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知识题 (2)
防灾减灾答题知识

防灾减灾答题知识
1. 什么是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是指预先采取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
例如,在发生自然灾害之前,我们可以采取防御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
2. 防灾减灾的目的是什么?
防灾减灾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通过实施防灾减灾措施,我们可以控制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痛苦,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得到更好的保障。
3. 防灾减灾需要准备哪些物资和装备?
防灾减灾需要准备一些灾害应急物资和装备,例如紧急食品和饮水、紧急救援工具、防护装备等。
这些物资和装备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提供保护和救助。
4. 如何制定防灾减灾计划?
制定防灾减灾计划需要考虑到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通过调查研究、制定预案、开展演练等步骤,制定出可行的灾害应对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科学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5. 如何才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需要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宣传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
个人也应该了解灾害应对技能和方法,掌握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
防灾减灾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防灾减灾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综合治理、分类施策C. 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D. 社会参与、公众普及答案: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下列哪种灾害属于自然灾害?A. 火灾B. 交通事故C. 台风D. 恐怖袭击答案:C. 台风3. 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A. 减少灾害损失B. 提高灾害应对能力C. 完善灾害防治体系D. 全部选项答案:D. 全部选项二、判断题1. 防灾减灾工作只需要在灾害发生时进行应急响应。
()答案:错误。
防灾减灾工作既包括灾害发生前的预防措施,也包括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工作。
2.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躲到窗下或墙角处。
()答案:错误。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或靠近承重墙的地方,尽量保护头部。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案:防灾减灾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措施: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制定并实施灾害防治规划,提高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等。
(2)监测预警:建立和完善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4)救援救助:组织救援队伍,备足救援物资,开展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
(5)宣传教育:加强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灾害防范意识。
2. 请列举三种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措施。
答案:(1)加强地震预警体系建设,提高预警准确性。
(2)提高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解析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解析一、单选题1.以下哪项是造成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板块运动D. 气候变化答案:D解析: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中各种因素(如大气成分、土地利用、太阳辐射等)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自然环境的改变,进而引发自然灾害。
二、多选题2.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地震灾害?A. 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B. 提高建筑物抗震标准C. 加强地震科普宣传D. 合理规划城市答案:ABCD解析:以上措施均可有效预防地震灾害。
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和提高建筑物抗震标准可以减少地震带来的直接损失,而加强地震科普宣传和合理规划城市则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减少灾害带来的次生损失。
三、判断题3.森林火灾只能由人为因素引发。
答案:错误解析:森林火灾可能由自然因素(如雷击、自燃等)和人为因素(如野外用火、吸烟等)引发。
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4.请简述台风过境时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台风过境时可能带来的影响有:1. 强风:台风的强风可能导致树木折断、房屋受损等。
2. 暴雨: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导致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
3. 海洋灾害:台风可能导致海浪翻滚、船只翻覆等。
4. 农业生产受影响:台风可能导致农作物受灾、农业生产减少。
5. 城市基础设施受损:台风可能导致城市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
五、案例分析题5.某地发生泥石流,以下哪项措施是不合适的?答案:无法确定,需要提供具体案例。
解析:针对泥石流灾害,不合适的措施可能包括:1. 在泥石流易发区建设住宅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
2. 在泥石流易发区开展大规模开采活动,破坏地形地貌。
3. 不进行灾害预警和监测,忽视泥石流灾害的潜在威胁。
请根据具体案例提供更加详细的解答。
防灾减灾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防灾减灾知识简答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
A.最近的建筑物B.空旷地蹲C.高D.立交桥2.每年()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4月20B.5月12C.7月15D.9月11日3.发现有人触电后,采取()措施是不准确的。
A.先关闭电源、切断电B.用干燥木棒挑开电C.用带绝缘护套的工具挑开电D.直接用手拿开电线4.发生地震时,在平房人员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可()避险。
A.倚靠鱼B.躲在床下或桌子C.倚靠书D.站在房中央5.闻到有浓烈的煤气或液化气或天然气异味,应立即()。
A.打开门窗,关掉煤气阀B.开灯查看,确认煤气泄漏位C.打开抽风机,抽走煤D.打电话报警求助6.鼻出血时,采取()措施是不准确的。
A.用口呼吸B.坐直,头略前倾,冷敷额C.使劲按住鼻D.用手指提捏鼻梁柔软处约10分钟7.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
A.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B.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处转移C.以静制动D.把财物用防水布包裹起来8.夏天高温天气,从外面大汗淋漓回家,应()。
A.用冷水冲洗降温B.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C.喝冰镇饮料降温D.将空调开到最大吹风9.对出现中暑症状的人员,可()缓解症状。
A.用热毛巾敷B.用冷毛巾敷C.喂服汽水等冰镇饮D.喂服咖啡、红茶等热饮10.路上有积雪时出门步行,不确的走路姿势有()。
A.保持固定步速,双手来回摆动B.步行速度不要太快,步幅要小C.朝有雪的地方踩踏D.靠近爱扬道的地方走二、多项选择题1.低洼处的住宅遭洪水淹没或围困时,通常有效的避险方法有()。
A.向屋顶转移B.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C.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D.原地等待救援2.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
A.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C.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D.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救援3.为防止森林火灾,不要在林区()。
2023年防灾减灾知识答卷及答案(二)

2023年防灾减灾知识答卷及答案(二)单位/部门:姓名: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电流流过人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称为()。
A.电伤B.触电C.电击D.电烙印2、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
A.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B.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处转移C.以静制动D.把财物用防水布包裹起来3、对出现中暑症状的人员,可()缓解症状。
A.用热毛巾敷脸B.用冷毛巾敷脸C.喂服汽水等冰镇饮料D.喂服咖啡、红茶等热饮4、雷雨天有什么样的危险可能进入房间。
()A.大冰雹B.球状闪电C.大风D.大雨5、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火灾。
A.塑料B.汽油C.煤油D.金属钠6、()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
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D.《防震减灾条例》7、防止人身触电最根本的措施是()。
A.对电气工作人员或用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B.绝缘盒屏护措施C.在容易触电的场合采用安全电压D.对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接地8、次生灾害紧急处理预案应包括()。
A.只处理灾害重大地区B.暂不控制与处理次生灾害方案C.恢复生产应急预案 D地震应急预案9、我国的防震减灾事情实行( )的方针。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C.救援为主,专群结合D.救援为主,防御为辅10、关于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电流流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B只要人体不接触带电体,就一定不会发生触电C.只要人体接触到火线,就会发生触电D.触电是指一定强度电流流过人体,并引起了伤害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使用电热取暖器时应注意:()A.使用不能超过3个小时B.不要将取暖器倒置C.不要放在易燃物附近D.不要淋上水2、高层建筑中哪些方法可以避险?()A.失火时躲避到衣橱中B.建筑物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都可以用来避险及逃生C.利用缓降器逃生D.利用安全绳逃生3、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A.有毒气体中毒,如一氧化碳B.缺氧、窒息C.烧伤致死D.吸入热气4、消防安全管理有哪些基本特征?( )A.全方位性B.全天候性C.全过程性D.全员性E.强制性5、消防工作的基本措施( )。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综合减灾内附全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综合减灾)内附全答案(一)选择题1.()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
B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D.《防震减灾条例》2.自2009 年起,()被定为中国的全国防灾减灾日。
AA. 5月12日B, 8月1日C. 8月10日D. 9月1日3.以下()属于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
CA.参与B实际操作C.协调和监督D.干涉4.次生灾害紧急处理预案应包括()。
CA.只处理灾害重大地区8.暂不控制与处理次生灾害方案C.恢复生产应急预案D.地震应急预案9.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的方针。
B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C.救援为主,专群结合D.救援为主,防御为辅10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
C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D.加强地震科技投入力度112008年 5 月12 日,()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AA.四川汶川B,四川芦山C.青海玉树D.四川雅安8.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计划。
CA国民经济B社会发展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科技发展战略9.防震减灾规划一般可包括:规划纲要、地震小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震前应急准备和震后早期抢险救灾对策、震后恢复重建规划及规划实施细则等几个部分。
C儿地震安全性评价B.城市的地震区划。
震前综合防御规划D.防震减灾科普宣传10. 1930年建起中国自办的第一个地震台()地震台。
CA.泰安B.香山C.鹫峰D.西安11.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正式组建于()。
CA、1966年 5 月B、1978 年7月C、2001年 4 月D、2008 年5月12.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类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
AA、原生灾害B、次生灾害C、诱发灾害D.人为灾害13.我国地震系统面向社会开展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的统一专用号码是()。
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性竞赛题目库及答案

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性竞赛题目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自然灾害?A. 地震B. 台风C. 战争D. 洪水答案:C2. 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 防治结合、应急救援D.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答案:A3. 以下哪种措施不能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A.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B.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C. 地震预警系统D. 增加城市绿化答案:D4.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防灾减灾?A. 定期进行消防演练B. 加强防洪设施建设C. 推广防灾减灾知识D. 随意堆放杂物答案:D5. 以下哪种方式不能有效防止洪水灾害?A.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B. 植树造林C. 完善洪水预警系统D. 在河岸边修建房屋答案:D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A.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B.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C. 地震预警系统D. 增加城市绿化答案:A, B, C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台风灾害?A. 台风预警系统B. 加强防洪设施建设C. 植树造林D. 及时疏散沿海居民答案:A, D3.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防灾减灾?A. 定期进行消防演练B. 加强防洪设施建设C. 推广防灾减灾知识D. 随意堆放杂物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方式可以有效防止洪水灾害?A.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B. 植树造林C. 完善洪水预警系统D. 在河岸边修建房屋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
(×)2. 台风只会影响沿海地区。
(×)3. 防灾减灾工作只需要政府和专业机构参与。
(×)4. 所有的建筑物都需要进行抗震设计。
(√)5. 洪水灾害只能通过防洪工程来防治。
(×)四、简答题1. 请简述防灾减灾工作的意义。
答案:防灾减灾工作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前,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防灾减灾知识挑战赛试题与答案

防灾减灾知识挑战赛试题与答案试题1:地震灾害防范问题: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请简要介绍地震灾害的特点,并提出三条地震灾害防范的措施。
答案:地震灾害的特点包括突发性、破坏性和波及范围广。
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发生瞬间的位移和震动,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地裂缝的产生以及可能引发次生灾害。
地震灾害防范的措施主要包括:1. 建筑物抗震设计:采用科学的抗震设计原则,如适当选择建筑材料、加强结构的抗震能力等,以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
2. 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发展完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提前预警地震的发生,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采取避险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通过广泛开展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培养人们自救互救的意识,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试题2:洪水灾害应对问题: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请简要介绍洪水灾害的成因,并提出三条洪水灾害应对的策略。
答案:洪水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降雨量过大、江河湖泊水位上涨、河道堵塞等。
这些因素导致水体无法迅速排泄,造成洪水的形成。
洪水灾害应对的策略包括:1.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通过修建堤坝、挖掘河道、建设抗洪水库等工程措施,增加水体的排泄能力,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和扩大。
2. 制定科学的洪水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洪水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洪水的信息,提前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护和疏散措施,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加强河道管理和生态修复:加强河道的清理和维护工作,保持河道的通畅,减少河道堵塞的可能性。
同时,进行河岸的生态修复,增加河岸带的保护力度,减轻洪水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试题3:林火灾害防控问题:林火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严重危害。
请简要介绍林火灾害的危害,并提出三条林火灾害防控的措施。
答案:林火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破坏、空气质量恶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绵路小学教育集团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卷
班级__ __ 姓名_
一、判断题(30分,每题1分)。
1、气象上把风的来向确定为风向。
(对)
2、下雨天,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躲雨。
(对)
3、云层越厚越暗,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对)。
4、出现台风暴雨天气时,最好呆在家中,关好门窗。
(对)
5、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
如果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应立即过河。
(错)
6、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错)
7、天气预报中的“气温10-22℃”,其中,10℃表示一天中的最低温度。
(对)
8、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并把电视天线插头及电源线插头拔下。
(对)
9、雷雨天气时,躲到大型金属广告牌下避雨。
(错)
10、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对)
二、单项选择题(70分,每题1分)。
1、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C)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A、8月
B、9月
C、10月
2、露,是水汽冷却(C)而成。
A、凝华
B、冻结
C、凝结
3、森林火险等级预告为五级时,林区需要注意什么:(C)
A、林区要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B、林区要控制野外用火
C、林区要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4、空气温度是表示空气(A)程度的物理量。
A、冷热
B、潮湿
C、多少
5、为防雷击,户外避雨,不宜在(C)避雨,同时也要远离高压线和变电设备。
A、路边
B、桥下
C、大树下
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进小房间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7、气象部门通常将大于或等于(A)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
A、35℃
B、38℃
C、40℃
8、泥石流到来前有何预兆?(B)。
A、雨后道路泥泞
B、暴雨过后山谷中传来雷鸣般的响声
C、山上树叶向同一个方向晃动
9、下列哪种手段不能起到抗旱的作用。
(C)。
A、人工增雨
B、植树造林
C、农业开发
10、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雪花的基本形状与冰分子一样都是(C)形。
A、三角形
B、四边形
C、六边形
11、下列哪种天气现象(C)对交通运输影响最大,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A、露
B、霜
C、雾
12、土壤能含蓄大量雨水,土地上的森林植被是土壤最有力的保护者,失去这种保护,土壤就会沙化,或者发生严重水土流失。
因此(A)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A、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B、保护耕地,保护水源
C、保护森林,保护生物
13、夏天,水泥墙、水管“冒汗”,预示天气的变化是(B)。
A、天气将变得晴朗起来B天要下雨了C、出现大雾天气
14、泥石流是我市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产生泥石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C)。
A、降水
B、高温
C、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15、短时强降水在山区容易造成(A)。
A、山洪
B、鼠灾
C、内涝
16、为了安全,施放气球应使用(B)气体。
A、氢气
B、氦气
C、氮气
17、彩虹一般出现在(C)。
A、早晨
B、晚上
C、雨过天晴
18、雷雨天气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
A、给朋友打电话
B、坐在汽车里
C、平躺在田野里
19、避雷针的作用在于(B)。
A、避开雷电的侵扰
B、把雷电引向自身以避免其他物体受到侵害
C、使雷电远离避雷针周围物体
20、雷击是有选择性的,以下那些建筑物不易遭雷击(B)。
A、高大建筑物
B、木质平房
C、靠近河、湖、池、沼地区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