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

交流二:关键句可以帮助了解主要内容,如总起句等。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该有这样几个条件:《宇宙生命之谜》
交流三: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把握主要内容。
有时通过题目很难看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交流四: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美丽但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三、词句段运用
(一)给文章拟题目
1.学习拟题目,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发现:
级别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第二组文章中主要事件
第三组文章中的主要事物
第四组吸引读者
3.小结:拟定题目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可以根据文章中主要事件,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主要事物,还可以根据吸引读者等方法等列题目……
4.回忆自己写作文都拟个什么题目呢?
示例:《“小书虫”李子安》《我的小闹钟》《奶奶家的桂花树》《有趣的拔根儿大赛》《沙漠探险之旅》《纸条背后的大秘密》
5.假如刚参加完学校的合唱比赛,你会拟个什么的题目呢?
示例:《难忘的合唱比赛》《丁香树下的歌唱》《在歌声里绽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课件(最新)

交流范例
可以运用“抓关键句(如总起句、总结 句、过渡句等)”这一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的课文有《宇宙生命之谜》。
练一练,学运用。 用“列提纲法”概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主要内容。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六部分。课文第一部分先写伯父 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第二到第六部分转入 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五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 启发 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除夕爸爸 和伯父给“我们”放爆竹、花筒体现慈爱;伯父热情地救助受伤的黄 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点明 主题,总结全文。
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作文拟题技巧?
常用的作文拟题技巧还有: (1)善用修辞。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引用), “父爱之舟”(比喻) (2)巧妙化用。如用“在桥一方”。 (3)设置悬念。如“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4)意蕴深厚。如“慈母情深”。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 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2.读词想象。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
来。
饱经风霜的脸
树林的深处
饱经风霜的老屋
秋天的深处
饱经风霜的大树
心灵的深处
__示__例___:__这__是__一__张__饱__经__风__霜__的__脸__,__脸__上__满__是__纵__横__的__皱____ _纹__,__仿__佛__岁__月__用__刀__在__他__脸__上__刻__过__一__样__。__他__微__微__下__陷__的__眼__ _窝_里__,___一__双__深__褐__色__的__眼__眸__,__悄__悄__地__诉__说__着__岁__月__的__沧__桑__。__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语文园地八》教案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语文园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四篇文章,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
2.借助搜集到的资料,多角度感受鲁迅形象,激发亲近鲁迅、研究鲁迅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梳理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鲁迅形象的感受。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还记得是哪四篇吗?2.这四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刻或是最喜欢的是哪一篇呢?让学生自由表达。
3.你们是用哪些方法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呢?请生交流。
4.咱们的交流平台总结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请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
5.学习这四篇课文的时候,大家又用到了哪些方法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呢?6.小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
当课文写了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理清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主要内容,当文章很长,出现很多件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给每一部分列提纲,再把各部分连起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当然这几种方法可以互相结合,需要我们灵活运用。
板块二:学习积累鲁迅名言,丰富学生对鲁迅精神的理解。
1.我们再来看这四篇,前面两篇文章是鲁迅先生自己的作品,后面两篇是别人纪念他的。
要认识一个人,咱们不仅可以读他自己的文章,还可以读别人回忆或怀念他的文章。
为了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先生,园地的日积月累还安排了这样四句先生的名言。
2.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
关注诮的读音。
4.同桌互读,读正确流利后可以交流一下自己有疑惑的句子,也可以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大单元设计理念统编六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走近鲁迅”。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单元的整体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视角的阅读,不同表现手法的品悟,不同资料的运用,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鲁迅先生的形象,进而初步了解其文学成就,感知其性格特点,体会其精神境界。
二、单元整体解读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专题,是新教材第一次为一位作家单独设置的单元,包括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以及他人怀念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其中有小说、散文、还有诗歌。
“语文园地八”中有关于鲁迅的名言诗句,习作“有你,真好”等内容。
这个单元的编排从不同角度、不同文体、不同写作手法中感知立体生动的鲁迅形象,走近文学经典。
学生可以多角度了解鲁迅,了解其文学成就,感知其性格特点,体会其精神境界。
在小学高年段接触鲁迅及其文学作品,既是为学生打下人生的精神底色,也是对初中阶段学习大量的鲁迅文章做好衔接与铺垫。
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在五四版教材中描述较为清晰:这个单元选取了一组与鲁迅有关的作品,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感受鲁迅的形象气质,理解其精神境界,从而激励我们向鲁迅学习,勤于思考,关注社会,为民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一要素和新课标中的三大文化主题中的“革命文化”高度相关,与课程总目标第1条“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度一致。
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人文要素的实现提供了语文知识、技能方面的支持,具体表现为: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较远,当时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背景学生比较陌生,所以必须借助资料,才能真正读懂课文内容,读懂人物精神。
关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给出了更清晰具体的归纳,我们可以进一步结合课文归纳: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有的人》;关键句对了解主要内容也有帮助,如《好的故事》。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精品课件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和同学 交流。
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开国大典 “诺曼底号”遇难记 草船借箭
竹节人
桥
芦花鞋
在牛肚子里旅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开国大典 “诺曼底号”遇难记 草船借箭
书写指导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 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 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之 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 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 要求。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
用笔方法,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规 范,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 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总结起来就是:起 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 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 然。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 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 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
日积月累
◎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
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三魂》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 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 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 章篇幅较长,记叙的事情较多,我 们可以采用先了解每个部分的内容 ,再把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的 方法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 文章的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 容,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语文园地八》教学课件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 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 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日积月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 ——鲁迅《答客诮》 …… ——鲁迅《故乡》 …… ——鲁迅《学界的三魂》 ……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跨界明星
设计师鲁迅
北大校徽设计者
设计师鲁迅
民国第一平面设计高手
鲁迅是一位最懂绘画、最有洞察力、最有说 服力的议论家,是一位真正前卫的实践者,同时, 是精于选择的赏鉴家。
——陈丹青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
日积月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
交流平台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已经知道: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句对了解主要 内容也很有帮助;写一件事的文章,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 握主要内容。
一般来讲,了解了文章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 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如《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可以边读边列提纲,把 各部分的内容写出来,再连起来想一想,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文字园地八》教学设计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文字园地八》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元音字母的读音和书写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配对、填空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元音字母的
印象和记忆。
3. 了解元音字母在拼音和汉字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黑板书等形式先让学生们复一下前面课程中学的
韵母知识。
2. 研究:首先老师先让学生快速读一下元音字母A、O、E和I,让学生们对元音字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老师可以通过示范
和讲解来帮助学生书写元音字母A、O、E和I。
最后让学生通过练
来掌握元音字母的书写方法。
3. 拓展:让学生再次读元音字母A、O、E和I,让学生找出它
们在拼音中的应用,有没有拼音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元音字母,通过
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4. 巩固:通过配对和填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元音字母的印象和记忆。
5. 作业:布置一些应用题目,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元音字母的书写方法。
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们初步认识和掌握元音字母的读音和书写方法,通过练让学生对元音字母有更加深入的印象。
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虽然在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和拓展,但教学内容普遍偏简单,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更进一步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课件

③ 写在遇到困境时 爸爸的话让“我”不 再着急,以最好的状 态完成比赛,获得了 成长。
④ 篇末再次点题, 感情真挚。
名师总评:小作者选取了陪“我”学英语和知识竞赛中 给“我”鼓励两件事情来展现爸爸对自己的帮助,表达 了对爸爸的感激之情。本文感情真挚,感染力强,是一 篇不错的习作。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
———鲁迅《答客诮》
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赏析:这句话是说真正的英雄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之
都有丰富的感情,爱怜子女的
路是走出来的路,是实践出来
人同样是大丈夫。
的路,是探索得来的路。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 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交流平台
··································
交流内容
总结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的方法。
交流展示
有的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只要概括出每个部分的主要内 容,再把它们连起来,就能概括出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这就是“连接段意法”。如《狼牙山五壮士》,分别写了接 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五部分。 这样全文主要内容就可以简要连接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 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的撤退 转移,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为了不让敌人追上部队, 毅然决定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 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牲。
这一组用文章的主要事件作题目,能帮助读者大体了解文章所记叙的事件。
竹节人
桥
芦花鞋
这是用事物的名称作题目,说明文章是围绕着这些事物来写的。
在牛肚子里旅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了解好的文章题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
3.根据自己喜欢的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提高写话的能力。
4.感受柳公权的书法的特点,并加以练习。
5.积累鲁迅名言。
【教学重点】
1.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根据自己喜欢的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提高写话的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柳公权的书法的特点,并加以练习。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