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杠杆学案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5篇材料]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5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44f37c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a.png)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5篇材料]第一篇: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能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突破】首先认识杠杆,能抽象出杠杆的定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造一种探究气氛,通过用杆秤称物体,提出猜想,激发兴趣。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同学们想起很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
在同学们说出的机械中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
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复杂机械。
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简单机械。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现?(各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
约2分钟后平静下来。
)第五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可以完成直接用手不能完成的工作。
第六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都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
师:同意他们说法的同学举手。
(全体学生举手)师:同学们的发现很好,那么谁能针对刚才的发现提出一个问题?生5:我想知道:为什么使用这些机械时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呢?师:大家想知道吗?生(齐答):想知道。
师:今天通过学习新的一节“杠杆”就可以解释这一问题。
(教师板书:杠杆)反思:本节的引入面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过或看到过很多机械,由此引入对简单机械的研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4篇】

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4篇】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面是整理的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篇一第一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然后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并通过作图来强化。
再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只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然后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
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上述两种思路中,您赞成哪种方法,理由是什么?谈谈您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及设计意图。
我的选择是第二种思路。
一、设计意图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是一种物理模型,杠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认识,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并考虑学生对模型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中可以先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通过“做”来体验杠杆、认识杠杆。
再通过学生熟悉的跷跷板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引导学生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然后通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体现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提高发现式、探索式自主学习能力。
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满足他们创造的愿望,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二、设计思路我是如此设计的,首先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会画力臂(4)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学案——杠杆第一节

第五章第一节 杠杆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杠杆
2、区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二、课上练习:
1、关于力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B.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C.力臂不可能为零。
D.力臂一定都在杠杆上。
2、下图中力F 的力臂画法正确的是:( )
3、.如图13所示,O 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F 的力臂,并用字母L 表示。
小结:画力臂的方法
练习1:(1)画出图中力F 的力臂,并用l 表示(2)画出图中力F1和F2的力臂,并用l 1 、l 2表示(3)画出图中力F 的力臂,并用l 表示
练习2:画出下列各轻质杠杆的力臂。
O
F
O O
2 F 1
F 1 O F 2。
2023最新-《杠杆》教案(4篇)

《杠杆》教案(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给大伙儿整理的《杠杆》教案(4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杠杆科学的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
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 杠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五要素,会画力臂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6--79的内容,我知道: 1.就是杠杆,生活中的杠杆有: 等。
2.杠杆的五要素(1) 叫做杠杆的支点,用“O ”表示 (2) 叫做杠杆的动力,用F 1表示 (3) 叫做杠杆的阻力,用F 2表示 (4) 叫做杠杆的动力臂,用L 1表示 (5) 叫做杠杆的阻力臂,用L 2表示。
二、合作探究(一)画力臂1、自学力臂的画法 (1)先根据实际情况标出杠杆的支点。
(2)再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可以向两端恰当延长)。
(3)最后通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注意:○1、力的作用线需要延长时,延长部分一定要用虚线。
○2、力臂的表示可以是实线带双箭头,也可以是虚线带大括号。
2、画出下列图中各力的力臂(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自学P77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我知道:(1)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 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O F 1 F 2F 21O图12.1—3 图12.1--2图12.1--1(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要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重物时,保持______并静止时,达到平衡状态。
(3)画出图13.4—3中F1, F2的力臂,我知道图中的力臂落在杠杆上,因此我知道,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的长度。
2.小组实验:根据教材P77的探究活动来实验,我组的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1 2 3动力F1/N动力臂L1/cm动力×动力臂F1 L1/N.cm阻力F2/N阻力臂L2/cm阻力×阻力臂F2 L2/N .cm(5)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_____。
三、牛刀小试1、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100 cm,阻力臂是20 cm,当用60 N的动力时,能撬动重______ N的物体.2.如图所示,重为9 N的物体挂在B处,O为支点,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A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_____N,方向_____.图12.1--4四、知识小结通过认真学习,我知道:(一)力臂的画法可总结为:1、定点。
11.1杠杆导学案(共3课时))

11.1杠杆导学案(共3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第一节《杠杆》。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杠杆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力臂的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硬棒,能够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
2. 杠杆的分类: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关系,杠杆分为三类:一类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省力杠杆,如撬棒;一类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如天平;一类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费力杠杆,如筷子。
3. 杠杆的特点:杠杆具有平衡性和转动性。
在杠杆的平衡状态下,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4. 力臂的概念:力臂是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垂直距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杠杆类型。
2. 掌握力臂的概念,能够画出简单杠杆的力臂。
3.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力臂的概念。
难点:力臂的画法,杠杆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杠杆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撬棒、天平、筷子等,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特点和作用。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讲解力臂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杠杆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撬棒的使用原理,讲解如何运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给定杠杆的力臂,并计算力臂的长度。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杠杆实例,分析杠杆的类型和作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杠杆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力臂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给定物品是否为杠杆,并说明理由。
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杠杆类型,并解释原因。
3. 计算题:计算给定杠杆的力臂长度,并解释计算过程。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10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杠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知道什么是杠杆。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
理解力臂的概念。
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由学生阅读课本第十三章前言部分,引出本章学习内容。
教师指出,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
由学生阅读本节开头的大问号后的一段。
并参阅图13、23、图13、24,图13、25说明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
引出杠杆一节。
“板书:第十三章简单机械一、杠杆”二、进行新课1.什么是杠杆?提问:如何用一根硬棒撬起一块很重的石块?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结合课本图13、2甲或出示事先画好图的小黑板讲解。
给出杠杆的定义。
教师指出: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观察和演示:抽水机的手柄、切纸的铡刀、剪刀都是杠杆。
观察装置中哪个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哪个固定点转动。
板书:“1.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1)教师以讲什么是杠杆时所画的撬杠撬石头的板图为基础,边讲下列名词边在图中规范标画出三点、两力、两臂。
并板书写出各名词及其定义。
板书:“2.名词术语:”支点:杠杆(撬杠)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或F动标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2或用F阻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第1节杠杆学案

12.1杠杆学案学习目标:①了解杠杆及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②掌握杠杆的平衡的条件,能设计进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③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学习难点:杠杆力臂的做图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杠杆1、一个硬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动力:________________ ; 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阻力臂:3、画出下列各图中各个力的力臂FlF1自学指导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2、实验过程:(1) 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步骤(详见P77)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杠杆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则平衡螺母应该向 ______ 调。
(4)实验 序号动力 F i /N 动力臂l i /cm 动力x 动力臂N -cm 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 阻力x 阻力臂N -cm i 0. 5 20 io i.0 i0 i0 2i.5 20 30 i.0 30 30 32.020404.0i040(5)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杠杆学案
学习目标:
①了解杠杆及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②掌握杠杆的平衡的条件,能设计进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③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学习难点:
杠杆力臂的做图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一:杠杆
1、一个硬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 __________________ ;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阻力臂:
3、画出下列各图中各个力的力臂
FI
F
Fz
自学指导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2、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尖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杠杆两端的平
②实验步骤(详见P77)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杠若杠杆的右端
杆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则平衡螺母应该向_______ 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学指导三:生活中的杠杆
1、省力杠杆:结构特征:Li> l_2, ____________ F1 _______________ F 2。
特点:使用时可以、但要一
____ °应用举例: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2、费力杠杆:结构特征:LvL2, Fi __________ F2。
特点:使用时可以____________ 、但要一
____ °应用举例: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3、等臂杠杆:结构特征:Li= L2, Fi __________ Fa。
特点:使用既不___________ 、也不__
__ °应用举例:__________ °
4、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_____________
;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
(填写字母)
A B ------- C D
达标测试
1、尖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B .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C•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D .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
2、一个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一定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较大
D•两个力和各自力臂的乘积一定相等
的力是()
A •沿竖直方向的力Fi最小;
B .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巳最小
C .沿水平方向的力F3最小;
D .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
4、图2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
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在
A . 6个
B . 3个
C . 2个
D . 1个
5、如图所示,下列各种器具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
的是(
)
3、如图12—8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点上的力分别为Fi、、F3,其中最
小
F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的是(
)
A处钩码应挂
第了题團第4题
A.禅簧测力计氐杆秤 D.托盘天
7、下列各种杠杆费力的是(
A •筷子
B •起子 C.老虎钳 D .钏刀
&如图所示的杠杆平衡‘下列移动后杠杆仍能平衡的是(
A 左右两边的钩码向中间移动2格
B
2格
■左右两边的钩码向两边移动
C. 左右两边的钩码向中间移动1格
D .左边的钩码向中间移动1格,右边的钩码向中间移动2格。
9、一根不均匀的木棒,用细绳悬挂起来,恰好平衡,若从悬挂处锯段,将木棒分成两段,
则()
A .粗端重 B.细端重 C. 一样重D .无法确定
10、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且作用于
OB中点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这个过程中这个直杆(
A .始终是省力杠杆
B .始终是费力杠杆
C .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D .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11 '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重物是40牛和50牛,此时杠杆平
衡'若使两端物体都减少10牛,则()【】
A .左端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