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物理 (1)
_苏教版高中物理(目录)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1物理学与人类文明1行星的运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3万有引力定律2时间和位移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5宇宙航行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追寻守恒量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2功律3功率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4重力势能系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系7动能和动能定理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8机械能守恒定律系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5自由落体运动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 1-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章电流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电荷库仑定律2 弹力二、电场3摩擦力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4力的合成五、电流和电源5力的分解六、电流的热效应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二章磁场1牛顿第一定律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二、电流的磁场3牛顿第二定律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4力学单位制四、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5牛顿第三定律 80五、磁性材料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第三章电磁感应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一、电磁感应现象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 2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第五章曲线运动三、交变电流1曲线运动四、变压器2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五、高压输电3抛体运动的规律六、自感现象涡流4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七、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5圆周运动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6向心加速度一、电磁波的发现7向心力二、电磁光谱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四、信息化社会五、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第 1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第 2节变压器1-2第 3节三相交变电流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第五章电磁波通信技术一、分子及其热运动第 1节电磁场电磁波二、物体的内能第 2节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三、固体和液体第 3节电视移动电话四、气体第 4节电磁波谱第二章能量的守恒与耗散第六章集成电路传感器一、能量守恒定律第 1节晶体管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第 2节集成电路三、热机的工作原理第 3节电子计算机四、热力学第二定律第 4节传感器五、有序、无序和熵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 2-2六、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第一章物体的平衡第三章核能第 1节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一、放射性的发现第 2节平动和传动二、原子核的结构第 3节力矩和力偶三、放射性的衰变第 4节力矩的平衡条件四、裂变和聚变第 5节刚体平衡的条件五、核能的利用第 6节物体平衡的稳定性第四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二章材料与结构一、热机的发展和应用第 1节物体的形变二、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第 2节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三、新能源的开发第 3节常见承重结构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章机械与传动装置五、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第 1节常见的传动装置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 2-1第 2节能自锁的传动装置第一章电场直流电路第 3节液压传动第1节电场第 4节常用机构第2节电源第5节机械第 3节多用电表第四章热机第 4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 1节热机原理热机效率第 5节电容器第 2节活塞式内燃机第二章磁场第 3节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第 1节磁场磁性材料第 4节喷气发动机第 2节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第五章制冷机第 3节洛伦兹力和显像管第 1节制冷机的原理第三章电磁感应第 2节电冰箱第 1节电磁感应现象第 3节空调器第 2节感应电动势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 2-3第 3节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第一章光的折射第四章交变电流电机第 1节光的折射折射率第 2节全反射光导纤维第 3节棱镜和透镜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 4节透镜成像规律8多用电表第 5节透镜成像公式9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第二章常用光学仪器10 简单的逻辑电路第1节眼睛第三章磁场第 2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1 磁现象和磁场第 3节照相机 2 磁感应强度第三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3几种常见的磁场第 1节机械波的稍微和干涉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第 2节光的干涉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第 3节光的衍射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第 4节光的偏振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 3-2第四章光源与激光第四章电磁感应第1节光源1划时代的发现第 2节常用照明光源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第3节激光3楞次定律第 4节激光的应用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第五章放射性与原子核5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第 1节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6互感和自感第 2节原子核衰变7涡流第 3节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第五章交变电流第 4节射线的探测和防护1交变电流第六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第 1节核反应和核能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第 2节核列变和裂变反应堆4变压器第 3节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 5 电能的输送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 3-1第六章传感器第一章静电场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传感器的应用(一)2库仑定律 3 传感器的应用(二)3电场强度 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4电势能和电势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 3-3 5电势差第七章分子动理论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7静电现象的应用2分子的热运动8电容器与电容3分子间的作用力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4温度和温标第二章恒定电流5内能 161电源和电流第八章气体2电动势1气体的等温变化3欧姆定律 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5焦耳定律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6电阻定律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8 激光1固体2 液体第十四章电磁波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1电磁波的发现第十章热力学定律2电磁振荡1功和内能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2热和内能4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 c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5电磁波谱4热力学第二定律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 3-4 1 相对论的诞生第十一章机械振动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简谐运动3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2简谐运动的描述4广义相对论简介高中物理新课标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教材目录·选修 3-54单摆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波的形成和传播2波的图象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3波长、频率和波速2动量守恒定律(一)4波的反射和折射3动量守恒定律(二)5波的衍射4碰撞6波的干涉5反冲运动火箭7多普勒效应6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第十三章光1光的折射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2光的干涉1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3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2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4光的颜色色散3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5光的衍射4概率波6光的偏振5不确定性关系7全反射第十八章原子结构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1电子的发现5核力与结合能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6重核的裂变3氢原子光谱7核聚变4玻尔的原子模型8粒子和宇宙第十九章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探测射线的方法。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苏教版必修1

物理知识点归纳必修1一、运动部分(一)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基本概念) 1. 参考系2. 时间和时刻以及二者的区别3. 质点及其可视为质点的条件4. 位移和路程及其区别;s -t 和v -t 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5. 速度、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瞬时速率(速率)与平均速率 (定义、物理意义、区别)6. 加速度(定义、物理意义、公式、与运动方向的关系)a v t v 0 三者的区别(三者没有必然的联系)a 与v 同向则加速,反向则减速(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注: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物理量的正负号】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在直线运动过程中a 是一恒量(a 保持不变)2. 运动学基本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 几个重要推论:(1)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221321n n S S S S S S S aT -=-=-==-=推广通式:2()A B S S S A B aT =-=-(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022tt v v v v +==(3)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的关系:2s v = 无论在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中,22s t v v <恒成立(4)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22122t v ats at vt as=⎧⎪⎪=⎨⎪⎪=⎩1)1s 末、2s 末、3s 末······n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1:2:3:····n2)1s 内、2s 内、3s 内······ns 内的位移之比1:4:9:···n 2 3)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1:3:5:7···:(2N -1) 4)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1)::(N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a=g )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t v gt =212h gt =22t v gh =3. 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不为0,只受重力(a=-g )4. 竖直上抛运动规律:0t v v gt =-2012h v t gt =-2202t v v gh -=-; 上升和下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0v t g =;上升的最大高度20v H g=;落回抛出点速度t v =-0v(四)运动学中经常遇见的几个问题1. 刹车类问题:关键在于判断物体运动到停止时所用时间2. 追击问题:(1)临界条件:速度相等,然后再根据位移关系判断并计算【能否(恰好)追上;最大(小)距离】 (2)能追上时:位移关系S S S 0追被追=+ 【何时追上】 3. 相遇问题:相向而行的两物体距离之和等于两者的初始距离二、力与物体平衡部分(一)三种常见的力的相关概念1. 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及其分类(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性质不同的力,效果也可以相同)2. 重力(1)概念、大小(G =mg )、方向(竖直向下) (2)重心:1)几何形状规则的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位置跟形状和物体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2)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3)重心越低越稳定 3. 弹力(1)定义、产生条件(2个)、弹簧弹力的大小(F =kX ) (2)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曲面的切面)、弹力存在与否的判断(消除法或假设法) (3)弹力产生原因的分析(如一本书放在桌面上……) 4. 摩擦力(1)定义、产生条件(3个)、大小(f N μ=)(2)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3)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相同 (4)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5)滑动f (或最大静f )跟压力成正比并和接触面的性质有关;静f 在未达到最大f 时不跟压力成正比 【注:计算摩擦力时,应先判断是静f 还是滑动f 】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合力、分力以及共点力的概念 (2)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合力可以大于、小于或等分力;当合力一定时,增大分力之间的夹角,分力变大;当分力一定时,增大分力之间的夹角,合力变小 合力范围:1212F -F F F F ≤≤+ (推广到三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 (3)分力的唯一性以及作图法求最小分力的两种情况 (三)力的平衡及其应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1)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的合外力为0或物体的加速度为0另一种表述:其中一个人与其他力的合力等值反向推广:n 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使物体平衡,则任n-1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n 个力等值反向(2)解题方法: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力的正交分解(3)判断在平衡状态下几个力的夹角变化过程中某些力如何变化(函数表达式法和作图法)三、牛顿运动定律部分(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明确重力加速度的意义,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具体、深入的认识。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知道伽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他对物理学的贡献。
一、质点121233二、参考系1.说明:123三、坐标系1.二维运动:平面运动,建立直角坐标系三维坐标:空间运动,空间坐标系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正在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答案】A【解析】物体是否能视为质点不能仅仅以它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关键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关。
A选项中,地球可以看成一个质点,因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与它绕大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无关;B选项中,地球不能视为质点,因为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上不同地区季节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是不同的,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点,在一点上怎么能区分不同地区呢?C选项中,很显然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关系非常密切,硬币不能看成质点;D选项中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所欣赏,不能当作质点。
2.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
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
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答案】B1.向上运动.A.C.2.A.B.C.D.3.A.B.C.D.1.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2.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第一章:运动和力1.1 运动的描述和表示- 研究目标:- 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运动的方法;- 掌握矢量和标量的区别及其代数运算;- 能够用图线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
- 教学内容:- 运动的基本概念;- 运动的描述方法: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矢量和标量的区别及其代数运算;- 运动图线。
- 教学活动:- 观察并讨论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 探究如何用图线描述物体的运动;- 通过实验和测量,计算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图线的绘制和分析。
- 教学资源:- 实物、实验器材、运动的图像和动画。
1.2 力的概念和测量- 研究目标:- 理解力的概念及其在物体上的作用;- 掌握力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能够通过实验研究力的性质和规律。
- 教学内容:- 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力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力的分类及其特点;- 力的合成和分解。
- 教学活动:- 通过实验探究力的作用;- 使用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分析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实践力的合成和分解。
- 教学资源:- 力的实物、测力计等实验器材。
1.3 牛顿定律和力的平衡- 研究目标:- 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概念;- 理解力的平衡和力的合成;-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牛顿定律和力的平衡。
- 教学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概念;- 力的平衡和力的合成;- 牛顿定律的应用。
- 教学活动:- 进行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探究力的平衡和力的合成;- 分析实际问题,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 教学资源:- 物体、实验器材、力的图像和动画。
第二章:力学的基本规律(略)。
江苏高中物理教材目录

江苏物理教材目录必修1(高一上)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时间和位移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5.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弹力3.摩擦力4.力的合成5.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必修2(高一下)第五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2.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3.抛体运动的规律4.实验:研究平抛运动5.圆周运动6.向心加速度7.向心力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行星的运动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万有引力定律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宇宙航行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2.功3.功率4.重力势能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动能和动能定理8.机械能守恒定律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能量守恒定律选修3—1(高一下学完第一章)第一章. 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3.电场强度4.电势能和电势5.电势差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静电现象的应用8.电容器与电容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 恒定电流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2.电动势3.欧姆定律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焦耳定律6.电阻定律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8.多用电表9.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组10.简单逻辑电路第三章. 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2.磁感应强度3.几种常见的磁场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选修1—1(文科)第一章.电场电流1.电荷库仑定律2电场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4电容器5电流和电源6电流的热效应第二章.磁场1.指南针与航海2.电流的磁场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4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5磁性材料第三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3.交变电流4.变压器5.高压输电6.自感现象涡流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1. 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波谱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信息化社会5. 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选修1—2(江苏不学)第一章.分子动力论1.分子及其热运动2.物体的内能3.固体和液体4.气体第二章.能量守恒与耗散1. 能量守恒定律2. 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机的工作原理4. 热力学第二定律5.有序、无序和熵6.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第三章. 核能1.放射性的发现2.原子核的结构3.放射性衰变4.裂变和聚变5.核能的利用第四章.1.热机的发展和利用2.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3.新能源的开发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 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选修2—1(江苏不学)第一章. 电场直流电路1. 电场2. 电源3. 多用电表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5. 电容器第二章. 磁场1. 磁场磁性材料2. 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3. 洛仑兹力和显像管第三章. 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2. 感应电动势3. 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章. 交变电流电机1.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2. 变压器3. 三相交变电流第五章. 电磁波通信技术1. 电磁场电磁波2.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3. 电视移动电话4. 电磁波谱第六章. 集成电路传感器1. 晶体管2. 集成电路3. 电子计算机4. 传感器选修2—2(江苏不学)第一章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平动和转动3.力矩和力偶4.力矩的平衡条件5.刚体平衡的条件6.物体平和的稳定性第二章材料与结构1.物体的形变2.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3.常见的承重结构第三章机械与传动装置1.常见的传动装置2.能自锁的传动装置3.液压传动4.常用机构5.机械第四章热机1.热机原理热机效率2.活塞式内燃机3.蒸汽轮机燃气轮机4.喷气发动机第五章制冷机1.制冷机的原理2.电冰箱3.空调器选修2—3(江苏不学)第一章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折射率2. 全反射光导纤维3. 棱镜和透镜4. 透镜成像规律5. 透镜成像公式第二章常用光学仪器1.眼睛2.显微镜3.照相机第三章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偏振1.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2.光的干涉3.光的衍射4.光的偏振第四章光源与激光1.光源2.常用照明光源3.激光4.激光的应用第五章放射性与原子核1.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2.原子核衰变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4.射线的探测和防护第六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1.核反应和核能2.核裂变和裂变反应堆3. 核裂变和受控热核反应选修3—2(理科学)第四章. 电磁感应1.划时代的发现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3.楞次定律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6.互感和自感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1. 交变电流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变压器5.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 传感器的应用一3. 传感器的应用二4. 传感器的应用实验选修3—3(江苏不选)第七章.分子运动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4.温度和温标5.内能第八章. 气体1.气体的等温变化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1.固体2.液体3.饱和汽与饱和汽亚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功和内能2.热和内能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选修3—4(理科学)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1.简谐运动2. 简谐运动的描述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单摆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 机械波1.波的形成和传播2.波的图像3.波长、频率和波速4.波的衍射和干涉5.多普勒效应6.惠更斯原理第十三章. 光1.光的反射和折射2.全反射3. 光的干涉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5. 光的衍射6. 光的偏振7. 光的颜色色散8.激光第十四章. 电磁波1.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振荡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5. 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相对论的诞生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广义相对论简介选修3—5(理科学)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 动量守恒定律(一)3. 动量守恒定律(二)4.碰撞5.反冲运动火箭6.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1.物理学的新纪元:能量量子化2.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3.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4.概率波5.不确定性关系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氢原子光谱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探测射线的方法4.放射性的应用于防护5.核力与结合能6.重核的裂变7.核聚变8.粒子和宇宙江苏物理近五年高考题结构08年:一单选题(5题,每题3分,共15分)二多项选择题(4题,每题4分.共计16分。
苏教版高中物理(1)

苏教版高中物理(1)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1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5 自由落体运动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4 力的合成5 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80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3 抛体运动的规律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5 圆周运动6 向心加速度7 向心力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 行星的运动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 宇宙航行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追寻守恒量2 功3 功率4 重力势能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7 动能和动能定理8 机械能守恒定律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1-1第一章电流一、电荷库仑定律二、电场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五、电流和电源六、电流的热效应第二章磁场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二、电流的磁场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四、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五、磁性材料第三章电磁感应一、电磁感应现象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三、交变电流四、变压器五、高压输电六、自感现象涡流七、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一、电磁波的发现二、电磁光谱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四、信息化社会五、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1-2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一、分子及其热运动二、物体的内能三、固体和液体四、气体第二章能量的守恒与耗散一、能量守恒定律二、热力学第一定律三、热机的工作原理四、热力学第二定律五、有序、无序和熵六、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第三章核能一、放射性的发现二、原子核的结构三、放射性的衰变四、裂变和聚变五、核能的利用第四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热机的发展和应用二、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三、新能源的开发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五、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2-1第一章电场直流电路第1节电场第2节电源第3节多用电表第4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5节电容器第二章磁场第1节磁场磁性材料第2节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第3节洛伦兹力和显像管第三章电磁感应第1节电磁感应现象第2节感应电动势第3节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章交变电流电机第1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第2节变压器第3节三相交变电流第五章电磁波通信技术第1节电磁场电磁波第2节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第3节电视移动电话第4节电磁波谱第六章集成电路传感器第1节晶体管第2节集成电路第3节电子计算机第4节传感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2-2 第一章物体的平衡第1节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第2节平动和传动第3节力矩和力偶第4节力矩的平衡条件第5节刚体平衡的条件第6节物体平衡的稳定性第二章材料与结构第1节物体的形变第2节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第3节常见承重结构第三章机械与传动装置第1节常见的传动装置第2节能自锁的传动装置第3节液压传动第4节常用机构第5节机械第四章热机第1节热机原理热机效率第2节活塞式内燃机第3节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第4节喷气发动机第五章制冷机第1节制冷机的原理第2节电冰箱第3节空调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2-3 第一章光的折射第1节光的折射折射率第2节全反射光导纤维第3节棱镜和透镜第4节透镜成像规律第5节透镜成像公式第二章常用光学仪器第1节眼睛第2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3节照相机第三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第1节机械波的稍微和干涉第2节光的干涉第3节光的衍射第4节光的偏振第四章光源与激光第1节光源第2节常用照明光源第3节激光第4节激光的应用第五章放射性与原子核第1节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第2节原子核衰变第3节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第4节射线的探测和防护第六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第1节核反应和核能第2节核列变和裂变反应堆第3节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 库仑定律3 电场强度4 电势能和电势5 电势差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 静电现象的应用8 电容器与电容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1 电源和电流2 电动势3 欧姆定律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 焦耳定律6 电阻定律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8 多用电表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0 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1 磁现象和磁场2 磁感应强度3 几种常见的磁场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2 第四章电磁感应1 划时代的发现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3 楞次定律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 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6 互感和自感7 涡流第五章交变电流1 交变电流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 变压器5 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 传感器的应用(一)3 传感器的应用(二)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分子的热运动3 分子间的作用力4 温度和温标5 内能16第八章气体1 气体的等温变化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1 固体2 液体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 功和内能2 热和内能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 简谐运动2 简谐运动的描述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 单摆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1 波的形成和传播2 波的图象3 波长、频率和波速4 波的反射和折射5 波的衍射6 波的干涉7 多普勒效应第十三章光1 光的折射2 光的干涉3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4 光的颜色色散5 光的衍射6 光的偏振7 全反射8 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1 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振荡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c5 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 相对论的诞生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 广义相对论简介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5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 动量守恒定律(一)3 动量守恒定律(二)4 碰撞5 反冲运动火箭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4 概率波5 不确定性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 电子的发现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 氢原子光谱4 玻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1 原子核的组成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 探测射线的方法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5 核力与结合能6 重核的裂变7 核聚变8 粒子和宇宙。
(完整word版)江苏高中物理教材目录

江苏物理教材目录必修1(高一上)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时间和位移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5.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弹力3.摩擦力4.力的合成5.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必修2(高一下)第五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2.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3.抛体运动的规律4.实验:研究平抛运动5.圆周运动6.向心加速度7.向心力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行星的运动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万有引力定律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宇宙航行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2.功3.功率4.重力势能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动能和动能定理8.机械能守恒定律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能量守恒定律选修3—1(高一下学完第一章)第一章. 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3.电场强度4.电势能和电势5.电势差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静电现象的应用8.电容器与电容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 恒定电流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2.电动势3.欧姆定律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焦耳定律6.电阻定律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8.多用电表9.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组10.简单逻辑电路第三章. 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2.磁感应强度3.几种常见的磁场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选修1—1(文科)第一章.电场电流1.电荷库仑定律2电场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4电容器5电流和电源6电流的热效应第二章.磁场1.指南针与航海2.电流的磁场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4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5磁性材料第三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3.交变电流4.变压器5.高压输电6.自感现象涡流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1. 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波谱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信息化社会5. 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选修1—2(江苏不学)第一章.分子动力论1.分子及其热运动2.物体的内能3.固体和液体4.气体第二章.能量守恒与耗散1. 能量守恒定律2. 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机的工作原理4. 热力学第二定律5.有序、无序和熵6.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第三章. 核能1.放射性的发现2.原子核的结构3.放射性衰变4.裂变和聚变5.核能的利用第四章.1.热机的发展和利用2.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3.新能源的开发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 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选修2—1(江苏不学)第一章. 电场直流电路1. 电场2. 电源3. 多用电表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5. 电容器第二章. 磁场1. 磁场磁性材料2. 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3. 洛仑兹力和显像管第三章. 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2. 感应电动势3. 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章. 交变电流电机1.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2. 变压器3. 三相交变电流第五章. 电磁波通信技术1. 电磁场电磁波2.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3. 电视移动电话4. 电磁波谱第六章. 集成电路传感器1. 晶体管2. 集成电路3. 电子计算机4. 传感器选修2—2(江苏不学)第一章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平动和转动3.力矩和力偶4.力矩的平衡条件5.刚体平衡的条件6.物体平和的稳定性第二章材料与结构1.物体的形变2.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3.常见的承重结构第三章机械与传动装置1.常见的传动装置2.能自锁的传动装置3.液压传动4.常用机构5.机械第四章热机1.热机原理热机效率2.活塞式内燃机3.蒸汽轮机燃气轮机4.喷气发动机第五章制冷机1.制冷机的原理2.电冰箱3.空调器选修2—3(江苏不学)第一章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折射率2. 全反射光导纤维3. 棱镜和透镜4. 透镜成像规律5. 透镜成像公式第二章常用光学仪器1.眼睛2.显微镜3.照相机第三章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偏振1.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2.光的干涉3.光的衍射4.光的偏振第四章光源与激光1.光源2.常用照明光源3.激光4.激光的应用第五章放射性与原子核1.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2.原子核衰变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4.射线的探测和防护第六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1.核反应和核能2.核裂变和裂变反应堆3. 核裂变和受控热核反应选修3—2(理科学)第四章. 电磁感应1.划时代的发现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3.楞次定律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6.互感和自感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1. 交变电流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变压器5.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 传感器的应用一3. 传感器的应用二4. 传感器的应用实验选修3—3(江苏不选)第七章.分子运动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4.温度和温标5.内能第八章. 气体1.气体的等温变化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1.固体2.液体3.饱和汽与饱和汽亚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功和内能2.热和内能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选修3—4(理科学)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1.简谐运动2. 简谐运动的描述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单摆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 机械波1.波的形成和传播2.波的图像3.波长、频率和波速4.波的衍射和干涉5.多普勒效应6.惠更斯原理第十三章. 光1.光的反射和折射2.全反射3. 光的干涉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5. 光的衍射6. 光的偏振7. 光的颜色色散8.激光第十四章. 电磁波1.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振荡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5. 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相对论的诞生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广义相对论简介选修3—5(理科学)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 动量守恒定律(一)3. 动量守恒定律(二)4.碰撞5.反冲运动火箭6.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1.物理学的新纪元:能量量子化2.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3.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4.概率波5.不确定性关系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氢原子光谱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探测射线的方法4.放射性的应用于防护5.核力与结合能6.重核的裂变7.核聚变8.粒子和宇宙江苏物理近五年高考题结构08年:一单选题(5题,每题3分,共15分)二多项选择题(4题,每题4分.共计16分。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明确重力加速度的意义,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具体、深入的认识。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知道伽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他对物理学的贡献。
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质点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是理想化的模型。
2.物体能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1)在所研究的对象中,物体只做平动,可以把物体简化为质点。
平动是物体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都是平行的,其上任意一点的运动与整体的运动有相同的特点。
2)有转动,相对平动而言,可以把物体是为质点,例如:汽车运行时车轮3)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可不计,视为质点。
例:地球公转学生跑步3.物体不能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就研究对象而言是看它们的动作或姿态。
二、参考系1. 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说明:1)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运动,结果不同2)参考系是任意选取的3)选择参考系时,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尽可能简单的原则三、坐标系1. 坐标系:为了准确描述物体单位位置,建立坐标系。
一维运动:直线运动,建立直线坐标系二维运动:平面运动,建立直角坐标系三维坐标:空间运动,空间坐标系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B.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 正在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答案】A【解析】物体是否能视为质点不能仅仅以它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关键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关。
A 选项中,地球可以看成一个质点,因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与它绕大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无关;B 选项中,地球不能视为质点,因为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上不同地区季节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是不同的,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点,在一点上怎么能区分不同地区呢?C 选项中,很显然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关系非常密切,硬币不能看成质点;D 选项中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所欣赏,不能当作质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1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5 自由落体运动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4 力的合成5 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80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3 抛体运动的规律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5 圆周运动6 向心加速度7 向心力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 行星的运动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 宇宙航行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追寻守恒量2 功3 功率4 重力势能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7 动能和动能定理8 机械能守恒定律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1-1第一章电流一、电荷库仑定律二、电场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五、电流和电源六、电流的热效应第二章磁场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二、电流的磁场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四、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五、磁性材料第三章电磁感应一、电磁感应现象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三、交变电流四、变压器五、高压输电六、自感现象涡流七、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一、电磁波的发现二、电磁光谱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四、信息化社会五、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一、分子及其热运动二、物体的内能三、固体和液体四、气体第二章能量的守恒与耗散一、能量守恒定律二、热力学第一定律三、热机的工作原理四、热力学第二定律五、有序、无序和熵六、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第三章核能一、放射性的发现二、原子核的结构三、放射性的衰变四、裂变和聚变五、核能的利用第四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热机的发展和应用二、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三、新能源的开发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五、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2-1第一章电场直流电路第1节电场第2节电源第3节多用电表第4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5节电容器第二章磁场第1节磁场磁性材料第2节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第3节洛伦兹力和显像管第三章电磁感应第1节电磁感应现象第2节感应电动势第3节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章交变电流电机第1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第2节变压器第3节三相交变电流第五章电磁波通信技术第1节电磁场电磁波第2节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第3节电视移动电话第4节电磁波谱第六章集成电路传感器第1节晶体管第2节集成电路第3节电子计算机第4节传感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2-2 第一章物体的平衡第1节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第2节平动和传动第3节力矩和力偶第4节力矩的平衡条件第5节刚体平衡的条件第6节物体平衡的稳定性第二章材料与结构第1节物体的形变第2节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第3节常见承重结构第三章机械与传动装置第1节常见的传动装置第2节能自锁的传动装置第3节液压传动第4节常用机构第5节机械第四章热机第1节热机原理热机效率第2节活塞式内燃机第3节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第4节喷气发动机第五章制冷机第1节制冷机的原理第2节电冰箱第3节空调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2-3 第一章光的折射第1节光的折射折射率第2节全反射光导纤维第3节棱镜和透镜第4节透镜成像规律第5节透镜成像公式第二章常用光学仪器第1节眼睛第2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3节照相机第三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第1节机械波的稍微和干涉第2节光的干涉第3节光的衍射第4节光的偏振第四章光源与激光第1节光源第2节常用照明光源第3节激光第4节激光的应用第五章放射性与原子核第1节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第2节原子核衰变第3节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第4节射线的探测和防护第六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第1节核反应和核能第2节核列变和裂变反应堆第3节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 库仑定律3 电场强度4 电势能和电势5 电势差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 静电现象的应用8 电容器与电容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1 电源和电流2 电动势3 欧姆定律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 焦耳定律6 电阻定律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8 多用电表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0 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1 磁现象和磁场2 磁感应强度3 几种常见的磁场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2 第四章电磁感应1 划时代的发现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3 楞次定律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 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6 互感和自感7 涡流第五章交变电流1 交变电流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 变压器5 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 传感器的应用(一)3 传感器的应用(二)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分子的热运动3 分子间的作用力4 温度和温标5 内能16第八章气体1 气体的等温变化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1 固体2 液体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 功和内能2 热和内能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 简谐运动2 简谐运动的描述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 单摆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1 波的形成和传播2 波的图象3 波长、频率和波速4 波的反射和折射5 波的衍射6 波的干涉7 多普勒效应第十三章光1 光的折射2 光的干涉3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4 光的颜色色散5 光的衍射6 光的偏振7 全反射8 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1 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振荡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c5 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 相对论的诞生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 广义相对论简介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 动量守恒定律(一)3 动量守恒定律(二)4 碰撞5 反冲运动火箭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4 概率波5 不确定性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 电子的发现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 氢原子光谱4 玻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1 原子核的组成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 探测射线的方法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5 核力与结合能6 重核的裂变7 核聚变8 粒子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