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 最新课件第6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 最新课件第6章

(*.rm,*.rmvb) 输速率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影象数
据的实时传送和实时播放。
QuickTime文件
Apple计算机公司开发的一种音频、视频文件格式,用
(*.mov,*.qt) 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具有先进的视频和音频功能。
6.2 多媒体素材的获取
➢ 学考要求:
掌握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常用的 多媒体素材的获取(网上下载和软件制作途 径)。
6.2 多媒体素材的获取
➢ 任务1 获取多媒体素材 1. 文本素材的获取
文本素材通常以文件文本保存,常见格式有: txt文件、 doc或docx文件、rtf文件、wps文件和 pdf文件等。获取 文本素材的方法有: (1)直接输入文本; (2)复制其他文件中的文本内容 ; (3)特殊字体或艺术字可以用抓图工具抓取后进行图片处 理后再使用。
色相:它是指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 基本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标准。
6.3 图像的加工处理
(3) 图像处理的相关术语
色阶:它是表示图像亮度强弱的指数标准,图像的色彩丰满度和精细度是由 色阶决定的。色阶指亮度,和颜色无关,但最亮的只有白色,最不亮的只有黑 色。
2. 常见的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
(1) 输入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
扫描仪、摄像头、刻录机、录音笔、麦克风、手 写板。 (2) 输出设备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打印机、投影仪、音响、 绘图仪等。
6.1 多媒体基础知识
3.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同时对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媒体进行采集、操作、编辑、存储 等综合处理的技术,它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多 样性、实时性、等特征。

计算机基础第六章习题

计算机基础第六章习题

第6章1.填空题(1)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

(2)多媒体制作系统提供一种把____结合在一起的集成环境,是为完成____任务的软件系统。

(3)多媒体信息源数字化的一般步骤为____、____、____。

(4)多媒体制作系统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5)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模拟声音信号需要通过____和____两个过程才能转化为数字音频信号。

(7)在计算机中,根据图像记录的不同,图像文件可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8)影响图像显示的重要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9)位图图像文件有不同的格式,常见文件存储格式有____、____、____、____等。

(10)在多媒体技术处理过程中,录入文字的途径主要有直接输入、____、____和其他识别技术,如____、____等。

(11)图形是指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的黑百或彩色几何图,也称____。

图像则是由一组排成行列的点(像素)组成的,通常称为____或____。

(12)图像处理时一般要考虑____、____和____三个要素。

(13)ACDSee15共有3种视图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

(14)绘声绘影编辑器时间轴共有3种视图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

(15)绘声绘影编辑器按照视频编辑的顺序把编辑器中的操作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个工作步骤。

(16)绘声绘影最多可以使用____条覆叠轨。

(17)____是指以项目中的来源文件创建最终影片的过程。

2.选择题(单选题)(1)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软件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制作成作品,这种形式主要体现了多媒体的()A.集成性B.娱乐化C.观赏性D.复杂化(2)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特征的是()A.多样化B.集成性C.娱乐化D.交互性(3)计算机能对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音频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这是力用计算机的()A.网络技术B.数据管理技术C.多媒体技术D.人工智能(4)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范围的是()A.存储信息的实体B.信息的载体C.文本D.图像(5)请判断以下那些属于多媒体范畴()①彩色电视②交互式视频游戏③彩色画报④立体声音乐A.②B. ①、②C. ①、②、③D.全部(6)组成多媒体系统的途径有()①直接设计和实现②cpu升级③增加多媒体升级套件④增加CD-DAA.仅③B. ①、②C. ①、③D.全部(7)CD-ROM是由()标准定义的。

第六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

第六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

第六章多媒体技术基础一、是非题.1.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是指构成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硬件设备由多种产品集成而来。

A.对B.错2.多媒体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一直是多媒体技术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

A.对B.错3. MIDI文件保存的是MIDI设备演奏的乐曲波形数据。

A.对B.错4.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研究是多媒体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

A.对B.错5.声音由频率和振幅两个基本参数决定,频率越高声音越响亮。

A.对B.错1.B 2.A 3.B 4.A 5.B6.数字音频的特点是动态范围大,便于编辑和特效处理,但抗干扰能力差。

A.对B.错7.语音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100Hz~10kHz范围内。

A.对B.错8. MP3数据压缩比可以达到20:1以上。

A.对B.错9.模拟信号数字化时,采样频率超过信号本身频率的两倍以上即可。

A.对B.错10.音频特效常常通过对音频波形的功率强度、时间上的延时、左右声道的混叠平衡等进行调整,达到特殊音响效果。

A.对B.错6.B 7.A 8.B 9.A 10.A11.音频、视频的数字化过程中,量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损压缩编码过程,必然带来信息的损失。

A.对B.错12. CMYK颜色模型是通过4种基本颜色按不同比例混合来表示各种颜色。

A.对B.错13.用Photoshop编辑图片时,避免色彩损失的最佳方法是用Lab模式编辑图像,再转换成CMYK模式打印。

A.对B.错14.Flash由于使用了矢量方式保存动画文件,并采用了流式技术,特别适合于网络动画制作。

A.对B.错15.视频是一种动态图像,动画也是由动态图像构成,二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A.对B.错11.A 12. B 13. A 14. A 15。

B二、单选题1.其表现形式为各种编码方式,如文本编码、图像编码、音频编码等的媒体是______。

A.感觉媒体B.显示媒体C.表示媒体D.存储媒体2. ______是指用户接触信息的感觉形式,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多媒体通信第6章多媒体通信终端技术

多媒体通信第6章多媒体通信终端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多媒体通信第6章多媒体通信终端技 术
• H.323标准的分层结构
UDP采取无连接传输方式,协议简单,用于视音 频实时信息流。如有误码,则丢掉该包,因为对实时 信息传输而言较少的等待时间比误码纠正更为重要, 对实时音频和视频来说,丢掉少量错误的数据包并不 影响视听。 而对数据需采用RTCP协议, 如果有误码, 为了保持 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包之间彼此正确衔接, 则应采用反 馈重发方式。 采用RTP协议, 因而RTP在每个从信源 离开的数据包上留下了时间标记以便在接收端正确重 放。
PPT文档演模板
多媒体通信第6章多媒体通信终端技 术
H.323终端
分组与同步: H.225.0标准描述了无QoS保 证的LAN上媒体流的打包分组与同步传 输机制。 H.225.0对传输的视频、 音频、 数据与控制流进行格式化, 以便输出到 网络接口, 同时从网络接口输入报文中 补偿接收到的视频、 音频、 数据与控制 流。 另外, 它还具有逻辑成帧、 顺序编 号、 纠错与检错功能。
PPT文档演模板
多媒体通信第6章多媒体通信终端技 术
H.323终端
• 系统控制:是H.323终端的核心, 它提供 了H.323终端正确操作的信令。 这些功能 包括呼叫控制(建立与拆除)、 能力切 换、 命令和指示信令以及用于开放和描 述逻辑信道内容的报文等。 整个系统的 控制由H.245控制通道、 H.225.0呼叫信 令信道以及RAS信道提供。
• B协议: 也称为同步协议,它传递系统的 同步信息, 以确保多媒体终端能同步地 表现各种媒体。
• A协议: 也称为应用协议, 它管理各种 内容不同的应用。 例如, ITU-T T.105 协议即为ISDN中的可视图文的A协议。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单选】TCP的中文含义是什么_______?A. 信息协议B. 内部协议C. 网络互联协议D. 传输控制协议正确答案是:D2.【单选】在Internet基本服务功能中,远程登录使用的命令是______。

A. mailB. openC. ftpD. telnet正确答案是:D3.【单选】帧中继Frame Relay.交换是以帧为单位进行交换,它是在_______上进行的。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运输层正确答案是:B4.【单选】用双绞线连接的网络单段线路的最大长度为()。

A. 100米B. 185米C. 200米D. 500米正确答案是:A5.【单选】计算机通信协议的TCP称为_________A. 传输控制协议B. 网间互联协议C. 邮件通信协议D. 网络操作系统协议正确答案是:A6.【单选】电子邮件(Email)是______。

A. 有一定格式的通信地址B. 以磁盘为载体的电子信件C. 网上一种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D. 计算机硬件地址正确答案是:C7.【单选】IP地址是由()组成。

A. 三个点分隔着主机名、单位名、地区名和国家名B. 三个点分隔着4个0-255的数字C. 三个点分隔着4个部分,前两部分是国家名和地区名,后两部分是数字D. 三个点分隔着4个部分,前两部分是主机名和单位名,后两部分是数字正确答案是:B8.【单选】计算机网络技术包含的两个主要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

A. 微电子技术B. 通信技术C. 数据处理技术D. 自动化技术正确答案是:B9.【单选】按照网络分布和覆盖的地理范围,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

A. 局域网、互联网和internet网B. 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C. 广域网、互联网和城域网D. Internet网、城域网和Novell网正确答案是:B10.【单选】所谓媒体是指?()A. 信息标示和传播的载体B. 各种信息的编码C. 计算机的输入输出信息D. 计算机屏幕显示的信息正确答案是:A11.【单选】将一台计算机以仿真终端方式登陆到一个远程的分时计算机系统称为_______。

计算机网络基础(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答案)

答案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单选题)完成下列题目,这些题目与期末考试题或将来的统考题类似,请同学们认真做一遍。

注意:上传你所做的答案后就可以下载我的参考答案。

一.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网络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资源共享1、计算机网络是_____A_相结合的产物。

A.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B.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C.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D.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解析]应该选A。

又问: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______相结合的产物。

(A.各种协议 B.通信技术C.电话)答:选B。

2、下列有关计算机网络叙述错误的是_____D_。

A.利用Internet网可以使用远程的超级计算中心的计算机资源 -- 对,属于资源共享B.计算机网络是在通信协议控制下实现的计算机互联C.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D.以接入的计算机多少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解析]网络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是按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来划分的,所以D是错的。

3、最早的(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系统,有_______A_个主机。

A.1 --- 以一台主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B.2C.10D.几十台[解析]略。

4、_______B_被认为是Internet的前身。

(请看解析)A.万维网B.ARPANET --- 是美国国防部早期研究开发的一个网络,称为“阿帕网”C.HTTPD.APPLE[解析]略。

5、当前普遍使用的Internet IP版本是______C__。

(参考p.225)A.IPv6 --- 下一代网络的IP版本为IPv6B.IPv3C.IPv4 ---目前使用网络的IP版本为IPv4,在IPv4中,IP地址为32位D.IPv5[解析]略6、LAN通常是指_____B_。

A.广域网B.局域网C.资源子网D.城域网[解析]要求记:LAN是局域网的缩写,MAN是城域网的缩写,WAN是广域网的缩写。

有人问:MAN 通常是指________。

试题精编6(第六章 多媒体软件应用)

试题精编6(第六章 多媒体软件应用)

安徽省应用型本科对口升学要求(信息技术类)多媒体软件应用试题精编模拟训练1.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软件系统两部分构成。

2常见的多媒体输出设备有打印机、投影仪等。

3常见的多媒体输人设备有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刻录机、麦克风、数码相机、摄像头、录音笔、等4多媒体在计算机信息领域中泛指一切信息载体,如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

5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同时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进行采集、操作、编辑、存储等综合处理的技术,它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多样性、实时性等特征。

6.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在娱乐、教育、医疗、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影视制作、人工智能模拟等领域7.ACD See是较为流行的数字图像处理软件。

8.ACD See主界面除了主菜单外,还包括管理、查看、编辑、online 选项卡。

9.图像素材除了从网上获取外,还可以从光盘、扫描仪、数码相机中获取。

10.Snagit软件是用于屏幕、文本和视频捕获、编辑与转换的文件。

11.使用Snagit软件捕获屏幕窗口的时候,若选择“基础捕获方案”中的“全屏幕”选项,按下快捷键或单击“捕获”按钮,可获取当前全屏幕的图形。

12.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有BMP 、JPG 、GIF 、PDF、PNG 。

13. Windows“截图工具”提供了任意格式截图、矩形截图、窗口截图、全屏幕截图四种截图方式14.用Windows Live调整照片曝光时,可单击修复面板上的调整曝光按钮,展开调节界面,对照片的亮度、对比度、阴影等进行调节。

单击修复面板上的调整颜色按钮,对照片的色温、色调以及饱和度进行调节15.对比度是指投影图像白色和黑色之间的比值,比值越高,画面层次感越鲜明。

16.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

纯度越高,图像表现越鲜明;纯度越低,图像表现越暗淡。

17. Windows7自带的“录音机”软件录制的声音文件格式有.wma 。

18.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是AVI 、MPEG、MOV、ASF、WMV、RM 、DAT 。

第6章计算机网络理论复习2

第6章计算机网络理论复习2

计算机网络理论复习2卷1(一)单选题1)TCP/IP协议在Internet网中的作用是 A 。

A.定义一套网间互联的通信规则或标准B.定义采用哪一种操作系统C.定义采用哪一种电缆互连D.定义采用哪一种程序设计语言2)HTML是一种 A 。

A.超文本标记语言B.传输协议C.应用软件D.以上都是3)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 D 组成的。

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PC机-通信线路-PC机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4)网桥工作在 D 层。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D.应用层5)局域网通常采用的传输方式是 C 。

A.总线传输方式B.环型传输方式C.基带传输方式D.宽带传输方式6)从应用角度看,C/S结构系统主要由客户、服务器和 A 构成。

A.连接件B.网卡C.中继器D.网络操作系统8)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OSI模型的 B 。

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9)222.4.5.6和126.4.5.6分别属于 D 类IP地址。

A.B和BB.C和BC.A和CD.C和A10)在电子邮件服务中, C 用于邮件客户端将邮件发送到服务器。

A.POP3B.IMAPC.SMTPD.ICMP(二)多选题1)网络操作系统按应用领域可分为 CD 。

A、面向对象型B、嵌入型C、通用型D、面向任务型2)下列属于防火墙主要构件的是 ABC 。

A、包过滤路由器B、应用层网关C、电路层网关D、地址转换器4)下列广域网技术中,不具网络层功能的是 ABCD 。

A、X.25B、帧中继C、ISDND、ATM5)数字网的基本技术包括 ABCD 。

A、数字传输B、数字交换C、公共信令D、同步网技术(三)填空题1)从逻辑功能上可把计算机网络分为两个子网用户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2)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将网络分为星型、树型、总线型、网状型、环型;按网络的所有权可将网络分为公用型和专用型。

3)Internet上的网络地址有两种表示形式:IP地址和域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2. 多媒体通信的实时性要求, 除了与网络速率相关, 还受通信协议的影响。 在多媒体通信中, 为了获得真 实的临场感, 一般对实时性的要求都很高, 即对传输 的时延要求越小越好。 例如, 语音和图像可以接受的 时延都要求小于0.25 s, 静止图像要求小于1 s。 在分 组交换中, 组与组之间的延时小于10 ms时图像才有连 续感。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PSTN是目前普及程度最高、 成本最低的公用通 信网络, 它在网络互连中有广泛的应用。 PSTN以电 路交换为基础, 即通过呼叫, 在收、 发端之间建立起 一个独占的物理通道, 该通道有固定的带宽。 由于路 由固定, 延时较低, 而且不存在延时抖动问题, 这对 保证连续媒体的同步和实时传输是有利的。 但是电话 信道带宽较窄, 且用户线是模拟的, 多媒体信息需要 经过调制解调器(Modem)接入。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2) 100VG-AnyLAN: 不同于100Base-T, 它仅仅 使用以太网的帧格式, 而不是面向连接的CSMA-CD 媒体的存取方法。 所有的段都被连接到一个集线器上。 这种技术有一种支持基于服务的多媒体应用的潜能, 其复杂点是内部集线器的连接容量有可能成为瓶颈。 同步FDDI和令牌环是完全适合已有硬件的软件机制, 它们提供对环的有界存取时间和每个站的平均比特率 的保证, 因此, 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对完全等时性机制 的近似方法。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不同媒体对通信网的要求见表6.1-1所示。 为了满足 多媒体通信要求, 网络要能满足这些参数的不同组合。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表6.1-1 不同媒体对通信网的要求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3. 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同一对象的各种媒体之间是 相互约束、 相互关联的, 它包括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关 联及约束, 多媒体通信系统必须正确反映它们之间的 这种约束关系。 而信息传输又具有串行性, 这就要求 采取延迟同步的方法进行再合成, 包括时间合成、 空 间合成以及时空同步等三个方面。 时间合成将在时间 轴上统一原来属于同一时间轴上各类媒体的时序, 使 其能在时间上正确表现; 空间合成则是指在空间上媒 体的排放位置, 最后使时间空间统一成正确的表现。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N-ISDN也是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网络, 因此也具 有延时低而固定的特点。 它的用户接入速率有两种: 基本速率(BRI)144 kb/s(2B+D)和基群速率(PRI) 2.048 kb/s(30B+D)。 由于ISDN实现了端到端的数字连 接, 从而可以支持包括话音、 数据、 图像等各种多媒 体业务, 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通过多点控制单 元建立多点连接, 在N-ISDN上开放较高质量的可视电 话会议和电视会议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通过时间上的合成、 空间上的合成, 达到多种媒体的 时空一致的目的。 目前, 在视频、 音频系统中, 主 要的约束还是时间上的同步, 实时情况下, 网络必须 以最小的延迟来传输视频、 音频信息流, 并且必须同 时到达, 然而, 借助于缓冲区技术, 未必绝对要求并 行的音频和视频流同时抵达, 当两数据流基本上同时 到达时, 我们就把它们称作是同步流 。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3) FDDI-II: 又称等时FDDI。 它是一项完全不 同的技术, 和FDDI不兼容, 用来处理实时多媒体服 务。 它在每信道6 Mb/s的16个宽带信道上支持完全的 等时性机制(这是一种专用带宽技术, 设计支持等时 的固定位速率(CBR)应用)。 这些信道与线路类似而 且完全适合要求固定比特率的多媒体应用。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4) 等时以太网和FDDI-II共同的方面: 它除了提 供一个10 Mb/s的常规以太网服务外, 还提供一个运行 于被分成96条线路的附加6 Mb/s的信道。 每条这样的 线路仿真一条ISDN的线路, 于是一个连接于等时以太 网上的站通过单一连接器可得到常规数据服务和ISDN 服务。 一个中心集线器可把局部的站点和外部的公用 ISDN服务互连起来, 并提供一个信关功能使每个站可 以在无附加连线或装备的情况下实现存取功能。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在这些媒体中, 有速率低至几百比特的文本信息, 也可能有速率高达数百兆比特的高清晰度电视信息。 如何处理好速率相差如此悬殊的信息, 这就对通信网 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它不但要求网络对信息具有高 速传输能力, 还要求网络对各种信息具有高效综合能 力, 这些能力归纳起来有四点。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6.2 现有网络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撑情况
目前的通信网络大体上分为三类: 一类为电信网络, 如公用电话网(PSTN)、 分组交换网(PSPDN)、 数字数据网(DDN)、 窄带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N-ISDN和B-ISDN)等; 一类为计算机网络, 如局 域网(LAN)、 广域网(WAN)、 光纤分布式数据 接口(FDDI)、 分布列队双总线(DQDB)等; 一类 为电视传播网络, 如有线电视网(CATV)、 混合光 纤同轴网(HFC)、 卫星电视网等。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计算机局域网(LAN)
LAN是在许多范围内(例如大的部门、 系统及集 团中)普遍使用的网络。 LAN的特点首先是利用一个 单独的媒体将所有的端系统连接起来; 其次是以基带 方式传输, 在这种模式中, 时间片被分给所有站和每 个站的所有通信。 之后, 数据流被分成帧, 利用帧进 行传输。 以太网、 令牌环传送网和FDDI为3种常见的 共享媒体LAN。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如此看来, 现有的高速(宽带)光纤通信网, 高 速计算机或工作站应该是多媒体通信的理想网络。 然而, 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这里存在一个网络的瓶颈问题。 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或通信网络协议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数 据传输制定的, 所以在很多方面不适合声音、 图像信 息的传输。 此外, 协议的层次过多, 额外增加了传输 开销, 影响传输效率; 而且在这种网络中, 由声音和 图像传输的突发性引起网络拥挤不能有效地排除, 如此 等等, 更进一步增加了实现声音和图像实时传输的难度。 这种对实时性和同步性的严格要求, 迫使我们必须加紧 研制针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网络体系结构。
第6章 多媒体通速以太网: 使用常规以太网存取 共享媒体的模式(CSMA-CD), 但它却运行于100 Mb/s工作段。 现在100Base-T快速以太网已有两种变形: 一种是运行在优质的非屏蔽双绞线上; 而另一种则适 合于低质的双绞线, 这种仍在使用, 并且可以重新加 以利用。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由于多媒体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传输网络存 在错误的, 因此若要精确地量化表示多媒体网络的差 错控制要求是困难的, 容许错误存在的原因是源于人 类感知能力的局限, 比如, 一个冗长的视频流中个别 组块出了错, 这种错误通常人眼是感觉不到的。 音频 传输同样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但是人的视觉和听觉对 这类错误的容忍程度则不同。 同时由于在多媒体通信 系统中对所传输的信息大都采取了压缩编码的措施, 为了获得高的可靠性, 对网络误码性能的要求也很高。 如压缩的活动图像, 可接受的误码率应小于10-6 , 误分组率应小于10-9 对于数据的误码则要求为0。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不同的媒体对通信网的速率要求有所不同, 但一个多 媒体应用往往要涉及两个以上的媒体, 并常以图像数 据(数据量大)为核心, 故多媒体网络至少要能满足 压缩图像传输的要求。
(2) 存储带宽的要求。 在吞吐量大的网络中, 接 收端系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缓冲空间来接收不断送来 的多媒体信息。 另外, 缓冲区的数据输入速率也必须 足够大, 以便容纳从网络不断传来的数据流。 这种数 据输入速率有时被看作缓冲区存储带宽。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6.1 多媒体通信对通信网的要求 6.2 现有网络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撑情况 6.3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6.4 多媒体通信的实时通信协议 练习与思考题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6.1 多媒体通信对通信网的要求
多媒体通信对通信网络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它要 求实现一点对多点, 或者多点对多点的实时不间断的 信息传输。 例如, 在复杂的多媒体会议系统中, 参与 者能够随时加入或退出, 能够实现分组开小会、 任意 两个与会者之间的信息传递等复杂功能。 在多媒体通 信系统中, 在网络上运行的不再是单一的媒体, 而是 多种媒体综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数据流。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1) 传输带宽要求。 由于多媒体传输由大量突变数 据组成, 并且常包括实时音频和视频信息, 所以对于 传送多媒体信息的网络来讲, 它必须有充足可用的传 输带宽来完成多媒体信息的传送, 这同时也意味着网 络必须具备成倍处理这类信息资源的能力。 在通信拥 塞时, 有效带宽的不足常常导致端到端延迟的增加及 分组的丢失。 同时多媒体通信业务通过网络传输时, 其带宽要求与通信质量密切相关, 通常高带宽意味着 高质量, 但高带宽也意味着高成本和高代价, 实践中 一般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采取带宽与质量的折中方案。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目前, V.90标准的Modem传输速率可达 56 kb/s, 这 给开放低速率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例如, 低质量的可 视电话和多媒体会议)提供了可能性。 当然, 可以通 过对用户双绞线作技术改造(如xDSL、 ISDN等技 术), 使用户线带宽增加到2 Mb/s甚至更高, 基本上 可以支撑多媒体通信的所有业务。
第6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3) 流量要求。 多媒体通信网络必须能够处理一些 诸如视频、 音频信息之类的冗长信息流, 简要来讲, 就是网络必须有足够的吞吐能力来确保大带宽信道在 延长的时间段内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