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张思明+
张思明

张思明、任勇的数学教学经验数学也是一门科学,很多人都认为数学应该是一门严肃且正式的学科,但是著名数学教师张思明老师却有不同的见解。
“数学好玩”,是数学家陈省身致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的题词。
跟着张思明学数学,北大附中的学生们真的感受到了数学的“好玩”。
学生能从数学中学到什么?这看似明确答案的问题曾困扰了张思明很久。
有一次他在班里搞了一项调查,题目是“数学是什么?”一个学生写道:“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学生挖的陷阱!”另一个学生也说:“数学是一些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
”学生的幽默令他感到悲哀,原来他们这些用尽心力教学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无非是一些挖坑布雷的高手,而数学竟成为老师惩治学生的工具。
他开始思考,我们的中学数学到底怎么了?张思明:我们的数学忽视了对学生内动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广泛的数学能力和全面的数学文化素养的养成。
我们必须要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源和流,要让学生感觉数学可亲、可用。
对数学教学的反思促使张思明不断尝试对中学数学教育进行改革。
每年,张思明都要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玩。
在北京近郊有一条名叫关沟的山谷,张思明把学生带到那里,让他们测量山谷里奇形怪状的大石头的体积、采集中草药,利用数学中的分形知识,找出具有“生物全息现象”的植物……他们体验了游玩的快乐,也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张思明:我不企盼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家,但如果通过我的教学,能使学生有一种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去思维的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
在29年的从教生涯中,张思明大部分时间在当班主任,先后送走了9个班。
张思明为师、做人,都不着痕迹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总结自己29年的教育人生,张思明用了5个字:用心做教育。
张思明:用心与用力不一样,用心就要把教育工作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
数学课堂教学也可流光溢彩

书走进 了我 的生活, 从此 , 的数 学课堂教学观念 发 我
生了巨大的变化 。 张老师那些文 字质朴、 语言凝练 的 文章震撼着我 , 鼓励着我, 如一盏 盏明灯 , 犹 给我 迷茫
的课 改行程指 明 了前进 的方 向。
一
、
让学生 感受数 学之美
在 多数人 的潜意识里 , 数学是很难与“ 联 系在 美”
的乐趣 。 为了让学生体验 学习数学 的乐趣 , 张老师把
哪里就有美 ; 里有数学 , 哪 哪里就有智 慧的火花 。 ( ) 教学中感受数学之美 一 在 张老师鼓励学生研究新 问题时 , 要依据 自己 已有
的知识 经验或用 自己的理解和 尝试来解 决 问题 。在 这 一 过程 中, 学生得 出的结论可 能是错误 的, 也可 能
展兴趣 , 感受数学之美 。
教学实践 中的这 些做法 , 也正是我一直努 力探 索 , 追 求、 向往 的教学 境界 。 因此 , 对我的教学来 说, 张老师 的经典之作 的确起 到 了“ 点化 ” 的作用 。假 如我们都 像 张老师那样 , 做一个 “ 用心做 教育” 的教师 , 数学课 堂教学改革一定会 硕果累累 , 光溢彩 。 流
效的探索和实验 。
总之 , 只有 像张老师那样 教学 , 能让 学生主动 才 探索与创新, 用数学思维的观念和 习惯 内化为学生 运 的人格 品质, 其上升为学生所应该具有 的数学文化 将 素养 。张 思 明老师 是一位 指引我前进 的导师 。他在
学 。然而 , 让学生 自己来 ” “ 学生刻骨铭心” “ 、让 才是 张老师课堂教学 的主 调。 在他 的课 堂上 , 学生在学 习 的过程 中, 既有对错误 的体验 , 又有在 自主探索过程 中成功 的体验 。 让学生在这种体验 中理解知识 、 他 发
《用心做教育》读后感(含五篇)

《用心做教育》读后感(含五篇)第一篇:《用心做教育》读后感《用心做教育》读后感人们常说教师这职业是“良心活”,在假期里,读了一本好的教育书籍——张思明的《用心做教育》,体会颇多。
这本书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从作者童年的回忆,父亲对自己的人生教育以及作者参加自学考试的经历,并且通过自己的自学考试带动学生的学习,从这一章节中提到了影响他的一些名师,叙述自己是如何努力做一个好教师的。
第二章介绍了他在教学中是怎样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的。
第三章让学生感受数学鲜活、好玩,让中学生来做课题,在“微科研”中学数学,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四章写的是教给学生课本背后的东西,提到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人——班主任。
第五章写的是教师的生命力源自学生,他认为最有力量的教育是“身教”,用一些真实的事例介绍自己好的做法,比如利用好自己的错误,一声对不起拉近了师和生等等。
我,一名年轻教师,缺少经验,缺少教学技巧,缺少管理方法。
而张思明的这本书给了我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
一、多一份爱心。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
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
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这使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1二、给孩子一份负责任的爱。
张思明对于教育,对于爱学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说,对教师来讲,真正的爱,是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观察。
当发现学生需要温暖时,不要直接给他温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
并说,你去打柴,不会打,我告诉你怎么打。
然后,远远地看着他,如果他不能划着火柴,再帮他做一件事情。
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任何事情。
是啊,这种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对他一辈子负责的爱,只有爱才能唤醒爱。
三、爱要不留痕迹。
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
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
张思明:教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栏目信箱 jyxkbj02@教育旬刊2014年2月·上EDUCATION栏目信箱 jyxk02@ 人物影响张思明:教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EDUCATION影响话: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
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志者更志,愚者更愚。
“我觉得人的命运充满着辩证道理。
你生活得太优越了,退化的就是你的生存能力。
遇到挫折时,我就想:这是命运对自己的又一次考验。
它剥夺了你很多东西,但只要你努力,它还会再给你很多东西。
”对话张思明《教育》旬刊:现在工作中快乐的源泉在哪里?和以前有什么区别?张思明:现在的快乐就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学生的创造中得到享受。
这和以前自己“打拼”,希望获得社会认同、得到自身发展空间是不同的。
工作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有了发展:每年都有学生的论文发表、在各种应用和数学建模等活动中获奖。
通过这些成绩,他们升入了好的大学,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发展方向。
我在不同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动力,从改变自己到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从家庭责任到得到学生认可。
当经历过这些阶段之后,才会认识到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再升华一步,教书就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变成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情。
每个人都追求“真善美”,希望自己的生活更丰富,那么自己的教学生活就不能变成“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应该有更多的创意。
《教育》旬刊:您是在怎样的机缘下成为了数学教师?张思明:这完全是一种偶然。
选择数学是类比式选择的结果,我父亲是北大中文系的,他不希望我选择和中文有关的学科。
我们家在当时非常窘迫、困难的情况下没有一本数学书,于是我就选择了数学。
我当时也没有太多的考虑。
选择任何学科对于我来说是为了维持生计,是等价的,没有兴趣和天赋的因素在里面。
其实,最开始我的职业选择里并没有教师。
那时我想当火车司机、侦探以及售货员。
我卖过带鱼,端过炒勺,修过车,还在机床电器厂当过临时冲压工。
那时也没有什么职业理想,因为没有可能让你做职业选择。
专题三 如何做好新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

专题三如何做好新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第一讲张思明: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各位老师继续参加高中数学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
我们这一讲的主题,是如何做好新课程条件下单元教学设计,提到这节课的主题词我们先要说的是教学设计,我们先介绍一下我们身边几位特邀的嘉宾,我身边这位是大家所熟悉的江苏省第五中学的罗强校长,这边这位老师是苏州中学的刘华老师,他们都是在江苏省非常有名的老师,也都是省的骨干教师。
那边那位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每节课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尚志教授。
那好,我们这节课本主要是跟导师们聊一聊,什么是教学设计。
应该怎么做好教学设计,我们先讲为什么设计,单元教育设计这样的专题。
王尚志:教学设计是我们老师实际是非常熟悉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应该说,我们在建国以来,在教育部关于这方面,也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
所以想就教育设计这个说法来说,这是我们还是很熟悉的一件事情。
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一个设计,有一个设计就会使我们做的更加主动。
我们这次谈教学设计,主要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谈这个问题,我们想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一节课的设计,在国外叫一节课的设计。
一节课的设计,一会我们会谈一谈在一节课设计中需要关注的哪些问题,以及我们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搞好这节课的设计。
在我们这次讲座中,还特意希望老师关注一下关于教学设计的另外一个关注点,就是单元教学设计。
什么叫单元什么呢,下面我们会讲大体是说,希望把我们的设计的内容拉长一点,比如说一章,比如一个模块,比如一个模块里的一块面,比如必修二,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完整的内容来进行设计。
当然,也可以做跨章节的内容的教学设计。
比如说解析几何,我们都时间解析几何分为两块,一块是必修的内容,解析几何初步,一块以圆锥主线为载体,在选修一,选修二里也有这方面的内容。
解析几何在高中是一个整体,怎么样对这些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有一个整体的思考非常重要。
第三个层面,我们也希望老师能够关注关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单元教学设计。
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这是新课标一个基本教育理念,这是核心理念。
听了王尚志教育和张思明老师的《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后,对这一理念我有了更一步的理解和思考,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这个理念,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课堂教学内容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解决数学问题时,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尝试问题的解决。
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分组开展讨论、交流,然后由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这样由于师生互动,使学生获取教科书中未能表达的知识层面。
解决问题中的交流与合作不能流于形式。
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
这样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才能成为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数学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吸取他人的经验,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四、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视,这不仅包括同一领域内容的相互连接,也包括选择若干具体内容,体现了数学的整体性;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题材应尽重视渗透知识之间的联系,应来源于现实生活中或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教学模式集锦(二)学科单一性教学模式

优秀教学模式集锦(二)学科单一性教学模式优秀教学模式集锦(二)学科单一性教学模式■学科单一性教学模式一、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思明老师的高中数学“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张思明老师认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分成五个环节:引导创设问题环境,师生平等探索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我评价巩固成果,求异创新延伸问题链。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主张:(1)课堂既是知识学习的主阵地又是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教师不应该把知识机械地“一瓢一瓢”的舀到学生的“桶”里;(2)数学是“做”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一个学生只在课堂上“听”课,没有活动,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3)数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口交流。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索来完成课堂教学。
(一)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要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高度活跃的思维,激烈的自主探索的欲望可通过创设新奇、有趣或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得以解决。
譬如,在《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数学家高斯计算1+2+…100=?的有趣故事引入。
然后设问:“同学们,小高斯是怎样快速算出正确答案呢?大家努力思考,也许你同样具有高斯的数学天分呢!”“你从中还能得到什么启示吗?”这样一来,学生感到了“趣”和“挑战性”。
从而由“趣”生“疑”,由“疑”至“思”,由“思”得“学”。
教师只要结合新旧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独具匠心地设计出一些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造成“心求通而未得”的教学境界,就能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使学生在“我要学习”的意识的强烈驱动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
(二)环节二:师生平等探索自主学习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思考空间留给学生,将表达机会留给学生,将结论发现过程留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快乐体验。
读《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

读《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 读了张思明的《专心做教育》后,心中体味颇多。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经验,没有教学技巧,没有治理办法。而张思明的这本书给了我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更教我怎么样才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怎么样教书育人。 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放飞美国》的作者别出心裁的把教师分为四类: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动力;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全然。我想张老师的教育就差不多达到了这种境地吧! 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是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张老师的人一辈子记忆中我发觉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顽强、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略微照应别周就可不能开出令人中意的花朵,假如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张老师别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着他们的教与学,这是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麽比这更幸福的呢? 张老师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艳羡,经过阅读它的数学教学的诸多办法,我体味如下: 首先是我们自身的专业素养要过得去。往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那个说法对如今和以后的教师差不多别够了。“桶”里的水怎么说是“死水”,别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落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我们要想方法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在平时的教学中,别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动身寻到学生的激动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脚学生的求知欲。深入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那就会事半功倍。 其次是情感交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在与学生谈心时,经过观看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舞、少些谴责,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确信的称赞,鼓舞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事情,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靠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别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诚地热爱学生,才干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恭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再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现代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他们别再像小学生那样唯老师是从,常常将别合己意的灌输拒之于心扉之外。因此老师要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里面去,指导他们,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抛弃那种反映出“师道尊严”的上对下的说教,尊重、关怀和保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心里世界。师生惟独在平等、情感交融的事情下,才干推心置腹地沟通思想,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中互相配合,教学相长。 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专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一具教师,他的胜利青春是别能保持的,但是它能够保持职业青春。 教师应该像一具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具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别断的学习过程中,别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如此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教学效益”是指 教学活动的收益、 教学活动价值的实 现。具体地说,是 指教学目标与特定 的社会和个人的教 育需求是否吻合以 及吻合程度的评价 。“是否吻合,是 教学效益质的规定 , “吻合程度”是 对教学效果量的把 握.
有效果
有效率
有效益
有效教学的理念包含哪些内容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 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不能仅把学科价 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 学效益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 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既反对拒绝量 化,又反对过于量化。而是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 果的结合,全面反映学生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 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 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我们现在的教育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以往成败的关键
用心
设问、 选题、 设计、 实践、 思考
恒心
坚持、 执着追 求、不 懈努力
细心
留心
关注细 过程、结 果中最闪 节、关 光、最感 注学生、 人、最能 说明问题、 关注变 最有价值 化 的东西。
最遗憾的是----自己能做但没做,或没做到位; 自己做了,但漏掉了有价值的东西。
通知时的心情 活泼----一个学生描写他小学3年级时的状态。 激烈---- 一个男生描写橄榄球运动的状态。 灵静----一个学生描写他从一棵大树上掉下来 时的感受。
一个评价的场面
念了一首 自己写的 诗歌
校长、语文 教师、班主 任、学生自 聘的评委
答辩、 评价讨论、 公布成绩
一个学生
四个评委
评价程序
什么观念影响“有效的教学”?
“延长时间、增加强度,是提高学生成绩 的唯一办法” “新课程到底“新”在哪儿?,无非是教 材、标准、知、不练不会, 所以我们要坚持“不考不讲、题型覆盖、 讲透练够、总结到位”
学校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和问题
教育理念比以前科学, 但有些做法比以前原始; 教育技术比以前先进, 但有些观念比以前落后; 教学工作比以前辛苦, 但师生感情比以前淡漠; 师资培训比以前频繁, 但教师的底蕴比以前少; 硬件设施比以前改善, 但学生的快乐比以前少。
My name story--- Cao Yidi
My name is Cao Yidi. As for the surname, Cao is something full of supremacy. You can imagine how excited I would be if the overlord, Cao Cao,was my ancestor. However, actually, it isn't. But it does really mean that I will have inherited the knowledge of a monarch. Cao Cao made his ambition, and his son, Cao Zhi, wrote poetry within a seven-step time. How can’t I make great efforts and besmirch this nobler surname?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 Yi, is something wonderful. It has my parents' expectations and wishes in my futur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left one, Shi, which came from sacrifice, is full of the meaning of inviolability, and the right one, Wei, which could constitute many other characters, means grandness. The last character, Di, is something meaning edification, which means making family, friends and even strangers ponder.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oo: the left one, Zou, which refers to walking in the forest, quietly and elegantly, and the right one, You, which represents freedom, is full of pizzazz. Everyone who has searched my name would found that nobody has the same name as mine. But the only thing makes me unhappy is that many people have made mistakes with my name Yi. That's really a pity!
My name story-- Chen Xiaoxuan
Name is the second gift we received from our parents after being born, and is something that will stick with us throughout our entire life. All parents have great expectations for there new born baby, so they decided to turn these hopes into the name that will be with their kid forever. That’s why there’s always a meaningful story behind each name. My Chinese name is “Chen Xiaoxuan”. The family name “Chen” passed on from my father. When I was young, I have the great curiosity in my surname, so I checked it in a history book. Then to my surprise, I found out that “Chen” shows I’m the descendants of Shun, a legendary ruler said to have ruled ancient China. As for “Xiao”, the first word in my given name, my mom told me that this represented me arriving in this world in the early morning, when the sun begins to lighten the sky. It also has a beautiful meaning itself, which is richness, courage and intellect. That’s probably the reason why many girls have this word in their names. And for “Xuan”, since I was born in Peking University, my parents decided to use the word “Xuan” from “Lin Hu Xuan”, a famous reception centre in Peking University, in memory of my birth place. This was to help me remember my home, the city I was born in, and even, you could say, to remember my country. This word means smart, delicate and pretty in Chinese, and is usually used to set grateful hopes for girls.
10
高考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改进。
对一线教师的核心问题是
教学有效性这一概念包括如下三重意思:
1 教学效果是指教 学活动结果中与 预期教学目标相 符的部分,它考 察的重点是学生 ,是对教学活动 结果与预期教学 目标吻合程度的 评价。 2 2
由于教学活动本身也 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 性生产活动,沿用经 济学的概念可以将教 学效率表述为: 由于教学投入的直接 表现是师生双方时间 、精力的投入,教学 产出的直接表现是教 学效果,在教学实践 中也可如此表述教学 效率
新课程我们从哪儿突破?
1
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科的?教育的?有没有综合素 质?有没有提升的新途径? 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管死还是管活?典型太少。 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发挥省市、学校的主动性和创造 性,解决问题和矛盾。
2
3
4
新课程我们从哪儿突破?
5 6 7 8 9
评价的关注点---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对学校和学科的 归属感。 信息网络的利用---内容结构、网上资源的生成与消费。 农村新课程的推进策略。 开发针对校长和教研员的培训课程。 加强典型经验、典型学校的推介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