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标点符号之冒号用法
冒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

冒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冒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冒号是一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它有着多种用法。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一、冒号的基本用法1.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
”2.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我常常想:XXX的先见之明也不宜于过分夸大,实际上他并非任何时候对任何事都有先见之明的。
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3.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和说明。
例如:“本店经营品种:服装、鞋帽、钟表、玩具和家用电器。
”二、提示1.冒号的形式是“:”,左偏下,不要与上下左右居中的比号“∶”混淆。
比号是数学符号。
2.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在句子内部,但有时也可以超出一个句子,管到几个句子,甚至是几个段落或成篇的文字。
3.“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有时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4.“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如果宾语不长,这些词语后没有什么停顿,就不必用标点符号。
5.冒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冒号使用常见差错1.冒号套用。
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2.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后的词语,这个动词之后却用了冒号。
他喜欢吃的东西很简单:面包、奶酪、葡萄干,即一些简单的小食品。
(将冒号改为逗号)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简单: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
(将冒号改为逗号)改写后的文章:女乘务员小心地端起杯子,正准备换个地方放,突然,随着一声怒吼:“谁让你动我的杯子”,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一把夺走了杯子。
他喜欢吃的东西很简单,包括面包、奶酪和葡萄干等简单的小食品。
冒号引号的三种用法

冒号和引号都有多种用法,以下是其中的三种:
1. 冒号:用于提示性话语的末尾,表示后边有些话要说。
还可以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2. 引号: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
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总的来说,冒号和引号的用法都很丰富,请根据语境判断使用哪种,建议查阅标点符号用法手册获取更多信息。
最新“冒号”标点符号学习指导

“冒号”标点符号学习指导冒号一、冒号的形式为“:”。
二、冒号的基本用法1、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3、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5、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三、冒号的使用与辨析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点号。
例: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
(总结上文时相当于破折号运用冒号时应注意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
例:A.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错,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把“深夜”后的逗号该句号。
)B.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错,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用错了。
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C.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
其实不然。
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2、转述的时候不能用冒号。
英语标点符号用法大全之冒号(Colon)

英语标点符号⽤法⼤全之冒号(Colon)⼀、前期回顾英语标点符号⽤法⼤全之逗号(Comma)⼆、冒号英语中冒号主要⽤在⼀系列并列事物、引语或补充说明成分的前⾯(A punctuation mark (:) used to precede a list of items, a quotation, or an expansion or explanation.)。
冒号多⽤于正式⽽庄重的话题中。
逗号常见的⽤法有:(⼀)⽤于补充说明的成分前这种情况往往是⽤在两句话中,后⼀句话对前⼀句话进⾏拓展、补充(between two main clauses in cases where the second clause explains or follows from the first)。
如:That is the secret of my extraordinary life: always do the unexpected.It wasn’t easy: to begin with, I had to find the right house.第1句中的“always do the unexpected”和第2句中的“to begin with, I had to find the right house”就是对前句内容的补充说明。
(⼆)⽤于⼀系列并列事物前这种情况往往是指当后⾯有⼀系列事物并列出现时(to introduce a list),这些并列的事物都是以单词或短语的形式出现。
如:The pric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ravel to London, flight to Venice, hotelaccommodation, and excursions.The job calls for skills in the following areas: proofing, editing, anddatabase administration.第1句中的“travel to London, flight to Venice, hotel accommodation, and excursions”是⽤来列举说明前⽂中的the price所包含的内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之冒号问号感叹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之冒号问号感叹号冒号、问号和感叹号是常用的标点符号,在书写和表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一、冒号(:)的用法:1.在引导或说明列表、解释、例证、陈述、命令、总结等方面,可以使用冒号。
例如:-现代社会存在着许多问题:环境污染、社会不公、信息泄露等。
-学习有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他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善良。
-推广电子支付有很多好处: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和减少现金流通。
2.用冒号引导直接引语,表示说话者的话。
例如:-她对我说道:“你好!”-他大声喊道:“滚出去!”-他回答道:“我不知道。
”3.冒号也可以用于引导对话前的说明。
例如:-他看了一眼表,说:“已经很晚了。
”二、问号(?)的用法:1.在句子末尾使用问号来表示疑问句。
例如:-你喜欢吃苹果吗?-他什么时候走的?-你对这个决定有什么意见?2.在间接疑问句中,也要使用问号。
例如:-我想知道,她在哪里?3.在连接词“或者”、“难道”、“不知道”等后面使用问号表示疑问。
例如:-你要吃面包还是蛋糕?-你难道不知道这个规则吗?三、感叹号(!)的用法:1.感叹句末尾使用感叹号来表示强烈的感情或强调。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园啊!-天哪,我太高兴了!-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2.在表示命令、请求或建议的句子后面使用感叹号。
例如:-别再犯这个错误了!-求求你帮帮我吧!-快走吧,不然要迟到了!3.在表示惊讶、愤怒、忧虑等情绪的句子后面使用感叹号。
例如:-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怎么能这样对你呢!-真担心他会出什么事情!在使用冒号、问号和感叹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句子的首字母大写。
2.冒号、问号和感叹号后面一般用空格隔开,除非后面是引号或其他标点符号。
3.不要过度使用感叹号,以免造成语气过于强烈或不适当的感觉。
总而言之,正确使用冒号、问号和感叹号可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使文本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语文知识点】冒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语文知识点】冒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冒号是行文中常用标点符号之一,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接下来分享冒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
下文。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1、同学们:明天记得上符号之家!
2、小明说:我会上符号之家看看的。
3、标点符号有这些符号:顿号、句号、问好、破折号等等。
4、暑假放假时间:7月4日—年8月28日。
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
例如: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使用错误。
)
2、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
例如: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3、如果后文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例如: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5、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冒号的用法及作用

冒号的用法及作用一、冒号的基本用法及作用冒号(:)是一种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在句子中具有多重用途。
它主要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 表示解释或说明冒号经常被用于表示解释或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它通常出现在一段话的末尾,并引导读者进入下一个解释性内容。
例如,“我们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
”在这个例子中,冒号后面的解释将会详细介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
2. 引导列表或示例另外,冒号还可以引导一个列表或示例。
当列举多项时,冒号帮助读者理清思路并分开不同的项目。
例如,“她买了许多食材:西红柿、黄瓜、土豆等。
”这个例子中,冒号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列表,列出了“西红柿、黄瓜和土豆”。
3. 在对话中使用在书写对话时,人们经常使用冒号来表示说话者的姓名或角色,并引出他们所说的内容。
“约翰:我昨天收到了你寄来的信。
”在这里,“约翰”是说话者的姓名,冒号使得读者能够清楚地辨认对话中各个角色。
4. 引出引语或注释冒号也可以用来引出引语或注释。
它在这种情形下经常与引号一同使用。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这里,“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是一个引语,由于长度较长,所以使用冒号将其与爱因斯坦的名字分开。
5. 强调说明当作者需要强调某一点时,冒号可以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文内容。
“她是一位勤奋学习的学生:每天晚上都会花两个小时复习功课。
”这里,冒号突出了“她是一位勤奋学习的学生”这个事实。
二、冒号的正确使用技巧除了基本用法外,以下是一些有关冒号正确使用的技巧:1. 冒号前面通常为完整句子,并且通常不需要大写首字母。
“我有一个问题: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其中,“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是一个完整句子。
2. 冒号后面跟着的内容应该和前面的句子在形式或逻辑上有所补充。
“她有三个爱好:跳舞、画画和读书。
”在这个例子中,逗号后的“跳舞、画画和读书”进一步解释了“她的三个爱好”。
3. 冒号可以用在正式文体(如论文、报道等)中,但在非正式场合中(如电子邮件或对话),使用冒号要更加谨慎。
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冒号-作文

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冒号 冒号)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下列冒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之。 ①这个学期本系决定开五门选修课,一门是社会学,个课时;一门是世界文学史,约个课时;一门是中国哲学史,个课时;一门是西方美学概论,个课时;一门是心理学概论,个课时。 ()②李博的爷爷刚从乡下回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农村的土特产品。 他一副神秘的样子问我,你想不想去乡下看看呀?()③总公司领导认为: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一、具体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不重视,只抓生产进度,不抓安全;二、具体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④公司领导决定召开一次中层领导干部会议,讨论:本公司发展扩大业务范围的问题。 ()⑤)这是国家财产,不能随便动!王师傅看不惯这几个人的作派,严肃地说:就是拿走这里一根铁丝,也是破坏行为!,(()(⑥(年全国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⑦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⑧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冒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冒号的用法
一、用于书信、讲话稿的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1)聚卿先生:
上月晦寄一函,想达左右„„(《王国维致刘聚卿》)
(2)同学们:
今年七月,恰值我们中学毕业20周年,有人建议搞一个同学聚
会。„„(湘仁《在老同学聚会上的发言》)
二、在采访、辩论、座谈、法庭审讯等言谈的记录中用于说话人名之
后,以引出说话内容
(1)记者:您二位一向关心中学语文教学,请谈一谈一个中学生怎
样才能学好语文?
秦牧:要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多读、多些、多思索。„„
紫风:除读好教科书外,必须进行课外阅读。„„(《秦牧吴紫风答
记者问》)
(2)正方金岭:对方请不要搞错我的意思。我说的是不适合旅游业,
并不是说不适合发展旅游业。
反方王雷:我看不出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1986年亚洲大专
辩论会大决赛》)
三、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问/答、说、想、是、即、写道、认为、证明、表示、指出、例
如”之类动词都可加冒号,使其具有提示性,以引出宾语。例如:
(1)问:你觉得在翻译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答:谁都知道,翻译是转述而非创作,因此译者:(1)应该知道原作
者说的是什么;(2)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无误地把原意表达出
来。„„(王宗炎《辨义为翻译之本》)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叶文玲《我的“长生果”》)
(3)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
几乎犯了错误!(何为《第二次考试》)
(4)一般地说,作品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人物太多,故事性不强。(老
舍《人物、语言及其他》)
(5)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
那八百个字。(叶文玲《我的“长生果”》)
(6)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马
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
例句中的“问/答”“说”“想”“是”“明白”“表明”后都加了冒
号。如果不强调这类动词的提示作用,大都可用逗号代替冒号。例如:
(7)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在上学,
如今都成家立业了。(萧乾《枣核》)
(8)我心想,这才是天空的真面目呢。(孙荪《云赋》)
(9)遗憾的是,这离京都颇近的雄关,我没有到过。(峻青《雄关赋》)
(10)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都德《最
后一课》)
(11)大量的事实表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公害。(于涌泉《为人
类创造良好的环境——介绍环境科学》)
冒号和“即”如何配合使用,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即”相当于“就
(是)”。冒号可用于“即”字后以提起下文,但不宜用于“即”字
前。例如:
(12)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二级,即:合格品、不合格品。(新闻
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13)这项人类社会活动兼有一系列特有的专业特性:即普遍性与特
殊性,思想理论性与行为艺术性。
*(14)出版物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三多一少”,即平庸者多,创新
者少;拼拼凑凑者多,自成体系者少;粗制滥造者多,精编精选者少。
例(12)“即”字前面用逗号,后面用冒号以提起下文,如果不强调提
示,“即”字后的这个冒号也可不用。例(13)“即”字前的冒号须改
为逗号。如果保留冒号,则要把“即”字删去,因为冒号表示提起下
文,再加表示提示的“即”就重复了。例(14)“即”字后要补充一个
冒号,因为后跟带分号的并列分句,不用冒号分隔开来,全句的结构
关系便错乱了。
*(15)研究课题涉及广阔的领域:如编辑活动的性质、特征、社会功
能及编辑管理、编辑队伍等。
*(16)古诗包括多种不同的体裁,如王维的《观猎》,白居易的《钱
塘湖春行》,格律严整,属于律诗;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较宽,叫
古风(古体诗)。
“如”的用法类似“即”,例(15)“如”字前的冒号要改为逗号,如
果保留冒号,则要把“如”字删去。例(16)的问题同(14),“如”字
后要加冒号。
四、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
(1)我们一般提六门基础科学: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
学。(钱学森《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
(2)但一般来说,质量好的文化产品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先进的政治
性、思想性;较高的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较高的文字质量和印
刷装帧质量;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出版科学》1999/1)
(3)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一种是听别
人传说的。(顾颉刚《怀疑与学问》)
(4)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不稳定,
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试。(何为《第二次考试》)
(5)在演唱方面,她〔郭兰英〕找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那就是:(一)
气息的运用。以气息丹田的方法,做到低音扎实、中音纯净、高音嘹
亮而优美。(二)吐字准确而穿透力强。不用话筒,她可以把每个字
送到剧场的最后一排。(三)行腔„„吐纳顿挫,变化多端、纯熟自
如。(《新闻出版报》1999.1.19)
例(1)“六门基础科学”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列词,中间用逗号分
隔。例(2)“标准”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列短语,中间用分号分隔,
分号也可改用逗号。例(3)“来源有两种”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列
分句,中间用逗号分隔。例(4)“两种意见”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
列分句,中间用分号分隔,因为有一个分号内部已包含逗号。例(5)
“自己独特的风格”是总说,分说部分由并列句构成的句群,句子有
序次语,使读者知道分说部分的范围。
五、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
(1)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1996年《标点符号用法》)
(2)他知道露水怎么样洒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
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
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
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叶圣陶《稻草
人》)
(3)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
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
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音容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
(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例(1)“我们都”、例(2)“总之”和例(3)“全部”等字样表明冒号后
的话是带总括性的,对冒号前的话——上文——作了总结。
六、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
(1)首届广西(桂林)书市将隆重举办
主办单位:广西新闻出版局
桂林市人民政府
书市时间:1998年10月1日至5日
书市地点:桂林市体育馆(《新闻出版社》1998.09.29)
(2)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刘宗明《北
京立交桥》)
(3)今有恳者:书籍二包、散稿一束由邮寄上,祈代保存,是所至祷。
(《王力致杨树达》)
例(1)冒号表示后面的文字是解说前面的项目的,在这里也可用空格
来代替冒号。例(2)冒号后的文字解说前面的宾语“桥”。例(3)冒号
后的分句解说前面的分句,而不是解说前面的某个句子成分。
七、分隔作者和作品名称
许慎:《说文解字》„„(《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八、分隔标题中的主题词和说明补充部分
(1)中国农业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新华文摘》1996/3)
(2)信息消费:现代社会新潮流(《光明日报》1998.5.18)
(3)范长江:报道红军长征的第一人(《新华文摘》1997/2)
(4)瑞典:高税收维持高福利(《环球时报》1998.4.26)
(5)《早年周恩来》:一部充满魅力的佳作(《新华文摘》1996/8)
(2007-05-23 选自林穗芳著《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人民出版
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