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要点归纳及用法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标点符号又称“符号”,是文字书写中用以分隔、标记语句、词语之间的关系的符号,它和字母、汉字一样,也具有独立的语义。
标点符号共分为10种:逗号、顿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连字符。
一、逗号。
逗号通常用作语句与语句之间、短语与短语之间或分句中各成分之间的界线,表示不同程度的停顿。
1. 用以分隔独立的表语或状语。
如:他,敬重其父,尊重其师。
2. 用以分隔两个句子。
如:他毕业了,但是还没有找到工作。
3. 用以衔接一些有关列举的栏目或词语。
如:他有一双大眼睛、一个小鼻子、一张圆脸。
4. 用以表达并列的意思或不同的说法实际上是互相对等的。
如:请相信我,无论你怎么想,我都会支持你。
二、顿号。
在一个句子中,顿号表示中断、分隔不相关的意思,通常用于表示非正式或强调时。
它以两个点来取代标点,中间不留空格。
1. 用于引号前后两个句子时意为“也”。
如:他一言不发,她也不敢开口。
2. 用于两个有关联的对等短语间,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仍存在,但是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
如:有钱的人能吃得好,没钱的人:只能吃得勉强。
3. 用于概括性的论证或分析文章中,表示本句要分析或调查哪个方面,句子后面提供关于该方面的详细信息。
如:职业性格是事业精英面临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具体表现为什么样的性格。
)三、句号。
它是由半句号加上句号构成的(“。
”),是书写中用以表示句子结束的重要记号,常用来标示陈述性句子的结束、声明性句子的结尾、叙述语句的结束、感情句的结束、也常用于书面的结束。
四、问号。
用于询问句中,表示句子的结尾,由两个半号组成,表示它是一个问句。
如:你放假了吗?五、感叹号。
由一个叹号(!)构成,用于表示说话者的惊讶、怨恨或惊艳。
如:他竟然站了起来!六、分号。
由一个点号加一个半号组成,用于表示对句子的一部分的强调,本质上,分号后的句子可以独立成句。
如:你去超市买菜吧;反正那里有很多菜。
七、冒号。
用于列举性句子、表述性句子或条件句子中,中间用一个两个点表示。
标点符号要点归纳及用法

标点符号要点归纳及用法标点符号知识要点: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标点符号的主要作用有三点:1.表示停顿;2.表示语气;3.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有l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
)、问号(?)、叹号(!)和冒号(:)。
而标号则包括:破折号(——)、括号(( ))、省略号(……)、书名号(《》)、引号(“”)等。
答题注意:1、标点符号是书面语里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符号。
虽然它只是一个小符号,作用却非常大,一定要认真读题,什么样的语气就相应地用什么样的标点符号。
2、给一段话加标点,难度较大,首先要认真地读这一段话看一看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使用的是怎样的语气,然后再动手加标点符号,最后再读一读,检查标点符号使用得是否恰当、正确。
方法指津:小学5~6年级与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常用标点符号大体一致,只是题型有变化,难度有所提高。
在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标点符号用法表,熟悉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熟悉并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准确解答标点符号题的基础。
2.熟记各种标点符号的位置,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如:标点符号由点号与标号组成,点号分为句中点号和句末点号。
其中句中点号由顿号、分号、逗号组成,这三种点号均表示一个句子内部的停顿。
顿号表示词语之问的停顿,一般应是两个或以上的词语之间,停顿时间最短;逗号表示一个句子内的一般性停顿,可以是词语、短语或句子内部的分句,停顿时问稍长;分号则用于复句内部并列的分句之间或排比句中并列的分句之间,停顿的时间比逗号更长。
运用时,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又如:七种点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通常点在紧靠文字右边偏下,不能用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都标在文字前后,各占一个字位置。
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及记忆口诀

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及记忆口诀一、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1. 逗号(,):常用于列举事物和并列词语之间,起到分隔的作用。
例如:“他喜欢看电影、听音乐、旅游。
”还可以用来分割长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
例如:“昨天下午,我在公园里见到了那位老师。
”此外,在直接引语前后也要使用逗号。
例如:“他说:‘我想吃个苹果。
’”2. 顿号(、):在列举多个意义相同或类似的名词时使用顿号,表明词语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学校提倡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
”3. 分号(;):与逗号不同,分号分隔的是较大的语篇成分,如句子或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合。
例如:“我们去了北京;上午参观了故宫,下午游览了长城。
”分号还可以连接两个独立但相关的句子。
例如:“她努力学习;她最终考上了理想大学。
”4.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或强调前面所说内容。
例如:“有一件事很重要:我们必须保护环境。
”冒号还可以用于提问句之后,表示期待答案。
例如:“你认为他会来吗:”5. 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达暂停、犹豫或隐含的意思。
例如:“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此外,在引文中如果删除掉部分内容,则使用省略号。
例如:“Yesterday, all my troubles seemed so far away...”6.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愤怒、惊讶等。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园!”在写作中,需要注意不要滥用感叹号,以免削弱其效果。
7. 问号(?):问号用于反问、疑虑或提出问题。
例如:“你明天能来吗?”与感叹号类似,问号也需要适度使用,以免降低其影响力。
二、标点符号记忆口诀为了更好地记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我们可以借助以下简单易记的口诀:逗号条子悬海台,顿点一度高相对,分号断句旁寸身,冒号引出显我歪,省略准予连续赘,感叹疑问强愿常。
这个口诀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串联起来,帮助我们记忆起来更加轻松。
总结: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表达准确、清晰的意思。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标点符号在书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清晰准确的意思,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节奏感和表达力。
下面是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逗号(,)逗号是使用最频繁的标点符号,它用来分隔并列成分、修饰性成分,以及在长句中断句。
1. 分隔并列成分:当句子中有两个或更多并列成分时,逗号用来分隔这些成分,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梨,香蕉和橙子。
2. 分隔修饰性成分:逗号用于将修饰性成分与句子其他部分分隔开来,使句子的结构更加清晰。
例如:李明,一个勤奋学习的学生,获得了全班第一名。
3. 中断长句:当句子过长时,逗号可以用来将其分割成较短的几个部分,使文章更易阅读。
例如:大雨倾盆,雷声轰鸣,我不得不关上窗户。
二、句号(。
)句号用来结束陈述句、命令句、感叹句等句子。
它表示句子的完整性和结束。
1. 陈述句:句号用于结束陈述句,陈述句是最常见的句子类型。
例如:我明天要去旅行。
2. 命令句:当一个句子是表示命令、请求或建议时,句号用于结束该句子。
例如:请给我一杯水。
3. 感叹句:感叹句是用来表达情感或强调的句子,句号用于结束这种句子。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三、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即用于句末的直接疑问句。
1. 一般疑问句:问号用于表示一般疑问句,这种句子通常以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开头。
例如:你明天要来吗?2. 特殊疑问句:当句子是特殊疑问句时,问号仍然用于句末。
特殊疑问句是以特殊疑问词(如什么、谁、哪儿等)引导的问句。
例如:你喜欢什么颜色?四、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感叹意味。
1. 感叹句:感叹号常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表达强烈的感叹。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园啊!2. 警句:感叹号有时也用于一些警句或警告的句子,以增强语气。
例如:不可思议的成绩!五、冒号(:)冒号用来引出解释、举例、总结等。
1. 引出解释:冒号常用于引出解释或解答问题,前后句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或解释关系。
最全标点符号用法,附例句、解析!

最全标点符号⽤法,附例句、解析!标点符号的使⽤,⼀直是困扰⼩学⽣、初中⽣的⼀⼤难点,让我们再次重温⼀下常见标点符号的⽤法吧~收藏起来,够⽤12年。
⼀、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圆点,⽤它表⽰说话完。
逗号(,)⼩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它。
顿号(、)像个芝⿇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两圆点,要说话⼉写后边。
问号(?)好像⽿朵样,表⽰⼀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炸弹,表⽰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蝌蚪,内放引⽂或对话。
话⾥套话分单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括号[],注解⽂字放⾥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法简表名符号⽤法说明举例称符号⽤法说明举例句号①。
1.⽤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民共和国的⾸都。
2.⽤于语⽓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下。
问号? 1.⽤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2.⽤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叹号! 1.⽤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2.⽤于语⽓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射击!3.⽤于语⽓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得上他呀!逗号, 1.句⼦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多数是恒星。
2.句⼦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个⼈贡献出毕⽣的精⼒。
3.句⼦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分号,都要⽤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多处。
顿号、⽤于句⼦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形是四边相等、四⾓均为直⾓的四边形。
分号②; 1.⽤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们⽤来抒情达意;⽂字,⼈们⽤来记⾔记事。
2.⽤于分⾏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民共和国⾏政区域划分如下:(⼀)全国分为省、⾃治区、直辖市;(⼆)省、⾃治区分为⾃治州、县、⾃治县、市;(三)县、⾃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顿号1. 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句中“三、四里”表示的是大概距离,并非确切数字,应删去顿号。
)小姑娘看上去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表示的是大概年龄,并非准确的岁数,应该删去顿号。
)当表示的数字是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该用顿号。
一是序数,如:“今天参加活动的是八、九年级的学生。
”(“八、九年级”表示年级序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离家乡远了久了,人往往愁肠百结。
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旅次朔方》诗里一、二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其中的“一、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和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所以“一、二”之间要用顿号隔开。
(当然,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数,一般是要用顿号隔开的。
)2. 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例如:要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应删去顿号。
)3.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为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以标明层级。
)4.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不使用顿号。
例如:(1)“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2)《阁夜》、《旅夜书怀》、《客至》、《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品。
(顿号应全部去掉)5.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三项虽然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是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充当谓语的,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是不能用顿号的,应改为逗号。
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

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意思,使文章更加通顺流畅。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还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
句号(。
)。
句号是表示一个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用在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末尾。
在正文中,句号通常位于句子的末尾,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
逗号(,)。
逗号用来分隔并列成分,例如列举事物、分隔主谓结构、分隔状语从句等。
逗号还可以用来连接两个独立的句子,表示顺承关系。
问号(?)。
问号用在疑问句的末尾,表示提出疑问或请求。
在书面语中,问号通常用来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感叹号(!)。
感叹号用在感叹句的末尾,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情绪。
在书面语中,感叹号通常用来表示惊讶、喜悦、悲伤等强烈的情感。
冒号(,)。
冒号用来引出下文的内容,引起读者的注意。
冒号还可以用在对话、说明、解释、举例等情况下。
分号(;)。
分号用来分隔长句或并列句,表示句子的逻辑关系。
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列举内容,表示并列关系。
引号(‘’、“”)。
引号用来引述别人的话或表示特殊含义。
在书面语中,引号通常用来引用他人的话语或表示特殊的含义。
括号(())。
括号用来补充说明或插入内容,表示与主要内容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必要的。
在书面语中,括号通常用来补充说明或解释某些内容。
破折号(—)。
破折号用来表示对前面内容的补充或解释,或者表示并列关系。
在书面语中,破折号通常用来引出对前文的解释或补充说明。
省略号(……)。
省略号用来表示省略或暗示未完的意思。
在书面语中,省略号通常用来表示语气的停顿或未完的意思。
以上就是常见标点符号的大全及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使文章更加通顺流畅,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写出更加优秀的文档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
知识要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标点符号的主要作用有三点:1.表示停顿;2.表示语气;3.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有l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
)、问号(?)、叹号(!)和冒号(:)。
而标号则包括:破折号(——)、括号(( ))、省略号(……)、书名号(《》)、引号(“”)等。
答题注意:
1、标点符号是书面语里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符号。
虽然它只是一个小符号,作用却非常大,一定要认真读题,什么样的语气就相应地用什么样的标点符号。
2、给一段话加标点,难度较大,首先要认真地读这一段话看一看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使用的是怎样的语气,然后再动手加标点符号,最后再读一读,检查标点符号使用得是否恰当、正确。
方法指津:
小学5~6年级与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常用标点符号大体一致,只是题型有变化,难度有所提高。
在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标点符号用法表,熟悉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熟悉并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准确解答标点符号题的基础。
2.熟记各种标点符号的位置,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如:标点符号由点号与标号组成,点号分为句中点号和句末点号。
其中句中点号由顿号、分号、逗号组成,这三种点号均表示一个句子内部的停顿。
顿号表示词语之问的停顿,一般应是两个或以上的词语之间,停顿时间最短;逗号表示一个句子内的一般性停顿,可以是词语、短语或句子内部的分句,停顿时问稍长;分号则用于复句内部并列的分句之间或排比句中并列的分句之间,停顿的时间比逗号更长。
运用时,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又如:七种点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通常点在紧靠文字右边偏下,不能用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都标在文字前后,各占一个字位置。
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都标在正中。
连接号占一个字的位置,着重号标在字的下面,间隔号写在格子正中。
知晓了这些内容,才能规范使用标点符号,为识破标点使用的正误打下基础。
3.总结、积累标点符号使用的特点、规律,以简驭繁。
事物总是有规律的,标点符号也不例外。
如冒号的使用就有以下规律:一是冒号不能连用,在同一句子中,冒号一般只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必须将其中一个改为逗号;二是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楚。
特别是冒号与引号连用时,一定要分清冒号提示的范围,如果提示的是全部,句末的句号应在引号之外;如果提示的仅引号内的部分,那么或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4.对易错标点要反复训练,定期复习巩固。
有些标点在使用中常常被误用,如顿号、分号、逗号的误用,冒号的误用,句号、叹号、问号的误用等。
还有不同标点间的连用、套用容易出错,比如引号的使用.因为引语与“某某说”之间位置不同,标点符号也就不同。
“说”在前,“引语”在后,“说”后用冒号;“说”在“引语”中间,“说”后用逗号;“说”在“引语”之后,“说”后用句号。
如果区分不明,则易导致标号误用。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一定要反复训练,不断强化巩固。
标点符号
一、书名号。
知识提要:书名号一般用于书名、篇名、报刊名、歌曲名、电视名、电影名等。
注意:1、相邻两个书名号之间无需用顿号隔开。
2、书名号使用的范围很广,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例题:
1、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我很喜欢读《石灰吟》和《墨梅》这两首诗。
3、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真精彩!
二、省略号。
用法归纳:
1.表示说话的断续。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 (莫泊桑《项链》)
2.表示列举的省略。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鲁迅《故乡》)
3.表示说话的中断。
"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
”那是......实在......我就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 (鲁迅《祝福》)
4.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5.表示引文的省略。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用法(表示列举的省略)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用法(表示说话的断续)
6、表示沉默:
例题:
1、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A
2、王强对老师说“《石灰吟》我会背了。
千锤万击出深山……”B
3、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C
三、引号。
用法归纳: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
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
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
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1、表示引语直接引用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2、表示特定称谓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4、表示否定和讽刺
注意: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
例题:
1、歌中唱道:“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A
2、贝加尔湖曾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但现在正被沿岸工厂排放的废水“吞噬”着。
B
3、它们呆呆的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
C
四、破折号。
用法归纳:
1、表注释、解释说明
非洲人的绘画——无论是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
远远地望见了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表意思转折或转换、话题突转
3、用于标明语意递进,破折号后面的比前面的递进一层。
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
4、用于标明因果关系,破折号后面的是原因。
5、表语言的延长、声音延续
“要不——摔跤”
例题:
1、只听到“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
A
2、爷爷想用手搓洗一下,可是腰弯不下去,只好两只脚互相帮助——左脚搓一下右脚,右脚搓一下左脚。
B
3、“卖香烟喽——明天敌人要扫荡。
”老人悄悄地对交通员说。
C
4、根据同学们的需要,我们年级开设了以下三个兴趣小组:
——摄影组;
——合唱团;
——读书社。
D
五、有些口诀要记牢。
【提示语在前用冒号,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提示语在后用句号。
】
例题:
1、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提示语在前用冒号)
2、“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是说准了,猜错了就得卖我的糖。
”(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
3、“立即停船抢救!”少奇同志斩钉截铁地说。
(提示语在后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