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语音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音

一,语音的生理基础和物理属性语音: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含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
它具有生理属性、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㈠语音的生理基础发音器官的三大组成部分:⒈动力部分—肺、支气管、气管⒉发音体—喉头、声带⒊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㈡语音的物理属性⒈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它决定于发音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也就是频率的大小,频率大声音就高,频率小声音就低。
因此音高也称“音频”。
⒉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它决定于发音动力的大小。
音强具体表现为声波振幅的大小,音波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
⒊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持续的时间。
⒋音质:语音的性质,是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征,又叫“音色”。
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
⑴基音⑵陪音⒌造成音质不同的三个条件⑴发音体不同⑵发音方法不同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二,声音的分类⒈乐音⒉噪音三,音素㈠什么是音素定义:是人类语言再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㈡国际音标定义:㈢元音和辅音⒈元音⒉辅音⒊区别元音和辅音的两个标准⑴生理学标准①看气流在发音道上有无阻碍②看发音器官紧张状况⑵物理学标准①看通过口腔或鼻腔的气流的强弱②看是不是纯乐音㈣元音的分类⒈舌位高低⒉舌位前后⒊嘴唇圆展⒋舌尖元音⑴舌尖前元音⑵舌尖后元音⑶圆唇舌尖前元音⑷圆唇舌尖后元音⒌卷舌元音⒍鼻化元音⒎口元音㈤辅音的分类⒈发音部位⒉发音方法⒊清浊⒋送气与不送气⒌腭化与非腭化单独发一个完整的辅音,都要经过三个阶段:成阻,持阻和除阻。
四,音位㈠什么是音位定义:就是基本的语音单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多次发音中,从辨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⒈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⒉音位是从辨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词性、辨别语义功能的语音单位⒊音位是在多次发音中归纳出来的语音集合单位⒋音位总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㈡音位变体定义:属于同一个音位而没有辨义作用的不同音素。
语言学概论——语音学.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
(一)语音的声学(物理)性质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语音也不例外。
语音的声学性质表现在语音四要素上:1.音高。
声音的高低。
它决定于频率。
频率与发音体自身的性状有关,男子声带长而厚,说话声音低;女子的声带薄而短,说话声音高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各种声调和语调。
2.音强。
即声音的强弱。
它决定于声波振幅的大小。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振幅的大小跟发音体受到的外力大小有关,语音的强弱跟发音时用力的程度有关。
发音时用力越大,呼出的气流越多,声音就越强。
反之,声音就弱。
音强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重音和轻音。
如׳content con׳tent地道[ti51tau55][ti51tau]3.音长。
即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声波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持续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语音的长短跟发音的速度快慢有关。
音长在语言中可以具有区分元音的长短。
如英语]粤语等。
sheep [ʃi:p]----- ship [ʃip]三[sɑ:m]----心[sɑm](广东话)4.音质。
即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
音质在所有的语言中都发挥作用,主要是构成不同的音素(元音或辅音)。
一般来说,音质的变化决定于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发音体的不同;二是发音方法的不同;三是共鸣器的形状的不同。
其中每一方面的差别都会造成不同的音质。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的生理性质是由发音器官决定的,发音器官的活动部位或活动方式不同,就形成不同的语音。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部分。
1.动力部分:肺、支气管和气管。
2.发音体:声带、喉头。
3.共鸣腔:口腔、咽腔和鼻腔。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语音不仅具有生理、物理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
首先,音义结合的功能是由社会赋予的。
即什么音表什么意义,什么意义由什么声音表示,是由社会决定的。
其次,不同民族或不同方言区的人对同一个音的发音能力和听辨能力也有很大差异。
语言学概论语音部分

音133个 。
(3)符号相当完备,能够比较精确地记
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
二.音素的分类
(一)音素的分类
1.音素的分类:元音和辅音
音素可以根据发音时的生理特征和听者的音响感觉, 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七.语音的组合:
音节的含义,音节的形成,音节的结构,音 节的类型 ,复元音,复辅音。
八.语流音变:语流音变的含义,语流音变 常见的类型
第一节 语音的属性
一.语音 1.什么是语音
(1)语音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形式,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
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 前一半揭示了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后一半则廓清
从一般的语言教学实践来看,人们最关心的是语 音的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
(一)语音的生理属性
人体发音器官的构造,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 动力部分——肺、气管、支气管 振动部分——(主要是声带)喉头和声带 共鸣部分——共鸣腔,包括咽腔、口腔、鼻腔(声
腔),其中最主要的是口腔。
4. 一个字母表示两个相连的音。 box ox 5.有时候空有字母,并不表示什么声音。 thought knit[nit] knife[naif] 6.同一个字母在不同语言里表示不同的音素。 “j” 在英文里一般念[ʤ](judgement)、在法文里
念[ʒ],在德文里念[j];
元音——指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和咽头不受阻碍 而形成的音.如汉语普通话中的ɑ、o、e、i、u、ü。 元音又叫母音。
辅音——指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 形成的音,如汉语普通话的b、p、m、f等等。辅音 又叫子音。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学

2021/1/17
二、确定音位的主要原则——对立和互补
▲对立关系——指相近的或不同的音素,可在相
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具有辨义作用者,属于不 同的音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对立关系。
▲互补就是指有些音素各有自己出现的语音环境,
它们永远也不会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换句话 说,它们出现的语音环境是互相补足的,不可能形 成对立。这种现象就叫互补或叫互补分布。
二、音段 音段末尾的停顿比句子短,一般语调上扬,表示言犹 未尽。
三、音节 音节是发音器官肌肉紧张度和语音响度增减过程形成 的语音单位。是语音上最小的使用单位。
四、音素 音素是音节中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021/1/17
五、音标
专门用来记录语音符号的就叫音标。 • (一)国际音标 1. 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 2. 优点(特点) 1)音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不会出现混淆或两可的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学
第一节 语音的性质
一、语音的性质,语音学研究的对象,任务: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 声音。
生理属性
自然属性 物理属性
△ 语音性质
心理属性
社会属性
2021/1/17
语音在自然属性表现出的三个方面分别 由语音学三个分支加以研究,即: • 发音语音学 • 声学语音学 • 听觉语音学
现象。 2)形体简单清晰 3)通行范围广 • (二)音素的两大类型 1. 元音 三维特点 2. 辅音
2021/1/17
第三节 语音的社会功能
一、音位和音位学 音位就是一种具体的语言或Fra bibliotek言中有区别意义
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与音素区别 1)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区分出来的语音单位。 2)大小不同
语言学概论——语音

2.1.2 语音的物理属性
小结: 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的统一体。
语音也不例外。但是,各种语言利用语音的物理属 性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音质在任何语言中都是用 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高在汉语中的作用 特别重要,与音质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英语中 则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音强在汉语和英语中都起 一定的区别意义的作用。 认识语音的物理属性主要是认识它们在语言中所起 的作用。
度的大小。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就弱。 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体用力的大小。例如,同一 根琴弦,长度不变,用力拉,声音强,反之则弱。 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的力量决定的。 (3)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 时间。振动的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就短。
2.1.2 语音的物理属性
(1)根据发音部位的分类
双唇音:上下唇接触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p]、[p’]、[m]。 唇齿音:上齿和下唇接触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f]、[v]。 齿间音: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θ]、[ ð]。 汉语普通话中没有齿间音。 舌尖前音:舌尖和上齿背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ts]、[ts’]、[s]。 舌尖中音: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t]、[t’]、[n]、[1]。 舌尖后音:舌尖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tʂ]、[tʂ’]、[ʂ]、[ʐ]。 舌叶音:舌叶与硬腭前部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汉语普通话中没有舌叶音。 舌面前音:舌面前部与硬腭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面中音:舌面中部与硬腭形成阻碍而发出的者,[j] 舌根音:舌根和软腭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k]、[k’]、[x]、[ŋ]。 喉音:声门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h]。 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喉音。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音学--最新ppt课件

22
23
24
25
(二)发音语音学 发音语音学主要根据发音器官及其活动
来研究发音过程中的生理特征,也称为 生理语音学。
26
(三)感知语音学
感知语音学研究语音感知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也就是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大脑又是怎样理解这些声音的。
27
(四)音系学 音系学是对语言的语音系统的研究。它
58
如果以发音部位加上发音方法中的塞/塞擦作为分类的 纵向轴,以其他发音方法作为分类的横向轴,就将得
到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聚合系统。
不送气 送气 鼻 擦 流
唇(塞)
p
p’ m f
10
11
12
13
14
(三)语音的心理属性 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就
是语音的心理属性。人的听觉器官和大 脑听觉中枢神经对声波的感知是语音心 理属性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人发出的[a]这个音,声学要素 的数值会有很大的差异,但听上去都是 [a]。
15
16
(四)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是能传达一定意义的声音,作为语
29
30
第二节 音素和音位
一、音素与音位的关系 1.音素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
最小的语音单位。 比如rénmín(人民)可以切分为r/e/n和
m/i/n,这里的r、e、n、m、i、n已不能 再往小里切分,它们就是语音里的最小 的单位——音素。
31
音素一般用国际音标(IPA)标记。 用国际音标记音,一般用方括号[ ]标
语音学
1
第一节 语音和语音学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在人类大脑神经支配下由发音器
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并能为人们所理 解的声音。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 语音

▪ 所有的元音发音时声带都要振动,所以元音 都是浊音。
▪ 有部分辅音发音时声带也要振动,这部分辅 音叫浊辅音。
▪ 声带也有不振动的时候,这限于发一些清辅 音的情形。
▪ 在语音学上把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语音叫清
音。
精品课件
11
精品课件
12
▪ 3.共鸣调节器官——口腔、鼻腔和咽腔。
▪ 口腔、鼻腔是语音的共鸣腔。
▪ 第一节 语音和语音学
▪ 一、语音的生理特性
▪ 二、语音的物理特性
▪ 三、语音的心理特性
▪ 四、语音的社会特性
▪ 第二节 语言的声音
▪ 一、音素
▪ 二、音位
▪ 三、音节
精品课件
2
▪ 第三节 言语的声音 ▪ 一、语流及语流音变 ▪ 二、语调 ▪ 第四节 语音的历史演变 ▪ 一、语音历史演变的现象 ▪ 二、语音历史演变的规律、特点及条件
的意思。
精品课件
15
2.音强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取 决于声音振幅的大小。语音的强弱决定于 发音时用力的大小。用力大,气流强,声 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
英语单词的重音、次重音就是利用音强
造成的,如: record读[`rekɔ:d]
[ri`kɔ:d],
两者的不同主要就是由音强在不同的位 置而造成的。汉语中轻读音节也是利用音 强的变化构成的。
咳嗽、打喷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语音在这 个系统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从语言的层级装置上看 ,这个层级装置的基础部分完全由语音组成,即使 是语言装置上层的每一个级也离不开语音 。
▪ 从言语交际的过程上看,言语交际过程中编码、发 出、传递、接收、译码五个阶段都和语音有关,特 别是发出、传递和接收三个阶段更是语音学研究的 重点。对这三个阶段研究的结果产生了现代语音学 的三个分支学科:发音语音学(着重语音产生的生 理研究)、声学语音学(着重语音传递的物理研究) 、听觉语音学(着重语音感知的心理研究)。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 语音

5
(四)音色 音色就是音质,也就是声音的本质,是一个声 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色,它由声波的形式 决定。声波不同,我们就听到的语音不同。发音体 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 不同,这和音高、音强、音长没有关系。举个例子 ,钢琴和小提琴,是两个不同的发音体,所以音色 不同。
6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言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都是物体振动 引起的物理现象,同时,它又有不同,这就是语音 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 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 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性。
8
9
(二)发音部分:喉头、声带 喉头的外表是喉结,当中有声带。它由软骨构 成,上通咽腔、下连气管。声带是两片很小的平行 弹性薄膜,前后两端黏附在软骨上,可以打开或闭 拢,其间的通路叫声门。肺呼出的气流经气管输送 到声带,声带在气流的冲击下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这种声音我们把它叫做浊音。所有的元音发音时 声带都要振动。有一部分辅音发音时声带也要振动 ,这些辅音叫浊辅音。
4
(三) 音长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 时间的长短。振动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音 长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在英语 和日语中,都有互相对立的长短元音,如英语中的 not [ ](不)和naught [ ] (零)。日语中 的おばあさん(祖母、外祖母)和おばさん(大娘、大婶 )。在汉语一些方言中,音长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
(三)共鸣部分:口腔和鼻腔 口腔、鼻腔是语音的共鸣腔。了解口腔的构造 ,对于学习语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口腔的最前 端是上唇和下唇,往里是上齿和下齿。齿的根部分 别是上腭和下颚,上腭的前部是硬腭,后面柔软的 部分是软腭,小舌的根部连接着软腭;下颚的上下 活动造成了口腔的开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音
元音和辅音
一、元音和元音舌
元音的不同是由于共鸣腔(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
口腔形状改变的方法:
1.口型大小(由舌头位置的高低决定);
2.舌头前伸或后缩;
3.嘴唇撮起或展平。
据此,请看舌面元音的舌位图:
二﹑辅音
辅音的发音特点: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发音部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发音方法)发出音来。
据此,可以确定一个辅音。
辅音发音特点。
1.清和浊(声带是否颤动)
2.送气和不送气(通过喉部的气流的相对强弱性)
3.鼻音和口音(软腭的作用)
辅音的发音部位
顺序:以身体为参照物,气流由内而外的途径。
喉音舌面后(舌根音)舌面中
舌面前舌叶舌尖(舌尖前后齿间音)唇齿双唇
三﹑音位
确定音位的条件
1.必须是同属于某种特定语言中的几个音
2.语音相似性
3.互补分布性
音位的归纳方法
1.准确记录语音
2.互补分配原则
3.语音相似条件
4.音位的系统性
5.方便简单原则
6.重视本地人的感觉
四﹑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的分类:条件变体;自由变体
非音质音位:音高、音强、音长
五﹑音位和音素的关系
1.研究角度不同:
音素:可以超越具体语言或方言,自然属性角度;
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切分角度不同:
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
音位:语音四要素均可
3.系统和个体的角度:
音素:一次发音即可分析出来
音位:涉及一类发音
六﹑音位的聚合
一、音位的区别特征和具体的音位系统的关系
不同的音位彼此完全不同,处于对立地位,是因为语音不同,语音承载了一定的意义,所以,音位又能够区别意义。
音位之间的对立实质上是发音特征有区别。
一个音位的发音特征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组成的,那么,寻找音位之间的差异就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
如:/p/ 双唇闭塞不送气清
/ph/ 双唇闭塞送气清
/t/ 舌尖前闭塞不送气清
/th/ 舌尖前闭塞送气清
/k/ 舌面后闭塞不送气清
/m/ 双唇鼻音浊
/b/ 双唇闭塞浊
/d/ 舌尖前闭塞浊
/g/ 舌面后闭塞浊
由上表可得出以下结论:
(1)区别特征即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2)一个音位具有怎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即由这个音位在该语言的音位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
(3)每个音位实际上是由许多区别特征构成的,因此,音位即一束区别特征。
二、区别特征和音位的聚合关系
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不同的区别特征互相区别开来,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
例:
t d n k p t
p b m kh
k g x
A B C D
1. z c s
2. zh ch sh r
3. j q x
双向聚合与单向聚合
同一聚合群中的音位,根据系统性特点,应有相同的组合关系。
但在平行、对称的系统中常出现不平行、不对称的现象。
如:
鼻音:m n ng
(注:v代表元音)
mv *vm
nv vn 语音的演变
*ngv vng
语音系统中的孤立现象
A B C D
1. z c s
2. zh ch sh r
3. j q x
b p m f
d t n l
g k ng x
七﹑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的类型:不自由音变、自由音变
不自由音变:条件音变。
如:北京话上声变调、“啊”的音变。
自由音变:音变条件出现,但不一定发生音变,随语言环境和个人习惯而异。
如:根本[kən pən] kəmpən],
[rən min] [rəm min]
条件音变不收语言环境的影响,自由音变受语言环境的影响。
北京话“啊”的音变
前音节韵母或韵尾“啊”音变例
[-a,-I ,-y] [a ia ] 他呀,你呀
[-n] [a na ] 看哪
(以上不自由音变)
啊
[-o,-ε,-ɤ] [a ia ]说啊,喝啊,写呀
[-u] [a ua ] 哭哇(啊)
[-ɿ] [a za ] 字啊
[-ʅ] [a ra ] 纸啊
[-ŋ] [a ŋa ] 听啊
(以上自由音变)
八﹑常见的音变现象
一、同化:不相同的音在语流中相互影响变得发音相同或相似。
音节内部的表现:发音部位的协调
如:都[tu],国[kuo];do[du],cool[ku:l]
Key[ki:],car[ka:]
音节之间的表现:两音节相连处的辅音同化。
Cards[ka:dz],dogs[dogz]广州话“今日”[kam jat kəm mat]
(前影响后:顺同化)
面包[miεn pao miεm pao],
分配[fən phei fəm phei]
门面[mən miεn məm miεn ]
imburse,immediate,impossible(in-受同化的结果)
(后影响前:逆同化)
*input,inmate(居民),inbeing(本质)中“in-”在重读音节中,与逆同化的实例性质不同。
音节之间元音的同化:
木樨[muɕi muɕy](顺同化)
二、异化:相同或相似的音在语流中变得发音不同或不相似。
如:隋唐时期,“品、禀、凡、犯、范”韵尾为[-m]。
到元代,这几个字的韵尾为[-n],这是由于音节首尾都为唇音引起的异化现象。
拉丁语marmor(大理石)法语marbre 英语marble
三、增音:语流中两个音之间增添一个音。
如:北京话“这儿、那儿、哪儿”,变为“这合儿、那合儿、哪合儿”。
(分清音节的界限)
athlete[æɵli:t][æɵəli:t](为了发音方便)
四、减音:语流中某些应该有的音没有发出来。
多出现在语速较快的语言环境中。
如:北京话“四个”[si ə]、“五个”[u ə]、“不知道”[pu ʅ tau];asked[a:st], factory[fæktri]。
不受语速影响的减音现象:北京话“两个”读为“俩”,“三个”读为“仨”。
五、合音:两个音或两个音节在语流中合成一个音或一个音节。
如:北京话复元音ai、ei、ao、ou在轻音音节中可以变读为单元音[ε][e][ɔ][o]。
例:明白、木头。
两个音节合成一个音节的现象,如:“不用”读为“甭”,can not合为can’t,it is、it has合为it‘s。
合音一般也伴随着减音现象。
如:俩、仨。
六、换位:两个音在语流中可以互换位置。
如:老北京话“言语(说话)” yanyu 说成
yu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