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精美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精美PPT课件

默读课文,回忆旧知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 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 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默读课文,回忆旧知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 “我”的心理描写。
02
品读课文
读第一段,用自己的语言 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在作者的看来,一切能发出声音 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品读课文
在这段中有一句话使用了分号, 分号前后两句话有什么联系?
第十六课 表里的生物
第二课时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
目录
contents
1 检查复习 2 回忆旧知 3 品读课文 4 课后拓展
01
清脆 蝎子 琴弦
生字生词认读
拦住 恐怖 蜇人 钵子 立即 蝉鸣
蟋蟀 玻璃 拨开
默读课文,回忆旧知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 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课文,回忆旧知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 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 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 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 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 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 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说明“我”后来长大了,终于明白 “表里的生物”指的是表的秒针。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 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有过类似的 经历吗? 和同学交流。(选做题)
结构梳理
活的都会
发出声响
表 提出猜测

秒针在走

发出声响

看到小尾巴似的东西
物 得到证实 表里有蝎子
听到一动就要蜇你
好奇心强 善于思考
主题概括
课文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 音的都是_活__的__生__物__,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 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表 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__强__烈__的__好__奇__心__, 是个__善__于__观__察___,爱__思__考___的孩子。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精品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精品PPT课件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印证你的观点。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 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 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 个活的生物。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 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 与一般的不同。
读第2-10自然段,了解父亲的表引发 了“我”怎样的猜想。
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 硬的表盘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 滴答……
引起我猜测的原因
一天,我对父亲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语言描写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动作描写
“我”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只
2.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 再也离不开它。(“一……就……”表现出 了“我”对神秘的表有极大的兴趣,“我” 时时刻刻念着要去打开表盖发现里面的秘密, 去证实自己的猜测。)
选做 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 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 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提示:孩子的脑袋里总是有各种奇思妙想, 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你们一定也像文 中的“我”一样对“表里的生物”产生过疑问。 自己回忆一下,或者问问父母,整理一下讲给 大家听。
课文主题
中心思想·懂事明理 本文通过写“我”对父亲的表能发出声音 产生了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小蝎子 的故事,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启示我们应对周 围的事物多观察,多思考。
拓展发散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法]居里夫人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法]法朗士
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李政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 《表里的生物》 精美课件(统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 《表里的生物》  精美课件(统编版)
兄弟三人齐上路, 有快有慢不停步, 走了三百六十日, 没有走出玻璃铺。 (打一生活物品)
钟表
15 表里的生物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 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现代诗 人、翻译家、教授。
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 集》等;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 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等。
猜测——表里有个生物
表 里 的 生 物
求天
证实——父亲打开表盖让“我” 知 真
看——表里有“小蝎子”
欲可 强爱
结果——见人就说父亲的话
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在作 者的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有些 想法虽看起来幼稚可笑,但那正是一颗天真 的童心的表现,是值得我们回忆一生的。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
选做 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
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 了。”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和同学 交流。
老师指导:小时候我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 奇,常常有一些天真、幼稚的想法和举动,而长 大后就不再有这样的好奇心了。正是因为我们对 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渴求知识的强烈欲望, 所以会说天真的话,做幼稚的事,而随着长大后 知识的充盈,我们对儿时这些事才会觉得可笑。
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说说课文主要 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 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 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 小蝎子的事情。
我会读
清脆
zhē

拦住

钵子
恐怖
ɡuō
蝈蝈xiēΒιβλιοθήκη 蝎子蟋蟀我会写
脆拦怖蟋蟀
悉蟋 虫
率蟀
脆 cuì
结构:左右 部首: 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统编版)课件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统编版)课件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精美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精美课件

课文主题
中心思想·懂事明理 本文通过写“我”对父亲的表能发出声音 产生了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小蝎子 的故事,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启示我们应对周 围的事物多观察,多思考。
拓展发散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法]居里夫人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法]法朗士
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李政道
读第2-10自然段,了解父亲的表引发 了“我”怎样的猜想。
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 硬的表盘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 滴答……
引起我猜测的原因
一天,我对父亲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语言描写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动作描写
“我”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只
二、新课讲解
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 月22日),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 诗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 河北涿州)人。12岁在涿县高等小学 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
二、新课讲解
蝎子是动物界节肢 动物门蛛形纲蝎目种类 的统称 ,蜘蛛亦同属 蛛形纲。它们典型的特 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螯、 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 尾巴(后腹部)。
课文品读
第2课时
读第1自然段,了解“我”小时候幼稚的认知。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共能 同发 点出 :声
音 。



唱歌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
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反问句



人 共同点:
在 敲
在 弹
不是自己发出声音。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优秀PPT课件

课外练习
1.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2.回忆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文 中的“我”认为表里有生物的奇 思妙想,分享给同学。
15.表里的生物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 2.了解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重点)
你听到过表里的声音吗?你有没 有想过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看 看他是怎么认为的吧。
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现 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呢?
♡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 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 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读第11-19自然段,了解父亲打开怀表证实“我” 的猜测的过程。
1.表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蓝色、红色 金黄色的齿轮 摆来摆去的小尾巴 的小宝石
课堂练习
一、选一选,填一填。 [秘 密] 神秘__ 密__切 保_密_ _秘_境 [艰 坚] 艰__难 坚__硬 艰__苦 _坚_强 [测 侧] 猜测__ 侧__面 测__量 _侧_身
二、按要求写句子。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 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没__有__死__的__东__西__会__自__己__走__动__,__并__且__能__自__ _动_地__发__出__和__谐__的__声__音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小世界被表盖保护着。 这小世界被一 层玻璃蒙着。(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这__小__世__界__不__但__被__表__盖__保__护__着__,__还__被__一__ _层_玻__璃__蒙__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课《表里的生物》课件(共1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4课《表里的生物》课件(共1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948年,冯至在《大公报》上连续发表了三篇讲 述自己童年故事的文章——《彩色的鸟》《表里的 生物》《猫儿眼》。
“曾经真正感到过片时的快乐”
1.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 2.从“想知道”到证实的探索过程
父亲给“我”看表里的世界并告 诉“我”,表里面是一个小蝎子, “我”产生了新的疑问,并用想 象的方式回答自己的疑问。
“我”见人就说父亲表里有 个小蝎子,这样的话“我” 不知道说了 多久,也不知道 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 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的极为好奇, 并相信父亲说的话,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 有个小蝎子。
连续追问,十分执着,刨根问底
运用语言、神态、心理、动作描写
“我”是一个爱观察、好奇心强、 执着、爱探究且善于动脑的孩子。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 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探究过程:
产生好奇,并 做出猜测
1.“我”的经验:凡能发声音,必有生 命,但不易见
2.“我”的发现:怀表无生命,但能发 声音
第二天一睁眼,就想去看那些彩色的鸟。但是走到笼前一看,已经有三 只鸟死了,等到下午,又死了几只。最后只剩下一只还活着。这只是没有 全身染遍了颜色,我只在它的腿上染了一点红。我看着这些活泼泼的鸟一 个一个地死去,很懊丧,我只好把它们埋在房后地空地里。忙了一天,到 了晚上,我才得休息。同时我自己想:“无论如何,我是有过彩色的鸟了, 可惜它们这么快地就死去了。大半这就是父亲所说地道理吧,彩色地鸟.默读课文,勾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联系课题,想想在这些时间点上都发生 了什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小时候(1—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精美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表里的生物》精美课件

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小孩儿
不许动表。”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父亲
严厉
心理描写 “不许动”,里边该有什么东西在响呢? 我对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强烈的好奇心
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 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猜想的具体内容 天真、幼稚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鲸鱼 水母
海参 鲨鱼
海豹 海胆
恐龙
老虎
蜥蜴
长颈鹿
豪猪
大熊猫
蜂鸟
雄鹰
鹦鹉
丹顶鹤
巨嘴鸟
极乐鸟 返回
导入二
机械表
电子表 电子纸手表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 诗 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 培。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 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代表作 品有《蝉与晚秋》、《昨日之 歌》、《伍子胥》。
从上面两个句子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 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善于观察、爱思考的 孩子。文中相关的句子还有:
1.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 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 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父亲禁止“我” 动表,这让“我”对“表里的生物”有了更加
强烈的好奇心,这表现出“我”善观察、勤 思考的特点。)
清脆
zhē

拦住

钵子
恐怖
ɡuō
蝈蝈
xiē
蝎子
蟋蟀
我会写
脆拦怖蟋蟀
悉蟋 虫
率蟀
脆 cuì
结构:左右 部首: 月
书写指导:右部第四笔撇向左下伸展,末 笔竖弯钩圆润。
词语解释
清脆 和谐 单调 呈现
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显出,露出。 和睦协调。 (声音)清楚悦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Leabharlann 作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
业 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
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写完
后,可以和同学交流。

书 设
16
猜测
计表


生 证实

表里的生物
想动不敢动 父亲拆开 自己的猜测 逢人便讲
天求 真知 可欲 爱强
感谢观看
16 表里的生物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你见过表吗?你知道表里面有什么东西吗?
“我”发现真理后高兴地四处炫耀, 唯恐别人不知道。
“我”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
回 顾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感受到
全 文
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强
较强的求知欲
善于观察和思考
富有探究精神
小组
你有过类似“我”
交流 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吗?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
写 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等内心活动的描写。
第二部分 (10—21)
课 后 作
业 1.认清生字字形,描红、临写生字。 2.熟读课文。


设 计
16
猜测
表里的生物




物 证实
自己的猜测
复习导入
第2课时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
感 悟
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
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 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 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 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3)通过想象,揭示人物心理。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 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 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 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 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 多么舒服啊!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 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 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反问
合作 探究
你认为“我”是一个怎 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 心理描写进行体会。
(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 虫一类的生物吧。
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我”的好 奇心,“我”根据蝉叫和虫鸣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
“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善于观察事物, 勤于思考,是一个富有童真童趣的小孩子。
恐怖 蟋蟀

钵子
guō
蝈蝈
蜇 (zhē)蜇人 蜇伤 (zhé)海蜇
整 体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
感 考: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
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
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
小蝎子在里面。
课文刻画了几个人物?在刻画人物 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是个容易感到快乐的孩子。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 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 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 活的生物,心里得到了满足,有一种自豪感。
“我”是个容易得到满足的孩子。
(5)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 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 者
植,直隶涿州人,现代诗人、
学者,被鲁迅称为“中国最
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代表作品:诗歌《昨日
之歌》《十四行集》、历史
小说《伍子胥》、散放集
《山水》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次。 (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

词 学
清脆

xiē
蝎子
拦住
zhē
蜇人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 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 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说明“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 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
“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 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 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
我们熟悉的表里有生物,你是不是觉得很新奇呢? 现在让我们读一读这篇妙趣横生的文章吧。
走近作者
冯至(1905年-1993年) 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1930年留学
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 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 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对话描写
爸爸
“我”的心理描写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你能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并概括段意吗?
第一部分 (1—9)
“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 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 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 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 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 了“我”的猜测。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 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 “我”小时 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 候有一个怎 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 样的观点? 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 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 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 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 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主要作品:《十四行集》《山水》 《伍子胥》等。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默读课文,通过文章内容理解课题含义。(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多音字

作文需要以情感人,而感情又产生于内心,因
此要想写活人物,必须着力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1)直接刻画,交代人物心理。
(2)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
(3)通过想象,揭示人物心理。
(1)直接刻画,交代人物心理。
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 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 许小孩子动。
(2)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
作者:冯至
第1课时 第2课时
谈话导入
第1课时
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 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呢? 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吗?
“表”, 计量和指示时间的机械或电子 的精密仪器。表里面是不可能有生物的,可 在小时候的“我”看来却是有生物的。

冯至(1905年9月17日—
解 1993年2月22日),原名冯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