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特点与关键技术研究
三溪口河床式水电站工程特点与新技术应用

V0 1 . 1 2 No. 6 De c ., 20 1 4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1 1 4 4 . 2 0 1 4 . 0 6 . 0 1 0
三 溪 口河 床 式 水 电站 工 程特 点 与新 技 术 应 用
另外由表2数据可见紧临厂房的l一6泄洪闸位于厂房放坡开挖后回填的砂砾卵石基础上相比7一12泄洪闸原状砂砾58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第12卷卵石基础明显吸浆量要大而11l2泄洪闸为一期工程兼作纵向围堰的闸段紧邻导流明渠基础渗流较大因此吸浆量比710泄洪闸要大虽然泄洪闸由于底板已浇筑不能进行基础承载力试验但恒定压力下的吸浆量饱和情况以及i序孔的吸浆平均单耗差异情况已较好地反映了基础承载力提高情况及规律第 1 2 卷第ຫໍສະໝຸດ 6 期 2 01 4年 1 2月
溪口抽水蓄能水力系统

宁波溪口抽水蓄能电站水力系统抽水蓄能电站是以水为媒介进行能量的储存和转换的,通过将水抽往较高的位置实现将电能转换为水的势能储存起来。
在需要电能时则将水从高的位置放下来推动机组发出电能,完成将水的势能转换为电能。
本电站的水力系统包括上库、下库和引水系统三大部分,其中上、下库用来储存电站抽水发电循环所需要的水体,同时还拦蓄天然来水用来发电以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
引水系统则是连接上、下库和水泵水轮机,供机组抽水和发电的水流通道。
㈠上库上库有大坝、库盆、溢洪道以及跨流域引水渠道等水工建筑物组成,用来储存从下库抽上来的水和拦蓄天然来水,是电能以水的势能储存起来的地方。
当电力系统电能不足时再放水发电。
溢洪道是当水库水位很高又遇大洪水时,用来泄洪,以保证大坝和水库的安全运行。
跨流域引水渠道则是为了增大上库集雨面积,增加上库的来水量,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
上库位于溪口剡溪支流横坑溪上游一支流上,系在原横坑水库坝址兴建而成。
水库挡水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总库容为103万m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86.1万m3,水库校核洪水位(P=0.2%)327.98m,正常运行设计最高蓄水位327.0m,死水位309.7m。
坝顶高程328.5m,最大坝高48.5m,坝顶长度149.0m,宽4.0m。
在库尾左岸布置有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327.0m,长20m。
右岸布置有进水口,其型式为岸边式,进水口设有平面定轮事故检修闸门一扇,进水口前设有拦污栅,闸门起闭机室布置在右岸329.0m高程上。
上库左岸还布置有放空洞,它是利用上库施工时的导流洞改建而成,有拦污栅、引水钢管和阀门等组成。
放空洞引水钢管直径0.5m,总长25.0m。
它的作用是用来放空死水位以下水体,以便于检修大坝面板和进水口以及清理库盆。
上库集雨面积为 1.0km2。
引水流域,引水口以上集雨面积为1.55km2。
㈡下库下库由大坝、库盆和溢洪道以及泄流孔等水工建筑物组成。
下库用来拦蓄下库天然来水和机组发电后的尾水供机组抽水之用。
宁波溪口抽水蓄能电站下库面板堆石坝观测资料分析

Til An y i n p o oyp bs v to a a o o rpo lCFRD tXi u Pumpe t r g at n/ yDa io i Zhu te: alss o r t t e o er a in d t flwe o a ko d S o a e St i o /b iM a ln, Yu emi ge ll n ,tr i Ho iUn v riy ha i e st Abs r tThe o er a in ie s o o rpo lCFRD tXi ou Pu p tr g ato r ntr ls teme n rz nt ldiplc t ac : bs v to tm flwe o a k m ed so a e St i n a e i e na et l nta d ho io a s a e.
符 号 S
埋设 数 目 9支 ( 套 ) 三
宁 波 溪 口抽 水 蓄 能 电 站 位 于 浙 江 省 奉 化 市 溪 口 镇 卜 白村 , 要 由 上库 、 库 、 水 系统 及 厂 房 等 建筑 物 组 成 , 主 下 输 电站 装机 容 量 8 0MW 。 该 工 程 于 1 9 9 4年 初 开 工 , 库 和 上 下 库 从 l9 9 7年 5月 前 后 开 始 蓄 水 :
l工 程 概 况 及 观 测 设 备 布 置
11工 程 概 况 .
表 I 观 测 设 备 布 置 一 览 表
T bl Ar a m en fo er a i tu en s a e 7’ r ge to bs v t on i r m ns t
观测项 日
仪 器 类 型 YS I型 一1
板 『】 佗 移 、 板 应 变 以 及 坝 基 孔 隙 水 压 力 : 据 观 测 仪 器 自埋 设 至 2 0 日缝 面 根 0 0年 的 观 测 资 料 , 中 分 析 了 各 项 观 测 物 理 量 的 变 化 规 文 律 和变化趋 势 , 合评 价了大 坝的1 作性态 一 综 关 键 词 : 口抽 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能 电 站 下 J 面 板 _ 石 坝 溪 车 } f # 原 型 观 测 资 料 分 析
溪口抽水蓄能渗漏排水系统

厂房渗漏排水系统一.系统组成厂内渗漏排水系统是由设置在厂房最低层(▽25.0m~▽30.0m)的渗漏排水井,深井排水泵(两台)排水管路及自动化测控元件以及射流排水泵一台等组成。
另外,因1#机尾水隧洞施工问题,使厂房球阀层渗漏水量过大,为确保地下厂房安全,利用机组的检修排水泵设备,经少量的管路改造,将机组检修排水泵的设备兼用于集水井的备用排水泵设备。
二.渗漏水来源及排水去向1 厂内竖井壁渗水2 技术供水管路系统渗水及过滤器排污水3 机组检修排水管路系统漏水4 球阀及伸缩节渗漏水 (球阀密封排水)5 蜗壳排气 (Ф76.1×3.6)6 顶盖排气 (Ф76.1×3.6)7 球阀及管路冷凝水排水(DN40)8 球阀与蜗壳排水(Ф60.3×3.6)9 水轮机主轴密封排水(水轮机顶盖排水)(DN50)10 空压机及储气罐排污(Ф32×3.5)11 电梯井底排水(Ф108×4)12 发电机消防操作排水(Dg50)13 厂内各层地面水沟排水总之,厂内的排水,除机组各部冷却器的排水是排到尾水管外,厂内其它所有排水均流入渗漏集水井。
深井排水泵的排水和射流泵排水都至厂区防洪排水沟(▽57.0m)。
三.设备技术规范及额定参数1 水泵型式:深井水泵型号:200JC/K80-16×3流量:80m3/h扬程:48m2 电动机型号:YLB180-1-2功率:18.5 KW5 集水井总容积: 77.4m3有效容积: 64m3四.系统运行控制方式1 系统正常渗漏排水,是由深井排水泵自动排水,两台泵互为备用,水泵的启停由集水井内的水位浮子信号器,根据水位的高低予以控制。
a 当集水井水位达到▽29.4m时,工作泵自动启动排水;b 当集水井水位下降到▽26.9m时,工作泵自动停止;c 当集水井水位继续上升到▽29.6m时,备用泵自动启动排水;同时发出报警信号。
这时要求运行人员去现地检查原因。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存方式,其建设涉及多项关键技术。
本文将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能源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原理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利用水资源的高位和低位之间的高度差,通过在高峰时段将水抽升至高位蓄能,在需求高峰时释放水流驱动涡轮发电,实现能源的储存和调峰。
其具有储能效率高、调峰能力强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技术分析1.地质勘察技术在选址阶段,需要进行地质勘察,确定水库、厂房等建设位置。
地质勘察技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
2.工程建设技术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涉及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包括水电站建设、水库建设、水轮机安装等。
工程建设技术应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水轮机技术水轮机是抽水蓄能电站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水轮机技术包括设计制造、调试等环节。
4.调峰控制技术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调峰能力,调峰控制技术包括储能阶段的水泵启停控制和发电阶段的水轮机启停控制,能够根据电网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5.环保技术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需考虑环保要求,包括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环保技术在减少对环境影响的确保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是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和高效运行的基础。
地质勘察、工程建设、水轮机、调峰控制和环保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够提升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质量和运行效率,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技术,其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
不断优化提升相关技术水平,将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积极影响。
溪口抽水蓄能励磁系统

宁波溪口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组励磁系统1概述为了满足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要求,调节控制同步发电电动机的机端电压和无功功率,宁波溪口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励磁系统采用了瑞士ABB公司生产的UNITROL系列产品中的第四代产品UNITROL P—数字式自并激可控硅静止励磁系统。
该系统利用了现代的数字技术和当前所能达到的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
励磁电源取自电动机/发电机出口换相开关外侧。
励磁系统设有一套自动电压调节器(AVR)和一套手动励磁电流调节器(MER);机组采用逆变灭磁和灭磁电阻灭磁两种方式;机组起励采用220VDC直流起励。
每套机组励磁系统主要包括:一个三相干式励磁变压器、可控硅整流装置、自动电压调节器和手动励磁电流调节器、磁场开关装置、灭磁电阻装置、起励装置、励磁系统控制和保护装置、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及直流电压和电流变送器、交流和直流侧励磁联接母线和电缆。
其励磁系统原理图如下。
励磁系统原理图2 励磁系统的参数和特性:励磁系统主要参数和特性如下:额定负载励磁电压:156V 额定负载励磁电流: 1045A 励磁强励顶值电压:315V 励磁强励顶值电流: 2220A 励磁强励顶值时间:30 Sec 电压响应时间:上升方向 0.08S 电压调节精度优于 +/-0.5% 下降方向 0.15S自动电压调节范围 70%~110%发电机空载额定电压手动电压调节范围 20%发电机空载励磁电压至110%额定励磁电压3 励磁系统的构成励磁系统的主要构成设备如下:3.1 励磁变压器励磁变压器为三相户内型树脂浇注绝缘的干式变压器额定功率: 590KVA 过载: 2x12N 30秒/周额定一次电压: 10.5KV 额定二次电压:342V绝缘水平:低压/高压 F级/H级工频对地耐压:35KV雷击冲击耐压: 75KV 短路电压UCC:5.98%绕组类别: Yd11 冷却方式: AN3.2 可控硅整流器整流器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晶闸管整流桥。
每套整流器由3个并联支路组成。
溪口抽水蓄能水泵水轮机资料

宁蓄电站运行部学习班培训资料宁蓄电站水泵水轮机根据本电站的条件及这一水头段机型,采用单级、单速、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
水泵水轮机及附属设备由瑞士苏尔寿爱雪维斯(SEWZ)设计、制造和配套供应。
一水泵水轮机主要参数:转轮直径: 2248 mm转轮叶片数: 9最大毛水头: 271 m最小毛水头: 240 m极端运行最小毛水头: 236.6 m额定水头: 240 m额定流量: 19.6 m3/s额定转速: 600 r/min额定出力: 41.5 MW瞬态飞逸转速: 885 r/min稳态飞逸转速: 830 r/min吸出高度: -23 m水轮机工况最优比转速: 90.3 mkw水泵工况最优比转速: 144.6 mkw机组俯视旋转方向:水轮机工况逆时针方向;水泵工况顺时针方向最大轴向水推力: 113t(包括所有转动部分的重量)二水泵水轮机主要结构特征第1页共9页1总体布臵形式1.1 水泵水轮机型式为立轴、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水轮机轴通过中间轴与发电电动机连接。
1.2 和常规水轮机类似,本电站水泵水轮机也是由可拆卸部件既转轮、主轴、水导轴承、轴承支座、顶盖、导水叶、导水叶操作机构、接力器、主轴密封装臵和预埋部件既蜗壳、座环/底环、尾水管、机坑里衬等组成。
其中可拆卸部件可利用厂房内起吊设备及机坑内起吊设备通过水轮机机坑旁侧通道进行拆卸,既能实现“中拆”方式。
下面将介绍上述各组成部件的构造、作用、工作原理、参数、安全监测装臵等内容:2.1 转轮我厂水泵水轮机是立轴、单级、混流可逆式。
它是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又是将机械能转变为水能的部件。
其主要尺寸材料如下:转轮直径: 2248mm材料: A743CrCA6NM叶片数: 9片水轮机工况转向:逆时针方向重量: 5.25吨上迷宫环间隙: 0.8 mm下迷宫环间隙: 0.8 mm转轮采用不锈钢铸焊结构,另外在转轮的上冠和下环设有止漏环,止漏环采用与转轮一同整体铸造的结构,转轮拆装用厂家提供的专用工具。
一、项目名称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关键技术

一、项目名称单机400MW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关键技术二、推荐意见本项目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针对单机400MW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中的电站动能条件与机组参数适应性、机组稳定性设计、机组和厂房振动控制、施工检修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研究,提出了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电站多参数关联优选方法,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额定水头和水头变幅的分水头段精细化取值通用标准;揭示出400MW级蓄能机组抽水和发电相反方向稳定性相互影响与制约的机理,提出了机组抽水和发电双向稳定性裕度控制技术;提出机组过渡过程结构非稳态动力响应全过程分析技术和一种抽水蓄能机组全频段监测方法,创新结构振动评价体系;提出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施工检修新技术。
本项目成功实现了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机组的工程应用。
研究成果在后续多个工程获得应用,使得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单机容量从300MW级跨越到400MW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推动了抽水蓄能行业科技进步。
推荐该项目为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抽水蓄能电站属于大规模的储能装置,是世界公认的运行灵活、经济环保的调峰电源,目前在国内外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性,目前抽水蓄能电站正向着高水头、高转速、大容量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核电和新能源的建设使得系统调峰问题更加突出。
我国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面实现高性能大容量水电机组和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备设计和制造的自主化。
"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因此,亟需进一步提升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工程建设和运维管理能力,解决浙江省调峰问题,落实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特点与关键技术研究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李志武八十年代末期,中国用电紧张的局面有所缓和,但电力供需矛盾并未根本缓解,不少电网电力供需矛盾由缺电量转为主要缺电力。
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带,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电网峰谷差越来越大,而电网调峰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电网日益增大的调峰要求,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持续、稳定发展。
在90年代初,中国已准备进行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但由于一些地方电网所需调峰电量较小,技术经济比较后只需建设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第一座中型纯抽水蓄能电站——溪口抽水蓄能电站,于1994年2月开工建设,1997年12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1998年5月全部机组并网发电并投入商业运行。
电站充分发挥了调峰填谷的作用,在改善地方电网运行质量,提高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之后,中国又建成5座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还有的正在建设和规划中。
因此,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对促进中国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工程规模及效益宁波溪口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距负荷中心宁波市仅39km,距奉化市25km,距奉化至宁波110kV输电线路奉化变电所13km。
溪口镇距上水库4km,距电站厂房及下水库2km。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0MW,由2台单机容量为40MW竖轴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组成。
电站发电最大、最小(净)水头分别为268m和229m,设计水头为240m,发电最大引用流量19.69m3/s,水泵最大、最小扬程分别为276m和242m。
日发电量为40×104kW.h,日抽水用电量为54.8×104kW.h,日发电历时(折合满发)为5h,日抽水历时(折合满抽)为6.85h,年发电量为1.26×108kW.h,年抽水用电量1.72×108kW.h,总投资33500万元,每千瓦投资为4188元。
2.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上水库、输水系统、厂房、升压开关站和下水库五部分组成,电站输水道总长与水头比值(L/H)为4.7。
1)上水库上水库坝型为钢筋混凝土面板石坝,最大坝高48.5m,坝顶长153.9m,坝顶宽6m。
上游坝坡1:1.4,下游坝坡1:1.3--1:1.4。
总库容103×104m3,正常发电调节库容67.05×104m3,备用库容9.95×104m3,用以特枯水年枯水期补充上下库的蒸发和渗漏损失。
正常运行时水位日变幅为13.92m。
2)下水库下水库坝型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为了扩大下水库的库容,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取向库外弯曲的弧型坝轴线。
结合库区清理和坝体填筑,库区开挖后,可增加有效库容15.4×104m3,其中发电调节库容10×104m3,死库容4.4×104m3,最大坝高44.2m,坝顶长度274m,上游坝坡1:1.4,下游坡1:1.5--1:1.6,总库容86.1×104m3。
水库正常运行时水位日变幅14.5m。
3)输水系统输水系统由进口、引水隧洞、调压室、压力钢管和尾水洞等部分组成。
进水口形式为岸边竖井式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
进水口平、立面为伸向库内喇叭型扩散段。
最大引用流量为2×19.96m3/s。
引水隧洞平面布置为一直线,长425m,隧洞内径3.4m。
隧洞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0.5m。
在发电工况下洞内流速4.27m/s,抽水工况下,流速3.37m/s。
调压室为双室式。
根据地形布置为烟斗状,调压室竖井直径为3.4m,下室内径为3.5m,布置在隧洞一侧,其中心线在平面上与隧洞交角64°,立面上向隧洞方向设1%纵坡。
上室为开敞式圆型水池,衬砌后内径为9.0m。
压力钢管内径3.2m,长639.4m,在平面上为一直线,立面上顺坡布置。
沿程设5个镇墩,在第5个镇墩后以斜洞降至水轮机组安装高程与月牙型岔管连接。
岔管后分为两支管,分别与两台机组的蜗壳进口相连。
2台机组各设一尾水洞,两条尾水洞平行布置。
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0.5m,洞内流速:发电工况3.95m/s,抽水工况3.06m/s。
当电站最大引用流量2×19.69m3/s时,过栅流速为1.08m/s。
4)厂房及开关站由于机组的吸出高度Hs=-23m,所以机坑的开挖深度大,选用半地下竖井式厂房以满足机组的这一要求。
本电站采用两机一井圆形竖井方案。
竖井开挖直径27.2m,混凝土衬砌厚度1.0m。
竖井内分为四层,分别为蜗壳层、水轮机层、中间层和发电机层。
主厂房地面以上高度16.9m,地面以下高度31.5m。
副厂房布置在主厂房的下游侧,分为地下层、地面层、电缆层、中控层、通信层和电梯机房层。
110kV升压开关站布置在主厂房右侧,距副厂房右端10m。
3.主要机电设备1)接入系统方式及电气主接线本电站以单回110kV线路接入220kV奉化变电所110kV侧。
由于本电站仅2台发电电动机组及一回出线,电气主接线较为简单,采用发电电动机和主变压器组成的单元接线及110kV侧采用单母线的接线方案。
发电机电压(10.5kV)侧选用两台真空断路器组成换相开关,用于抽水和发电工况的相序转换。
大电流高压真空开关均采用进口主要部件,国内组装成套的方式。
2)水力机械为获得较高的水力效率,并减少机组尺寸和减少投资,水泵水轮机转速经500r/min、600r/min和750r/min的三种方案比较后,采用机组额定转速为600r/min,转轮直径2.248m的方案。
水轮机的设计水头为240m,额定出力41.5MW,水泵最大出力45.0MW,机组吸出高度为-23m。
每台水泵水轮机前设一台直径为1.4m的双面止水球阀。
厂内设有桥式起重机一台,供安装与检修期间吊装主机设备及辅助设备用。
厂内还设有技术供水泵、检修排水泵和渗漏排水泵。
全厂设置低压空压机2台和高压空压机2台,供机组制动及维护检修用气、油压装置充气和水泵工况起动压水用气。
3)电工本电站安装2台竖轴悬式空气冷却可逆发电电动机,发电工况额定出力47.85MV.A,电动机工况为46.0MV.A,额定电压10.5kV。
励磁采用自并激可控硅静态励磁系统。
2台主变压器为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风冷式变压器,每台容量50MV.A。
电站采用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简化常规控制设备为辅的监控方式,整个系统由电站主控级和现地单元组成,以完成机组开、停、工况转换等顺序控制;中央控制室设主控级计算机及简化返回屏,值班人员通过主控级计算机和简化返回屏完成对全厂机组和主要电气设备及辅助设备的控制和监视。
4)金属结构及通风空调电站在上水库进水口设一扇事故检修闸门,采用定轮式平板闸门,由一台固定卷扬机单吊点起闭机操作。
下水库每一条尾水设一扇平板事故检修闸门,每扇闸门配一套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操作。
根据电站厂房布置的特点以及机电设备对环境标准要求的不同,全厂通风空调系统划分三部分:主厂房通风空调系统基本为直流式系统运行,主机室采用季节式空调,副厂房采用机械排风系统,控制值班室采用柜式空调风管送风方式。
4.电站关键技术特点1)建立了独特思路的可逆式机组全特性曲线数学转化模型,使转化后的曲线分布均匀、平直,优化了输水系统水力设计。
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计算需利用可逆式机组的全特性曲线。
可逆式机组的全特性曲线有两个形状特殊、不利于插值计算的区域:曲线密集、交叉的水泵工况区和曲线呈“S”形的水轮机飞逸和制动工况区。
为此,许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先后提出了若干特性曲线的转化方法,但都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通过多年的实践,并结合工程,我们提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使转化后的曲线分布均匀、平直,优化了输水系统水力设计。
2)合理采用多节锥管组成的非对称型钢叉管,改善了电站运行水力条件。
通常认为月牙肋钢岔管是较适合于双向水流条件的钢岔管之一。
经过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我们合理采用多节锥管组成的非对称型钢岔管,并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确定了岔管的分岔角和锥管的锥角,改善电站运行水力条件。
3)在国内抽水蓄能电站中首次采用半地下竖井式厂房,与地下式厂房相比,有利于改善电站的运行条件,方便施工,节省投资。
由于抽水蓄能电站可逆式水泵水轮机机组要求的吸出高度较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一般都采用地下式厂房布置,地勘工作量大、洞室开挖工期长、投资大,建成后运行条件也比较差。
对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如果地形地质条件允许,半地下式竖井厂房是较为经济的布置形式。
4)研究解决了水泵工况半压异步启动方式技术难点,缩短了启动时间,节省了投资。
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组启动方式一般有同轴电动机启动、“背靠背”同步启动、变频器启动和异步启动几种。
对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因单机容量不大,有条件采用半压异步启动,这样既缩短了启动时间,又节省了投资。
采用半压异步启动,关键要解决对电网的冲击和机组发热。
经过研究我们提出了采用两个低压绕组轴向分裂排列的特殊变压器技术,使半压绕组阻抗电压从13%提高到38%以上,有效限制了启动电流。
同时在电机设计及制造工艺上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例如采用实心磁极的转子,相比鼠笼阻尼绕组的转子,热容量大大提高。
半压异步启动对机组继电保护、电站控制系统都有特殊要求,进行了专门研究。
溪口抽水蓄能电站采用半压异步启动方式,取得了成功,水泵启动时间不到2分钟(其它方式都要7、8分钟以上),电网冲击和谐波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与其它启动方式相比节约投资500万元以上。
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半压异步起动是成功的,它主要体现在:起动时间短(从起动指令发出到全压开关合上仅需2分钟);起动安全可靠;对电网影响较小(经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测试,机组起动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电网谐波均符合国家标准)。
5)根据地形条件,采用了反弧型坝轴线面板堆石坝,增大了水库库容,减少了水库库盆开挖,这在全国众多已建成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尚属独创,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溪口蓄能电站为了减少耕地淹没、缩短坝长、减少坝基开挖,结合库盆的清理、扩挖,坝线采用了反拱弧形。
对于钢筋砼面板堆石坝而言,一般宜采用直线坝轴线,反拱弧形坝轴线应用于砼面板堆石坝在国内尚属首次。
坝体反向拱承受水压力后将增大面板间垂直缝,特别是面板与两岸间周边缝的变位。
在通过对坝体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计算的基础上,下水库大坝采用曲率半径为100m的反拱单弧轴线。
经计算:竣工期最大位移为0.155m,运行期为0.19m,面板的最大法向位移为0.048m,底部周边缝的位移小于1mm。
考虑了最大坝高只有44.2m,属中偏低坝,只要进行合理分块、妥然基础处理、加强止水、精心施工是可以满足变位的需要。
溪口下水库大坝中间缝及周边缝止水均采用二道,表层用“SR”填料覆盖,并在上游死水位高程以下铺设粘土铺盖作为第三道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