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

合集下载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三篇)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三篇)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炼油污水的排放量连年增加。

炼油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油、固体悬浮物、溶解性有机化合物以及细菌等,有的甚至可能含有对人体有毒的元素,如砷、铬等,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将会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1国内炼油污水处理现状1.1炼油污水的特点炼油污水是由电脱盐、常减压、催化裂化等工段产生的污水汇集而成,是一种集悬浮油、乳化油、溶解性有机物及盐于一体的多相体系,主要污染物包括石油类、COD、BOD、硫化物、挥发酚、悬浮物以及氨氮等,悬浮物及盐出自电脱盐工艺,油及溶解于污水中的硫化物、酚、氰化物等与原油加工工艺有关。

1.2炼油污水的处理现状炼油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所用的方法包括重力沉降法、浮选法等;二级处理方法主要是凝聚法、生化法等:三级处理方法有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炼油厂污永一般经二级处理可达到排放标准,国内采用三级处理的企业极少,而国外很多炼油厂污水一般都采用三级或深度处理工艺。

2炼油污水的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近年来炼油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2.1重力沉降法重力优降法是根据油、水两相存在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油水混合物会自动分离。

重力沉降法是一种最常见、最简单易行的除油方法,对粒径在100μm以上的浮油去除特别有效,一般作为油水分离的预处理操作单元。

合理的水力设汁和污水的停留时间是影响除油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停留时间越长,处理效果越好。

重力沉降法的特点是能接受任何浓度的含油污水,可除去大量的污油。

重力沉降除油的主要设备有立式除油罐、斜板式隔油池及粗粒化除油罐等。

2.2过滤法过滤法是将炼油污水通过设有孔眼的装置或通过由某种颗粒介质组成的滤层,利用其截留、筛分、惯性碰撞等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分等有害物质得以去除。

过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投资费用低。

但随运行时间的增加,压力降逐渐增大,需经常进行反冲洗,以保证正常运行。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含油污水成为了环境保护领域的一大难题。

含油污水是指含有工业、石化、交通、食品等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油脂、烃类物质、粒子等固体、液体废物的污水。

这些含油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处理含油污水成为了当今全球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涌现出各类高效、低成本、环保的处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含油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和发展趋势。

一、传统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传统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离心等。

沉淀是利用沉淀剂将悬浮在水中的油脂、固体颗粒等物质沉降下来,然后通过分离装置将废水和沉淀物分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则是通过滤网、滤纸等材料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拦截下来,离心则是通过高速旋转将含油污水中的固体物质与水分离。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处理效果不稳定,需要大量消耗能源和化学品。

化学处理方法则是利用化学试剂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常用的化学试剂有絮凝剂、消泡剂等。

絮凝剂是将微小悬浮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和分离处理;消泡剂则是用来抑制气泡的产生,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泡沫。

这些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但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废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为了克服传统处理方法的缺点,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型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膜分离、超声波处理、电化学处理等。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通过生物反应器、生物滤池等设备,将含油污水暴露在特定的微生物环境中,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最终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技术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且操作成本低,受到了广泛关注。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微孔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等进行固液分离和浓缩。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化学添加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含油污水处理领域。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推进,油田含油污水问题日益严重。

油田污水含有大量的石油烃类物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安全。

因此,开展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力学原理将含油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油水分离。

常见的方法有沉降、过滤、离心和气浮等。

沉降是指将含油污水经过静态沉淀池等设备,利用离心力和重力将其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过滤是通过滤料的孔隙结构将含油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拦截,实现固液分离。

常用的滤料有砂石、活性炭等。

离心是通过转速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使含油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油水分离。

离心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速度快的优点。

气浮是利用气泡的浮力将含油污水中的油水分离。

通过向污水中注入含气的气液混合物,使气泡悬浮在污水中,将其带走。

气浮技术适用于含油污水中油含量较高的情况。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与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发生反应,使其凝固或沉淀,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絮凝、中和和氧化等。

絮凝是指向含油污水中添加絮凝剂,使其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成大颗粒,便于沉淀和过滤。

中和是利用酸碱反应,将含油污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或碱性,从而改善油水分离情况。

氧化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硫酸钠等,氧化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使其降解为无害物质。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降解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

生物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

好氧处理是在含氧条件下,将微生物与含油污水接触,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好氧处理所需的设备复杂,但处理效果较好。

厌氧处理是在氧气缺乏的条件下进行,微生物通过厌氧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等可再利用的产物。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前景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前景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前景【摘要】油田污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类物质和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现有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等多种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将会朝着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是当前油田污水处理中较为重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降低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而膜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分离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提高处理效率。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有助于减轻环境负担,保护生态环境。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创新技术的出现,为油田污水处理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关键词】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重要性、现有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应用、完善、前景、广阔1. 引言1.1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前景油田污水处理技术一直是石油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石油开采的增加,油田污水的排放也在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问题。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备受关注。

目前,我国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主要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通过过滤、沉淀等方式去除污染物;化学处理技术则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生物处理技术则是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净化水质。

未来,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生物处理和膜分离技术上。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等优点,已经在一些油田得到应用。

膜分离技术则是一种新型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污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溶解性有机物。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将会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也为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前景是广阔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领域会迎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油田采油污水处理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介绍了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当前新技术的研究和现状,并对今后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水资源日趋紧张,搞好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是当务之急。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工业污水对油田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长远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油田污水的可再利用资源,减少对普通油井回注水的需求,节约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1-3]。

1、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的总体进展油田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油、悬浮物以及其它有碍注水、易造成注水系统腐蚀、结构的不利成分。

由于各油田采油污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要求的注水水质标准也不一样,因此各种油田采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也不尽相同。

但是归纳起来多数采用三段处理工艺即除油-混凝沉降(或气浮)-过滤。

随着油田开发的逐步深入,各项先进、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逐渐引进、应用于现场生产,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稠油油田采出水回用注汽锅炉处理、外排水达标处理、低渗透油田精细水处理、海上油田水处理等配套的处理技术,基本满足了高含水期油田的需求。

污水处理的领域有了扩展。

从陆上油田采出水处理到海洋油田的采出水处理;从单纯的为回注目的的处理,发展到用于注汽锅炉给水的处理、达标排放的处理;从采出水处理发展到含油污泥的处置和无害化处理。

污水处理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主要污水处理设备及配套设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并逐步形成了系列化、规模化,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过滤设备、气浮选、压力除油、液一液旋流除油等除油处理设备、药剂投加设备等。

海上油田注水及水处理设备、注聚设备。

水处理的自动化程度有了提高。

过滤处理、污泥脱水、气浮装置、加药装置等实现了plc集成面板自动控制;流量、液位、以及悬浮固体含量等水质指标也实现了实时在线监测。

油田水化学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有了提高。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含油污水日益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含油污水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含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和治理成为当今环保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1. 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传统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

物理处理主要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含油颗粒,而化学处理则采用添加化学药剂来促进油水分离。

这些传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去除含油物质,但存在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生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2.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产生的自由基来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但存在能耗高、设备投资大、操作难度大等缺点。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水进行降解和分解的一种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但是对于含油污水而言,生物处理技术存在适用范围小、启动周期长、抗冲击负荷能力弱等问题。

1. 新型高效材料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高效材料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纳米材料、功能化材料、多孔吸附材料等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含油污水的去除和回收中。

这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吸附和催化活性,能够有效地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2. 集成化处理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集成化处理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将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等多种处理方法集成在一起,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3. 微生物生物技术的提升4. 绿色能源的利用近年来,各种新型绿色能源在环保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

含油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含油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含油废水处理技术进展含油废水是指工业生产、石油开采、炼油、化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油污染物的废水。

由于其高浓度、高稠度、高毒性和难降解性,含油废水的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各国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不断努力寻求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技术。

下面就是对含油废水处理技术进展的讨论。

作为传统的处理方式之一,物理化学方法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沉淀、悬浮、过滤、离心等物理方法通过不同的原理来实现含油废水与油水分离,这些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一些轻度污染工业废水的处理中。

然而,在高浓度、高稠度的废水处理中,单独采用物理化学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研发高效的新型处理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较为前沿的处理方式,其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含油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物降解可以将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从而去除其中的油污染物。

生物降解可以通过生物滤池、曝气沉淀池、活性污泥等方式实现。

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装置,其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附着代谢来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

曝气沉淀池则是将废水中的油污染物转化为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源。

活性污泥是一种富含微生物的物质,通过其代谢活动来降解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

这些生物处理技术不仅可以高效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油污染物,还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和较低的处理成本。

除了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外,膜分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含油废水处理领域。

膜分离技术通过特殊的膜材料将油水分离,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油污染物。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化学药剂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含油废水的处理中。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微滤是一种通过孔径大小来分离废水中的异物的技术。

超滤则是通过压力驱动,将较小的分子和大分子分离开来。

纳滤是一种通过压力将溶液中油污染物和水分离的技术。

反渗透则是一种通过高压将废水中的离子和油分离的技术。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前景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前景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前景随着现代人们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多,我国对石油能源的开采力度也在不断增大。

但是,受原油含水率大及污染类型复杂的影响,油田污水处理起来往往十分困难,而我国现有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又都各自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未来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标签: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前景1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随着油田开采力度的增大,人们对油田污水处理问题引起了更大的重视。

油田产出液主要是水包油,原油中的含水率很高,可达到80%以上,这对于油田污水处理来说是一项很大的难题。

目前,我国所应用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物理处理技术,一类是化学处理技术,另一类是生物处理技术。

这三种技术各有优势和缺点,有时也需要联合应用多种技术共同来处理油田污水。

1.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一种最常用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有着较长的应用历史。

利用物理处理技术来处理油田污水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过滤分离、离心机分离或是渗透膜分离等工艺将油田污水中的石油、固体物质、水等不同组分分离出来,以达到净化目的。

但是,从总体上而言,物理处理技术只适合于处理比较低级的油田污水。

1.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混凝沉淀法,一种是化学转化法,还有一种是中和法。

化学处理的关键在于将油田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从而减小其的危害性。

1.3 生物处理技术油田污水中的很多污染物都是有机物,而生物处理技术对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对油田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处理。

常用的微生物材料价格比较低廉,所以生物处理技术应用起来也成本较低。

在实际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而合理选择厌氧型微生物或是好氧型微生物。

2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油田污水处理技术虽然种类多样,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是,整体来看,十全十美的方法根本没有,几乎每一种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都有其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概论 1.1油田含油污水的来源及处理现状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采油技术不断进展,先后经历了一次、二次、三次采油。一次采油靠天然能量为动力;二次采油以人工注水方式来保持地层压力;三次采油是通过改变注入水的特性来提高采油率。目前油田要紧进行二次、三次采油。我国多数油田已进入石油开采中后期,使用注水方法开采原油,原油含水率逐年上升,油田含水率高达80%,甚至90%,含油污水的处理是油田面临的严峻问题。从地下采出的含水原油称“采出液”,经脱水分离出来的水称为“油田采出水”,也称“油田污水”。由此可见,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油田含油污水要紧来源于原油脱水站,其次是各种原油储罐的罐底水、将含盐量较高的原油用清水洗盐后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洗井废水等[1]。由于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后要紧用于回注,处理的要紧目标污染物为油类物质和悬浮物。 油田采出水如未进行处理就回注,则由于污水与注水层的不配伍性而生成的新沉淀物专门容易堵塞注水层的微小裂缝和缝隙,从而导致注水层渗透率下降,进而降低污水回注的速度[2]。因此为提高注水效率,延长注水井寿命,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在回注前必须对油田采出水进行处理。去除油类物质的过程中,悬浮物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去除,因此在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中,油水分离技术和过滤技术构成常规处理流程的主体,同时辅以防垢、缓蚀、杀菌等化学处理措施,来满足当污水含油量在1000mg/l以下、悬浮固体在300mg/l左右时,处理后水能达到中、高渗透率油层所需的注水水质要求[3]。 1.2水质标准简介 1.2.1净化污水回注水质标准 1.2.1.1注水水质差不多要求 注水水质必须依照注入层物性指标进行优选确定。通常要求:在运行条件下注入水不应结垢;注入水对水处理设备、注水设备和输水管线腐蚀性要小;注入水不应携带超标悬浮物,有机淤泥和油;注入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发生膨胀和移动,与油层流体配伍性良好。假如油田含油污水与其它供给谁混注时,必须具备完全的可能性,否则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改性后方可混注。考虑到油藏孔隙结构和喉道直径,要严格限制水中固体颗粒的粒径。 1.2.1.2注水水质标准 由于各油田或区块油藏孔隙结构和喉道直径不同,相应的渗透率也不同,因此注水水质标准也不相同,目前全国要紧油田都制订了本油田的注水水质标准,尽管各油田标准差异较大,但都要符合注水水质差不多要求。现将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举指标》SY/T5329-94水质主控指标标示于表1。由于净化水要紧用于回注油层,因此污水处理工艺必须设法使净化水达到有关注水水质标准[4]。 表1-1 推举水质要紧操纵指标 注层渗透率/µm2 悬浮固体 质量浓度/(mg·L-1) 颗粒直径/µm 油的质量 浓度/(mg·L-1) 腐生菌 /(个·mL-1) 硫酸盐还原菌/(个·mL-1) 滤膜系数MF 溶解氧质量浓度/(mg·L-1) 总铁质量浓度/(mg·L-1) 平均腐蚀率(mm·a-1) 游离二氧化碳质量浓度/(mg·L-1) 硫化物质量浓度/(mg·L-1)

<0.1 ≤1.0 d≤2.0 ≤5.0 <102 <102 ≥20 总矿化度≥5000mg/l时≤0.05;总矿化度<5000mg/l时≤0.5 ≤0.05 0.076 ≤10

≤10 0.1~0.6 ≤3.0 d≤3.0 ≤10.0 <103 <103 ≥15

≥0.6 ≤5.0 d≤5.0 ≤10.0 <104 <104 ≥10 但随着采油污水量不断增加,已超过注入水量要求,相当一部分含油污水必须外排。外排水水质需遵循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2.2.1概要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爱护法》,操纵水污染,爱护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和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的良好状态,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进展, 由国家环境爱护局于1988年制订颁布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并于1996年进行全面修订颁布,标准号为GB8978-1996。 1.2.2.2要紧操纵指标 表1-2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同意排放浓度 序号 污染物 最高同意排放浓度mg/l 序号 污染物 最高同意排放浓度mg/l 1 总汞 0.05 8 总镍 1.0 2 烷基汞 不得检出 9 苯并芘 0.00003 3 总镉 0.1 10 总铍 0.005 4 总铬 1.5 11 总银 0.5 5 六价铬 0.5 12 总α放射性 1Bq/l 6 总砷 0.5 13 总β放射性 10Bq/l 7 总铅 1.0 1.3油田采出水的水质特点 油田采出水是油田在采油过程中随原油一同采出的地层水,由于地层不同,采油过程不同,采出水的成分十分复杂,一般不能直接排放或回注。油田采出水中含有原油、各种盐类、有机物、无机物及微生物等,采出水具有如下特点: 1)水温较高,通常可达60℃以上; 2)矿化度较高,一般几千至几万mg/l; 3)含有大量的细菌,特不是SRB(硫酸盐还原菌),TGB(腐生菌); 4)表面张力大,残存有化学药剂及其它的杂质。 采出水的污染是由于其中含有可溶性的盐类和重金属、悬浮的或乳化的原油、固体颗粒、硫化氢,有些油田的采出水中甚至会含有微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除了以上这些天然的杂质外,还含有一些用来改变采出水性质的化学添加剂,以及注入地层的酸类、除氧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杀菌剂、防垢剂等。 由于采油污水成分复杂、石油组分的毒性、各种难降解化学药剂的加入以及高温高矿化度的特点,单独使用常规处理工艺专门难使采出水达到排放标准,特不是COD和石油类指标。因此,油田采出水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处理难度较高的工业污水。油田采出水中COD要紧由油的贡献和有机化学药剂的贡献构成。关于新奇采出水,即便含油量专门少,COD还有150~200mg/l。要去除污水中的油,一般采纳浮选、过滤等流程,选择合适的药剂是高效除油的关键。关于溶解性的化学药剂,选择生化处理是最经济的手段。 1.4污水处理的原则 (1)综合考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全面规划,清污分流,合理布局,尽量减小污水负荷,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3)采纳先进、成熟、易治理、易操作的处理工艺,并具有良好的自控水平,经深度处理的污水作到高水高用、中水中用、低水低用,以达到良好的环境、经济效益比。 (4)污水处理设施应与周围环境及景观达到协调一致。 (5)充分考虑当地冬季气温较为严寒这一问题以保障冬季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1.5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 我国已有许多油田进入石油开采中后期, 采出液含水率不断上升, 含油污水量增大, 同时各油田为确保原油产量, 不断开发新油藏, 大力进展驱油技术, 使得油田含油污水处理面临新的处理问题。 1.5.1聚合物驱采废水 通过改变注水性质的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已在大庆、大港、胜利、玉门等油田开始使用。,越来越多的聚丙烯酞胺(APM)会随采出水带出。大庆油田有些采油厂采出液中APM浓度差不多达500mg/l以上。采出水处理是采油后的后续作业,尤其是对聚合物驱油污水的处理,直接关系到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聚合物驱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聚丙烯酞胺,使含油污水粘度增大、乳化油更加稳定, 造成油水分离困难处理难度比水驱采出水大得多[5],现场传统沉降过滤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出现设备处理量降低,污水沉降时刻过长,出水水质恶化等现象,急需研究适合处理聚合物驱含油污水的设备和工艺。 聚合物对传统沉降过滤处理工艺有专门大阻碍,聚合物对油水分离的作用一为增加污水粘度,减小上升速度,增加油水界面的水膜强度,延长油珠聚并时刻,不利于油水分离;另外聚合物能促进油珠间的聚并,使小油珠变成大油珠,有助于油水分离。当聚合物浓度较低时,聚并作用大于粘度阻碍,聚合物有助于油水分离。油珠粒径小是聚合物驱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难于水驱含油污水的要紧缘故,因此传统工艺处理聚合物驱含油污水的关键是强化油珠聚并,缩短沉降时刻。 1.5.2蒸汽驱稠油废水 在稠油区, 通过向地层注入高压蒸汽降低原油粘度, 使稠油得以开采。国内油田已开始动用稠油储量, 使得蒸气驱稠油废水量大幅度增加。稠油废水一般在处理后回用于热采锅炉, 故净化后水质应满足热采锅炉给水水质标准, 见表1-3[6] 表1-3 热采锅炉给水水质标准( SY0027—1994) mg·L- 1 溶解氧 总硬度 二氧化硅 总铁 悬浮固体 总碱度 PH值 矿化度 含油量 ≤0.05 ≤0.1 ≤50 ≤0.05 ≤2 ≤2000 7.5—11 ≤7000 ≤2 稠油废水含油量较高, 在 1000mg/ L 以上, 温度在 70℃

以上, 且稠油比重与水特不接近( ≥0. 95) , 在处理中稠油的去除是要紧难题[7], 另外稠油废水处理后回用应达到严格的热采锅炉给水水质标准, 而现有油田污水处理工艺对硬度、二氧化硅等几项污染物的去除几乎没有作用。 1.5.3低渗透油田含油污水 在我国低渗透油田的石油储备约占全国已知石油储量的50%,低渗透油田的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 为了不堵塞地层, 保持低渗透油藏的渗透性, 各油田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了严格的注水标准, 以大庆、辽河和胜利油田为例,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