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通信协议(通用版)

合集下载

超声波雷达接口协议

超声波雷达接口协议

超声波雷达接口协议第一章:引言超声波雷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物体检测、距离测量等领域的传感器。

它通过向周围环境发出超声波信号,接收并处理回波信号来获取物体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超声波雷达需要与主控板或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以便将获取到的信息传输到其他模块中进行处理。

因此,超声波雷达接口协议的设计和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超声波雷达接口协议的结构超声波雷达接口协议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数据帧格式:包括起始位、数据长度、数据类型、数据内容和校验位等。

2. 数据传输规则:包括数据帧传输、数据帧重发机制和数据的时序等。

3. 错误处理机制:包括数据帧校验、传输错误重发机制和异常情况处理等。

第三章:数据帧格式数据帧格式是超声波雷达接口协议中最为基本的部分。

一般来说,数据帧格式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字段:1. 起始位:即数据帧的起始标记,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起始位置,通常为一个字节。

2. 数据长度:指数据帧中数据内容的长度,通常为一个字节或两个字节。

3. 数据类型:指数据帧中数据内容的类型,如距离、角度、速度等,通常为一个字节。

4. 数据内容:指实际传输的数据内容,如距离值、角度值、速度值等,其长度由数据长度字段决定。

5. 校验位:用于验证数据帧的正确性,通常为一个字节。

第四章:数据传输规则数据传输规则是指在超声波雷达接口协议中,数据帧的传输方式和相关机制。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传输规则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必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 数据传输应具有一定的实时性。

3. 数据传输应具有一定的容错性。

4. 数据传输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第五章:错误处理机制错误处理机制是指在超声波雷达接口协议中,对错误数据和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对数据帧进行校验,发现错误数据时进行重发或丢弃处理。

2. 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以免数据丢失。

3. 对异常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超时、传输错误等。

NMEA0183 协议

NMEA0183 协议

NMEA0183 协议NMEA0183协议一、引言NMEA0183协议是一种用于海洋和航空导航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协议。

该协议定义了数据格式、数据内容和数据传输方式,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本协议旨在提供一种通用的数据交换标准,以便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相互通信和交换信息。

二、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符合NMEA0183协议标准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GPS接收器、导航设备、自动驾驶仪、雷达、声纳等。

三、术语和定义3.1 NMEA0183协议:指本协议的标准规范。

3.2 数据帧:指按照NMEA0183协议规定格式组织的数据单元。

3.3 数据字段:指数据帧中的一个数据单元,用于表示特定的数据内容。

3.4 数据标识:指数据帧中用于标识数据类型的字段。

3.5 数据内容:指数据帧中存储的实际数据。

四、数据格式4.1 数据帧结构数据帧由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NMEA)定义,采用ASCII字符编码。

数据帧的基本结构如下:$数据标识,数据字段1,数据字段2,...,数据字段n*校验和<回车><换行>其中,$表示数据帧的起始符,数据标识用于标识数据类型,数据字段用于存储实际数据,校验和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4.2 数据标识数据标识用于标识数据帧的类型,以便接收设备正确解析数据。

数据标识由两个字母组成,例如GP表示GPS数据,GL表示GLONASS数据,GA表示伽利略数据等。

4.3 数据字段数据字段用于存储实际数据,每个数据字段由逗号分隔。

数据字段的内容根据具体数据类型而定,例如位置信息包括纬度、经度、海拔等。

4.4 校验和校验和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采用异或运算计算得到。

校验和位于数据字段之后,由一个星号和两个十六进制字符组成。

五、数据内容5.1 位置信息位置信息用于表示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经度、海拔等。

纬度和经度使用度分秒格式表示,海拔使用米为单位。

5.2 时间信息时间信息用于表示设备接收到信号的时间,采用UTC(协调世界时)格式表示。

5303A雷达探测协议

5303A雷达探测协议

5303A雷达探测协议1.引言2.协议格式-头部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的起始和结束位置,以及数据包的长度等。

-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编号、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雷达参数:包括雷达的类型、工作频率、波特率等。

-控制信息:用于指示雷达的工作状态、扫描模式、滤波方式等。

3.协议传输过程-建立连接:雷达与接收器之间通过物理连接(如串口、以太网等)建立通信连接。

-数据传输:雷达将探测到的目标信息按照协议格式进行编码,并通过连接通道传输给接收器。

-数据接收:接收器接收到雷达发送的数据后,解码并提取出目标信息。

-数据处理:接收器将目标信息进行处理,根据需要进行筛选、跟踪、分类等操作。

-数据输出:接收器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可读形式进行显示或输出。

4.协议功能-目标定位:通过接收雷达发送的目标信息,可以确定目标在空间中的坐标位置。

-目标追踪:根据雷达发送的目标信息,可以实时追踪目标的运动轨迹。

-目标识别:通过分析目标的特征和动态行为,可以对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

-碰撞预警:通过比较多个目标的位置和速度,可以进行碰撞预警,避免潜在的危险。

-任务规划:根据目标信息和环境条件,可以进行任务规划和路径规划。

-空域监视:通过雷达探测协议,可以对特定区域进行监视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

5.5303A雷达探测协议的优势-高精度:协议采用高精度的数据格式,可以提供准确的目标位置、速度等信息。

-实时性:协议传输速度快,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扩展性:协议格式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和扩展,满足不同系统的需求。

-兼容性:协议与不同型号的5303A雷达兼容,可以方便地进行整合和升级。

-可靠性:协议采用校验和等机制,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总结:5303A雷达探测协议是一种用于雷达探测目标的通信协议,通过定义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方式,实现了目标定位、目标追踪、目标识别等功能。

协议具有高精度、实时性、扩展性、兼容性和可靠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气象等领域。

雷达物位计技术协议(一)

雷达物位计技术协议(一)

雷达物位计技术协议(一)雷达物位计技术协议1. 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双方就雷达物位计技术合作达成的共识,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2. 合作内容双方将就以下事项展开合作:•销售和安装雷达物位计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共同开发和优化雷达物位计技术3. 权益和义务合作方A(供应商)作为雷达物位计设备的供应商,合作方A享有以下权益:•授权合作方B销售和分发雷达物位计设备•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参与共同开发和改进雷达物位计技术合作方A有以下义务:•保证雷达物位计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准时的交付和安装服务•及时处理合作方B的技术支持请求和投诉合作方B(分销商)作为雷达物位计设备的分销商,合作方B享有以下权益:•获得销售和分发雷达物位计设备的独家权利•接收合作方A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参与共同开发和改进雷达物位计技术合作方B有以下义务:•积极推广和销售雷达物位计设备•提供售后服务和客户支持•及时向合作方A反馈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4. 保密条款双方应遵守以下保密条款:•保密信息:协议签署后,双方共享的所有商业、技术和机密信息属于保密信息。

•保密责任:双方均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对方的保密信息不被泄露或不当使用。

•保密期限:保密信息的保密期限将持续三年自协议终止之日起。

5. 争议解决双方如发生任何争议或纠纷,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成,双方同意提交相关争端至仲裁解决。

6. 协议生效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并自协议签署之日起执行。

合作方A: _________________ (签字)合作方B: _________________ (签字)。

船用雷达 接口协议

船用雷达 接口协议

船用雷达接口协议
船用雷达是船舶上的重要设备,用于探测周围水域的物体和障
碍物,以确保航行安全。

雷达的接口协议是指雷达设备与其他设备
或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时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船用雷达
的接口协议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数据格式、通信协议、接口类型等。

首先,船用雷达的接口协议涉及到数据格式。

雷达设备通过接
口协议传输的数据可以是雷达图像、目标信息、船舶状态等。

这些
数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编码和解码,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可
以正确地解析和处理数据。

其次,船用雷达的接口协议还涉及到通信协议。

不同雷达设备
之间或者雷达与其他船舶设备之间的通信需要遵循特定的通信协议,例如NMEA 0183、NMEA 2000等。

这些通信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速率、校验等,以确保设备之间可以稳定可靠地进行数据交换。

另外,船用雷达的接口协议还涉及到接口类型。

雷达设备通常
会具有多种接口类型,例如串口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接口等。

不同的接口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设备,船舶上的雷达设备需要
与雷达显示器、导航设备、自动舵系统等多种设备进行连接,因此需要具备多种接口类型,而这些接口类型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接口协议。

总的来说,船用雷达的接口协议涉及到数据格式、通信协议、接口类型等多个方面,这些接口协议的规范和标准对于船舶上的雷达设备与其他设备的互联互通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航行安全和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

船用雷达的接口协议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船舶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能够稳定可靠地进行。

w波段毫米波雷达协议

w波段毫米波雷达协议

w波段毫米波雷达协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毫米波雷达在无人驾驶、智能安防和物联网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推动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W波段毫米波雷达协议应运而生。

1. 协议背景W波段毫米波雷达协议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际社会为了规范和统一W波段毫米波雷达的使用而制定的。

该协议的出台旨在提高毫米波雷达的工作效率、保障频谱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促进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2. 协议范围W波段毫米波雷达协议适用于使用W波段频谱的毫米波雷达系统。

其目的是确保不同系统之间能够在相同频段内的无线通信中无干扰地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3. 协议规定W波段毫米波雷达协议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频率范围协议确定了W波段的频率范围为70GHz至100GHz。

在这个频率范围内,毫米波雷达设备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3.2 信道规划为了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和碰撞,协议对W波段内的信道进行了规划。

具体规定了不同信道的频率、带宽以及使用范围,以便不同设备进行频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3.3 功率限制为了保证毫米波雷达设备在相邻频道之间的正常通信和避免干扰,协议规定了设备的最大传输功率和最小接收灵敏度等参数。

通过合理设置功率限制,可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性能。

3.4 QoS保障协议要求W波段毫米波雷达设备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Quality of Service,QoS)。

设备需保证在不同工作环境下,如高速行驶、复杂天气等情况下,依然能够稳定运行并保持良好的数据传输性能。

4. 协议实施为了使W波段毫米波雷达协议得以实施,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制定标准并监督执行。

同时,为了促进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国际间应建立相应的协作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

5. 协议优势W波段毫米波雷达协议的出台有以下几点优势:5.1 频谱碎片利用协议的制定使得W波段频谱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和有效的利用,有效避免了频谱资源的碎片化和浪费。

雷达水位计RS485 MODBUS通讯协议规范

雷达水位计RS485 MODBUS通讯协议规范

26GHz脉冲雷达水位计RS485 MODBUS
通讯协议规范
1.MODBUS协议介绍
Modbus 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

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

Modbus 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

它描述了一控制器请求访问其它设备的过程,如果回应来自其它设备的请求,以及怎样侦测错误并记录。

Modbus遵从主从模式,协议在一根通讯线上使用应答式连接(半双工),协议只允许在主计算机和终端设备之间,而不允许独立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这就不会在使它们初始化时占据通讯线路,而仅限于响应到达本机的查询信号。

传输方式是一个信息帧内一系列独立的数据结构以及用于传输数据的有限规则,雷达水位计是以RTU(远程终端单元)模式在Modbus总线上进行通讯。

代码系统
●8位二进制,十六进制数0...9,A...F
●消息中的每个8位域都是一个两个十六进制字符组成
每个字节的位
●1个起始位
●8个数据位,最小的有效位先发送
●1个奇偶校验位,无校验则无
●1个停止位(有校验时),2个Bit(无校验时)
错误检测域
●CRC(循环冗长检测)
2.RTU模式的数据结构
3.通讯配置
4.雷达水位计通讯协议定义
5.雷达水位计通讯示范
2。

雷达通信协议通用

雷达通信协议通用

雷达通信协议通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雷达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航空航天到智能交通,从军事领域到日常生活,几乎无处不在。

而在这些应用中,雷达通信协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就像是一种语言,让雷达和通信系统能够有效地交流和协同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雷达,作为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设备,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回波来获取目标的位置、速度、形状等信息。

通信系统,则负责将这些信息传递给需要的地方,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

为了让这两个系统能够无缝对接,高效协作,就需要一套通用的雷达通信协议。

那么,什么是雷达通信协议通用呢?简单来说,就是制定一套标准化的规则和格式,使得不同类型、不同厂家、不同应用场景的雷达和通信设备,都能够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处理。

这就好比全世界的人们都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无论来自哪里,都能听懂彼此的意思。

通用的雷达通信协议具有众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在过去,如果一个系统中使用了来自不同厂家的雷达和通信设备,往往会因为协议不兼容而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或者需要进行复杂的转换和适配。

而有了通用协议,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不同设备之间可以轻松地连接和协同,大大降低了系统集成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通用协议有助于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规范信息的格式和编码方式,可以减少信息的冗余和错误,确保关键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

这对于一些对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如军事指挥、航空管制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再者,通用协议能够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当大家都遵循相同的标准时,开发者可以更加专注于技术的核心创新,而不必花费大量精力在协议的适配和转换上。

这将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然而,要实现雷达通信协议的通用并非易事。

这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挑战和问题。

技术层面上,不同类型的雷达和通信设备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和工作模式,要找到一种能够兼容各种情况的通用协议并非简单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达通信协议(通用版)
———— 2012.12.26
北京川速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 声明:
● 协议内容
○ 雷达测速状态下送出的数据格式
○ 调试或设置雷达参数的通信口令
● 本协议适用于川速微波所有款型的雷达
● 如有新的使用或需求,可向本公司提出协议申请或协商
标注说明:
XX XX:内容强调注明
XX XX:区分注明
XX XX:特殊修改
一、总述
雷达上电复位后先输出FEh FDh两秒内若无更新请求则输出FDh FEh然后进入测速状态,测量车速范围02h~F0h(对应2~240 km/h,包括边界)。

在测速状态通过命令可进入设置状态,完成各种设置后可通过命令退出设置状态回到测速状态。

上电复位
在测速状态下有五类工作模式可选:
1,持续送数模式,无车持续输出00h,若探测到车速则输出车速数据(一辆车通过探测区会有一串数据),数据间隔固定为26ms。

2,车头触发送数模式,平时无车不再输出00h,机动车进入照射区时只送1次数据(具体见后命令)。

3,车尾触发送数模式,平时无车不再输出00h,机动车驶出照射区时只送1次数据(具体见后命令)。

4,应答模式,只有上位机下发数据请求(F7h)才回送车速数据。

5,计量院送数模式,基本和持续送数模式一样,只是判定条件较低,更容易触发送数。

设备出厂默认为车头触发送数模式。

车速数据格式默认为单字节16进制数(具体见后命令)。

二、设置命令
设置命令基本格式回应:
帧头命令参数(2字节)帧尾帧头长度内容帧尾FAh 3xh FBh FAh 3xh FBh 其中x指示具体命令。

其中x指示内容的字节数。

1,进入设置状态:FAh 31h 30h 30h FBh
先停止送数,然后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其中xxh为:30h表示正确执行,31h表示不正确。

下同。

3xh为标志字节,暂未详细定义。

2,退出设置状态:FAh 32h 30h 30h FBh
若在设置状态,先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然后恢复送数。

若在测速状态则不回应。

以下命令在测速状态均不响应。

3,选择工作模式:FAh 33h yyh 30h FBh
其中yyh定义,默认值是31h,车头触发送数模式
30h、持续送数(忽略触发门限设置,送数间隔约26ms,无车时送00h)
31h、车头触发送数模式(即每辆车进入探测区只送1次数,无车时不再送00h)
32h、车尾触发送数模式(即每辆车驶出探测区只送1次数,无车时不再送00h)
35h、应答模式
50h、计量院送数模式
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4,设置TTL触发上限:FAh 34h yyh 30h FBh (需硬件订制,一般雷达无此功能)
其中yyh为车速门限值。

门限范围[1,240](km/h),默认值30。

测速值大于门限值时(在测速下限范围内),同步输出TTL脉冲信号,触发模式高电平维持26ms左右
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5,设置角度修正值:FAh 35h yyh 30h FBh
其中yyh为修正值,默认值0,即不修正。

角度修正范围[0,70],和安装角度相关
例如:需角度修正25度,下发:FAh 35h 19h 30h FBh
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6,设置灵敏度:FAh 36h yyh 30h FBh
其中yyh为灵敏度,默认值是20,计量院模式默认值是2。

灵敏度值越大,门限越高,越不灵敏,越不容易触发。

范围[0,240],用户应用范围[11,240]。

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7,设置方向过滤:FAh 37h 3xh 30h FBh (仅对CSR-IR型(双向)、CSR-IH型有效)
其中x定义:
0、不过滤方向。

此为默认设置。

1、只输出来向车速
2、只输出去向车速
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8,选择车速数据格式:FAh 38h yyh 30h FBh
其中yyh定义,默认值为30h,单字节:
30h、单字节,无方向无帧格式。

31h、双字节,有方向无帧格式,首字节为方向:F9h来向、F8h去向、F7h不确定,非CSR-IR型雷达固定为F7h。

32h、ASCII码格式,首字节为方向:‘+’来向、‘-’去向、‘*’不确定,无速度输出的是‘*000’,非CSR-IR型雷达首字节固定为‘*’。

例如:来向车速125km/h,输出:2bh 31h 32h 35h
方向不确定车速89km/h,输出:2ah 30h 38h 39h
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9,测速下限调整:FAh 39h yyh 30h FBh
其中yyh为速度值。

速度值范围[1,150](km/h),默认值5。

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10,存储将当前设置:FAh 3dh 31h 30h FBh
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11,调用出厂默认设置为当前设置:FAh 3dh 32h 30h FBh
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12,将当前设置回传给上位机:FAh 3dh 34h 30h FBh
回应:FAh 3yh xxh yyh … yyh FBh
其中y为后续字节个数(不含FBH),固定为dh。

yyh … yyh为可存参数,顺序为:工作模式、TTL触发上限、修正角度、灵敏度、车速格式、测速下限、保留。

13,软复位:FAh 3eh 30h 30h FBh
回应:FAh 32h xxh 3xh FBh 回应之后立刻复位,不再响应任何命令,复位时间约1秒。

14,查询软件版本:FAh 3fh 30h 30h FBh
回应:FAh 3xh 30h 版本字符串(ASCII码格式,无结尾字节00h)FBh
其中x为字符串长度(算上字符串结尾字节00h),现固定为dh。

例如:FAh 3dh 30h 6Bh 30h 31h 2dh 76h 32h 2eh 31h 30h 2eh 33h 33h FBh
解析为 k 0 1 - v 2 . 1 0 . 3 3
15,查询产品序号:FAh 3fh 32h 30h FB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