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序列化反序列化库Kapok
如何在C++中进行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如何在C++中进行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在C++中进行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是一种将对象或数据结构转换为可存储或传输的形式的过程,以便在需要时可以将其还原为原始形式。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在许多应用程序中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网络通信和数据存储方面。
本文将介绍在C++中进行数据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几种方法。
一、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概念1.序列化:将对象或数据结构转换为可存储或传输的字节序列的过程。
2.反序列化:将字节序列还原为对象或数据结构的过程。
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方法1.手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这是最常见的方法,即手动编写将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代码,以及将字节序列还原为对象的代码。
下面是一个示例:```cppclass Student {public:std::string name;int age;//手动序列化方法void Serialize(std::ostream& out) {out << name << " " << age << std::endl; }//手动反序列化方法void Deserialize(std::istream& in) {in >> name >> age;}};```这里的`Serialize`和`Deserialize`方法将学生对象的名称和年龄分别转换为字符串,并通过流进行输入和输出。
使用此方法需要手动将每个对象的属性转换为字节序列,并在反序列化时将其还原。
2.使用第三方库当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时,手动编写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代码可能会非常繁琐和容易出错。
因此,使用第三方库来简化这些任务是很常见的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C++序列化库:- Boost.Serialization:Boost库是一个流行的C++库,其中包含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序列化库。
它可以将C++对象序列化为二进制或XML格式。
浅谈C#中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浅谈C#中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今天我利⽤这篇⽂章给⼤家讲解⼀下C#中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这两个概念我们再开发中经常⽤到,但是我们绝⼤部分只⽤到了其中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很多开发⼈员并不清楚,甚⾄可以说是不知道。
因此我希望通过这篇⽂章能让⼤家对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知识有更进⼀步的掌握。
废话不多说,开始进⼊正题。
⼀、什么是序列化/反序列化在所有的开发语⾔中都存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这个概念,所谓的序列化就是把⼀个对象信息转化为⼀个可以持久存储的数据形式,经过转化后就可以⽅便的保存和传输了,因此序列化主要⽤于平台之间的通讯。
由于序列化我们可以反推出所谓的反序列化就是将持久存储的数据还原为对象。
⼆、C#中的序列化/反序列化在C#中我们经常会对Json和Xml进⾏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但是还存在⼀种序列化/反序列化,那就是将对象序列化为⼆进制⽂件,将⼆进制⽂件反序列化为对象。
下⾯我会对这三种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进⾏解释。
1、JsonJson的英⽂全称是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完全独⽴于语⾔的⽂本格式,易于⼈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成。
Json是⽬前互联⽹中主流的交换格式,同时也是很多开发语⾔配置⽂件的主流格式。
在.Net中存在两个类对Json进⾏处理,分别是DataContractJsonSerializer和JavaScriptSerializer,这两种类的功能基本⼀致。
DataContractJsonSerializer位于命名空间 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Json下,他的特点是必须⽤DatContract以及DataMember属性标记成员。
JavaScriptSerializer位于命名空间System.Web.Script.Serialization下,通过名字和他所在的命名空间我们可以得知他主要⽤在⽹络通信中,他可以序列化任何类型的对象。
C实现高效的数据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C实现高效的数据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数据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是计算机领域中常见的操作,它们将数据对象转化为字节序列用于存储或传输,并且能够通过反序列化操作将字节序列还原为原始的数据对象。
在C语言中,实现高效的数据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C语言中实现高效的数据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方法与技巧。
一、数据序列化1. 使用结构体存储数据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结构体来存储数据,在结构体中定义各种类型的成员变量,如int、float、char等等,来表示不同的数据类型。
通过结构体,我们可以将相关的数据组织在一起,并便于进行序列化操作。
2. 将数据转化为字节序列在进行序列化时,我们需要将数据转化为字节序列。
可以使用指针对结构体进行操作,通过指针访问结构体的成员变量,并使用类型转换将其转化为字节序列。
可以使用memcpy函数将数据拷贝到目标字节序列中。
3. 存储数据长度信息为了在反序列化时知道需要还原的数据长度,我们可以在序列化时额外存储数据的长度信息。
可以在序列化字节序列的最开始位置存储一个整型变量,用来表示序列化数据的长度。
二、数据反序列化1. 读取字节序列在反序列化时,我们需要从序列化的字节序列中读取数据,并将读取的数据还原为原始的数据对象。
可以通过指针对字节序列进行操作,使用指针逐个字节地读取数据。
2. 还原数据类型根据序列化时的数据类型,我们可以还原出原始的数据类型。
可以使用类型转换将读取的字节序列转化为数据类型,并将其存储到相应的变量中。
3. 根据长度信息还原数据在序列化的字节序列中存储了数据的长度信息,我们可以根据长度信息还原出需要还原的数据。
可以根据长度信息动态地分配内存空间,并将读取的字节序列复制到新分配的内存空间中。
三、优化实现1. 数据压缩与解压缩在进行数据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时,可以考虑使用压缩算法来减小数据的大小。
常用的压缩算法有LZ77、LZ78、LZW等。
深入理解C#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详解

深⼊理解C#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详解在我们深⼊探讨C#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之前我们先要明⽩什么是序列化,它⼜称串⾏化,是.NET运⾏时环境⽤来⽀持⽤户定义类型的流化的机制。
序列化就是把⼀个对象保存到⼀个⽂件或数据库字段中去,反序列化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把这个⽂件再转化成原来的对象使⽤。
其⽬的是以某种存储形成使⾃定义对象持久化,或者将这种对象从⼀个地⽅传输到另⼀个地⽅。
.1、是使⽤BinaryFormatter进⾏串⾏化;2、使⽤SoapFormatter进⾏串⾏化;3、使⽤XmlSerializer进⾏串⾏化。
第⼀种⽅式提供了⼀个简单的⼆进制数据流以及某些附加的类型信息,⽽第⼆种将数据流格式化为XML存储;第三种其实和第⼆种差不多也是XML的格式存储,只不过⽐第⼆种的XML格式要简化很多(去掉了SOAP特有的额外信息)。
可以使⽤[Serializable]属性将类标志为可序列化的。
如果某个类的元素不想被序列化,1、2可以使⽤[NonSerialized]属性来标志,2、可以使⽤[XmlIgnore]来标志。
C#序列化和反序列化1、使⽤BinaryFormatter进⾏串⾏化下⾯是⼀个可串⾏化的类:复制代码代码如下:using System;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Configuration;using System.Web;using System.Web.Security;using System.Web.UI;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WebParts;using System.Web.UI.HtmlControls;using System.IO;using 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Formatters.Binary;/**//// ﹤summary﹥/// ClassToSerialize 的摘要说明/// ﹤/summary﹥[Serializable]public class ClassToSerialize{public int id = 100;public string name = "Name";[NonSerialized]public string Sex = "男";}下⾯是串⾏化和反串⾏化的⽅法:复制代码代码如下:public void SerializeNow(){ClassToSerialize c = new ClassToSerialize();FileStream fileStream =new FileStream("c:\\temp.dat", FileMode.Create);BinaryFormatter b = new BinaryFormatter();b.Serialize(fileStream, c);fileStream.Close();}public void DeSerializeNow(){ClassToSerialize c = new ClassToSerialize();c.Sex = "kkkk";FileStream fileStream =new FileStream("c:\\temp.dat",FileMode.Open, FileAccess.Read, FileShare.Read);BinaryFormatter b = new BinaryFormatter();c = b.Deserialize(fileStream) as ClassToSerialize;Response.Write();Response.Write(c.Sex);fileStream.Close();}调⽤上述两个⽅法可以看到串⾏化的结果:Sex属性因为被标志为[NonSerialized],故其值总是为null。
C#序列化与反序列化(Serialize,Deserialize)实例详解

C#序列化与反序列化(Serialize,Deserialize)实例详解本⽂实例讲述了C#序列化与反序列化(Serialize,Deserialize)实现⽅法。
分享给⼤家供⼤家参考。
具体分析如下:如果要保存运⾏程序过程的数据要么保存到数据库中,要么新建⼀个普通的⽂件,然后把数据保存进去.但是这两者有个缺点就是,不能把原有数据的结构也保存进去.⽐如⼀个类中的字段值保存进去后再读取出来必须再解析下才⾏.序列化技术让你省去了解析的过程.保存后再读取时直接得到⼀个class序列化的⽅式有三种:BinaryFormatter,SoapFormatter,XmlSerializer1.BinaryFormatter保存成⼆进制数据流.⽤法⽰例:using System.IO;using 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Formatters.Binary;[Serializable]//如果要想保存某个class中的字段,必须在class前⾯加个这样attribute(C#⾥⾯⽤中括号括起来的标志符)public class Person{public int age;public string name;[NonSerialized] //如果某个字段不想被保存,则加个这样的标志public string secret;}序列化:classProgram{staticvoid Main(string[] args){Person person = newPerson();person.age = 18; = "tom";person.secret = "i will not tell you";FileStream stream =newFileStream(@"c:\temp\person.dat",FileMode.Create);BinaryFormatter bFormat =newBinaryFormatter();bFormat.Serialize(stream, person);stream.Close();}反序列化:classProgram{staticvoid Main(string[] args){Person person = newPerson();FileStream stream =newFileStream(@"c:\temp\person.dat",FileMode.Open);BinaryFormatter bFormat =newBinaryFormatter();person = (Person)bFormat.Deserialize(stream);//反序列化得到的是⼀个object对象.必须做下类型转换stream.Close();Console.WriteLine(person.age + + person.secret);//结果为18tom.因为secret没有有被序列化.}2.SoapFormatter把数据保存成xml⽂件.⾥⾯除了保存的内容还有些额外的Soap信息.它的⽤法和BinaryFormatter⼀样.只要把BinaryFormatter都替换成SoapFormatter就⾏.把⽂件名改为person.xml另外就是添加名称空间:using 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Formatters.Soap;这个名称空调对就的程序集有时VS没有⾃动引⽤.你必须⼿动去引⽤.选中project,右击选择Add Reference.在.NET的标签下选择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Formatters.Soap.然后点OK.补充: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是在分散或分布式的环境中交换信息的简单的协议,是⼀个基于XML的协议,它包括四个部分:SOAP封装(envelop),封装定义了⼀个描述消息中的内容是什么,是谁发送的,谁应当接受并处理它以及如何处理它们的框架;SOAP编码规则(encoding rules),⽤于表⽰应⽤程序需要使⽤的数据类型的实例; SOAP RPC表⽰(RPC representation),表⽰远程过程调⽤和应答的协定;SOAP绑定(binding),使⽤底层协议交换信息。
理解编程标准库中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理解编程标准库中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是编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处理数据存储、网络传输以及跨平台交互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编程标准库中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概念、原理和用途。
一、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概念序列化是指将数据结构或对象转换为可存储或传输的格式的过程,而反序列化则是将序列化后的数据重新恢复为原始的数据结构或对象的过程。
简单来说,序列化就是将数据转换为字节流,而反序列化则是将字节流转换为原始数据。
二、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原理在编程中,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实现通常依赖于编程语言的标准库或第三方库。
这些库提供了一系列的函数和类,用于将数据结构或对象转换为字节流,以及将字节流转换为原始数据。
序列化的原理主要涉及将数据结构或对象的属性逐个写入字节流中。
这些属性的类型、长度以及其他必要的信息都会被写入字节流,以便在反序列化时能够正确地恢复原始数据。
反序列化的原理则是根据序列化时写入的信息,逐个读取字节流中的数据,然后根据属性的类型和长度等信息恢复原始数据结构或对象。
三、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用途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在编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途:1. 数据存储:将数据序列化后可以将其保存到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地读取和恢复数据。
2. 网络传输:在网络通信中,将数据序列化后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以便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3. 跨平台交互: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对数据的表示方式可能不同,通过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可以将数据转换为通用的字节流格式,从而实现跨平台的数据交互。
4. 对象持久化:将对象序列化后可以将其保存到磁盘或数据库中,以便在程序重新启动时能够快速地恢复对象的状态。
5. 远程调用:在分布式系统中,将对象序列化后可以通过远程调用的方式在不同的计算节点上调用和传递对象。
总结: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是编程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数据存储、网络传输、跨平台交互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概念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概念介绍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基本概念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序列化是指将一种数据结构或对象转换为另一种格式的过程,例如将对象转换为字符串或二进制数据。
反序列化则是将这种格式的数据转换回原始数据结构或对象的过程。
序列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将对象的状态保存到磁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上,方便以后恢复使用;二是在网络传输中传递对象。
例如,在分布式系统中,将对象序列化后发送到其他节点上。
常用的序列化技术有JSON、XML、YAML、BSON、Protocol Buffers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劣,如JSON 是目前最常用的序列化格式之一,易于阅读和编写,而Protocol Buffers 则更适用于高效的数据传输。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在编程语言中都有对应的库和函数支持,如在Python 中可以使用json 库和pickle 库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在Java 中可以使用Gson 库和Jackson 库。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在实际项目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云端服务中,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可以用来实现数据的永久存储,在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和检索。
在网络通信中,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可以用来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
在分布式系统中,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可以用来在不同节点之间传输数据。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例如,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破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此外,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过程中也可能会导致安全问题,如SQL 注入攻击,因此需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
总之,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常用的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和掌握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讨论序列化的目的和用途序列化是一种将对象状态转换为可存储或传输的格式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首先,序列化可以用于将对象的状态保存到磁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上。
C#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学习

C#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学习最近为了换⼀份新⼯作,准备了不少笔试题。
从笔试当中⾃⼰发现了不少基础知识的盲点。
很庆幸这样的机会,可以让⾃⼰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上升⼀个台阶。
此⽂介绍C#⾥⾯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知识,如果你是⼤鸟,请⼝下留情。
⾸先,什么是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呢?序列化就是将对象的状态信息转换为可以存储或传输形式的过程。
其实就是将对象持久化,⽐如说把对象保存为⼆进制或者是XML的⽅式。
可以将对象序列到流、磁盘、内存和⽹络等等。
相反,反序列化则是将存储或传输形式转换为对象的过程。
那么,运⽤序列化的好处⼜是什么呢?(1)以某种存储形式(⼆进制或者是XML等)使对象持久化。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来保存内存中的数据,它不是C#中独有的技术,⽐如win7的休眠就是该技术的应⽤,在C#程序中可以⽤来保存对象,和对象当前状态,下次打开时通过反序列化获得,⼀般⽤在服务器启动(反序列化)和关闭(序列化)时保存数据。
(2)使对象的传递更加容易,⽐如你⽤ajax向服务器请求信息,服务器可以直接将model对象通过序列化来输出json字符串,也可以通过反序列化将你传过去的json字符串组装成对象,就免去了拼字符串和解析字符串的过程。
最后,在.Net⾥⾯怎么实现序列化技术?(1)⼆进制序列化保持类型保真度,这对于在应⽤程序的不同调⽤之间保留对象的状态很有⽤。
例如,通过将对象序列化到剪贴板,可在不同的应⽤程序之间共享对象。
您可以将对象序列化到流、磁盘、内存和⽹络等等。
(2) XML 序列化仅序列化公共属性和字段,且不保持类型保真度。
当您要提供或使⽤数据⽽不限制使⽤该数据的应⽤程序时,这⼀点是很有⽤的。
由于 XML 是⼀个开放式标准,因此,对于通过 Web 共享数据⽽⾔,这是⼀个很好的选择。
SOAP 同样是⼀个开放式标准,这使它也成为⼀个颇具吸引⼒的选择。
----------以上内容摘⾃的内容与的内容.关于这两点的概念,我⾃⼰也不⼤明⽩是什么意思?保持类型保真度,⼀开始我是认为是成员变量的类型,以为⽤XML序列化的话,都会变成是string的类型,但是发现根本不是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序列化/反序列化库Kapok
1.Kapok的特点
简单,易用,header-only,只需要引用Kapok.hpp即可;高效,初步测试性和messagepack 相当。
它是纯c++11实现,因此需要支持C++11的编译器。
2.主要功能
对对象进行自动化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用起来非常简单,先来看个序列化/反序列化一个tuple的例子吧。
//序列化
Serializer sr;
auto tp = std::make_tuple(10, 12, string("test"));
sr.Serialize(tp, "tuple");
//反序列化
DeSerializer dr;
std::tuple<int, int, string> p;
dr.Parse(sr.GetString());
dr.Deserialize(p, "tuple");
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再看一个序列化一个自定义对象的例子。
struct Person
{
int age;
string name;
string city;
META(age, name, city)
};
Person p = { 18, "bb", "aa" };
//序列化
Serializer sr;
sr.Serialize(p, "Person");
//反序列化
DeSerializer dr;
Person person;
dr.Parse(sr.GetString());
dr.Deserialize(person, "Person");
一样的很简单,结构这里需要一个宏定义META,这个META的作用就是获取对象的元信息,有了这个元信息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了。
3.应用场景
Kapok除了不支持指针之外所有的对象都支持,支持结构体的无限嵌套(被嵌套的结构体也必须定义META宏)。
这里说一下为什么不支持指针呢,因为对象中有指针的话存在两个问题:1.这个指针如果是动态数组的话,c++中无法获取这个数组的长度;2.指针还涉及到内存管理,我希望Kapok专注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暂时不考虑内存管理。
4.结构体必须有一个宏定义是否具有侵入性?
看起来每个序列化/反序列化的对象都要带一个宏定义似乎侵入性较强,但这种侵入性是完全无害的,因为它只是定义了一个额外的函数而已,这个函数只会在序列化/反序列化的时候才会用到,不会对当前对象造成任何影响,还有一点是因为c++没有反射,必须要通过某种方法来获取对象的元信息,纵观目前所有的序列化方案,只有这种方式是最简洁的,用户做最少的事情即可,这也是我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
5.Kapok是如何实现序列化/反序列化的
Kapok的最底层是用到了rapidjson, 用它来实现对基本类型的序列化,对它做了一个简单的封装以便供上层使用,上面层就是序列化\反序列化实现层,主要是实现对对象元信息的解析和自动化的打包和解包。
下面是Kapok序列化的一个示意图:
6.Kapok的性能如何
初步测试对一个tuple进行序列化/反序列化一万次,发现Kapok的耗时和messagepack相当。
7.Kapok是否支持多语言
暂时不支持,先把c++版本做好再说,如果要支持多语言的话,需要用其它语言进行重写,
比较麻烦,所以暂时不考虑支持多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