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第5章 多媒体通信的实时通信协议
基于SIP的多媒体通信网络构建

和工 作原理 .给出了 SP多媒体通 信 网络拓 扑结构 的 I
一
般模 型 , 出了构建 网络 时应该注意 的事项 , 提 希望能
【】 卡姆 阿洛(ozl C maio. I 6( 美) G na a rl)SP揭 秘. 民邮 电出版 o l 人
社.0 3 20. 6
的设计 思想和管理控制更 加适合多媒体通 信 网络 因 此 .本 文关 于 SP协议 构建多媒体 通信 网络 提 出一 些 I
设 计 思 路
收 稿 日期 :0 1 5 3 2 1 —0 ~0 修 稿 日期 :0 1 0 — 3 2 1 - 6 0
代理服务 器的功能与 P T S N的 P X程控 交换机相 B 近. 主要完成 SP消息的路 由 每个 SP终端 发送请求 I I 消息给 它 自己的主控域 的代 理服务器 .代理 服务器将
止多媒 体会话 , 协调会话 双方 , 处理媒 体流 . 得会 话 获
双方 的传输地址 . 网关之间建立会话 时 . 在 能够 中继 传 统 PT S N的信令消息 . 目前应用非常广泛 的多媒 体网 是 络通信协议 在 SP多媒体通 信 网络 中 . I 一般有 注册 服务器 、 代 理服务器 、 定位 服务器 、 重定位 服务 器等多个功 能服务 器 .这些功能服务器 功能可 以通过一个 物理服务 器来
基 于 SP的 多媒 体 通 信 网 络 又 是 时 下 最 流 行 组 网 方 式 。 因 此 , 多媒 体 通 信 网络 构 建提 出 I 就
一
些设计思路 。
关 键 词 : I 计 算机 网络 技 术 ;数 字 通 信 技 术 ;多媒 体 通信 网络 SP;
0 引
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

结课论文学生姓名:刘鑫学号:1221010409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指导教师:王素红2021 年 06 月摘要:多媒体通信是信息高速公路建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它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是多媒体、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互相浸透和开展的产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媒体通信技术已经浸透到社会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它的应用极大地进步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减轻了社会的交通运输负担,改变了人们的教育和娱乐方式,对人类的消费、生活方式带来了宏大的变革,是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媒体通信的主要特征、关键技术、典型应用,以及多媒体通信的开展,我国的多媒体通信市场和多媒体通信的将来开展趋势。
关键字:多媒体通信,主要特性,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开展趋势目录引言 0第1章多媒体通信概述 (1)1.1 多媒体数据的特点 (1)1.2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开展 (1)第2章我国多媒体通信市场及现状 (2)第3章多媒体通信的关键特性 (2)3.1 集成性 (3)3.2 交互性 (3)3.3 同步性 (3)第4章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 (4)4.1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4) (4) (4)4.2 多媒体通信的网络技术 (4)4.3 多媒体通信的终端技术 (5)4.4 挪动多媒体通信的信息传输技术 (5)4.5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5)第5章多媒体通信的应用 (6)第6章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将来开展趋势 (6)6.1 向IP交融 (6)6.2 向挪动通信开展 (7)6.3 与卫星技术交融 (7)参考文献 (9)引言多媒体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打破了计算机、通信、电视、等传统产业间相对独立开展的界限,是计算机、通信和电视领域的一次革命。
它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对多媒体信息进展采集、处理、表示、存储和传输。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出现大大缩短了计算机、通信、和电视之间的间隔,将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电视的真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向人们提供全新的信息效劳。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二版)(图文 (7)

(1) 误码率(BER)。误码率指的是网络在传送数据的过 程中产生的错误比特的频率。误码率常用来表示传输介质 质量的优劣。光纤传送系统的BER低于10-9,且常介于1011和10-12之间;卫星数字线路的BER一般介于10-6和10-8之 间。
(2) 包差错率(PER)或信元差错率(CER)。它们是相对 应于分组交换网络和信元网络的差错率,指的是包或信元 丢失、复制、乱序的频率。
对于音频和视频这样的连续多媒体来说,系统不仅要能 提供相应比特率或带宽,而且应在通信的过程中保证这一比 特率或带宽。由于网络的通信能力或带宽一般是为多个端系 统或多个应用共享的,因此保证每个应用和每个端系统的通 信就成了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这里涉及到带宽的有效利用, 以及带宽的预留分配等问题。
第7章 网络多媒体应用技术
第7章 网络多媒体应用技术
表示网络传输数据能力的另一个术语是带宽。带宽一词 来自模拟通信技术。严格地说,带宽指网络有效地传送模拟 信号的频率范围。但网络的带宽与网络传送数字信号的速率 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常把带宽作为吞吐量或速率的同 义词。人们已习惯于把高速率的数字网称为宽带网,甚至用 数据速率的单位来表征带宽。
第7章 网络多媒体应用技术
第7章 网络多媒体应用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视频会议应用系统与终端

网守提供面向服务的功能,是H.制功能。一是地址翻译功能, 如将终端和网关的PBN名称翻译成IP地址;二是带宽管理 功能。
关守也叫会务器,是H.323电视会议系统的关键部件。 它主要提供授权和验证、保存和执行维护呼叫记录、执行地 址转换、监视网络、管理带宽以及提供与现有系统的接口。 会务器的功能一般都是由处理软件来实现的,会务器的功能 分为基本功能和选择功能。
基本功能是会务器必须要提供的功能,包括下面4项: (1)地址转换: (2)准入控制: (3)带宽控制: (4)区域管理:
会议终端主要完成的功能是数据的处理、音频和视频 信息的存储播放处理、数据文件的检索请求。会议终端的实 现方式也有多种,可以是专用的电视接收机,也可以是多媒 体计算机。
通信网络的构成可以是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或广 域网WAN、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Frame Relay、BISDN等网络。
6.1 会议系统的应用类型
常见的多媒体通信应用系统有视频会议系统、IP电话系统、 视频点播系统VOD、远程监控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远程医 疗系和网络电视系统等。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对多媒体业务需求的不断增 长,新型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也会不断出现。
根据ITU-T对多媒体通信业务的定义,其业务类型共 有6种:
上面叙述的每一个框架标准还都包括相应的H.200系 列标准,H.200标准涉及相应的视频、音频、通信协议、 复用/同步等,通信协议采用T.120系列标准。我们只对其 中主要的H.320、H.324和H.323标准作说明。
移动通信 第5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图5-1 ITU的3G频谱划分建议
第5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FDD
FDD TDD FDD MSS TDD
FDD MSS
(上行) (下行)
(上行) (地对空)
(下行) (空对地)
TDD
30 MHz
30 40
60
30 15
MHz MHz MHz MHz MHz
60
30
MHz MHz
100 MHz
1755 1785 1850 1880 1920
1980 2010 2025 2010 2170 2200 2300
2400
图5-2 中国的3G频谱划分方案
第5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5.1.4 3G业务特点与分类
3G开发并提供了新的3G移动增值业务,它们具 备互联网化、媒体化和生活化的特点。3G移动增 值业务中,成熟类的主要有短消息(SMS)、彩 铃、WAP、IVR(互动式语音应答)等业务;成 长类的主要有移动即时通信、移动音乐、MMS (彩信)、移动邮件、移动电子商务、移动位置 服务(LBS)、手机媒体、移动企业应用、手机 游戏、无线上网卡业务跟踪等业务;萌芽类主要 有移动博客、手机电视、一键通(PTT)、移动 数字家庭网络、移动搜索、移动VoIP等业务。
DS-CDMA(5MHz)
FDD
3.84
OVSF 4~512 10ms 15个时隙/帧 卷积码,Turbo码 上行:BIT/SK 下行:QPSK 开环、闭环(1500Hz) RAKE 基站同步或异步
CDMA 2000
TD-SCDMA
成对频带,单向 1.25MHz(CDMA 2000 1x)
/3.75MHz(CDMA 2000 3x )
多媒体教案第四章

1
4.1 多媒体传输协议
随着多媒体数据在 Internet上所承担的作用变得 越来越重要,需要实时传输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 数据的场合也将变得越来越多,如IP电话、视频 点播、多媒体会议系统等。这些系统需要特定网 络 协 议 的 支 持 。 RTP (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 和 RSVP ( Resource Reserve Protocol)等就是用来在Internet上进行多媒体传 输的协议,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场合。
16
4.2.2 多媒体会议系统
(1)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分类 多媒体会议系统种类繁多,其分类可以按照会议 设备配置划分为会议室会议系统和桌面会议系统; 可以按照是否利用计算机设备划分为电视会议系 统和计算机会议系统;也可按照使用的信息流类 型划分为音频图形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数 据会议系统和多媒体会议系统。这里基于网络环 境来划分。
17
4.2.2 多媒体会议系统
1)ISDN会议 2)局域网会议 3)电话网上的会议 4)Internet上的会议
18
4.2.2 多媒体会议系统
(2)多媒体会议系统信息流的种类 多媒体会议系统涉及的信息分为音频、视频、数据和控 制信息四大类。 1)音频——数字编码的语音。 2)视频——数字编码的活动场景。 3)数据——包括图像、图形、传真、文档、计算机文件 等。 4)控制信息一一用于会议开始、结束或进行过程中的性 能交换,建立和断开逻辑通道,会议模式控制以及其他功 能。
11
4.1.3 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QoS) 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 )
2.QoS的关键指标 QoS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可用性、吞吐量、时延、时 延变化(包括抖动和漂移)和丢失。下面详细叙述。 (1)可用性:可用性是当用户需要时网络即能工作的时 间百分比。 (2)吞吐量:吞吐量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对网上流量(或 带宽)的度量。 (3)时延:时延是指一项服务从网络入口到出口的平均 经过时间。 (4)时延变化:时延变化是指同一业务流中不同分组所 呈现的时延不同。 (5)丢包:在通话期间比特丢失或分组丢失 。
网络视频传输协议RTPRTCPRTSPSIPSDP

网络视频传输协议RTPRTCPRTSPSIPSDP流媒体服务器做音视频媒体传输主要就两件事:媒体回话协商,媒体数据传输;下面这几种协议就围绕着这两个需求而产生。
1.RTP协议rtp的全称是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应用层的一个协议,主要用来做音视频数据传输,一般基于udp协议之上,也支持组播,当然基于tcp也是可以的。
用rtp传输音视频数据的一般做法是将音视频数据前面加上rtp头封装成一个个的rtp包,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在组成按帧标记组成音视频数据,里面可以是h264或者h265的裸码流打包,也是是ps 格式或者ts格式封装的数据包,也可以是具有私有头的第三方封包。
rtp主要说的就是rtp头,里面比较重要的字段就是sn,一般在一帧数据被拆成多个rtp包,sn就是拆包的顺序,从1-32767循环叠加,在一个帧的最后一包会被打上mark标记,以此来区分一帧与另外一帧,用于接收方组成一帧数据包,多路不同的音视频媒体流使用ssrc源标记区分。
2.RTCP协议一般提到rtp总会提到rtcp协议,它们是配套的一套协议RTCP的全称是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rtp虽然可以传输音视频数据,但是却不能携带其他的信息,比如当前网络的丢包,延迟,抖动,这些都是保证音视频数据传输质量的重要信息。
简单的说来就是rtp协议负责传输音视频数据,rtcp协议配套传输当前传输的控制信息。
rtcp主要说的就是两个东西,sr报告和rr报告,sr报告叫发送报告,随着发出的rtp包发出,主要告诉接收端,当前的发送情况;rr报告叫做接收报告,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后发出,回传到发送端,主要告诉发送端当前的接收情况;当然还有其他的媒体描述信息,应用程序消息等。
rtp另一个支持的特性就是端口复用,简单的说就是多路音视频传输使用一个端口接收,多路不同的媒体流使用一个叫做复用id的字段来区分,每一路的muxid不一样。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第1章概述1.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获得信息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信息的获得也越来越方便、快捷。
人们对多媒体这个名词越来越熟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认为媒体主要有两个涵义:一个是信息的载体,比如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另一个是信息的存储实体,比如磁带、磁盘、光盘等。
但是,人们在说到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时,指的都是第一种涵义。
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媒体?各种媒体之间又有何种关系呢?我们可以从国际电信联盟的一项建议中得到答案。
1.1.1 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ITU-TI.374将日常生活中媒体的第一个涵义定义为感觉媒体,第二个涵义定义为存储媒体。
此外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TU-TSS)对多媒体进行了定义,并制定了ITU-TI.374建议。
在ITU-TI.374建议中,把媒体分为以下五大类。
①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指能够直接刺激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观感觉的各种媒体。
或者说,人类感觉器官能够感觉到的所有刺激都是感觉媒体。
比如:人的耳朵能够听到的话音、音乐、噪声等各种声音;人的眼睛能够感受到的光线、颜色、文字、图片、图像等各种有形有色的物体等。
感觉媒体包罗万象,存在于人类感觉到的整个世界。
②显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指感觉媒体与电磁信号之间的转换媒体。
显示媒体分为输入显示媒体和输出显示媒体。
输入显示媒体主要负责将感觉媒体转换成电磁信号,比如:话筒、键盘、光笔、扫描仪、摄像机等。
输出显示媒体主要负责将电磁信号转换成感觉媒体,比如: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音响等。
③表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对感觉媒体的抽象描述形成表示媒体。
比如声音编码、图像编码等。
通过表示媒体,人类的感觉媒体转换成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传输的信息载体形式。
因此,对表示媒体的研究是多媒体技术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