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隔窗看雀

合集下载

隔窗看雀(详案4)

隔窗看雀(详案4)

板书设计:隔窗看雀忙碌不羞愧平凡雀快乐平庸不自卑隔窗看雀(详案2)一、对话导入课文,了解麻雀。

1、出示麻雀图片:这是什么——(麻雀)2书小+隹(隹,短尾的鸟)这个字多么有意思,一看就知道,麻雀是一种小小的短尾巴的鸟。

3、它在作者心目中留下了什么形象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周涛的名篇——隔窗看雀。

(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麻雀(忙碌平庸不羞愧不自卑,点缀人们的生活)1、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

跺脚一翘一翘往下栽弧线幼稚点缀忙碌羞愧平庸自卑2、课后的生字里,平庸的“庸”特别容易把笔顺写错,请认真观察老师的笔顺:那手跟老师一起写。

庸就是平凡,不出众。

3、请同学们把这些生字放到课文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文中有一句话写明了麻雀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

请找到画上波浪线。

(指名交流PPT出示“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作者的心目中,麻雀是这样的形象——(齐读)4、作者为什么这样评价麻雀呢?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要求,自己完成。

(1)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课文,从哪些语句感受到麻雀的“忙碌”和“平庸”。

(2)找一找,画一画,做上批注。

(3)跟同桌交流一下。

5、指名交流。

三、品悟麻雀不羞愧,不自卑的形象。

1、过渡:它只会低飞、只会跳跃,但在作者的眼中,却“不羞愧”“不自卑”。

咱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它在(引读)——(出示句子)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

2、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3、大家说得都非常好,(引读)春天,生机盎然,它们追逐嬉戏,它们()地活着。

冬天,大雪纷飞,它们辛苦的觅食,它们()地活着。

孵蛋、育雏……它们()地活着。

4、难怪在作者眼中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我们齐读第六自然段,再来感受一下吧!四、麻雀点缀生活,麻雀之美深入心灵。

1、富有灵气的,充满生命活力的麻雀,活跃在作者的窗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隔窗看雀教案湘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隔窗看雀教案湘教版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隔窗看雀教课设计湘教版2.隔窗看雀3.【教课目的】4.认识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5.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6.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麻雀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平庸生活的热爱。

7.【教课要点】8. 1.经过指引学生品读麻雀飞翔时的不知疲备和样子的可爱,感觉它生活的平庸、繁忙与9.快乐。

10.理解麻雀“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的难得质量以及麻雀对平庸生活的热爱。

【教课难点】11.理解“繁忙而不惭愧,平庸而不自卑”这句话的含义,感觉麻雀身上所蕴涵的生活真理。

【教具学具】12.P PT课间,相关麻雀的图片、影像资料。

13.【讲课种类】14.新讲课。

15.【教课方法】16.自读、议论、在读中感悟。

17.【课时安排】18.课时。

19.第一课时20.【课时目标】2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感觉麻雀的行动、样子。

【教课过程】24.一、审题导入25.同学们,平常都见过麻雀吧!在你的印象中,它是一种如何的鸟?(课件出示麻雀的图片)生沟通对麻雀的初步印象。

26.师:有名诗人、散文家周涛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隔窗看雀”(板书课27.题)28.看到这个题目,你感觉最要点的字眼在哪?(指引理解“隔窗”)29.是的。

作者并无走近麻雀惊扰它们的生活,而是隔着窗户细细地瞧,静静地看。

那么在他的眼里,麻雀又是什么样的呢?30.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1.1.指生疏自然段读,检查预习状况 .3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33.俯瞰、雏、平庸、繁忙、惭愧、坚毅34.轻声地读一篇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作上35.记号。

36.沟通初读感觉预设:(((1)知道了麻雀是在不断地跳,不知道累。

文中有个行了好的归纳。

(繁忙)(2)知道了麻雀得不漂亮,没有特色,像复制似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13 隔窗看雀 |湘教版 (5)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13 隔窗看雀 |湘教版 (5)

课题:隔窗看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麻雀平凡中的不平凡,读懂“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含义。

3.通过想象画面和迁移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开展读中学写。

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含义。

2.迁移写作方法进行读中学写,加深对麻雀的了解。

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读文;思考作者眼中的麻雀。

2.读屠格涅夫的《麻雀》。

教学过程:一、品字导入1、(ppt出示“隹”)隹是短尾鸟的名称,看看这些字“雕、雁、隼、雉”(ppt图片加文字加拼音)2、“雀”从“小”从“隹”,你猜猜是什么样的鸟?加个“麻”,鸟如其名,说说你的麻雀的印象?3、就是这样一种貌不惊人的小鸟,作者周涛却很关注它,隔窗远看,却看出了一番滋味。

(板书:隔窗看雀)二、反馈预习,初步感知1.检查生字词读音,理解育雏、俯瞰的含义。

2.交流作者眼中的麻雀,发现文眼(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3.引导学生质疑,发现作者对麻雀的感受和常人不同。

三、走近麻雀,体会忙碌和平庸(学习1——5)1.出示学习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自由读1-6自然段,勾画描写麻雀忙碌和平庸的重点词句,用简练的语言写下你的感受。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勾画的词句,梳理描写方法。

(1)“它总是拣那些最细的树枝落脚,而且不停地跳,仿佛一个冻脚的人在不停地跺脚,也好像刚落上的每一根细枝都不是它要找的那枝。

”抓动词和比喻句感受麻雀的忙碌,指导朗读。

(2)“它们从这棵树飞往另一棵树的时候,样子是非常可爱的,途中划着几起几落的弧线。

眼看着往下栽了,它赶紧扇动几下小翅膀,往高处飞,就像一团扔出去的东西在降落的弧线上重新被扔高。

引导学生生结合比喻的方法体会麻雀飞行的平庸,指导朗读。

(3)品读:“一翘一翘(动作描写,忙碌),“一模一样,像复制的”(外形描写,平庸),感受麻雀的忙碌和平庸。

(4)“它那么小……(5)“低飞……3.学习第6段中的关键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13 隔窗看雀 |湘教版 (3)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13 隔窗看雀 |湘教版 (3)

隔窗看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3、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理解文中富有诗意的文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铺垫揭题。

1、板书“隹”,介绍它是一种短尾巴鸟的总称,接着在其上面加小,把小的钩去掉变成一个雀字,并用不同颜色加以分开。

2、板书课题。

(师:雀一般指麻雀,在我们眼中麻雀是一种黑不溜秋的小鸟,经常发出令人讨厌的叽叽喳喳的叫声,可在作者周涛的眼里,麻雀却有可贵的品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17课。

3.齐读课题。

多媒体展示麻雀图片。

二、语悟结合,走近麻雀。

(一)出示学习要求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师巡视)①生反馈,师板书忙碌不羞愧平庸不自卑②指出两个不的读音③理解平庸、自卑(找近义词、反义的方法)④齐读,读出自信。

(二)体会麻雀的忙碌和平庸默读课文,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麻雀忙碌平庸的?请用横线勾画下来。

在忙碌和平庸下面加---线生交流预设。

出示课件:1、它总是拣那些最细的树枝落脚……①你从哪些词感受到麻雀忙碌呢?(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课件展示总是、不停跳、不停地跺脚)②读出麻雀的忙碌2、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作大俯瞰或大航行①你具体从哪些关键词感受到它很忙碌平庸?(课件出示不会、也不会、不能)②重读变红的字。

师:麻雀不能翱翔蓝天,只能在哪里飞呢?生:它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檐台(动态出示麻雀图。

)大鸟是怎么飞的呢?(动态出示大鸟图)理解翱翔和俯瞰,师动作演示。

③对比读。

(男生)读出大禽翱翔天空的雄姿(女生)读出麻雀的平庸。

预设:3、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小黑点。

隔窗看雀教案

隔窗看雀教案

隔窗看雀教案教案标题:隔窗看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雀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观察和描述隔窗观察雀类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够了解雀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学生能够掌握隔窗观察雀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种类的雀类。

2.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雀类的基本知识。

3. 隔窗观察雀类的工具,如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

4. 学生笔记本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呈现一些关于雀类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雀类的了解和观察经验。

探究活动:3.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雀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的知识,如它们的外貌、食物和栖息地等。

4. 教师解释隔窗观察雀类的意义,并指导学生使用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进行观察。

5.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通过隔窗观察雀类,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特征和行为。

讨论与总结:6.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互相交流彼此的发现。

7.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雀类的共同特征和习性,并与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比。

拓展活动:8.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雀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撰写一份关于该雀类的报告。

9. 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雀类对不同食物的偏好。

评价方式:1.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描述是否准确和详细。

2. 学生对雀类基本特征和习性的理解是否正确。

3. 学生在讨论和总结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亲身观察更多种类的鸟类。

2. 学生可以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记录不同季节下雀类的变化。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隔窗观察雀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了解雀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隔窗看雀湘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隔窗看雀湘教版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增加对古诗的理解。
4.作业小结:通过布置相关作业和作业小结,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小结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让他们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价,给予他们鼓励和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内涵。同时,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隔窗看雀》;
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3.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4.注重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古诗鉴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案例亮点
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诗的意义。这种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情景创设: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生动的窗前雀儿嬉戏图,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人笔下的世界。情景创设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019-2020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隔窗看雀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隔窗看雀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3 隔窗看雀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

2.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理解“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这句话的含义,感受麻雀身上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教具学具】PPT课间,有关麻雀的图片、影像资料。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在读中感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感受麻雀的行动、样子。

【教学过程】一、审题导入1.同学们,平时都见过麻雀吧!在你的印象中,它是一种怎样的鸟?(课件出示麻雀的图片)生交流对麻雀的初步印象。

2.师:著名诗人、散文家周涛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隔窗看雀”(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最关键的字眼在哪?(引导理解“隔窗”)3.是的。

作者并没有走近麻雀惊扰它们的生活,而是隔着窗户细细地瞧,静静地看。

那么在他的眼里,麻雀又是什么样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生分自然段读,检查预习情况.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俯瞰、雏、平庸、忙碌、羞愧、坚忍3.轻声地读一篇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作上记号。

4.交流初读感受预设:(1)知道了麻雀总是在不停地跳,不知道累。

文中有个词进行了较好的概括。

(忙碌)(2)知道了麻雀长得不好看,没有特点,像复制似的。

(3)麻雀飞行也不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呢,? 预设:(1)课文为什么很多段的前面都是用“它”开头,而不直接写“麻雀”?(2)为什么说它是活标点?(3)为什么说它“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三、体会麻雀的“忙碌”“平庸”1.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麻雀的“忙碌”、“平庸”,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隔窗看雀_湘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隔窗看雀_湘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隔窗看雀_湘教版
隔窗看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正确明白得课文内容,明白得麻雀“忙碌而不惭愧,无能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4、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为何如此喜爱?(喜爱它的模样,它对生活的态度)
它对生活是如何样的态度?(“忙碌而不惭愧,无能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欢乐地生活”)
现在,你如何样明白得这句话?(联系全文和实际谈)
(六)
达标无疑
1、师:现在,你们认为我搁窗看的怎么说是什么?(对生活的态度,再次朗读“忙碌而不惭愧,无能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欢乐地生活”)
教学难点
明白得麻雀“忙碌而不惭愧,无能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学媒介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预学生疑
1、说明题意。
2、质疑:看到了什么?什么缘故隔窗看?有什么感受?……
(二)
小组探疑
1、自渎课文摸索:文章围绕“隔窗看雀”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指名回答。
(三)
3、正确明白得课文内容,明白得麻雀“忙碌而不惭愧,无能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C类


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正确明白得课文内容,明白得麻雀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乏和模样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欢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
难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5自然段的内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概括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读了这部分内容后,眼前出现的画面。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多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大家默读课文以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描写了麻雀的行动、样子及“我”隔窗看雀的思索。)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讨论并明确分段)
三、品读涵咏,赏析语段
学习第9自然段,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和新妙的比喻。
1.作者把麻雀比喻成什么?标点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把麻雀比喻成标点的妙处体现在哪些方面?(从形象和情感两个方面品味)
3.鼓励学生用最美的声音读好这一段。
四、拓展延伸,直面主题。
1.小结学习的内容。
2.课件出示大雁与麻雀并存画面。庄子在《逍遥游》里说了两种鸟,一种是大鹏,一种是小雀,这就是扶摇直上的大鹏,这就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如果你是鸟,愿意做哪一种呢?
学生自由谈:如果我是一只鸟,我愿意做________鸟,说出自己的想法。
3.总结全文,直面主题:不管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够做成什么,如果能以理解、欣赏、热爱的目光去对待周围的事物,那么,这个世界,即便是一只平庸的麻雀,也会变得非常可爱。——祝愿亲爱的同学,用你们乐于的生活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真正快乐的生活!
难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隔窗看雀”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麻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麻雀的外形特点,感受麻雀的平凡。
3、麻雀是这样平凡,而本文作者却热情地歌颂它。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感受麻雀平凡中的非凡吧!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感受麻雀的可爱。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批注
课时教案
课题:13隔窗看雀第2课时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6—11自然段,引导学生感受麻雀“不羞愧,不自卑”的品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2、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3、老师总结:总是不停地低飞,不停地跳跃,不停地啄食,唧唧喳喳的叫声总在我们耳边回响,它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线,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然而,这样熟悉的小鸟,又的确从来没有引起过我们的注意。为什么?
相机板书:忙碌平庸
二、读悟结合,审视麻雀。
1.品味文字,体会麻雀的“不羞愧”和“不自卑”。
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让你读出麻雀的“不羞愧”与“不自卑”呢?请你读读课文,在相关的句子下面做记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识字。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
(3)拼读生字,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认字方法)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2、把课文读通顺,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顺。
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体会麻雀的不羞愧;
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体会麻雀的不自卑。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深刻感受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体会麻雀对平凡生活热爱的形象。
课时教案
课题:13隔窗看雀第1课时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2.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
本文先描写麻雀的行动、样子(第1-5自然段),再写“我”隔窗看雀后的思索(第6-13自然段)。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展示麻雀的特写,学生自读课文。
2、思考:隔窗看雀,作者看到了什么?
(1)学生勾画出有关语句。
(2)同桌交流,朗读感悟。
(3)全班交流。
3、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麻雀的行动、样子。(跳跃、尾翘、飞行)
批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