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习题
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2.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 755年,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 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757年,安禄山旧部史思 明举兵反唐。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
3.安史之乱的影响。
①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a.百姓被杀 b.田园荒芜 c.城镇变废墟
②成为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安禄山
二、藩镇割据
1.形成原因
A、唐朝对安史旧 部处置不当,姑息 养奸。 B、节度使建制的 扩大及其势力的膨 胀。 2、节度使的权力 集军事、财政、民 政大权于一身。
D.姚崇
黄巢起义:
唐朝末年 王仙之、黄巢
探究 二
藩镇割据
1.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 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②藩镇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 力控制藩镇。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
0 0
0
的灾荒,无以为生。
0
2、读教材和图, 回答黄巢起义的 经过和结果。
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及扩大。
3.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南方相对安定, 经济文化显著发展。 北方战乱不断,制约 了经济的发展,给人 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经济重心南移的 态势已相当明显。
后周世宗柴荣,采取 一系列措施,使后周 国力大增,为结束全 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 定了一定的基础。
以史为鉴:
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 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 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第5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
川教版
0
0
0
0
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 从 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 死许多人和马。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 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政治带来了什么直接 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隋唐时期 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黄巢起义简介素材 川教版

黄巢起义简介1、黄巢起义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
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从公元859年的裘甫发动浙东叛乱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之乱被平定而结束,历时25年,农民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两江、福建、浙江、两广、两湖、陕西等十二行省,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从公元七世纪初隋末农民战争之后,至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元末农民战争以前,在这长达七个多世纪的历史时期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然而真正具有农民战争规模的却只有唐末农民大起义。
它是这一时期中阶级斗争的高潮和顶峰。
这次农民战争爆发在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发展的转折阶段。
2、吃人现象在中国人所经历过的许许多多苦难之中,最大的苦难,莫过于人食人,而所有发生在王朝末代的这类人间惨剧,莫过于唐朝末期。
而在唐末,所有食人者,又都比不上以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
他在失败前夕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采用过的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食人纪录。
这一份骇人听闻的食人纪录,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
按照历史教科书,黄巢是农民革命领袖,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推翻封建统治的行径,那是具有革命的进步的意义,是毫无疑问的。
但若是以毛泽东提倡的两分法的观点看,不那么以偏概全,不那么一白遮百丑,而取实事求是精神,这位革命领袖在荼毒非统治阶层的普通老百姓的手段上,历史上那些声名狼藉的屠夫,比之于他,都望尘莫及,甘拜下风。
在一部《二十四史》中,只有他能够用“敲骨吸髓”四字,形容他的食人的残杀方式。
当然,“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在铁与血的较量中,你不能将敌人消灭,对手也会将你毫不留情地除掉。
所以,历代农民铤而走险,反抗强大的统治者,起义军的头目,无不残忍野蛮,无不杀人无算。
最新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练习题第九篇

最新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练习题第九篇第1题【单选题】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该诗句中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 )A、宋太宗B、宋徽宗C、宋钦宗D、宋高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历史上北宋的都城是汴京,它指的是现在的( )A、北京B、南京C、开封D、银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陷塞北”诗的“两帝”是指( )A、宋高宗宋真宗B、宋徽宗宋钦宗C、宋高宗宋钦宗D、宋徽宗宋高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有座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的根本原因是( )A、岳飞的忠君爱国精神B、岳飞被投降派杀害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两宋时期是多元化碰撞与交融时期,下列史实反映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A、楚汉之争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澶渊之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唐朝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从这些盛世局面中得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B、统治者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C、劳动人民生活安定,没有剥削和压迫D、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

唐玄宗李隆基
安史之乱地图
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境内)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占领长 安;唐玄宗西逃入蜀,至马嵬驿,士兵哗变。唐玄宗被迫杀死杨贵 妃;7月退位,由太子李亨(唐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
藩镇割据
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图
黄巢
朱温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
五代简表
政权 后梁 后唐 创建者 朱温 李存勖 年代 907—923 923—937 都城 开封 洛阳
后晋
后汉 后周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936—947
947—951 951—960
பைடு நூலகம்
开封
开封 开封
十国简表
政权 创建者 年代 都城
前蜀
后蜀 吴
王建
孟知祥 杨行密
891-925
926-965 892-937
五代之乱,朝廷之威令不行。 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 夺枉杀,无复人理。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 《五代姑息藩镇》 条
柴荣(921-959)即周世宗,邢 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后周太祖 郭威的内侄和养子,954年,继郭威为 帝。他对政治、经济、军事加以整顿、 改革;政治上,严禁贪污,惩治失职 官吏;经济上,削减寺院,严禁私度 僧尼;同时招民开垦逃户荒田,发展 农业生产;颁《均田图》,均定河南 等地60州租赋;军事上,赏罚分明, 严明军纪,加强禁军,裁汰老弱,选 留精锐。此外,柴荣开始进行统一战 争,先后进攻后蜀、南唐,并北伐契 丹。959年,周世宗正欲乘胜进取被契 丹占领的幽州,却因病被迫班师回开 封;同年六月死。周世宗无论在政治、 经济、军事上均有成就,建树良多, 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历史27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学习与合作
引导与评价
三、小组展示张扬自我
分配任务进行知识的展示
四、学有所用能力增长
1、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A开凿大运河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D宦官专权
2、安史之乱为时八年,具体是指()?
745---753 B755----763
C765----773 D 775----783
2、记忆本课重点:
1、“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人物是谁?结果如何?
2、“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3、唐末爆发了谁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影响?
4、唐代最后被谁所灭?唐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5、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又出现了哪些朝代?总称为什么?
6、请你归纳唐朝衰落到灭亡的原因
重点知识和易混淆的知识一定要重点记忆。
引导与评价
一、预习(自读课文)
(一)阅读“安史之乱”这一课题,了解下列问题:
1、唐代后期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局面?(安史之乱的原因)
2、“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人物是谁?结果如何?
3、“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二)阅读“藩镇割据与唐朝衰亡”这一课题,解决下列问题:
1、藩镇割据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6、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后半辈不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后期出现的()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
规范与引导
1、展示基本知识
2、有难度的问题可以集思广益
3、认真审题
学习与合作
引导与评价
五、封堵漏洞披靡所向
1、易误易混警世:
列表对比“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朱温建立后梁”这三个历史事件对唐朝造成的影响。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随堂检测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的原因有()①唐玄宗歧视少数民族将领②奸臣当道,政治腐败③唐朝内地兵力空虚④藩镇割据局面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④2.五代十国时期,各割据政权林立。
其中,位于太原的是()A.后梁B.南唐C.南汉D.北汉3.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是()A.后梁B.后晋C.南汉D.五代十国4.〔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A.黄巾起义B.安史之乱C.陈胜、吴广起义D.西晋末年流民起义5.〔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907年,建立后梁政权的是()A.李渊B.李世民C.朱温D.刘秀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故他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据此完成6﹣7题6.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口口”之称。
“口口”处填写()A.诗仙B.诗圣C.史诗D.诗史7.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是()A.安史之乱B.陈桥驿兵变C.澶渊之盟D.清军入关8.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诗句中描述的情景会出现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9.如图书本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A.618年B.626年C.755年D.763年10.唐末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不包括()A.统治腐朽,宦官专权B.藩镇割据严重C.唐玄宗追求享乐D.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二.填空题(共3小题)11.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安史之乱。
(判断对错)12.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各地的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的局面。
13.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史称“”。
第27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第27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2.藩镇割据——削弱国力
3.黄巢起义——致命打击 4.唐、五代十国更迭
独学:6分钟
1.安史之乱的背景。什么叫安史之乱? 造成了哪些影响? 2.藩镇割据有什么危害?
3.唐朝后期社会状况如何?有何影响?
4.什么叫五代十国?与唐朝藩镇割据 有什么联系?
4.五代十国——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
唐亡至宋立之间的一段分裂时期
对学:
1.独学题对答案。 2.讨论:归纳唐朝从建立到灭亡 的重大事件。
【走进历史】唐朝由兴盛到衰亡:
【走进历史】唐朝由兴盛到衰亡:
①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②贞观之治 ③贞观遗风 ④开元盛世——唐朝全盛时期 ⑤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⑥907年,唐朝灭亡。
1.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2.藩镇割据——严重削弱唐朝国力 3.黄巢起义——唐朝统治遭致命打击 4.唐、五代十国更迭
作业:
1、对子交换课本检查笔记。+2分 2、课后过关:
背本课小结。 +2分
P27.集思广益
712年,唐玄宗继位。他励精图治,任人 唯贤,整顿吏治,大力发展生产,使得 社会稳定,经济空气繁荣,国力强盛…
检测:
问:唐朝初年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出现贞观之治?
检测:
问:唐朝初年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出现贞观之治?
答:唐太宗吸取隋亡于暴政的教训, ①经济上,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②政治上,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第六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
•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 第24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第25课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第26课 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 • 第27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2017年春季版)《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习题

第27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会收集有关隆盛时代的材料,能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多武则天与唐玄宗有关用人史实的了解,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
4、了解曲辕犁这一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史实,树立求实、创新科学态度。
[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开元通宝是唐朝通用的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初二1班开展关于唐朝盛世局面的的大讨论,完成2-3题:2、"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 )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稳定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3、导致“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最突出的原因是两朝统治者( )A.重用贤臣B.励精图治C.善于纳谏D.勤于政事4、“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
车首之末(从头到尾),缚以诸筒。
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出现这种工具的朝代是( )A .西汉 B.唐朝 C.曹魏 D.东汉5、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①耧车②水排③曲辕犁④筒车⑤翻车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 D.③④6、武则天建立的管辖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军事机构是( )A.西域都督府 B.西域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北庭都护府7、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
”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B.曹操C.唐朝D.北宋8、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9、唐朝最盛时期,下列疆域范围不正确的是( )A.东至安东B.西迄安西C.北达黄河流域D.南抵南海10、谁统治时期,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到来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B.天灾人祸,战火连绵
C.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腐败D.唐朝内地兵力空虚
2.加速了唐朝衰落的事件是( )
A.安史之乱B.朋党之争C.任用奸相D.宦官专权
3.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始于( )
A.天宝危机中B.安史之乱中C.安史之乱后D.黄巢起义时
4.唐朝藩镇的割据性表现在( )
①不向中央交赋税②自行委派官吏③军队不听中央调动④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5.发动安史之乱的两位叛军首领是( )
①安禄山②李光弼③郭子仪④史思明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6.协助唐朝军队平息安史之乱的少数民族是( )
A.突厥B.南诏C.回纥D.吐蕃
7.唐朝后期实际掌握禁军的是( )
A.皇帝B.宰相C.外戚D.宦官
8.直接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是( )
A.土地高度集中B.唐末农民战争C.藩镇割据局面出现D.宦官专权
9.黄巢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国号是( )
A.大齐B.张楚C.蜀D.大顺
10.唐末农民战争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B.占领长安,建立了政权
C.瓦解了唐朝的统治D.起义军进行流动作战
11.“安史之乱”和“七国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赋税徭役沉重B.内地兵力空虚C.地方势力强大D.朝政腐败
12.下列朝代中,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是( )
①西汉②东汉③西晋④唐朝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③
二、问答题
1.唐朝是怎样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
2.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
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B 2.D 3.B 4.C 5.A 6.C 7.D 8.C 9.A 10.D 11.C 12.B
二、问答题
1.(1)唐玄宗统治后期,不理朝政,宠爱杨贵妃,任用奸相,朝政腐败,导致了天宝危机。
天宝危机引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唐由盛转衰。
(2)安史之乱导致了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3)黑暗的统治,连绵的战火,终于爆发了唐末农民战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4)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唐朝灭亡。
2.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与考核,任姚崇、宋璟等为相,出现“开元盛世”。
“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辅、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