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油和水做朋友
《油和水》教案(精选10篇)

《油和水》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油和水》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油和水》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仔细观察,发现有趣的科学现象。
2、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对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做好记录。
3、有积极的探索兴趣,有大胆发言的欲望。
4、能大胆进行油和水的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1、每人两份水,一份醋、一份油,备用的水、醋、油。
2、筷子若干。
3、记录板、记录纸(带标记的)、黄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问题引入1、出示一杯水,一杯醋。
老师:老师这边有两个杯子,一杯是水,另外一杯里是什么呢?谁来猜一猜?幼儿:是醋!老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知道是醋了,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谁来说一说?幼儿:我是闻出来的。
老师:你们真棒,小鼻子真灵,一下子就闻出来了,这杯子里就是平时我们吃的醋。
2、老师:那如果把醋倒在水里,会怎样呢?谁来说一说?幼儿自由猜想并表述。
(幼儿:水会变成醋的颜色。
)(老师:水和醋融在一起了)3、幼儿操作并观察:醋倒入水中发生了什么?老师:那究竟是不是和小朋友猜想的一样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和醋,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下,把醋倒在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不过要记住在倒醋的时候要嘴对嘴慢慢的倒(老师示范),不要把杯子弄倒了。
倒好了,你可以用筷子搅一搅,再观察。
4、集体交流各自的发现。
老师:请你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幼儿:我发现。
出示老师的记录现象示意图:小朋友把醋倒在水里,这样你们还能分清哪边是水哪边是醋吗?(不能)原来醋和水融在一起了。
二、第二次猜想1、出示油杯:老师这边还有一点油,那如果把油倒在水里,又会怎样呢?2、幼儿将自己的猜想大胆地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
再进行自由猜想的表述,老师:老师先让你们的把你们的猜想记录下来,那怎么记录呢?老师来说一说。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水和油》教案三篇

【导语】油和⽔是⽇常⽣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混在⼀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活动⽬标: 1、观察⽔和油混合时互不相溶的现象,激发探索的兴趣。
2、了解哪些物品可以去除油渍,开拓幼⼉的视野。
活动重点: 幼⼉动⼿操作并得出结论:⽔和油是互不相溶的。
活动难点: 幼⼉能在试验中操作,要发现油和⽔在杯⼦会发⽣什么变化,产⽣什么现象,并能得出结论。
活动准备: 1、幼⼉初步认识了洗涤⽤品。
2、烧杯、搅棒每⼈⼀套;油、⽔、洗⾐粉、洗洁精、蔬果净、洗⼿液、肥皂⽔、雪碧、盐个四份;每⼈⼀块有油渍的⽑⼱;连线标记卡。
3、制作课件:《⼩鸡和⼩鸭洗澡》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提出问题: ①教师:⼩朋友,桌上的杯⼦⾥装的是什么?(⽔和油) ②教师:那它们有什么⽤处呢? 2、既然油和⽔有那么多的⽤处,那我们来做个好玩的试验。
⼩朋友想⼀想,把油和⽔倒在你们⾯前的杯⼦⾥,会怎么样呢?(幼⼉猜测并做出回答) 3、幼⼉动⼿操作并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可以先倒⼊⽔,也可以先倒⼊油;可以油多⼀些,也可以⽔多⼀些,或者⼀样多,看看油和⽔在杯⼦⾥会发⽣什么变化,产⽣什么现象) 4、⼩结:⽔和油互不相溶,⽆论⽤什么⽅法,总是油在上,⽔在下。
⼆、基本部分 1、举⼀些常见事例,并播放课件《⼩鸡和⼩鸭洗澡》,引出⽣活中油和⽔互不相溶的现象,加深幼⼉印象。
提问: ①⼩鸡和⼩鸭在⽔⾥的时候,它们的⽻⽑怎么样了? 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鸭的⽻⽑有⼀层保护油层,⽔不能侵⼊到⾥⾯,它们的⽻⽑⼀抖,⽔就从⽻⽑上滑掉了,所以⼩鸭洗澡的时候,⾝上⼲⼲的;⽽⼩鸡⽻⽑上没有这种保护油层,⼩鸡⼀到⽔⾥,⽻⽑就浸湿了,变成了⼀只落汤鸡。
) 2、幼⼉操作,感知能去掉油渍的物品。
①刚才⼩朋友说了油的许多好处,可是有时候油也会带给我们很多⿇烦。
昨天我吃饭的时候不⼩⼼把油滴在⾐服上了,有什么⽅法来去掉油渍呢? ②出⽰准备好的实物,请幼⼉说说哪些东西能和⽔溶在⼀起,并能去掉油渍。
2024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油和水》

2024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油和水》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油和水在相同条件下的不同特性,如不溶性、比重和表面张力。
能力目标:幼儿能够通过实验操作,验证油和水的不溶性,培养其观察和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珍惜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油和水的不溶性、比重和表面张力。
教学难点:油水混合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首先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油和水的基本特性。
教师可以问:“你们知道油和水是什么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幼儿自由回答,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实验操作:教师示范油水分离实验,让幼儿观察油和水混合后的现象。
教师可以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结果,然后引导他们思考油和水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现象。
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幼儿理解油和水的不溶性。
深入探究:教师进一步介绍油和水的比重以及表面张力。
教师可以取一滴油和一滴水放在同一高度,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坠落情况;同时教师可以准备一张纸巾,蘸取一些水,让幼儿观察纸巾的吸水性,从而引出水的比重和表面张力。
课堂练习: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加强他们对油和水特性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是油,哪些是水;或者给出一些描述,让幼儿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幼儿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教师可以通过反馈,让幼儿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让幼儿了解油和水的特性及实验操作过程。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激发幼儿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幼儿在小组讨论中交流意见、互相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油和水的特性,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水油分离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水油分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神奇的物质世界”,详细内容为“水油分离”实验。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水和油的性质,探索两者不相溶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和油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掌握水油分离的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油分离的原理。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水油分离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搅拌棒)、水、油、色素。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幼儿用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杯水和一杯油,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颜色、状态。
引导幼儿思考:水和油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现象?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演示水油分离实验,讲解实验步骤,让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水和油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水油分离现象,并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水和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了解它们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油分离2. 板书内容: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液体。
油的性质:黄色、有味、透明,液体。
水油分离原理:水和油不相溶,形成两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水和油混合后的样子,并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2. 答案:幼儿画出水和油分离的图示,简单描述分离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收集生活中的水和油,观察它们在不同容器中的状态。
2. 与家长一起完成关于水和油的调查表,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探索其他物质的相溶性和不相溶性,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水油分离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3. 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大班科学教案《水和油的小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水和油的小秘密》教学目标:1.理解水和油的相互作用,并能用科学术语进行描述。
2.探索水和油的密度、相溶性等特性,并进行实验验证。
3.发展学生的科学观察与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水和油的相互作用的理解与描述。
2.水和油的密度、相溶性等特性的探究。
教学难点:1.对水和油的相溶性进行实验验证。
2.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与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透明杯子、水、食用油、盐。
2.实验器材:滴管、勺子。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他们对水和油的认识,以及水和油的特性有哪些?2.引导学生思考水和油是否能够混合,为什么?Step 2 水和油的相互作用(15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水和油的相互作用的观察和体验。
2.班级讨论: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补充或疑问。
Step 3 实验一:水和油的密度(20分钟)1.教师出示一杯装满水的透明杯子,并向其中加入一滴食用油。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观察油滴的上下运动。
3.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食用油会浮在水上?4.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并得出结论:水比食用油密度大,所以食用油可以浮在水上。
Step 4 实验二:水和油的相溶性(20分钟)1.教师出示一杯装满水的透明杯子,并加入少量食用油。
2.学生使用滴管向杯中加入盐,并观察观察是否发生了变化。
3.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加入盐会使油和水混合?4.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并得出结论:盐可以改变水和油之间的相溶性,使它们混合在一起。
Step 5 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学到的关键点和知识。
2.巩固学生对水和油的相互作用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和疑惑。
Step 6 课后拓展(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上网水和油的相关知识。
2.提醒学生记录自己的发现和疑问,准备下节课的参与互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油和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计划《油和水》反思大班科学教学计划《油和水》反映了适用于大班学生的以科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油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生活中科学知识的使用,以及通过操作油水,混合后出现分离现象,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主动参加实验探索,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油和水》的反思性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1.有兴趣从事科学勘探活动的人员,请在混合后进行油和水的倾倒和混合。
2.了解生活中油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生活中科学知识的运用。
3.积极参加实验探索。
4.积极参加探索活动,发芽和好奇心,体验成功和幸福。
活动准备1,每个孩子每个孩子1杯水,1杯油,1杯蓝色和黑色钢笔水。
2,每人1个混音管,1个背景音乐,3,一些图片,油漆,水等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对水和油不相容的初步了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相容性和不相容性。
活动程序一,进口老师:今天,老师带给您很多小客人和您一起玩游戏。
想知道谁?(思考)好的,我们去看看那里有谁?(老师介绍实验材料)其次,让孩子动手操作,将蓝色和黑色的钢笔水倒入一杯水中,观察它们之间的变化。
老师:在实验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
请仔细听。
请把蓝色和黑色的钢笔水倒进杯子里。
如果仔细观察,它们会发生什么?1.问题:您发现了什么?(它们一起融化成黑水)老师:这是你说的吗?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
(老师验证实验结果)简介:您非常仔细地观察,是的,蓝色和黑色的笔将水倒入水中,它们融化在一起变成黑色的水。
说明他们能够融为一体。
(解释“熔化”是指将一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组合在一起以表明它们是兼容的。
如果无法将它们组合,则将它们分开。
)第三,让孩子们想一想将油和水倒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老师:猜猜,考虑一下,将油倒入已经融化的水中,您发现什么秘密?我不知道,现在请把油倒入融化的水中,并仔细观察。
你怎么说,他们之间有什么改变?问题:1.油和水能否融化在一起?2.为什么?师:这是真的吗?然后,让我们确认是否找到了它。
(教师再次验证实验结果)摘要:因为油和水的比重不同。
2024大班科学教案《水和油的小秘密》

2024大班科学教案《水和油的小秘密》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和油的基本特性,包括颜色、气味和粘稠度。
让学生理解水和油不能相互融合的原因。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尊重自然、探索未知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水和油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不能相互融合的原因。
难点:水和油不能相互融合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水和油的区别,比如炒菜时先放水还是先放油等。
然后引出本课的主题《水和油的小秘密》。
2. 探究水和油的特性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闻的方式,了解水和油的特性。
教师展示一杯水和一杯油,让学生通过眼看、手摸、鼻闻的方式进行比较,然后总结出水透明无味、油有颜色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水和油在粘稠度上的区别。
3. 实验:水和油的混合实验教师准备好实验器材:水、油、试管、搅拌棒。
首先,让学生预测水和油能否混合,然后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水和油不能混合。
此时,教师可以讲解水和油不能混合的原因:水分子是亲水性的,而油分子是疏水性的,两者的性质相互排斥,因此水和油不能混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原理,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模型或图解进行演示。
4. 课堂练习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课堂练习和作业,如让学生画出水和油的特性表格,或者让他们在家中进行一些相关的实验,如尝试将不同种类的油和水混合,观察实验结果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调整作业的难度和数量。
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水和油的特性,以及它们不能混合的原因。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大班科学教案《水和油的小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水和油的小秘密》教案名称:水和油的小秘密教案时长:1节课(45分钟)适用对象:小学大班学生教案目标:1. 了解水和油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和实验水和油的相互作用,并发现其中的奥秘。
3. 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兴趣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水、油、容器、滴管、玻璃棒、纸巾等2. 实验材料:铜钱、胶水、金属钥匙、铅笔、盐等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幻灯片或图片、标志笔、黑板、粉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水和油的概念,让学生谈谈日常生活中使用到水和油的场景。
2. 展示幻灯片或图片,让学生观察水和油的外观、颜色和形态特征,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水和油的区别进行总结。
二、实验观察(15分钟)1. 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如:a. 使用滴管将一滴水滴在桌面上并观察其形状和展开程度。
b. 使用滴管将一滴油滴在桌面上并观察其形状和展开程度。
c. 将一杯水和一杯油分别倒入容器中,观察水和油的叠加情况。
2. 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回答以下问题:a. 水滴和油滴的形状有什么区别?b. 水和油在容器中叠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进行下列实验探究:a. 将一枚铜钱涂满胶水,放入一杯水中观察。
b. 将一把金属钥匙插入水中观察。
c. 将一枝铅笔插入水中观察。
d. 将一把盐放入水中观察。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回答以下问题:a. 铜钱、金属钥匙、铅笔在水中的表现有什么不同?b. 盐在水中的表现有何特点?四、概念解释(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写下以下概念:a. 亲水性:指物质与水有亲和力,容易与水接触和混合。
b. 疏水性:指物质与水有排斥力,不容易与水混合。
c. 亲油性:指物质与油有亲和力,容易与油接触和混合。
d. 疏油性:指物质与油有排斥力,不容易与油混合。
2. 通过示意图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亲水性和疏水性的概念,并对水和油的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油和水做朋友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引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2.学会操作、记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一次性塑料杯、(人手一个)、每组一份洗洁精、糖。
2.蜡笔、抹布、教师示范用的醋、水、油。
3.勺子、筷子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实验,引出课题
1.教师两手分别拿着水和醋,师:醋宝宝想和水宝宝做朋友,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吗?
2.教师实验,将醋倒入水中。
请幼儿得出结论。
二、幼儿实验
1.今天老师带来了油和水,油宝宝和水宝宝也想做好朋友,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吗?(相互间讨论)
2.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1)两个好朋友分工合作,一个小朋友实验,一个小朋友记录。
每个桌子上都有水和油,你们把油倒入水中,仔细地观察一下,你会有什么发现,然后把你们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幼儿操作实验)(2)简单介绍记录表:我们第一次实验,要记录在第一行里。
这里是记录你把什么东西放入水中了,用你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
这里
是记录你看到的结果。
(提醒: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蜡笔区别不同的东西)
(3)谁来介绍一下,你有什么发现?(油在水的上面)
(4)那你有什么好办法,使油宝宝和水宝宝成为好朋友呢?(相
互讨论)
(5)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还是两人合作,把你们想到的办法和看
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幼儿操作活动)
(6)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好办法,你有什么发现?(油在水的上面)
总结:原来不论杯子怎样的摇晃,还是用勺子、筷子帮忙,最后
结果都是分成两层,油在上面,水在下面。
三、再次实验
1.油宝宝没有和水宝宝做成朋友,它很伤心。
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浮在上面的油宝宝和水宝宝成为好朋友呢?老师
这里有洗洁精、糖,不知道它们能否帮我们的忙。
让幼儿猜测后实验。
2.两个好朋友商量好,选择其中的一种放入杯中,搅拌一下,看看,这时候的油宝宝和水宝宝能不能成为好朋友。
把你们的发现记录
下来。
3.教师总结:用洗洁精可以使油宝宝和水宝宝成为了好朋友,在
我们的生活中,洗盆子时放洗洁精可以使油和水混在一起、便于清洗。
今天我们发现了油会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回家以后问问爸爸妈妈这是
为什么?。