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提优练习(光学部分)
初三物理光学练习题答案

初三物理光学练习题答案---题目一:1. 光在空气和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m/s。
答案:3×10^82. 光在某种媒质中传播的速度是2.25×10^8m/s,这种媒质被称为。
答案:光杆3.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材料中的折射率是1.5,则该材料的折射率是。
答案:2.04. 光沿界面从密介质射向疏介质时,会向界面法线弯曲。
答案:远离5. 镜子所反射的光经过扩散后更软。
答案:亮题目二:1. 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当物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像是,倒立,减少,真实。
答案:实,正立,放大,倒。
2. 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在右侧成像,此时像的位置在镜上方,像是从镜子的方射出来的。
答案:中心3. 凹透镜焦距为4cm,如果物距镜子16cm,求像的位置。
答案:8cm4. 一个凸透镜产生的像左侧是实像,右侧是虚像,中心相隔6cm,求物距。
答案:-12cm5. 双凸透镜制作的放大镜的物像关系仍然满足具有相同的特点。
答案:实,倒立,放大,虚。
题目三:1. 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会逐渐地移动。
答案:远离2. 光线在平面镜的反射过程中,入射角等于。
答案:出射角3. 对于平面镜而言,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当物距离镜面的距离增大时,像会逐渐远离镜面。
答案:靠近4. 某物在平面镜前放置21cm处,产生的像离镜10.5cm,那么该平面镜的焦距是。
答案:14cm5. 平面镜反射的特点:像与物具有相同的,也具有反的方向。
答案:大小,形状题目四:1. 当光从一个介质经过界面到达另一个介质时,如果入射角等于临界角,则光的折射角为。
答案:90°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通过目镜焦距与物镜焦距的。
答案:比值3. 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眼球会根据视物的距离调节晶状体的,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
答案:弧度4. 当透过一块半透明物体或液体时,光线既可以、也可以折射。
答案:反射,透射5. 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太阳系的行星会发生,使人看到的位置不同。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凸透镜对阳光有作用。
2.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此规律制成了.3.阳光明媚的春天,白水带桃花盛开,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桃花,是因为太阳光在桃花表面发生的缘故;夏天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现象;夏日炎炎,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
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小芳实验时对此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二、单选题6.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将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慢慢向水面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8.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的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D.黑字比白纸反射的本领强9.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改变小泥娃与水杯的距离,下列关于看到的像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看到的像一定是虚像B.当泥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C.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短的像D.当泥娃离水杯一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1.如图是常用的插线板,闭合开关,指示灯发光,且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试电笔插入C孔,其氖管会发光B.图中A与火线相连,B与零线相连C.若指示灯损坏不能发光,则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D.若A、B两孔发生短路,则其它插孔仍可提供工作电压12.如图所示,A在水面上方,B在水面下方,AC、BD垂直于水面,垂足分别是C和D,AB连线与水面相交与E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A.E点B.D点C.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D.C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13.2021年5月26日晚,本年度最大满月携月全食“组合出道”。
中考物理实验专项训练:光学实验

光学实验1.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的环境下进行,且应使纸板与平面镜保持_______。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O点上,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线OB,若光线沿BO 入射,则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___;(3)当把纸板F绕ON向后翻折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ON_______同一平面内。
2.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1甲所示。
(1)进行实验,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1乙所示。
取下纸板,接下来量出每条光线与_______的夹角,记录并分析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2)接着他用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直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③如图2乙所示,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若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2丙所示的位置时,则硬币成像在_______。
A.a处B.b处C.c处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3.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的规律”的部分实验装置。
(1)如图甲所示,使用纸板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_____?(2)在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平面镜上O点,观察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描绘每一次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如上表。
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3)在图甲中,怎样设计并进行实验可以验证光路是可逆的_____?(4)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
2024年中考物理培优训练及答案 光学作图题

2024年中考物理培优训练及答案光学作图题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图中,光线AO自空气斜射向水面,画出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里斜射入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4.如图,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 B''。
5.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述的画面如图甲所示。
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蜻蜓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蜻蜓”的位置。
6.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 B'',保留作图痕迹7.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8.如图所示,某清澈池塘底部有一物体A,站在岸边的小明(假设小明的眼睛在C处)看到物体在B处,请画出小明看到物体A的光路图。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1/4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请画出光线通过玻璃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10.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11.自行车尾灯可有效避免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它由多组“直角反射器”组成,其中一组“直角反射器”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平面镜S1,请在图中画出经过S1、S2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
12.如图所示。
从S点向平面镜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到达光屏上的P 点。
请你作出此过程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13.光通过透镜会发生折射,请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14.按照题目要求作图:请你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保留作图痕迹)。
15.如图,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分别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6.如图是近视眼矫正的示意图,请大致画出图中两条平行光线经过晶状体后的折射光线17.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光路。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项练习(选择题)9101-92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项练习(选择题)9101-92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使光屏靠近透镜B.使光屏远离透镜C.使光屏向上移动D.使光屏向下移动2.用照相机拍集体照,发现有一部分人没进入镜头,这时应采取的方法是()A.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B.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C.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D.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3.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物体的大小D.平面镜的大小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日食现象B.通过放大镜查看地图C.平静湖面上桥的倒影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的水草5.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C.只有AB之间有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6.如下图四种情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B.C.D.7.以下对紫外线说法正确的是A.紫外线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应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B.患皮肤癌或白内障的病人都是由于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C.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D.紫外线灯看起来是淡蓝色的8.下列诗词能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的是A.明月松间照B.长河落日圆C.池水映明月D.起舞弄清影9.如图所示是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A.倒立放大B.正立等大C.正立放大D.倒立缩小10.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阳光穿过树林B.小桥在水中的例影C.铅笔好像被折断D.阳光穿过三棱镜11.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大象在水中的倒影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C.海市蜃楼D.手影12.某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所示,F点到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P点到透镜的距离为两倍焦距,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实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蜡烛放在A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B.蜡烛放在F点时,光屏上会成等大、清晰的像C.蜡烛放在F点和O点之间,光屏上会成放大的虚像D.蜡烛放在B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13.在无其它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那么在观众看来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1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光的折射的是()A.古代潜望术B.冰透镜向日取火C.潜望镜D.日食的形成15.秋游时,四位同学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 B C 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用甲拍摄的照片是A.B.C.D.1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夜晚看见“月亮”在水中游动C.用幻灯机把幻灯片的图象放大在屏幕上D.观看圆形鱼缸中的金鱼变大了1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影子;B.森林中的光线;C.水中山的影子;D.铅笔好像折断了;18.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19.下列涉及光现象的民俗谚语,其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井底之蛙,所见甚小B.管中窥豹,略见一班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20.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C.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利用了光的折射21.观察水边风景照片,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眼睛的一种习惯性感觉B.入射到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进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照片质量有问题22.下列光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丙中,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图丁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23.水下摄影机能拍摄到岸上的物体,图3中,正确表示光由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图的是()A.A B.B C.C D.D24.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幻灯片上的旗应是图中的( )A.B.C.D.2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B.物在观后镜中成像C.月食现象的形成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26.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B.人眼能直接看到红外线C.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D.医院中经常用照射红外线的方法来进行消毒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B.漫反射定律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C.光的反射规律适用于所有光反射现象D.光的反射规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28.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①水中倒影;②小孔成像;③月食的形成;④杯弓蛇影;⑤立竿见影。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华发现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由此他想借助玻璃板,A、B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白纸,铅笔等器材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甲所示。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添加的测量工具是;实验时,由于环境太暗难以找到棋子A的像,小华解决的办法是用手电筒照射棋子(选填“A”或“B”);(2)换用更薄的玻璃板,三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3)实验中,小华透过玻璃板看到棋子A的两个像'A和''A,分别在白纸上标记棋子A与两个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可知玻璃板的厚度为mm;(4)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从光学角度分析,这样安装的好处是(任写一条)。
2.小文利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光具座和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本实验是探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选填“焦距”“物距”或“像距”)是否有关;(2)如图甲所示,先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光屏靠近透镜并进行适当的调节,直至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3)实验中,将蜡烛移至cm(填“45”“30”或“20”)刻度线处,再适当移动光屏,就能在光屏上呈现出和图乙中(通过透镜观察到的)像的性质一样的像;(4)在(3)的实验基础上,小文将一近视眼镜片放在烛焰与透镜之间,并使其中心与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多选)A.只将蜡烛适当左移B.只将蜡烛适当右移C.只将光屏适当左移D.只将光屏适当右移(5)将蜡烛换成发光体,利用图甲中所示器材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a)为完成实验,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器材是;(b)下述实验设计方案正确的是:(填序号)①方案一:先测出发光体A的高度并适当调节发光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再将发光体A放在光具座不同的位置,移动光屏,每次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①方案二:先测出高度不同的发光体A、B的高度并适当调节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再先后将发光体A、B放在光具座同一位置,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B清晰的像,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项练习(作图题)301-4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项练习(作图题)301-4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作图题1.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2.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长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__________)4.如图所示,一只蜻蜓(用A点表示)停在水池上方。
请在图中标出蜻蜓所成的像A′.(要求保留作图痕迹)(________)5.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_____)6.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画出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在图乙中画出施加在开关上力F的力臂l。
(3)在图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灯泡、开关正确接入电路。
7.如图乙所示,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A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_____)8.如图,B点为海岸上一棵椰子树的顶点,请画出人在水下A点看到B点的光路图,并大致确定B点的像的位置B′.9.请根据光路的规律及光路的可逆性,补充完整图中各光路图.(_______)10.如图所示,由水中折射出的一条光线ab照射到凹透镜上,光线ab与凹透镜的主光轴平行,其中F为凹透镜的焦点,O为光心。
请画出:(1)折射光线ab在水中的入射光线(2)水中入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3)光线a b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_______)11.如图所示,OC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项练习(作图题)601-7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项练习(作图题)601-7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作图题1.完成图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
(_______)2.如图所示有两条光线入射到凸透镜,请完成它们的出射光路。
(____)3.完成光通过透镜的光路(______)4.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______)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障碍物ABCD,较大的平面镜MN在某一高度上水平放置。
(1)试用作图法求出眼睛位于S点时,从平面镜中所看到的障碍物后方的地面范围。
(2)如果想在原处看到更大范围的地面,则水平放置的平面镜的高度应怎样调节?6.作出物AB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致位置7.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
(_____)8.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_____)9.如图所示,电工要从房A点拉导线到河岸安装一盏路灯O后再到房B点,路灯O选在岸上何处用的导线最短?小莉将河岸当作平面镜,用光学作图法很简单地确定了路灯O的位置,请画出小莉的作图.(______)10.如图中分别表示从凸透镜的2倍焦距和焦点处射向凸透镜的光线,请在如图中画出它们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P是与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的位置)1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_________)12.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
求: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及反射角的度数。
A B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和一个焦点的位置。
13.请根据物体AB和像''(_________)14.完成图示的光路图,平面镜过焦点.(____)15.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L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OO′成45°,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______)16.如图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O,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提优练习(光学部分)
1
.(xx年茂名)茂名是美丽的海滨城市,到处都有天然湖或人造湖,湖中映着岸边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所形成,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花________(填“吸收”或“反射”)黄色光,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缘故.
2.(xx.娄底)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3.(xx.北京)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如图15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图15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选项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
的像。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4.(xx.娄底)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m
A.铅笔在水面处B.人在阳光下形
D.豹子在水中形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5.(3分)(xx•雅安)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6.(4分)(xx•武汉)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纸板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测量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大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7.(xx•连云港)(8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物距u/cm 像距v/cm
1 30 15
2 20 20
3 15 30
4 5 /
(1)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透镜,将光屏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
(3)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
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答案】(1)正立放大的虚像(2)靠近远离(3)远离
8.(2分)(xx•茂名)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
9.(xx•益阳)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图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关系判断像的特点,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
10.(xx•潍坊)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答案】A
11.(xx•潍坊)(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凸透镜的焦距 f =10cm、物距u=15cm、像距v=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__的实像,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方法 .
【答案】倒立、放大;眼睛在光屏原来位置右侧某一区域向左看.
12.(2分)(xx•漳州)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13.(xx年天津)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
14.(xx年泰州)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15.小明同学用如图2-1-12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1-12
16.(xx 年桂林)图2-1-17甲所示的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图2-1-17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有3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标*第*一*网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xx年杭州)小王同学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
18.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6 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2-2-14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图2-2-14
A.40 cm B.30 cm C.20 cm D.10 cm
19.(xx年聊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 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像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
20.(xx年咸宁)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2-2-15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图2-2-15
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潜望镜
21.如图2-2-20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图2-2-20
图2-2-21
22.(xx年连云港)如图2-2-21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3.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24.如图2-1-13所示,MN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线射到MN面O处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入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填度数),MN右方的物质是________.
图2-1-13
25.(1)(xx年河南)如图2-1-14所示,一束光射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请画出光经过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
图2-1-14"J m38153 9509 锉qr]28692 7014 瀔 28330 6EAA 溪8 31818 7C4A 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