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酸、碱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单(完美版)

顺平县腰山镇中学学生化学实验报告单实验题目: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班级:日期:指导教师:第组姓名:同组人:【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1)仔细观察图2-17所示的装置,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如图2-17所示)(3)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4)加热试管。
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
(想一想:为什么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立即收集)(5)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性质(1)如图2-18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有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有什么现象发生()(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加有少量水)。
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学有所用的快乐。
教学重点(1).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2).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酸碱的性质鉴别物质教学准备试管、钥匙、玻璃棒、点滴板、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
教学设计【课堂检测】1.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CuSO4B.FeCl3C.HCl D.H2SO42.某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会使石蕊溶液()A.变红B.变紫C.变蓝D.不变色3.苯甲酸(C6H5COOH)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
某同学准备进行实验验证苯甲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铜B.铁锈C.锌粒D.紫色石蕊溶液4、如右图所示,田绘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田绘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
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归纳:酸与碱中和反应后一般存在三种情况:酸碱恰好反应;酸过量;碱过量。
总结梳理:学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课后作业:完成导学案板书设计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一、酸的化学性质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与指示剂的作用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2、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2、碱与酸的反应3、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3、碱与盐的反应4、酸与碱的反应。
科学实验报告模板: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科学实验报告模板:酸碱中和反应实验1. 引言1.1 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了解该反应的特性和规律。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领域中最基本的反应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之一。
对于理解溶液的酸碱性质、pH值以及在酸碱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引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误差与改进措施、结论。
通过这些部分的构建,我们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本次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相关讨论。
1.3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一定浓度的酸液与相同浓度的碱液混合反应后溶液pH值变化, 以及通过记录溶液体积达到最大时对一定体积柠檬汁加入碳酸钠固体产生起沫气体来验证它是否属于酸性物质,从而深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性。
通过本实验,我们将探索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并充分理解相关概念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和改进措施。
请问还有什么需要帮助您的吗?2.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2.1 实验介绍: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它涉及到酸和碱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此实验中,我们将研究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中和反应时产生的变化,并进一步了解酸碱性质及其相关理论。
2.2 材料与方法:- 酸溶液:选择一种强酸,如盐酸(HCl)或硫酸(H2SO4),准备0.1mol/L 浓度的酸溶液。
- 碱溶液:选择一种强碱,如氢氧化钠(NaOH)或氢氧化钾(KOH),准备0.1mol/L浓度的碱溶液。
- pH试纸:用于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质。
- 温度计:用于测量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 试管架、试管、滴管等基本实验装置。
2.3 实验步骤:1. 将一个干净的试管标记为“试剂A”,另一个标记为“试剂B”。
2. 在试剂A的试管中加入10ml的酸溶液,使用pH试纸检测其酸性。
3. 在试剂B的试管中加入10ml的碱溶液,使用pH试纸检测其碱性。
4. 将试剂A和试剂B分别放置在试管架上,使它们接近但不接触。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互结合,形成水和盐。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也是化学反应的重要基础。
实验材料和仪器,试管、试管架、滴管、PH试纸、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
实验步骤:
1.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 用滴管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反应过程;
3. 用PH试纸测试反应后溶液的PH值;
4. 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废液桶中,用蒸馏水冲洗试管。
实验结果:
实验中,当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时,会产生明显的起泡和放热现象,同时溶液的PH值明显变化。
通过PH试纸测试,发现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实验分析: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反应过程中放热现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而PH 值的变化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后生成的溶液呈中性。
这些结果都符合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特点。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特点,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也是化学反应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
酸碱中和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作业课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3.碱的化学性质: (1)在试管中加入约2 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 到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Na2SO4+Cu(OH)2;↓ 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u(OH)2+2HCl===CuCl2+2H2O 。 (2)向1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 边加边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 mL放在蒸发皿中 加热至液体蒸干,观察到有 白色固体出现 。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 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 们完成实验报告。
【评价反思】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_____乙,理由是 _______氢__氧__化__钠__固__体__溶__于__水__也__会__放__出__热__量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另有一位同学向自己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时,溶液变红色,可是红色即刻消失了,出现此意外情况的原因是 __B__(填字母)。 A.所用的酚酞溶液是变质的 B.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大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
1.(湛江月考)下列关于常见的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浓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
B.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
C.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与氧气反应
D.Ca(OH)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2.某同学准备进行实验,验证柠檬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他选择了下列
酸碱盐实验报告_3

化学实验报告------酸碱盐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知识回顾
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离子;
2.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离子;
3.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4、金属活动顺序。
二、酸碱指示剂
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1-2ml稀硫酸,各自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石蕊酚酞
2.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1-2ml氢氧化钠溶液,各自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石蕊酚酞
结论:石蕊酚酞
3、测定稀硝酸、石灰水、碳酸钠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涂在试纸上,然后和标准比色卡比对
稀硝酸的pH= 石灰水的pH= 碳酸钠溶液的pH=
三、酸碱盐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四、拓展反思
1.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如果溶液变无色,能否说二者恰好完全中和反应?
2.能否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若不能,则用何种试剂鉴别?
3.能否用氢氧化钠溶液干燥二氧化碳气体?若不能则用什么溶液来干燥?
4、请用三种方法鉴定氢氧化钠已变质。
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1.探究酸和碱的物理性质。
2.研究酸碱反应所产生的现象。
3.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材料:1.稀盐酸溶液2.稀硫酸溶液3.稀氢氧化钠溶液4.稀氨水溶液5.蓝色石蕊试液实验步骤:1.将盐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溶液分别倒入不同的试管中。
2.向每个试管中加入蓝色石蕊试液1滴。
3.观察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4.在每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红茶水,观察颜色的变化。
5.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铜片和锌片,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1.盐酸溶液:蓝色石蕊试液变红,红茶水变浅。
2.硫酸溶液:蓝色石蕊试液变红,红茶水变浅。
3.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石蕊试液变绿,红茶水变深。
4.氨水溶液:蓝色石蕊试液变绿,红茶水变深。
5.在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中加入铜片,有气体放出。
6.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溶液中加入铜片,无气体放出。
7.在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中加入锌片,有气体放出。
8.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溶液中加入锌片,无气体放出。
实验分析:1.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在与蓝色石蕊试液反应后变红,说明盐酸和硫酸是酸性物质。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溶液在与蓝色石蕊试液反应后变绿,说明氢氧化钠和氨水是碱性物质。
3.盐酸和硫酸溶液与红茶水反应后颜色变浅,说明它们具有腐蚀性质,可以漂白物质。
4.氢氧化钠和氨水溶液与红茶水反应后颜色变深,说明它们具有还原性质,可以加深色素的颜色。
5.盐酸和硫酸溶液与铜片和锌片反应时产生气体,说明它们与金属反应会产生气体。
6.氢氧化钠和氨水溶液与铜片和锌片反应时没有产生气体,说明它们与金属反应不会产生气体。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了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酸具有腐蚀性质,可以漂白物质;碱具有还原性质,可以加深色素的颜色。
酸和碱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气体。
此外,酸和碱在与蓝色石蕊试液反应后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可以通过这种颜色变化来识别酸碱溶液。
这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酸碱性物质判断和使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人教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含视频】

课堂教学展示 实验探究
注意:
知识点1 酸的化学性质
酸和碱具有腐蚀性,
实验 1.酸、碱与指示剂实作验用时:应注意安全!
稀硫酸
氢氧化钙溶液Leabharlann 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现象
稀盐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溶液 变成红色 变成红色 变成蓝色 变成蓝色
试管内溶液 Na+不能使无色 仍为无色 酚酞溶液变红色
试管内溶液 OHˉ能使无色酚 变为红色 酞溶液变红色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
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
。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1.结论: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 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 溶液变成红色。 2.原理:Fe2O3+6HCl=2FeCl3+3H2O
酚酞溶液 不变色 不变色
变成红色 变成红色
归纳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酸溶液
变红色 不变色(无色)
碱溶液
变蓝色
变红色
实验 2.酸与活泼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反应
溶液先变黄色后变成绿色,有气 泡,红色铁锈消失,铁钉变细。
溶液变黄色, 红色铁锈消失
生锈的铁钉与盐酸 生锈的铁钉与盐酸
铁钉变光亮时取出 铁钉变光亮后继续观察
【教材P69问题与交流】 通过实验步骤5,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 分析:验证了氢氧化钙的三点性质: (1)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它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 (2)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 红色; (3)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
原理:
淡黄色溶液
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气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活动6:,酸、碱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题目: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班级:
日期:
指导教师:
第
组
姓名:
同组人: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实验步骤】
1、参考下图进行实验,比较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图10-2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2、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锈+稀盐酸
铁锈+稀硫酸
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绣去掉变得光亮时,讲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
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
比较两支铁
钉(结论:
)。
(想一想: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应如何操作?)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钉+稀盐酸
铁钉+稀硫酸
(想一想: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应如何操作?)
3、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实验产物+稀盐酸
4、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现象:
)。
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上述溶液+稀盐酸
5、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溶液+酚酞溶液
上述溶液+稀盐酸
【问题与交流】
通过实验步骤5,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