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法国美术

合集下载

西方艺术史:17、18世纪法国美术-普桑【37】

西方艺术史:17、18世纪法国美术-普桑【37】

西方艺术史:17、18世纪法国美术-普桑【37】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Poussin,1594—1665)18岁瞒着家里到巴黎学习雕塑和绘画,30岁定居意大利。

1640年,他被请回法国,为枫丹白露王宫和圣日耳曼大教堂作画,任宫廷首席画师,并领导装饰王宫的工作。

但法国画家的敌视与不合作态度终使他愤愤而去。

《萨宾妇女被掠》、《摩西遇救》、《阿尔卡迪亚的牧人》、《诗人的灵感》、《酒神的狂欢》等作品使我们感到这位古典主义大师既崇尚古代艺术,又善于发掘自然的美;既服从感觉,又尊重理论;既有纯熟技巧,又有高昂热情。

《井边的丽贝卡》在1630年至1640年的10年间,普桑以神话与历史为题材作了大量油画。

这些作品说明普桑在罗马时期的题材倾向,即以历史与神话形象的描绘来寻求他所向往的古典主义艺术原则。

这幅油画《抢劫萨宾妇女》是他的典型画例之一。

他从1634年起至1638年,前后画了两幅同一题材的变体画。

两幅画的构图大同小异,场面都很大,人物的搏斗动势极为激烈。

全画气势宏伟,色彩严谨。

把两幅作一比较,要算这一幅(作于1637-1638年)人物处理最得当,构图较为平衡,形象塑造也很美,动势凝练,充满着激情。

左侧一个罗马人正把一萨宾女人抱在怀里。

女人四肢乱动,疯狂狰扎,试图从他那强有力的臂膀中挣脱出来。

为加强这一组人物,画家在他们左侧又添了一个穿红衣的传令官。

他的动势与抢劫者构成明显的动静对比。

传令官似乎很冷静地站着,观看这一场野蛮的劫掠。

另一个站在建筑物高处的罗马指挥官,身披红色大氅,十分醒目。

他是这场劫掠的制造者与指挥者。

他身上的红色不仅与下面的传令官的红色相呼应,而且牵引了前景上左右两组的抢劫与屠杀行为。

右边一个老人抱住狂暴的罗马士兵,企图阻止他去杀害被抛掷在地上的婴儿。

婴孩的母亲,萨宾妇女被推搡倒地,但她仍无力地用双臂挡住那个赤裸着上身的凶残的屠杀者。

这三个形象构成一个斜三角形,稳定地置于全画的右半部。

17、18世纪法国美术

17、18世纪法国美术

一大批具有古典风范的巨匠和杰作涌现 出来,成为法国人的骄傲。 出来,成为法国人的骄傲。 乌埃(Vouet,1590-1649), ),自幼受到 乌埃(Vouet,1590-1649),自幼受到 父亲良好的绘画训练和艺术熏陶,显示出“ 父亲良好的绘画训练和艺术熏陶,显示出“神 的艺术天才, 14岁时画的女子肖像在英 童”的艺术天才,他14岁时画的女子肖像在英 国被传为美谈。23岁他来到威尼斯 岁他来到威尼斯, 国被传为美谈。23岁他来到威尼斯,开始了他 意大利时代” 乌埃在意大利居住长达14 的“意大利时代”。乌埃在意大利居住长达14 年 之久,在这期间的作品中已显示了出色的艺术 之久,在这期间的作品中已显示了出色的艺术 技巧和华丽的巴洛克装饰风格, 技巧和华丽的巴洛克装饰风格,他很善于运用 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画中人物的情态 的手法来描绘画中人物的情态, 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画中人物的情态,强调画面 的动势和卡拉瓦乔式的强烈明暗对比, 的动势和卡拉瓦乔式的强烈明暗对比,可以说 已成为成熟的巴洛克大师。 已成为成熟的巴洛克大师。
克洛德·洛兰(Lorrain 1600—1682年 克洛德·洛兰(Lorrain,1600—1682年),洛兰一 (Lorrain, 生从事风景画创作,他的风景题材多描绘古希腊风 风景画创作 生从事风景画创作,他的风景题材多描绘古希腊风 古文明废墟和乡村聚会等。 光,古文明废墟和乡村聚会等。他喜欢在风景中点缀 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人物, 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人物,借以表明绘画品位的高 以迎合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 雅,以迎合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他的风景画属于典 型的古典风格,但与普桑的不同之处, 型的古典风格,但与普桑的不同之处,在于普桑画中 形象具有哲理性,而洛兰没有,仅有浪漫随意的抒情 形象具有哲理性,而洛兰没有, 趣味。他的风景画不为王权歌功颂德, 趣味。他的风景画不为王权歌功颂德,而是大自然忠 实臣子。他的风景艺术在当时独树一帜, 实臣子。他的风景艺术在当时独树一帜,在画家云集 的罗马别具一格而出众。 的罗马别具一格而出众。 代表作是:《有舞者的风景》、《普赛克和爱宫 代表作是: 有舞者的风景》 殿》等。

17、18世纪法国美术

17、18世纪法国美术

《阿卡迪亚的牧人们》 阿卡迪亚的牧人们》
普桑的艺术生涯几乎是在意大利 度过的,他的理想是崇高的, 度过的,他的理想是崇高的,采用寓 意和曲折的古典艺术表现去谴责一切 非理性和丑恶现象。 非理性和丑恶现象。
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神话、 普桑的作品大, 宗教故事。画幅通常不大,但是精雕细 求严格的素描和构图的完美, 琢,求严格的素描和构图的完美,人物造 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 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 而富于哲理性, 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 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 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窥 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 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如果说法兰西民族 绘画形成于17世纪,那么普桑可谓“ 17世纪 绘画形成于17世纪,那么普桑可谓“法兰 西绘画之父” 西绘画之父”。
一大批具有古典风范的巨匠和杰作涌现 出来,成为法国人的骄傲。 出来,成为法国人的骄傲。 乌埃(Vouet,1590-1649), ),自幼受到 乌埃(Vouet,1590-1649),自幼受到 父亲良好的绘画训练和艺术熏陶,显示出“ 父亲良好的绘画训练和艺术熏陶,显示出“神 的艺术天才, 14岁时画的女子肖像在英 童”的艺术天才,他14岁时画的女子肖像在英 国被传为美谈。23岁他来到威尼斯 岁他来到威尼斯, 国被传为美谈。23岁他来到威尼斯,开始了他 意大利时代” 乌埃在意大利居住长达14 的“意大利时代”。乌埃在意大利居住长达14 年 之久,在这期间的作品中已显示了出色的艺术 之久,在这期间的作品中已显示了出色的艺术 技巧和华丽的巴洛克装饰风格, 技巧和华丽的巴洛克装饰风格,他很善于运用 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画中人物的情态 的手法来描绘画中人物的情态, 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画中人物的情态,强调画面 的动势和卡拉瓦乔式的强烈明暗对比, 的动势和卡拉瓦乔式的强烈明暗对比,可以说 已成为成熟的巴洛克大师。 已成为成熟的巴洛克大师。

18世纪法国美术

18世纪法国美术

《热尔桑的画店》
• 《小丑》原也是作招 牌用的,画中主要人 物是位流动剧团的演 员,他身着白衣,麻 木的外表掩盖着内心 的悲怆,从该画上我 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 华托轻音乐一般的艺 术总带有一缕淡淡的 哀愁,而对于供人取 笑的演员和一切艺术 家的深切同情正是华 托高于其他罗可可画 家的原因。
《任性的妇人》和《梳妆》
• 罗可可绘画的主要代表是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 尔。 • 让· 安东尼· 华托(1684—1721) • 是18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画家,洛可可绘画的最卓 越的代表。华托生于法国北部原属弗兰德斯的瓦 伦辛城的一个烧瓦工人家庭. • 华托创作的真正成就,是从研究鲁本斯及威尼斯 画派的作品上得来的。他的创作摆脱了宗教、神 话题材而面向生活,他突破了路易十四时期学院 古典主义的束缚,创造了许多抒情性的画风,具 有现实主义倾向。
• 布歇的作品在内容上完全为那些轻浮的欢乐所占 用,形式上表现为华丽的色彩和细腻光滑的笔触, 作品过分追求表面的美和装饰效果,故显得花哨, 但能运用明亮色彩和新颖手法使古典神话题材尽 丽极妍,往往有滥用玫瑰红和天蓝色倾向,人物 肤色的苍白和鲜红也浮于表面。 • 布歇实际上是一位运用色彩和表现光的大师,与 意大利的巴洛克绘画相比,他消弱了黑白明暗的 对比度而加强了色彩的透明感,使得“出浴的狄 安娜”在环境的烘托中尤显明亮耀眼。 • 代表作有《沐浴的狄安娜》、《维纳斯的梳妆》、 《蓬巴杜夫人》等。
《沐浴的狄安娜》1742年作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维纳斯的凯旋》1740年作
• 《 蓬 巴 杜 夫 人》 17 56 年 作
《躺在沙发上的奥达丽斯克》1752年作
• 弗拉戈纳尔(1732—1806) • 他出生在法国南部的格拉塞,父亲是一位商人, 1738年随父移居巴黎。是最受杜巴莉夫人关照的 画家,擅于在妩媚的人物和华贵的服装上逞其逸 笔,作品主题多以调情和幽会为主,画中的格调 多较放浪,是洛可可美术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 曾师从夏尔丹和布歇学习绘画艺术,后来又倾心 于鲁本斯的色彩和伦勃朗的明暗法,形成自己的 艺术风格。 • 代表作《秋千》、《浴女》、《读》等

17、18世纪法国美术

17、18世纪法国美术

《诗人的灵感》是他1629年完成的作品。 画的中央坐着神话传说中的阿波罗,他 是一个体格健壮的牧人,头戴桂冠—— 这是他追求女神达芙妮失败后的纪念物。 画中的阿波罗正让他的缪斯之一记下他 心中被灵感激发的诗句。那个缪斯似乎 有所感悟,正抬头仰望天空。天使与另 一缪斯女神围在他的旁边,斯待着阿波 罗泉涌的灵感。这幅作品正是普桑崇尚 古典艺术的表现。
凡尔赛宫殿内部的装潢极尽 奢华。作为巴洛克式的代表, 王宫的接待厅,即著名的镜 厅 (Galerie des Glaces) 就是一个奢华的例证。在水 银镀镜法得到改进之前,像 这样用大面积的镜子装饰建 筑,其实不下于把宫殿内部 全部镀金。
一、17、18世纪法国绘画
• 普桑(1594-1665)18岁到巴黎学习雕塑和绘 画,30岁定居意大利。1640年被请回法国,为 枫丹白露王宫和圣日耳曼大教堂作画,但法国国 家的敌视态度使他愤愤离去。普桑性格沉静、为 人耿直,不苟言笑,也不事权贵,他曾研究过希 腊罗马古代文明和文艺复兴大师们,尤其是拉斐 尔、提香等人的成就,他的艺术素养决定他选择 一些具有“崇高风格”的绘画题材,他画的人物 也是按照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像来造型的,他认 为这才符合一种“典范”。
个阿卡迪亚的牧人
The Rape of the Sabine Women
台阶上的神圣家庭
《随着时间之神的音乐起舞》
The Empire of Flora 《花神的王国》,普桑,1631年,部面油画Oil on canvas,131 x 182 cm Gemäldegalerie,Dresden
The Inspiration of the Poet c. 1630 Oil on canvas, 182,5 x 213 cm Muse du Louvre, Paris

17.18世纪法国美术

17.18世纪法国美术

1716-19Merry Company in the Open Air
1717 Pilgrimage to Cythera
1716Two Cousins
1717'La gamme d'amour' (The Love Song)
1715Three Studies of a Lady with a Hat
Poussin ,dance to the music of time1640
The Rape of the Sabine Women
阿卡迪亚牧人(1630年作) 法 国 普桑
The Shepherds of Arcadia
思考:在重画中,普桑改变的意图是什么
Poussinm,1629 Rinaldo and Armida
1630 The Plague of Ashdod
Cephalus and Aurora 1631-33
The Adoration of the Golden Calf 1633-36
The Ashes of Phocion Collected by his Widow 1648
Watteau, 1714 The Italian Comedy
• “这种图像的真正力量,存在于公共的、熟 悉的与令人安慰的话语在遭到话语中无法 表达的欲望和恐惧时相互碰撞的奇观之中。 而冲击力则是从官方语言的崩溃和幻灭中 来的。” • ______《词语与图像》
• 诺曼· 布烈逊
二,洛可可艺术(Rococo)
• 是西方最后一个可被看作是具有普遍性,严格遵循以秀美 为创作原则的西方风格。 • 双关语,指意大利语的“巴洛克”(Baroque)和法语中的 “岩石”(Rcoailes)和贝壳(Coquilles)。岩石和贝壳 的形式在装饰中尤为明显,在绘画中,表现为喜爱曲线, 带有感伤、诗意的色彩。 • 在绘画中的代表人物有华托、布歇等。

17、18世纪法国美术

17、18世纪法国美术


伏尔泰被表现为身穿古代宽敞的长袍, 身躯前倾,面带嘲讽微笑的形象。宽
松的长袍几乎遮盖了年逾80的伏尔
泰的孱弱身躯,其流畅概括的衣纹又 显示出稳重的造型感,使人物产生一 种庄严高尚的气质,俨然是一位古代 先哲。这位思想家虽年岁已高,但颜 容仍然焕发着锐气逼人的智慧和魄力, 特别是眼部的雕刻,妙不可言地表现 了眼睛的透明晶亮和由此流露出的人 物内心的无穷奥秘。
烟斗和水壶 夏尔丹
鳐鱼
规格:114×146厘米 收藏:巴黎卢浮宫 作者:【法国】夏尔丹
夏 尔 丹 《 静 物 》
静 物 夏 尔 丹 ( 法 国 )
夏尔丹《银盘》
夏尔丹《面包》

夏尔丹的静物画的主要代表作及人物画绘 画特点 他大胆地描绘下层市民的生活,把中产阶 级和市井民众的家庭生活真实地、富有新 意地表现出来,他笔下的人物洋溢着一种 从未有过的健康感、生动感。
集市归来 夏尔丹
1739年 油画 47×38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持羽毛球的姑娘 夏尔丹 1740年 油画 82×66厘米 乌菲齐美术馆藏
吹肥皂泡的少年 夏尔丹 油画 1730年 88×70厘米 藏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年轻的女教师 夏尔丹 61.6×66.6厘米 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馆
夏 尔 丹 生 活 静 物
17世纪 法国美术
• 古典主义(学院派):普桑
• 现实主义: 拉图尔、勒南
• 风景画:洛兰
萨宾妇女的劫掠
普桑
(法国)
普桑作品
阿卡迪亚的牧人
普桑
85x121cm
普桑作品
油 灯 前 的 玛 达 莱 娜
1635– 1640,1
拉 图 尔
农民之家
勒南
普塞克和爱的宫殿 洛兰

1718世纪法国美术

1718世纪法国美术

普桑《阿卡迪亚牧人》
以一块石碑作为画面中心,上面的铭文便指出这便是传说中 的乐土。竭力辨认字迹的几位牧人或立或跪,环状的构图把 人体与优雅的风景组成诗一般和谐的世界。 画家好像探索着人的生死荣辱的问题,这幅画唤起人们的理性 与良知,要人们在命运的打击下“站得稳定和不屈”。
《获救的小皮瑞斯》
法国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反映了市民和下层 人民的思想生活和对美的追求,它无疑是在 卡拉瓦乔主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并且与 当时法国的社会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17世纪后一个阶段主要是指路易十四亲政以 后,随着王权的集中与巩固,宫廷古典主义 艺术越来越占上风,此时,描绘下层生活的 现实主义艺术则受到排挤,日趋衰落。
农家室内 法国 路易· 勒南
虽无任何华美的色彩却能感人至深,手法的朴素与画家的感情所达到的 崇高除了19世纪现实大师米勒,克罗之外,无人能及。
在法国受到卡拉瓦乔主义影响的画家除了勒 南兄弟以外,还有一些更典型的卡拉瓦乔主 义者,他们是与勒南兄弟生活中同一时期的 瓦伦丹、拉图尔和克· 维尼翁等。
华托
18世纪最有影响的画家。 他出身贫寒,早期的作品多反映下层平民、流 浪艺人的生活。后来由于结识了大银行家克罗 扎,进入克罗扎的豪华府第,看到了贵族游乐 的场面,他的画风与题材为之一变。此后,他 的画笔转而描绘醉生梦死的贵族男女,画面充 满了无限缠绵之情,画风柔媚纤细、抒情风流, 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作品有《任性的女人》、 《向爱情岛出发》、《画店》等,素描速写简 洁明快、笔法柔和。
罗可可艺术
罗可可,是贝壳工艺的同义语,由此引申一种纤 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或样式。由于主要是在 路易十五时代流行,所以又称路易十五风格,它反 映出上流贵族的审美理想和趣味,是 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主流艺术样式。同时期还存 在有反映第三等级艺术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市民艺术, 即启蒙运动影响下的现实主义倾向的艺术。这两种 艺术互相对立,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