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大学--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验ppt课件

一般由临床医师或有经验的护士采集。采 用插胃管法,检验前12小时禁食,禁水和禁服抗 酸分泌的药物,插管成功后抽胃液,连续抽1小 时的胃液,全部作为空腹胃液送检,然后再给五 肽胃泌素刺激剂连续采胃液1小时,(每15分 钟留一份,共4份)用于测MAO与PAO。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2、胃液检查的禁忌症有:
(1)食管V曲张,食管狭窄,食管肿瘤等; (2)严重心脏病,高血压,主动脉瘤等; (3)休克或妊娠晚期; (4)胃大出血患者。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3 粘液 正常胃液有少量分布均匀的粘 液.若出现大量粘液提示胃有炎症,特别是 慢性胃炎.
4 气味 正常胃液可略带酸味。 5 食物残渣 正常胃液在12小时后胃内无食
物残渣.若有食物残渣或呈食糜样,表示胃 蠕动功能减退,幽门狭窄或梗阻,胃扩张, 胃下垂等引起的胃排空延长,有胃滞留.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验
❖ 要求: 1、了解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含义,标本 的采集、适应症与禁忌症 2、熟悉检验的项目、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胃液检查概述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胃液检验一、胃液量意义空腹大于100ml者为胃液增多,分泌过多或排空受阻,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卓一艾综合征、胃蠕动功能减退及幽门梗阻等;空腹少于10ml为胃液减少,多见于胃蠕动功能亢进。
二、胃液颜色意义正常胃液清晰无色,含有大量粘液时可呈灰白色。
黄色或淡绿色表示有胆汁返流;红色或淡红色表示有新鲜出血;咖啡色、淡棕色则表示出血在胃内潴留。
三、胃液气味意义正常胃液带微辛酸味。
胃酸缺乏时无酸味;消化不良或胃内食物潴留过多时发酵味;小肠低位梗阻时有粪臭;晚期胃癌有恶臭;尿毒症时可有氨臭。
四、胃液粘液意义正常胃液含少量粘液。
炎症时明显增多。
五、胃液pH值pH>3.5为低酸,pH>7.0为无酸,多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十二指肠液反流及恶性贫血等。
六、胃液中食物残渣意义12h空腹后的胃液应无残渣,有食物残渣提示胃蠕动不足,常见于胃扩张、胃下垂、幽门狭窄、幽门溃疡、肿瘤等所致的部分或完全梗阻。
七、胃液分层意义正常空腹胃液静置后可分两层;上层为粘液层,下层为胃液层。
病理情况下分层不清并有其他有形成分出现。
八、胃酸分泌量、基础分泌量意义㈠ 1.增高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门腔静脉吻合术、小肠切除术和类癌综合征等;2.减低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甲亢及恶性贫血等。
㈡、最大分泌量意义1.增高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等。
2.减低见于胃癌、萎缩性胃炎等。
㈢、高峰分泌量意义增高见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或梗阻等。
㈣、基础分泌量/高峰分泌量比值意义增高见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多大于0.6)等。
九、胃液隐血试验意义阳性多见于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
十、胃液乳酸测定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胃癌等。
十一、胃液细胞检查㈠、红细胞意义正常胃液无红细胞。
红细胞出现提示有胃溃疡、糜烂、炎症、肿瘤或其他损伤。
㈡、白细胞意义正常胃液含少量白细胞。
明显增多见于胃粘膜各种炎症,吞入痰或鼻涕,也可见于胰腺、胆道炎症。
十二指肠-胃反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十二指肠-胃反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1.临床表现就DGR本身而言,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症状,时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等,若有 DGER,则尚可有烧心、口苦、反酸等表现。
产生胆汁相关性疾病时,则有各病的临床表现。
2.胃液检查抽吸空腹胃液并测定其中的胆汁酸的含量可以反映反流情况。
然而由于插管时的恶心反应常可出现假的胆汁反流征象。
3.X射线检查在钡剂造影时可以观察到钡剂自十二指肠反流。
但仅此表现难以做出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肯定诊断。
4.内镜并组织学检查内镜窥视下可见胆汁自幽门反流,黏稠的胆汁附于胃壁,或是有较大量的胆染液滞留支持有DGR。
组织病理学有相对特异的改变,如小凹上皮增生、黏膜固有层血管扩张和充血、水肿、平滑肌纤维数量增多及慢性炎细胞数量正常或轻微增多等。
残胃黏膜腺体囊性扩张亦很常见。
5.胆汁反流指数当前,有学者提出计算胆汁反流指数(bile reflux index,BRI)可以较为简单地了解DGR。
计算式为:BRI=7×OED+3×IM+4×CI-6×Hp,其中OED为黏膜固有层水肿,IM为肠化生,CI为慢性炎症,Hp为幽门螺杆菌。
计算得BRI大于14,则预示存在病理性胆汁反流,当胃内胆汁酸浓度大于1.00 mmol/L(正常上限)时,BR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和85%。
6.腔内压力测定单纯胃腔内压力测定价值不大,可能仅有顺向压力波减少。
但若同时测定十二指肠-胃窦的压力,计算其间的阶差则意义较大,可见此值减少,甚至倒置。
7.胃腔内持续胆红素监测目前,用Bilitec 2000检测仪可以持续监测胆红素水平,一般将传感器置于食管下端括约肌下缘以下5 cm处进行24 h的监测可以动态地了解日常生活时DGR的情况。
(二)治疗1.一般治疗(1)戒烟节酒抽烟可因尼古丁的致幽门括约肌松弛作用而加重DGR;而浓度稍高的乙醇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显著的黏膜损伤。
因此戒烟节酒对治疗DGR,乃至DGER都是必要的。
胃液检查

(第1张PPT)今天,我们来学习体液检验中的胃液检查这一部分。
(第2 张PPT)胃液检查对于了解胃的分泌功能,胃、十二指肠相关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胃液检查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
(第3张PPT)首先我们一同回顾下胃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胃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有容纳食物、分泌胃液和内分泌功能。
胃的近端与食管连接处是胃的入口,即贲门;胃的远端接续十二指肠,即幽门。
通常胃分成四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第4张PPT)这是胃壁的组织模式图,胃壁从内由外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构成。
在胃底腺分布着分泌胃液的各种细胞,如主细胞、壁细胞等(第5张PPT)胃液是由胃黏膜细胞分泌的液体。
下面我们一同复习下胃液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第6张PPT)胃液的标本采集需患者提前做好准备。
标本采集前一天停用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如抗胆碱类药物和碱性药物;而且检查前晚上只能进食流质食物,检查前12h不能进食或饮水。
(第7张PPT)胃液检查结果与胃液标本的采集密切相关。
胃液标本主要通过插管采集。
(第8张PPT)胃液的检查我们仍然从理、化、显三个方面讲述。
首先学习胃液的理学检查。
(第9张PPT)胃液的理学变化及临床意义(第10张PPT)胃液的理学变化及临床意义(第11张PPT)胃液中的胃酸以游离酸和结合酸的形式存在,两者结合即为总酸。
胃液的化学检查主要测定基础胃酸排量、最大胃酸排量、高峰胃酸排量。
最大胃酸排量要采用五肽胃泌素试验,五肽胃泌素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胃泌素活性的多肽,可刺激胃酸的分泌。
(第12张PPT)胃液化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13张PPT)胃液的显微镜检查(第14张PPT)胃液的显微镜检查(第15张PPT)胃液采集后,做涂片染色或培养,在病理情况下,可检出幽门螺杆菌。
(第16张PPT)胃液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胃泌素瘤是胰腺非细胞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
大量胃泌素可刺激壁细胞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经常处于高酸环境,导致胃、十二指肠球部发生多发性溃疡。
八、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分泌物检查检验

可有少量白细胞及上皮细胞,无红细胞。
1.白细胞:
(1)胃液白细胞增多常见于胃粘膜的各种炎症,口腔、副鼻窦、鼻咽部及呼吸道的炎症,以及在少数情况下十二指肠、胰腺及胆道炎症等。
(2)若镜下见到完整的白细胞,可提示胃酸缺乏。
2.红细胞:
(1)少量红细胞:见于插导管时损伤所致。
(2)大量红细胞:红细胞持续存在提示有活动性溃疡、肿瘤糜烂、炎症或其他损伤等。
3.上皮细胞(EPi)
(1)少量鳞状上皮细胞:来自口腔、咽部及食管,临床意义不大。
(2)柱状上皮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慢性胃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R
食物残渣
12h未进食的胃液中应无残存食物
胃液食物残渣增多,出现大量淀粉颗粒、脂肪滴、肌肉纤维等,多见于胃肠蠕动功能减低或幽门梗阻,如胃扩张、胃下垂、幽门溃疡、肿瘤所致阻塞或部分阻塞等。
LA
乳酸测定
空腹胃液中可有少量乳酸
乳酸增高见于食物潴留时,如幽门梗阻、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扩张等,乳酸明显增高多见于胃癌。
Pep
胃蛋白酶测定
(4~6)×104U/L。
胃蛋白酶是胃液的主要消化酶,虽然胃蛋白酶的分泌与盐酸平行,但有时胃酸过少或缺乏时胃蛋白酶也可正常。胃蛋白酶活力测定可判断胃的分泌功能,辅助诊断胃部疾病。
羊齿结晶检查
正常妇女羊齿结晶可分七型
羊齿结晶又称宫颈粘液结晶,正常妇女随月经周期有一定的变化,临床上主要用于协助诊断卵巢分泌消失的疾病及治疗观察,作为排卵期、妊娠及先兆流产预后的诊断参考。妊娠后羊齿结晶应逐渐消失,若2个月后仍不消失,则有先兆流产的可能。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此次妊娠后宫颈粘液涂片一直无羊齿植物结晶时,示此次妊娠良好。闭经的病例中,若宫颈粘液羊齿结晶存在周期性变化,示卵巢功能良好,闭经原因应在子宫。
《临床基础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基础检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Clinical Basis Examinations总学时:96 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48学分:4.5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临床基础检验主要包括血液常规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其他体腔液检验及细胞病理学检查等内容,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检验的基础理论,熟悉临床检验相关基础知识、常规检验的实践技能、各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熟悉检验方法学的评价,为今后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l临床基础检验的现状和特点l临床基础检验教学目的l学好临床基础检验的基本要求教学要求:了解临床基础检验的特点和要求。
授课方式:讲授第一章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血涂片的制备(4学时)教学内容:1.1血液标本的采集1.2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1.3血涂片制备与染色教学要求:1.掌握常用采血法、常用抗凝剂的抗凝机理和应用。
2.掌握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
授课方式:讲授、课件演示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10学时)教学内容:2.1红细胞检查2.2白细胞检查2.3血小板检查教学要求:1.掌握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
2.掌握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和参考值。
3.掌握红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平均指数的计算。
4.理解红细胞形态检查、白细胞形态检查及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5.理解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及方法。
6.了解点彩红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
授课方式:讲授、课件演示、自学第三章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5学时)教学内容:2.1 ABO血型系统2.2 Rh血型系统2.3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教学要求:1.掌握ABO血型系统抗原和抗体的特点。
2.掌握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原理和方法。
《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验》试卷

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验一、选择题(一)、A1型题(标准型)1 .胃液中哪种成分缺乏可引起恶性贫血:A .盐酸B .胃蛋白酶C .胃泌素D .前列腺素E .内因子2 .临床医生抽取病人的胃液,下列哪种病人的胃液提示病人可能患有胃癌:A .无色透明状B .混浊灰白色C .含鲜红血丝D .咖啡渣样E .黄色或黄绿色3 .正常胃液中可有下列哪种成分:A .红细胞B .白细胞C .组织碎片D .幽门螺旋杆菌E .肿瘤细胞4 .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能消化蛋白质,但在正常情况下却不能消化分解胃粘膜,这是因为胃粘膜有下列哪种成分的保护:A .盐酸B .粘液C .内因子D .胃泌素E .乳酸脱氢酶5 .胃酸的测定方法有多种,目前标准的方法是:A .实验餐和组胺法B .胰岛素法C .无管胃液分析法D .胃内滴定法E .五肽胃泌素法6 .下列哪项实验是用来检验胃内是否有HP感染:A .胃液尿素测定B .五肽胃泌素法C .胃液乳酸测定D .胃液隐血实验E .胃液胆汁检测7.测定胃酸分泌量时,用0.1mmol/LNaOH溶液滴定胃液标本,所采用的指示剂为:A .酚酞B .甲基红C .溴酚蓝D .甲基橙E .酚红8 .何种疾病胃酸分泌明显增多:A .胃泌素瘤B .胃炎C .胃癌D .恶性贫血E .胃溃疡9 .在胃液中发现哪种细菌对胃癌诊断有参考价值:A .结核杆菌B .幽门螺杆菌C .八叠球菌D .博-奥杆菌E .酵母菌10 .金黄色十二指肠液来自:A .A胆汁B .B胆汁C .C 胆汁D .D胆汁E .以上四种都有11 .十二指肠引流液中“D”液来自:A .十二指肠液B .胆总管液C .胆囊液D .肝胆管液E .胰液12 .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出现颗粒状沉淀物,这种情况常见于:A .十二指肠溃疡B .肿瘤C .胆石症D .胆囊息肉E .十二指肠炎13 .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发现粘液丝增多并呈螺旋状排列对下列哪种疾病诊断及定位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A .十二指肠溃疡B .十二指肠卡他性炎症C .胆管感染D .胆石症E .慢性胆囊炎14 .显微镜下正常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可见下列哪种成分:A .红细胞B .白细胞C .结晶D .细菌E .粘液丝(二)、A1型题(否定型)1 .对于胃泌素瘤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出现:A .BAO>15mmol/hB .MAO>30mmol/hC .BAO/MAO>0.6D .空腹胃液量>100mlE .胃液PH>3.52 .显微镜下,下列哪种成分不在正常胃液中出现:A .红细胞B .白细胞D .少量食物残渣C .上皮细胞E .酵母菌3 .临床医生抽取胃癌患者胃液送检,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出现:A .胃液颜色呈棕褐色或咖啡渣样B .尿素测定低于1mmol/LC .镜下检查有红白细胞D .乳酸测定阳性E. 胃液PH<0.94 .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A .十二指肠溃疡必定有高胃酸分泌B .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不一定减低C .慢性胃炎患者MAO轻度减低D. 内因子缺乏恶性贫血患者胃酸分泌量减低或无酸E .胃癌患者胃酸减低或缺如,但也可正常5 .下列关于PAO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PAO是注射五肽胃泌素后胃酸最高一次的结果B .十二指肠溃疡术后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C .正常范围为(20.60±8.37)mmol/hD .PAO>40mmol/h常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并发症E .PAO<15mmol/h的十二指肠溃疡罕见6 .关于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协助诊断某些寄生虫病B .判断胆石性质C .确诊十二指肠溃疡D .诊断伤寒带菌者E .诊断胰腺疾病7 .下列哪种寄生虫感染在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找不到寄生虫或虫卵:A .肝吸虫病B .胆管蛔虫C .阿米巴肝囊肿D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E .肠内滴虫感染(三)、B1型题(配伍题)问题1~4A .胃液尿素<1ml或缺如B .高胃酸分泌C .胃液隐血试验阳性D .胃液内因子缺乏E .胃液胆汁检查阳性1 .胃内有HP感染导致:2 .恶性贫血可由此引起:3 .胃泌素瘤必有:4 .胃癌可致:二、填空题1 .胃液中尿素缺如,则可确诊患者有___感染。
胃液、十二指肠引流液、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验 诊断学

氯化物
参考值
120~130mmol/L
临床意义
↓↓↓:结核性脑膜炎 (<102mmol/L)
↓↓:化脓性脑膜炎
(102~106mmol/L)
↓:低氯血症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3. 显微镜检查
①细胞计数 ②细胞分类
细胞计数与分类
参考值
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 主要为少量白细胞
• 红色:各种原因的出血,注意多管 比较
• 乳白:脓性 • 绿色:绿脓杆菌感染
② 透明度
• 清澈透明:正常 • 微浊:病毒性脑(膜)炎等 • 毛玻璃样浑浊:结核性脑膜炎 • 乳白色浑浊:化脓性脑膜炎
③ 凝固物
• 液面薄膜形成:结核性脑膜炎 • 凝块或沉淀物:化脓性脑膜炎 • 黄色胶冻状物:蛛网膜下腔阻塞
浆膜腔
概念
胸 膜 腔→胸膜腔积液(胸水)
(<20ml)
腹 腔 →腹腔积液(腹水)
( <50ml )
心 包 腔→心包积液 (10~50ml )
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制
漏出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肝硬化等)
静脉压↑ (心力衰竭等)
淋巴管阻塞 (丝虫病、肿瘤等)
渗出液
血管通透性↑ ①感染性:各种病原体 ②非感染性:外伤、化学 刺激、恶性肿瘤、风湿 性疾病等。
②蛋白定量试验 <25g/L >30 25g/L
③葡萄糖测定
↓↓↓:化脓性 ↓↓:结核性、癌性。 ↓:类风湿性
=:漏出液
④乳酸测定
>10mmol/L:细菌性 轻度增高:非细菌性
⑤酶活性测定
• 乳酸脱氢酶(LDH)↑:肿瘤、感染。 • 淀粉酶(Amy) ↑:胰腺疾病 • 腺苷脱氨酶(ADA) ↑:结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4
2、胃液颜色
▪ [临床意义] 1.少量红色:因咽管擦伤粘膜所致。 2.咖啡残渣样:提示胃内有陈旧性出血,
常见于胃癌、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胃外伤 等。
3.灰白色:见于胃内粘液增多(如胃炎)。 4.黄绿色:见于胆汁返流。 5.食物残渣:见于胃扩张、胃下垂、幽门 溃疡、肿瘤所致阻塞或部分阻塞等。
医学ppt
9
5、镜检红细胞(RBC)
▪ [正常参考值]无。
医学ppt
10
5、镜检红细胞(RBC)
▪ [临床意义] 1.少量红细胞:见于插导管时损伤
所致。 2.大量红细胞:见于胃溃疡、糜烂
炎症以及肿瘤等。
医学ppt
11
6、镜检白细胞(WBC)
▪ [正常参考值]少量。
医学ppt
12
6、镜检白细胞(WBC)
▪ [正常参考值] 无。
医学ppt
39
6、引流液镜检红细胞(RBC)
▪ [临床意义]红细胞阳性,常见于引流管擦 伤,十二指肠、肝、胆、胰等部位的出血 性炎症及肿瘤等。
医学ppt
31
2、引流液颜色
▪ [临床意义] 1.十二指肠液(D液)可因混入胆汁而呈黄绿
色,如带有血色则表示十二指肠或胃部溃疡。 2.胆汁液颜色变淡,表示胆囊浓缩能力减
退;如同时伴有血液,可见于急性十二指肠炎、 消化性溃疡、肿瘤等;如B胆汁呈绿色或黑褐色, 多见于胆道扩张伴有感染。
医学ppt
32
3、引流液透明度
(2)胃泌素瘤患者胃酸增高,BAO>15mmol/h, PAO>30mmol/h,BAO/PAO常>0.6。
(3)单纯性胃溃疡患者,BAO及PAO值常与正常人数 值相近。
2.减少:见于胃癌、萎缩性胃炎等。
医学ppt
21
11、隐血试验(OB)
▪ [正常参考值]阴性。
医学ppt
22
11、隐血试验(OB)
▪ [正常参考值] 无。
医学ppt
18
9、 镜检幽门弯曲菌
▪ [临床意义] 胃液内查到幽门弯曲菌,常见 于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等。
医学ppt
19
10、胃酸分析(GAA)
▪ [正常参考值] 基础胃酸分泌量(BAO):1.39-
5.17mmol/h; (MAO):3.0-
23.0mmol/h; (PAO):12.23-
▪ [正常参考值](4-6)×104U/L。
医学ppt
26
13、胃蛋白酶(Pep)测定
▪ [临床意义] 1.减少:常见于胃炎、慢性胃扩张、
慢性十二指肠炎等。 2.胃癌、恶性贫血等胃液内无游离
盐酸者,常无胃蛋白酶分布。
医学ppt
27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医学ppt
28
1、引流液量
▪ [正常参考值] D液:10-20m1; A胆汁:10-20m1; B胆汁:30-60m1; C胆汁:随引流
▪ [正常参考值] 清晰透明略粘稠。
医学ppt
33
3、引流液透明度
▪ [临床意义] 1.混浊:常见于胃液混入、十二指
肠炎或胆道感染等。
2.胆汁浓厚:常见于胆石症所致的 胆囊液淤积。
3.胆汁稀淡:常见于慢性胆囊炎所 致的浓缩功能低下。
医学ppt
34
4、引流液酸碱度(pH值)
▪ [正常参考值] D液:pH7.6; A胆汁:pH7.0; B胆汁:pH6.8; C胆汁:pH7.4。
时间而异。
医学ppt
29
1、引流液量
▪ [临床意义] 1.无胆汁液排出:常见于总胆管梗
阻,一般由胆结石、肿瘤引起。 2.果仅无B胆汁排出,可因胆囊梗
阻、胆囊收缩不良或已作过胆囊摘除术后 所致。
医学ppt
30
2、引流液颜色
▪ [正常参考值] D液:淡黄色; A胆汁:金黄色; B胆汁:深褐色; C胆汁:柠檬黄色。
医学ppt
15
8、镜检食物残渣(FR)
▪ [正常参考值] 极少。
医学ppt
16
8、镜检食物残渣(FR)
▪ [临床意义] 胃液食物残渣增多,出现大量 淀粉颗粒、脂肪滴、肌肉纤维等,多见于 胃肠蠕动功能减低(如胃下垂、胃扩张), 或幽门梗阻(如消化性溃疡、胃癌)。
医学ppt
17
9、 镜检幽门弯曲菌
28.97mmol/h。
医学ppt
20
10、胃酸分析(GAA)
▪ [临床意义] 1.增高: (1)胃酸增高最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在十
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时,其BAO及PAO均增加。 PAO15mmol/L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阂值,低于此值而 患十二指肠溃疡者颇为罕见。如PAO>40mmol/h,高度 提示即将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医学ppt
1
1、胃液量
▪ [正常参考值] 50-70ml。
医学ppt
2
1、胃液量
▪ [临床意义]
1
100ml为异常,见于十
二指肠溃疡、卓一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胃蠕动功能减退、幽门梗阻或痉挛。
2.减少:<10m1为异常,见于胃蠕
动功能亢进等。
医学ppt
3
2、胃液颜色
▪ [正常参考值] 清晰无色。
医学ppt
35
4、引流液酸碱度(pH值)
▪ [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引流液呈酸性,常见 于有胃液混入
医学ppt
36
5、引流液镜检白细胞(WBC)
▪ [正常参考值] 偶见。
医学ppt
37
5、引流液镜检白细胞(WBC)
▪ [临床意义] 白细胞大量出现,常见于十二 指肠和胆道感染。
医学ppt
38
6、引流液镜检红细胞(RBC)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急性胃炎、消化性溃 疡、胃癌以及食管损伤、牙跟出血等。
医学ppt
23
12、乳酸(LA)测定
▪ [正常参考值]阴性。
医学ppt
24
12、乳酸(LA)测定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食物潴留,如幽门梗 阻、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扩张,以及胃癌、 其他恶性肿瘤等。
医学ppt
25
13、胃蛋白酶(Pep)测定
▪ [临床意义]胃液白细胞增多常见于胃粘膜 的各种炎症,口腔、副鼻窦、鼻咽部及呼 指肠、胰腺及胆道炎症等。
医学ppt
13
7、镜检上皮细胞(EPi)
▪ [正常参考值]少见。
医学ppt
14
7、镜检上皮细胞(EPi)
▪ [临床意义] 1.少量鳞状上皮细胞:来自口腔、
咽部及食管,临床意义不大。 2.柱状上皮细胞增多:常见于胃炎。
医学ppt
5
3、酸碱反应(pH)
▪ [正常参考值] pH0.9-1.8。
医学ppt
6
3、酸碱反应(pH)
[临床意义] 1.pH降低:常见于十二指溃疡、胃溃疡等。 2.pH增高:常见于胃癌、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等。
医学ppt
7
4、粘液
▪ [正常参考值]少量。
医学ppt
8
4、粘液
▪ [临床意义]粘液增多常见于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