线电缆所带的电压高处与低处不等,高电压就会往低压冲去,形成电流,从而将电器设备局部击坏,造成整个设备系统瘫痪,严重时甚至把整机击毁,甚至触及到人身安全。

如何防御雷电灾害

如何防御雷电灾害

如何防御雷电灾害如何防御雷电灾害雷电分为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最常见的是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就是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感应雷即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球形雷则像火球一样,会飘进室内。

雷雨季节来临,你知道如何防御雷害吗?总的原则: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 “跨步电压”。

(1)如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

以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

(2)没有掩蔽所时,要远离高压输电线。

高压输电线均为裸线且电压均在万伏以上,如果离高压线的距离小于18米时,容易造成极严重的触电事故。

(3)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近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

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电袭击。

(4)雷电期间,如正在驾车,应留在车内。

车壳是金属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因此,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

但是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和开敞篷拖拉机;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手机;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5)如果你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时,遇上雷雨则要赶快上岸离开。

因为水面易遭雷击,况且在水中若受到雷击伤害,还增加溺水的危险。

另外,尽可能不要呆在没有避雷设备的船只上,特别是高桅杆的木帆船。

(6)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 (如土坑)藏身,或者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立即下蹲,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

在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也可躲在较大的山洞里。

感应雷四种防护措施是什么

感应雷四种防护措施是什么

感应雷四种防护措施是什么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

有些时候,明明雷云只是接近但没有直接击中建筑物,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也产生了电火花。

人们把这种没有直接击中,只是感应到雷击能量的现象称为感应雷。

那么感应雷四种防护措施是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感应雷四种防护措施:
1、引入线屏蔽。

通信线路、电力输电线等各种引入线要进行屏蔽,即将各种引入线穿入金属管,并把金属管良好接地。

2、安装三级避雷器。

对输电线一般都进行三级防雷。

首先在高压变压器的低压端安装三相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一级。

其次配电室与电子设备房间要有一定的防护距离,并在电子设备的配电柜再安装一个三相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二级。

最后在设备前端安装单相电源避雷器。

而通信线路经屏蔽后一般安装一级避雷即可。

避雷器线间及对地绝缘电阻要≥2000MΩ。

如何避免暴雨时的雷击

如何避免暴雨时的雷击

如何避免暴雨时的雷击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暴雨时的雷击暴雨天气常常伴随着闪电和雷电,而雷击可能对人体和物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雷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1. 室内避雷:在暴雨来临时,尽量待在室内避雨。

室内是相对安全的避雷区域,特别是在有雷雨预警时,千万不要贸然外出。

2. 远离高处:暴雨天通常伴随着闪电,而高处易被雷击。

因此,我们要尽量远离高耸物体,避免在室外的树下、建筑物边缘等危险区域逗留。

3.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雷击时,金属物体是最容易吸引闪电的物质,包括伞、钥匙、手机、铁质物品等。

因此,暴雨天最好避免使用这些金属物品。

4. 避免接触水源:雷电很容易通过水传导,所以我们要远离水源,避免在暴雨天游泳、洗澡或接触湖泊、河流等容易积水的地方。

5. 固定好室外物品:在暴雨来临前,应确保固定好户外的物品,尤其是遮阳伞、户外桌椅等易被风吹倒的物体。

这样可以避免突然起风引发危险。

6. 关掉电气设备:在雷电密集时,最好将电器设备关闭,避免雷击造成过电流损坏设备或导致火灾事故。

7. 不要站在孤立的地方:当身处户外时,应尽量避免站在孤立无援的地方,如露天广场、高耸的建筑物旁等。

选择靠近建筑物或其他遮蔽物的地方。

8. 积极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在暴雨天气到来之前,应及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了解雷雨预警情况,为自己做好预防工作。

总之,暴雨天气可能带来雷击等危险,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室内避雨,远离高处和金属物品,避免接触水源,关掉电器设备,固定好室外物品,及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等,都是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暴雨时的雷击风险。

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暴雨时的雷击暴雨天气常常伴随着闪电和雷电,而雷击可能对人体和物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雷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9. 室内避雷:在暴雨来临时,尽量待在室内避雨。

室内是相对安全的避雷区域,特别是在有雷雨预警时,千万不要贸然外出。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具威力的气象现象,经常发生的雷雨天气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就如何预防雷击事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室外防护建议1. 避免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雷电发生时,人们应尽量迅速撤离并寻找安全的室内场所避雨,如建筑物或汽车内。

活动场地若没有室内场所可供躲避,则应寻找地势较低或有树木遮掩的地方躲避,但要远离高大的物体如电线杆、树木等,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靶子。

2. 不要在雷暴天气下接打手机。

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具有金属天线,容易成为雷电的传导路径。

在雷雨天气下,使用这些设备会加大被雷击的风险。

因此,遇到雷暴天气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设备,以减少被雷击的危险。

3. 保持防雷设施的完好。

建筑物、电线杆等公共设施上的避雷针、接闪器等防雷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居民也可以在自家房屋上安装避雷设备,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二、室内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

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线路容易成为雷电击入建筑物内部的通道,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在雷雨天气下,最好避免使用这些有线设备,以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风险。

2. 室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的安装。

为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危险,可在建筑物屋顶等高处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向下击穿,减少对建筑物内部的危害。

此外,必要时可以安装接地装置,将室内电气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通道,减轻雷击造成的损失。

3. 远离水源和金属物品。

室内若有水源如水管、洗澡设施等,雷击时容易产生电流泄漏而危及人身安全。

此外,金属物品也易成为雷电传导路径,应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雷击。

三、个人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

在雷电天气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物品,如雨伞、铁制手杖等,以减少受到雷击的几率。

2. 遵守室外安全距离规定。

当雷电活动较为剧烈时,如闪电频繁且近距离为3至5公里内时,人们应迅速撤离室外场所,并尽量远离高大的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等,以保证个人安全。

防直击雷的措施

防直击雷的措施

防直击雷的措施引言直击雷是一种具有破坏力和危险性的自然现象,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直击雷带来的风险,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防护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几种防直击雷的常见措施。

措施一:安装适当的避雷设备避雷设备是防止雷电直击建筑物或其他设备的一种重要措施。

常见的避雷设备包括接闪器、避雷针等。

1. 接闪器接闪器是一种能够引导雷电放电流到地下的装置,以减小雷击的危害。

它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安装在建筑物或其他高大物体的顶部。

当雷电靠近时,接闪器会自动引导电流到地下,避免直接击中建筑物。

2. 避雷针避雷针是另一种常见的避雷设备,它通过尖锐的导体材料吸引雷电,然后将电流引导到地下。

避雷针的形状和位置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建筑物结构来确定。

措施二:建筑物的防雷设计除了安装避雷设备,合理的建筑物防雷设计也是防直击雷的重要措施。

1. 导电材料的使用在建筑物的结构中使用导电材料可以有效地分散雷电的能量,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破坏。

例如,使用金属材料作为屋顶或建筑物外表面的覆盖物,可以将雷电的电荷引导到地下。

2. 接地系统的设计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对于防直击雷非常重要。

一个良好设计的接地系统可以将引入建筑物的雷电电荷迅速分散到地下。

接地系统由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网组成,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安装。

3. 防雷避雷带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关键区域,如天线塔、天线尖端等,可以安装防雷避雷带。

这种避雷带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并通过连接到接地系统将雷击引导到地下。

措施三:加强室外人员的防护室外的人员在雷电天气中更容易受到雷击的威胁,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 避开高大物体当雷电天气临近时,避开高大物体是非常重要的。

高大物体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站在它们附近会增加雷击的危险性。

建议人们迅速离开并寻找较低且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难。

2. 避免暴雨地区在雷电天气中,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降雨。

暴雨地区容易出现洪水和其他危险情况,增加了人们受伤的风险。

防直击雷害的措施及保护措施

防直击雷害的措施及保护措施

安全技术/电气安全防直击雷害的措施及保护措施1.为了防止直击雷害,常采取以下措施:(1)避雷针由接闪器(常采用长为1~2米的尖端钢管或削尖铁棍)、支持物、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组成。

当雷云先导放电接近地面时,放电就面电场强度最大的方向(即避雷针尖端)发展,因此突出地面较高的避雷针实际上具有引雷作用。

雷云通过避雷针放电,避雷针周围的线路、设备和建筑物等就不会受到雷电直击。

(2)避雷线也称架空地线,它是悬挂在高空的接地导体,其作用与避雷针相同,也是将雷电引向自身,并将雷电流导入大地,在它保护范围内的导线或设备不会受到直接雷击。

(3)避雷带(网)其作用与避雷线相似,用于建筑物防雷,敷设在被保护的建筑物顶上。

2.防直击雷的保护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时,所有被保护物均庆在保护范围以内,对排放有爆炸危险物质的管道,其保护范围应高出管顶2米以上。

(2)独立避雷针至被保护建筑物及有其有联系的金属物(指管道、电缆等)的距离,庆符合下式要求,但不得小于3米;地上部分S0.3Rch+0.1hx地下部分S0.3Rch式中Rch为冲击接地电阻,欧;hx为被保护建筑物或计算点高度,米。

(3)架空避雷线的支柱和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金属物的距离与第(2)项相同;至屋面和突出屋面的物体的距离应符合下式要求,但不得小于3米:(4)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

地下部分S0.3Rch式中Rch为冲击接地电阻,欧;hx为被保护建筑物或计算点高度,米。

(3)架空避雷线的支柱和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金属物的距离与第(2)项相同;至屋面和突出屋面的物体的距离应符合下式要求,但不得小于3米:。

2024年夏季雷雨季节人身和设施雷击伤害预防(三篇)

2024年夏季雷雨季节人身和设施雷击伤害预防(三篇)

2024年夏季雷雨季节人身和设施雷击伤害预防进入雷雨季节, 雷击频频发生, 会造成人身和设施的巨大伤害和损失。

请大家学习以下防范措施, 进行自检自查, 减少和控制雷击伤害。

一、人身防雷措施雷暴时, 由于雷云直接对人体放电、雷电流入地下产生的对地电压以及二次放电都可能对人造成电击。

大家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 不要认为只是偶然, 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更不要麻痹大意。

另外, 也不要惊慌失措, 胆战心惊, 而要沉着冷静, 保持平常心态, 积极应对。

预防雷击的措施如下:1. 室内预防雷击(1)电视机的室外无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 而与接地线连接。

(2)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 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3)雷暴时, 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

也就是说, 尽量暂时不用电器, 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

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

广播线, 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

另外, 不要穿潮湿的衣服, 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2. 室外如何避免雷击(1)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 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2)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

烟囱、旗杆, 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 但是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电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 应尽快离开。

(3)驾车遭遇打雷时, 不要将头伸向车外, 上下车时不宜一脚在地一脚在车, 双脚应同时离地或离车。

(4)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应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

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

(5)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

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 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 步子小点;不要骑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 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人在遭受雷击前, 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 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 或选择低洼处蹲下, 双脚并拢, 双臂抱膝, 头部下俯, 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防御直击雷、感应雷
雷电是大气中自然放电现象,云层的放电可对飞行器发生危害,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和人畜危害极大。

现代防雷的技术原则是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多层设防,把防雷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

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由以下几种方面引起:
直击雷: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

由于雷击时,雷电压高达几百万-几千万伏,雷电流高达几万到几十万安,强大的雷电流所经物体上的水分受热汽化膨胀,而产生强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从而使建筑物遭受到破坏,同时可能会引起火灾。

感应雷:感应雷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这种过电压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体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

另一种情况是,在雷电闪击时,由于雷电流的变化率大而在雷电流的通道附近就形成一个很强的感应电磁场,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又或者使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火灾。

另外,当架空线遭受直击雷或产生感应雷,高电位便会沿着导线电源线以及信号侵入变电站或建筑物内,这种雷电波侵入也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危害或使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放电,引起破坏作用。

要使建筑物内部设备不受雷电损害的根本方法,就是使建筑物具有一套完善的防雷设施,为了实现其对不同雷害的防护目的,必须采用接闪、分流、屏蔽、均压、接地等技术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应包括接地体、引下线、避雷网络、避雷带、避雷针、均压环、等电位、避雷器共八个技术环节。

有效利用建筑物架构相互焊接成网,做好笼式屏蔽和等电位处理。

这种设计不仅经济实惠而且符合现代防雷的思路,为电气和电子设备防止雷电电磁脉冲(LEMP)破坏提供了基础条件,利用建筑物的基础桩、梁柱等结构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具有经济、美观和利用雷电流散流以及不必维护和寿命长的优点。

将建筑物的桩筋、地梁内的主筋和桩内的主筋焊接起来,并把地梁外圈梁中间(网格)钢筋焊接成
一个闭合环路,组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系统。

这种接地系统与大地接触面广,接地电阻低,而且钢筋得到混凝土的保护,受侵蚀作用减少,接地电阻比较稳定。

现代雷电的综合防护,不但要解决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还有对进入建筑物内的各种金属管道、电源线、信口线的LEMP防护,以确保建筑物屋顶的避雷带、网和四周墙面内的柱钢筋作为引下线,以及梁钢筋下互焊接,把进入建筑物的水管、金属管道等金属构件作良好电气连接。

这样,整座建筑物就形成了一个理想的“法拉第笼”屏蔽网,不但能使雷电流有良好的散流途径,均压分流、接地电阻小、而且整座建筑物形成统一的等电位系统,保持均压作用。

利用地下建筑物基础接地体,由于接地体面积大,大大降低了接地电阻,利用柱筋作为引下线,由于引下线多,分流效果好,可大大减少了各引下线的电流值。

在高层的建筑物防雷中,考虑到雷电流的散流途径长。

从接闪器到引下线到接地装置的电位梯度大,为了均衡电位,降低电位梯度,对高层外圈梁的钢筋焊接成闭合回路,构成水平避雷带,可有效地防范侧击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