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技术第6章多媒体通信协议

合集下载

支持多媒体通信的网络协议技术及其发展

支持多媒体通信的网络协议技术及其发展
第 二 .传 统 厢 络 协 议过 分 依 赖 数 据 重 发 进 行 差 错 恢 复 ・ 但 在 高速 网 络 以及 应 用 当中 , 错 率 的 升高 意 味 着 网络 将 处 差
2 基于 数据 包 的信 息 传 递 网络中的信息 交换分 为三种 : 电路交换 ( rutS i h Ci i wt 一 c c
维普资讯
第 2 3卷 第 6 期
20 0 2年 6月
小 型 微 型 计 算 机 系 统
MI M I NI CRO SY STE M
V o .2 No.6 1 3
Jie 2 0 l 02 n
文 章 编 号 :0 01 2 (0 20 —6 60 10 —2 0 2 0 ) 604 —5
息 在 返 回 另 一 方 的 时 间 间 隔 当中 , 巳经 有 大 量 的 新 数 据 流^
层 协议分层 的确 有很多优点 , 但是随着低层 . 特别是物理层 高速传输 . 按协议分层编制轼件其效率显得太低 , 亟需改进 .



了网络 ・ 制信 息往往 大大滞后于 网络的动态变化・ 控
络运行靡痪.
输 , 由于 其 对 资 源 的 独 占性 而 很 少 被 长 途 电 话 网 之 外 的 其 但
第 三.传统传输 层协议 一般不 提供多点 投递 的功能・ 固
此 . 型应 用在 功能 上 和性 能上 都 对 传 统 协 议 层 提 出 了挑 战 - 新
它网络采用 而 后 两种 是 基 于包 交 换 , 议 中包 一 般 不 超 过 几 协 k 而且存在以下限制 : B,
提 出新 的 挑 战 ・ 至少 在 以下 几 方 面 巳经 不 适 应 新 的 需 求 -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是一种基于电信网络的通信技术,可以传输各种形式的多媒体信息,如文字、音频、图像和视频等。

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通信效率和体验,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的核心是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通过将多媒体信息数字化,可以将其分割成数据块,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接收端。

为了保证传输的稳定和高质量,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使用了各种传输协议和压缩算法。

在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中,传输协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传输协议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TCP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适用于一些对数据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而UDP则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适用于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此外,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还使用了各种压缩算法来减小数据的大小,减少传输的带宽。

常见的压缩算法包括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和MP3等。

这些压缩算法根据不同的多媒体信息特点进行优化,既保证了传输的质量,又降低了传输的成本。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互联网、电视、电影、游戏等。

通过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和娱乐内容,实现远程学习、远程办公和远程娱乐等功能。

尽管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网络的带宽和延迟是影响多媒体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网络带宽不足或延迟过高,会导致传输过程中丢包、卡顿等现象。

此外,随着多媒体信息的不断增加,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综上所述,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技术,通过传输和处理多媒体信息,实现了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它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同时,我们也需要继续研发和改进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以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挑战。

多媒体通信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视频会议应用系统与终端

多媒体通信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视频会议应用系统与终端
网关(gateway)和网守(gatekeeper)是多媒体 通信系统两个非常重要的部件。网关提供面向媒体的功能, 用来完成不同终端之间数据的互通功能,如与其它H系列 终端(H.320、H.324、H.321、H.322和H.310)、 PSTN和ISDN网络中的电话终端或者数据终端的互通。
网守提供面向服务的功能,是H.制功能。一是地址翻译功能, 如将终端和网关的PBN名称翻译成IP地址;二是带宽管理 功能。
关守也叫会务器,是H.323电视会议系统的关键部件。 它主要提供授权和验证、保存和执行维护呼叫记录、执行地 址转换、监视网络、管理带宽以及提供与现有系统的接口。 会务器的功能一般都是由处理软件来实现的,会务器的功能 分为基本功能和选择功能。
基本功能是会务器必须要提供的功能,包括下面4项: (1)地址转换: (2)准入控制: (3)带宽控制: (4)区域管理:
会议终端主要完成的功能是数据的处理、音频和视频 信息的存储播放处理、数据文件的检索请求。会议终端的实 现方式也有多种,可以是专用的电视接收机,也可以是多媒 体计算机。
通信网络的构成可以是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或广 域网WAN、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Frame Relay、BISDN等网络。
6.1 会议系统的应用类型
常见的多媒体通信应用系统有视频会议系统、IP电话系统、 视频点播系统VOD、远程监控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远程医 疗系和网络电视系统等。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对多媒体业务需求的不断增 长,新型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也会不断出现。
根据ITU-T对多媒体通信业务的定义,其业务类型共 有6种:
上面叙述的每一个框架标准还都包括相应的H.200系 列标准,H.200标准涉及相应的视频、音频、通信协议、 复用/同步等,通信协议采用T.120系列标准。我们只对其 中主要的H.320、H.324和H.323标准作说明。

多媒体通信与网络PPT课件

多媒体通信与网络PPT课件
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是指在一个管理策略集 的控制下所实施的管理操作,为实现特性化、动 态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常,作为一个策 略管理系统应具有如下3种能力:
❖允许一个用户定义和修改策略规则的能力 ❖存储和检索策略规则的能力 ❖解释和执行策略规则的能力
3 多媒体通信网络环境
10.3 多媒体通信网络环境
IETF提出了两种QoS保证机制,一是由RSVP提 供的保证型服务;二是在区分服务(DiffServ,DS) 中定义的区分型服务。由于保证型服务具有面向连接 的特性,并通过QoS 协商、接纳控制、保留带宽和实 时调度等机制来实现。区分型服务具有无连接的特性 ,主要通过缓冲管理和优先级调度机制来实现,而无 需进行QoS协商和保留带宽等控制。
IEEE 802.3ab定义的传输介质为5类UTP电缆, 传输距离为100m,链路操作模式为半双工。
10.3.1 局域网络
3. 100VG-AnyLAN网络
100VG-AnyLAN是由100VG-AnyLAN论坛开 发 的 一 种 1 0 0 Mb/s 高 速 网 络 。 IEEE 已 将 1 0 0 VGAnyLAN 确 定 为 IEEE 802.12 标 准 。 1 0 0 VGAnyLAN 的 涵 义 是 指 在 语 音 级 的 UTP 电 缆 上 进 行 100Mb/s速率传输且支持IEEE 802.3和802.5两种帧 格式(不是同时支持)。
现在主要有3种面向目标的管理手段:一是由 IETF 开 发 的 , 主 要 用 于 管 理 TCP/IP; 二 是 OMG (Object Management Group)开发的,支持分布 式的客户/服务器应用;三是ISO/原CCITT开发的 ,称为OSI系统管理,适用于广泛的资源管理。

多媒体通信复习答案

多媒体通信复习答案

多媒体通信复习答案第1章概述1.多媒体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区别的技术特征多媒体计算机增加了对包括伴音在内的活动图像的处理、存储和显示的能力,解决了停机存储、读取和显示两个时间上紧密相关的数字信号(即伴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时,如何在时间上保持同步的问题。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是什么?信息媒体的多样化和媒体处理方式的多样化,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3、多媒体产生的技术背景是什么?多媒体技术产生的技术背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大容量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4、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类型是什么?独立商亭式系统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多媒体会议与协同工作多媒体即时通信点播电视5、三网融合是指哪三网?电话服务的固定和移动通信网提供数据服务的计算机网提供电视服务的广播电视网第2章视觉特征和彩色电视信号1、图像对比度图像相邻区域或相邻点之间的亮度差别,对比度C=Imax/Imin2、视觉阈在给定的某个亮度环境下,人眼刚好(以50%的概率)能够区分两个相邻区域的亮度差别所需要的最低对比度3、对比度灵敏度视觉阀的倒数4、空间频率物理量在单位空间距离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fx=dφ(x)/dx5、色度学研究彩色的计量和计算的科学第3章数据压缩1、数据压缩方法分为哪几大类?基于像素的第一代图像压缩编码方法依赖于人类视觉特征的第二代图像压缩编码方法2、信息量I信息多少的量度 I=log(1/p)3、熵H熵实在平均意义上表征信源总体特征的一个物理量 H(X)=5、下取样、上取样下取样:由高取样率的样值去推算低取样率样点数值的技术上取样:由低取样率的样值去估计较高频率的取样点上的数值的技术6、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简称为DPCM,是对模拟信号幅度抽样的差值进行量化编码的调制方式。

这种方式是用已经过去的抽样值来预测当前的抽样值,对它们的差值进行编码。

7、运动估值的主要方法块匹配方法和像素递归方法8、帧间预测方法有哪些?前向预测后向预测双向预测9、离散余弦变换选择不同的正交基向量,可以得到不同的正交变换。

多媒体通信技术_多媒体同步

多媒体通信技术_多媒体同步

多媒体通信技术_多媒体同步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多媒体通信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丰富性。

其中,多媒体同步是多媒体通信技术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它对于保证多媒体信息的准确、流畅和有效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一下,当您在观看一部在线电影时,声音和画面不同步,这会是多么糟糕的体验。

或者在进行视频会议时,图像卡顿而声音却连续,这将严重影响交流的效果。

这些问题都凸显了多媒体同步的重要性。

多媒体同步指的是在多媒体通信中,确保各种媒体元素,如音频、视频、文本、图像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一致呈现。

简单来说,就是让不同类型的媒体信息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式和时间顺序进行展示,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连贯、自然和可理解的多媒体体验。

为了实现多媒体同步,首先需要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有效的时间标记。

就像给每个媒体元素都打上一个“时间戳”,这样在传输和播放过程中,系统就能根据这些时间戳来安排它们的出现顺序和时间间隔。

例如,在一个视频中,每一帧图像和对应的音频片段都被赋予特定的时间标记,以保证它们在播放时能够完美匹配。

多媒体同步还涉及到缓冲技术。

当多媒体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由于网络延迟、带宽波动等因素,数据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可能会不一致。

通过使用缓冲区,可以暂时存储接收到的数据,等待足够的数据到达后再进行同步播放。

这就好比是一个蓄水池,先把水收集起来,等到一定量后再平稳地放出,从而避免了水流的断断续续。

在多媒体同步中,同步策略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同步策略包括基于时间轴的同步、基于事件的同步和基于层次的同步等。

基于时间轴的同步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它根据时间戳来严格控制媒体元素的播放顺序和时间间隔。

基于事件的同步则是根据特定的事件触发来调整媒体的播放,比如用户的操作或系统的特定条件。

基于层次的同步则是将多媒体信息分为不同的层次,先保证高层级的同步,再逐步实现低层级的精细同步。

另外,网络环境对多媒体同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第6章(623)

第6章(623)

第6章 UDP Socket
其主要方法: ● public synchronized getDate():从数据报中获得数据; ● public synchronized getLength():从数据报中获得数据长 度; ● public synchronized setDate(byte buf[ ]):设置数据报的数 据; ● public synchronized setLength(int length):设置数据报的长 度。 使用UDP实现通信,需要分别建立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程 序。
第6章 UDP Socket 6.1.2 信息传播的形式
信息在网络中传播的形式有三种,分别是:单播 (UniCast)、广播(BroadCast)和组播(MultiCast,或称为多播), 如图6-1所示。采用TCP作为传输协议,信息传递只能实现 点到点的单播形式,如果必须使用TCP作为传输协议而实现 向多个用户发送相同的消息,就必须采用轮流循环的方式进 行点到点的单播,从而降低了信息的实时性也浪费了带宽。 利用UDP作为传输协议,则可以实现所有形式的传播。
第6章 UDP Socket
【例 6-1】 探测本地 UDP 端口使用情况。
1. import java.io.*;
2. import .*;
3. class exp_6_1{
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5.
DatagramSocket ds = null;
第6章 UDP Socket
【例 6-2】 UDP 接收端程序。
1. import java.io.*;
//引入 IO 类库
2. import .*;

第12讲多媒体通信协议

第12讲多媒体通信协议
IP地址:它是一种在网际层用来标识主机的逻辑地址。每一 台主机都要预先分配一个惟一的32位地址作为该主机的标识, 称为IP地址。在Internet中,IP地址是全局地址,必须由相 应的管理机构统一分配。IP地址通常由网络标识(Net)和主机 标识(Host)两部分组成。
– IP地址格式:IP地址有二进制格式和十进制格式两种。二 进制的IP地址共有32位。例10000011,01101011,00000011, 00011000——十进制IP地址是131.107.3.24 (每八位 组用一个十进制数表示,用“.”进行分隔)。地址分为A、 B、C、D、E 五类。
主机地址
应用范 围
第8~31位,表示范 大型网络 围0.0.0.0~ 127.255.255.255, 即16 387 064个主机 第16~31位,表示范 网管中心 围128.0.0.0~ 191.255.255.255, 即64 576个主机地址 第24~31位,表示范 校园网或 围192.0.0.0~ 企业网 223.255.255.255, 即 254 个主机地址
实现RSVP的关键技术:路由器对RSVP的支持能力, 包括路由器的QoS编码方案、资源调度策略、可提 供的RSVP连接数量等。 目前,支持RSVP应用开发接口和工具:WinSock v2、RSVP Proshare、RSVP Announce等。
RSVP会话与ATM虚路径概念相吻合,意味着RSVP 可以改变目前LAN—ATM体系结构中不支持QoS的状 况,使采用LAN—ATM体系结构的企业网或园区网能 够充分支持多媒体应用。
– 数据格式:简化了报头格式;增加了扩展包头 –路由选择:基于地址前缀概念来实现,很方便地 建立层次化的路由选择关系,服务提供者可以根 据网络规模来汇聚IP地址,充分利用IP地址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6.2.2
网际层包含有四个协议: IP、 ICMP、ARP和RARP。 其中, IP是主协议, 其它三个协议是辅助协议, 以增强网际层的网络控 制和地址解析能力。网际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基于数据报方式 的数据传输、 路由选择以及网络互连等服务。Leabharlann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6.2.2.1 IP地址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6.2 TCP/IP协议简介
图 6.1 TCP/IP协议集及分层结构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6.2.1 网络接口
TCP/IP协议不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 只定义了 TCP/IP与各种物理网络之间的网络接口规范。这些物理网络包 括多种广域网, 如ARPANET、 MILNET和X.25公用数据网, 以 及各种局域网, 如Ethernet、 Token Ring、 FDDI等各种局域 网。 由网际层中的地址解析协议提供专门的功能来解决IP地址 与各种网络物理地址转换问题。
屏蔽码的作用就是屏蔽掉IP地址中的主机号, 而保留其网络 号和子网号, 以便于路由器寻址。如果两个主机属于同一个子网, 则它们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换, 而不需要路由器; 如果两个主 机不在同一个子网, 即子网号不同, 则它们之间就要通过路由进行 信息交换。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6.2.2.2 ARP协议和RARP协议 1. ARP 当一个主机向另一个主机发送报文时, 只有知道与对方IP地 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后才能在物理网络上进行传输。这种地址 解析服务是由ARP协议提供的。 应当注意的是, ARP只用于解析 对方的物理地址, 而不用于解析本机的物理地址。
在互连网体系结构中, 每一台主机都要预先分配一个惟一的 32位地址作为该主机的标识, 这个主机进行的所有通信都要使用 这个地址来完成, 这个地址称为IP地址。 IP地址通常由网络标识 (Net)和主机标识(Host)两部分组成, 可标识一个互连网络中任何 一个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主机。
IP地址是一种在网际层用来标识主机的逻辑地址。当数据报 在物理网络传输时, 还必须把IP地址转换成相应的物理地址, 这种 地址映射服务是由网际层的地址解析协议ARP提供的。
此外, 还有D类和E类IP地址。 前者是多址广播地址, 后者 是实验性地址。
在Internet中, IP地址是全局地址, 不是任意分配的, 必须由 相应的管理机构统一分配。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2. IP
屏蔽码主要用于说明在一个IP网络中是否有子网以及子网数 量级, 但它不能确切给出具体子网数, 也不说明具体的子网号。 在有子网的IP地址中, 其子网号是用主机号字段的前几位表示的, 所占的位数与子网的数量相对应, 如1位可表示2个子网; 2位可表 示4个子网; 3位可表示8个子网…… 具体地说, 如果一个IP网络无 子网, 则屏蔽码中的网络号字段各位全为1, 主机号字段各位全为0; 如果有子网, 则屏蔽码中的网络号字段各位全为1, 主机号字段中 的子网号各位全为1, 而主机号各位全为0。 例如:
在B类地址中, M字段占2位, 即第0、 1位为“1 0”, 表示是B类 地址; 第2~15位表示网络地址; 第16~31位表示主机地址。它所能 表示的范围为128.0.0.0~191.255.255.255, 即能表示16 256个网络 地址, 64 576个主机地址。 B类地址通常用于各地区的网管中心。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① IP地址为202.114.80.5、 屏蔽码为255.255.255.0, 表示在该 IP网络(网络号为202.114.80)中无子网。这个IP地址标识的是该IP 网络中的第5号主机。
② IP地址为202.114.80.5、 屏蔽码为255.255.255.224 (224为 二进制的“11100000”), 表示在该IP网络中最多有8个子网, 每个 子网可配置32台主机。 这个IP地址标识的是该IP网络0号子网中 的第5号主机。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在C类地址中, M字段占3位, 即第0、1、2位为“1 1 0”, 表 示是C类地址; 第3~23位表示网络地址; 第24~31位表示主机地 址。 它所表示的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 即能表示2 064 512个网络地址, 254个主机地址。 C类地址通常用于校园网 或企业网。
0
31
M
NET
HOST
图 6.2 IP地址格式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IP地址格式中, M为类别号、NET为网络号、 HOST为主机号 (Internet中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 类别不同, 这三个字段的位数也 不同, 经常使用的是A、 B、 C三类IP地址。
在A类地址中, M字段占1位, 即第0位为0, 表示是A类地址, 第 1~7位表示网络地址, 第8~31位表示主机地址。它所能表示的范 围为0.0.0.0~127.255.255.255, 即能表示126 个网络地址, 16 387 064个主机地址。 A类地址通常用于大型网络的场合。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1. IP
IP地址有二进制格式和十进制格式两种。 十进制格式是由 二进制翻译过去的, 用十进制表示是为了便于使用和掌握。
二进制的IP地址共有32位。例如: 10000011, 01101011, 00000011, 00011000。 每八位组用一个十进制数表示, 并用“.” 进行分隔, 上例的十进制IP地址是131.107.3.24。 IP地址分为A、 B、 C、 D、 E五类。 其一般格式如图6.2所示。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6.1 引言 6.2 TCP/IP协议简介 6.3 IP v6协议 6.4 RSVP协议 6.5 ST Ⅱ协议 6.6 RTP协议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6.1 引 言
对于新协议的研究, 有两种观点: 一是采用全新的网络协议, 以充分支持多媒体通信, 但存在着和大量已有的网络应用程序相 兼容的问题, 在实际中很难推广应用; 二是在原有传输协议的基 础上增加新的协议, 以弥补原有网络协议的缺陷。 尽管这种方法 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保护用户大量已有的投 资, 容易得到广泛的支持。 这也是目前增强网络对多媒体通信支 持能力的主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