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合集下载

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

第五章技术标准和要求技术规范书一、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是2017-2018年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公司室内覆盖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向投标方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方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投标方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点对点应答,投标文件必须对招标文件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不应使用诸如“已知”、“理解”、“同意”等非明确答复,否则可能导致投标无效。

投标人须对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如果需要,可给出详细的应答内容),否则将可能被视为放弃应答。

诸如“已知”、“理解”、“明白”或“同意”等这样非确切的答复是不可接受的。

如招标文件中所列指标有具体要求、参数或指标要求的,投标文件中除回答“满足”、“部分满足”或“不满足”外,还须列出具体要求、参数或指标。

2、对于本规范书提出的有关要求,投标方应在技术应答书中逐条应答,说明能否满足要求。

如有不符合之处,须提出充分理由并加以详尽说明。

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组织架构、组织运作等内容的应答,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文件资料。

3、投标方按本技术规范书要求为招标方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网络建设提供工程施工服务。

“工程施工服务”是指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建设中涉及的协助设计院进行工程勘测、站点方案设计配合、物业协调和谈判、系统安装、开通调试(不含主设备调测、交钥匙工程涉及设备的调测)、培训、保修和售后服务等一切服务。

4、投标方所提供服务和辅助材料的性能、功能应完全符合投标方申明的标准,并满足或高于招标方提出的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说明但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中国联通集团及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已有相关要求或建议的,投标方提供的服务和辅助材料的性能、功能应符合相应的最新要求或建议。

5、投标方应按应答承诺提供工程施工服务和辅助材料,不得擅自更换。

6、对于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置,投标方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系统技术规范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系统技术规范书增订部分(讨论稿)中国联通客服与呼叫中心业务部2003年6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8)一、前言 (8)二、客服系统新功能整体描述 (9)三、整体设计原则 (12)1、规范性 (12)2、开放性 (12)3、扩展性 (12)4、实用性 (13)5、可靠性、安全性 (13)6、经济性 (13)7、灵活性 (13)四、适用范围 (13)五、起草单位 (14)六、解释单位 (14)七、参考文献 (14)八、名词解释 (15)第二章客服系统本地用户资料库 (17)一、业务描述 (17)二、组网结构 (17)三、客户本地资料库的具体内容 (19)1、客户基本资料 (19)2、用户基本资料 (23)3、缴费历史信息 (30)4、用户异动信息 (31)5、客户历史账单 (31)6、用户历史详单 (32)四、本地资料库数据的维护 (32)五、增量文件传递规则 (33)1、传输方式 (33)2、传输协议 (33)3、传输过程 (34)4、文件接口处理模式 (34)5、批量文件格式 (35)6、文件存放目录 (35)7、文件传递频率 (36)8、文件命名规则 (36)9、数据的备份 (37)六、技术性能要求 (40)第三章用户分层服务功能 (41)一、业务描述 (41)二、体系结构 (42)1、客户层次的划分 (42)2、IVR系统中差异化服务的实现 (43)3、人工服务差异化的实现 (44)4、客户层次接通率指标设定 (44)5、分层服务呼叫分配策略 (44)6、人工服务路由分配策略 (45)7、后台职能部门处理配合策略 (45)三、系统功能 (45)四、接口实现 (46)五、安全性与可靠性 (47)六、技术性能要求 (48)第四章座席咨询知识库 (50)一、业务描述 (50)二、组网结构 (51)1、体系结构 (51)2、物理组网 (52)三、系统功能 (53)1、功能描述 (53)2、业务流程 (56)3、系统管理 (56)4、安全性与可靠性 (57)5、实用性与扩展性 (57)四、接口实现 (57)五、技术性能要求 (58)第五章客服运营管理系统 (60)一、业务描述 (60)二、组网结构 (61)1、体系结构 (61)2、物理架构 (63)三、系统功能 (64)1、功能描述 (64)2、业务流程 (70)3、系统管理 (71)4、安全性与可靠性 (71)5、数据备份与恢复 (72)6、实用性和扩展性 (72)四、接口实现 (72)五、技术要求 (73)第六章主动呼出系统 (75)一、业务描述 (75)二、组网结构 (76)1、体系结构 (76)2、模块组网 (78)三、系统功能 (79)1、功能描述 (79)2、业务流程 (83)3、系统管理 (84)4、安全性与可靠性 (85)5、实用性和扩展性 (85)四、接口实现 (85)1、物理连接 (85)2、协议接口 (86)五、技术性能要求 (86)第七章电子工单闭环管理系统 (87)一、业务描述 (87)二、体系结构 (88)三、系统功能 (88)1、功能描述 (88)2、电子工单模型 (89)3、电子工单的功能 (90)4、工作流管理功能 (92)四、接口实现 (94)1、内部接口 (94)2、与OA的外部接口 (94)五、技术性能要求 (95)六、业务名词说明 (95)第一章概述一、前言随着电信业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将逐步呈现从规模扩张到规模效益型发展的转变、从提供普遍和基本服务到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多层次服务的转变态势,客户服务能力和水平也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电信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客户服务质量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技术规范书编制单位:济南长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日期:2018年6月1. 概述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产品应满足ITU-T,IEC等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也将满足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的相关规定。

2. 产品分类2.1 光纤机械连接器按使用场合可分为光纤机械冷接子、光纤机械接续插头。

2.2 光纤机械冷接子: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要紧应用于配线光缆和入户皮线光缆、入户皮线光缆之间、皮线光缆和尾纤之间的连接。

2.3光纤机械接续插座: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一样配合专用的86面板使用。

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兼容标准SC连接器和法兰。

2.4光纤机械接续接头: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

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可直截了当与标准SC法兰相连。

3.工作温湿度要求*3.1 温度:-40℃~+75℃。

3.2 相对湿度: ≤95%(+40℃时)4. 光纤机械连接器技术要求*4.1机械接续器件参考下列标准的要求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4.2器件规格尺寸✧光纤机械冷接子:小于(包含)40*4*4(长*宽*高mm)✧光纤机械插座:小于(包含)45*22*9.4 (长*宽*高mm)✧光纤机械插头:小于(包含)54*9*7 (长*宽*高mm)4.3外观形状完整,无毛刺、气泡、龟裂、杂质等。

全部底色应平均连续4.4适用接续的光缆4.4.1光纤机械冷接子:✧光纤包层直径为:125µm,外套涂层直径为250µm-900µm4.4.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FRP皮线入户光缆(3mm*2mm,宽*高);光纤包层直径为:125µm4.5光学性能4.5.1光纤机械冷接子✧插入损耗:小于0.1dB;✧回波损耗:小于- 40 dB,(小于-60 dB,室温23℃)4.5.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插入损耗:小于0.5 dB (与标准SC连接器耦合),在1310 nm & 1550 nm小于0.7/0.9 dB (与现场组装型连接插头耦合),在1310 nm &1550 nm(0.7 dB 在1310 nm;0.9 dB 在1550 nm)回波损耗:小于-40 dB,(室温23℃)4.6 光纤机械插座和插头连接可靠性500次插拔,每10次清洁陶瓷芯,测试前、后、测试中的损耗增加最大0.2dB;4.7其他4.7.1光纤机械冷接子要求可重复开启使用,重复开启简单快捷,和压接所用工具应相同;4.7.2 光纤机械冷接子要求是通用型产品,支持外套涂层直径为250µm-900µm的光纤任意互连;4.7.3光纤机械连接器的使用工具要求简单,易操作首次操作成功率应达到99%;4.7.4 L型光纤机械插座需与之相适应的86型面板;5.测试必须满足以下机械性能指标:光纤机械接续插头和光纤机械接续插座必须满足以下各项规范:必须满足以下机械性能指标:6.检验*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产品检验由质检部门负责进行,出厂产品必须附有合格证。

中国联通2011-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2011-技术规范书

2011-2012年度中国联通PON网络PLC光分路器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文件第三卷技术规范书联通进出口有限公司2011年6月目录1 总则 (1)2 规范书相关说明 (1)2.1规范书说明 (1)2.2应答规范 (2)3 设备类型及定义 (3)3.1按工作带宽分 (3)3.2按输入/输出芯件型式分 (3)3.3按引出端口型式分 (4)3.4按结构型式分 (4)4 技术要求 (4)4.1投标设备要求 (4)4.2设备基本要求 (6)4.3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7)4.4光分路器主要光学特性要求 (8)4.5环境和机械性能要求 (10)5 结构及标识要求 (13)6 到货验收与保修 (14)7 售后服务要求 (15)7.1售后服务的基本要求 (15)7.2保修与技术服务 (15)7.3技术培训 (16)7.4坏件送修流程和相关服务标准 (16)7.5现场技术支持和设备巡检服务 (17)7.6服务承诺及保修情况 (18)8 应答表格填写要求 (18)1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或“买方”)进行2011年中国联通PON网络PLC光分路器设备集中采购的主要技术、网络业务功能及供货、安装、调测、验收的要求,并作为供货厂商(以下简称“卖方”)编写技术建议书和设备报价之用。

卖方须根据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技术方案建议和详细的报价。

本次招标只针对基于PLC(平面光波导)技术的均匀分光的全带宽型无源光分路器设备(工作波长范围1260nm~1610nm)。

(2)对于本技术规范书中的不可偏离条款,卖方如无法满足,将无法进入报价程序。

(3)对于所有软硬件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作为可选以本技术规范书为准。

本技术规范书没有标明为可选项的必须含在基本报价中(除买方特别说明的项目外),标明为可选项的也必须报出单项价格。

若买方与卖方在设备清单方面存在争议,以买方技术规范书要求为准。

2020(技术规范标准)中国联通H技术规范

2020(技术规范标准)中国联通H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H.248协议技术规范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2003.2目次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1)4.缩略语 (2)5.连接模型 (4)5.1 终结点 (4)5.2 关联 (7)5.3 包(Package) (7)6.命令 (8)6.1 描述符 (9)6.2 命令 (20)6.3 命令错误码 (30)7.事务交互(Transaction) (32)7.1事物交互参数 (33)7.2 事物交互编程接口 (33)7.3 消息 (35)8.协议传送 (35)8.1 命令执行的顺序 (36)8.2 预防重启动崩溃 (36)9.安全 (37)9.1 保护协议连接 (37)9.2过渡性AH 方案 (37)9.3保护媒体连接 (38)10. MG和MGC的控制接口 (38)10.1 逻辑MG (38)10.2 冷启动 (39)10.3 协议版本协商 (39)10.4 MG故障 (39)10.5 MGC故障 (40)11.包定义 (40)11.1包的定义 (41)11.2 特性、统计和事件和信号参数的定义 (43)11.3 列表类型(List) (43)11.4 标识符的命名 (43)11.5包的注册 (43)附录A(标准的附录)本协议语法的ASN.1语言描述 (44)附录B(标准的附录)本协议语法的ABNF语言描述 (70)附录C(标准性附录)媒体流特性标签 (85)附录D(标准的附录)在IP上的传输本协议的要求 (102)附录E(标准的附录)H.248协议包 (107)附录F (标准的附录) 在SCTP上传输本协议的要求 (129)前言基于H.248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是下一代分组网中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呼叫、控制、业务提供的控制设备与受控制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

本标准是以国际电联、计算机标准化组织、软交换论坛制定的相关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内网络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国内标准制定的。

技术规范书及应答

技术规范书及应答

附件1:技术规范书及应答本《技术规范书及应答》是针对联通乐山市分公司数字化监控系统设备及管理平台项目的技术应答规范,投标单位应逐条的、点对点的答复(满足/部分满足/不能满足),可对不满足或部分满足项和进行详细补充说明,对应答汇总成《技术应答偏离表》。

如投标单位有本《技术应答规范书》之外的建议,可以“建议书”的形式提交,招标单位将会酌情采纳,如有对招标方有利的建议将会影响投标单位的技术排名。

联通乐山市分公司数字化监控系统设备及管理平台项目技术规范书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繁荣,现代化科学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通过使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时、直观的提供各种现场信息,对于提高管理水平,监控生产及设备运行情况,加强治安保卫,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意外发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企业步入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

建设依据总体建设以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为设计标准及依据,依据和要求如下:《安全防范”建安网”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视频安防”建安网”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控制协议V1.0》(GA/T647-2006)《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83)《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1987)《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变速球型摄像机》(GA/T645-200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公安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验收规范》(GA/T509)《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GB/T13702-1992)《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GB/T14085-19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1993)《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T15532-1995)《信息处理单命中判定表规范》(GB/T15535-1995)《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GB/T15538-1995)《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GJB/Z 102-9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GB/T9386-1988)《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1990)《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GB/T13423-1992)《信息处理程序构造极其表示的约定》(GB/T13502-1992)《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17544-1998)OGC相关标准《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2000》)《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2000》包括全部现行有效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及其相关的国家标准《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GB/T1526-1989)《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T8566-1995)《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 16260-1996)《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ISO/IEC9126:1991。

中国联通2011-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2011-技术规范书

2011-2012年度中国联通PON网络PLC光分路器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文件第三卷技术规范书联通进出口有限公司2011年6月目录1 总则 (1)2 规范书相关说明 (1)2.1规范书说明 (1)2.2应答规范 (2)3 设备类型及定义 (3)3.1按工作带宽分 (3)3.2按输入/输出芯件型式分 (3)3.3按引出端口型式分 (4)3.4按结构型式分 (4)4 技术要求 (4)4.1投标设备要求 (4)4.2设备基本要求 (6)4.3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7)4.4光分路器主要光学特性要求 (8)4.5环境和机械性能要求 (10)5 结构及标识要求 (13)6 到货验收与保修 (14)7 售后服务要求 (15)7.1售后服务的基本要求 (15)7.2保修与技术服务 (15)7.3技术培训 (16)7.4坏件送修流程和相关服务标准 (16)7.5现场技术支持和设备巡检服务 (17)7.6服务承诺及保修情况 (18)8 应答表格填写要求 (18)1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或“买方”)进行2011年中国联通PON网络PLC光分路器设备集中采购的主要技术、网络业务功能及供货、安装、调测、验收的要求,并作为供货厂商(以下简称“卖方”)编写技术建议书和设备报价之用。

卖方须根据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技术方案建议和详细的报价。

本次招标只针对基于PLC(平面光波导)技术的均匀分光的全带宽型无源光分路器设备(工作波长范围1260nm~1610nm)。

(2)对于本技术规范书中的不可偏离条款,卖方如无法满足,将无法进入报价程序。

(3)对于所有软硬件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作为可选以本技术规范书为准。

本技术规范书没有标明为可选项的必须含在基本报价中(除买方特别说明的项目外),标明为可选项的也必须报出单项价格。

若买方与卖方在设备清单方面存在争议,以买方技术规范书要求为准。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技术规范 v2.0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技术规范 v2.0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 I 前 言 ............................................................................ III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技术规范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缩略语 .............................................................................. 3 4 定义和分类 .......................................................................... 4 5 集中控制型设备技术要求 .............................................................. 5
I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技术规范 V2.0
6.1.1 AP 上联接口 .................................................................. 20 6.1.2 配置管理接口 ................................................................. 21 6.1.3 用户侧(WLAN)接口 ......................................................... 21 6.1.4 射频接口 ..................................................................... 21 6.2 功能要求........................................................................ 21 6.2.1 无线功能要求 ................................................................. 21 6.2.2 网络功能 ..................................................................... 23 6.2.3 QoS.......................................................................... 24 6.2.4 安全功能 ..................................................................... 24 6.2.5 上行链路完整性检测 ........................................................... 25 6.2.6 支持 POE 供电 ................................................................ 25 6.2.7 支持多空间流 ................................................................. 25 6.2.8 支持 A-MPDU ................................................................. 25 6.2.9 支持 20/40MHz 频宽 ........................................................... 25 6.2.10 支持 Short GI ................................................................ 25 6.2.11 支持 HT-Greenfield 模式与 HT-Mixed 模式 ........................................ 25 6.3 性能要求........................................................................ 25 6.3.1 吞吐量 ....................................................................... 25 6.3.2 最大用户关联数 ............................................................... 26 6.3.3 发射功率 ..................................................................... 26 6.3.4 接收灵敏度 ................................................................... 26 6.3.5 杂散 ......................................................................... 27 6.3.6 发射机中心频率容限 ........................................................... 28 6.3.7 符号时钟频率容限 ............................................................. 28 6.3.8 占用带宽 ..................................................................... 28 6.3.9 发射机矢量误差(EVM) ....................................................... 28 6.3.10 MTBF ....................................................................... 29 6.4 管理和维护要求.................................................................. 29 6.4.1 管理方式 ..................................................................... 29 6.4.2 MIB 支持要求.................................................................. 29 6.4.3 本地管理功能 ................................................................. 30 6.4.4 远程管理功能 ................................................................. 30 6.5 运行环境要求.................................................................... 32 6.5.1 供电 ......................................................................... 32 6.5.2 环境 ......................................................................... 32 6.5.3 过压过流 ..................................................................... 33 6.5.4 抗电磁干扰要求 ............................................................... 33 7 附录 A .............................................................................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山东分公司光纤机械连接器
技术规范书
编制单位:济南长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日期:2009年6月
1. 概述
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产品应满足ITU-T,IEC等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也将满足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的相关规定。

2. 产品分类
2.1 光纤机械连接器按使用场合可分为光纤机械冷接子、光纤机械接续插头。

2.2 光纤机械冷接子: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主要应用于配线光缆和入户皮线光缆、入户皮线光缆之间、皮线光缆和尾纤之间的连接。

2.3光纤机械接续插座: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一般配合专用的86面板使用。

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兼容标准SC连接器和法兰。

2.4光纤机械接续接头: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

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可直接与标准SC法兰相连。

3.工作温湿度要求*
3.1 温度:-40℃~+75℃。

3.2 相对湿度: ≤95%(+40℃时)
4. 光纤机械连接器技术要求*
4.1机械接续器件参考下列标准的要求
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
4.2器件规格尺寸
✧光纤机械冷接子:小于(包含)40*4*4(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座:小于(包含)45*22*9.4 (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头:小于(包含)54*9*7 (长*宽*高mm)
4.3外观
形状完整,无毛刺、气泡、龟裂、杂质等。

全部底色应均匀连续4.4适用接续的光缆
4.4.1光纤机械冷接子:
✧光纤包层直径为:125µm,外套涂层直径为250µm-900µm
4.4.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FRP皮线入户光缆(3mm*2mm,宽*高);光纤包层直径为:
125µm
4.5光学性能
4.5.1光纤机械冷接子
✧插入损耗:小于0.1dB;
✧回波损耗:小于- 40 dB,(小于-60 dB,室温23℃)
4.5.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插入损耗:
小于0.5 dB (与标准SC连接器耦合),在1310 nm & 1550 nm
小于0.7/0.9 dB (与现场组装型连接插头耦合),在1310 nm & 1550 nm
(0.7 dB 在1310 nm;0.9 dB 在1550 nm)
回波损耗:小于-40 dB,(室温23℃)
4.6 光纤机械插座和插头连接可靠性
500次插拔,每10次清洁陶瓷芯,测试前、后、测试中的损耗增加最大0.2dB;
4.7其他
4.7.1光纤机械冷接子要求可重复开启使用,重复开启简单快捷,和压接所用工具应相同;
4.7.2 光纤机械冷接子要求是通用型产品,支持外套涂层直径为250µm-900µm的光纤任意互连;
4.7.3光纤机械连接器的使用工具要求简单,易操作首次操作成功率应达到99%;
4.7.4 L型光纤机械插座需与之相适应的86型面板;
5.测试
必须满足以下机械性能指标:
光纤机械接续插头和光纤机械接续插座必须满足以下各项规范:
必须满足以下机械性能指标:
6.检验*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产品检验由质检部门负责进行,出厂产品必须附有合格证。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光纤机械连接器标记至少包含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两部分,标志应是永久性的。

7.2.包装
7.2.1光纤机械连接器应包装出厂,包装要求及包装盒标志应符合GB/T3873-1983中的规定。

7.2.2每一个产品装入一个基本包装内,若干个基本包装装入一个大的包装内。

7.2.3基本包装内除产品外,还应装入以下物品和有关文件,文件可用塑料袋或纸袋封装:
✧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合格证;
✧装箱清单。

7.3运输
当产品需要长途运输时,需用可靠的外包装,并写明不能大力抛甩、碰、雨防潮标志,以免损坏产品。

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接淋袭和日光曝晒。

7.4贮存
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仓库中,其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贮存温度为-25℃~+55℃。

8 兼容性要求
8.1 投标方提供的产品要有最大可能的兼容性。

除与本厂的室内光缆完全兼容之外,根据招标方要求,可以定制与某种室内光缆兼容的室内光缆。

8.2 详细描述可以兼容的室内光缆厂商和产品类型,以及对室内光缆规格尺寸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