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桶波尔卡手风琴谱乐谱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啤酒桶波尔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啤酒桶波尔卡》含反思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啤酒桶波尔卡》含反思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啤酒桶波尔卡》含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计意图:《啤酒桶波尔卡》是着名音乐家约翰。
斯特劳斯写的一首世界名曲。
该曲节奏欢快。
今天上课我是截取了其中的一段,并我通过《小老鼠和啤酒桶》的故事,结合图谱,把复杂的乐曲变得具体化、简单化,更贴近幼儿生活便与幼儿理解,并让幼儿尝试用各种乐器为乐曲伴奏,感知、理解乐曲的旋律。
活动目标:1、感知、理解乐曲的旋律,并掌握∣××∣×××∣节奏型。
2、根据乐曲旋律特点及图谱提示,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
3、能与乐队小组的.同伴共同讨论,并协调地演奏。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1、图谱4幅。
2、铃鼓、沙响、圆舞板等打击乐器若干,分组摆放。
3、铃鼓、沙响、圆舞板图标若干。
活动过程:1、看图谱听老师讲故事,理解图谱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是一张图谱,介绍啤酒桶。
这个是什么?听老师讲一个《小老鼠与啤酒桶》的故事。
(幼儿专注地倾听故事。
)2、看图谱听音乐讲故事,让音乐与图谱提示的节奏型及故事情节线索建立联系。
师:好了,故事讲完了。
有个外国的音乐家约翰。
斯特劳斯先生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首很好听的乐曲,乐曲的名字叫《啤酒桶波尔卡》。
现在,就请小朋友来仔细听听这段乐曲是怎么样的?(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
)3、看图谱在老师指挥下听音乐拍手,感受相应的节奏型。
小朋友,你们听了这段乐曲以后有什么感觉?(欢快)师:你们也来讲这个故事,不过你们不用嘴巴说,用拍手来表现这个故事。
先来试一试小老鼠跳舞怎么表现。
(幼儿练习拍打∣××∣×××∣的节奏。
)师:啤酒从桶里流出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幼儿根据图谱提示创编啤酒流动的动作。
啤酒桶波尔卡教案(热门5篇)

啤酒桶波尔卡教案(热门5篇)啤酒桶波尔卡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打击乐演奏《啤酒桶波尔卡》,掌握XX|XXX|节奏型,能听出ABA段式。
2、借助图谱及"小老鼠与啤酒桶"的故事情节,感知理解乐曲的旋律,掌握相应的节奏型。
3、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图谱一张、PPT、打击乐器(铃鼓、碰铃、沙锤)活动过程:一、借助图谱理解"小老鼠与啤酒桶"的故事情节1、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一幅奇怪的图谱,你们这是什么?(啤酒桶)2、这幅图里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对照图谱,教师讲故事)3、我这儿还有一首好听的音乐,也是讲的这个故事,一起听一下音乐(边欣赏音乐,边讲故事)4、完整欣赏后提问音乐共分为几段?哪两段音乐是一样的?二、看图谱,在老师的指挥下听音乐做节奏训练1、故事中小老鼠是怎样数啤酒桶的?小老鼠是怎样来跳舞的呢?教师引导学打XX|XXX|2、看图谱拍身体部位并一起做节奏练习3、随音乐分组练习拍打音乐节奏三、感受打击乐加入后乐曲的音响效果1、讲解演奏方式以及乐器的用法,数啤酒瓶的时候用铃鼓,小老鼠跳舞的时候用沙锤和碰铃,小老鼠听到脚步声集体合奏,分组进行联系2、集体合奏并讲解注意事项教学反思: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
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啤酒桶波尔卡教案(2)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打击乐演奏《啤酒桶波尔卡》,掌握XX|XXX|节奏型,能听出ABA段式。
2、借助图谱及"小老鼠与啤酒桶"的故事情节,感知理解乐曲的旋律,掌握相应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图谱一张、PPT、打击乐器(铃鼓、碰铃、沙锤)活动过程:一、借助图谱理解"小老鼠与啤酒桶"的故事情节1、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一幅奇怪的图谱,你们这是什么?(啤酒桶)2、这幅图里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对照图谱,教师讲故事)3、我这儿还有一首好听的音乐,也是讲的这个故事,一起听一下音乐(边欣赏音乐,边讲故事)4、完整欣赏后提问音乐共分为几段?哪两段音乐是一样的?二、看图谱,在老师的指挥下听音乐做节奏训练1、故事中小老鼠是怎样数啤酒桶的?小老鼠是怎样来跳舞的呢?教师引导学打XX|XXX|2、看图谱拍身体部位并一起做节奏练习3、随音乐分组练习拍打音乐节奏三、感受打击乐加入后乐曲的音响效果1、讲解演奏方式以及乐器的用法,数啤酒瓶的时候用铃鼓,小老鼠跳舞的时候用沙锤和碰铃,小老鼠听到脚步声集体合奏,分组进行联系2、集体合奏并讲解注意事项啤酒桶波尔卡教案(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新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单簧管波尔卡 五线谱.ppt

A
B
A
这首作品采用的是回旋曲式,回旋曲式的结构图示是 ABACA,当一个主题完全重复时可以不计在曲式内。
请同学们观察三个主题的乐谱,分析总结三个主 题音乐进行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作曲家这样创 作是什么意图呢?
第一主题:
第三主题:
第二主题:
请同学们分三组,随《单簧管波尔卡》音乐用前 面练习过的方式参与表演。
波尔卡是快速二拍子的音乐,情绪比较欢快。
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请同学们随老师 学习几个波尔卡舞蹈的动作。
请同学们随第一主题音频跳一跳波尔卡。
请同学们观察乐谱,说一说作曲家通过哪些创作 手法来表现波尔卡的音乐特点。
请同学们完整欣赏这首《单簧管波尔卡》,仔细 听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请用A字母代表第一主题, 在每次出现时标记一次。
• 6、Almost any situation---good or bad---is affected by the attitude we bring to. ----Lucius Annaus Seneca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态度的影响。11时3分11时3分5Aug-208.5.2020
• •
THE END 8、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Tennyson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11:0311:03:108.5.2020Wednesday, August 5, 2020
9、When success comes in the door, it seems, love often goes out the window.-----Joyce Brothers成功来到门前时,爱情往往就走出了窗外。 11:038.5.202011:038.5.202011:0311:03:108.5.202011:038.5.2020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啤酒桶波尔卡》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啤酒桶波尔卡》教案一:《啤酒桶波尔卡》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啤酒桶波尔卡》,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学习该曲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啤酒桶波尔卡》的曲调和韵律。
2. 学会运用吹奏乐器演奏《啤酒桶波尔卡》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 音乐乐谱。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演奏技巧。
2. 提问学生对《啤酒桶波尔卡》的了解情况和感受。
第二节:听音乐、观看演奏(10分钟)1. 老师放映录像或播放音频,让学生观看《啤酒桶波尔卡》的演奏。
2. 引导学生倾听音乐,感受曲调和韵律。
第三节:学习基本元素和韵律(15分钟)1. 老师介绍《啤酒桶波尔卡》的基本元素和韵律,如曲调、节奏、音量、音色等。
2. 引导学生合唱和拍拍节奏,体验韵律。
第四节:分组演奏(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一部分乐曲。
2. 老师指导学生合理分工,熟练掌握他们的演奏部分。
第五节:集体演奏(20分钟)1. 将学生组合成整个班级进行合奏。
2. 老师指挥学生,带领全班进行集体演奏。
第六节: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就演奏过程中的问题和感受进行讨论。
2. 老师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啤酒桶波尔卡》的基本元素和韵律,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演奏和集体演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控制学生的秩序和注意力。
《啤酒桶波尔卡》教案(精选3篇)

《啤酒桶波尔卡》教案(精选3篇)《啤酒桶波尔卡》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及图片了解乐曲AB(ab)A的结构,以及连贯流畅的旋律。
2、创编各种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3、嬉戏时能适当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开心地和他人协调交往,避开碰撞。
4、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沟通情感。
活动预备:1、物质预备:多媒体课件(啤酒桶波尔卡:分5个场景[导入]、[A段音乐]、[Ba段音乐]、[Bb段音乐]、[A’段音乐])、图谱。
一根魔术棒、课件、电视机、电脑。
啤酒桶及小服饰。
2、学问预备:已了解小的特征。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1、老师:“小伴侣喝过酒吗?爸爸喝过酒吗?”2、老师:“酒是从哪里倒出来的?”3、小结:有的酒装在瓶子了,有的酒装在坛子里,还有一种酒可惊奇了,它是装在酒桶里。
(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动身,老师简洁的几个问题,立刻就激发了他们参加活动的爱好。
)(二)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完整观赏音乐。
1、老师完整叙述《啤酒桶和小的故事》。
老师:“今日,老师给小伴侣带来了一段关于啤酒桶的动画片,请小伴侣认真地看看,动画片里的啤酒桶在干什么?小呢?”(老师边叙述故事边展现完整课件,没有音乐,幼儿从中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爱好。
)2、完整观赏音乐《啤酒桶波尔卡》,体验故事和音乐的有机结合。
老师:“这个故事就是依据一首好听的乐曲《啤酒桶波尔卡》改编的',这首乐曲有三段,三段是怎样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吧。
”听后提问:(1)“你听了这段音乐是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2)“那你听出来乐曲三段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幼儿初步比较出乐曲有慢——快——慢三段)3、结合图谱,再次听音乐。
老师:“究竟是不是象大家说的这样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还要想一想每一段音乐适合谁出来跳舞呢?”小结:音乐有ABA’三段,A段是啤酒桶在跳舞,B段是小在跳舞。
(三)分段观赏音乐,进一步熟识乐曲旋律,并创编相应的动作。
音乐欣赏《啤酒桶波尔卡》

音乐欣赏《啤酒桶波尔卡》
活动目标
1、体会乐曲《啤酒桶波尔卡》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2、学习分角色表演,体会在表演中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啤酒桶波尔卡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啤酒桶波尔卡》做动作进入教室。
二、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知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听完这首曲子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你想像的是一个什么画面?”(完整听第一遍)
三、介绍歌曲名字,讲述歌曲故事内容
——“这首音乐的名字叫做啤酒桶波尔卡。
”——“那啤酒桶波尔卡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教师讲述故事)
四、结合故事内容分别欣赏音乐,幼儿进行讨论。
——“老师将这首曲子分成了四段你们一起来想一想那段音乐适合谁出场。
”
——“老师这有三张图片每段音乐适合谁出来跳舞呢?”
A小老鼠 B啤酒桶 C啤酒桶和小老鼠
五、结合音乐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表现小老鼠、啤酒桶、小老鼠和啤酒桶的场面。
——“啤酒桶在干什么?你想一想啤酒桶在做什么?”
——“小老鼠会怎么来?他看到了啤酒桶会怎么做?”
——“小老鼠和啤酒桶是怎样来跳舞的?”
2、引导幼儿发现过度音乐,小老鼠回家了,啤酒桶变回了原来样子。
(提醒扮演小老鼠的幼儿要回家,提醒扮演啤酒桶的幼儿要随音乐进行表演)。
六、完整的进行表演
幼儿自选角色,教师参与到幼儿的表演中,进行点评。
七、结束活动播放安静的钢琴曲《恍若如梦》。
——“天渐渐的亮了起来,小老鼠回家了,啤酒桶也变回了的原来的样子,一切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小朋友们也休息一下吧!”。
单簧管波尔卡(简谱)

A
B
A
这首作品采用的是回旋曲式,回旋曲式的结构图示是 ABACA,当一个主题完全重复时可以不计在曲式内。
请同学们观察三个主题的乐谱,分析总结三个 主题音乐进行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作曲家这 样创作是什么意图呢?
第一主题:
第三主题:
第二主题:
请同学们分三组,随《单簧管波尔卡》音乐用前 面练习过的方式参与表演。
今天我们欣赏的作品是《单簧管波尔卡》,大家 记住单簧管的音色了吗?我们再来看看单簧管乐 器的模样吧!
单簧管 又称黑管,高音区嘹亮 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 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 厚而丰满,是木管组中应用最广 泛的乐器。
最后,请同学们再次随第一主题的音乐跳一跳波 尔卡结束今天的课程!
2
单簧管波尔卡
导入
请同学们听一段音频,你认为这段音乐的情绪是 怎样的?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面?
这首作品的名字叫做《单簧管波尔卡》,我们刚 才欣赏的是《单簧管波尔卡》的第一主题。从这 首作品的名字中,你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再次欣赏第一主题,作品是什么节拍?结合第一 主题的聆听,你能说一说波尔卡音乐的特点吗?
请同学们欣赏第二主题,注意观察乐谱,第二主 题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选择一件适合的打击乐 器用XX的节奏为第二主题伴奏。
请同学们欣赏第三主题,观察乐谱,第三主题的 音乐节奏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再次欣赏《单簧管波尔卡》,用B代表第 二主题、C代表第三主题,完成下面的表格。
波尔卡是快速二拍子的音乐,情绪比较欢快。
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请同学们随老师 学习几个波尔卡舞蹈的动作。
请同学们随第一主题音频跳一跳波尔卡。
请同学们观察乐谱,说一说作曲家通过哪些创作 手法来表现波尔卡的音乐特点。
流行手风琴《微笑波尔卡》附伴奏和曲谱

流行手风琴《微笑波尔卡》附伴奏和曲谱
微笑波尔卡
《微笑波尔卡》又名《少女波尔卡》,C 大调,四二拍,速度稍快。
旋律的波动与跳荡使乐曲具有让人起舞的动律感。
乐曲的第一主题活泼、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
该乐曲最初是手风琴曲,后被改编成多种形式的器乐曲。
波尔卡是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以男女对舞为主的民间舞蹈,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
舞曲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
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
“波尔卡”在波西米亚语为“半”,意思是说这种舞的舞步比较碎,是以半步为基础的,基础动作有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舞者成对的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
主要舞步有两种:一种是单足弹跳步,可以前进、后退或旋转,称为波尔卡步;另一种是脚跟、脚尖轮流击地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