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案例分析共51页文档
平安保险公司绩效管理案例

平安保险公司绩效管理案例一、战略高度的绩效管理体系在平安,“三大机制”尽人皆知——“竞争、激励、淘汰”,这概括了平安绩效管理的核心机制。
在这一机制的约束下,平安绩效管理体系得到了严格的贯彻和落实,20年来从未松懈。
绩效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首先得益于公司将绩效管理放在公司战略的高度。
平安认为,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绩效管理应当成为核心驱动因素。
因此,在推行和实践上,最高管理者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而且亲自参与、甚至主导着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规划和发展。
其次,平安致力于通过绩效管理机制,将企业战略进行逐步演绎细化,做到目标分解到人,并建立定期问责反馈与检视的机制,同时不断强化结果应用的严格管理,从而使绩效管理有效支撑着公司运营,保证了目标有效实现。
绩效手段环环相扣通过多年来对各种绩效管理方法的不断实践,平安发现“横向排名、比例分布、激励淘汰”是绩效考核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也最容易被员工理解。
这在平安,被形象地称为“赛跑制”。
横向排名(1)公司采用横向排名制,一年两次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排名,每个员工在每次绩效考核结束后都有名次,团队始终处于高度竞争的状态,有效驱动着全体员工不断进取,进而促进着公司整体绩效能力的提升。
(2)强制比例分布绩效考核之后,公司会根据考核结果,按7:2:1对员工的名次进行划分。
(3)激励和淘汰根据排名和比例分布,公司对不同业绩的员工有不同的激励和淘汰措施。
排名前70%的员工有加薪,不同排名的人加薪比例不同,同时公司也会参考物价水平和行业水平的变动;连续两年排名前40%是员工得到晋升机会的首要条件,当然也将职位空缺和年资等列入考虑。
排名70-90%的员工将没有薪资和职位变动,通常他们都是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公司会针对他们的弱项给与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绩效,或者调整岗位让他们服务于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与众不同的是,平安有固定淘汰比例。
每年淘汰3%-5%。
排名末位10%或5%的员工会被降级降薪、岗位变换、甚至淘汰。
中国平安集团实施交叉销售的案例分析

中国平安集团实施交叉销售的案例分析第1章中国平安集团交叉销售的做法就保险行业来看,所谓交叉销售指各个专业保险子公司互相为对方销售保险产品,主要是通过代理的方式进行,例如寿代产、产代寿等。
但这也是最初阶段的交叉销售,在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下,交叉销售的业务员不仅可以销售各类保险产品,还可以为客户提供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所有金融服务。
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对交叉销售的探索过程。
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写入了“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的规定,保险业的分业经营由此开始,中国人保、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都开始了产险与寿险的分开经营。
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保险业内进行综合经营的趋势不断明朗,加之国外保险集团的激烈竞争,国家政策逐渐放开。
2000年,平安保险开始了尝试初级阶段的交叉销售,即产寿险之间的相互代理。
这种模式的实行,使得平安取得了飞跃的发展。
如下表所示:平安集团优良的销售业绩使得它成为了当时开展交叉销售最为成功的集团。
我国保险业综合经营的跨越式发展,使得保监会于2006年改变政策,准许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及中国再保险等四家控股(集团)公司开展集团内交叉销售业务。
2007年3月,保监会同意中国平安集团4家子公司——寿险、产险、养老险和健康险之间开展相互代理保险业务,交叉销售也在这4家子公司之间,各自拥有差异化的客户目标。
2010年,平安人寿推出了移动集成终端投保模式(MIT);2011年MIT二代进一步升级。
移动展业MIT是电子化的保单,支持车险、养老险、证券开户,大大促进了交叉销售的开展。
2011年,在与深发展整合后,在平安银行、平安保险及资产业务之间也创造了交叉销售机会。
至此,中国平安集团银行、保险、投资三大支柱正式形成,综合金融战略全面展开,应运而生的交叉销售营销方式也得到了巨大推进。
1.1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简介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案例及答案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保险业为主,融证券、信托、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是我国第一家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有外资参股的全国性保险公司。
在世纪之初平安保险又将争创“世界500强400优”视为自己的理想目标。
平安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精华,形成了广为外界赞誉的企业文化。
平安的企业使命是:对客户负责,服务至上,诚信保障;对员工负责,生涯规划,安家乐业;对社会负责,回馈社会,建设国家。
平安倡导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追求卓越为过程,做品德高尚和有价值的人,公司形成了“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个人价值观,和“团结、活力、学习、创新”团队价值观,平安为员工描绘的远景和抱负是:成为中国企业改革的先锋和金融服务业学习的楷模,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哪些话描述了平安的生存目的?你认为平安的企业生存的目的描述是否值得改进?请你用一句话来为平安描述生存目的。
(2)在平安的企业使命中,哪些内容勾画了企业的经营哲学?
(3)哪些话是对企业愿景(未来展望)的描述?平安的企业战略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企业生存目的:对客户负责,服务至上,诚信保障。
不足之处:过于笼统。
用一句话概括:化解风险,祈祷平安。
(2)对员工负责,生涯规划,安家乐业;对社会负责,回馈社会,建设国家。
(3)愿景:成为中国企业改革的先锋和金融服务业学习的楷模,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战略目标:争创“世界500强400优”。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战略管理案例分析WORD版本,可任意编辑目录一、公司简介二、公司战略三、SWOT分析(一)竞争优势(二)竞争劣势(三)机会(四)威胁四、战略优点五、战略缺点六、提供建议(一)品牌定位策略(二)品牌设计策略(三)品牌营销服务策略(四)品牌传播策略一、公司简介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
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称“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引入外资的企业,拥有完善的治理架构,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中国平安以“专业创造价值”为核心文化理念,倡导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追求卓越为过程,形成了“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个人价值观,和“团结、活力、学习、创新”的团队价值观。
集团贯彻“竞争、激励、淘汰”三大机制,执行“差异、专业、领先长远”的经营理念。
中国平安的愿景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和百年老店。
自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迅速积累,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资金力量。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低便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且此问题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危及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提高保险投资收益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成熟的保险资金投资变迁看,投资渠道均遵循了从单一到到多元的发展轨迹,投资风险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尤其是由新的投资渠道引发的投资风险。
另外,面临新的投资渠道,我国现有的客观条件很可能难以满足资金运作的需求。
这就需要从保险公司、金融证券市场政府三方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及相关外部环境的改善。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案例分析51页PPT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1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中国平安案例总结报告

中国平安案例总结报告中国平安是中国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提供保险、银行、投资等多元化业务。
本报告将总结中国平安公司在保险、科技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案例,以展示其在行业内的优势和成功经验。
首先,中国平安在保险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中国平安推出了多款创新保险产品,如车险O2O平台和“健康无忧”险等,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公司积极开展风险管理,通过先进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保险定价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风险,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其次,中国平安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出色。
公司积极引进和应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如区块链、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以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
中国平安还推出了“平安好医生”等在线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医疗咨询和健康管理。
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中国平安公司将科技与金融业务相结合,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第三,中国平安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公司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扶贫等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中国平安成立了平安慈善基金会,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
同时,公司还开展了员工志愿者活动,鼓励员工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捐赠。
这些举措赢得了广大客户和社会的赞誉,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影响力。
综上所述,中国平安公司在保险、科技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中国平安的成功经验对其他企业具有借鉴意义,将推动整个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平安案例

中国平安案例
中国平安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
中国平安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中国平安注重产品创新。
公司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满足
不同客户的需求。
同时,公司还注重科技创新,不断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其次,中国平安重视客户体验。
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公司还注重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多种渠道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互动,提升客户满意度。
另外,中国平安注重团队建设。
公司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人
才培养体系,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公司还鼓励员工团队合作,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此外,中国平安注重风险管理。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各类
风险的监控和防范,确保公司稳健经营。
最后,中国平安注重社会责任。
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平安的成功经验在于注重创新、客户体验、团队建设、风险管
理和社会责任。
这些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帮助它们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学习中国平安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案例分析

九.广告运作概述
中国平安人寿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品 牌认知基础,可以说,在互联网营销中,它 所要做的就是在原有消费者规模的基础上, 在从竞争对手哪里争取到更多的消费群体。 在争取女性这个大市场的时候,平安保险正 在做到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推出真正适合女 性的产品,故而受到了广大女性朋友的亲睐 和支持。
谢 谢
此处应有掌声
(四) . 消费者分析
核心客户群:25~50岁、家庭月收入 4000元以上的人群 次要客户群:23~55岁、家庭月收入 3000元以上的
平安的核心人群占城市成年人的15%,是市 场上最优质的人群,个人金融消费力最强, 在银行储蓄、证券投资和保险上的投入占整 个金融市场的32%~39%。平安的次级客户占 中国总人口的21%,其金融资产占整个金融 市场的27%。
Look Here !
视频:中国保险现状
国内寿险市场的六巨头—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 新华保险、太平洋人寿、 人保寿险和太平人寿,占 据寿险市场80%的份额; 国内保费规模最大的七大 标杆地区——广东、江苏、 四川、河南、山东、北京 和上海,囊括全国45%的 保费收入。
2014年最新保险公司排名
Look Here !
视频:平安实力
(三).主要竞争状况
行业前辈—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我国最大的国有金融保险集团, 政府撑腰,创立于1949年,总部 位于北京,2003年12月在纽约、 香港两地同步上市之后,又于 2007年1月回归境内A股市场,成 为内地资本市场“保险第一股” 和全球第一家在纽约、香港和上 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目前已 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寿险公 司。以寿险出名。
后起之秀— 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 中国太平洋人寿创立 于1991年5月13日,拥 有雄厚的实力,在保 险市场上保持持续领 先的地位,以财险出 名。在中国企业文化 促进会等单位主办的 首届中国品牌大会上, 公司荣获"中国十大最 具影响力品牌"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