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常识及常用公式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大全

⽔产养殖基础知识⼤全⼀基本知识1、鱼苗(⽔花):从鱼卵中孵出来的⼩鱼,体长7-8毫⽶,称鱼苗或⽔花。
2、夏花:鱼苗经过20-25天的培育,长成3厘⽶左右称为夏花。
也有把这⼀阶段分成1.5-2厘⽶的乌⼦和3厘⽶的夏花两个培育阶段。
3、⼀龄鱼种:夏花分塘后⾄冬天或翌年春天,⼀般长到10厘⽶以上称为⼀龄鱼种。
亦称冬⽚、春⽚、仔⼝、新⼝。
4、⼆龄鱼种:⼀龄鱼种再培育⼀年称⼆龄鱼种,亦称⽼⼝鱼种。
5、⽔温:指⽔体的温度,⼀般⽤温度计测量,测量位置为⽔表以下50厘⽶。
(1)⽔温是影响鱼类摄⾷和⽣长的第⼀因⼦。
⼀般来讲,鱼类在1-33℃⽔温中都能⽣长,10-15℃为弱度⽣长期,15-24℃为⼀般⽣长期,20-32℃为适宜⽣长期,24-30℃为最适⽣长期;⽔温超过32℃,鱼类摄⾷明显下降;⽔温超过33℃,鱼类停⽌⽣长;⽔温超过36℃,鱼类开始死亡。
草鱼在27-30℃摄⾷最旺,低于20℃,⽣长速度明显下降;鲤鱼在23-29℃摄⾷最旺,低于15℃⽣长受到抑制。
(2)⽔温也是鱼病发⽣的重要因素,⽔温⾼低与疾病的发⽣和流⾏有密切的关系。
⼀般病毒和细菌疾病发在⽔温为25℃-30℃时传染性最强,32℃以上和18℃以下时感染减弱。
⽽有些疾病,如⽔霉病、⼩⽠⾍病、斜管⾍病和鱼波⾖⾍病通常在20℃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流⾏病。
6、透明度:透明度是⽤测定萨⽒盘(⿊⽩间隔的圆盘)的深度来间接表⽰光透⼊⽔的深浅程度。
(1)其⼤⼩取决于⽔的混浊度(指⽔中混有的浮游⽣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和⾊度(浮游⽣物、溶解有机物和⽆机盐形成的颜⾊)。
(2)透明度的测定⽅法为:将⿊⽩盘缓缓放⼊⽔中,当盘上⿊⽩界线模糊时,⽔⾯到⿊⽩盘的距离就是它的透明度,单位⽤“厘⽶”表⽰。
(3)在鱼类⽣长季节,透明度应保持在20-40厘⽶之间。
7、酸碱度:⼜称PH值,它是反映⽔体酸碱性的指标,是与⽔产养殖密切相关的重要⽔化因⼦和⽣态因⼦。
(1)在常温下,PH<7.0为酸性,PH>7.0为碱性,PH=7.0为中性。
水产养殖概论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食物的选择性:鱼类对其周围环境中原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的各种饵料生物,具有选取某一种或某几种食物的能力。
2、透明度:水体透明度是指光透入水中深浅的程度,其计量单位用厘米表示。
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达到平衡以后,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气体的量,称为该气体在所指定条件下的溶解度。
4、水呼吸:每升水在24小时内所消耗氧气的量,此为水呼吸5、水硬度:硬度是指水中二价及多价金属离子含量的总和。
这些离子包括Ca2+、Mg2+、Fe2+、Mn2+、Fe3+、Al3+等。
6、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好氧条件下,单位体积水中需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7、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 为单位表示。
8、总需氧量(TOD)是指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燃烧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包括难以分解的有机物含量,同时也包括一些无机硫、磷等元素全部氧化所需的氧量。
9、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10、氨基酸的平衡:配合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比例等于水产动物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
11、限制性氨基酸:指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水产动物需求量和比例不同,其相对不足的某种氨基酸称之为限制性氨基酸。
12、鱼类的人工繁育:是指根据鱼类的自然繁殖习性,在人工控制下,通过生态,生理的方法促进亲鱼的性成熟,卵的排放,产出,获得大量的受精卵,并在适当的孵化条件下最终孵化出鱼苗的生产过程,包括亲鱼培养,人工催产和人工孵化三个阶段。
13、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指标:1、亲鱼成熟率亲鱼的成熟率是指能催产的亲鱼尾数占所培育适龄繁殖亲鱼总尾数的百分数,2、催产率催产率是指亲鱼催情注射后产卵的雌鱼占所催产的雌亲鱼的百分数3、受精率受精率是指受精卵占总卵数的百分数4、孵化率初孵仔鱼与受精卵数量之比值。
水产养殖知识点

水产养殖知识点
水产养殖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培育、饲养水生动物的生产方式,是我
国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水产养殖的基本知识点。
1. 水质管理
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适的水质条件可以促
进水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产量和质量。
水质管理包括水体透明度、PH值、温度、溶氧量等方面的监测和调控。
2. 饲料管理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喂养方法对水产养殖来说至关重要。
不同种类的
水生动物需要不同种类和比例的饲料,喂养的时间和方式也需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调整。
3. 疾病防控
水产养殖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如细菌性病害、寄生虫病等。
及
时发现和有效防控疾病对于提高水产养殖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4. 养殖技术
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有着不同的养殖技术。
了解水生动物的生长发
育规律和其适宜的生存环境,对养殖过程中的管理和操作都有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5. 环境保护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废水处理、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以上对水产养殖知识点的介绍,可以看出水产养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农民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改进水产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质量。
希望广大的水产养殖从业者能够加强对水产养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工人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工人水产养殖知识水产养殖工人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水产养殖知识,以保证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提高产量。
本文将从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养殖方法和常见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相关知识。
一、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培育、饲养和繁殖水生动物和植物的一种经济活动。
水产养殖可以分为陆地养殖和水面养殖两种方式。
陆地养殖多用于淡水鱼类、龙虾等的养殖,而水面养殖则适用于海水、咸水或淡水湖泊中的各类水产养殖。
二、常见水产养殖方法1. 静水养殖法静水养殖法是最常见的养殖方法之一,适用于养殖基团体较小的水生动物和植物。
养殖者可以通过建立池塘或蓄水池来提供足够的环境条件,并且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体清洁。
常见的静水养殖对象包括鱼类、虾类等。
2. 流水养殖法流水养殖法是通过建立水流系统,使水体保持流动状态来进行养殖。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养殖对象,如淡水虾和罗非鱼等。
养殖者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水流系统,以确保水体的流动和氧气的供应。
3. 水肥一体养殖法水肥一体养殖法是将养殖废弃物与农作物间接结合,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这种方法通过将养殖废液用来灌溉农作物,同时农作物的残余部分又可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
水肥一体养殖法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三、水产养殖常见病害防治1. 预防疫病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预防疫病是十分重要的。
养殖者要定期检查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清除死亡动植物,控制水产养殖密度等,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疫病的发生。
2. 病害的诊断和治疗在疫病发生时,养殖工人需要掌握基本的病害诊断和治疗方法。
常见的病害诊断方法包括观察病症表现、采样检测等,而治疗方法则包括使用药物、加强养殖环境管理等。
3. 饲料营养与健康管理饲料是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养殖工人需要了解不同水生动植物的饲养需求,并选择合适的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
此外,养殖工人还需要合理安排饲喂量并监控水产生长情况,实施健康管理措施,以确保水生动植物的健康成长。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
水产养殖是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总称。
一、淡水养殖
1、池塘养殖:属于精养高产养殖方式,放养的鱼类品种较多,放养密度比山塘水库等大,养殖过程中主要是人工投喂。
2、山塘水库、河涌养殖:属于粗放养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后,小型山塘水库、河涌也开始实行精养人工投饵的生产方式。
3、涵仔养殖:是利用100㎡以下水面的涵仔流水家庭式养鱼方式。
4、网箱养殖:是利用山塘水库、江河、琥珀的水体,用网片、木板等制成几个立方或几十个立方的水体进行高密度养鱼的方式。
5、高密度流水养殖:利用一定高程流水落差池水开展高密度精养鱼类的方式。
二、海水养殖
把生活在海水中的鱼、虾、贝类、藻类用人工的设施,模拟它们的生存繁殖环境,进行人工育苗或采集野生苗种进行人工养殖的行业,即海水养殖行业。
淡水养殖的种类概况
目前淡水养殖的种类包含鱼类、虾类、两栖类、水栖类、水生植物、爬行类等。
一、鱼类:包括热带鱼类、温水性鱼类、冷水性鱼类。
1、热带鱼类:罗非鱼类、太阳鱼、淡水沙鱼、巴西鲷、淡水白鲳、鲮鱼、麦鲮、野鲮、埃及塘虱鱼等。
2、温水性鱼类:鲩鱼、鲢鱼、青鱼、鲤鱼、杂交鲤、鲫鱼、锦鲤、东北鲫、加洲鲈、翘嘴红鮊、湘云鲫、广东鲂、彭泽鲫、塘虱鱼、斑点叉尾鮰、云斑鮰、魽鱼、倒剌鲃、光倒剌鲃,鳗鱼、桂花鱼等。
3、冷水性鱼类:鲟鱼、史氏鲟、俄罗斯鲟、虹鲟、俄罗斯蛙等。
二、虾类:主要为青虾、淡水龙虾、罗氏沼虾等。
三、爬行类:主要有水鱼、山瑞等。
四、两栖类:主要有青蛙、虎皮蛙、美国牛蛙、泰国青蛙、棘胸蛙等。
五、水生植物:主要为菱角类、藻类。
水产养殖知识点总结

水产养殖知识点总结一、水产养殖的种类1. 鱼类养殖鱼类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养殖对象,鱼类养殖又包括淡水鱼和海水鱼的养殖。
淡水鱼常见的有鲤鱼、鲫鱼、鲶鱼、青鱼等,海水鱼常见的有鲈鱼、鲍鱼、鲳鱼、带鱼等。
鱼类养殖一般采用池塘鱼塘、网箱、气泡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等方式进行养殖。
其中,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养殖方式,能够为鱼提供稳定的水质环境,提高养殖效率。
2. 虾类养殖虾类养殖包括淡水虾和海水虾的养殖。
淡水虾养殖常见的有小龙虾、草虾、鳌虾等,海水虾养殖常见的有对虾、青虾、白虾等。
虾类养殖一般采用塘池、透明塑料布等方式进行养殖,虾类生长需要较高的水质要求,需要定期更换和保持水质,及时清理虾池底泥,保证虾类的生长环境。
3. 贝类养殖贝类养殖常见的有牡蛎、扇贝、蛤蜊、蛏子等,贝类养殖一般采用养殖网箱、养殖笼、靠墩养殖等方式进行养殖。
贝类生长需要较好的水流环境和水质环境,合理管理养殖密度、饵料投喂、防病等是贝类养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 藻类养殖藻类养殖包括海带、紫菜、海藻等的养殖。
藻类养殖一般采用海水或者淡水养殖池进行养殖,藻类养殖需要注意光照、水流、水质等环境因素,合理施肥、定期修剪、防止病虫害等也是需要重视的养殖管理问题。
二、水产养殖的技术要点1. 养殖环境的选择在进行水产养殖时,需要选取水量、水质和环境稳定等条件适宜的地方进行养殖。
对于不同的水产养殖,还需要根据鱼、虾、贝、藻等的养殖需求,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
2. 饲料的选择养殖水产需要根据其生长特点和养殖环境合理选择饲料,饲料的选择应包括主食饲料和辅助饲料。
养殖水产要根据其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饲料,合理进行饲养管理。
3. 养殖设备的选取在进行水产养殖时,需要根据养殖对象和养殖环境选择合适的养殖设备,比如池塘鱼塘、水泡池、网箱、养殖笼、养殖箱等。
4. 疾病预防与治疗水产养殖中,疾病是常见的问题,应根据不同水产养殖对象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法,比如疫苗接种、定期检查、防病饲料、定期清理水质等。
水产专业知识点总结

水产专业知识点总结1.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水产养殖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来促进水生动植物的繁殖,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经济价值。
水产养殖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种类型。
海水养殖主要包括海水捕捞、海水养殖和海水养殖。
淡水养殖主要包括淡水捕捞、淡水养殖和淡水渔业。
2. 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包括选址布局、种苗培育、饲料管理、排污处理、疾病防治等内容。
选址布局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态与生物学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水域进行养殖,以及合理布局养殖设施。
种苗培育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提供适宜的环境和饲料,培育养殖对象的种苗。
饲料管理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需求,合理选择和配置饲料,并进行合理施饲。
排污处理是指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等进行合理处理,保护水环境。
疾病防治是指对养殖对象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3. 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包括养殖成本、养殖收益、养殖利润等内容。
养殖成本是指进行养殖活动所需要的投入,包括种苗成本、饲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施设备成本等。
养殖收益是指通过养殖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养殖产品销售收入等。
养殖利润是指养殖收益与养殖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4. 水产养殖生态环境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包括水域生态环境、养殖对象生态环境、养殖设施生态环境等内容。
水域生态环境是指水质、水温、水深、水流、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等因素对养殖活动的影响。
养殖对象生态环境是指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养殖对象和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养殖设施生态环境是指养殖设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工养殖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5. 水产资源管理与保护水产资源管理与保护包括渔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渔业立法等内容。
渔业资源管理是指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包括渔业资源评估、渔业资源保护、渔业资源利用规划等。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对水产资源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包括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淡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等。
水产养殖知识点

水产养殖知识点水产养殖是指在水中人工养殖各种水产品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
水产养殖的技术和知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鱼类养殖、虾类养殖、贝类养殖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水产养殖相关的基本知识点。
一、鱼类养殖知识点1. 鱼类品种选择:根据养殖的目的和水域条件选择适合的鱼类品种,如常见的草鱼、鲤鱼、鳙鱼等。
需考虑鱼类的生长速度、生命力、适应性等因素。
2. 水质管理:水质是鱼类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关键因素,需保持水体清洁、富氧、适温,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3. 饲料管理:合理选择饲料种类和投喂量,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并注意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方式。
4. 疾病防控:鱼类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养殖者要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和防控工作,保持鱼群的健康状态。
如病害防治、疫苗接种等。
5. 养殖环境管理:包括水池或池塘的设计和养殖设施的建设,为鱼类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进行适时的水质更新和清洗。
二、虾类养殖知识点1. 虾类品种选择:水产养殖市场上常见的虾类有白虾、对虾、基围虾等,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2. 建池和养殖环境:虾类养殖一般选择养殖池或围海养殖,需保证养殖环境的适温、清洁、富氧,并设有适当的泵排、过滤设备等。
3. 饲料管理:虾类对饲料的需求量和类型有一定的差异,根据虾类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投喂量要适中,防止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污染。
4. 病害防治:虾类容易患上病害,如白点病、黄体病等,需进行疾病监测和防控工作,采取相应的养殖管理措施。
5. 周期管理:虾类养殖需要控制养殖周期,包括放虾、养殖、成熟、捕捞等各个环节,合理安排时间和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效益。
三、贝类养殖知识点1. 贝类品种选择:常见的贝类有蛤蜊、扇贝、牡蛎等,根据养殖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2. 养殖环境和设施:贝类养殖一般选择河口、浅海等地,需保持水质清洁、适温、富氧,并建设适当的养殖设施。
3. 捕捞和放养:贝类的养殖一般通过捕捞野生种贝或者人工放养种贝的方式进行,需注意捕捞和放养的时机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常用公式
1、海水比重与盐度换算表:
比重
盐度(%。)
比重
盐度(%。)
比重
盐度(%。)
1.0015
2.00
1.0141
18.44
1.0239
31.26
1.0016
2.03
1.0152
19.89
1.0244
31.98
1.0020
2.56
1.0160
20.97
1.0250
32.74
30.72
1.0315
41.20
在不同温度下,海水比重与盐度的计算公式:
水温高于17度时: S(%。)1305(比重-1)+(t-17.5)*0.3
水温低于17度时: S(%。)1305(比重-1)-(17.5-t)*0.2
2、养殖池水体的测量方法:
1亩=666.7平方米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1吨=1000公斤
性有机物起中和作用,降低酸度及有毒物质,改善水质。
(3)用氧气瓶增氧急救:如果网箱中鱼群缺氧,可迅速采用氧气瓶供氧。供氧办法:用三通管连通各网箱,使氧气从
网箱底的中部出来向水中冲击,能很快解除网箱缺氧。供氧到太阳出来后,水中的浮游生物就能制造氧,这时供氧瓶可停
止供氧。
7、对虾游池六种原因及对策:
对虾游池在对虾养殖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按引起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如下六种情况。
免有藻类过早繁衍而减少后期水体含氧量。
6、网箱养鱼网箱中缺氧的防治技术:
当发现水中缺氧时,应急措施如下:
(1)迅速移动网箱:将网箱移至深水或水质透明度大的水面上,网箱有了水体交换,缺氧自行缓解。
(2)抛丢小块状生石灰入湖(库)底 :即在网箱一带抛丢小块状生石灰。生石灰遇水散开后呈碱性物质,对水底的酸
在胶管上刺许多小孔,让空气以微小的气泡扩散到水中,提高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扩充水中的含氧量,还能直接将纯氧
经过胶管送到水塘中,让氧气逐渐扩散到水中,进行补氧急救。
3.化学增氧。对温室越冬和水箱越冬等小型水体,在发生缺氧时,可加入化学药物增氧急救。当前,采取的化学增氧
剂有:过氧化钙和过氧化氢等,用量为10毫克/升,即每立方米中加10-20毫升即可起到增氧1-2毫克/升的效
36.65
1.0081
10.42
1.0211
27.65
1.0285
37.30
1.0090
11.73
1.0215
28.19
1.0290
37.95
1.0100
12.85
1.0222
29.09
1.0295
38.60
1.0115
15.01
1.0229
29.97
1.0305
39.90
1.0130
17.00
1.0235
罗氏沼虾: 4毫克/升以上
鲻 鱼 :3.5毫克/升以上
斑节对虾: 3.7毫克/升以上
桂 花 鱼 : 3.5毫克/升以上
南美白对虾: 5毫克/升以上
5、鱼类越冬池缺氧怎么办:
1.注水补氧:越冬期间,鱼塘发生缺水和缺氧时,可直接引水入塘。假如水源中的含氧量较低时,可使水流经过一
定的流程和落差,提高含氧量后再进去塘,以提高补氧效果。但应关心的是:含铁质过多的水不能直接注入鱼塘,必需
经过一定时间的氧化和沉淀后才干少量注入塘。凡是采取注水补氧法的,一定要关心提早进行预防因缺氧而一次注水量
过大的或注水时间太长,导致池塘水温的急剧变动及鱼类的大量游动。因此,次次注水的时间和注水量,都要参考详细情
况,尽可能缩短为好,冰下水通常以2米左右为宜。
2.充气补氧。利用风车或其他动力带动气泵,将空气压力设置在冰下水中的胶管中,在胶道顶端连一砂滤器,或直接
9、呋喃丹(克百威、大扶农);10、杀虫脒(克死螨);11、双甲脒(二甲苯胺脒);12、氟氯氰菊酯(氟氰菊酯);
13、五氯酚钠;14、孔雀石绿(碱性氯);15、锥虫胂胺;16、酒石酸锑钾;
17、磺胺噻唑;18、磺胺脒(磺胺胍);19、呋喃西林(呋喃新);20、呋喃唑酮(痢特灵);
21、呋喃那斯;22、氯霉素;23、红霉素;24、杆菌肽锌;
果,但不可用量过多,可以避免引发对鱼体的危害。
4.生物增氧。浮游生物在进行光合效果时放出氧气,是越冬水体氧量的主要来源。在冰封前要有意识地注入部分含浮
游植物多的肥水,作为引种之用,但注水量通常不能超过1/5,假如越冬池水质清瘦,每亩能各施0.5-1公斤的尿素
和过磷酸钙,提高水的肥度。但不能施用有机肥,可以避免污染水质,施肥时间不宜过早,最好在临封冻前进行,可以避
1公斤=1000克1ppm=1克/立方米(1毫升/立方米)
例1、一个5.5亩的池塘,水深1.5米,问此池塘有多少立方米的水?
解:5.5*666.7=3666.3(平方米)
3666.3*1.5=5499.45(立方米)
答:此池塘有5499.45立方米的水。
例2、一个5499.45立方米水的池塘,如要下药试水的浓度为3ppm。请问需要下多少药?
解:5499.45*3=16498.35(克)=16.5(公斤)=33(市斤)
答:需要下药33市斤。
3、禁用渔药清单:
根据农业部公告第193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以下简称《禁用清单》)所列品种的原料药及其
单方、复方制剂产品停止生产,已在兽药国家标准、农业部专业标准及兽药地方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废止其质量标准,撤
1.0030
3.87
1.0171
22.41
1.0254
33.26
1.0040
5.17
1.0182
23.86
1.0260
34.04
1.0050
6.49
15
34.70
1.0060
7.79
1.0195
25.48
1.0271
35.35
1.0070
9.11
1.0200
26.20
1.0280
消其产品批准文号。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渔药。严禁使用对水域环境有严重破
坏而又难以修复的渔药,严禁直接向养殖水域泼洒抗菌素。现将《禁用清单》上规定的禁用渔药名列如下:
1、地虫硫磷(大风雷);2、六六六;3、林丹(丙体六六六);4、毒杀芬(氯化莰烯);
5、滴滴涕(DDT);6、甘汞;7、硝酸亚汞;8、醋酸汞;
25、泰乐菌素;26、环丙沙星;27、阿伏帕星;28、喹乙醇;
29、速达肥;30、乙稀雌酚;31、甲基睾丸酮。
4、养殖池理化因子安全值:
透明度: 30厘米左右为宜
氨氮:0.5ppm以下
硫化氢:0.5ppm以下
亚硝酸盐:0.05ppm以下
pH值:6.5-8.5
溶解氧(部分品种)
罗 非 鱼 : 3毫克/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