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热身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36130_杭州二中2011届高三2月月考(语文)

36130_杭州二中2011届高三2月月考(语文)

2011学年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泊.车(bó)炽.(zhì)热打水漂.(piāo)面面相觑.(qù)B.折.(zhē)腾蕴藉.(jiè)露.馅儿(lòu)良莠.(yǒu)不齐C.涨.(zhǎng)幅游弋.(yè)挑.大梁(tiǎo)恬.(tián)不知耻D.蹊.(qī)跷恫吓.(hè)涮.羊肉(shuàn)便.(pián)宜行事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会期已经过半,3个多月来,在世博园里,风情迥异的场馆、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和如梦似幻的夜景都让游人们流恋忘返,B.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空置房,既造成经济结构失衡,也使社会资源被大量闲置、浪费,它还使“囤积居奇”成了财富源泉,消磨社会创造性。

C.后世皇帝中“最佳歌词创作者”的贵冠恐怕非南唐后主李煜莫属了,现今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数十篇歌词,可以称得上篇篇佳作,字字珠玑。

D.我国取消贪官死刑,是和国际接轨的;其次可以给贪官更多的反思和悔过时间,更有利于脏款的追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小、散、滥”成为社会对于报刊业的不刊之论....、痛心之讥,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虽经多次整治,有所收效,但未见根本改观。

B.对于即将杀回马枪....的桑拿天,气象专家提醒市民,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量避免在高温下暴晒引起中暑。

C.我们在制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时候,既考虑当前也要从长计议....,这些规划将会在近期内陆陆续续地向社会公布。

D.展望未来,今后十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关键,西部新征程能源唱大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及群众参与程度都比历届亚运会多,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2011杭州二模)浙江省杭州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题文综答案

(2011杭州二模)浙江省杭州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题文综答案

2011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Ⅱ卷(共160分)36.(26分)(1)夏半年多,冬半年少,季节变化大(2分)。

夏半年受西北风(西北季风)控制(2分),从海吹向陆地(2分),降水多;冬半年受东南风(东南信风)控制(2分),从陆地吹向海洋(2分),降水少。

(2)冬季(2分),冬季等温线明显向高纬凸出(2分),夏季等温线明显向低纬凸出(2分)。

(3)根据墨累—达令盆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的畜牧业和种植业相结合的高校农业生产模式(2分)通过羊粪还田、秸杆还田、休耕轮作恢复土壤肥力,取得生态效益(2分)根据市场对羊毛、羊肉、小麦的需求来调节生产,通过循环生产(秸杆作为饲料、粪便作为肥料)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2分)(4)水分不足(2分) 开源(跨流域调水、取河流水、抽取地下水等)(3分);节流(发展节水农业等)(3分)37.(30分)(1)产业同构(趋同现象)(2分),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2分),缺少新兴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低(2分)。

类似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类似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基础;类似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市场需求类似;改革开放后,共同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

(回答3点即满分,每点2分)(2)科技水平高;信息富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捷。

(回答3点即满分,每点2分)(3)纺织业适度向中西部和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延伸纺织业的产业链;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注重自主研发设计,创造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政府适当实行产业保护政策等等(回答4点即满分,每点2分)38.(26分)(1)态度:从漠视、非议到认同、赞赏。

(2分)用意:强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强调主权在民。

(2分)时代要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2分)理由: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和君主专制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国家积贫积弱。

浙江杭州高中201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杭州高中201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杭州高中201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浙江杭州高中201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怃然(w)畏葸(x)喁喁私语(y)酩酊大醉(dng)B.豆豉(ch)阒寂(q)扺掌而谈(zh)曲径通幽(q)C.勾当(gu)订正(dng)一差二错(ch)拾级而上(sh)D.诨名(hn)窸窣(s)相机行事(xing)疾风劲草(j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作为旅游城市,杭州刚刚进入世界瞩目的焦点,但国际著名女旅行家奥丹科汉说,杭州早已凭借极其炫丽的宝塔,历史悠久的寺庙和葱翠舒适的花园,俘获了中国的文人骚客。

B.得知世卫组织宣布流感病毒已被彻底消灭的消息后,国人不由得喜从中来,真是额首称庆流感灭,从此人间得太平啊!C.为应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出了一篮子经济刺激方案。

他说,若想从70多年不遇的衰退中恢复过来,并没有立竿见影的良方。

D.一些学者读诗的毛病,在于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后,便疑心是微言大义,于是穿凿附会,捕风捉影,往往把天机浑然的兴到之作丑化成了忸怩作态的怨臣之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林觉民的《与妻书》,哀婉凄切,柔肠百回,常常使人不忍卒读,唏嘘生离死别。

B.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我们两国两党的坚强团结和亲密友谊是颠扑不破的。

C.在各个国家的读者中,都有大批的鲁迅谜。

他们称赞鲁迅的作品达到了不能赞一词的程度。

D.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分清说话的场合发表恰当的言论,是现代公民人际交往的必备素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史铁生辞世后,不计其数的读者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众多媒体刊载了大量缅怀他的文章。

B.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牵动着每个购房者的神经,也受到了中央的,自今年年初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金融风险。

2011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2011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言文学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给(ji)予毛坯(pi)强劲(jing)人心惶(huang)惶B.山崖(ya)霎(sha)时掳掠(lue)沁人心脾(pi)C.馄饨(dun)不屑(xie)嫉(ji)妒令人咋(zha)舌D.神甫(fu)订(ding)正烙(lao)印摄人心魂(hun)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

/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

/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

(摘自作文评语)B.贷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

/暂收定金伍佰元,余额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

(摘自单据合同)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

/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

/不是忙到脚不沾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

(摘自教室板报)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

/领衔浙江,独占鳌头。

/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

(摘自招牌广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口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B.老校区遗留着一中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杭州高中2011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杭州高中2011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杭州高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七次月考语 文 试 题注意: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压轴‧ (zhòu ) 蔓‧菁(mán ) 熬‧白菜(áo ) 胼‧手胝足 (pián )B .咋‧舌(zé) 叶‧韵 (xié) 冠‧心病(guān ) 一语成谶‧ (zhèn )C .靓‧妆 (jìng ) 剽‧悍 (piāo ) 道行‧高 (háng ) 咸与‧维新(yǔ)D .擘‧画(bò) 倥偬‧(zǒng ) 杀手锏‧(jiǎn ) 为‧虎作伥(wè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3月11日,日本史上最严重的里氏9.0级大地震,破坏性不亚于一场“中形战争”,也给中国网民带来极大的振撼。

在骇人听闻的天灾面前,中国网民放下历史心结,为日本人民,以及滞留日本的中国人虔诚祈祷。

B .巴金先生对许多重大问题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义。

C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就在“富二代”、“官二代”风靡网络,引发无数热议的同时,演艺圈里的“拼爹”游戏也风声水起。

D .夜里一片黑暗,在狭窄的巷子里我只能凭感觉才找得到路。

偶尔,微弱的油灯光芒,从某处一间木房子那黑暗的窗户及拉下的百页窗内透出,映照在雪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有一种美德叫做“饮水思源”,有一种悲哀叫做“数典忘祖”。

以目前功利弥漫的社会来看, 情愿李代桃僵‧‧‧‧者,已不多见了。

B . 古人有言,一傅众咻‧‧‧‧,终归无效,故欲成大器者,必寻佳处,以便专而攻之,耳根清静,身无杂扰,心境澄澈,方能有所成就。

C . “校长”,许老师说,“对于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些具体的工作尚可,主任一职实难胜任。

2011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1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1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I、Ⅱ和答卷I、Ⅱ。

试卷共6页,有五大题,32小题,满分lD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I、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铅笔将答卷I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涂黑,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I、Ⅱ的相应位置上。

卷 I一、(共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譬.如/媲.美洋溢./狭隘.桎.梏/残羹冷炙.B.缔.造/真谛.意蕴./熨.帖贫瘠./声名狼藉.C.吝啬./桅樯.空旷./粗犷.恒.心/亘.古不变D.伺.机/后嗣.猖獗./倔.强屏.障/摒.绝妄念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寒冬时节,橘黄的灯光透过窗口,给晶荧的白雪镀上淡黄的光晕,凭添一丝暖意。

B.由他签暑的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那些在催残生命的火中受煎熬的人们以希望。

C.消费品生产行业应该从急功进利的发展模式改弦易撤,重建商业经营的伦理体系。

D.精辟透彻的分析、条理清晰的归纳、缜密严谨的逻辑推理是科研论文的重要特点。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着社会的良知。

②艺术真实的使命可以暂不现实生活的法则,因为虚构是小说家的特权。

③悲悯情怀了贫富与阶级、国家与民族的界限,使人们关注那些苦难中的同类。

A.守护理解超脱B.守护理会超越C.守候理会超脱D.守候理解超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杭州小河直街这条历史名街经过整修,恢复了旧貌,让众多的参观者流连忘返....。

B.在那些帮扶对象需要关心的时候,郭明义常常能够锦上添花....,献出自己的爱心。

C.互联网不是一个只是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格,却随心所欲....地践踏他人人格的地方。

D.在世博园区,炫目影像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一些质朴无华的历史遗存也有魅力。

2011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

2011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

2011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本答案为试做答案,由于本套试卷没有清晰的图片版,加之能力、时间等诸多因素,肯定存在不少错误,敬请甄别使用。

标准答案公布后将第一时间做出详细解析。

一、语言文学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给.(ji)予毛坯.(pi)强劲.(jing)人心惶.(huang)惶B、山崖.(ya)霎.(sha)时掳掠(lue) 沁人心脾.(pi)C、馄饨.(dun)不屑.(xie)嫉.(ji)妒令人咋.(zha)舌D、神甫.(fu)订.(ding)正烙.(lao)印摄人心魂(hun)答案:D解析:A、给.(gěi)予毛坯.(pī)强劲.(jìng)人心惶.(huáng)惶B、山崖.(yá)霎.(shà)时掳掠(lüè) 沁人心脾.(pí)C、馄饨.(tún)不屑.(xiè)嫉.(jí)妒令人咋.(zhà)舌D、神甫.(fǔ)订.(dìng)正烙.(lào)印摄人心魂(hún)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

/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

/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

(摘自作文评语)B、贷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

/暂收定金伍佰元,余额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

(摘自单据合同)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

/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

/不是忙到脚不沾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

(摘自教室板报)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

/领衔浙江,独占鳌头。

/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

(摘自招牌广告)答案:D解析:原文看不清楚,依据文本稿推断。

A笔法娴熟;B、会计《规范》第五十二条具体规定:“汉字大写数字金额如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一律用正楷或者行书体书写,不得用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简化字代替,不得任意自造简化字。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2010学年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6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瞌.睡唠嗑.磕.头溘.然长逝B.嗔.怪滇.池瞋.视思维缜.密C.蔓.菁漫.延谩.骂顺蔓.摸瓜D.皴.裂疏浚.黢.黑怙恶不悛.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上海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炭馆五日对外宣布:零炭中心将向所有的中国城市开放其零炭技术知识产权,与中国各地在各个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B.7月29日,俄罗斯莫斯科州科洛姆纳地区两处军事基地被附近肆虐的森林大火泱及而严重受损。

俄罗斯媒体有报道称,可能有200多架飞机被烧毁.C.“天安”号事件发生前后,朝鲜把先前布署在黄海道等地的部分SA--—5型导弹转移至非军事区附近,以防止韩军飞机对朝方战略目标突然实施精确打击。

D.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文艺创作中的低俗风气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要善于发现和倡导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作品。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纯属无A.田先生面红耳赤地争辩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B.随着金融危机海啸般地扑来,昔日辉煌的日本股市也江河日...下.,10月10日日经股指开盘十几分钟内即跌破9000点关口,创2003年6月3日以来新低.C.在台风救灾前线的几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富,鞭辟入里....D.台湾特侦组追查机要费案,近日发现陈水扁海外账户金额超,震惊朝野,过新台币10亿元。

此爆料在岛内犹如石破天惊....甚至绿营人士也感到非常愤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欧典地板涉嫌虚假宣传被曝光,社会各界对此极为关注,央视记者采访欧典企业负责人时,正式向消费者道歉。

B.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热身考语文试卷新高考新题目2011-06-05 1407杭州二中2011年高三年级热身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第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闷热(mân)通缉(jī)矫揉造作( jiǎo)情不自禁(jīn)B.内讧(hònɡ)手腕(wàn)返璞归真(pú)混水摸鱼(hùn)C.泥泞(nìng)绷脸(běng)汗流浃背(jiā)翘首远望(q iáo)D.卓越(zhuó)坍圮(pǐ)安营扎寨(zā)奄奄一息(yǎ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下,“破格提拔”的故事频烦上演,令人眼花缭乱。

不管是“80后局长”,还是“85后副院长”,老百姓都希望被“破格”的干部是好干部,并不想有暗箱操作的事发生。

B.当成年人忙于砍伐森林、猎杀珍禽、锯掉象牙、分割鲸肉……当成年人欺上瞒下、言不由衷,对罪恶熟视无睹、对丑行隔岸观火的时候,难道不应想想这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吗?C.严嵩成为“当朝宰相”后,更是结党营私,卖官鬻爵,敲诈勒索。

他当政二十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不记其数,所以张居正说,严嵩当国,其实是“商贾在位”。

D.每每抚摸《诗经》中的句子,除了对美的隐隐动容,我内心总有一股颤栗的冰凉。

因为这份荡人心魄的上古风情,已无法再走出纸张。

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决和追悼。

难道不应为此哭泣吗?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隋炀帝荒淫暴虐,修运河,造宫殿,征高丽,广搜天下奇珍异品为自己享用,乘船自运河南巡,所到之处,百姓侧目。

B.一些商家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若干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C.《新闻深呼吸》评论员舒中胜认为,官员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上行下效,才能让下面的百姓有参照的标准,有行动的指向。

D.一位南方游客在游完故宫后,激动的说“我这是二进宫了。

第一次进故宫时,我才6岁,没有多大印象;这次故地重游,我是既感慨,又震撼啊!”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后,中国、韩国、美国等国家本着人道主义为原则,先后派遣救援人员前往当地协助救援。

B.当你行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也许你的内心深处会有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究竟是我们在操纵着眼前这个越大越庞大的城市,还是我们已经沦为这只巨大怪兽口中的零食?C.“世界上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认清自己,战胜了最难战胜的敌人,才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人,或者说才是具有人生智慧的人。

D.圆明园遗址不是一般意义的旅游景点,它是严肃神圣的地方,是人们接受教育和熏陶,瞻仰历史,感受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场所。

5.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

(3分)今年4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产新政,旨在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5月7日,北京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首次招标出让土地。

北京大兴区和延庆区的两宗土地以底价成交。

而另一重头地块北京顺义区的地块却由于5家开发商的报价均低于政府底价而导致流拍。

现场有开发商表示,底价过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已放低了地价的预期。

对此,地产大腕潘石屹感叹“这下没人抢地王了”。

同日,上海也进行了楼市新政后的首次土地竞拍,5幅住宅用地开拍。

其中商住性质的新江湾城C4地块出让爆冷,仅有2家参与竞买,最终由新江湾城的土地一级开发商上海城投以11.08亿元的底价获得。

新江湾城地块曾多次拍出“地王”, C4地块仅以拍卖底价成交,相对周边地块的楼板价,跌去了三分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这显示出严厉政策调控的楼市新环境,让开发商的拿地行为回归理性。

6.下面是我国城乡居民2003年和2004年投资于储蓄、国债、股票、保险的比例示意图,请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图中的意思。

(4分)2003年主要投资渠道数据比例示意图 2004年主要投资渠道数据比例示意图7.“问卷前言”主要是对调查目的、意义等的说明,文字必须简明易懂,能激发起被调查者的兴趣。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为《“你对‘限塑令’了解多少”问卷调查表》写一段“问卷前言”。

要求语言简洁、得体,交代清楚相关内容,80字左右。

(5分)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新·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当时这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

可令舒施尼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纪念塑料袋“百岁诞辰”时,这项发明被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2008年6月1日,我国“限塑令”已正式实施,“限塑令”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然而,对“限塑令”认识不到位的人仍为数不少。

问卷前言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今年7月,北京市政协经过调查形成了一份《关于促进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案》。

这份建议案显示,2009年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而“十一五”规划确定2008年常住人口总量要控制在1625万人。

这样快速增长的人口给北京市带来了种种压力。

北京市政协调研组测算的结果显示,北京市每增加1人,日交通出行量就要增加2.64次,尽管这几年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很快,但新增交通供给能力很快被人口增量所抵消。

公共交通供给能力被抵消的一个后果就是汽车保有量的激增。

2003年8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到2007年5月,这个数字改写为300万辆。

而从300万辆到400万辆,仅用了两年7个月。

从400万辆到450万辆,仅用了几个月。

已经有预测,2015年时这个数字会达到700万辆。

教育方面,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由2000年的9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41.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其中66.9%在公办中小学就读,有些区县教育支出的一半用于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此外,资源环境的压力也更加突出。

目前北京市98%的能源靠外地调入。

全市年均可利用水资源仅为26亿立方米,实际年均用水约36亿立方米,超出部分依靠消耗水库库容、超采地下水及应急水源常态化维持。

如果人口持续膨胀,南水北调的水量将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吞噬。

人口快速膨胀的问题不仅发生在北京,上海市2009年的常住人口为1921.32万人,广州市常住人口也已经超过1400万。

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已经在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高峰,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6.6%,这个数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可以预想的是,在未来,我国将会有更多的城市步北京、上海、广州的后尘。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拥堵、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将不可避免地出现。

“按照北京市的资源、环境承受力,能够承担的极限人口是1800万,但现在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900万,瞬间人口已经达到2100万。

在这样的人口与环境承受力的扭曲关系下,不出现城市病是不可能的。

”中国行政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说。

在他看来,之所以出现大城市经济增长快,但居住舒适度降低的现象,原因很复杂。

这其中既有城市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的问题,也有基础设施不均衡与过分追求GDP的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出现了明显的大城市化特点,城市发展战略上没有作出结构的调整,总是摊大饼、不断扩张。

”汪玉凯说,由于我国的城市化没有能够自然地走向城乡一体化,城乡之间没有能够实现高度的融合,城乡的资源没有实现自由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人们肯定不断涌向大城市。

在汪玉凯看来,中国的基础设施还不均衡,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而中小城市欠账太多,人们不得不涌向大城市。

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大城市,城市的原住民生活必然受到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保障没有能够及时跟进,不仅外来人口的生活舒适度不高,大城市原住民的生活舒适度也在降低。

8.下面各句与文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大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造成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拥堵。

B.资源环境的压力表现为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如北京如果人口持续膨胀,南水北调的水量将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吞噬。

C.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大城市,影响了城市原住民的生活,使他们的生活舒适度下降,因为外来人口占用了原住民的部分城市资源。

D.城乡之间没有能够实现高度的融合,城乡的资源没有实现自由流动,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而中小城市欠账太多,导致人们不断涌向大城市。

9.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治疗“城市病”的一项是A.调整城市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

B.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C.扩大大城市规模,发展城市经济。

D.推进城镇化,避免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10.用一句话给“城市病”下个定义。

(不超过50字,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剪得秋光入卷来王清铭①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视野。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宛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

古人很形象地把秋天嫁接到心头,然后创出另一个字愁。

②也许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遮住秋风往来的路径。

城市人越来越多,树相对越来越少,那些作为城市风景的行道树多是常年不凋的树种。

踯躅在繁华都市,想拾取一片落叶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一样难。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大概只栖息在唐诗宋词的枝桠上,西楼有霓虹灯、白炽灯和各种彩灯,却挤不进一片昏黄的月光。

晴空一鹤排云上,可鹤都住在观赏的动物园,要引的诗情碰到冰凉的铁栅栏便铩羽了。

③在城市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

温室效应使季节的界限模糊,我生活的这座南方小城,套一件夹克就可以穿越整个冬天,何况气候变化不大的秋天?现代都市人不知什么原因,都很忙,没有几个人去注意秋天枝头飘落的那几片落叶,更不会将它们夹进心情笔记,即使远上寒山,也只在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前留此存照。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这样的诗情大概也随洞庭湖的水位下降而荡然无存了。

④现代人讲究实用,美化环境用塑料花、水泥树,谁也不想为清扫落叶去浪费金钱般的时间,难怪落叶的金黄色难以染上他们的心灵。

标志秋天到来的是公园里的枫树。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这样妙趣横生的想象,现代人构思不出,即使灵光一现,务实的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枫树偷饮的究竟是茅台酒,还是XO。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感情日益淡薄的都市人可以洒脱地挥手告别,谁会为思乡情、离别情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⑤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那份因悲秋、伤秋而引起的愁也很难在攒动的都市落脚,但为什么世故的都市人却经常愁云密布?“花自飘零水自流”,都在都市人的目光之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股票指数,房价涨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