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比尾巴》教学案例(精选16篇)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比尾巴》教学案例(精选16篇)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比尾巴》教学案例(精选16篇)人教版语文第一册《比尾巴》篇1人教版语文第一册《比尾巴》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了解字词的意思。

(随课文情境认识9个生字,浅浅感受形声字的组字规律,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2、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和回答的句子。

3、通过看图学句认识图上的6种动物,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对动物的尾巴产生一定的兴趣)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读问句及一问一答对读难点:读好问句三、课前准备课件大赛评委的挂牌、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今天森林王国中的动物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比赛呢。

可是他们既不比跑步也不比唱歌,比什么呢?赶快拼拼。

bǐ wěi ba比尾巴指名读。

注重轻声读法指导。

除了尾巴,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嘴巴”、“下巴”,这时“巴”都要读轻声。

(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巴”字读轻声地规律)但是它单个字的时候又读作“巴(bā)”。

仔细看看这个巴字,你在哪个字里见过它。

(这也是对已学生字的反刍。

)出示“爸”,那谁的数学学得最好,能用减法来记住巴字。

(减一减的方法是学习形声字的一种基本方法,本册中这个字是第二次用到,第一次是“做”减去单人旁就是“故”,老师在这里及时巩固减一减的方法非常有必要。

)出示“比”:这个“比”字可有趣啦,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比字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就是说一个人是不能比赛的,两个人才算有对手,可是你看两个人比赛的时候也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第一个匕字把长长的脚缩了回来,让出一点地方给第二个匕字。

(汉字是图画文字,通过引导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比较发现,让孩子感受汉字字形上的特殊内涵,更受到中国文化内涵的熏陶。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又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齐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这一设计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比尾巴》教学案例及分析(精选15篇)

《比尾巴》教学案例及分析(精选15篇)

《比尾巴》教学案例及分析(精选15篇)《比尾巴》及分析篇1片段一师:这是一场有趣的比赛,小朋友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让我们先看看参加这场比赛是哪些选手。

(出示动物名音节)生全神贯注地拼读着音节师:谁来认一认?生(迫不及待):我来我来……(学生回答时,及时正音)师(出示动物图片及名称)一齐来认一认。

生齐拼读。

师:你能连起来告诉大家吗?注意说到最后一个时在前面加上“和”。

生:今天来参加这场比赛的有猴子、兔子、松鼠、鸭子、公鸡和孔雀。

师:你真行!一下子把来比赛的动物全认出了,而且表达得十分清楚。

再请一位小朋友试试?(又一位小朋友说了)师:说的也很不错,语言连贯。

全班小朋友也学着说一说。

师:时间差不多了,选手们怎么还没出场?(出示重新排列过的未注音的词语)看,这是它们的出场名单,谁来叫叫它们?生纷纷举起小手,很自信的样子。

师:请你来。

生:猴子。

师:好!请你再帮个忙,把它找出来。

生(上讲台寻找图片贴在黑板上):我找到了猴子。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积极争取着。

学生依次找到了对应的图片,并贴在了墙上。

师:动物的名字里有两个生字宝宝,小朋友会读吗?生立刻拼读出来。

师: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都有“鸟”字。

师:对!你的眼力真好!这叫“鸟字旁”。

生跟读。

师:有这个偏旁的字多数与鸟类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的“鸟字旁”字。

生:我知道鹅,白鹅的鹅。

生:我知道鸦,乌鸦的鸦。

生:我知道鹊,喜鹊的鹊。

生:我知道鸽,鸽子的鸽。

师:(边听边板书)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字,你认识吗?(鸵)什么鸵?生:骆驼的驼。

噢,不对,骆驼不是鸟,是鸵鸟的鸵。

师:你们说对了。

请注意这“鸟”字在不同的位子写法稍有不同。

在左时最后一笔变提,在右是只要注意让位就行。

生边看老师写边小声地跟说着。

分析:为了让学生认识六个词语和两个生字,设计了“认选手,叫名字”这样一个环节。

学生通过拼读复习了拼音,又通过图字对照,初步记住了字词,最后通过“看名字,找一找”的方法,再一次记住了这些字词。

《比尾巴》说课稿15篇

《比尾巴》说课稿15篇

《比尾巴》说课稿15篇《比尾巴》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课文《比尾巴》。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以及教学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比尾巴》是一年级上册拼音学习之后的第三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精读课文。

前面已经学习过了一组识字课文和一组精读课文。

2、本课是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

通过三问三答说出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

儿歌旁边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体现了儿歌的意境,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感受到动物尾巴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都接触过有关动物尾巴的故事或儿歌,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同时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年龄小、比较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力还不足,集中的生字教学会使他们感到吃力。

他们又刚学完拼音不久,识字、课文朗读都只是初步,在朗读方面,学生已有的技巧不多,难以准确读好问句。

三、教学目标__分两课时完成,我要讲的是第一课时。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联系插图和生活实际,认识本课12个生字,认识一种新笔画“撇折”和两个新偏旁“八”和“鸟”。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会朗读问句。

情感目标:在朗读感悟、自主探究中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有观察其他小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为:巩固识字和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认识12个生字,认识一种新笔画“撇折”和两个新偏旁“八”和“鸟”。

教学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

五、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和富有创新活力的。

在一年级教材主张学生在玩中学、主动学的指导下,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好玩好动的特点,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下面四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字理识字教学法;3、随文识字法;4、游戏教学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认识1种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信息资料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小动物及相关尾巴图。

2、课前让学生收集小动物或者玩具,并了解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主题1、激趣:森林里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可多啦,有小猴子、小白兔、小松鼠……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瞧,比赛的牌子都挂出来了,(出示“比尾巴”字卡)你知道它们要举行什么比赛吗(指名读,齐读,“巴”要读轻声。

)这三个字你是在哪里认识的怎样记住它们(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2、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指名回答)把你收集到的小动物或玩具,展示给大家,说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先组内交流,再汇报。

)我们把这些小动物聚在一起,举行“比尾巴”交流会怎么样(板书课题)(“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趣味性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脑、眼、口、手并用,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自由地探究、表达,陶冶了性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对话平台初读1、“比尾巴”大赛的项目都有哪些呢(出示文中六个问句)2、自由练读问句,指导认识问句,教师示范问句的读法。

3、指名读,开火车读这六个问句。

(注意对朗读的评价)4、评选结果怎样呢请你打开书找一找吧。

(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以问促读,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5、汇报。

(读出六个陈述句)6、同座互相练读全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说明这篇儿歌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儿歌共四节。

第一、三节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究竟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第二、四节三句话,回答了第一、三段的三个问题。

两问两答,像是猜谜语,又像是考别人,别人说不出答案,而是自己自己知道答案,于是迫不及待地说出这个答案。

这首儿歌抓住了低年级孩子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这首儿歌还告诉学生,身边的事多么奇怪,有的尾巴长,有的尾巴短,有的尾巴像一把伞。

有的尾巴弯,有的尾巴扁。

还有哪些事物各不相同?需要仔细去察看。

学习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难点是读好问句。

教学要求1、比鲜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

认识1个笔画"斜钩"和3个偏旁"矢、八、鸟"。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学习朗读问句。

3、绷私庖恍物尾巴的特点,培养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本课的12个生字,三个偏旁,一个笔画。

会写"云、公、车"。

二、教学过程(一)趣味揭题,学习生字1苯裉欤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请我们每个小朋友做裁判。

它们比什么呢2苯淌Φ碧冒迨榭翁狻R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苯淌Ψ抖寥文。

2鼻胪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鼻胪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教师巡视,因材施教,注意读书习惯的培养。

)4彼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得是否达到了要求。

5 小组比赛,你问我答。

6 逼酪椤致郏指导朗读问句。

2024年比尾巴说课稿15篇

2024年比尾巴说课稿15篇

2024年比尾巴说课稿15篇比尾巴说课稿1(约4349字)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10课"比尾巴"。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和教学思想几方面对本课设计做介绍。

一、教材分析(一)文本解读《比尾巴》是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

通过对话说出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全文四节,每三句为一节,三问三答相互对应,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

儿歌旁边的插图,体现了儿歌的意境,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感受到动物尾巴的特点。

通过"我会写"这一训练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的书写方法和技能。

(二)目标设定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的设定,按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电脑显示)1、教养目标:(1)、学会3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撇折);两个偏旁:二(二字头)、八(八字头)(2)、会认12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育目标: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3、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课文的特点和低年级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体会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理解"松鼠的尾巴为什么好像一把伞?"(四)课时安排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我安排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图文结合,自主识字,朗读理解,体验感悟。

第二课时:背诵课文,实践运用,继续识字、指导写字。

(五)资源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六种动物的卡片(切开尾巴)、红花若干朵二、教法、学法分析1、情境激趣法心理学中的"优势法则"认为,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景中的某些要素,具有反应的优势,能促使各种反应与它联结,从而达到高效。

《比尾巴》案例及反思

《比尾巴》案例及反思

《比尾巴》教学案例及反思第十八次促进会课堂教学《比尾巴》听课实录茶亭小学胡婉君【教材简介】《比尾巴》是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

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课文中那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大大激发了学生们朗读的欲望。

儿歌旁边的插图,体现了儿歌的意境,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感受到动物尾巴的特点。

通过"我会写"这一训练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的书写方法和技能。

【教学片断一】游戏导入新课1、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吗?快拿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做个摸身体的游戏吧!2、游戏开始。

师: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头发,摸摸你的尾巴。

生:啊,我们没有尾巴啊?我们是没有尾巴,可小动物们有尾巴呀,你知道哪些有尾巴的小动物呢?生:猴子有尾巴。

老虎有尾巴。

兔子有尾巴……(“摸摸你的长尾巴”使学生和老师拉近了距离。

抓住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与他们进行朋友似的交流,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猜谜语比赛师:谁想参加?好,那我们就比一比谁猜的最多!请仔细听:①、脑袋聪明,手脚灵活,爱吃香蕉,喜欢爬树。

生:(猴子)②、耳朵长,尾巴短,三瓣嘴,胡子翘。

生:(兔子)③、脚像小扇子,嘴像小铲子,下水捉鱼虾,不湿小褂子。

生:(鸭子)【教学片断二】师:刚才,小动物们夸奖同学们啦!它们说,我们班的学生不但生字学得快,而且课文也读得好。

他们想请你们参加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把六种小动物的身子贴在黑板上,尾巴帖在小白板上,并让学生摸一摸尾巴。

然后朗读课文,当读到“谁的尾巴长”时,拿长尾巴的学生上台,当读到“猴子尾巴长”时,拿着猴子身子图片的学生上台,拼成一个整体,其他以此类推。

师:请拿着图片的学生准备好,其余学生朗读课文。

生: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

生贴图。

生:谁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短。

生贴图。

生:谁的尾巴像把伞?松鼠的尾巴像把伞。

《比尾巴》的一等奖说课稿3篇

《比尾巴》的一等奖说课稿3篇

1、《比尾巴》的一等奖说课稿篇一:比尾巴说课稿设计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潘放容将要给大家献上的是《比尾巴》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方法渗透、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比尾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篇课文的特点,我们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车”字,认识一种新的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字头和“鸟”字旁。

2、能正确读文。

3、逐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识字、写字。

二、教学准备针对一年级小朋友喜欢小动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爱玩爱动的特点,我们搜集了文中的动物图片结合闯关的游戏制作成了课件。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们准备了词语卡片、独立的生字卡片,搜集了笔画“撇折”和“车”字的演示ppt。

三、方法渗透《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和富有创新活力的。

在一年级教材主张学生在玩中学、主动学的指导下,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好玩好动的特点,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本课生字教学,我们采用了随文识字法。

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在教学中我们还把摸、贴、读、说、比等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学会与小组同学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入场。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

课堂伊始我们设计了游戏“摸摸你的小眼睛!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小屁股!摸摸你的小尾巴.....”使学生和老师拉近了距离,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孩子们做摸尾巴动作时发出惊讶顽皮的表情时,师相机教学词语“尾巴”,注意轻声。

紧接着抓住孩子喜欢听童话故事的特点,点出森林王国的图片,创设情境: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引出“比”字教学,导入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了解字词的意思。

(随课文情境认识9个生字,浅浅感受形声字的组字规律,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2、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和回答的句子。

3、通过看图学句认识图上的6种动物,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对动物的尾巴产生一定的兴趣)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读问句及一问一答对读
难点:读好问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森林王国中的动物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比赛呢。

可是他们既不比跑步也不比唱歌,比什么呢?赶快拼拼。

bǐwěi ba
比尾巴
指名读。

注重轻声读法指导。

除了尾巴,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嘴巴”、“下巴”,这时“巴”都要读轻声。

(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巴”字读轻声地规律)但是它单个字的时候又读作“巴(bā)”。

仔细看看这个巴字,你在哪个字里见过它。

(这也是对已学生字的反刍。

)出示
“爸”,那谁的数学学得最好,能用减法来记住巴字。

(减一减的方法是学习形声字的一种基本方法,本册中这个字是第二次用到,第一次是“做”减去单人旁就是“故”,老师在这里及时巩固减一减的方法非常有必要。


出示“比”:这个“比”字可有趣啦,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小结:比字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就是说一个人是不能比赛的,两个人才算有对手,可是你看两个人比赛的时候也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第一个匕字把长长的脚缩了回来,让出一点地方给第二个匕字。

二、创设情境,学习生字。

1、这样特别的一场比赛,你们想去观看吗?好,那就请各位小朋友在观众席上坐好了!听,音乐声响起了(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小动物们进场了,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都出来了。

小朋友可以一边看一边大声喊他们的名字。

(快乐奔放的音乐,惟妙惟肖的fash动画,俏皮可爱的小动物,无一不是小朋友们喜爱的,这里形成了一个小高潮,把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了)。

2、现在小动物们早已站好队,等候大赛主持人宣布运动员名单。

可是主持人刚才打来电话说他生病了来不了。

所以要在我们小朋友中间选出小主持人。

主持人将在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中产生。

看,这就是比赛名单。

只要你能正确、大声地朗读,就能成为小主持人了。

来,请拼音朋友帮帮忙,也可以请旁边的小朋友帮帮忙,赶紧自己练一练吧!(要当小主持人了,小朋友当然愿意去读,在这里老
么呢?(出示六个问句)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2、赶快拼一拼读一读,有哪些比赛项目?(学生自由拼读句子)
3、这里有个生字有点难读,我们来拼一拼。

谁,谁呀,是哪一位呀,这是在问别人,所以小朋友们看,谁字总是和小问号在一起,表示问别人问题,很想知道答案。

你哪个比赛项目最想知道答案呢,就赶紧来问一问同桌吧!(通过形象浅白的语言让学生了解问句的形式。


4、同桌互相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问句的形式虽然孩子们是第一次碰到,但是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离孩子的生活很近,只要通过练习孩子们就能掌握了。


5、学习生字:(课件显红几个生字:短、把、扁、最)这里也有四个生字宝宝想和大家打个招呼,你们认识他们了吗?
指导把字:咦,看着这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一定会发现刚才学的“巴”字又出现了。

)出示“巴—爸、把”,看,巴可喜欢交朋友了,它和不同的偏旁组合就变成了不同的字,而且听听,他们的读音还差不多呢。

(渗透字根与形声字关系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形
声字的规律,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形声字的能力。


(二)学习回答部分
1、关于这几场比赛,小动物们想请我们当评委,帮它们公正地、认真地、仔细地评一评。

请用“我认为....的尾巴....” 句式说话。

如果同意评委的评选结果,就掌声通过。

(这里又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孩子们兴致勃勃的来当评委,评得有道理就可以得到其他孩子热烈的掌声,还戴上了评委的牌子,小动物也戴上了金牌,这对于他们来说真是一件自豪的事情。

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比较分析了动物尾巴的特点,理解了“长、短、扁”等词语的意思,学会了说话。

玩中学,学中玩,这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形式。


(出示第二部分句子)看,比赛结果出来了,你能公布一下吗?(自由读—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准确的当总裁判—齐读)
师:你们都同意这样的评选结果吗?如果不同意,请说说理由。

四、多种形式读课文。

有一位作家也参加了比尾巴比赛,他把这次比赛的结果写成了一首儿歌,发表在了我们的语文书上。

快打开书本读一读吧。

自由读——男女生对读
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
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就是本着这一理念展开教学的,首先自始自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并且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的自主实践,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张丹
恩格贝镇中心小学
2014年10月1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