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调查

合集下载

实验三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实验三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Company Logo
样方的形状最常用的是方形样方;样地大小的确 样方的形状最常用的是方形样方; 定常用最小面积法,一般草木植物可用1m*1m样 定常用最小面积法,一般草木植物可用 样 灌木可用5m*5m样方,乔木则根据具体情况, 样方, 方,灌木可用 样方 乔木则根据具体情况, 可适当加大尺度,如可考虑20m*20m样方。在这 样方。 可适当加大尺度,如可考虑 样方 里我们采取10m*10m。 里我们采取 。 群落的命名方法: 群落的命名方法:将各个层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 和生态指示种的学名按顺序排列;如兴安落叶松和生态指示种的学名按顺序排列;如兴安落叶松 杜鹃-红花鹿蹄草群落 杜鹃 红花鹿蹄草群落

Company Logo
三、实验器材
GPS、测高仪、坡度仪、钢卷尺、折尺和胸径尺、 GPS、测高仪、坡度仪、钢卷尺、折尺和胸径尺、 50米卷尺和样方绳 样方记录表。 米卷尺和样方绳、 50米卷尺和样方绳、样方记录表。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 地上部分的分层主要取决于光照、 地上部分的分层主要取决于光照、温度和湿度等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 发育良好的森林群落一般可划分成乔木层、 发育良好的森林群落一般可划分成乔木层、灌木 草本(及小灌木)层和地被层4个基本层次 个基本层次。 层、草本(及小灌木)层和地被层 个基本层次。 在层次划分时, 在层次划分时,将不同高度的乔木幼苗划入实际 所逗留的层中 。 藤本植物和附、寄生植物, 藤本植物和附、寄生植物,它们并不形成独立的 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各层次直立的植物体上, 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各层次直立的植物体上, 称为层间植物。在作具体研究时, 称为层间植物。在作具体研究时,往往把它们归 入实际依附的层次中。 入实际依附的层次中。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植物群落调查考察植物群落有各种方法,如样地法、样线法、距离抽样法、点样法等。

其中样地法是基础方法,用样地法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说明如下:(一)样地的设置样地不是群落的全部面积,它仅是代表群落的基本持征的一定地段。

对植物群落考察应在确定的样地内进行,通过详细调查,以此来估计推断整个群落的情况。

样地选择的方法:选择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

(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

(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1.样地的形状: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除此还有样条,样线,弱圆等。

可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具体选择.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大型样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为防止出现闭合差,在森林调查中,样方常沿着预定的测线方向呈菱形设置。

其方法是由中心点定出距离为样方对角线长度的两个点,然后从这两点分别拉直长度恰为样方边长的测绳,使其在每一侧都恰好交接,就是样方的边界.2.样地面积下列样地面积的经验值可供考察时参考使用:草本群落1~10m2,灌丛16~100m2,单纯针叶林100m2,复层针叶林、夏绿阔叶林400~500m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000m2,热带雨林2500m23.样地数目样地数目多少取决于群落结构复杂程度。

根据统计检验理论,多于30个样地的数值,才比较可靠。

为了节省人力与时间,考察时每类群落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3~5个样地;所有样地应依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免混乱.4.样地布局:一般可选用主观取样法,即选择被认为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调查样地. (二)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内容与方法样地调查内容主要有环境条件,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组成特征,群落的外貌。

1.环境条件调查:包括以下五项:(1)地理位置,(2)地形条件。

(3)土壤条件.(4)人类影响。

(5)气候条件。

2.组成特征调查:(1)种类组成。

记录一份完整的种类名单。

在设定的样地内调查,记录,完成.为防遗漏,还应在样地周围反复踏查。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实验)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实验)

幼儿中班家园共育内容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园共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幼儿中班家园共育的内容。

一、生活习惯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家庭中,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按时作息、自己穿衣、刷牙、洗脸等自理能力。

例如,每天固定的起床和睡觉时间,让幼儿逐渐形成规律的生物钟。

在幼儿园,老师会教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整理玩具等。

家园需要保持一致,共同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比如,家长在家中要鼓励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幼儿园老师则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强化幼儿对洗手步骤的记忆。

二、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幼儿品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幼儿诚实、友善、尊重他人等品质。

比如,家长在与家人和朋友相处时,展现出友善和互助的行为,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幼儿园则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和践行良好的品德。

例如,讲《狼来了》的故事,让幼儿明白诚实的重要性。

三、学习能力的培养中班幼儿开始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有了更强的学习欲望。

家庭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如阅读绘本、玩益智游戏等。

家长在陪伴幼儿的过程中,要鼓励他们提问和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则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如科学实验、手工制作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家园要相互沟通,了解幼儿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适合幼儿的学习计划。

四、社交能力的培养社交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多带幼儿参加社交活动,如家庭聚会、社区活动等,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和分享。

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打招呼,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幼儿园,老师会组织合作游戏、小组活动等,让幼儿在集体中学会合作、协商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搭积木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报告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报告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报告_____种群密度调查一、目的与要求了解野外调查时对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上的一个实测数据。

二.用品与材料1.测量仪器:地质罗盘(指南针),GPS(经纬仪),海拔表(气压高度表),测绳,计步器,测高仪,望远镜,照相机,大比例地图。

2.调查测量设备: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记录本,标签。

3.文具用品: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

4.采集工具:铁铲、枝剪、土壤袋、标本夹、标本纸、放大镜、昆虫采集箱。

三、内容与方法(一)取样方法的设计在植被研究中取样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这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有关。

常用的几种主要方法为:代表性样地法、随机取样法、分层随机取样法、系统取样法。

本实验采用代表性样地法。

1、代表性样地法这是一种根据主观判断有意识地选出某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调查,因此是主观选择取样。

用这种方法取得的资料不能用于统计分析,但是却适用于像排序等某些多变量分析技术。

(二)取样技术(1)标准样方法(1)样方法:在一块样地单位上选定样点,将仪器放在样点的中心,水平向正北0°,东北45°,正东90°引方向线,量取相应的长度。

则四点可构成所需大小的样方。

样方类型:记名样方、面积样方、质量样方、永久样方。

1. 取样数目如果群落内部植物分布和结构都比较均一,则采用少数样地;如果群落结构复杂且变化较大、植物分布不规则时,则应提高取样数目。

总面积的5%~10%或1%。

2、样方形状样方形状为方形、长方形或圆形。

校园草地群落调查分析

校园草地群落调查分析

实验三校园草地群落调查分析一、实验目的与意义1.了解校园草地的主要群落有哪些.2.对各个草地群落内植物的种类、数量等进行统计分析.3.初步掌握群落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技巧等等.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对象试验样地的位置:(1)理科楼西侧草坪;(2)东区田径场试验样地的自然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较肥沃,生长环境较好试验样地的群落名称:蔓花生群落台湾草群落三点金群落试验样地的利用现状:理科楼西侧草坪作观赏地用;东区田径场草坪作为运动场所休息场地用2.试验材料剪刀、绳子、一次性筷子、卷尺、笔、纸等3.试验方法样方法、直接计算、目测估计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群落的种类组成1.1台湾草群落1.2三点金草群落1.3蔓花生群落2.数据统计分析1.组成性质分析3.群落的最小面积a.台湾草群落的最小面积为100cm2,则取样方为研究对象b三点金草群落的最小面积为100cm2,则取样方为研究对象c蔓花生群落的最小面积为3200cm2,则取样方为研究对象4.群落的种类组成性质分析台湾草群落三点金草群落蔓花生群落5.群落优势种简介台湾草,又叫细叶结缕草,天鹅绒草,禾本科结缕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呈丛状密集生长,属暖季型草,喜光,不耐阴。

三点金草,别名三脚虎,六月雪,豆科山绿豆属植物,可入药;蔓花生,为蝶形花科。

蔓花生属多年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热带及南美洲。

耐阴性教强,生长适温为18-32 。

抗有害气体,适于做地被植物。

有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

6.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从表格统计的数据来看,蔓花生群落拥有较多的物种,即群落丰富度较大。

三点金草群相对丰富,台湾草群落较单一。

群落多样性的具体方法常见有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DIC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 多样性指数。

物种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环境稳定,可利用资源丰富,生境异质性强.由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蔓花生群落在这方面比较有优势。

7.群落的种间关联在一个特定的群落中,有的物种经常生长在一起,有的则相互排斥,而趋向分隔现象。

地科实习专题三:植物样方调查

地科实习专题三:植物样方调查

专题三:植物样方调查调查人:地科二班第一组日期:11月12日上午一、调查地区的基本概况时间:11月12日地点:树木园附近天气:晴环境条件:海拔330米左右坡度:30度左右植物群落状况: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金叶含笑、秃瓣杜莺、马尾松等乔木和多灌木丛。

草本植物与淡竹叶居多。

植物群落土壤类型:为发育程度较好的黄壤,地形起伏不大,树木多为人工载种。

二、植物群落调查细则1、根据调查样地显示,本组将植物群落分为3层,分别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再进行具体调查。

2、调查方法:样地调查法(考虑样地形状、大小、布局) 随机抽样法、系统取样法、分层抽样法。

3、工具:实验工具(样方绳)4、调查步骤:(1)选取样地。

(2)选取随机点。

(3)A、圈地,圈出一个30平方米的样地,计算乔木群落并调查其胸径大小、冠幅、生长状况及随机点到树的距离。

B、选取3个4平方米的样地,将其编号,调查样地灌木的地径、冠幅、高度及类别。

C、选取2个0.25平方米的样地,调查其树木多少及植被类别。

(4)整理数据:计算植物个体相对多度、相对显著度、相对频度、重要值并将数值填入表格。

(5)植物群落调查总结。

三、植物群落调查数据(一)植物重要制的分析简表日期:11月12日地点: 树木园附近观测人:地科2班第一组样方面积:5x6米样方数目:1(二)乔木调查(三)草本调查(四)灌木调查四、活动剪影五、活动总结通过今天上午的取植物样本实习,我们学到以前书本中没有学到的东西,不仅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还很好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计算能力、与同学交流的能力,同时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只有通过每一个的努力才能做得更好。

植物种群密度分析(1)

植物种群密度分析(1)

实验三植物种群密度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种群的密度与频度的计算方法2、了解种群的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二、实验原理种群特征指标很多,植物的密度、频度等。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的描述,是植物群落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

D(密度)=N(样地内某物种个体数)|S(样地面积)频度是指某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率。

F(频度)=n1(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N(样地总数)X100%在理论上,物种的密度和频度反映的是该物种在一定环境内空间分布特征,是种群生物学特征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或选择的结果。

其数值的大小影响种间或种内关系,进而影响种群生存竞争。

三、仪器设备1、实验器材:样方测绳(100M)、皮尺(50M)等2、调查统计表四、实验步骤1、样地的选择(1)确定样地:样地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

根据具体情况在室外就近选择乔木、灌木、或草地样方。

(2)确定样方大小:乔木样方面积为20X20M2;灌木面积为5X5M2;草本面积为1X1M2.(3)取样方法:随机设置样方10-30个(根据具体情况确定)2、确定研究物种在样地内选择2-10种植物(一般每个小组选择2种)、识别物种名称并编号。

3、数据的调查(1)在一个样方内调查选定物种的数量,并做记录。

(2)在随机设置的N个样方内调查选定物种出现情况,并做记录。

4、数据计算密度的计算D(密度)=N(样地内某物种个体数)|S(样地面积)面积单位M2频度的计算F(频度)=n1(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N(样地总数)X100%数据记录于表中。

五、实验要求(1)样地选择典型、精确样方面积(2)植物个体数量准确,一般样方数量不少于10个。

(3)认真将数据填入表格六、实验结果。

实验四样方法调查种群数量及种群内分布型的测定

实验四样方法调查种群数量及种群内分布型的测定

fx2 ∑fx2=
三、实验步骤 (模拟实验)
• 1. 将搪瓷托盘等分成若干个小方格(1.5cm × 1cm) 编号:00~22
• 2. 利用随机数字表,确定抽取样方号
• 3. 计数已确定抽取样方中的个体数量
• 4. 计算每个样方内平均个体数,然后乘22,即为种 群数量的估计值。同时计算样本方差
四、作业
误差估计法
取样数目(N)与估计误差的关系
平均值滑动法
滑动平均数或方差对样方数量的相关曲线
t值计算法
n
t 2 2
d2
• d为样本平均数的允许误差,可根据实验情况,人为 确定,如允许误差在10%以内;t可通过查t值表得到 ,若样本数大于10,差异显著性水平为5%时,t值约 为2;σ2为总体方差,是未知的,可用S2代替σ2
t可通过查t值表得到若样本数大于10差异显著性水平为5时t值约种群的内分布型方法种群的内分布型的研究属于静态研究比较适用于植物定居或不太活动的动物也适用于测量鼠穴鸟巢等栖息地的空间分布本实验仅介绍方差平均数比率法每个样方生物个数fxfxfxfx将搪瓷托盘等分成若干个小方格1内分布型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种群数量估计值
同时计数托盘中全部个体数(实际值),比较种群数 量估计值,是否在允许10%以内
• 计算公式:
n
xi
x i1 n
S2
fx 2
( fx)2 f
f 1
一、实验目的
• 样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该方法技术 要点
• 分布型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测 定动物种群内分布型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
• 样方法:随机、平均、估计整体
• 样方的形状:方形、长方形、条带状、 圆形:代表性
样方数的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