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2020 开学复课疫情防控校园通风消毒制度
2020年第二小学学校防控防疫通风换气、消毒制度

第二小学学校防控防疫通风换气、消毒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学校防控疫情通风换气、消毒制度。
一、通风换气(一)室内场所如教室、图书室、活动室、宿舍及各功能室等应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二)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可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具体操作见本制度“三”),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二、消毒制度疫情期间,要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如教室、图书室、活动室、宿舍及各功能室等的日常预防性消毒(具体方法见本制度“三”)。
校园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有14天内武汉停留史的疑似症状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应及时与县疾控中心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具体方法见本制度“四”“五”)三、日常预防性消毒(一)空气消毒1.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每日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如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可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机- 1 -械通风。
2.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关门关窗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时,照射完后开门开窗1- 2小时后才能使用。
学生宿舍每天一次。
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公共上课场所,最好每天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二)空调滤网消毒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 至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物体、物体表面消毒1.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00 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实验室、会议室、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00 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复学学校关于防控冠状肺炎疫情学校通风及消毒制度

福建省**学校防控冠状肺炎疫情学校通风及消毒制度为了防控冠状肺炎防控疫情,防控流感等春季传染病。
学校春季开学,必须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校园不进毒,毒不在校园扩散”。
为了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特别是预防冠状肺炎疫情,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机房、实训室、图书馆、食堂等学生聚集的场所实行定时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制度。
学校校园环境也实行定期消杀消毒制度。
学校各职能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
一、学校通风、消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一)总务处工作:负责完成开学前学校的消毒工作,开学每周一次的校园及食堂的消毒工作。
1、开学前总务处负责对我校校园环境进行统一消杀消毒。
2、开学前总务处负责对宿舍楼、宿舍、教室、办公室、机房、实训室、图书馆、食堂等室内进行消毒。
3、开学后利用周六、周日,总务处对我校室内外进行统一消毒。
4、开展灭鼠、灭蚊、灭蝇工作,加强除“四害”工作。
5、要求食堂的炊事员、管理人员每天做好鞋帽、衣物的消毒工作。
(二)教务处工作:负责通知、督查上课教室、机房、实训室、图书馆的通风工作。
1、教务处通知要求全体教师上室内课,必须开窗通风,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只能根据需要关闭前门、窗帘,保留一部分窗子打开,窗帘不拉下能通风;下课后不拖课,科任教师负责要求学生开窗、开门通风;专职教务人员负责巡查纠正上课不通风的班级,并做好记录,教务处根据记录及时纠正、批评没有做到通风的科任教师。
2、教务处负责要求教室、实训室管理人员,课间及放学后要开窗通风;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注意天天上班就开窗通风。
(三)保卫处工作:负责宿舍通风管理,督促教官做好学生上课期间宿舍开窗通风。
1、召开宿舍管理人员会议,布置通风工作要求,教官要加强宿舍通风管。
2、召开宿舍长会议,制定专人上课期间开窗通风;把开窗通风做为文明宿舍评比指标;教官要加强检查督促。
(四)学工处工作:负责要求各系部、班级加强放学、午休期间的通风工作落实和督查。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文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成为了确保学校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障师生健康和减少疫情传播风险,本校制定了一系列的通风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执行。
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我们学校的通风消毒隔离制度。
一、通风制度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学校制定了通风制度。
每天开始上课前和下课后,教室门窗必须完全打开,保持通风5分钟以上。
此外,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通风,开启门窗进行空气对流,以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教室内的空调系统也需要定期清洁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作。
在食堂和公共区域,也设有大型通风设备,保证空气质量。
二、消毒制度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消毒制度。
每天开始上课前和结束下课后,教室内的桌椅、黑板以及其他常用器具都需要进行消毒。
食堂和洗手间也进行频繁的消毒工作。
学校购置了高效杀菌剂,并定期对各个区域进行细致的消毒。
同时,每天结束后,清洁人员会对整个学校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
三、隔离制度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隔离措施,以减少疫情蔓延的风险。
首先,学校规定任何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不得入校,需及时就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
其次,学校设立了专门的隔离室,用于临时隔离师生。
隔离室设有空调和专门的空气过滤系统,确保被隔离人员的舒适和安全。
隔离期间,被隔离人员会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监护和管理。
四、健康监测制度为了及时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学校建立了健康监测制度。
每天上学前,师生都需要进行体温测量,并填写健康登记表。
同时,学校还引入了健康码系统,通过扫码填报信息,实现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
对于体温异常或健康码异常的人员,学校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跟进处理。
五、宣传教育制度为了确保每个师生都能充分了解通风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学校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
每周都会开展专题讲座,向师生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
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置了宣传横幅和标语牌,提醒每个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案十制之一 新冠疫情期间学校通风消毒制度

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根据抗控工作的特殊性,经园委会研究后决定本制度。
一、开学前一周,幼儿园每天要对所有区域(教学楼、食堂、宿舍、操场、厕所)无死角进行消杀工作,并在开学前一天对所有区域进行清洁,教室开窗通风。
保证开学时幼儿园有一个干静、卫生的环境。
二、开学后的消毒杀菌及通风工作
(一)消毒工作
1、定期对所有区域进行消毒,安排专人负责,消毒人员每次做好消毒登记,并有值周领导全程监督。
2、消毒范围及时间。
①教室内、阅览室、图书室、操场、厕所、楼道应每天下自习后进行消杀。
②教师办公室在下班后消杀。
③幼儿食堂应每餐后进行消毒,包括餐具及地面、桌椅、门窗。
④幼儿寝室应于每天早上8:00进行消毒。
⑤对进出车辆应每次进行消毒。
所有消毒的区域室内包括桌椅、床、门窗、地面及用具。
室外包括垃圾池、操场、下水道、楼梯扶手及手能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消杀。
每次消毒后应于5小时后进行清洁。
(二)通风工作
室内应定时通风,安排专人负责开窗,并做好登记工作,并值周领导监督。
1、教室内、教师办公室、应于每节课后进行开窗通风,上课期间可以半窗户打开通风,遇天气寒冷也应每天开窗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
2、食堂应每天开启窗户或通风设备进行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
3、厕所应长时间打开窗户及通风设备。
2020年2月29 日。
(中小学)2020 年开学复课疫情防控期间师生集会制度及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中小学)2020 年开学复课疫情防控期间师生集会制度及卫生清洁消毒制度中小学2020年春季开学复课疫情防控期间师生集会制度及卫生清洁消毒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疫情结束前,原则上减少大型师生集会,如必需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采用视频会议形式进行。
2、组织集体活动时,如人数超过20人(含20人),活动地点安排在楼四楼大会议室;如人数超过50人(含50人),活动地点安排在楼报告厅。
参会人员须佩戴好口罩,按照教师之间左右间隔1米的距离就坐,会议室的门窗打开通风,不得使用空调。
3、组织备课组活动时,活动地点安排在图书楼二楼阅览室,参会人员须佩戴好门罩,按照教师之间左右间隔1米的距离就坐,会议室的门窗打开通风,不得使用空调。
4、疫情防控期间,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大课间一律安排为在教室内做室内操,初三年级学生按照体育中考要求,按不同考试项目分别在楼前广场、篮球场、运动场等指定场地进行训练。
训练时须控制人数,尽量减少交流,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体育组教师和班主任安排。
会解释并修改。
2 02 0年4月**日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卫生清洁消毒制度(最新)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_、个人卫生1、教职员工、学生要做好健康监护2、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室内会议室、课室内人员密集空间建议戴-次性医用门罩,若使用复用门罩,应勤洗勤换。
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3、鼓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
4、加强手卫生咳嗽或打喷嚏后,触摸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接触宠物后,手中有分泌物污染的应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六步洗手法必要时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疾病传播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当前疫情严峻的背景下,加强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一、通风制度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通风制度,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通风方案。
具体措施包括:1. 新风系统:学校可以安装新风系统,定期更新空气,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新风系统可以实现全天候的通风,将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排出,防止细菌和病毒滋生和传播。
2. 窗户通风:学校应鼓励师生开窗通风,尤其是在课间休息时间。
每个教室都应该配备可以开启的窗户,确保空气畅通,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3. 老旧教室改造:对于一些老旧教室,可以进行改造,增加通风设备的配置。
例如,安装排风扇、挂墙式新风系统等,提高教室通风的效果。
二、消毒措施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确保公共场所和教室的消毒工作得到有效进行。
具体措施包括:1. 定时消毒:学校定期对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消毒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一个角落都得到消毒的覆盖。
2. 食堂食品消毒:学校食堂应加强对食品的消毒工作,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食堂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食品消毒方法和流程。
3.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引导师生养成勤洗手、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病菌传播的可能。
三、隔离措施学校应建立隔离制度,及时隔离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防止疾病的扩散。
具体措施包括:1. 测温隔离:学校应配备体温检测设备,对师生的体温进行监测。
对于体温异常的人员,应立即进行隔离,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理。
2. 密切接触者隔离:对于与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的师生,学校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这包括在学校内设立隔离区域,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和医学检测。
四、重要性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2020年开学复课疫情防控校园通风消毒制度

中小学2020年开学复课疫情防控校园通风
消毒制度
为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通风、消毒工作,以清洁为主,预防性为辅的工作原则,同时避免过度消毒,切实保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园教学、办公区域开窗通风制度
1.按照《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小时需要通风与换气。
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2.各班级设立卫生委员,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每周交校医室检查。
3.办公室、专用实验室、会议室等集体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4.学校每天对各班教室、各专用教室、办公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纳入对年级、班级、科室评比的内容。
二、消毒制度
1。
2020年春季学校通风、消毒制度

XX中小校园通风、消毒制度一、开展校园清洁整治。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校园卫生环境进行彻底整治。
对学校所有校舍场馆、设施设备等进行全覆盖消杀消毒。
在教学区域和宿舍区域每楼层至少设置1个标志明显的疫情防控废弃物(使用后的口罩等)专用垃圾箱,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记载。
二、做好防控措施保障。
各学校及早购置含氯消毒液、84消毒液、过氧乙酸、酒精、喷洒器具等消毒消杀物资和红外线测温仪、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手套、帽子等防控防护物资。
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隔离室,配齐基本设施设备,用以暂时接待、留观、转送身体不适的师生员工,每一人次留观后及时对留观场所进行全面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要确保学校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肥皂等。
要加强对学校自备水源、水塔管道、师生饮用水设施进行清洁打扫、消毒杀菌,并进行水质检测,确保师生饮用水不出问题。
开学前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专题疫情防控制度、疫情应急预案的培训学习,要邀请当地医疗机构专业人士到校开展个人防护、消毒杀菌、疫情处置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切实提高教职员工预防、应对、处置突发疫情的意识和技能。
三、加强校园入口管控。
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组织专门力量值班值守,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闲杂人员进入学校。
严格落实入校体温检测,做好“测、查、询”(测体温、查身份、询去向)工作,对体温异常者拒绝进入,并及时报告中小,由中小报告教体局和XX镇防控办,对出入车辆进行消毒消杀,不漏一车一人。
四、防疫员、校医和保健教师应做好个人防护,预防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相关废物按规定进行有效消毒处理。
五、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常态化保持学校环境卫生清洁,科学消毒消杀,建好清洁消毒台账。
教室、办公室、常用功能部室、宿舍、厕所、楼梯走廊等场所,每天应多频次换气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低于30分钟)和适度清洁消毒消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 2020 年开学复课疫情防控校园通风消毒制度为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通风、消毒工作,以清洁为主,预防性为辅的工作原则,同时避免过度消毒,切实保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园教学、办公区域开窗通风制度
1.按照《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小时需要通风与换气。
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2.各班级设立卫生委员,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每周交校医室检查。
3.办公室、专用实验室、会议室等集体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4.学校每天对各班教室、各专用教室、办公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纳入对年级、班级、科室评比的内容。
二、消毒制度
1.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84 消毒液、75%浓度酒精等,配齐喷壶、洒水壶、水桶、抹布等工具。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学校要在每天放学后对教室、办公室、集体场所进行一次消毒,在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突发或高发时要增加消毒的频次,每天中午午餐后和下午放学后进行两次消毒。
4.发现一例确诊或疑似病人,根据具体情况让其回家休息、治疗或直接送往医院。
病人所在教室或办公室用 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
呼吸道传染病,可采取紫外线照射对空气进行消毒。
5.学生及教师患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或办公室要进行彻底消毒。
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
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具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再经学校保健教师同意后方可回校。
6.对患者所在班级或办公室和与患者接触过的学生或教职工要进行隔离筛查。
隔离和观察检疫期间学生不许串班、扎堆,取消大型集会活动,隔离期满后方可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