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_324及H_323多媒体通信协议标准

合集下载

H323协议简介

H323协议简介

呼叫流程
慢启动 首先通过H.225.0信令建立呼叫,再通 过H.245进行主从决定、能力协商、媒体通道 建立。因为流程繁琐且接续速度慢,此流程已 基本淘汰。 快启动 在慢启动基础上进行了改数,被叫在响应proceeding或者alerting或者 connect时直接带上协商结果,消息数量少且 接续速度快,目前被广泛使用。
gatekeeper 也就是网守,类似软交换的角色。网守必须 提供的服务有:地址翻译、许可控制、带宽控制与区 域管理功能。可选提供的功能有:呼叫控制信令、呼 叫鉴权、带宽管理、呼叫管理、别名地址修正、拨号 数字翻译、GK管理信息数据结构、带宽预留和目录服 务等。 Gateway 也就是网关,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中继网关, 负责用户的接入与媒体的转换。
H.323协议族主要协议
H.225.0 RAS (注册、许可、状态),通常使 用UDP端口1719 ,应用于gateway和GK之间。 H.225.0 呼叫信令 用于呼叫建立,信令类似 Q931 Q931,比如setup、alerting之类的。协议承载 setup alerting 在一个TCP连接通道上,通常使用TCP端口 1720。 H.245 媒体控制协议 用于媒体通道的控制和能 力协商,协议使用TCP,端口在H.225.0呼叫建 立过程中确定。
呼叫流程
? ? H225.0 setup(SDP) H225.0 call proceeding(SDP,H245 addr) establish H.245 TCP connect H.245 MSD TCS OLC H225.0 alerting H225.0 connect ? ? ? ?
H.245隧道
隧道h245方式h323协议族其他协议h450定义了一系列的业务包括呼叫转移呼叫等待mwi等等h460h323协议的一些扩充包括电路状态监控qos监视报告等等h235有关安全方面的一种标准主要为基于h2250h245以及h460的体系提供安全程序

H.323 协议学习资料

H.323 协议学习资料

H.323 协议介绍中研信令协议部主要内容•简述•H.323系统•信令•呼叫流程•应用示意图内容概要•简述•H.323系统•信令•呼叫流程•应用示意图协议简述——定义与组成•H.323定义•描述了在没有Qos保证的分组网络上如何实现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协议族的组成•H.323•H.225.0 RAS和Q.931,RTP和RTCP•H.245•H.450•H.235•另外还引用了H.261、G.7××系列和T.120 系列等协议简述——协议结构图A/V Application Termin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DataApplicationG.7xx H.26xRTCP Terminal toGatekeeperSignaling(RAS)H.225.0 CallSignalingH.245Conference ManagerTPKTReliable Transport (TCP)Unreliable Transport (UDP)Network Layer (IP)Link LayerPhysical Layer T.125 T.124 T.123RTP协议简述——特点与发展•H.323 协议的特点•应用层协议•独立于较低的层次的传输协议•基于ASN.1的消息编码•功能完善,实现较复杂•文档详尽,可操作性好•与窄带互通性好•H.323发展与现状•1996/1—2000/4,ITU_T推出H.323V1-V4•得到PC、通信设备和操作系统制造商的共同支持•成为支持VOIP协调工作的主要标准•我国国标的基础•多媒体会议方面的应用内容概要•简述•H.323系统•信令•呼叫流程•应用示意图H.323系统——组成•H.323系统的组成•定义以下实体:终端(Terminal)、网关(Gateway)、网守(Gatekeeper,简称GK)、MC、MP和MCU。

H323协议介绍

H323协议介绍

H.323协议介绍 (3)1. 范围 (3)2. 系统介绍 (3)2.1 终端 (3)2.1.1 H.245控制功能 (4)2.1.1.1 能力交换(Capability Exchange) (5)2.1.1.2 逻辑信道信令(Logical Channel Signalling) (5)2.1.1.3 主从判定(Master-slave determination) (5)2.1.2 RAS信令功能(RAS signalling function) (6)2.1.3 呼叫信令功能(Call signalling function) (6)2.2 网关 (6)2.3 网守 (7)2.4 MC (8)2.5 MP (8)2.6 MCU (8)3. 呼叫信令(Call Signalling) (9)3.1 地址 (9)3.2 RAS信道 (9)3.2.1 网守发现 (9)3.2.2 端设备注册 (9)3.2.3端设备定位 (10)3.2.4 接纳、带宽改变、状态和disengage (10)3.3 呼叫信令信道 (10)3.3.1 呼叫信令信道路由 (10)3.3.2 控制信令信道路由 (11)3.4 呼叫引用值 (12)3.5 呼叫号 (12)3.6 会议号和会议目标 (13)4. 呼叫信令过程 (13)4.1 阶段A - 呼叫建立 (13)4.1.1 基本呼叫过程 (13)4.1.2 两端设备都向同一个网守注册 (14)4.1.3 主叫方有网守 (15)4.1.4 只有被叫方有网守 (16)4.1.5 快速连接过程 (17)4.1.6 和MCU建立连接 (17)4.1.7 呼叫前转(Call Forwarding) (17)4.1.8 用会议名发起呼叫 (17)4.1.8.1 加入一个会议假名,无网守 (17)4.1.8.3 加入一个会议假名,有网守 (17)4.1.8.4 用会议假名进行会议创建或邀请加入 (18)4.2 阶段B - 初始通信和能力交换 (18)4.3阶段C - 音视频通信的建立 (19)4.3.1 媒体流地址分配 (19)4.3.2 通信模式命令过程 (19)4.4阶段D –呼叫服务 (19)4.4.1 带宽改变 (19)4.1.2 状态 (20)4.1.3 特别会议扩展 (21)4.1.3.1 直接端设备呼叫信令–会议创建 (21)4.1.3.2 直接端设备呼叫信令–会议邀请 (22)4.1.3.3 直接端设备呼叫信令–会议加入 (23)4.1.3.4 网守路由呼叫信令–会议创建 (24)4.1.3.4 网守路由呼叫信令–会议邀请 (25)4.1.3.4 网守路由呼叫信令–会议加入 (25)4.1.4 多点层叠 (25)4.5阶段E –呼叫终止 (26)4.5.1 清除呼叫(无网守) (26)4.5.2 清除呼叫(有网守) (26)4.5.3 网守发起清除呼叫 (27)H.323协议介绍1. 范围H.323组件包括终端(Terminal )、网关(Gateway )、网守(Gatekeeper )、多点控制器(Multipoint Controller ,MC )、多点处理器(Multipoint Processor ,MP )和多点控制单元(Multipoint Control Unit ,MCU )。

H323

H323

H.245
• H.245的控制信号在一条专门的可靠信道(如TCP连接)上传送,称为H.245控 制信道,控制信道必需在任何逻辑信道之前由H.225.0先行建立,并在通信结 束后释放。 • 在H.323中,呼叫指的是两个端点之间的一种点到点的联系。一个呼叫通信可 以只包含一种媒体,也可以包含多种媒体信息,每种媒体信息在一个逻辑信 道上传送。 • 在IP网络中,逻辑信道就是TCP连接或者无连接的UDP通道。每个逻辑信道 的打开和关闭、参数设定、收发双方的能力协商等控制功能由H.245协议完 成。 • 它还要完成多点会议呼叫各逻辑信道的配合控制功能。
Gateway 网关 H.320 Terminal (ISDN)
多点控制单元 MCU MultiPoint Control Unit: 支持三个以上节 点设备的会议
PSTN
Speech Only H.323 Terminal
H.324 Terminal (POTS)
网络设备
•Gatekeeper:关守 •Gateway:网关 •Endpoint:终端
– 规定了如何利用RTP对音、视信号进行封装; – 定义了登记、接纳和状态(RAS— — Registration,Admission and Status)协议。
• RAS协议的作用是为网络管理点提供确定端点地址和状态、施行呼叫接纳控 制等功能,该管理点就是网守(GK— — Gatekeeper)。
H.225.0协议(2)
• 对于补充业务,ISDN UNI制订了通用功能协议Q.932,规 定了适于各种补充业务的一般控制机制及相应的消息和信 息单元。同时制订了Q.950系列协议,对各个补充业务的 信今过程及信息单元的定义作了具体的规定。 • 与之对应,H.323系统也采用向样的体系来处理补充业 务。H.450.1为支持H.323系统补充业务的通用功能协, H.450.2-x为各种特定补充业务的信令协议。

H.323协议体系介绍

H.323协议体系介绍

H.26X与MPEG关系
标准 用途 制定者 备注
H.26X
重要用于视频通信 如: 基于ISDN的H.320框架 重要用于视频存储播放 如:VCD的视频压缩标 准是MPEG-1
由ITU-T制定 H.261,H.262,H.263.H.2 64 由MPEG制定 MPEG1,MPEG2,MPE G-4
MPEG
H.323协议体系培训
议程
– ITU-T协议概述 – H.323 协议栈 – H.323 其它重要协议 – H.323设备标准图示 – H.26X视频对比 – H.26X与MPEG关系 – 图像格式对比 – G.7XX音频对比 – H.323对网络特性的一般适应性指标 – 问题
Amplesk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Amplesk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G.7XX音频对比
传输带宽 频率响应 复杂度
G.711
48Kbps,56Kbps,64Kbps
300Hz-3400Hz
0。1Mips
G.722
48Kbps,56Kbps,64Kbps
50Hz-7000Hz
10 Mips
其中:H.262/MPEG-2 H.264/MPEG-4 AVC由 ITU-T与MPEG联合制 定
Amplesk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图像格式对比
分辨率 SQCIF QCIF CIF(FCIF) iCIF 4CIF VGA SVGA XGA SXGA 128*96像素 176*144像素 352*288像素 352*576像素 704*576像素 640*480像素 800*600像素 1024*768像素 1400*1050像素 PC PC PC PC 支持的设备 是否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TANDBERG TANDBERG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1/4*CIF CIF 2*CIF 4*CIF

第四章H323协议IP电话技术

第四章H323协议IP电话技术

第四章基于H323协议的IP电话技术(6课时)重点:熟悉H323协议的IP电话结构难点:对H323协议族的了解和熟悉思考题目:1、简述协议栈的概念2、简述H323协议的组成一、语音协议栈概述协议栈是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文件传输的过程:由上层协议到底层协议,再由低层协议到上层协议。

使用最广范Internet ---TCP/IP协议栈,它的由上到下的协议排列分别为:应用层协议(HTTP、TELNET、DNS、EMAIL等)、运输层(TCP、UDP)、网络层(IP)、链路层(WI-FI、FDDI、以太网等)。

二、关于H323协议H.323是ITU-T提出的一个建议书。

它是一个协议族,用来在IP分组交换网上实现语音通信、视频通信和数据会议。

H.323当前已发展到了第6个版本三、H323协议栈结构H.323协议是由一系列相关协议组成的一个协议栈。

如图所示意的H.323协议栈。

H.323协议族是建立在运输层之上的体系结构。

正因为建立在传输层之上,所以它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差异,而使其与其他网络的VoIP协议交互起来比较容易。

从图3.1中可以看出,H.323有三个功能模块:信令控制模块、媒体传输模块和数据会议(Data Conference)模块。

信令控制模块又由H.225.0 认证/接受/状态RAS(Registration/Admission/Status)信令、H.245媒体控制信令和H.225.0呼叫信令组成。

媒体传输模块由音频传输和视频传输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各自又包括编码标准、RTP 实时传输和RTCP实时传输控制。

数据会议模块则主要由建立在TCP上的T.120协议族来负责。

值得一提的是,H.323只是H.32X多媒体通信标准系列中的一个。

H.32X系列标准各自针对一种特定网络上的多媒体通信。

它们公用了很多协议,例如H.245就是大多数H.32X 协议族系列的一个公共的协议。

视频通信协议

视频通信协议

视频通信协议视频通信协议是指在视频通信过程中,用于规定数据传输格式、传输速率、错误校正等内容的一系列协议。

视频通信协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直接影响着视频通信的稳定性、清晰度和实时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视频通信协议,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视频通信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

RTP是一种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实时数据的协议,它通常与RTCP(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实时控制协议)一起使用。

RTP协议可以保证多媒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实时性和同步性,适用于视频会议、视频直播等场景。

RTP协议的特点是传输速率较快,能够保证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但在传输过程中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对延迟和丢包的容忍度较低。

其次,我们介绍一种常用的视频通信协议——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

RTSP是一种用于控制流媒体服务器的协议,它可以实现对流媒体的播放、暂停、快进、快退等控制操作。

RTSP协议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对流媒体的灵活控制,适用于视频监控、视频点播等场景。

但是,RTSP协议在传输过程中对网络环境的要求较高,对延迟和带宽的要求也比较苛刻。

除了RTP和RTSP协议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视频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H.323是一种多媒体通信协议,它包括了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的标准,适用于实时的音视频通信。

H.323协议的特点是支持多种编解码器,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带宽条件。

但是,H.323协议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配置和维护相对复杂。

综上所述,视频通信协议在视频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视频通信协议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视频通信协议对于保证视频通信质量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视频通信协议,以实现稳定、清晰、实时的视频通信效果。

2-H.323协议体系

2-H.323协议体系
01001(192.168.0.1)01002
4.ARQ

01002, 384K ACF 呼叫确认 SETUP ARQ (192.168.0.2), 384K

建立连接 192.168.0.1192.168.0.2 被叫呼叫请求
2.ACF
3.SETUP
5.ACF

Endpoint 1
01001
Page 38
1.ARQ
2. 3. 4.
4.ACF
5.SETUP
8.CONNECTED

Page 8
第1章 H.323协议基础
1.1 H.323协议概述 1.2 H.323基本概念 1.3 H.323协议栈介绍
Page 9
1.2 H.323基本概念
H.323系统架构

H.323终端,网关和MCU都称为节点Endpoint。
GK
Packet Based Network

27
1.3 H.323协议栈介绍-H.245


打开逻辑通道(OLC/OLCA/OLCR)
之所以称之为逻辑通道,是因为这个过程实际上只是交换出一条通道的通信地址信息。 H.323协议中,逻辑通道的打开过程遵循,谁传输谁打开的原则。 打开逻辑通道信息: OLC:打开逻辑通道请求消息。 OLCA:打开逻辑通道请求响应消息。 OLCR:打开逻辑通道请求拒绝消息。
Page 18
1.3 H.323协议栈介绍-RAS


RAS消息介绍
RAS消息是H.225.0协议规定的消息的一种,是节点和网守GK之间使用的协议,执行管理功能,主 要包括注册、访问控制和状态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多媒体通信协议标准福建电视台陈秀岩

由于电信网计算机因特网有线宽带网的大

规模开发应用是发展所趋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集中了图象文字声音等处理技术的多媒体技术也被人所青睐因此利用现有的或正在发展的网络传

送多媒体信息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获得所需要的多媒体信息成了世界性研究

热点从而诞生了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出现是通讯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它将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电视的真实性融为一体

最终将会使计算机通信大众传播娱乐业等多个领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媒体产业从而将成为新

世纪最大的产业在这一大背景下国际电信联盟近年内迅速制定了一系列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协议它就是系列

日和协议的区别

一和是目前最重要也将

是最具影响的两个多媒体通信协议的通信基于或的通信基于普通电话网由于这两个通信基于已有良好发展基础的网络且联系到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可预见其影响将是很深远的

日协议标准概述

日的共同特点

一妻

基于统一的国际标准通信网络即这些多

媒体通信技术都是基于成熟且大量普及的普通电

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因特网基于一标准的图象和语音压缩算法其中图象采用语音采用系列这是保证不同系统进行互联的前提条件从而使得由不同开发者用不同方式实现的编解码器互相之间都能遵照同样的格式进行工作能实现广泛的系统互联由于采用标准的通信数据码流标准的数据打包方式数据复接方式和系统控制可以允许不同厂家的产品在国际范围内相互能通信这是让多媒体通信系统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基础独立于应用平台无论是基于计算机系统还是独立的电器设备也无论是大型工作站还是个人电脑只要系统能够向通信网络提供符合标准的数据和控制这些系统就能够进行多媒体通信基于协议的产品目前可见到的是可视电话系统上面已述它是运行于普通电话网之上的可视电话是一种提供语音图象和其他数据传输的一种实时通信方式由于电话网带宽的限制语音和图象采用的是高压缩比的算法以低数码率进行传输这样语音虽然仍然能够和普通电话的质量相当但是图象不太理想根据标准协议采用象素分辨率的图象每秒的帧数只能控制在一帧之间电视工作者都知道这只是普通电视帧数的如果将图象清晰度提高即得到比较清晰的图象每秒

的帧

数也只能控制在到帧可见如果将此图象效果与火象素分辨率的比较其分辨率

有的是一个系统协议它负责控制系统的运行对语音和图象数据压缩和解压缩进行数据复接将语音数据图象数据和其他数据合在一起再利用调制解调器从一条电话线实时传送出去以及通过调制解调器接收到从电话线上传输来的数据之

后再区分开语音图象等数据并进行再解码所有这些具体的事情还需要其它的协议来帮助完成因此采用的系统同时还要用到下列其他协议调制解调器标准协议它是支持在普综述有线电视技术通电话网络上两点之间以或的速率

传输数据的协议要求支持“透明的”同步传输模

式如果采用异步传输模式则要采用协议进行支持其它与调制解调器有关的协议是协议其中包括调制解调器开始数据传输前的起始

程和的附录协议这其中

包括

先进行普通电话通话再升级到可视电话的过程数据复接和分路标准协议在发送端把控制数据语音数据图象数据和其他数据合

成一路数据让调制解调器传输在接收端再分开这些数据分成复接和自适应

两个层次对应调制解调器接口对应

数据

来源接口层分为三种情况语音数据和相关联图象数据和的相关联有关的控制数据则和相关联

系统控制标准协议它通过协议定义的消息和过程让通信双方能互相交换信息并

决定如何传送语音图象和数据如何处理错误分成对消息编解码和对各个消息处理的状态转换机制两个部分语音和图象采用的算法及选项由的交换信息决定

语音算法这是窄带语音编码把采样的语音信号压缩成或。同时提供静音检测在没有声音时传输更少比特的数据图象算法这是低码率图象

压缩编码算法协议采用分块变换运动估

值和运动补偿嫡编码的基本结构由于采用了半像素搜索等更好的处理方法其编码效率

高一倍由于是标准协议只要是按照协议运行的系统它们之间就可以相互通信目前已见应用的系统有独立的可视电话这样的系统和目前的普通电话基本上一样其使用方法与普通的电话没有什么两样也是采用话筒和的电话线接口但它附加了一些新东西如摄像头和图象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屏或者也可以用普通的电视机显示影象而它里面电路要比普通电话机复杂得多需要实现系统控制语音图象编解码和调制解调数据等功能基于的可视电话具有多媒体功能的个人计算机通过使用有语音功能的调制解调器全双工工作的声卡图象采集卡以及摄像头,利用机本身的处理语音和图象或者还可以再加上另外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加速语音或图象数据的处理然后再配备合适的软件也同样可以实现普通电话的通话和可视电话的通话协议标准概况协议与协议极为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基于通信网络的不同便随之带来一些通信方式上的改变例如其带宽随采用的通信网络的接人方式不同而变化对于采用电话拨号上的用户而言不言而喻其带宽与飞相仿而如果采用或其它高速数字方式接人的用户其带宽就可能比中高出很多,如果采用局域网和城域网其带宽就更加宽了正是由于存在有比较宽的带宽的可能在标准协议中还允许使用不同于的语音压缩编码算法它们是脉冲编码调制,码率为子带白适应脉冲编码调制一码率为可变短延时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一码率为并且单路编解码延时小于很好地避开了回声抵消的问题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编码速率为业延时小于另外所特有包含的配套协议包括了呼叫控制登录和管理控制数据打包解包及传输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进行呼叫用户数据报协议可进行面向关守的登录和管理基于的实时传

输控制协议实时传输协议可进行

时语音和图象数据的传输其中数据打包解包及传

输对应于系统中的层而呼叫控

制对应于系统中有关调制解调器的协议部分

和的比较

上文对这两种协议基于应用的通信网络进行

别下面对这两种协议的内容进行比较它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有线电视技术综述

如何建立呼叫“’的情况就必须要加位的“’,到数据流中

士在标准协议中呼叫的建立和通信双方而在接收端再把所加人的“’剔除出来这个工作

的握手是由调制解调器有关的协议吕可能会导致要传送的数据不是整数个字节而多数

完成的而在标准协议中这些功能情况下比如基于机的情况调制解调器的接口则是由和网络协议如共同完成是整数字节的这样就需要加人到其中在有的因此通过文法定义了两套消的前提下的标志变成两个字息一套通过协议在特定端口与通信的对方进节“透明”数据的工作变成检查和然行呼叫和握手工作另一套通过协议在特点后根据中定义的规则用两个字节替换最后端口与网络上的关守通信以进行登再由在调制解调器内把标志由换成录和管理工作在最新的第三版本中第一在中就不需要一个层语

套的工作也可以通过来完成通过新的消息音和图象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端口传送互不有效加快握手的过程此外在的终端中关影响中的层相当于中的采用守的通信是可选的传送数据错误处理都是在这个层次上消息的交换做的二者在这个层上给语音和图象数据附加上一、在标准协议中消息的交换采用些头尾数据以用于监测误码和数码次序的颠倒

的消息交换机制它在的层进行

通过

协议规定的逻辑通道。和简单重传协议传送基于日和通信

的消息这一点与调制解调器的数据传输协终端的互通

议在一个方向上只能传输单路数据是密切相关的而在标准协议中消息的交换先通过从上面第节的分析和比较可知和的对话然后通信双方再打开另外一个协议之间的差别是由于其通信终端所基于的的端口进行消息的交换由于通信网络条件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基于的消息必须保证没有任何错误在中只能和这二个有所差异协议的多媒体通信终端

由进行校验以及的重新传送机制的互通性还未能很好实现随着这些终端的大规模

来保证这一点而中则由协议本身来应用它们之间互通的需要就会变得的十分迫切事保证这一点实上基于不同协议间通信终端的互通从来就是很重语音图象数据的传输及错误处理要的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调制解调器的数据传输协议在一个方向上互通的实质就是实现不同协议的相互转换在只能传输单路数据必须分成两个层次计算机网络中都是通过网关来实现这些的同样实

层和层其中层负责把语音图象现基于和协议的通信终端之间的互数据以及的消息混合成一路数据来传输这通也要通过设计制作网关来实现自然这必须建立样就带来了所谓“透明”数据的问题即需要保证在对各种协议透彻了解的基础上能否尽快实现互

传输的语音图象数据中不出现用来分隔语音图象通并没有太多技术障碍关键目前还未有太大的等数据的标志在中这个标志是“,市场需求矗如果要传输的数据中出现了连续个数据位都是尸罕、人人人气人人人人人人‘勺勺、人六丫丫、

、勺、、、、、声衬、、、、、、、人产人

上接第页为首先技术要比帧中继技术复杂得多实现起来困难况且目前尚有许多技术难题未解决

次设备与帧中继设备相比价格昂贵使普

通用户难以接受最后从未来发展的角

度看

适宜承担高速宽带网的骨干部分对于普通用

户来

说使用帧中继网作为宽带业务的接人网是经济有效的因此发展趋势将是帧中继技术与技术

相辅相成帧中继作为用户接人层接入到

交换技术为基础的骨干网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