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讲解学习
原材料进场验收检验流程2019-5-9

原材料进场验收检验流程一、工作流程:根据进场物资名称、型号和数量,登记《进场/入库物资验收登记簿》→同试验和监理一起对进场原材进行验收→将到场的物资材质单、合格证等资料原件交试验室(物机部留存复印件)并填写《物资送检台账》,对原材料取样、送检(监理见证)→取回复试报告,更新检验台账信息(复检不合格时,组织退场并留存影像资料,登记《不合格品退场记录》)→资料的整理、归档。
二、钢筋送检:1.需要核对信息:钢筋厂家是否在规定使用名录内,进场钢筋规格、数量与材质单是否相一致(钢筋铭牌、材质单、送货单相互对照检查)。
2.钢筋最大代表批量:60 t一个批次,每组取10根55㎝长钢筋。
3.检测项目:直径,每延米重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
4.形成的资料:钢筋进场验收记录、原材料进场清单(供应商出库单)、材质单、铭牌复印件+ 钢筋复试报告(全套)。
三、水泥送检:1.需要核对信息:水泥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是否相一致;使用部位及进场数量,施工现场按施工部位最大设计水泥用量。
2.水泥最大代表批量:袋装水泥为200吨,散装水泥为500吨。
3.检验项目:比表面积,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烧失量。
4.形成的资料:进场台账,送检台账,原材料进场清单、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3天),复试报告,出厂检验报告(28天)<水泥厂家补送>。
四、粉煤灰送检1.需要核对信息:粉煤灰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是否相一致;2.粉煤灰最大代表批量:200吨一个批次。
3.检验项目: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游离氧化钙。
4.形成的资料:进场台账,送检台账,原材料进场清单、合格证、复试报告。
五、矿粉送检1.需要核对信息:矿粉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是否相一致;2.矿粉最大代表批量:200吨一个批次。
3.检验项目:密度,比表面积,流动度比,烧失量。
4.形成的资料:进场台账,送检台账,原材料进场清单、合格证、复试报告。
六、减水剂送检1.需要核对信息:减水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是否相一致;2.减水剂最大代表批量:50吨一个批次。
原材料送检报审流程

电缆、电线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检测项目:
报审资料:报审表、进场验收记录、原材料清单、电线、电缆材料型式检验报告、厂家检测报电线、电缆材料复试报告(全套)告、合格证+
检测项目:吸水率。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
报审资料:报审表、进场验收记录、原材料清单、节能材料型式检验报告、厂家检测报告、合节能材料复试报告(全套)+格证.
空调系统冷பைடு நூலகம்热源及管网节能材料
需要核对信息:)节能材料合格证与出厂(1进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是否相一致;(2)场节能材料规格、型号、数量、厂家是否一致;(3)节能材料的进场批次送检的产品数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4)查看图纸会审、联系单是否有指定品牌节能材料及规格型号。
检测项目:、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1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2、
报审资料:报审表、进场验收记录、原材料清单、保温材料型式检验报告、厂家检测报告、合保温原材料复试报告(全套)格证+
屋面节能保温材料
需要核对信息:)保温材料合格证与出厂(1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是否相一致;(2)进场保温材料规格、型号、数量、厂家是否一致;(3)保温材料的进场批次送检的产品数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4)查看图纸会审、联系单是否有指定品牌保温材料及保温厚度。
送检标准:同一厂家同一品种产品的,当单位3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以下时抽查不少于620000次,当单位面积在㎡以上各抽查不少于次。.
取样:保温砂浆、界面砂浆、抗裂砂浆、胶粘袋,从每袋分30t一批,从每批任抽10剂:每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别取试样不少于500g,倍的试样为检验出比试验比试验所需量大1.5样。耐碱网格布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稳定每卷去掉毛连续生产的一定数量的产品为一批。米的试样。3头1米,截取约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1.原材料进场登记:原材料进场后,需由仓库管理员进行进场登记,
包括原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供应商信息等。
2.报验申请:采购部门需填写原材料报验申请单,包括原材料的名称、供应商、规格、数量等信息,并注明是否需要送检。
4.送检安排:如果质量控制部门决定需要进行送检,他们将向实验室
部门提交送检申请,包括原材料的名称、供应商、规格、数量等信息,并
说明送检要求和标准。
5.送检执行:实验室部门根据送检申请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送检工作。
送检包括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抽样、测试和检验等,以确认其质量是否符合
要求。
6.检验结果评估:实验室部门将完成的检验报告提交给质量控制部门。
质量控制部门会根据检验结果评估原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并做出相应的
决策。
7.报验结果处理:根据检验结果,质量控制部门将报验结果通知采购
部门。
如果原材料合格,采购部门将安排将原材料移交给生产部门使用;
如果原材料不合格,采购部门将协商解决方案,如退回供应商、补充更换等。
8.记录管理:所有相关的报验单、送检申请、检验报告等文件将按要
求进行归档和管理,以备将来的审计和追溯需要。
以上就是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的大致步骤。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要求,对该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率和原材料质量控制水平。
原材料送检报审流程

原材料送检报审流程一、送检报审申请1.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提出原材料送检报审申请。
2.申请表中应包含原材料名称、供应商信息、规格要求、使用数量、生产用途等信息,并附上必要的样品和相关文件。
二、申请审核1.质检部门收到申请后,对申请表进行审核,确认申请信息齐全准确。
2.如果申请信息不完整或有疑问,质检部门会与生产部门进行沟通,补充完善信息。
三、样品采集1.审核通过后,质检部门安排专人前往供应商处采集原材料样品。
2.样品采集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确保采样过程不会对原材料质量造成污染。
3.采集的样品应符合标准规定的数量和要求,并做好相应的样品编号和记录。
四、实验检测1.质检部门将采集到的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2.检测内容包括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微生物指标等,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包括其他检测项目。
3.检测结果应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五、报审审核1.实验室完成检测后,将检测结果填写在报审表中。
2.报审表中应包含样品编号、检测结果、检测方法、检测日期等信息。
3.质检部门对报审表进行审核,确认检测结果和原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六、报审结果处理1.审核通过的原材料送检报审,质检部门将报审结果通知生产部门,并签发相应的送检报审合格证明。
2.如果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质检部门将报审结果通知生产部门,并协商解决措施,如更换供应商、调整生产计划等。
七、报审结果记录1.质检部门将送检报审申请、审核记录、实验检测结果及处理措施等相关信息进行归档记录。
2.记录内容应包括原材料名称、供应商信息、申请审核记录、实验检测结果、处理措施等,便于日后查阅和追溯。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原材料送检报审流程,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企业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原材料进场验收程序

原材料进场验收程序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原材料进场验收程序
1、原材料到施工现场后,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报验申请(附合格证、材料合格证明文件等),通知监理单位现场监理人员、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到场进行验收(主要检查该批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外观质量等是否符合合同、设计与规范要求;
2、需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按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由施工单位试验员现场取样,监理单位现场见证员、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封样,由施工单位送样员与监理单位现场见证员,共同送检;
3、施工单位取回见证送检报告且合格后填写工程材料报审表(按要求附上材料合格证明文件),完善施工单位签字盖章手续后报监理单位审查,监理单位现场监理人员审查合格后进行签认同意使用,该种材料方可使用于工程部位。
注:按城建档案馆备案要求填写工程材料报验表,所有进场的建筑材料都必须先报验,后使用。
承包商在材料进场后,必须立即填写建材报验表,并附上报验材料的出厂合格证等三证质保资料。
对于半成品,必须提供原材料合格证以及半成品规格,申报监理审批。
在监理的见证下,按规定抽样送检,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在试验报告未出来前,该批材料不能应用于工程上。
如果由于材料供应紧张、工期紧急,必须立即使用的,在该种材料除二次检验报告外的其余质保资料齐全、合格的前提下,经监理单位现场工程师、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同意后可先行使用。
但在该单位工程验收之前,必
须提供该批材料的试验报告,否则监理应拒绝验收。
如果试验结果显示该批材料不合格,承包商必须提出处理方案,经设计单位及监理审批同意后,再进行处理。
承包商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1、现场类,不需要进行报验(例如混凝土、机械连接与钢筋焊接等)项目注意事项备注混凝土记录好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部位、方量及混凝土等级;抗压试块每组3个抗渗试块每组6个试块留置标养抗压:方量<1000m3时,每100m3留置1组抗压试块;方量≥1000m3时,每200m3留置1组抗压试块标养抗渗:以不超过每500m3,留置1组抗渗试块;同条件:每个部位留置2-3组同条件试块;送检:除同条件试块外,要求在试块成型后4天内将其送到指定检测中心喷射混凝土记录好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部位、方量及混凝土等级;大板试模尺寸45*35*12cm 试块留置抗压试块:每20m留置1组抗压试块;抗渗:每40m留置1组抗渗试块,车站内每20m取一组;送检:要求在试块成型后4天内将其送到指定检测中心钢筋连接需要资料:套筒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工人的上岗培训证(厂家提供);机械连接在正式送检之前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检测项目:拉伸、残余变形),合格后方可送检;各个型号钢筋机械连接及不同厂家的钢筋,在使用前均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机械连接的最大代表批量为500个接头,同一厂家、同一规格连续检验合格10个批次后,最大代表批量可以为1000个;每组3个试件(检测项目:拉伸)连接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过复试检验合格的(即钢筋报告日期必须在连接送检日期之前);地连墙、主体结构连接接头数量均需各个工点人员自行统计,合理填写委托单送检接头数量;报告日期要赶在代表部位混凝土浇筑日期之前钢筋焊接 需要资料:焊条、焊丝合格证及焊工证(填写委托单需要焊工证号);钢筋焊接在正式送检之前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检测项目:拉伸),合格后方可送检;各个型号类型的钢筋焊接(单面搭接焊、双面搭接焊、闪光对焊等)及不同厂家的钢筋(徐钢、沙钢等),在使用前均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焊接接头最大代表批量为300个接头;送检:闪光对焊一组6个试件(检测项目:拉伸、弯曲),其它每组3个(检测项目:拉伸)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过复试检验合格的(即钢筋报告日期必须在连接送检日期之前);地连墙、主体结构连接接头数量均需各个工点人员自行统计,合理填写委托单送检接头数量;报告日期要赶在代表部位混凝土浇筑日期之前2、需要进场报验送检的原材料(例如钢筋、水泥、钢板等需要进行进场复试的原材料资料)工作流程:根据物资提供的进场资料做好报审资料,登记台账→同监理一起对进场原材进行验收→原材的取样、送检(监理见证)→取回报告,更新台账信息,闭合报审资料→资料的整理、归档。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1、现场类,不需要进行报验(例如混凝土、机械连接与钢筋焊接等)项目注意事项备注混凝土记录好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部位、方量及混凝土等级;抗压试块每组3个抗渗试块每组6个试块留置标养抗压:方量<1000m³时,每100m³留置1组抗压试块;方量≥1000m³时,每200m³留置1组抗压试块标养抗渗:以不超过每500m³,留置1组抗渗试块;同条件:每个部位留置2-3组同条件试块;送检:除同条件试块外,要求在试块成型后4天内将其送到指定检测中心喷射混凝土记录好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部位、方量及混凝土等级;大板试模尺寸45*35*12cm 试块留置抗压试块:每20m留置1组抗压试块;抗渗:每40m留置1组抗渗试块,车站内每20m取一组;送检:要求在试块成型后4天内将其送到指定检测中心钢筋连接 需要资料:套筒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工人的上岗培训证(厂家提供);机械连接在正式送检之前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检测项目:拉伸、残余变形),合格后方可送检;各个型号钢筋机械连接及不同厂家的钢筋,在使用前均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机械连接的最大代表批量为500个接头,同一厂家、同一规格连续检验合格10个批次后,最大代表批量可以为1000个;每组3个试件(检测项目:拉伸)连接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过复试检验合格的(即钢筋报告日期必须在连接送检日期之前);地连墙、主体结构连接接头数量均需各个工点人员自行统计,合理填写委托单送检接头数量;报告日期要赶在代表部位混凝土浇筑日期之前钢筋焊接 需要资料:焊条、焊丝合格证及焊工证(填写委托单需要焊工证号);钢筋焊接在正式送检之前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检测项目:拉伸),合格后方可送检;各个型号类型的钢筋焊接(单面搭接焊、双面搭接焊、闪光对焊等)及不同厂家的钢筋(徐钢、沙钢等),在使用前均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焊接接头最大代表批量为300个接头;送检:闪光对焊一组6个试件(检测项目:拉伸、弯曲),其它每组3个(检测项目:拉伸)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过复试检验合格的(即钢筋报告日期必须在连接送检日期之前);地连墙、主体结构连接接头数量均需各个工点人员自行统计,合理填写委托单送检接头数量;报告日期要赶在代表部位混凝土浇筑日期之前2、需要进场报验送检的原材料(例如钢筋、水泥、钢板等需要进行进场复试的原材料资料)工作流程:根据物资提供的进场资料做好报审资料,登记台账→同监理一起对进场原材进行验收→原材的取样、送检(监理见证)→取回报告,更新台账信息,闭合报审资料→资料的整理、归档。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1.原材料进场登记:原材料进场时,需经过门卫和仓库人员的登记,记录进场时间、批次号、供应商信息等基本信息。
2.报验申请:仓库人员根据进场原材料的品种和数量,填写报验申请表,注明所需进行的检验项目。
3.报验计划制定:质量部门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制定报验计划,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和抽样数量。
4.采样抽检:根据报验计划,仓库人员抽取原材料的样品,确保样品能够代表整个批次的质量状况。
采样时需要注意保证采样的随机性和公正性。
5.样品标识和封存:采样后的样品需进行标识,标明批次号、采样时间等信息,并封存在特定的样品保管室或冰箱中,以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变质。
6.检验操作:根据报验计划,质量部门的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相应的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化学性质检验、物理性质检验、微生物检验等项目。
所有的检验操作需按照相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
7.检验结果记录和判定:检验人员将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初步判定。
若样品合格,则准予进一步处理;若样品不合格,则必须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或要求供应商进行返工。
8.检验报告编制:质量部门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9.送检结果处理:质量部门将检验报告送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核人员根据检验结果的判定,决定是否准予原材料使用或需返工。
10.结果通知:质量部门将检验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供应商,明确是否准予原材料使用。
11.在库管理:对于准予使用的原材料,仓库人员需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正确的保管和管理,确保其质量不受影响。
12.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仓库人员需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工等。
13.记录和档案管理:对于每次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的记录和检验报告,需进行归档管理,方便后续跟踪和查询,为公司的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以上是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的主要步骤和操作,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流程设计和改进,以确保原材料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
1、现场类,不需要进行报验(例如混凝土、机械连接与钢筋焊接等)
2、需要进场报验送检的原材料(例如钢筋、水泥、钢板等需要进行进场复试的原材料资料)
工作流程:根据物资提供的进场资料做好报审资料,登记台账-同监理一起对进场原材进行验收 -原材的取样、送检(监理见证)-取回报告,更新台账信息,
闭合报审资料-资料的整理、归档
3、只需要进行进场报验,不需要复试检验的物资、构配件(工字钢、套筒、焊条、焊丝等)
这些材料、构配件等不需要进行复试检验,直接进行资料报审就行。
工作流程:根据物资提供的进场资料做好报审资料,登记台账T同监理一起对
进场原材、构配件等进行验收T签字盖章后,将完整资料整理、归档。
完整资料:报审表、原材料进场清单、合格证、材质单、原材料检测报告(厂家提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