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阅读考级答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课外阅读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课外阅读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课外阅读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本书是朱自清的代表作?A. 《骆驼祥子》B. 《荷塘月色》C. 《边城》D. 《围城》2.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聊斋志异》4. 《格林童话》是由哪个国家的兄弟所编写?A. 美国B. 德国C. 法国D. 英国5. 《安徒生童话》是哪个国家的作家所创作的?A. 丹麦B. 瑞典C. 挪威D. 芬兰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2. 《哈利·波特》系列是由英国作家J.K.罗琳所创作。

()3.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4. 《格林童话》中的故事都是温馨浪漫的。

()5. 《小王子》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被称为“______三角恋”。

2. 《水浒传》中,宋江是梁山泊的第______把交椅。

3.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武器是______。

4. 《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玻璃鞋是由______变成的。

5. 《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最终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2.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

3. 请简述《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的故事梗概。

4. 请简述《安徒生童话》中丑小鸭的故事梗概。

5. 请简述《哈利·波特》系列的主要情节。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2. 请举例说明《水浒传》中的武松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3. 请举例说明《西游记》中的唐僧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4. 请举例说明《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部编美术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参考答案

部编美术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参考答案

部编美术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参考答案1. 云南的彝族人喜欢在什么物品上刻画图案?答:在葫芦上刻画图案。

2. 云南彝族人为什么在葫芦上刻画图案?答:葫芦在彝族文化中象征着祥和、美好和幸福,刻画图案可以传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3. 彝族的亥补错是怎样制作的?答:亥补错是用细绳、硅土等制作而成的彩绘粘贴物,其制作工艺独特。

先将粘贴物固定在墙面上,然后用彩绳将线索串联起来,形成风格独特的艺术品。

4. 参与亥补错制作的人们一般是怎样工作的?答:参与亥补错制作的人们通常需要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制作粘贴物,有的负责串联线索,以确保艺术品的完整和美观。

5. 亥补错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答:亥补错主要反映彝族人民的宗教、艺术审美和文化传统,传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祈愿。

6. 彝族的窑洞住宅有哪些特点?答:彝族的窑洞住宅是一种利用土山、岩石和草木修筑的住宅形式。

这样的住宅既有寸土寸金的居住功能,又有自然景观融入的美学特点。

7. 彝族的窑洞住宅在哪些地方常见?答:彝族的窑洞住宅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四川等地区。

8. 云南的彝族有哪些俗?答:云南的彝族有丰富多样的俗,如火把节、田头会、过山火等。

这些俗是彝族人民传承和发展的结果,反映了他们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9. 彝族的彩墨画在哪方面有所表现?答:彝族的彩墨画主要在风景、动植物、人物形象等方面有所表现,作品风格独特,色彩鲜艳,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10. 彝族传统文化对彝族人民现代生活的影响是什么?答:彝族传统文化对彝族人民现代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是彝族人民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来源,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指引和力量源泉。

以上是部编美术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部分的参考答案。

五年级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含答案)

五年级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含答案)

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含答案)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一棵树,三堂课查一路儿时家门前有棵桃树,我最初对事物的认识是从那里开始的。

桃树每年开花结果,诱惑就悬挂在我头顶,很长一段时间,我垂诞三尺地抬头望。

可是一直不敢爬上去。

我家的门前住着一个瘸子,我父亲就拿他来恐吓我,说瘸子就是儿时爬桃树摔的。

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

作为回报,我尝到了自己亲手摘到的桃子。

而且此后没有一次空手而返。

这时,我才明白,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

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

在桃子成熟的季节,父亲让我看管桃树,这是我的口福和我们全家的部分口粮。

看桃的日子,总让我无端地心惊肉跳,天空中向这边飞来一只鸟,路边行人的脚步声,夜晚毫无先兆的一场暴风雨,只要有点儿妹丝马迹,我的心都会为桃树牵挂,为此常常从梦中惊醒。

当有一日,桃树只剩下空空的枝头,我的心充盈而且踏实,不但是我,一家人都感觉轻松又坦荡,夜晚睡觉,一家四口的鼾声,像交响乐中四个声部的重奏。

财富是诱人的,你我家门前那一棵桃树的果实。

只要它还挂在枝上,只要它不定期对他人存在着请意,总会让看管它的人担惊受怕。

而简单质朴的生活,让人感到轻松、踏实。

我曾经尝过那种毛茸茸的青果。

那是一种青涩的溢味,父亲说,等它们长成了,就跟蜜一样甜。

于是,我只好等待。

等着青色一点点褪去,慢慢变成深红。

但是,不经意的某一天,忽然间一夜醒来,一树的桃子不翼而飞。

成熟的果实已被父亲偷偷摘下,连夜挑到镇上,换回了口粮。

我对着桃树哭喊,但已经无济于事了。

未成热的果子是青涩的,可是在等待之中,煮热的鸭子往往也会飞。

在生活中,需要恰当地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垂涎三尺:窘况: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三堂课”的具体内容,再用文中的三句话分别指出“三堂课”给了作者哪些启发。

五年级阅读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阅读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阅读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1.在《田螺姑娘》中,那个年轻人到()了捡回来一个大田螺,就养在灶头旁边的水缸里。

A田里去耕作(正确答案)B河里捕鱼C湖边去玩2、白娘子为救被自己吓死的许仙,到()盗灵芝草。

A灵山(正确答案)B金山C净慈寺3.孟姜女“决意前往长城探望万郎”的原因是。

()A.范喜良身得重病,还遭监工打骂B.范喜良父母催孟姜女去探望C.范喜良冬无寒衣D.孟姜女梦到范喜良,很是牵挂(正确答案)4.《白蛇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下面哪个情节是发生在这个传说里的()。

A、十八相送B、哭倒长城C、断桥相会(正确答案)D、槐树做媒5.《宝莲灯》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勇敢的孩子( ),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将母亲救出。

A、沉香(正确答案)B、哪吒C、黄香6.《八仙过海》中,张果老是()过海的。

A.把拐杖当小舟过海B.坐着芭蕉扇过海C.骑在驴背上过海(正确答案)D.以花篮为船过海7. “劈山救母”的故事情节出自()A. 《葫芦娃》B.《白蛇传》C.《人参娃娃》D.《宝莲灯》(正确答案)8.白娘子被法海压在了()A.净慈寺B.峨眉山C.飞来峰D.雷峰塔(正确答案)9.在《田螺姑娘》这个故事中,“只见年轻姑娘快速地走到灶台前,熟练地开始做家务,烧火做饭。

谢瑞看到这一幕,难以置信地飞奔到水缸边,发现水缸中自己捡回来的大田螺只剩一个空空的壳。

”谢瑞觉得“难以置信”是因为()A.姑娘做饭很熟练B.这位年轻的姑娘很美丽C.他猜测这位年轻的姑娘是由田螺变的D.他发现自己捡回来的大田螺只剩一个空空的壳(正确答案)10.()那天,白娘子在丈夫的勉强下喝了一口雄黄酒。

A.清明节B.端午节(正确答案)C.中秋节11、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变成了()。

A.比翼鸟B.鸳鸯C.蝴蝶(正确答案)D.喜鹊12、《孟姜女哭长城中》范喜良躲在孟姜女家花园的原因是()。

A.逃婚B.躲抓壮丁(正确答案)C.躲仇家13《愚公移山》中愚公想要搬走的两座大山是()。

五年级下册阅读分级测评参考答案

五年级下册阅读分级测评参考答案

五年级参考答案2017-02-212017年春学期五年级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练习1答案1.从众心理,看到别人闯自己也跟着闯,安全意识淡薄。

其次是看到没有车辆通过,自以为安全就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没有安全意识。

2.规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渗透交规,增强安全意识,意思对即可。

练习2答案1、意大利、亚米契斯、卡隆、安利柯2、老师的训斥。

那几个学生因犯错情绪低落,萎靡不正的样子。

3、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洛克西因为忍受不了同学们的欺负,误将墨水瓶打到先生的胸部,卡隆不仅主动替他认错,还说服老师饶恕那几个学生。

4、下文老师的行为,达意即可5、围绕“侠义”“正直”“勇敢”等关键词,联系实际完成问答。

第二单元练习3答案1.珍藏夸奖锋2.高尔基对于孩子们虽然非常喜欢,但当发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时,是从不骄纵宽容的。

3.3 和蔼严厉4.你有这么出色的表现,一定付出了许多,你要继续努力,只有永不止步,将来才更美好。

但不要因为学习而累垮了身体。

练习4答案1.恳求安东尼让她进去;入口处和安东尼说可以让小露西进去;晚宴主题标语上。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2.安南: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是举行场慈善晚宴的倡议者,他非常有爱心。

安东尼:是庄园入口处的保安,他工作非常认真或很尽职。

巴菲特:是参加慈善晚宴的富商或社会名流,他善解人意,有爱心。

达意即可3.小女孩富有爱心的话让保安安东尼震惊并惊讶不已,或保安安东尼根本没有想到小女孩会说出这样富有爱心的话让他感到惊讶;保安安东尼听了女孩的话,看到女孩捐出自己的钱,不知该不该接受。

(言之有理即可)4.第一句中“捧”说明小女孩对瓷罐的小心翼翼,非常重视和爱护有加,瓷罐是小女孩的宝贝。

;第二句中“捧”表现了小露西对慈善活动的真诚、郑重的态度。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5.小女孩的爱心打动了每个人。

达意即可6.(2)第三单元练习5答案1.智力2. 作比较;列数字。

3.准确性;严密性。

4.介绍了对智力的多种解释,并说明了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童年—阅读考级

童年—阅读考级

五年级《童年》阅读测查( A ) 1. 《童年》的作者是。

A.高尔基B.法布尔C.托尔斯泰D.罗贯中( B ) 2.阿廖沙的外祖父是 _ 。

A.卖布人B.染坊老板C.神父D.无业( B ) 3. “小茨冈”怎么死的A.被打死的B.被十字架砸死的C.累死的D. 自杀而亡( C ) 4.阿廖沙第一次搬家因为_。

A.家里太穷B. “小茨冈”死了C.家里着火了了D.憎恨这个家( B ) 5.在房客中,阿廖沙最喜欢的一个是_。

A.彼得伯伯B. “好事情”C.军人D.哑巴( C ) 6.阿廖沙的外祖父把第一次搬家的那栋房子卖给了_。

A.一个商人B.雅科夫舅舅C.酒馆老板D.米哈依尔舅舅( C ) 7.继父与母亲搬家后,不久回来骗外祖父说 ______。

A.家被盗了B.房子漏水,要求在要一处C.家被火烧了( D ) 8.阿廖沙和他的那些“伙伴们”时常 ____挣钱。

A.抢来的东西卖掉 B.把书本卖掉 C.给人当童工D.捡破烂( C ) 9.___在大火扑灭后死了。

A.阿廖沙B.外祖父C.娜塔丽娅舅妈D.阿廖沙的母亲( B ) 10.阿廖沙的母亲死于 _ 。

A.癌症B.肺病C.天花D.饥饿(╳) 1.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格里高里的挑唆。

(╳) 2.高尔基从 14 岁开始自食其力。

(╳) 3.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茨冈。

( √ ) 4.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米哈伊尔的萨沙的性格是沉默忧郁的。

(╳) 5.外祖父第一次打阿廖沙是因为他不肯好好学习。

( √ ) 6.最后,外祖父让阿廖沙自己到人间谋生。

( √ ) 7.阿廖沙偷了母亲一卢布买了《安徒生童话》。

(╳) 8.阿廖沙对老师很尊重,老师们都很喜欢他。

( √ ) 9.彼得伯伯在后院畏罪自杀了。

( √ ) 10.外祖父的祷词充满了痛苦与无奈,外祖母的祈祷从来都是赞美歌,都是诚恳而率真的颂扬。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有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有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有答案和解析)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第二次冒险退休教授安道特是一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到他1944年春的那回遭遇,就会激动得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得入迷。

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

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安道特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

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

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

在熹微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住宅。

他不知道住在里边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

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刚学会的几句法语。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人——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

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

”伞兵说,“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了橱门。

几分钟后,六个德军冲锋队员闯了进来。

他们已经看到了这个伞兵的降落。

这是附近惟一的房子。

他们搜查得很彻底。

转眼之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了。

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

如何处置俘虏安道特,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

由这间棚屋里,有个小小的窗口,窗外是田野,越过田野就是树林。

安道特蜷身挤出窗口,奔向树林。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

他刚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嚷声。

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

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伞兵没有失望。

他一回头又奔进田野,穿过院子。

院子里还躺着被害者的尸体。

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

女主人很快出来了,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惊奇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

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使孩子们失去了父亲。

“快!”她毫不迟疑地送他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草房子(五年级阅读考级)

草房子(五年级阅读考级)

草房子(五年级阅读考级)《草房子》测试题2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秃鹤的父亲给秃鹤擦 A 让秃鹤长出头发。

A.姜 B.茶叶 C.醋 D.土豆2、桑桑是 A 的儿子。

A.桑乔B.温幼菊C.蒋一轮D.邱二爷3、桑桑所在的学校叫 B 小学。

A.油油B.油麻地C.柿油D.桑乔小学4、桑桑用了 B 做成渔网。

A.被单 B.蚊帐 C.袋子 D.衣服5、桑桑用网打了鱼后,他母亲用 C 来惩罚他。

A.打他屁股B.不准吃饭C.摘掉蚊帐D.罚站6、当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风头的时候,秃鹤却 C 抢了他风头。

A.穿着新衣B.骑着车子C.戴着白帽D.戴着草环7、油麻地小学因为 D 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A.桑桑 B.杜小康 C.纸月 D.秃鹤8、油麻地小学会操 D没有参加。

A.杜小康 B.阿恕 C.秃鹤 D.桑桑9、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 A 的小村子。

A.枫树B.杏树C.梨树D.桃树10、《红菱船》的女主角是十八岁的姑娘 C。

A.采苓 B.百灵 C.白雀 D.纸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细马很喜欢放羊。

(√)2、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交待各班同学不要去惹细马。

(√)3、细马想离开油麻地,他就去把自己的户口迁出来了。

(×)4、桑桑很喜欢听温幼菊唱的无词歌。

(√)5、桑桑几乎是细马惟一一个朋友。

(√)6、桑桑不喜欢吃红菱。

(×)7、秦大奶奶没救落水的乔乔。

(×)8、桑乔是油麻地人。

(×)9、桑乔不在乎荣誉。

(×)10、桑桑有撕纸的习惯,一个字没写好,就哗的撕掉。

(√)11、桑桑的胡琴是蒋一轮教会的。

(×)12、桑乔领着桑桑去苏州城看病。

(√)13、桑桑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带柳柳去看城墙。

(√)14、桑乔是一名校长,但不是一名导演。

(×)15、一场不拉看排练的是桑乔。

(×)16、蒋一轮的笛子能迷倒一片人。

(√)17、秦大奶奶因为一只南瓜而落水身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阅读过关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50%)
1.《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水浒传》中共有(108)位将士。

2《水浒传》中的浪里白条是(张顺),九纹龙是(史进),醉打蒋门神的是(武松)。

鲁达打死郑屠后,逃到五台山出家,取法名为(智深/鲁智深)。

在浔阳楼上题反诗的是(宋江)。

3.《西游记》的主人公分别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人。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了(九九八十一)劫难。

大闹天宫时,孙悟空被关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熔炼,练成了火眼金睛;后来他又跟(如来佛)斗法,在手指上写了句(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作为凭证,最终却被压在了(五行山)下。

4.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为《黑奴吁天录/汤姆大伯的小屋》,其中有(忠诚正直等)的汤姆叔叔,(善良天真等)的伊娃吗,(淘气可爱等)托普希,(温柔坚强等)的伊莉莎。

5.《草房子》的作者是(曹文轩),作品写了男孩(桑桑)的六年(小学)生活,其中第一章节的名称是《秃鹤》。

二.连线题(20%)
宋江黑旋风《森林报》高尔基
吴用《童年》吴承恩
林冲及时雨《西游记》曹文轩
李逵豹子头《汤姆叔叔的小屋》比彻·斯托夫人杨志智多星《草房子》维·比安
三.选择题(20%)
1.《草原上的小木屋》是(A)写的。

A.劳拉·英格尔斯·怀德
B.马克·吐温
C.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2.《草房子》主人公是(B)。

A.陆鹤
B.桑桑
C.细马
3.《呼兰河传》的作者是(C)
A.鲁迅
B.萧军
C. 萧红
4.西游记中,悟空在花果山的称号是(B)。

A.孙行者
B.齐天大圣
C.孙猴子
5.小兔子刚生下来的时候,是睁着眼还是闭着眼?(B)A. 睁着眼 B. 闭着眼 C. 有的睁着眼有的闭着眼6.征方腊时,曾身穿龙袍乱闯的人是(A)
A.阮小七
B. 阮小四
C.阮小二
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B)
A海明威 B 海伦·凯勒C欧·亨利
8.《小兵张嘎》的主人公是(C)
A胖墩儿B老罗叔C嘎子
9. 《小兵张嘎》的作者是(A)
A徐光耀B徐光明C徐光亮
10.《城南旧事》的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B)
A林徽因B林海音C英子
四.问答题(10%)
1谈谈你对《童年》或《森林报》的读后感受。

(一百字左右)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