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解读 -总论篇ppt课件
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诊疗指南(2019)解读PPT课件

通过碱化尿液来促进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包括碳酸氢钠、枸橼酸钾 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监测尿液pH值和血钾水平,避免碱中毒和高钾血症的发生。
特殊人群的治疗
老年人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对药物的 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药物不 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老年高尿酸血症 患者时,应选择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 药物,并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进行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相关检查,以评估病情 和治疗效果。
并发症的监测
痛风患者可能出现肾脏损害、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患者应关注自身 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
记录病情变化
患者可记录自己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 度等,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07
总结和展望
诊断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尿酸水平测定。痛风的诊断则结合临床表现、血尿酸水平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
03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
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增加体育锻炼来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议 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增加水果、 蔬菜的摄入,如苹果、香蕉、菠菜等;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 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从而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疗水平。
标准化诊疗流程
02
推广指南中的标准化诊疗流程,减少不同医生之间的差异,提
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促进学术交流
03
通过解读指南,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高尿酸
血症和痛风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指南的制定过程和重要性
• 制定过程:指南的制定经过了多轮专家讨论和修订,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 献和临床研究数据,确保了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诊疗指南(2019)解读PPT课件

心理支持重要性及方法
减轻焦虑抑郁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常因疼痛 、活动受限等症状产生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支持有助于
减轻这些负面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通过心理支持,患者可以更好地了 解疾病和治疗方案,从而增强治疗 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心理治疗方法
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 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 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个体化治疗将成 为主流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将 更加注重个体化,根据患者 的基因型、临床表现和并发 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非药物治疗将受 到更多关注
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和健康 管理的重视,未来非药物治 疗将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 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包括 饮食调整、运动锻炼、心理 干预等方面的内容。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疾病知识
向患者详细解释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病因、症状、并发症及治疗 方法等相关知识。
饮食调整
教育患者了解饮食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整 ,如限制高嘌呤食物、控制酒精摄入等。
生活方式改善
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增加运动、减轻体重、避免过度劳 累等,以降低疾病发作风险。
划的顺利实施。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内容总结
更新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新 指南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进行 了更新,更准确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和临床特点 。
更新了治疗原则和方法:新指南对高尿酸血症和 痛风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更新,包括药物治 疗、非药物治疗以及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等 方面的内容。
智能化辅助诊疗 工具将得到应用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作者:中华医学会分泌学分会正文近年来,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率急剧增加,亟需制订基于国人研究证据的临床循证指南。
为此,中华医学会分泌学分会遵循国际通用GRADE分级方法,采用临床循证指南制订流程,由方法学家在的多学科专家参与制订了本指南。
本指南包含3条推荐总则和针对10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涵盖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治疗和管理;首次提出了亚临床痛风、难治性痛风的概念和诊治意见;首次对碱化尿液相关问题进行了推荐;首次对痛风常见合并症药物选择进行了推荐。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相关从业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疗决策提供最佳依据。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紊乱引起的代异常综合征。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 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
许多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1]。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已受到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其诊治也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临床表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随着新的更敏感、更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界限渐趋模糊[2,3]。
因此,对其管理也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
高尿酸血症在不同种族患病率为 2.6%~36%[4,5,6],痛风为0.03%~15.3%[7],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4,8,9]。
Meta分析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1.1%[10],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性疾病。
目前,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对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的认知方面存在许多盲区与误区,存在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患者依从性差、转归不良等状况[11,12]。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

早期发现和治疗
定期体检:监测血尿 酸水平,早期发现高
尿酸血症
健康饮食:避免高嘌 呤食物,如海鲜、动
物内脏等
适量运动:保持体重, 增强体质,降低痛风
风险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 导下,使用降尿酸药 物,控制血尿酸水平
感染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发 0 6 热、功能受限,但血尿酸水平正常
3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 食物摄入,如海鲜、动
物内脏、豆类等
饮水:增加水分摄入, 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
水
运动:适度进行有氧运 动,如散步、慢跑、游
泳等
体重控制:保持正常体 重,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戒烟,限 制酒精摄入
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 和治疗相 关疾病
避免吸烟 和过量饮 酒,减少 对健康的 影响
01
02
03
04
05
06
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血尿酸 水平,了解病情 变化
01
定期检查肾脏功 能,预防肾结石 等并发症
02
04
定期检查关节功 能,了解病情进 展,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03
定期检查血压、 血糖、血脂等指 标,预防高血压、 糖尿病等疾病
辅助检查
01
血尿酸检测:了解血尿酸水平,判 02
关节超声检查:观察关节内部结构,
断病情严重程度
判断是否存在痛风石
03
关节X线检查:观察关节内部结构, 04
肾功能检查:了解肾脏功能,判断
判断是否存在痛风石
是否存在肾功能损害
05
血糖、血脂检测:了解血糖、血脂 06
尿液检查:了解尿液酸碱度,判断
水平,判断是否存在代谢综合征
是否存在尿酸排泄障碍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规范化诊疗 54页PPT文档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
男:血尿酸>
女:血尿酸>
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 420μmol/L(7mg/dL) 360μmol/L(6mg/dL)
尿酸氧化酶基因的失活及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是人类尿酸升高的重要原因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根据Cua/Ccr比值, HUA分型如下: 生成过多型:
更新解读:
旧版指南提到痛风急性发作期联合用药的问题,主要为在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时合用 NSAIDs。胃肠道反应是「三剑客」的共同短板,新版指南扬长避短,未推荐联合用药, 而是推荐除了 NSAIDs,其次可以选择低剂量秋水仙碱,对 NSAIDs 和秋水仙碱都不耐 受时再使用糖皮质激素。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9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19;55(11): 892-899.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9;15(6):410-413.
1%痛风患者血尿酸始终不高 ,1/3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不高
高尿酸血症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 高尿酸血症—生化类型 痛风—临床疾病
急性痛风关节炎发病机制
pH 7.4 T 37℃
尿酸盐高最溶解度: 380umol/L
关节血管较少;
组织pH较低;
基质中含粘多糖酸 及结缔组织较丰富
尿酸盐值突然升 高可导致尿酸盐 在已经饱和状态 的滑液中形成尿 酸盐结晶沉淀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9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19;55(11): 892-899.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9;15(6):410-413.
痛风的诊断
2020CSE《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解读

2020CSE《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解读导读:“非布司他推荐级别,国内国外指南为何明显不同?”、“‘亚临床痛风’概念的提出意义在哪?”、“糖皮质激素为何仅被推荐为二线镇痛用药?”......2020年8月20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火热召开,在本届CSE大会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吕朝晖教授以“2019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指南解读”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小编整理如下。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一经发布,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内容丰富且有诸多亮点和创新点。
吕朝晖教授拣选了其中6点进行了精彩解读,同时也解答了部分医生心中的诸多疑惑。
演讲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1.强调疾病知晓的重要性和终身管理的理念;2.亚临床痛风概念的提出;3.首次提出碱化尿液的方法和控制目标;4.制定了“难治性痛风”的定义;5.细化NSAIDs在痛风发作或预防发作时的推荐或建议;6.强调糖皮质激素个体化使用原则。
亮点一:新版指南强调疾病知晓的重要性和终身管理的理念1.三项建议,强调长期乃至终身治疗理念➤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知晓并终生关注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因素,始终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都应了解疾病可能出现的危害,并定期筛查和监测靶器官损害和控制相关合并症。
2.患者应了解疾病的危害和管理的意义危害: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及其相关合并症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意义:血尿酸长期达标可明显减少痛风发作频率、预防痛风石形成、防止骨破坏、降低死亡风险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预防痛风及其相关合并症的关键。
因此,所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应知晓需终身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240-420umol/L,并为此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用降尿酸药物。
3.部分患者需终生用药➤大部分患者:需终生降尿酸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若低剂量药物能够维持长期尿酸达标且没有痛风石的证据,可尝试停用降尿酸药物,但仍需要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维持血尿酸水平在目标范围。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作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正文近年来,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率急剧增加,亟需制订基于国人研究证据的临床循证指南。
为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遵循国际通用GRADE分级方法,采用临床循证指南制订流程,由方法学家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参与制订了本指南。
本指南包含3条推荐总则和针对10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涵盖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治疗和管理;首次提出了亚临床痛风、难治性痛风的概念和诊治意见;首次对碱化尿液相关问题进行了推荐;首次对痛风常见合并症药物选择进行了推荐。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相关从业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疗决策提供最佳依据。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 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
许多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1]。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已受到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其诊治也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临床表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随着新的更敏感、更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界限渐趋模糊[2,3]。
因此,对其管理也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
高尿酸血症在不同种族患病率为 2.6%~36%[4,5,6],痛风为0.03%~15.3%[7],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4,8,9]。
Meta分析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1.1%[10],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谢性疾病。
目前,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对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的认知方面存在许多盲区与误区,存在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患者依从性差、转归不良等状况[11,12]。
痛风规范治疗尿酸持续达标是关键PPT课件

指导患者自我治疗,以免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和最好疗效
• 降尿酸治疗才有望“根治”痛风
最为重要的是明确痛风发作的根本原因是体内尿酸过多
2019/8/23
11
重视预防发作治疗
• 对痛风反复发作者开始降尿酸治疗必须进行药物抗炎预防 • 只要有任何痛风持续活动临床证据应继用药物作为预防 如体检发现1个或多个痛风石 近期有急性发作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血尿酸值未达标 • 无痛风石者血尿酸达标后至少6个月,有痛风石者血尿酸达标后至少
痛 风 石 溶 解 速 度 (
月 ) SUA浓度 (μmol/L)
Effect of Urate-Lowering Therapy on the Velocity of Size Reduction of Tophi in Chronic Gout 2019A/r8th/2rit3is & Rheumatism (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Vol. 47, No. 4, August 15, 2002, pp 356–360 DOI 10.1002/art.10511 8
3
邵继红,徐耀初,莫宝庆,等.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疾病控制杂志, 2004, 8 (2) : 152 - 154.
我国痛风达标现状低下原因
达标率 10%
45% 40%
40%
38%
维持6个月 痛风治疗率
35% 疼 尿 不 担 不 长
30% 痛 酸 良 心 能 期
20%
不正 反长 坚使 25% 发 常 应 期 持 用
mm/
痛风的治疗路径
• 痛风急性期治疗:24小时内,服用非甾体类药物(NSAIDs)或COX-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对不同级别证据的 升级与降级有明确 标准
4
从证据到推荐全过 程透明
指南制订流程
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 IPGRP-2018CN018
指南的发起、指 南工作组成立
2018.04-06 兰州 临床问题解构及
证据检索
文献检索 患者偏好、价值观、
成本效益分析
1
2
3
4
5
6
临床问题的遴选 和确定
2018.03 广州
Bone., 2016, 84:189-193; BMC Musculoskel. Dis., 2013, 14:363; Arch. Osteoporos., 2015, 10: 36; Nucleos. Nucleot. Nucl., 2011, 30:1045-1050;
Am. J. of Kidney. Dis., 2007, 50: 239-247; BMC Nephrology, 2011, 12: 31
证据体的形成和 质量评价
指南:AGREE II 系统评价:AMSTAR RCT偏倚风险:ROB 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NOS
推荐意见的形成
2018.07 烟台 2018.10 济南 2018.12 北京 2轮Delphi法投票
Contents
01
指南制定背景
推荐总则 及
推荐意见
02
03
高尿酸血症 与 痛风
诊治流程
总结和展望
04
指南总则
总则1
总则2
总则3
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保持 健康的生活方式: • 包括控制体重、规律运动; • 限制酒精及高嘌呤、高果糖饮食的
摄入; • 鼓励奶制品和新鲜蔬菜的摄入及适
量饮水; • 不推荐也不限制豆制品(如豆腐)的
摄入……
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知晓 并终生关注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因素, 始终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
Contents
01
指南制定背景
推荐总则 及
推荐意见
02
03
高尿酸血症 与 痛风
诊治流程
总结和展望
04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治流程
痛风发作 慢性关节炎发作 抗炎镇痛治疗
痛风 诊断
ULT起始与目标
高尿酸血症 诊断
ULT起始与目标
痛风 亚临床痛风 预防痛风发作
ULT药物选择
碱化尿液
合并症治疗
手术治疗
高尿酸血症适用 痛风适用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适用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管理现状
无论社区还是三级医院医生在痛风诊疗方面仍存在盲区和误区
降尿酸期间,痛风急性发 作,停用降尿酸药物
认为秋水仙碱 有降尿酸作用
降尿酸控制目标不明确
100% 80% 60% 40% 20% 0%
22%
24%
社区1 医生 三级医2院医生
100% 80% 60% 40% 20% 0%
46%
32%
社区1 医生 三级医2院医生
100% 80% 60% 40% 20% 0%
13.1%
12.7%
社区1医生 三级医院2 医生
中华内科杂志, 2019,58(4):288-293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管理现状
患者重视程度低,用药依从性差
第一次痛风发作后,1个月
内复诊率仅20%, 6个月仅3.9%
中国大陆痛风患病率地区分布
患病率(%) 无数据 <10%
10~20% >20%
中国大陆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13.3%,患 病人数已超过1.2亿
患病率(%) 无数据
>1%
中 国 大 陆 痛 风 的 患 病 率 为 1.1% , 患 病 人数已超过1700万
Biomed. Res. Int. 2015, 7: 628-30 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共识专家组. 中华内科杂志. 2017, 56(3): 235-248
3个月达标率
6个月达标率
• 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在中国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登记注册的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100家医院 的6814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
• 结果:治疗4周、12周和24周复诊患者中的血尿酸水平达标率分别为18.9%(267/1 412)、29.1% (215/739)和38.1%(101/265)。
40.9%的痛风患者在过去1
年内完全未治疗,药物依从
率仅21.6%
81% 的患者存在
“不痛不治” 现象
3.9%
.6%
81%
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27-31
Medicine, 2017, 96(45):e8532. 广东医学, 2015(19).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管理现状
1个月达标率
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27-31.
中国大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
发起单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方法学支持: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GRADE中国中心 参与学科:内分泌、风湿科、肾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
指南制订方法学—GRAD分级
1
明确界定了证据 质量和推荐强度
2
清楚评价了不同治 疗方案的重要结局
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 都应了解疾病可能出现的危害, 并定期筛查和监测靶器官损害和 控制相关合并症
推荐意见-基于10个问题
问题1:痛风的诊断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型 问题2: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起始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时机和控制目标 问题3:痛风患者起始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时机及控制目标 问题4: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降尿酸药物的选择 问题5: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碱化尿液的方法和控制目标 问题6: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抗炎镇痛治疗 问题7:痛风患者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预防痛风发作措施 问题8:难治性痛风的定义和治疗原则 问题9: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时降尿酸药物的选择 问题10: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有合并症时相关药物的选择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危害
痛风石
关节畸形
• 痛风石是痛风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 发生率:中国18% vs 日本1%
痛风性肾病
痛风石致残率:36.8% 痛风石致死率: 9.1%
心脑血管疾病
痛风性肾病患病率高达74%,已成为 慢性肾衰的重要来源
心肌梗塞↑2.5倍,死亡率↑5 倍
脑卒中↑3 倍,死亡率↑10 倍
2019中国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解读
《总论篇》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Contents
01
指南制定背景
推荐总则 及
推荐意见
02
03
高尿酸血症 与 痛风
诊治流程
总结和展望
04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流行病学
• 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
• 痛风已成为常见病
中国大陆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地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