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供配电技术-部分

合集下载

对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的理解

对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的理解

对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的理解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以及照明系统的布局和控制。

了解这些技术对于确保建筑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建筑供配电技术
建筑供配电技术主要包括:
•电力系统设计和规划
•电缆布线和配电盘安装
•电力负载管理与调节
•电力监测和维护
照明技术
照明技术在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提供必要的光线,还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照明技术:
1.自然采光设计
2.人工照明系统选择
3.照明控制和调节
4.节能照明解决方案
通过合理的建筑供配电和照明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电力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节约。

同时,它们也可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议阅读: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的最新发展。

建筑工程电路

建筑工程电路

建筑工程电路
在建筑工程中,电路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承担着电力供应和控制的任务,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电路。

1. 照明电路:照明电路用于提供建筑物内的照明。

它们连接了开关、灯具和电源,并通过开关控制开关灯。

常见的照明电路有单灯控制电路和组合控制电路。

2. 插座电路:插座电路用于连接各种电器设备,如电视、电脑和厨房设备。

这些电路提供了供电插座,以便用户可以随时插上设备并使用。

3. 通信电路:通信电路用于连接电话、网络和电视信号。

它们将这些信号传输到各个建筑区域,并使用户能够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

4. 安全电路:安全电路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等。

它们被设计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提供及时警报,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5.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如热水、供暖和空调系统。

它们连接传感器、控制面板和执行器,以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6. 电力配电电路:电力配电电路用于将电力供应到建筑物的各个区域。

它们连接主配电盘、分配盘和电源线路,确保电力传
输的安全和稳定。

7. 地面电路:地面电路用于将电流流回地面,以确保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和用户的安全。

以上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电路类型。

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但都在确保建筑物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筑供配电技术练习题参考答案(曹祥红)

建筑供配电技术练习题参考答案(曹祥红)
第四
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4-6 已知小型冷加工机床车间 0.38kV 系统,拥有设备如下 (1)机床 35 台总计 98kW (2)通风机 4 台总计 5kW (3)电炉 4 台总计 10kW (4)行车 2 台总计 10kW (5)电焊机 3 台总计 17.5kVA(暂载率 65%) 试采用需要系数法求(1)每组设备的计算负荷 (2)有功功率同时系数和无功功率同时系数分别为 0.9 和 0.95 时,求车间总的计算负荷。 负荷计算书见下表。
题 4-6 负荷计算书 设备 数量 35 4 4 2 3 总安装功 率/kW 98 5 10 10 17.5 (ε=65%) 设备功 率 Pe /kW 98 5 10 10 8.47 0.2 0.8 0.8 1 0.35 0.5 0.8 0.35 0.5 0.6 1.73 0.75 2.68 1.73 1.33 19.6 4 8 10 2.96 44.56 131.47 0.31 0.47 1.88 40.1 33.9 3 21.4 17.3 3.94 79.54 75.56 39.2 5 22.8 20 4.93 91.17 85.54 59.6 7.6 34.6 30.4 7.5 138.5 130 Kd cosφ tanφ Pc/kW Qc/kvar Sc/kVA Ic/A
题 4-7 负荷计算书 设备 数 量 2 2 1 380V 单相 εN=65% 合计 3 2 1 各相总安装 功率/kW 40kW 20kW 20kW 46 51 32 UV:78.2 VW:74.2 WU:66.9 408.6 0.54 0.76 0.84 222.3 187.6 290.9 228.6 0.5 0.6 1.33 114.3 152.0 设备功率 Pe /kW U:60 V:40 W:40 180 0.6 0.95 0.33 108 35.6 折算到三相的 设备总功率 Kd cosφ tanφ Pc /kW Qc /kvar Sc /kVA

供配电工程技术标部分

供配电工程技术标部分

投标文件项目名称:工程名称投标人:单位名称(盖章)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项目经理:日期:2009 年9 月 1技术标一、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综合情况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质量要求:合格。

工期要求:30日历天。

工程范围:从开闭所(正光北配)两段母线各出一条电缆接入专用配电室两段母线(详见供配电工程图纸)。

建设一座专用配电室,内设两段母线,分别接入2×1250KVA+2×800KVA变压器。

供用电方办公、电梯、消防及公用设施用电(详见供配电工程图纸)投标内容:(1)本工程所用全部设备及材料的采购、订货;(2)高低压设备、母线的安装调试;(3)变压器安装调试;(4)高压电缆敷设、调试,电缆故障寻址仪安装;(5)高、低压系统调试;(6)接地体系统制作、连通、调试;(7)工程所涉及相关手续的办理。

2、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以下文件编制:(1)《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办公楼供配电工程A标段招标文件》;(2)供电工程施工设计图纸;(3)我公司对现场的实地勘察;(4)、现行相关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

3、目标规划(1)、质量目标:合格。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各部门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标准,符合送电条件,通过供电管理部门验收。

(2)、工期目标:30个日历日。

我公司本着“用户第一”的精神,在施工中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本工程按时完工,及早送电,为建设单位提交一项满意的工程。

(3)、安全生产目标:安全无事故,保证施工安全、消防安全和治安安全目标。

(4)、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合格。

按照国家关于文明工地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

另外,我公司在施工中项目部将严格按《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进行管理,确保高速优质地完成工程任务。

(二)主要施工方法:(一)准备工作1.详尽了解有关设计及该单元的图纸。

供配电技术简介

供配电技术简介

供配电技术简介供配电技术涵盖了电力系统中能源的输送、分配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

以下是供配电技术的简要介绍:1.电力系统组成:-发电站:电力系统的起点,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输电网:将发电站产生的电能以高电压输送到远距离的地方。

-变电站:在输电网上进行电压的升降、接入或分接输电线路。

-配电网:将高压输电网的电能分配到用户、企业、住宅等用电场所。

2.输电技术:-输电线路:包括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和输电塔,用于将电能从发电站输送到远处的地方。

-变压器:用于升降电压,以减小输电损耗和适应不同电压级别的需求。

-电缆:用于在城市或特定地区内进行电能输送,取代空中输电线路。

3.配电技术:-配电网:包括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用于将电能从变电站送到最终用户。

-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向、开闭电路,以及在发生故障时隔离故障部分。

-保护设备:用于监测电网状态,及时检测并切断发生故障的部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智能电网技术:-智能仪器:包括智能电表、智能开关等,用于实时监测电能使用情况和设备状态。

-通信技术:运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能源管理系统(EMS):通过集成信息技术,实现电网的智能调度和管理。

5.可再生能源集成:-分布式能源: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接入配电网,实现分布式发电。

-储能技术:运用储能设备,如电池系统,平衡电力系统的波动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供配电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智能化、可再生能源集成和高效能源利用等方向发展。

这些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10kV配电室工程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10kV配电室工程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目录一、设计说明 (2)1.设计依据: (2)2.设计内容: (2)3.其它: (3)二、平面布局 (4)1.低基配电室平面布局: (4)2.高基配电室平面布局: (5)3.分界室平面布局: (7)三、设备、线缆选型 (8)1.低基配电室设备选型: (8)2.高基配电室设备选型: (8)3.分界室设备选型: (9)4.派接室设备选型: (9)5.10kV外电源电缆选型: (9)6.0.4kV电缆选型: (9)四、土建设计方案 (9)1.高基配电室土建设计方案: (9)2.低基配电室土建设计方案: (10)3.分界室土建设计方案: (11)五、控制造价措施 (12)六、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3)七、设计进度安排及保证措施 (14)八、附图 (15)一、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本项目招标文件供电公司高压供电方案:第***号《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2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21-200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实验方法》 GA161-1997《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 DLGJ 154-2000《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规范》DB11/T 1147-2015《国网电力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 2016年版国家现行相关的技术规范及设计规程规定2.设计内容:***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

需新建10KV高基配电室2座,低基配电室3座。

(1)9#10kV高基配电室供电范围为本项目新建1#车库及1#配套,主要用于居民配套设施用电。

建筑供配电技术的总结与体会

建筑供配电技术的总结与体会

建筑供配电技术的总结与体会
建筑供配电技术是指针对建筑物的电力供应和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对此技术的总结与体会,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 电力供应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建筑供配电技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电力的可靠性要求,避免电力中断对建筑设备和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

因此,供配电系统需要合理设计备用电源、备用线路和联锁保护措施等。

2. 供配电设备的选择需符合实际需要。

建筑供配电技术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用电负载和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开关设备和配电柜等。

设备的容量和质量必须能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并具备安全性和节能性。

3. 配电系统的布局要合理。

建筑供配电技术的布局需要考虑到电缆的走向、回路的划分和配电设备的布置等。

合理的布局可以减少电缆损耗和故障率,并且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4. 安全是建筑供配电技术的首要考虑因素。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安装必须符合相关电气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物不会发生电气火灾、触电和短路等危险情况。

对供配电设备的检测和维护也要定期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 节能环保是建筑供配电技术的追求方向。

合理利用节能装置和技术手段,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当前建筑供配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例如,在照明系统中使用高效节能的LED灯
具,或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用电负载。

总之,建筑供配电技术需要将可靠性、安全性、节能环保等因素考虑进去,通过适当的设计和技术手段,确保建筑物的电力供应和配电系统的高效运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该技术也会不断更新与改进,以满足建筑物对电力的不断需求。

建筑供配电技术-部分

建筑供配电技术-部分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图3-3
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利用小时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反映电力负荷时间特征的重要参数,它 与工厂的生产班制有关。例如一班制工厂,1800~2500h;两班 制工厂, 3500~4500h;三班制工厂, 5000~7000h。附录表A18列出部分工厂的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参考值,供参考。
S
05
30

COS
P
30
确定计算电流的计算公式为(常用单位A)
I 30 S 30 3U N
式中 UN一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单位为kV) 附表A-9至A-10列出了建筑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Kd及相应的 cosφ、tan φ值,供参考。以上公式适用于计算三相用电设备 。
第二节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Pe PN
N 2 PN N 25
式中
N — PN 对应的负荷持续率,计算中换算为小数。
第二节
03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单相用电设备的等效三相设备容量的换算
(1)
接于相电压的单相设备容量换算
按最大负荷相所接的单相设备容量 P e.mph 乘以3来计算 其等效三相设备容量为:
某建筑物的 380V 线路上,接有给排水用 电 的 水 泵 电 动 机 ( 15kW 以 下 ) 30 台 共 205kW,另有通风机25台共45kW,电焊机 3台共10.5kW( 65% )。试确定各组 的和总的计算负荷。
第二节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计算负荷 Kd cos tan P30 164 36 Q30 123 27 S30 205 45 I30 311.47 68.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某民用建筑拥有额定电压380V的三 相 水 泵 电 动 机 15kW1 台 , 11kW3 台 , 7.5kW8台,4kW15台,其他更小容量 电动机总容量35kW。试用需要系数法 确定其计算负荷P30、Q30、S30和I30。
S P 30
30
COS
05
确定计算电流的计算公式为(常用单位A)
I 30
S 30 3U N
式中 UN一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单位为kV)
附表A-9至A-10列出了建筑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Kd及相应的 cosφ、tan φ值,供参考。以上公式适用于计算三相用电设备 。
第二节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2.平均负荷和负荷曲线填充系数 平均负荷 Pav 就是电力负荷
在一定时间t内平均耗用的功率,即
W t
Pav
t
式中 W t 一t时间内耗用的电能。
P 年平均负荷 av,就是电力负荷全年平均耗用的功率,如图3-4
所示。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图3-4 年平均负荷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一)用电设备按工作制的分类
用电设备按工作制分
长期连续工作制
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二)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负荷持续率及负荷系数
1.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是指用电设备在额定电压下,在规定的使用 寿命内能连续输出或耗用的最大功率。对电动机,额定容量指其轴上正常 输出的最大功率。因此其耗用的(即从电网吸取的)功率应为其额定容量 除以其效率。对电灯和电炉等,额定容量则是指其在额定电压下耗用的功 率,而不是指其输出的功率。
第三章 负荷计算
主要内容
01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02 第二节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03 第三节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04 第四节 计算负荷的估算
05 第五节 尖峰电流及其计算
建筑供配电技术 第2版
➢ 书名:建筑供配电技 术 第2版
➢ 书号:978-7-11145580-6
按负荷对象
负荷曲线
按负荷的 功率性质
按负荷 变动时间
按绘制 的方式
工厂的
车间的
某台设备
有功
无功



工作班
依点连成 (图3-1a)
梯形
(图3-1b)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a)依点连成的负荷曲线
b)梯形负荷曲线
图3-1 日有功负荷曲线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年负荷曲线,这种曲线的负荷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反映了 全年负荷变动与对应的负荷持续时间(全年按8760h计)的 关系。
01
需要系数Kd
P K d 30 Pe
因此,按需要系数法确定三相用电设备组有功计算
02
负荷的基本公式为(常用单位kw)
P30 = Kd Pe
(3-8)
03
确定无功计算负荷的基本公式为(常用单位kvar)
Q P 30
tan
30
第二节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04
确定视在计算负荷的基本公式为(常用单位kVA)
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τ,因此通常 取半小时平均最大负荷P30 (亦即年最大负荷Pmax)作为计算负 荷。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
负荷计算只能力求接近实际。
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主要介绍简便实用的 需要系数法。
第二节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二 需要系数法的基本公式及其应用
➢ 作者:戴绍基 主编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
版社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 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一、电力负荷的有关概念
电力负荷,如第一章所述,既可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用户),也可指用 电设备或用户所耗用的电功率或电流,视具体情况而定。本章中的负荷指 电功率(P、Q、S)和电流(I)。
同一设备,在不同的负荷持续率下工作时,其输出功率是不同的。 “等效”换算,即按同一周期内相同发热条件来进行换算。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β
KL
P PN
可见负荷系数的大小表征 了设备容量利用的程度。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一)负荷曲线的绘制及类型
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图形。
图3-2 年负荷曲线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二)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
1.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P 年最大负荷 max 就是全年中有代表性的最大负荷班的
最大半小时平均负荷 P 30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P max
是假设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
T 荷 max 持续运行时,在此时
间内电力负荷所耗用的电能
应注意:对断续周期工作制的设备来说,其额定容量是对应于一定的负荷 持续率的。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2.负荷持续率又称暂载率或相对工作时间,符号为ε,用一个工作周期 内工作时间t与工作周期T的百分比来表示
ε t 100 % t 100 %
T
t t0
式中
T 工作周期
t 工作周期内的工作时间 to 工作周期内的停歇时间。
恰与电力负荷全年实际耗用
T W max
a
P max
的电能相同,如图3-3所示
。因此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是一个假想时间,按右侧公 式计算:
W 式中 a 一全年实际耗用
的电能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图3-3 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利用小时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反映电力负荷时间特征的重要参数,它 与工厂的生产班制有关。例如一班制工厂,1800~2500h;两班 制工厂, 3500~4500h;三班制工厂, 5000~7000h。附录表A18列出部分工厂的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参考值,供参考。
Pav Pav
Pmax
P β av P max
负荷曲线填充系数表征了负荷曲线不平坦的程度,亦即负 荷变动的程度。
供电系统在运行中必须实行负荷调整
第二节 三相用电设 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第二节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概述
计算负荷
是指通过统计计算求出的、用来按发热 条件选择供电系统中各元件的负荷值。
01
另一种年负荷曲线,
是按全年每日的最大
半小时平均负荷来绘 制的,又称为年每日
02
最大负荷曲线,如图
3-2b所示。
03
这种年负荷曲线全称 为年负荷持续时间曲 线,如图3-2a所示。
这种年负荷曲线,主 要用来确定经济运行 方式。
第一节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
a)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
b)年每日最大负荷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