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 第三章 语汇

语言学概论 第三章  语汇

第三章语汇一、识记1.语汇:也叫词汇,是词和语的总汇,即语言符号的具合体。

2.语汇学:研究语汇的规律性和系统性以及语汇的结构关系和类别的学科。

3.词和语的共同特点:①都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②都具有意义凝固,形式固定的特点.4.词的特点:①既是语汇单位又是语法单位.②定义:最小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5.语的特点:①只是语汇单位,不是语法单位. ②语的定义: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段.7.词的语汇学分类角度:具体见9——12.8.语的语汇学分类角度:见15.9.根据词的音节数量分类: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①单音节词书,好,了,吗.②双音节词著作,阅读,罢了.③多音节词半导体,冰糖葫芦.10.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类:单纯词、合成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①单纯词: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如:人,病,了,哗啦,咖啡,蜘蛛.②合成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道路,狂热,纠正,锥子,图书馆.11.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类:同音词,同形词;12.根据词的地位用途分类:(1)从重要程度分:基本语汇和和非基本语汇(一般语汇)基本词汇: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的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

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非基本语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一般词汇。

主要包括类型: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

13.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通用词汇)新造词:又称新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这是一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会通过新造词表现出来,各个历史时期,每种语言都有新造词.如苏区.土改.下海.上网.克隆.艾滋病等.古语词:古代就已产生,但又不算基本语汇,现在只是偶尔还使用的词,是一般语汇的一部分.古语词又包括两小类:一类是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事物或现象的名称,这种词又称“历史词语”。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见教材166页。 音位 英语 /s/ /z/ 芬兰语 /z/
音位变体(音素) [s] [z] [s],[z]

[a ] \ ___i, ____n 汉语 [ ] \ i ___ n, y __ n /a/—— [ A] \ ____# [ ] \ ___u , ___
(3)时位 时位是由音长构成的音位。它主要体现为 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对立。如英语beat和 bit;pool和pull。广州话[sa:m]表示“三”, [sam]表示“心”。
四、国际音标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音标。比如我国的 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标写现代汉语语音的音 标。 目前国际上最为通行的是国际音标。这套 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 使用的。
第三章
语音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与一般的声音有着 本质的区别。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 负载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 体的声音。
语音的性质:
1、物理属性 2、生理属性 3、社会属性
1、物理属性
(1)音高 (2)音强 (3)音长 (4)音质
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 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这些 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 的声音叫基音。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陪 音。 基音的强度最大,它的频率决定整个音的 音高。音质的不同是由陪音的数量、频率 和强度不同造成的。
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 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 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乐音。 反之,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 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 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噪音。 语音中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元音,都是乐音。语音 中声带不振动的清辅音都是噪音。声带振动的浊 辅音是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PPT课件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PPT课件
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 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标写方式:在国际音标符号两侧各加一 条斜线,如/a/。
• (二)音位的性质 • 1.音位具有“辨义功能”。 • “布曝木富”[pu51] [phu51][mu51][fu51] • “度兔怒鹿”[tu51][thu51][nu51][lu51] • 之所以不同,起关键作用的是开头的声母。
没有辨义作用,但听感上又是相似的。(音位数总是少于 音素数)
• 如三个a,[A][a][ɑ]——/a/ • A:没有韵尾 • a:有韵尾i和n,如,普通话“来”、 “看” • ɑ:在韵尾o和ng前,如普通话“好”、 “康”
“肚子饱了” ?“兔子跑了”?
• 4.音位总是属于特定语言或方言的,不存在超语

声音的


长短

音色
声音的 个性或特色
声波的 形式
发音体、 发音方法、 共鸣器
pull ( “ 拖 ” 短 音 ) 与
pool(“水池”长音)
拉萨话“东”和“肉
”[]
广州话“三”和“心
” 同
[]
区f—别v都 在 长 g—h短音 Nhomakorabea不
i—u
• 思考: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请举例说明。
• 思考: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
• 1.西语多清浊对立:

[p-b][t-d][k-g][f-v][s-z]汉语较缺;
• 2.普通话送气、不送气对立明显,西语不体现:

b-p[p-ph] 、d –t[t-th]、g-k[k-kh]

z-c[ts-tsh]、zh-ch[ ] 、 j-q[
]。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汇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汇
11. 论述一般语汇与基本语汇的关系。
答:语汇中基本语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语汇。一般语汇的特点是不为全民常用、使用范围窄、产生历史较短、构词能力较弱。一般语汇所包含的词的数量大大超过基本语汇的数量,内容也非常复杂。一般语汇对社会的变化很敏感,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反映在一般语汇中。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及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语汇。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语汇中大量的词都是在基本词的基础上构成的,反过来,一般语汇又不断地充实基本语汇。
24. 简答离合词和词组词。
答:离合词和词组词是形式上或人们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的语汇单位。由于可以插入或扩展,所以它们有相当于一般词组的特征;但在未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又跟一般双音节词的长度差不多,所以至少在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作词,这就是所谓的“离合词”(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和“词组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
21. 解释“重叠构词”。
答: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汉语的重叠词包括:(1)名词性重叠词。(2)副词性重叠词。(3)多重重叠词。重叠词重叠以后既增加某些语法意义,也不改变重叠词本身的词类。
22. 简答后缀语素与词尾语素的区别。
第三章 语汇
1. 解释“语汇”。
答: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语汇也可以叫词汇。语汇或词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
2. 简答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答:(1)语言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语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语汇不断丰富的手段。(2)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统一的:语汇的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而民族性则使得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3)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语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是统一的:活跃性使得语汇的个体元素不断增加和更替,这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变化的需要;但稳定性又使得语汇的基本成分和整体系统保持固定和平衡。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四、音位与音系
音位和音位变体
2.最小对立体:除出现在同一位置上的一个音外,其余的音都相同的两个词 pill[pil]---bill[bil] /p/和/b/ 布[pu]---铺[phu] /p/和/ph/ 最小对立集:只在同一个语音位置上有差别的几个词 pill[pil]、bill[bil]、till[til]、dill[dil]、kill[kil]、gill[ɡil] /p/、/b/、/t/、/d/、/k/、/ɡ/ 布[pu]、铺[phu]、目[mu]、富[fu]、肚[tu]、兔[thu]、怒[nu]、路[lu] /p/、/ph/、/m/、/f/、/t/、/th/、/n/、/l/ beat[bi:t]、bit[bit]、bat[bæt]、bet[bet]、but[bʌt] /i:/、/i/、/æ/、/e/、/ʌ/ 梨[li]、炉[lu]、驴[ly]、拉[la] /i/、/u/、/y/、/a/
一、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国际音标 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1. 将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的字母区分开来 2. 国际音标有严式标音和宽式标音两种方法
二、从声学看语音
语音四要素
1.音高 声波振动频率的高低 2.音强 声音的强弱 3.音长 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4.音质 音质指声音的品质、特色
四、音位与音系
音位和音位变体
3.音位变体 /p/ /a/
[p] [ph] [a] [ɑ] 1)条件变体 英语/p/在/s/后是不送气的[p]:speak[spi:k] sport[spɔ:t] 英语/p/在其他位置是送气的[ph]:peak[phi:k] port[phɔ:t] 汉语/a/在韵尾[i]、[n]之前是[a]:来[lai] 安[an] 汉语/a/在[u]、[ŋ]之前是[ɑ]:老[lɑu]、亮[liɑŋ] 2)自由变体 汉语:[n]和[l] (南、兰) [s]和[ʂ](山、三) 英语:[e]和[I] economics[Ikə„nɔmiks]、[ekə'nɔmiks]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第三章语汇第—节语汇的性质一、语汇的含义1、语汇: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包括“词”和“语”两部分。

“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语”是由两个以上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的语言片段。

2、语汇和词有何不同:语汇也可以叫做词汇,但说词汇容易被误解为只是指“词”,而词在语法上有专门的定义。

语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它是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或者指特定范围的词语的集合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

3、怎样理解语汇的含义:(1)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汇,是语言建筑材料。

一种语言可以包含成千上万个词或几百个固定词组,如“天、地、山、水”“胸有成竹、一箭双雕”“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但是这些具体的词和固定词组不叫语汇,只能叫词或语。

(2)语汇也可以指—个人或一部著作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汇。

如“鲁迅的语汇”“莎士比亚的语汇”“《红楼梦》的语汇”等等。

4.语汇的作用:(1)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没有语汇,“语言”这座大厦将无从建起。

(2)使用语言必须使用语汇,语音就是词语的发音,语法是关于词语组合的规则,语文的基础是词语的意义。

(3)一种语言语汇越丰富,表现能力就越强;个人掌握的语汇越多,越有利于表达思想。

二、语汇的性质和特点1.语汇的性质和特点:(1)语汇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2)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

(3)语汇在发展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

2.为什么说语汇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1)任意性是指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什么义在初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词语和命名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理据性是指语言中有相当多词语,其音义之间也有—定的联系,特别是“同源词”和“复合词”。

(3)语汇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

任意性是词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词汇不断丰富的手段。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

语⾔学概论第三章语⾳第⼀节语⾳研究的诸⽅⾯语⾳的最⼩单位1、什么是语⾳,语⾳在语⾔中的作⽤:①世界上任何⼀种⾃然语⾔都是有声语⾔。

作为⼈类思想交流、传递信息的交际⼯具,语⾔借助声⾳这种可以感知的物质形态,才能使语⾔成份物质化,⽆形的意义才能够被传递、接收、辨别和处理。

语⾔借助声⾳把说话⼈和听话⼈的⼤脑联结起来。

离开语⾳这个物质外壳,语⾔就⽆法发挥其社会交际⼯具的作⽤。

2、与⼀般的声⾳相区别语⾳:虽是⼀种声⾳,但⼜与⼀般的声⾳有着本质区别。

1.①它是由⼈的发⾳器官发出,②负载着⼀定的意义,③并作为语⾔符号系统载体的声⾳。

语⾳本质上是社会现象,它的形成必须具备⼀系列物理属性、⽣理属性、⼼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3、⾳素⼀般把语⾳单位分成⾳节和⾳素来研究。

1) ⾳节是⾳位和⾳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的语⾳结构单位。

它是听觉上感受到的最⾃然的单位。

⾳素是从⾳质⾓度划分出来的最⼩的语⾳单位。

⾳节往下切分,就是⾳素。

⼀个⾳素只有⼀个发⾳动作,发⾳动作改变了,发⾳器官的形状改变了,就发出了不同的⾳素。

⼈们说话,要发出⼀连串的⾳,这些是⼈的发⾳器官连续活动产⽣出来的,像⼀股⽔流,我们把这⼀连串⾳称之为语流。

把语流中的⾳按⾳质(⾳⾊)来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时候,这个最⼩单位的⾳就是⾳素。

因此,⾳素是⼈类语⾳从⾳质⾓度划分出来的最⼩单位。

新世纪xinshiji xin 有三个发⾳动作,与⾐的yi不同4、⾳素和字母有什么区别?1) 字母是书写的最⼩单位,⽽⾳素是语⾳的最⼩单位。

2) 通常⽤⼀个字母表⽰⼀个⾳素,如汉语中:(d)-[t], (t)-[t’], (n)-[n], (l)-[l]等。

但如果字母不够⽤的话,就以两个字母表⽰⼀个⾳素。

3) 可以⽤同⼀个字母表⽰⼏个不同的⾳素。

⾳标和字母不是⼀对⼀的,由于⼈类语⾳⾳素数量繁多,⽽字母数量⼜⼗分有限,因⽽会⽤⼀些变通的⽅法,常见的是⽤双字母表⽰⼀个⾳标,有些是双字母连成⼀体,ts,ts’等,也是表⽰的⼀个⾳素。

语言学概论语法PPT

语言学概论语法PPT

语语法学家对语法所做的主观描写。
语法学以语法为基础和研究对象。广义的语法还包括语法学的意思。
语法对所有社会成员来说是共同的。语法学是少数人研究的结果,因而远不止一个。
第一节 语法概说
语法的特点
抽象性 我们学习语法 小玲爱科学 施+动+受 解放军保卫祖国
运用词形变化表示事物的数目的类别。
世界语言中常见的数范畴有:单数、 复数 、双数 teacher—teachers、pen—pens
汉语中的“们”是复数标记吗? 我们、你们、他/她们、它们 学生们、老师们

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
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不同的格,有些语言中形容词和数词也有与名词相应的格。
世界语言中常见的格范畴:主格、宾格、通格、作格、与格、属格、旁格。
汉语“的”是否是领格标记?


时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之间的时序关系。
世界语言中的时范畴一般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汉语中有时范畴吗?英语中有将来时吗?

体是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事件或动作的状态(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刚刚开始、即将结束、结果状态正在持续)。
1
戏台上摆着鲜花→鲜花摆在戏台上
6
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坐在台上
5
墙上挂着画 →画挂在墙上
4
门上贴着对联 →对联贴在门上
A 式
台上演着京戏→台上正在演京戏
门外敲着锣鼓→门外正在敲锣鼓
外面下着大雨→外面正在下大雨
大厅里跳着舞→大厅里正在跳舞
教室里上着课→教室里正在上课
炉子上熬着粥→炉子上正在熬粥
B式

把具有共同特征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类,就叫语法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附加意义或附加色彩)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1.概念意义
3
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词中表达概念的部分,是客 观事物经 过人脑的概括并反映柱塞语言中的 意义。
(1)词的概念意义是否是一成不 变的? (2)词的概念意义和非概念意义 有什么关系?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2.内涵意义
4
内涵意义是和人的社会性紧密联系着的一种附 加意义。不同的社会、阶层、集团或个人都可 以给一个词附加上不同的内涵意义。 例如: “喜鹊”在中国有报喜的意思;在斯拉 夫语言中有小偷的意思。 “龙”在中国人看来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句 义
话题
冬天 天才 你这个人!
述题
来了。 出于勤奋。 走吧。
从语法角度看,话题相当于句子的主语,述题相当于句子的谓 语。一个句子的意思基本上是由话题和述题两部分意义组成的。 话题和述题不依赖语法形式而存在于不同的句子中的两类句义 聚合类。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2)谓词与述项的聚合类

话题聚合类
22
(四)填补作用
语境对于交际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因此 在一定的语境中,一些省略的、简单,甚 至是不完整的语言形式都可以变得完整、 丰富
例如:《红楼梦》中黛玉临死说: “宝玉,你好······”给 人留下现象空间
第三节 言语意义
• 三 语义对语境的反映
4
首先,语义可以反映身份、性格
其次,语义可以反映处境、心情
第三节 言语意义
• 五 语境中句义组合的意义推断
6
1.预设决定于人们普遍接受的逻辑规律
(一)预设
2.预设必须是客观真理 3.对句子进行否定或提问不影响预设的正确性
模 式
(二)蕴含
两个句子中如果有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 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 蕴含关系 例如:a一个杯子 b一个他家的高脚玻璃杯
句义
1.概念——句子的意思。它是语言和语用的交叉点。 2.句义结构模式的聚合关系 3.句义结构模式的组合关系
第二节 语言意义
词义的类型及特点
1.概念意义 利 奇 ( 英 国 著 名 语 义 学 家 ) 2.内涵意义 3.风格意义 4.感情意义 5.连带意义 6.搭配意义 7.主题意义 非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
4.民族文化性
例如:我国自古重视宗室家族关系,所以汉语的 亲属场就特别发达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2.句义结构模式的聚合关系(纵向关系)
20
聚 合 关 系 类 型
(1)话题与述题的聚合类
(2)谓词与述项的聚合类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1)话题与述题的聚合类
21
• 句义=被说明的对象(话题)+对该对象的说明(述题)
回答的问题是:武松干了什么? 回答的问题是:老虎怎么样了?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词义的特点
10
(1)概括性
词 义 的 特 点
(2)明晰性和模糊性
(3)共同性与民族性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1)概括性
概括性(词义最本质的特点):
11
词义并非一对一地反映每一个具体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 征,而是概括地反映某一类客观事物的共同特征。 因为词义的概括性,我们才能通过有限的词汇表达无限 的内容。 例如: “头发”的词义是“人的前额以上、两耳以上和后额以 上生长的毛。” 它概括反映了头发的共同特征。
“他琢磨了好一阵子”
第三节 言语意义
变化的结果。言语意义离不开语言环境。
1
• 言语意义:具体、复杂多变,它是语言意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
一 语境 二 语境对语义的作用 三 语义对语境的反映 四 语义在语境中变化的形式 五 语境中句义组合的意义推断
第三节 言语意义
• 一 语境
2
语境——语言环境的简称。它指的是人们用语
的格变化。述项在与谓词组合时产生不同的功能,叫做不同的格。
(1)实施格——发出行为、变化、状态的主体述项 “你笑了” (2)受事格——受谓词动作支配的直接述项 (3)结果格——谓词行为动作的结果 (4)与 格——谓词动作的间接对象 “他在浇花”
“工人盖房子” “我欠他两块钱”
(5)工具格——实施时用以实现行为动作结果的工具或手段 “老王吃大碗” (6)方位格——谓词的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方位或方向 (7)时间格——谓词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 “院子里种了两 颗枣树”
1.语言意义是从言语意义中提炼、概括出来的系统意
统一 (联系)
义。言语意义是第一性的,语言意义是第二性的。
2.语言意义会随着言语意义的变化而变化。
3.语言意义对言语意义起着制约与规范的作用。
第二节 语言意义
2.词义的类型及特点
1
1.概念——词汇意义的简称;它在语义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词义
3.义位、义素及义素分析 4.语义场 5.义素分析
(4)多义义场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语义场特点:
1.层次性
19
例如:生物(母场)——动物、植物(子场) 动物(母场)——哺乳动物、非哺乳动物(子场)
2.交错性
例如:老:(1)年岁大;(2)老年人;(3)指人死;(4)对 某些方面有经验;(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老友(6)陈旧;
3.变动性
例如:“江”古代指长江,现代指一切江流
如果反映的对象不止一个,这个词就有多个义位,b。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2)义素
16
对词某个义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后得到的 最小的语义单位。
例如: 父亲:[+人] [+男性] [+亲属] [+直系] [+长辈]
“+”表示肯定,表示具备这个语义成分;
“-”表示否定,表示不具备这个语义成分。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6.搭配意义
8
搭配意义——指适合用在某一上下文中的意义。 有些词尽管有共同的基本意义,但搭配能力不同, 因而意义也有所不同。 例如: 鸡鸣 犬吠 马嘶 龙吟 虎啸 狮吼 狼嚎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7.主题意义
主题意义 例如: (1)武松打死了老虎。 (2)老虎被武松打死了。
9
通过词序和各种强调方式表达出来的意义。
5
(一)具体义
“油” 司机对乘客说:“我的车没 油了。” “这个周末我们要玩他个畅快淋漓。”
(二)虚化义
(三)反义
妻子生气地说:“就你英雄!”
(四)转义
“他真是个事后诸葛亮”
(五)言外之意 语言单位产生字面以外的隐含意义,从而
表达出人们想要含蓄表达的意义
例如:一个小孩子对妈妈说:“今 天好多小朋友都要去游乐园啊!” 言外之意“我也想去游乐园。”
• (3)义素分析
17
义素分析也叫语义特征分析或语义成分分析,是把同一语义 场的一群词集合在一起,从义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与描 写。
义素分析原则——二元对立 义素分析程序:
a.确定对 比范围 b.确定共 同义素 c.确定区别 义素
d.形式化 描写
“矩阵式” “方括号横排式”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语义场
在圣经中却是“邪恶的动物”。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3.风格意义
5
风格意义 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使用语言时所带给语言 风格或语体上的附加意义。
(1)个人的语言风格
语 言 风 格
(2)某一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语 言风格 (3)某一世纪的语言风格 (4)行业用语、作家有意创造 的特殊风格 口头语 两种交际手段 书面语
明晰性
模糊性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3)共同性与民族性
13
民族性
不同民族的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概 括反映的时候,词义便有了民族 性。(蜡烛) 又叫“可译性”,即不同的民族 的词义有相通的一面,是可以互 相翻译的。
共同性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3.义位、义素及义素分析
14
词义是单个语言符号的意义部分。每个词都具有自己的内 部结构成分。义位和义素就是对词义内部结构成分进行分 析的结果。
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较为 持久的风格
受主观能动性限 制的较为短暂的 风格 用词浅显通俗、生动活泼 用词比较深奥文雅、严肃庄重
语 体
两种交际方式 独白 对话 无须考虑别人 考虑对方,有问有答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4.感情意义
6
感情意义——用来表达说话者感情或态度的一 种附加意义。一般认为,词的褒义和贬义就是 这样的附加意义。
怎么区分预设和蕴含这 两种语义推断呢? 答:用“否定测试法”
第四节 语义的历史演变
1
一 语义演变的原因
语言意义:音义结合的语言系统固有的意义。 (词语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语意义
3
语言意义
语素义 词义 短语义 句义
其中,词义和句义最重要
语法意义 ——第五章学习
第一节 语义的定义和分类
4
• 言语意义——是一种环境意义。它是指具体的人、在具 体的语境中、对语言意义具体运用的结果。言语意义必须 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才能得到。
(1)义位
(2)义素
(3)义素分析
第二节 语言意义
• (1)义位(义项)
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个意义就是 一个义位(项)。它是一个能够独立语 用的概念意义所形成的语义单位。
15
例如: a.盆:盛东西或洗东西用的器皿,口大,底小,多为圆形。 b.凉:1.温度低;2.比喻灰心或失望。
一个词指反映一类或一个对象这个词只有一个义位,如a;
18
语义场:归属于一个总称之下的在意义上紧密联系的一 组词的义位的聚合体。
例如: 蔬菜:萝卜、白菜、韭菜、菠菜······
(1)联想义场
a.分类联想 b.部分联想 c.描绘联想 a.绝对同义 b.相对同义 语义场具有 哪些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